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
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层重要为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6cm 厚,是路面施工中旳核心项目。
按照技术规范旳规定,结合摊铺碾压机械旳性能,以 20cm/层进行分层施工; 5%水稳层下层 20cm,上层 15cm,分两层施工。
水泥碎石稳定层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送车运送,人工摊铺,振动压路机及光轮压路机碾压成型,施工完毕后,进行洒水养生。
水泥碎石稳定层旳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拌合站集中拌合→运送车运送混合料→人工摊铺→混合料碾压成型→接缝及调头到解决→养生。
施工工艺见后附图: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旳检查验收,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每一断面旳标高、横坡、平整度、宽度、压实度等进行检测,对有不符合规范规定旳断面进行解决,达到监理工程师满意。
下承层表面平整、密实,具有规定旳路拱,无松散及软弱地点。
经监理工程师承认,满意后方可进行水泥碎石稳定层旳施工。
施工前,下承层表面干燥时,可洒少量水湿润。
按照设计宽度在下承层边沿按照摊铺旳厚度进行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钢钎固定在下承层上,具有足够旳稳定度,保证在碾压时不发生内倾或者外倾,保证边沿旳直顺及有效宽度。
①水泥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使用前,按规范规定进行取样检查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强度,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水泥旳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原则旳规定。
②碎石·碎石应坚硬、耐久、无杂质。
·碎石级配应满足表 6-2 旳级配规定。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旳压碎值不不小于 30%。
路面基层碎石级配表表 6-2筛孔直径(mm) 通过筛孔旳质量百分率(%)31.5 10019.0 68~869.50 38~584.75 22~322.36 16~280.6 8~150.075 0~3③水:水应干净,不得具有有害杂质。
④配合比准备: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实验室根据现场旳材料取样进行配合比旳选定。
进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实验,选定满足强度规定旳水泥最佳用量及碾压达到最大干密度旳最佳含水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1、现场准备(1)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杂物等,并将作业面洒水湿润。
(2)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用消石灰标出摊铺宽度,并在两侧固定与压实厚度等厚的方木,外用钢筋橛或木桩固定,木方外侧培土并经压实,防止碾压时基层向外侧推移,保证基层边部压实质量.根据基层标高和松铺系数架好摊铺高程控制线,用于控制摊铺厚度控制线的钢丝拉力应不小于8KN,钢丝架在金属支架上,支架间距直线段为5m。
(3)施工机械全部到位并按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调试、组合.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法进行施工,拌合料的原材料材质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实验室提前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一生产配合比设计一生产配合比验证的过程确定混合料最佳配合比,开工前7天应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
该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按照目标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拌.拌合料所用的各种原材料放于不同料斗中,以调节各料斗输送带转速来控制各种料的含量,收集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含水量、及标准干容重检测,并制作抗压试件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拌和厂内选择一块平整场地进行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验证,即用拌和好的混合料铺筑一段(5m×50m×16cm)试验路,并经过碾压后检测其成品压实度、含水量、水泥含量,并制作抗压试件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以上试验结果在进行试验段施工前完成,并以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待批复后进行正式施工。
2、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料的拌和(1)开始拌合前,拌和场的备料至少能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卜2%,以补偿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3)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在拌和机投料运输带上取样检查是否符合给定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检验其配比、集料级配、含水量是否有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一般中午拌合料的含水量要较早晨和傍晚高一些,应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全套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应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前一天准备好工作面,其表面应平整、坚实,并应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土和软弱地点。
2)施工前做好放样工作。
恢复中线时,直线段宜每1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5m设一中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碎石结构层边缘的设计高度。
要用白灰划出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边缘线。
2、材料要求1)集料(1)水泥稳定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要求:底基层、基层不大于26%。
集料必须清洁,严禁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状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2)所用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19mm~31.5mm、9.5mm~19mm、4.75mm~9.5mm及0~4.75mm四种规格。
各种规格集料中超尺寸数量严禁超过10%,欠尺寸数量严禁超过15%。
(3)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严禁超过20%。
(4)当细集料(石屑)数量不足时,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不允许掺天然砂,应掺机制砂。
2)水泥(1)水泥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初凝时间在4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2)宜采用42.5级缓凝水泥,严禁使用快凝、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3)必须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散装水泥入罐时,安定性合格后方能使用,散装水泥罐必须有破拱装置。
