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2019年文档资料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伤害和损失十分普遍。
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措施来辨识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什么是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危险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上班迟到、未戴安全帽、使用不当的工具或设备、擅自调整设备等。
为什么要控制不安全行为?由于不安全行为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无法忽略。
当不安全行为被控制时,可以大大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生产安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避免潜在的刑事责任。
如何控制不安全行为?辨识不安全行为首先,要辨识出不安全行为。
方法有以下几种:1.安全自查: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寻找不安全行为和隐患,及时发现纠正。
2.人机模型分析:通过对工人、设备和环境的综合分析,识别和预测不安全行为。
3.安全培训: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和表现,调整员工对安全的态度,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
控制不安全行为在辨识出不安全行为之后,需要控制这些行为。
下面介绍几种控制措施。
1.加强现场管理:对重点区域、重点工序和人员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2.贯彻安全生产制度:如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程序等。
3.引入安全设施和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安全改造,增加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性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4.对员工进行奖惩管理:对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相关安全制度的员工进行奖励。
对有不安全行为、未按照规定执行安全制度的员工进行责任追究。
监测不安全行为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监测不安全行为的情况。
监测不安全行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1.安全氛围:人员受到严格的安全管理,他们会更加注意安全,以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报告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报告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不安全行为信息,上报并处理。
3.统计数据:对危险和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频繁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获得的数据来制定更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一、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综合对不安全行为分析,有诸多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
根据员工日常作业中的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如下:(一)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人群:1、新入企员工;2、劳务工;3、工龄长的老员工;4、培训、学习不到位的员工;5、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辅运车辆司机居多);6、固定岗位点、单岗作业人员;7、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8、外委施工队人员等。
(二)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1、新入企员工对安全作业的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2、个别劳务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3、许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此项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
4、个人不能认真参与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
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
偶尔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6、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规范,发生不安全行为,甚至造成事故。
7、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
8、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9、外委施工队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三)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1、由于总考虑要完成生产任务才有效益,造成重生产违章指挥,赶产量、进度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
3、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 提高意识和知识:人们对于安全意识和知识的缺乏往往会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进行安全行为。
2. 设立规章制度:组织可以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此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3. 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装备: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4. 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组织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5. 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员工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应对安全事件。
6. 强化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防患于未然。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提醒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不断提升自我安全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采取多种措施来有效实施。
随着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容易因为匆忙而忽视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和他人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定,规避潜在的风险。
首先,提高意识和知识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关键。
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是非常重要的。
从心理上让员工产生对安全行为的深刻认知,让他们知道不安全行为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危害。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安全宣传以及案例剖析等方式来实施。
其次,制定关于安全行为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组织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员工应该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以及违反规定会导致的后果。
同时,组织也应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让员工知道违反规定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非特种车辆厂区内驾驶超速(20公里/小时);
车辆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电焊工不对焊机进行保护接零;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电气设备在收工后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气焊气割设备在收工后不及时关闭气源;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禁火区域内未经许可擅自动火;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随意放置物件,阻碍防火、逃生通道;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按规程执行
不了解作业场所周围情况,随意动火作业;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周围存在火灾或爆炸因素时,冒然动火作业;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不安全行为
可能后果
采取的措施
备注
密闭容器内焊接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潮湿场所进行电焊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行使监护职责时擅自离岗;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不明来历的小型桶类容器上进行焊割作业;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冒然对带压管道、容器进行焊割作业;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热工作业完毕后不及时清理遗留火种;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1.1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
