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移动通信重点精修订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A
B
C
D
信令流程
包括呼叫建立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位置 更新流程和切换流程等,涉及多个网元和 接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Um接口
连接MS和BSS之间的空中接口,采用无线 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2024/3/24
19
05
CATALOGUE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2024/3/24
20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3/24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4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
2024/3/24
01
CATALOGUE
课程概述与目标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掌握OFD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移动通信中的 应用,如4G/5G中的OFDM技术。
2024/3/24
15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2024/3/24
16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 信台(BT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和处理。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呼叫建立 、保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2024/3/24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提供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配置 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
移动台(MS)
包括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 块(UIM),是用户使用的设备,负 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移动通信教案(3~5章)
式中:λ的单位是(次/小时);S的单位是(小时/次);两者相 乘而得到A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专门命名它的单位为 “爱尔兰”(Erlang )。
Q D / R 3N
【例3-1】 某个通信网中平均每小时有225次呼叫,平 均每次呼叫的通话时间为2分钟,那么这个通信网的流入 话务量为多少?
解:平均每次呼叫的通话时间
第组
三网
。章
技 术
h 2(分/次) 2 1(小时/次)= 1(小时/次)
60
30
平均每小时呼叫次数λ=225,则由式3-2中 A = λ•h可计算,该通信网的流入话务量
1 A 225 7.5(Erl)
30
3.呼损率的定义
在信道共用的情况下,通信网是无法保证每个
用户的所有呼叫都能成功,必然有少量的呼叫会失
教学重点: 1.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 。 2.区域覆盖和频率分配 。 3.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
教学难点:区域覆盖和频率分配 。 本章教学内容:
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主线,阐述移动通信组网技术,详 细介绍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 , 区域覆盖和频率分配、信令技术 、网络结构、越区切换与 位置管理。
4.完成话务量的性质与计算
设在观察时间T小时内,全网共完成C1次通话,则每小 时完成的呼叫次数为
第组
三 章
网 技 术
0
C1 T
完成话务量即为
A0
S
0
1 T
C1
S
式中,C1S即为观察时间T小时内的实际通话时间。这 个时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统计。若总的信道
数为n, 而在观察时间T内有i(i<n)个信道同时被占用
3.1蜂窝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杭电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杭电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 学会分析并描述杭电通信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3. 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了解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与设计,具备初步的通信系统设计能力;2. 能够独立操作通信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解决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通信领域新技术、新应用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祖国通信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杭电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变换、采样与重建等基本概念;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第三章 采样与重建。
2. 通信系统结构及性能分析:分析并描述杭电通信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信系统结构,第五章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3. 信号处理技术:介绍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如调制、解调、滤波等;教材章节:第六章 数字信号处理,第七章 调制与解调,第八章 滤波器设计。
4. 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利用MATLAB等软件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教材章节:第九章 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十章 通信实验。
杭电-移动通信
1、多普勒效应: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1单工制2双工制3半双工制3、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3.蜂窝移动系统基本结构:AUC:鉴权中心,认证移动用户身份以及产生相应认证参数的功能实体,MSC:移动交换中心,全网资源管理,对MS进行交换和控制4.移动通信系统按其经营方式或用户性质可分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和公共移动通信系统。
4、其他重用技术:1均衡2分集3信道编码5、分集技术是通信中的一种用相对低廉的投资就可以大幅度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接收技术空间分集:无线通信使用醉倒的形式之一,获得多路信号的方式(双天线手机)频率分集:在多于一个的载频上传送信号时间分集:以超过信道相干时间的时间间隔重复发送信号,以便让再次收到的信号有独立的衰落环境从而产生分集效果(扩频CDMA的RAKE接收机)极化分集:减少多径时延扩展,而不会明显的降低效率6、三代系统的典型系统:1G(AMPS系统TACS系统均为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FDMA方式的模拟蜂窝系统)2G(采用TDMA和CDMA数字蜂窝系统,如GSM/DCS1800 D-AMPS(IS-136) CDMA(IS-95)等)3G(采用SDMA数字蜂窝系统如TD-SCDMA WCDMA CDMA2000)7、增大系统蜂窝容量方式:小区分裂小区扇形化覆盖区域逼近8、无线信道的种类:业务信道TC 控制信道CC9、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解决无线覆盖区域和无线电干扰是两大难题。
