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集体备课记录教案
综合组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下午14:00-16:3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以“提升综合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展开研讨。
四、参与人员综合组全体教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教师。
五、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由综合组组长张老师主持活动,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教研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2. 课程设置讨论(1)张老师首先就课程设置进行了讨论,提出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课程内容重复、课时分配不均等。
(2)各学科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例如,语文教师提出可以增加阅读课时的比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教师建议优化课时分配,确保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3)张老师总结讨论结果,形成初步的课程设置调整方案,并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3. 教学方法研讨(1)张老师提出,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随后,各学科教师围绕教学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英语教师分享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互动性的经验;物理教师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历史教师则提出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张老师对各位教师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4. 学生评价体系构建(1)张老师指出,学生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针对当前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各学科教师进行了讨论。
(2)数学教师提出可以增加课堂表现评价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语文教师建议将阅读理解能力纳入评价体系;英语教师则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张老师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了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并要求各学科教师按照体系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展望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综合实践科组集体备课记录
记录人
时间
20.11.11应到3Fra bibliotek人实到
36人
活
动
内
容
及
过
程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科组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实践任课教师
主持人
记录人
时间
20.9.24
应到
36人
实到
36人
活
动
内
容
及
过
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 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 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 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
综合实践整体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 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如调查研究、实验操作、信息收集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热情。
三、教学内容以“城市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以下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主题确定:城市环境保护。
2.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有关城市环境保护的资料。
3. 小组组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课题。
4. 方案制定:各小组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目标、步骤、方法、时间安排等。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1. 实地考察:各小组根据实践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 实验操作: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实践成果以PPT、报告、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 反思总结:各小组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交流分享: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成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成果展示: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四、教学策略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制定实践方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一、第一章:认识集体备课1. 理解集体备课的概念:教师们在教学前共同讨论、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的过程。
2.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二、第二章:集体备课的流程与方法1. 确定备课主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题。
2. 分配任务:根据教师的专长和教学需求,分配备课任务。
3. 备课与研讨:教师们进行个体备课,进行集体研讨,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4. 整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素材、案例等。
5. 编写教案: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第三章:集体备课的策略与技巧1. 创设积极的备课氛围: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和特长: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3. 注重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四、第四章: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 选择适合集体备课的课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课题。
2. 进行集体备课:按照集体备课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研讨。
3. 实施教学: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评价与反思: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五、第五章:集体备课的注意事项1. 确保参与度: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2.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备课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研讨。
3. 保持沟通与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4. 关注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六、第六章:集体备课的拓展与深化1. 主题选择的拓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等方面选择备课主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综合实践课教学教案设计(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
2. 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校园内或附近的自然环境。
2. 教学工具:记录本、笔、放大镜、望远镜、录音笔等。
3. 教学材料:植物、动物、昆虫、岩石、土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户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强调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如校园内的小花园、池塘等。
三、小组合作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用录音笔记录观察到的声音。
3.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植物等,了解其特征。
四、交流分享1. 各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生存方式等。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二、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3. 各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和鼓励。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
2、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竞争意识。
4、创新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师准备校园现有绿化状况及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知识。
6、学生准备组织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及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教师。
前不久,我们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校园绿化的设计活动,从全班十四个小组十五个方案中选出五个方案参加今天的决赛。
今天,我们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再评选出最经济、最合理、最美观、最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这个最佳方案将被投入到校长信箱中,如果方案被采纳,那么,你们小组的名字将永载大连市八十中学的史册。