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矿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1.2 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1.3 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不少于1期的全员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1.4 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
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1.5 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6 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矿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
2 强化安全管理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2.1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2.2 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
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夜间突击性的抽查。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包括企业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员工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导致事故和事故隐患的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的是实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管理的执行,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员工的安全责任第五条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责任。
第六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设备,做到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第七条员工应当参加由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员工在工作中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有责任及时制止并报告。
第九条员工需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人身防护,不能随意拆除、损坏安全设备设施。
第三章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和处罚第十条员工不安全行为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
第十一条轻微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按照规章制度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未经授权私自进入危险作业区域;未经授权或未经培训搬动危险物品;操作设备不规范等。
第十二条一般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私自抽烟或使用明火;在工作区域玩乐或嬉戏;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破坏或损坏等。
第十三条严重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故意破坏、拆除安全设备设施,导致事故发生;酒后上岗作业等。
第十四条对于轻微不安全行为,可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一般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罚款、扣除奖金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严重不安全行为,可采取停工整改、停工并进行追责等方式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对于多次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可按照情节轻重采取警告、停工整改或辞退等措施。
第四章违反安全行为处理程序第十六条任何人发现员工有违反安全行为的情况,有权向所在部门或直接向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浅谈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浅谈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摘要:安全管理过程之一是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重大危险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主要的生产作业者,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最大受害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根据事故统计,海因里希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杜邦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96%以上。
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就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事前发现苗头、现场检查纠正不安全行为才是安全管理最直接的手段。
关键词:安全管理;控制;不安全行为1 引言“无危则安、无偏则全”。
安全就是不致于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精神构成威胁和使财物导致损失的状态,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
安全事故就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的疏漏等原因造成的。
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的位置,人是事故的受害者,人又往往是事故的肇事者。
在事故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也隐藏着人类行为的失误。
同时,人也是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在利用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同时,还要运用安全管理手段来规范、控制人的行为,激发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抵御事故的能力。
2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从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的结果来看,确实已造成伤害事故的行为是不安全的,或者说,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2.1.1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企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2.1.2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2.2.1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缺失。
企业没有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相关规程,以至于不能严格规范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作业人员在作业前不知道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什么危险及有害因素,不清楚哪些可以干、哪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导致他们稀里糊涂、随心所欲、各显神通。
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
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人的自由意志,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不稳定,往往因一些偶然因素而产生事先难以预料和防止的错误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是不可能为零的。
3、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类1.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企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2.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
4、为什么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根据事故统计,海因里希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杜邦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96﹪以上。
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就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5、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如果从业人员在作业前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危险以及有害因素,在进行作业时不清楚那些可以干,那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他们就会¡°稀里糊涂,各显神通;随心所欲¡±去进行操作。
6、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些操作行为有可能碰巧是安全行为,也极有可能是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7、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相关规程,不能严格规范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这是操作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8、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生产单位必须制定、完善安全操作程,明确界定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哪些是安全行为哪些是不安全行为,那些可以干,那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指导、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使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有章可循。