干扰方式分为:1同频率干扰2邻频道干扰3互调干扰4阻塞干扰5近端对远端的干扰10、近端对远端的干扰:A距基站d1 B距基站d2(d2<d1)B对A接受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B对A的有用信号淹没的现象。
克服措施:1使两个MS所用频道拉开必要间隙2 MS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11、信道自动选择方式1专用呼叫信道方式2循环定位方式3循环不定位方式4循环分散定位方式12、移动通信中的传播方式: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13、Okumura-Hata模式适用于基站天线高度高于其周围的宏蜂窝系统,不适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期末A试卷
共2页第2页
3、有哪4种不同的切换信道分配方案?在什么情况下,预留信道方案(RCS)比其他方案更需要?(5分)
4、在切换过程中,导致切换失败有哪4种原因?(4分)
5、号码便携性可分哪3类?固定网络的号码便携性有哪4种基本的解决方案?(7分)
6、SSD是什么?(2分)
7、什么是TMN?为什么要采用?(4分)
共2页第1页
5、移动性管理的所有消息都是由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计10分)
PIN:
CCS:
SRSN:
DRSN:
WAP:
SGSN:
GGSN:
WiMAX:
OFDM:
OFDMA: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NCHO和MCHO比较,谁所需的切换时间更长?(5分)
2、SS7网络由哪3个不同部分组成?画出PCS网络与PSTN之间互联结构(6分)。
8、什么是MHLR,借助MHLR,DRDN有哪2种注册策略?(4分)
9、被我国认定的3G的标准目前有哪3种?(3分)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位置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为什么说这两部分设计存在优化问题?
2、降低国际呼叫发送成本有哪4种方法?简述之。
3、什么是IS-41系统间切换?存在哪4种系统间切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卷
考试课程移动通信与个人Fra bibliotek信考试日期
年月日
成绩
学院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MS一般有和两部分组成。
2、GSM安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和。
3、切换检测是基于对的测量。可用来决定切换三种测量分别是1);2);3)。
2024年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技术的全面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扩频技术、编码技术等。
3.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协议,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方法。
4.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如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1.移动通信技术概述(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和特点2.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1)调制解调技术(2)多址技术(3)扩频技术(4)编码技术(5)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6)数字信号处理技术3.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协议(1)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2)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3)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4.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1)5G技术(2)物联网技术(3)移动互联网技术(4)其他新兴技术5.实践教学(1)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2)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3)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网络规划与优化等技能。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
杭电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杭电通信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通信工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设计、分析和实现通信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
2、熟练掌握通信系统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3、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应的工程软件。
4、熟悉国内外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能力。
二、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通信基础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等。
(2)通信工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字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
(3)通信工程应用课程:包括通信工程仿真与设计、通信网络技术与应用、通信系统设计与调试等。
(4)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电子电路、信号处理等课程。
(5)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通信安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等。
2、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如数字通信系统实验、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实习环节: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以了解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选择一个较为复杂的通信工程项目,并进行设计、分析、实现和测试,以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1)科研实践: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或相关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科技竞赛: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1.1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
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1.3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与组成
1.4 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
1.5 移动通信频谱分配与管理
第二章:无线信道与调制技术
2.1 无线信道特点与分类
2.2 移动通信信道传播模型
2.3 调制与解调技术
2.4 近场通信技术
第三章: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
3.1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
3.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与控制