3)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3、配合比设计1)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采用振动成型压实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中4.75mm、2.36mm、0.075mm的通过量宜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
(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原材料和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确定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路XX段,总长度为XX公里。
设计车流量为每日XX辆,设计寿命为XX年,主要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作为道路基础。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路段,并进行交通管制,对施工区域进行标识和警示。
2.调查勘察现场地质情况,确认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设备。
3.申请相关工程施工许可证,并确认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确定施工断面,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边坡处理。
2.进行路基平整,确保路基高强度和平坦度。
3.进行路基湿润处理,以提高底基层与水泥的结合性和稳定性。
4.进行碎石拌和,将碎石按照设计要求的配比和级配进行混合。
5.进行机械碾压,使用碾压机对碎石层进行均匀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6.进行水泥浇筑,将预先搅拌好的水泥均匀地浇入碎石层中。
7.进行水泥与碎石的良好混合,使用铲车等设备将水泥均匀地分散在碎石层中。
8.进行初期养护,对刚施工完毕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14天。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和碎石的配比和加水量。
2.施工中要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太厚或太薄的情况。
3.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作业面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防止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使用机械设备时,要选用合适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力,避免对路基产生过大的影响。
5.进行初期养护时,要及时覆盖养护层,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出现龟裂和破损。
五、质量控制1.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水泥和碎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对厚度、密实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和测量。
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对施工结束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六、安全施工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工地安全防护工作。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道路基础工程也变得日益重要。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作为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对于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本文将就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二、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水泥:按照设计配比准备。
•碎石:选用坚硬、质量优良的碎石。
•水: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
•辅助材料:根据需要准备其他适当的辅助材料。
2.2 设备检查•搅拌设备:确保搅拌设备运转正常。
•铺设设备:检查道路铺设设备是否完好。
三、施工步骤3.1 清场和基础处理•清理基础: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和泥土。
•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工作,确保基础平整牢固。
3.2 碎石铺设•碎石铺设:将选用的碎石均匀铺设在基础表面,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3 水泥搅拌•水泥配制:按照设计配比将水泥和水进行搅拌,直至达到均匀的状态。
3.4 水泥渗透•渗透处理:将搅拌好的水泥液均匀浇洒在碎石表面,通过自重和振动使水泥均匀渗透到碎石内部。
3.5 养护•养护处理:在水泥凝固前对碎石底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水泥充分硬化。
四、质量控制4.1 碎石质量•碎石选择:选择坚硬、质量优良的碎石,确保碎石无泥土和有机杂物。
4.2 水泥配比•配比准确性:按照设计要求准确配制水泥,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3 施工质量•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控制施工质量。
五、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是道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严格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为道路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保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路面宽度为15米,设计厚度为20厘米。
本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材料准备:确保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前储备足够数量的材料。
3.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运输车辆、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
4. 施工场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排水良好。
5. 施工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准备→基层混合料拌合→基层混合料运输→基层混合料摊铺→基层混合料压实→养护。
2. 施工工艺细节:(1)材料准备: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应选用粒径为4.75mm~25.0mm的碎石,并经过筛选、清洗、烘干等处理。
(2)基层混合料拌合:根据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碎石、砂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合,确保拌合均匀。
(3)基层混合料运输:采用运输车辆将拌合好的基层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