这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
9、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把好生产、检维修工作前的审批关,落实好生产、检维修过程的辨识关,做好生产、检维修过程中的考核工作。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标准:在工作场所或家庭中,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了解自己的责任和行为。
2. 提供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或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遵守安全规定,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地执行。
3. 建立安全文化:通过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这需要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确保安全文化成为组织或家庭的一部分。
4. 提供适当的设备和保护措施:在工作或生活中,确保提供适当的设备和保护措施,以帮助人们避免不安全行为。
例如,提供安全帽、护目镜和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
5. 设定奖励和惩罚机制:为遵守安全规定的人提供奖励,如表扬或奖金;而对于不安全行为,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如停职或扣减奖金。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监督和改进这些控制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全面的管理和策略来应对。
在各种环境下,包括工作场所、家庭、学校等,都存在不安全行为的潜在风险。
以下将继续探讨如何通过管理措施和综合方法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6. 制定安全计划和程序:在工作环境中,由雇主和管理层制定和实施安全计划和程序非常重要。
员工需要了解公司的安全政策和程序,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同时,规定操作流程和紧急应对方案也有助于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7. 鼓励员工报告不安全行为:建立一个鼓励员工报告不安全行为的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员工需要知道自己有责任和权利报告任何可能导致不安全情况的行为或条件,而不用担心报复或处于不利地位。
8. 实施监督和检查措施:在工作场所,定期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可以帮助识别不安全行为的存在,并及时进行纠正。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作者:李志宏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2期摘要建筑施工活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在特定空间进行人、财、物动态组合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施工现场,需要大量有着高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除了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施工企业应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探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的办法和经念,指导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
要强化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消除新的危险因素,使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建筑施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施工现场作业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和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
人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0%以上。
人的行为是可控又是难控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如何保证作业过程的合理与规范。
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1安全心理调适法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感觉、思维、注意力、行为等协调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
这些素质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到提高。
所以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职业训练、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顺心的事,要乐而自持,不能忘乎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困境。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录概 念分 析解决办法总 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什么?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的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
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人有自由意志,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不稳定,其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往往会由于一些偶然因素而产生事先难以预料和防止的错误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是不可能为零的!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企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意识、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
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无意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哪几类?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明知故犯型思想麻痹型蓄意抵触型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采用走“捷径”的方法认识不同、感情不和蓄意故犯、以泄私愤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分析表类型原因控制方法明知故犯型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采用走“捷径”的方法强化监管、约束员工,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措施执行到位。
思想麻痹型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加强教育,经常性的学习事故案例。
蓄意抵触型认识不同、感情不和蓄意故犯、以泄私愤科学管理、罚奖并举,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
知识缺乏型作业人员在作业前不知道作业过程中存首要原因在什么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作业时哪些必须干,哪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控制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或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检查,处理违章和事故。
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要改进安全培训方式,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公司级,15学时;项目级,15学时;班组级,20学时。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一、导言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及外包人员。
三、一般规定1. 所有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严禁从事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2. 所有员工参加公司提供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所有员工应当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如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配合解决。
4. 员工应当自觉遵守工作岗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修改或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5. 员工应按照规定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保持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不得随意取下或损坏。
四、禁止事项1. 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酒后工作或者有精神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从事工作。
2. 禁止擅自停用、拆除、遮挡工作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报警设备。