3.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第四章:移动通信协议与接口
4.1 GSM协议与接口
4.2 CDMA协议与接口
4.3 LTE协议与接口
4.4 5G协议与接口
第五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管理5.1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5.2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管理
5.3 移动通信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第六章:移动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
6.1 移动通信安全机制
6.2 移动通信隐私保护技术
6.3 移动通信法律与政策
附件:
1、移动通信相关术语表
2、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图
3、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分配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通信法:规定了与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服务管理、通信内容监管等内容。
2、信息安全法:对网络安全、信息处理和传输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对相关的犯罪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3、隐私保护法: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隐私权利,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披露等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杭电通信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田昕煜学号: 13081405班级:通信四班班级号: 13083414基于FSK调制的PC机通信电路设计一、目的、内容与要求目的:掌握用FSK调制和解调实现数据通信的方法,掌握FSK调制和解调电路中相关模块的设计方法.初步体验从事通信产品研发的过程.课程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能实现全双工FSK调制解调器电路,掌握用Orcad Pspice、Protel99se进行系统设计及电路仿真.要求:合理设计各个电路,尽量使仿真时的频率响应和其他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尽量选择符合标称值的元器件构成电路,正确完成电路调试。
二、总体方案设计信号调制过程如下:调制数据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电平为TTL,波特率不超过9600Baud),送入电平/幅度调整电路完成电平的变换,再经过锁相环(CD4046),产生两个频率信号分别为30kHz和40kHz(发“1”时产生30kHz方波,发“0”时产生40kHz方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2,变成平滑的正弦波,最后通过线圈实现单端到差分信号的转换。
信号的解调过程如下: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1,滤除带外噪声,实现信号的提取。
在本设计中FSK 信号的解调方式是过零检测法。
所以还要经过比较器使正弦信号变成方波,再经过微分、整流电路和低通滤波器1实现信号的解调,最后经过比较器使解调信号成为TTL电平。
在示波器上会看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是一致的。
各主要电路模块作用:电平/幅度调整电路:完成TTL电平到VCO控制电压的调整;VCO电路:在控制电压作用下,产生30KHz和40KHz方波;低通2:把30KHz、40KHz方波滤成正弦波;线圈:完成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的相互转换;带通1:对带外信号抑制,完成带内信号的提取;限放电路:正弦波整形成方波,同时保留了过零点的信息;微分、整流、脉冲形成电路:完成信号过零点的提取;低通1:提取基带信号,实现初步解调;比较器:把初步解调后的信号转换成TTL电平三、单元电路设计原理与仿真分析(1)带通1(4阶带通)-- 接收滤波器(对带外信号抑制,完成带内信号的提取)要求通带:26KHz—46KHz,通带波动3dB;阻带截止频率:fc=75KHz时,要求衰减大于10dB。
杭电2021通信培养方案
杭电2021通信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系统等基本理论和系统实践等基础知识,具备对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进行设计、制造和运行分析等基本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几年之内达到以下4个目标:(1)工程基础——具备信息通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通信工程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2)应用能力——在通信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中,能够综合运用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设计适当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分析与研究复杂通信工程;(3)胜任工作——在通信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职业工作或研究生学习中具有优良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国际视野与专业优势,开展交流与合作,担负团队领导或骨干职责,胜任工程任务。
(4)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与健全人格,能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服务国家与社会。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1、思想政治意识:聚焦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坚定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2、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通信工程问题。
2.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通信工程问题的正确表述中。
2.2 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边界条件求解。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3)熟悉无线信道的特性、传播模型和衰落机制。
(4)理解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编码技术和多址接入技术。
(5)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组网技术和频率规划。
(6)了解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和位置管理技术。
2、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参数,评估系统的优劣。
(2)具备设计简单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包括频段选择、小区规划等。
(3)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移动通信中的实际问题,如信号覆盖优化、干扰消除等。
(4)能够跟踪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2)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移动通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无线信道(1)无线信道的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
(2)传播模型,如自由空间传播模型、OkumuraHata 模型等。