(4)基层混合料摊铺:使用摊铺机将基层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基层混合料压实:采用压路机对基层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6)养护:压实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拌合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配合比,确保拌合均匀。
3. 摊铺质量控制:确保基层混合料摊铺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 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路机对基层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 养护质量控制:确保养护期间基层混合料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保证养护效果。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安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材料要求碎石、水泥除满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外,控制的要点是:(1)碎石:级配满足要求,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不准有超粒径的石料,不准含有山皮土等杂质。
(2)水泥:采用三都润基PC32.5水泥,存放时间不得大于一个月。
二、测量放线和路面厚度控制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宽度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以控制宽度。
路中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其摊铺厚度。
三、拌和由一台500t/h拌合能力的拌和楼,位置设在K3+200处。
(1)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时,严格控制集料级配配合比、含水量,按照试验报告进行,水泥与砂砾应拌和均匀,拌和后,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均匀。
(2)混合料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本合同段为0-31.5的混合料,上料时必须码成大堆掺和均匀后上料,不准有明显的离析现象,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及进调整材料的配比。
(3)拌和现场由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并记录。
(4)各料斗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状况,并人为帮助料斗下料,不准出现卡塔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
(5)拌和时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四、运输及摊铺全幅一次性平地机摊铺(1)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摊铺前应使下承层保持湿润(用水车洒水)(2)拌和、运输、整平、摊铺碾压混合料,此段时间不宜超过3-4小时,砂砾土的级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单个颗粒大小不应超过31.5mm。
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摊铺过程中,下层的低洼或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同时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清除。
整平时应交叉挂线找平,并预留压实尺寸(松铺系数按1.25控制),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并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舒、平整。
在摊铺过程中,除洒水车外,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3)摊铺采用自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铺设试验段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取工地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在试验室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等指标达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并通过试验段确定材料配比设计的合理性,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正式开工之前,铺设基层试验段。
试验段的拌合、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执行,主要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用于大面积施工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和一次铺筑的合理厚度;机械的选型与配套问题。
2、施工工艺 检查下承层 施工放样稳定料厂拌、运输 摊铺、整形检验混合料拌和质量检验验收养护 碾压做好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3、材料要求(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缓凝水泥,受外界影响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
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前,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 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2)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 31.5mm,轧石场轧制的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
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建议按粒径 9.5~31.5mm、粒径 4.75~9.5mm、粒径2.36~4.75mm 和粒径 2.36mm 以下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28%,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规定。
(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4、下承层施工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下承层顶面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杂物,并洒适量的水,促使摊铺层与下承层更好结合。
(2)中线测量,根据中线和设计宽度测定出边缘位置,在下承层上每10m 设一桩(平曲线上为5m),进行水准标高测量放样(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在桩上用红漆油划出摊铺设计标高,并据此标高在钢丝支架上挂上钢丝,做为摊铺施工的一条基准线。
水泥稳定碎石层--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西华至周口段扶项高速公路土建工程NO.6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及施工现场实地考察.2、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3、扶项高速公路NO。
6有关设计变更通知。
二、工程概况:西华至周口高速公路是阿荣旗至深圳国家重点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华至周口高速公路全长38.700公里,途径周口市的西华县、淮阳县、商水县,土建标共划分为5个合同段。