3. 禁止私自使用未经授权的电器设备,接线或修理电器设备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4. 禁止将机密资料或有关公司业务的文件、硬盘、U盘等带出公司,禁止私自传播公司机密信息。
5. 禁止私自换班、脱岗、漫游,违规离开工作岗位。
五、奖惩措施1. 对于违反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款、岗位调整、停职、开除等。
2. 对于因人员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员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3. 对于积极发现并上报安全问题的员工,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六、监督与检查1. 企业将定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估和检查。
2. 员工具有对他人不安全行为进行劝阻和报告的权利,企业将严肃处理所有投诉和举报,并确保举报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3. 在工作场所设立监控摄像等设备,以便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
七、附则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

d i 0 9 9 .s. 7 - 9 3 0 0 4 4 o 1 6  ̄ s 1 2 9 4 . 1. . 3 : 3 in 6 2 oO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11 0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 摘
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
刘麟柯 , 李青松
( 中煤集 团大屯公 司 孔庄煤矿 , 江苏 徐州 2 1 0 ) 2 6 0
章指挥 、 违章作业 、 目 盲 蛮干 、 胆大妄为 , 最终导致 事 故 的发 生 。
12 0
刘 麟柯 , 等
控制 人 的不安全 行 为
从 根本上 实现 安全 生产
21 0 0年第 4期
演 习( 防演 习 、 伤抢 救 演 习) 消 工 等活 动 , 以增强 员 工 安全 意识 , 提高员 工安 全素 质 , 强员 工 的 自我 加
员工 往往会 由于经常 地从 事某一 项单 一 的工作 而
主体来分类 , 不安全行为可以划分为组织的不安 全行 为和 个体 的不安 全行 为 。控制人 的不安 全行
为是遏 制安 全事 故发 生 的重 要措 施 。 从 表象 上分析 认 为存在 不安 全行 为容 易 因违
忽视 必要 的操作 步骤 和保 护措施 ,产 生一 种惰 性 心 理 。因此 有必要 建立 严格 的工作 纪 律并进 行 严
要 ] 在 煤矿 安 全 生产 中人 的不 安全 行 为是造 成 事故 的 直接 原 因和 主要 原 因,在对 产 生 人 的 不安 全行 为 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的基 础上 提 出 了控 制人 的不 安全行 为的各 项具 体措 施 , 做到 了规 范人 的行 为 , 绝违 章作 业 , 杜 实现安 全 生产 。 [ 关键 词 ] 教 育培训 ; 监督 检 查 ; 激励 ; 全 文化 ; 全评 估 安 安 [ 中图分类号 ]T 91 [ D7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7 .932 1)4 0 3 6294(OO0 11
生产经营单位应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生产经营单位应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已成为生产经营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经营单位应该采取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首先,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员工可以了解到安全操作规程和技巧,以及意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
此外,单位还可以组织演习和模拟训练,让员工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安全行为,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明确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安全管理流程。
相应的惩罚制度也应该建立起来,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和约束的作用。
同时,单位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
第三,生产经营单位应提供安全设施和装备。
为了防止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单位需要提供适当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例如,在生产车间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为员工提供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最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巡逻和检查。
通过增加安全巡逻和检查的频率,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单位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明确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提供安全设施和装备,以及定期进行安全巡逻和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发展。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进一步探讨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生产经营单位应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合作。
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团队和企业的安全。
通过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和讨论,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和问题,营造积极的安全氛围。
如何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

如何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要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首先需要建立和强化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并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文化建设: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使员工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培训、宣传和奖励制度等方式,引导员工养成安全习惯和行为。
2.规范制度完善:拟定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救援预案等。
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制度,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3.培训和教育:让员工接受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方法和操作技能等。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4.安全监督和检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规定的贯彻执行。
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整改,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确保安全纪律的严肃性。
5.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在员工的工作评价体系中加入安全绩效的考核指标,将安全工作纳入员工晋升和加薪的考量因素中。
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对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员工对安全行为的积极性。
6.安全交流和分享:定期组织安全经验交流和分享会议,员工可以分享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员工的案例中学习和借鉴。
通过交流和分享,形成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共同提高的氛围。
7.安全设施和装备: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安全地使用。
这些设施和装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紧急逃生通道、灭火器等,员工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设施和装备。
8.安全警示和宣传:在工作场所张贴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员工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活动,例如安全讲座、演练和展示等,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9.领导示范和倡导:领导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并示范安全行为,树立良好的榜样,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
领导还需要倡导并关注员工的安全问题,重视并解决员工在安全方面的困难和需求。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谈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
,
身 的 利 害关 系 进 一步 提 高 我 要 安 全 的 意 识 同时 我 们还 利用家 访 座 谈会 等形 式 提高 他 们对亲 人 的安 全与 家庭 幸 福休 戚相 关 的认
。 。 ,
,
“
”
行 为科 学 还强 调 人 不 仅是 经 济 人 是 社 会人
”
, ,
更
识
物 质 和 金钱 这 一 低 级 需要 所 产
, 。 、 、
,
、
、
,
作用
,
。
第 二 在 分 析 事故 发安全行
, ,
究人 们 当 时 的 心 理 状 态 和 特 点 每 次 事 故 发
生 如 果 详 细分 析 会 发 现 其 产 生 的原 因 是 多
。 ,
为则 是变 动着 的 可随 时 间 环 境 社 会 状 态
劳 累 过 度而 给 某 些入带 来 了过 度紧 张 心理所
造 成 人的 行 为来 源于 动机 而 动机 是 由需要 引起 的 行 为 科学 告诉 我 们 种 需要
“
。
一 _
。
,
,
,
“
安 全 是人 的 一
“
”
,
”
一
, 。