(3)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的概念和影响。
3、调制解调技术(1)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 ASK、FSK、PSK 等。
(2)现代调制技术,如 QAM、OFDM 等。
(3)解调技术和性能分析。
4、编码技术(1)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如卷积码、Turbo 码等。
(2)交织技术和纠错性能评估。
2024年《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CDMA扩频通信原理
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扩频码的选择和产生 方法,以及扩频通信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2024/2/29
19
3GPP LTE/LTE-A网络架构及协议
01
3GPP LTE/LTE-A网络架构
包括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 入网(E-UTRAN)和用户设备(UE)等组成部分。
30
用户隐私泄露风险及应对策略
用户隐私泄露风险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垃圾信息骚扰等 问题。
隐私保护技术
如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这些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 被非法获取。
用户隐私保护策略
包括加强用户权限管理、建立数据泄露应急响应机制等,以确保用户 隐私得到全面保护。
2024/2/29
包括恶意软件、钓鱼攻击、DDoS攻击等, 这些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 重后果。
2024/2/29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补丁、限制不必要 的网络访问等,以降低网络被攻击的风险。
网络安全技术
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加密技 术等,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 性。
行业自律和规范
许多行业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自 律规范和标准来指导网络安全和 隐私保护工作。这些规范和标准 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数据处 理实践,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水 平。
2024/2/29
32
08
实验环节与课程设计
2024/2/29
33
实验环境搭建和实验内容安排
硬件设备
包括基站、移动台、信道模拟器等。
2024/2/29
12
03
无线传输技术
2024版移动通信(第五版)(章坚武)第2章课件
移动通信(第五版)(章坚武)第2章课件•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目录•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与演进•移动通信的应用与挑战01移动通信概述定义发展历程特点优势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个人通信行业应用物联网智慧城市0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台定义移动台功能移动台分类030201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定义基站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并将信号传输到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功能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控制器等设备,主要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发送、调制、解调等功能。
基站子系统分类根据覆盖范围和容量需求,基站子系统可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等多种类型。
网络子系统功能网络子系统包括移动交换中心、基站控制器、传输设备等,主要实现用户通话的建立、保持和释放,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和管理。
网络子系统定义网络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负责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控制等功能。
网络子系统分类根据网络结构和功能需求,网络子系统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等多种类型。
1 2 3操作维护子系统定义操作维护子系统功能操作维护子系统分类操作维护子系统03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无线电波传播特性01020304无线电波基本特性传播方式传播损耗电波传播模型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概念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1调制技术分类模拟调制方式数字调制方式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交织技术解释信道编码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详细介绍线性分组码的构造、编码和译码过程。
阐述卷积码的基本原理、编码器和译码器结构。
解释交织技术的原理、作用及实现方式,包括块交织和卷积交织等。
信道编码概念线性分组码卷积码交织技术04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的概念01分集接收技术的分类02分集接收技术的实现方式03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概念功率控制技术的分类功率控制技术的实现方式信道分配技术信道分配技术的概念信道分配技术的分类信道分配技术的实现方式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概念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特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05移动通信的标准化与演进3GPP 3GPP2ITUIEEE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第一代移动通信(1G)采用模拟技术,主要提供语音通话服务。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文档Word`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
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围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
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
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分布系统:室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解决室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
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
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RXQUAL):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
在移动通信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文档Word`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
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移动通信(第五版)(章坚武)第1章