本段工程属N0.6合同段。
K0+000~k7+600 7.600公里三、管理人员安排:基层施工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路基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全力配合。
生产副经理负责工队的全面管理及施工任务的分配,日常巡查等.路基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在总工的指导下具体负责路基施工的技术和质量,坚优良工程标准,严格工程施工。
测量和试验部门及时、圆满完成各种测量和试验工作。
机械调度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调动各种机械,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材料部提前联系费料源,提供合格材料,保证各种工程材料及时到位。
计划统计人员将工程量细化至每个施工队、计划当日并及时向各施工队传达。
每天统计工程完成量并与计划对比,查找原因,不断修正,保证工期.四、施工段落的划分:(由项目部安排)施工工人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配,机械操作机手等中高级技术工人为本单位自有职工,劳务队选用常年与我单位合作,具备较强施工能力且成建制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五、施工机械配置:六、施工方法: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将中央分隔带和土路肩做好,形成路槽,宽度13。
25m(分散排水),13。
17m(集中排水)。
按照施要求,中央分隔带采用u型槽钢做支撑高度为16cm,长度为5m;外侧做培土路基.2、高程控制方法:①两侧走钢丝线,每10m放一可调托盘,中间走铅梁长度为5m,每5m放一可调托盘.②钢丝线用1。
5t的倒链拉紧,张拉到钢丝绷紧无下垂为主.③测量人员要认真负责,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工程的质量.2、混合料的控制方法:采用料斗自动下料,调整皮带转动速度控制种种集料的掺加质量,拌和站的拌和能力为100—900t/h,为保证拌和均匀性,以750t/h的速度为宜,拌和过程中,应经常检测集料的含水量,调整出水口的大小,经常查看拌和料是否均匀,各料斗出速度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合同段水稳上下基层总厚度36cm ,平均宽度12.71m ,施工段落K0+336.940~K4+731.57总长4.395公里;另有互通立交连接线;计划先施工互通立交连接线部分,后施工主线部分,以有利于现场段落整体化。
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准备情况1、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及施工人员均已到位且已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其中施工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现场施工负责人2名,测量人员2名,试验人员3名,技术人员3名,其它施工人员30余人(详见人员配备表)。
人员配备表2、机械设备(详见机械设备表)机械设备表3、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有关文件,确保施工、质检和验收的顺利进行。
(2)试验:各项试验工作已完毕,且监理工程师已认可。
(3)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无误,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4)现场试验及测量仪器(详见下表)现场试验及测量仪器表4、材料试验准备及要求(1)水泥采用肥城孚瑞达水泥厂生产的“鲁牛”牌P.O32.5水泥,质量合格。
(2)碎石产地为长清双泉,其各项指标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
(3)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水泥剂量为 5.0%,10-20mm:5-10mm:石屑=45:27:28最佳含水量为5.5%,最大干密度为2.28g/cm³。
5、现场准备(1)中桩已恢复,并用白灰撒出路基边线。
(2)底基层各项指标已验收完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便道完好、畅通无阻。
四、施工进度情况:根据阶段性计划及总监办、驻地办工作指令,结合调整后新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我部就当前工程完成情况,对下一步的施工进度计划重新进行了如下调整和安排:1)八月底完成K0+336.94-K2+000段及连接线的全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九月上旬完成一合同段剩余的全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包括高填方段);五、施工过程控制: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在已交验的底基层上每隔10m设一中桩,路肩边缘外设边桩,然后根据铺筑高度和松铺高程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打好控制桩,挂3.5mm钢丝绳,并用紧线器拉紧。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方案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施工前,恢复中桩、边桩。
所有测量成果均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2、材料试验及配合比:对用于水稳的碎石进行取样,进行集料的筛分、压碎值、液限、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等试验工作,并完成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3、施工场地准备:对下承层顶面用人工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修整。
二、水稳铺筑:1、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楼进行集中拌和,装载机供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
出料后,后场试验员随机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大0.5~1%,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3~0.5%。
严格控制拌和楼的出料质量,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至施工前场铺筑。
2、混合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性能良好。
运输时,开车速度适宜、匀速,以免混合料离析、泌水。
运输汽车数量根据拌和楼出料速度、摊铺机施工速度和运距综合计算而定,保证施工连续正常。
汽车运至现场后有专人指挥卸料。
3、混合料的摊铺采用摊铺机呈摊铺施工。
摊铺机的标高控制采用在前进过程中根据感应两侧导线高度来控制熨平板高度,从而控制基层顶面标高。
摊铺机施工时,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随时按导线高度拉线检测摊铺后的基层顶面标高,及时铲低或补料,消除离析现象,并及时向摊铺机操作员反映,及时调整摊铺机。
摊铺过程中,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作业,供料与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密切协调,尽可能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要布料均匀,以免影响基层顶面平整度。
4、水稳摊铺整幅长度达到30~50m后,开始对水稳进行碾压施工。
碾压遵循由(静压→小振→大振→静压收面)的原则进行,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由边到中依次连续均匀碾压。
水稳的碾压施工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完成。
先由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再进行小振一遍,然后进行大振碾压,然后再进行静压一遍。