去 有 效 地 调 动了职 工按 章 操 作 的 自觉性
,
。
行 为 科学 要求 我 们不 但 要从 物 质上 激励
、 、
思 想 境 界 的 变 化 而 发 生 变 化 并 且 受 着多 方 面 因 素 ( 如 技术 水 平 安 全 技 术 知 识 身体 状 况 心 理状 态 家 庭 环境 和 社 会 环境 等 ) 的 影
、 、 , , ,
生产经营单位应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01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疲劳、疾病等生理因素可能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人的行为安全 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性格等也会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 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也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 操作不熟练或错误操作 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掌握不够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及时更新安全操作规程和技 术标准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 并采纳实施
定期评估现有安全管理制度 的有效性
持续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熟悉并 遵守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隐 患排查,提高员工的安全责
任感和参与度
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保障条件
保障员工安全生 产的必要设施和 装备
提供符合规定的 劳动防护用品和 安全防护装置
建立完善的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
确保员工接受必 要的安全培训和 职业卫生培训
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制定安全管理制 度和操作规程, 确保员工遵守。
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及时发现和 整改安全隐患。
开展安全生产先 进个人评选活动, 树立安全生产典 型。
建立安全生产绩 效与晋升、薪酬 挂钩的激励机制 ,提高员工的安 全生产积极性。
定期组织安全生 产培训和交流活 动,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01
生产经营单位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 为中的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案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案
(1)针对不安全行为可能发生的意外,采取的安全对策主要有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强制管理对策。
(2)实行班前站班制,进行“三交三查”。
(3)项目开工时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实行双签制度,对未参加交底或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安排工作。
(4)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现安全风险共担,安全指标共保,达到三不伤害的目的。
(5)重罚习惯性违章行为,以罚款、曝光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有不安全情况时立即处罚并予以纠正。
(6)对新入厂人员或变换工种、岗位、施工对象与环境的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在全国安全生产周、节日等期间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图片、板报、漫画、录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7)每周进行例行的安全日活动,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和危险预知训练活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8)配备合格的个体安全防护用品和装备,改善劳动卫生条件,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防护眼镜、速差自锁器、耳塞、工作服、绝缘用品、带钢板的劳保皮鞋等。
(9)对临时工,除入场教育外,要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监督和指导。
(10)设置举报电话,形成员工相互监督尤其是对违章指挥行为监督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作业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和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
人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0%以上。
人的行为是可控又是难控的,
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如何保证作业过程的合理与规范。
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1安全心理调适法
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感觉、思维、注意力、行为等协调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
这些素质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到提高。
所以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职业训练、
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顺心的事,要乐而自持,不能忘乎所以;遇到
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困境。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
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2奖惩激励控制法
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施工现场的安全涉及到每个人,要搞好安全生产也要依靠大家。
让员工参与各种安全活动过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参与决策,吸收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意见,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归属感、认同感,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达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强化劳动安全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对违规者进行的纪律惩处,是安
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等。
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规冒险作业将受到惩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按照相关法规追究责任。
利用纪律的约束力,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
纪律措施是预防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遵守安全法规的自觉性,杜绝或减少违规行为,重点都是防范事故的发生。
对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进行奖励可采取评先进、发奖金、树立榜样等。
对违纪者的惩罚,可采取罚款、通报批评、警告等。
奖励和惩罚应按公平、公正、公开、从严的原则进行。
3管理控制法
管理控制可采取政策规范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控制、团队压力作用等方法。
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项目部必须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米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实施控制的重要方式, 强调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人知法规,就可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那些由于不懂法规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
要充分利用政策规范的作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章,建立、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控制是依靠安全生产机构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实行控制管理。
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合理划定不同层次安全管理职位的权力和责任。
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时,应考虑每个人合适的控制跨度,以确保每个管理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监控。
还可通过信息沟通等渠道,使管理者知道在自己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工作进展情况,人员的行为和态度,以及与安全生产目标相脱离的偏差,从而确保对自己负责范围的控制。
团队影响力控制可以团队思想一致、行为一致,避免分裂, 使团队做为整体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
发挥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改变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使
人的行为趋于安全生产对安全行为的期望,这种期望的作用往往大于安全生产对安全行为的期望。
在施工现场营造一种安全的氛
围,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
程,使安全要求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准则。
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
实现“三无”的目标: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