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学生:产生表现欲,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的评委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也就是说当有小组同学发言时,你应当适当作记录,记录下该组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特点和创新点。
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按照小组顺序进行。
第三小组:两个同学展示模型,一个同学介绍。
大家好!我们组是从美化、整洁这两方面来设计的。
在校门口操场的一块空地上种上榆树。
因为榆树可以净化空气,挡住风沙。
如果再出现1999年那样的沙尘暴,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整洁,榆树也很容易养。
在绿地里种上柳树,因为它迎风飘扬,非常美丽。
我们组准备在西南方建造一座凉亭。
周围围上水池,再建立一座桥,方便同学们出入。
现在,城市的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正门附近种上珊瑚树。
因为它可以吸收噪音从而使噪音减少。
教师:这一组在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污染和沙尘暴,而且制作的模型非常漂亮,让我们用鼓掌给予鼓励!第五小组:展示设计图纸我们组的客观条件没有前一组好,但我们相信我们组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周围栽上松树,但不是像图中画的,而是栽成圆柱形。
综合实践课教学详细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习基本的生态保护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2. 常见动植物的认识。
3. 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2. 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保护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相机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笔记本、笔、小队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授1. 讲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2. 介绍常见的动植物,如鸟类、昆虫、植物等。
3. 讲解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三、实践环节1.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实地观察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公园进行实地观察。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动物、土壤等自然现象。
3.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填写观察记录本。
五、总结1.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1. 小组分工,每组选择一个生态保护项目进行调查。
2. 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3. 小组讨论,整理调查结果。
三、成果展示1.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点评。
四、讨论与反思1. 学生讨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集体备课记录
综合实践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节课:确定备课目标和内容本次综合实践集体备课的目标是设计一堂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备课内容包括: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分类2.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其破坏因素3.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第二节课: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我们决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具体包括:1.课堂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案例分析:选取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如设计环保宣传海报、制作环保手册等。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的自然保护区或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第三节课: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和课堂安排: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破坏因素。
3.案例分析:选取一个真实的生态环境破坏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海报,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
第四节课: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为了支持课堂教学,我们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PPT:选取了一些适合的教材和PPT来讲解和展示相关的知识和案例。
2.图片和视频:收集了一些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案例分析。
3.实地考察地点:联系了附近的自然保护区,确定了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评估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意见,评估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记录(3篇)
第1篇课程名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教师:李老师授课时间: 2023年3月15日授课地点:校园多功能厅课程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李老师以“今天,我们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期待。
二、活动设计1. 李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探访社区,了解社区发展”。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3. 小组讨论,确定探访社区的具体方案,包括探访地点、探访内容、调查问卷等。
三、实践过程1. 各小组按照既定方案,分别前往社区进行探访。
2. 学生们积极与社区居民交流,了解社区的发展历程、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社区存在的问题。
3. 各小组在探访过程中,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记录重要信息。
四、小组汇报1. 各小组回到教室,进行成果汇报。
2.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感悟。
3. 李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讨论与反思1. 李老师引导学生就社区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李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评价1. 李老师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2. 学生们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1.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们在探访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3. 活动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一、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概况,包括历史、规模、师资等。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学校的历史和发展2.学校的规模和师资3.学校的设施和环境4.团队合作游戏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2.教师介绍学校的规模和师资,让学生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
3.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第二章:我们的班级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级规模、班级文化和班级活动等。
2.培养学生班级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班级规模和班级文化2.班级活动和班级荣誉3.沟通能力培养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级规模和班级文化。
2.学生分享班级活动和班级荣誉,培养班级荣誉感。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的游戏或活动。
三、第三章: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每位老师的教学特点和兴趣爱好。
2.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老师的教学特点和兴趣爱好2.尊敬老师的情感培养3.表达能力培养教学活动:1.教师介绍每位老师的教学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对老师有更全面的了解。
2.学生分享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达能力培养的游戏或活动。
四、第四章:我们的同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同学的姓名、性格和特长。
2.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同学的姓名、性格和特长2.同学之间的友谊3.合作能力培养教学活动:1.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和特长,增进彼此的了解。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生分享同学之间的友谊,增进彼此的感情。
五、第五章:我们的家庭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等。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一、第一章节:我们的校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校园环境。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观察校园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