图 1-3 双工通信方式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按其经营方式或用户性质可分为专用移 动通信系统(专网)和公共移动通信系统(公网)。专网 的最大功能要求是调度,专网的发展经历了一对一的单机 对讲系统, 单信道一呼百应系统和选呼系统,后来又发展 到多信道多用户共享的专用调度系统。集群(Trunking) 移动通信是传统的专用无线调度系统的高级发展阶段,是 专用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交换技术的飞速发展,专用移动通信的网络 结构与公共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相像,如Motorola的iDEN: Integnated Digital Enhanced Network,集群数字高效网 络。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其本身就是在数字蜂窝移动 通信系统上加上了调度功能。
2) 异频单工 异频是指通信双方使用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 这种方式 中通信双方的操作仍采用“按—讲”方式。 由于收发使用不 同的频率, 因此同一部电台的收发信机可以交替工作, 也 可以收常开, 只控制发, 即按下PTT发射。 其优缺点与同 频单工基本相同。 在无中心转信台转发的情况下, 电台需 配对使用, 否则通信双方无法通话, 故异频单工方式主要 用于有中心转信台转发(单工转发或双工转发)的情况。 所谓 单工转发, 即中心转信台使用一组频率(如收用f1, 发用f2), 一旦接收到载波信号即转去发送。 所谓双工转发, 即中心转 信台使用两组频率(一组收用f1, 发用f2; 另一组收用f3, 发 用f4), 任一路一旦接收到载波信号即转去发送。
图 1-2 半双工通信方式
3. 双工制 双工制有频分双工(FDD, 也称异频双工)和时分双工(TDD, 也称同频双工)两种方式。 频分双工制如图1 - 3所示, 是指通信的双方, 即收发信机 均同时工作, 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 也能收听到对方的话音, 无需按PTT开关, 类同于平时打市话, 使用自然, 操作方便。 频分双工制的优点是: ① 收发频率分开, 可大大减小干扰; ② 用户使用方便。 其缺点是: ①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总是处 于发射状态, 因此功耗大; ② 移动台之间通话需占用两个信道; ③ 需双工器, 体积较大, 价格较贵。 在无中心转信台转发的 情况下, 采用频分双工制的电台需配对使用, 否则通信双方无 法通话。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之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
4 、阴影衰落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
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同时工作时无需“按-讲”开关,与市内电话类似。
二、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6、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1、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用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多址干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电移动通信重点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郭锐:计算题:(第二,三章)话务量计算,奥村模型简答题:软容量,软中断……基本概念GSM 30分,CDMA 30分,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10分,LTE 10分CDMA 2000 协议,带宽……架构图要画交织方式:比特交织,块交织CDMA三个标准→WCDMA 网络架构图→GMS协议架构图帧结构图肖明波:填空 20*1’选择题 10*2’(单选或多选)问答题 6*7’计算题 2*9'第一章1.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 P1(1).电波传播条件恶劣(2).具有多普勒频移效应,会导致附加调频噪声(3).干扰严重(4).接收设备动态范围大(5).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过境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6).综合了各种技术(7).对设备要求苛刻(2005=2006)已知移动台运动速度v、工作频率f及电波到达角0,则多普勒频移为(fd=(vf/c)cos0)f与移动(2011=2013)由于移动台的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其多普勒频移值d台运动速度、电波到达角和工作频率有关。
2.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 P5移动通信使用VHF(甚高频)和UHF(特高频)频段,主要原因:(课后题1)⑴VHF/UHF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其传播范围在视距范围内。
⑵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
⑶抗干扰能力强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均衡、分集、信道编码(信道编码郭锐说不用看) P9(1)均衡技术可以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产生的符号间干扰(ISI)接收机的均衡器可对信道中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补偿.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性,均衡器往往需要自适应的.自适应均衡器一般包括两种工作方式:训练模式和跟踪模式.注:(2013)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均衡器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无线多径信道所引起的(ISI)(2)分集技术是另外一种用来补偿信道衰落的技术,它通常使用两个或多个接收天线来实现。
注:(2013)(2011)(2008)(2007)常用的分集技术包括: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2013)下列技术可以用来抑制信道衰落影响的是( B,C )。
A、均衡技术B、分集技术C、交织和信道编码技术D、信源编码技术(3)信道编码:在传输数据中引入冗余度来纠错和检错,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冗余比特的引入增加了原始信号的传输速率.第二章1.移动通信中的干扰 P30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等。
近端对远端的干扰:概念: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距离d2)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d1,d2<<d1)的到达功率,若二者频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站远的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仰制,甚至将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淹没。
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干扰。
解决措施:⒈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间隔;⒉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
注:(2007)(201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主要包括:(A,B,C,D)A、同频干扰B、互调干扰C、阻塞干扰D、远近干扰(2007)下列哪些技术不会减少无线信号之间的干扰。
(C)A.DTXB.调频C.调制D.功控2.话务量与呼损 P40(郭锐:例题重点!)(⒈)呼叫话务量(2005,2007=2008)☆概念:指单位时间内(1小时)进行的平均电话交换量。
☆公式表示: A=Ct0C——每小时平均呼叫次数(包括呼叫成功和呼叫失败的次数);t0——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包括接续时间和通话时间)。
如果t0以小时为单位,则话务量A的单位是爱尔兰(Erl)。
