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尊敬的家长你们好,很高兴有这机会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今天我想从心理方面和大家谈谈怎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人类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却是比较片面的。

首先,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了解很少

我们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给予孩子们物质上最大的需要。但是,父母们在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孩子的心理了解还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问题,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应该走出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从怀上孩子后,父母就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准备良好的营养,希望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呱呱落地后,为了孩子能茁壮成长,父母们不惜金钱为孩子们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和营养品。除了在食物方面讲究外,父母们还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形象包装,给孩子们买各式各样好看的服装,有些孩子甚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可以说为了孩子的物质需求,父母们都是尽职尽责的。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关心的不够,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足。大部分家长认为:我供孩子吃,供孩子穿,孩子要什么,我都尽量满足他,他还能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有些孩子脾气非常暴躁,这应该属于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父母们认为独生子女脾气坏一些也可以理解。他们不懂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会极为不利。如果家长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及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孩子就会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家长经常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籍,却好少为孩子购买心理健康读物。包括家长本身,也很少阅读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显得十分茫然。我们作为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对的,但不要忽视心理健康。据调查,有近3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家长们不重视,只把他当做性格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好的方面靠近,心里充满越来越多的阳光。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呢?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家长要懂心理健康知识

要想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就应该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很少受到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测试还不是太了解,要想每位家长都对心理测试有所了解也不大现实。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呢?不是的人的身体健康是有标准的,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标准对孩子心理健康进行衡量。

(1)情绪稳定而愉快

情绪稳定而愉快是衡量心理健康最核心的标准。一个孩子平常情绪都稳定,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情绪经常忽冷忽热,忽高忽低,这往往是心理上存在问题的表现。一个孩子经常情绪愉快是这个孩子心理健康的反映。孩子的情绪愉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小学生往往表现为有说有笑,天真活泼。中学生情绪愉快表现在面部时有微笑。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不爱讲话或讲话很少,这往往是孩子心情不愉快的表现。如果孩子经常闷闷不乐,这也许是孩子抑郁的表现,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2)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目标活动时进行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抗挫折能力是重要的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强;抗挫折能力弱的孩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过度脆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凡是都迁就,有的孩子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垂头丧气,觉得生活没意思。现在时有报道,某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采取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人生。这是因为这一代孩子缺乏生活的磨练,缺乏严峻困难的考验,他们在甜水里长大,锻炼意志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我们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有些孩子抗挫折能力较差。

(3)人际关系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适应要求越来也高。因此,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家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人诚恳、热情。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善于与人交往。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方法与艺术。这些方法要建立在对人尊重,对人热情,对人友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与人交往是羞羞答答,难于表达尊敬的感情与想法,有的甚至是人际关系恐惧症,很难与人说话,这些都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重视,努力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4)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人,心理特点各有差异,但每个时期人的心理特点是相同的。例如,儿童天真活泼。幼稚可爱‘青年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老年人沉着、慈祥。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是否与年龄符合,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行为表现是否相符合,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性情一直是比较外向,天真活泼,一旦发现孩子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样子,孩子可能心理健康有了问题。

2、教育孩子要讲究艺术,尤其要多表扬少批评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扬,正确使用表扬充分发挥表扬的心理艺术,将会受到教育子女的满意效果。关于表扬,我们从以下几点讨论:

(1)应该重视做人反面的表扬。

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做人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只要有了好的表现,就要进行表扬。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情况来看,应该抓住对孩子做人方面良好行为的表扬,强化孩子做人方面的优良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良好个性,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我们现在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考试成绩好,就大大加以赞扬,给予物质奖励。有的孩子在助人为乐方面做出成绩,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甚至说“学习好就代表着什么都好”这种说法忽视了孩子的做人方面的教育,而把成绩的好坏当做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的家长,孩子一旦考不好,就很生气,不帮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甚至拿其他同学来对比:你看,某某考得比你好!这样的话一出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孩子还会患上“考前焦虑”这种心理病。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强调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奖励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家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有一位家长对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说:“你这次考好了,考上重点中学,妈妈给你买电脑。”孩子考好了,他妈给他买电脑,孩子如愿以偿。结果后来的一个学期孩子就是玩电脑游戏,作业都不做,期末考试成绩很不好。他的妈妈意识到:买电脑来刺激孩子学习方法欠妥。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常常受到不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