培养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观察并记录校园中的环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环境,制定保护措施。
二、第二章节:我们的社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社区环境。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会的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观察社区中的居民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观察并记录社区中的环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贡献。
三、第三章节: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观察和体验节日中的庆祝活动。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和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调查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四、第四章节:我们的饮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饮食文化。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观察和分析饮食中的浪费现象。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珍惜粮食的责任感。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和收集有关饮食文化的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调查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健康饮食,珍惜粮食。
五、第五章节:我们的身体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特点和保健知识。
中心小学综合实践科组集体备课记录
生活与消费
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从实践中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经济与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新闻时事,与同学展开讨论,培养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安全与生活
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的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科组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实践任课教师
主持人
记录人
时间
2015.5.12
应到
36人
实到
36人
活
动
内
容
及
过
程
一、评价方式:
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
二、教学活动评价表格
为使我们教学活动的评价更富有实效性,我们打算设计一系列的表格进行评价,形成制度:
1、 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分类安排组织活动。按照学生的回答把调查结果分为四类:独立研究;合作研究;同一研究对象,部分学生要求独立研究,而部分学生希望合作 研究;只有一个学生选取了某一研究对象,但又希望与其他同学合作。前三种类型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确立活动组织形式。第四种类型首先在同学中征求合作伙 伴,尚无结果,可由某一教师与之合作。
2、独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组选定指导教师。由教师在指导学生缩小选题范围,明确活动项目,详细规划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填写问卷(调查表二)。同时制作档案袋,由学生填写档案袋的封面内容: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认知: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
情感: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I。
3、商讨活动的计划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
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校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次实践活动以“探索自然,体验生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近自然,了解科学,体验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让学生体验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了解活动主题,准备好个人所需物品,如背包、水壶、防晒用品等。
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组,每组推选组长,明确分工。
(二)实践活动1. 观察大自然: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植物、动物、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
2. 探索科学: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净水器、观察植物生长等。
3. 体验生活:学生分组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如烹饪、洗衣、打扫卫生等。
4. 活动交流:各小组分享活动成果,进行经验交流。
(三)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 学生撰写活动心得,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强了环保意识。
2. 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4. 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六、活动反思1. 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部分活动内容较为枯燥,需要教师创新活动形式,增加趣味性。
3. 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
综合活动实践集体备课教案范文一份
综合活动实践集体备课教案范文一份综合活动实践集体备课教案 1综合活动实践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陈文群__俊授课内容:主题活动一“天无三日晴“气象原因调查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写气象观测日记来了解当地的天气状况。
2、从图书室查找或上网搜集、下载关于贵州”天无三日晴“的气象原因,并能准确地记录下来。
3、了解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符号。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
1、说说我们这儿的天气状况。
2、“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描述的是我国哪个省的情况?学生讨论发言。
过度:哦,原来是我们贵州。
板书课题:主题活动一“天无三日晴“气象原因调查二、平常你们注意到了天气预报中的气象符号了吗?三、说说你知道的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符号有哪些?3、关于气象知识你知道哪些?4、小结。
5、作业:回家搜集材料。
第二课时活动一:写气象观测日记1、通过观测,了解天气状况。
1)分几个小组进行观测,每个小组4人。
2)活动结果可以以文字材料、表格,也可以是图片或者幻灯片。
3)以讨论的`方式,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2、参照以下形式,整理小组活动记录表。
3、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4、小结。
第三课时活动二“天无三日晴“气象原因调查1、可以通过采访当地年长的人和气象局专家来进行分工合作,调查原因。
2、小组人员分工我的工具箱:4、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然后制作成一份作品。
6、总结评价。
7、作业:完成“我的行动日记”。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的校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提高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 教学内容:介绍校园的基本布局、设施和功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景物和设施,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的美丽和功能。
4. 作业:让学生画一张校园地图,标注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场所,并写上一段话说明原因。
二、第二章:我们的班级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教学内容:介绍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成员等。
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段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进行班级之间的互动游戏,增进彼此的了解。
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班级的短文,包括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成员的特点等。
三、第三章: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增强家庭观念。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的构成和家庭的功能,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成员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分享家庭的故事和幸福时光。
4. 作业:让学生画一幅家庭成员的肖像画,并写一段话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四、第四章: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和习俗,组织学生进行节日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的短文,包括节日的来历、习俗和自己过节的经历等。
五、第五章:我们的饮食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华美食的了解和热爱。
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美食的特点和饮食文化,如各地的特色小吃等。