例:设在100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2100次呼叫,平均每次呼叫时间为2分钟,求这些信道上的呼叫话务量。
解:A=2100×2/60=70 Erl(⒉)呼损率(服务等级或业务等级)☆概念:在一个通信系统中,造成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叫失败概率,简称为呼损率(B)。
如已知呼损率B,则可计算出A和n(信道数)的对应数量关系。
详见表2-6(考试要会查表,表给出)。
(3.)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Aa)(2006,2007)☆公式:Aa =CTK/3600其中C 为每一用户每天平均呼叫次数,T 为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单位为秒),K 为忙时集中度。
(4)当每个用户忙时的话务量确定后,每个信道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 可由下式决定 :例:(2006,2007,2008,2013年大题与这道书上例题类似)某移动通信系统,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10次,每次占用信道平均时间为80秒,呼损率要求10%,忙时集中率为0.125。
问给定8个信道(1个控制信道,7个话音信道)能容纳多少用户?解:⑴ n=7,B=10% 查表求得A=4.666Erl.⑵ 求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量Aa ;C=10,T=80s ,K=0.125Aa =CTK/3600=0.0278Erl/用户⑶ 求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m: m =a A nA / =24⑷ 系统所容纳的用户数:mn = 168用户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 P44移动性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
其中,位置管理确保了移动台在移动过程中能被通信网络有效地寻呼到。
位置管理分成两个部分,即位置更新和寻呼(2007)移动台可以任意移动但不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区域称为(C)。
C:位置区4.切换 P58所谓的“软切换”就是在上述切换中,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并不立即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而是先与新基站(可能不止1个)取得联系,在保证业务切换成功后,才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即所谓的“断前通(make before break)”软切换的优点是:信道转换平滑。
新BS渐渐接入,在MS从原小区走向新小区前就已经开始了。
当原小区的信号功率比新小区弱很多时,MS根据收到的引导信号强弱或者由原小区采取行动让MS完成切换。
为避免在小区边界附近的频繁切换,软切换在新小区信号比原小区足够高时启动,先建立新链路,稳定后再拆除原连接。
由于在软切换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同时保留2条以上链路,因此软切换明显地加大了蜂窝系统的负荷。
3.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 P63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功率控制、接入控制、负载(拥塞)控制、信道分配、分组调度。
6.信道自动选择方式 P65专用呼叫信道方式,循环定位方式,循环不定位方式,循环分散定位方式(学姐:专用呼叫信道方式适合于大容量的通信系统,其余适合于小容量通信系统)第三章1.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 P68(2011,学姐)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
(2005)在考虑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影响时,通常纵向街道上损耗较横向街道的(小);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
2.多径衰落 P71(2005)移动通信由于(多径)传播造成(瑞利)衰落,使其电波传输条件恶劣,接收电平幅度起伏深度达(30)dB以上。
(2006=2013)经过多径传输之后,接受信号的包络满足(瑞利)分布,相位满足(均匀)分布,当多径中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的直达波时,接受信号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
(2008)采取下列哪些技术能减少无线多径传播带来的影响(ACD)A.跳频B.加密C.分集D.交织3.奥村模型 P75(各种修正、影响趋势)重点!(2005=2006=2007=2008=2013大题)任意地形的信号中值预测:⑴计算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根据式(3-1),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Lbs为:⑵计算准平滑地形市区的信号中值查表:基本衰耗中值Am(f,d)若基地站天线有效高度不是200m,修正因子Hb(hb,d)若移动台天线高度不等于3m时,修正因子Hm(hm,f)⑶计算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的信号中值KT为地形地物修正因子第四章1.数字调制技术的性能指标 P86⑴功率有效性(越小越好)⑵带宽有效性(η越大越好)香农定理例:(2005大题类似,2006=2008,2007填空)对于GSM系统,B=200kHz,SNR=10dB,则其带宽有效性?解:SNR=10dB=10lgS/N,S/N=102.QPSK、OQPSK、π/4-QPSK 的原理与性能 P93(2005=2006=2007=2008=2013)OQPSK信号在实际信道中的频谱特性优于QPSK信号的主要原因是,OQPSK的最大相位变化为__±π/2 _,而QPSK最大相位变化为__ ±π ___。
(2011)QPSK,OQPSK,π/4-QPSK的最大相位变化分别限制在(±π)(±π/2)(±3π/4)。
3.恒包络调制 P99恒包络调制:不管调制信号的变化,保证载波振幅恒定,即所谓的恒包络调制。
(2013)以下调制方式属于恒包络调制技术的有( A,B,D(不确定))。
A、QPSKB、GMSKC、QAMD、MPSK(学姐:简答题)为什么小功率系统数字调制采用π/4-QPSK 大功率采用恒包络调制答:实践证明,π/4-QPSK信号具有频谱特性好,功率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可以在25kHz带宽内传输32kb/s数字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大系统容量。
对于大功率系统,易进入非线性,从而破坏线性调制的特征。
而采用恒包络调制正好能解决此问题。
4.GMSK的基本原理与解调方式 P108GMSK的基本原理:GMSK调制,是在MSK调制间加入一个基带信号预处理滤波器,即高斯低通滤波器(GLPF),由于这种滤波器能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高斯脉冲信号,其包络无陡峭边沿和拐点,可达到改善MSK信号频带特性的目的。
GMSK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MSK信号的正交相干解调电路,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电路相干检测往往比较困难;而使用非相干检测技术,可以避免因载波恢复而带来的复杂问题;(2008)GMSK信号的频谱特性优于MSK的原因是GMSK信号在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连续且平滑)5.OFDM特点 P126(学姐)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时域和频域同步,信道估计,信道编码和交织,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第五章1.GSM网络结构 P144~148图5-2 GSM网络结构(2006简答题)画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结构,并分析各个功能实体的具体功能答:各功能块的作用为:MSC:协调去或来自GSM用户的呼叫。
由交换机及支持呼叫建立所需的几个数据库组成。
MSC还完成由MSC负责区域或移动用户所有的交换和信令功能。
除了支持BSC之外,MSC还处理BSC/MSC内部的切换和相互之间的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