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压实后的水稳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1. 引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层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
本文旨在探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原材料准备•水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品牌。
•碎石: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碎石进行配比,确保碎石质量符合标准。
•水:保证施工中水资源充足。
3. 设备准备•搅拌机:用于将水泥、碎石充分混合。
•大型压路机:用于碾压基层以提高密实度。
•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机:用于将水泥、碎石和水充分混合。
4. 施工步骤4.1 基层准备1.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泥土,确保基层平整。
2.在基层表面均匀撒铺碎石,保证碎石层均匀。
4.2 水泥稳定碎石拌合1.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碎石按比例送入拌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2.逐渐加水,调整拌合机的速度和时间,确保混合均匀。
4.3 摊铺和压实1.将拌合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均匀摊铺在基层表面。
2.利用大型压路机对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压实,提高基层的密实度。
4.4 养护1.对施工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养护,避免在养护期间受到外界的干扰。
2.根据水泥凝固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
5. 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密实度、厚度和平整度等指标,确保基层符合设计要求。
6. 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基层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介绍的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及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326省道改扩建工程S2标工程施工图设计图。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江苏省高速公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二、工程概况326省道改扩建工程S2标段,起点桩号K6+500,终点桩号K13+200,全长6.7Km,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主线水泥稳定碎石厚36cm,平交道口及接坡厚度变化。
基层主要工程量:主线水泥稳定碎石36cm厚约160127.90m2,支线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约482.23m2。
计划9月30日前完成全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我单位拟在路基二处(K8+700-k11+059)已经完成的底基层上先进行基层的试铺和施工。
试验段施工取得本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校验本施工工艺及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更合理的、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为进行大规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做准备。
转下页三、试铺目的(1)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铺筑的松铺系数(约为1.33)(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5-8m)③含水量的调整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建议50 m -80m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四、施工准备工作1、人员准备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含技术员、技术工人、机械操作手)集中开会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五个明确:岗2进行试验检测,同时,去年年底业主、监理组相关人员和我项目部人员对水稳材料相关供应商生产能力进行了考察并确定合格的供应商。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设计1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JJ 1-2008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5、《工程测量规范》( GBJ 50026—2007);6、我公司在公路工程施工方面成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7、我公司实施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环境管理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起终点桩号为K0+64L K2+058.251,全长1418.251m,其基层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基层设计为5%水泥稳定碎石,宽度24.8m,厚度36cm,面积共35172.62m2。
本工程路面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8%(重型),7 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要求不小于 4.0MPa。
三、路面基层总体施工方案1 、施工总体部署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采用一台500 型水稳拌和机集中拌和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一台稳定土摊铺机摊铺,人工配合平整,两台振动压路机和一台胶轮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施工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使各个工序之间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基层在施工前应做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基层水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参数,然后根据确定的工艺和参数严密组织施工。
本标段选在K0+640~K0+96(段作为基层施工的试验段。
2、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JJ 1-2008 )要求的合格标准。