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组织学生进行美食主题的图片展示或制作活动。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集体备课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和认识;(2)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总结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2.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和技巧;4.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5.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集体备课的概念和意义;(2)学生分享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和认识。
2. 讲解:(1)教师讲解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和技巧;(3)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编写教案。
3. 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编写教案;(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展示自己的教案,进行评价和反思。
4. 总结:(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分享等;2. 学生编写教案的质量:评价学生编写教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创新性;3. 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听取学生在总结环节的分享,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集体备课的意义、流程和方法;2. 教案模板:提供教案编写的基本框架和格式;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教学知识和案例,供学生参考;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录(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
3. 分组实践(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交流(1)每组汇报实践成果,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成果,如作品质量、创新性等。
3. 反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分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后延伸,如举办成果展览、撰写实践报告等。
综合实践 集体备课记录计划
C.举办《心中的春天》手抄报比赛。
(5)展出地点:一一班教室。
(6)评价:由语文教师依据画的美感、解说词优美准确、手抄报的布局内容。
4.歌唱春天:
(1)活动时间:3月27日
(2)活动地点:各教室及操场
(3)活动内容:
各班利用午会、班队会、音乐课等指导学生唱春天的歌曲。
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惠远镇则徐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时间:2017年3月21日
第5周
地点
教学楼一楼医务室
课题
寻找春天
主备人
王霞
案别
初案
记录人
王霞
参加人员
韩凤玲、王霞、曾永娟、王迎春、安婷、王梅、仲强花
缺席人员及原因
行政领导签名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本学科其他教师议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寻找春天》教学计划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春天,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结合“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方案,找到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文章,通过诵读、积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春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学会交流、学会讨论。
4.形成围绕《找春天》的主题自主收集资料,初步整理资料的能力。
4.成果展示:手抄报、画配诗、诗朗诵——《我心中的春天》
四、活动人员及分工
(一)领导成员:班主任
(二)活动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准备
1.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如美术、音乐、自然老师),请他们协助教学有关内容。
2.与学校领导取得联系,恳求他们对活动的支持和关心,并能派出一名电教老师随同全程摄像。3.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知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操作,保证孩子能充分地参加活动。
综合实践备课记录
一、备课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学期,我负责二年级的《走进自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下是本主题的备课记录。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不同季节的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变化。
- 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 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自然探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通过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一:走进春天的花园- 目标: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常见的植物。
- 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花园,观察春天的植物生长情况。
-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识别,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 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春天的美景。
2. 活动二:夏天的田野调查- 目标:了解夏天的自然现象,认识农作物。
- 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农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 学生分组进行田野调查,记录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 通过访谈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
3. 活动三:秋天的果实收获- 目标:了解秋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果实。
- 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果园,观察果实的成熟过程。
- 学生分组进行果实采摘,了解果实的营养价值。
- 通过制作果酱、果汁等食品,体验收获的喜悦。
4. 活动四:冬天的雪景世界- 目标:了解冬天的自然现象,认识冰雪。
- 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滑雪、滑冰等活动,体验冬天的乐趣。
- 学生分组进行冰雪雕塑创作,发挥想象力。
- 通过摄影、绘画等方式记录冬天的美景。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每个活动安排2课时,共计8课时。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活动背景、目的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录表
看学校的库存录像带然后上课,学生因为缺乏感性认识,凭空想象,老师感到上课很吃力。
大自然是个大课堂,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次,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美丽的春景映入他们的脑海,丰富感性经验,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样课堂上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自然就能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了。
(三)绘春
春天迷人的景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美术课,请学生把自己见到的春天画下来,可以是一样事物,可以是一处景色,也可以把看到的全画下来。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综合化的,根据主题的需要,对各学科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沟通原有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在重组中超越,在重组中实现“综合化”。
围绕“春天”这一主题,以“语文”为主导学科,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文、成语的同时,还演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自己动手画一幅画,通过春游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将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融合了进来。
学生围绕“春天”,用各门学科不同的方式去表现春天,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四)赞春
谁来说说我们去过哪些地方?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贴卡片:田野里小河边花园里。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的诗文、词句,但由于受年龄和理解能力的限制,这些信息并没有完全内化,因而在说话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生活、生搬硬套优美词句的现象,而随机出示学生的作品,为他们说话提供素材,使他们产生说自己看到的景色的欲望和激情;提供不同层次要求的句式,又为他们提供了表达的阶梯,使他们言之有序、言之有据,规范了语言,培养了表达能力。
(五)惜春
1.出示在春游过程中老师有意拍摄的一些镜头:马路边的花坛内花草被踩烂了,形成了一条条小道;羌溪花园内废纸、杂物很多;一些同学随手摘花……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以后我们该怎么做?[设计意图]生动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引向“如何保护周围环境、让春天更美丽”,使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
2.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希望大家抓住春天美好的时光发奋学习,让我们和春姑娘约定好,明年春天再见,到那时相信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更美丽的春天。
五、活动延伸
1.办一次以“春来了”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向大家展示同学们的绘画、摄影作品。
2.每人写一篇以“春来了”为题的小片段,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