3、施工工期安排(1)施工准备:2014 年10月16日~2014年10月17日(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14 年10月17日~2014年11月10日4、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主要人员配备情况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2)劳动力配置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5、机械设备配置情况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6、试验检测设备配备情况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四、基层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T厂拌水泥稳定混合料T运输T摊铺、整型T碾压T接缝和调头处理T养护2、施工准备(1)下承层准备:基层施工必须在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进行。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2、碎石:采用蓟县石料厂生产的碎石。
压碎值≤35%(碎石级配祥见碎石粒径级配表)。
水泥稳定碎石粒径级配3、水:凡可饮用的水均可使用。
4、以上材料运至公司冷拌厂后,由冷拌车间进行材料的试验、生产。
级配碎石检验采用筛分的方法进行,水泥含量采用滴定的方式进行检验。
二、强度、压实度要求:1、无侧限抗压强度:R=3~4Mpa,特重交通:R=3.5~4.5Mpa。
2、压实度98%(重型击实标准)。
三、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a、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按施工方案部署分工定岗、定人、定责。
b、配齐所需机具、设备和测试器具,提前试机试用。
c、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及标准打实。
d、组织好铺筑试验路段工作,通过实践,认真检验其可行性和存在问题,确定流水作业段长度,针对具体问题补充新的相应对策。
e、提前验收底基层,将超出质量允许误差的部位进行修理至合格。
f、在起终点接顺处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做好各部搭茬。
g、沿路两侧在底基层(或在旧路上)上作石灰土模(高度≥19cm,宽65cm用石灰土铺筑压实,人工或机具切削成型)或按设金属侧模。
h、用平地机刮去底基层表面上的浮动松散部分及杂物,清扫干净后,适量洒水,使其保持湿润。
如利用旧路面作为底基层,旧路面损坏部位该补强的应补强,其旧路表面亦应清扫干净。
i、每隔10m钉一对木桩,(两侧边缘之外30cm处各一根),按标准横坡度分别在木桩上画出“红平”j、需半幅施工时,要设置专用标志,专人管理控制现场车辆行驶。
2、水泥稳级配碎石的拌和及摊铺:a、拌合场设在蓟县热拌厂。
厂内装有400t/h的拌和设备,根据生产配合比,各种集料计量采用电子称计算,天气炎热或遇大风天气,混合料中的含水量可比标准提高0.5%~1.0%。
混合料拌和要均匀,严禁有干石料现象。
拌和后要有现场质检员进行取样试验,测试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详细)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二.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施工前,恢复中桩、边桩。
所有测量成果均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2、材料试验及配合比:对用于水稳的碎石进行取样,进行集料的筛分、压碎值、液限、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等试验工作,并完成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试验成果报不合格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3、施工场地准备:对下承层顶面用人工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修整。
=.水稳铺筑:1.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楼进行集中拌和,装载机供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
出料后,后场试验员随机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大0∙5~1%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3~0.5%。
严格控制拌和楼的出料质量,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至施工前场铺筑。
2、混合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性能良好。
运输时,开车速度适宜、匀速,以免混合料离析、泌水。
运输汽车数量根据拌和楼出料速度、摊铺机施工速度和运距综合计算而定,保证施工连续正常。
汽车运至现场后有专人指挥卸料。
3、混合料的摊铺采用摊铺机呈摊铺施工。
摊铺机的标高控制采用在前进过程中根据感应两侧导线高度来控制熨平板高度,从而控制基层顶面标高。
摊铺机施工时,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随时按导线高度拉线检测摊铺后的基层顶面标高,及时铲低或补料,消除离析现象,并及时向摊铺机操作员反映,及时调整摊铺机。
摊铺过程中,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作业,供料与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密切协调,尽可能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要布料均匀,以免影响基层顶面平整度。
4、水稳摊铺整幅长度达到30~50m后,开始对水稳进行碾压施工。
碾压遵循由(静压一小振一大振一静压收面)的原则进行,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由边到中依次连续均匀碾压。
水稳的碾压施工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完成。
先由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再进行小振一遍,然后进行大振碾压,然后再进行静压一遍。
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压实后的水稳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严格按规范进行试验和控制,在水泥进场后及时进行取样送检查中心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对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予以退场,禁止使用。
⑵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集料压碎值及针片状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⑶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
2、混合料组成设计准备施工前应委托庐江县检测中心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至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审批同意后应先进行试拌,对试拌的集料进行相关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拌合生产摊铺。
3、摊铺准备:(1)在进行大面积摊铺前应先设置一段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等相关技术资料,再进行大面积摊铺(2)摊铺前应清除底基层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洒水湿润。
(3)开始摊铺前一天进行测量放样,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面线上为5m,测出中桩和边桩,做出标记。
(4)按摊铺机宽度和传感器间距,打好边桩钢杆,安放好中桩的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高度,挂好控制线。
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
专人负责检查复核高度线。
(5)确实每一作业段的长度为50m-80m。
(6)组织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相关人员的统一协调配合。
我部配备大量方木,施工前可以采用方木筑边,防止水稳基础碾压时塌边,保证边部碾压密实,可以用方木进行横缝的设置。
我部还备有大量的钢板,要求在水稳基层施工前,将路基上所有井口进行临时覆盖。
三、混合料的拌合(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了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拌合机采用,出料速度约为T/h(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机架设并调试一切正常后后,由技术监督部门对电子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确保计量系统的准确性。
(3)在正式拌合前,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率,并根据集料的含水率,将试验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在实际拌合是,实际含水率应高于设计配合比约1~2%,以弥补在运输过程中集料水分的消失量,以确保在摊铺时的含水率比设计最佳含水率高约1%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JJ 1-2008);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工程测量规范》(GBJ 50026—2007);6、我公司在公路工程施工方面成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7、我公司实施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环境管理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起终点桩号为K0+640~K2+058.251,全长1418.251m,其基层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基层设计为5%水泥稳定碎石,宽度24.8m,厚度36cm,面积共35172.62m2。
本工程路面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8%(重型),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要求不小于4.0MPa。
三、路面基层总体施工方案1、施工总体部署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采用一台500型水稳拌和机集中拌和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一台稳定土摊铺机摊铺,人工配合平整,两台振动压路机和一台胶轮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施工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使各个工序之间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基层在施工前应做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基层水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参数,然后根据确定的工艺和参数严密组织施工。
本标段选在K0+640~K0+960段作为基层施工的试验段。
2、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JJ 1-2008)要求的合格标准。
3、施工工期安排(1)施工准备: 2014年10月16日~2014年10月17日(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14年10月17日~2014年11月10日4、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主要人员配备情况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2)劳动力配置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5、机械设备配置情况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6、试验检测设备配备情况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四、基层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厂拌水泥稳定混合料→运输→摊铺、整型→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理→养护2、施工准备(1)下承层准备:基层施工必须在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进行。
对已验收合格的底基层进行清理。
(2)测量放线:进行路线中线测量,对原有桩遗失不清的控制桩应补充、平差校正,敷设加固和加密主点桩、水准点,设置路外水平样桩。
(3)备料根据JTJ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及设计的要求备料。
1)粒料①基层集料采用级配碎石,采用1-3碎石、1-2碎石、0-5碎石和石屑进行基层碎石的级配组合,以满足级配要求。
②基层用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35%。
③级配碎石组成应符合以下设计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2)水泥①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强度等级为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每批水泥都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检报告单。
②水泥应按要求的抽检数量分批做复试试验。
③水泥运到工地后,采用1个容积为50T的水泥罐进行储存。
④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在4h以内。
3)拌和用水采用井水。
(4)配合比设计按照《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要求,进行基层混合料用各种碎石的配比试验和水泥稳定碎石的配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各个碎石用量,选取基层混合料最适宜的配合比,并按重型标准击实试验,测得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并以此指导现场施工。
3、施工方法(1)厂拌水泥稳定混合料现场采用一台WDB500型稳定土拌和设备,按配比进行集中拌和,配料用电脑控制计量配料,力求准确,拌合应均匀。
拌合站应悬挂配比牌,设专职质量员进行质量监督。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向拌和机中添加的水量,拌和要均匀。
拌和时应注意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气温较高、运距较远时,可适当加大用水量2-3%左右,以免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造成含水量减小和离析现象。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覆盖集料,防止集料受雨淋,应经常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随时对用水量进行调整。
(2)运输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到铺筑现场,从拌合、运输、摊铺到完成碾压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如运距远、气温高,则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同时每辆运输车张贴混合料质检合格单及出厂时间单。
(3)摊铺水泥稳定混合料运至工作面后,倒车至摊铺机料斗前,后轮抵触摊铺机专用定位机构,开始自卸,车门自动打开后,控制自卸车倾倒速度,均匀慢速,混合料徐徐滑至摊铺机料斗,摊铺机按1m/min速度向前摊铺并推动车辆前行。
摊铺厚度由提前设置的用于控制高程的水平横梁控制,摊铺时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并及时指示操作人员调整。
摊铺50~100m压路机进行压实,均由多功能摊铺机进行铺筑,人工配合修整,之后压路机进行压实。
摊铺混合料时防止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如产生此现象应铲除,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拌均匀的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混合料摊铺前,边上采用钢模板隔挡,保证边缘压实度及高程能有效控制。
(4)碾压:1)整型后,使用21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整个基层的全宽内先进行静压一遍,然后低频压一遍,转入高频压二遍,低频再压一遍,最后静压一遍无轮迹时即可退出。
振动压路机碾压完后,再用胶轮压路机再碾压1-2遍,以达到要求压实度。
碾压完成后应及时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时,需继续进行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基层在振动压路机碾压完毕后,还应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面作业,保证表面密实。
2)碾压进行方向: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轮迹的重叠: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4)碾压过程中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但不能洒大水碾压。
6)工序须紧凑,从拌和到碾压时间不能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7)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不受破坏。
8)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换用其他材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5)工作缝处理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过长,应设工作缝。
1)设置工作缝时,用与基层压实厚度同厚的横板隔断,横板应垂直设置,接缝时将横板取掉即可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
2)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6)养生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过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基层应采用覆盖保湿养护,不使基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养生应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7)质量要求1)各掺和料用料比例准确,拌合均匀无离析现象。
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即基层压实度≥98%),碾压结束时用灌砂法进行检测,不合格的要继续碾压,直到合格为止。
2)基层外观表面平整,无坑洼,接茬平整,表面密实无压痕,施工接茬平顺。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检验的项目、频率及质量标准值应符合设计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规定,允许偏差见下表。
(8)试验路段基层在正式施工前,应选300m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段施工应确定以下数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本标段拟选择K0+640~ K0+940段作为基层施工试验段。
1)配合比:进一步确定各种掺料的比例,混合料达到最合理的级配,碾压后方可达到最大密实度。
2)松铺系数: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每10m对摊铺厚度和压实厚度进行测定,去除局部其他影响因素,确定出准确的松铺系数。
3)施工最佳含水量:一般情况下,由于水分损失,摊铺时应补充水分,使施工含水量略高试验室的最佳含水量,准确测定此含水量,以便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碾压遍数: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既保证密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又节省机械台班,提高工程效益。
5)人员、机械的投入情况: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对单位面积施工需投入的人员、机械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在以后的施工中作好生产调度,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9)施工注意事项1)试验检测人员专门驻守厂拌厂区,对集中厂拌的原材料、水泥剂量、混合料含水进行监测,保证运输到现场的混合料质量合格。
2)运输车辆必须覆盖,防止混合料含水量流失。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如必须调头,应采取措施,以保护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
4)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车辆通行。
洒水车行进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
5)现场摊铺前应将下层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2、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员质量管理,落实好岗位责任制,由项目经理亲自抓质量,具体由总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由专门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员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如下:(1)组织相关试验、测量等技术人员和重要机械操作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工艺,熟悉施工技术要求,提高质量意识。
(2)加强试验和检测的力度和手段,建立试验制度和试验台帐,按规程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3)试验室负责设计配比、原材料检验及工地现场的常规测试。
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质量控制点,均由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和熟练员工把关。
进入工地的材料均需随料附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料场。
(4)严格按生产配合比配料,严格按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施工。
(5)机械设备由机械工程师逐个进行检查,有关计量仪器全部由国家计量系统检查、标定。
试验、测量人员平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以确保精度。
(6)集料含水量的掌握应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在拌和场,防止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出现偏多、偏少现象。
拌和场重点控制集料含水量,做到雨天用彩条布覆盖。
如天气干燥,出现含水量偏低现象,则宜在粗集料上喷洒水。
(7)拌和机的投料要准确,宜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
(8)集料拌和要均匀,不得出现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成品料堆应随时用装载机摊平,避免形成锥体引起粗细集料滑到锥底。
(9)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及时摊铺碾压,从拌和到碾压整个施工过程应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
拌和、摊铺过程中若遇雨淋,应及时用彩条布对混合料进行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