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超轻粘土教案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五篇)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五篇)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2、通过尝试,学会用团、插等简单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教学准备:俘一个,橡皮泥、小棒、糖纸假设干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问好呀”(客人老师好!)我们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那今天我们拿什么礼物来招待客人呢?我们先来想方法吧!出示棒棒糖,提问: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们都来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它是由圆形的糖块,长长的小棒棒,还有糖纸组成的。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指导观察。
我们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个步骤完成的,那谁愿意先来试一试做棒棒糖。
请2位才能强的幼儿示范制作。
x 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什么?)幼儿讲述后,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聪明豆。
3、老师示范做棒棒糖。
咱们再动一动脑筋想一想,x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复团聚,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时不要用力太大),再包上糖纸,糖纸的开口处要用力扭一下,这样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让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发泥、棒、纸,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才能差的幼儿。
5、游戏:给客人送棒棒糖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给客人老师,并提醒幼儿和客人老师交流,告诉客人老师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聚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1、实物皮球一个。
2024年大班艺术超轻黏土教案
2024年大班艺术超轻黏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艺术活动指导手册》第七章“手工艺术”,详细内容为“超轻黏土创意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超轻黏土的制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黏土、示范作品、教学课件、制作工具(如刀、尺、牙签等)。
学具:超轻黏土、制作工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超轻黏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对超轻黏土制作的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主选择主题,运用超轻黏土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超轻黏土创意制作2. 内容:a. 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b. 创作主题:自由发挥c. 制作步骤:揉、捏、刻、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用超轻黏土制作一幅创意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运用超轻黏土制作出家庭成员、家居场景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超轻黏土制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想象力不足,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其他主题的作品,如动植物、建筑等,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手工教材第四章《超轻粘土制作》,详细内容包括: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色彩搭配、制作技巧以及创意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学会运用不同颜色进行搭配。
2. 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发挥创意,完成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轻粘土的色彩搭配和制作技巧。
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轻粘土、演示板、范例作品、剪刀、刀片、牙签等。
2. 学具:超轻粘土、工作盘、颜色盘、剪刀、刀片、牙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超轻粘土范例作品,让孩子们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5分钟)介绍超轻粘土的基本特性、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让孩子们对超轻粘土有基本的认识。
3. 制作技巧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捏、压等,让孩子们直观地学习制作技巧。
4. 创意设计引导(5分钟)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5. 动手制作(20分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超轻粘土作品。
6. 随堂练习(10分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制作中的困难。
7.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班超轻粘土制作2. 内容:(1)超轻粘土基本特性(2)色彩搭配(3)制作技巧(4)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超轻粘土作品,主题自定。
2. 答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超轻粘土的制作技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手工作品、装饰家居等。
同时,关注其他手工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艺术》教材第七章——超轻粘土手工制作。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学习揉、搓、捏、压等基本技巧,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粘土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超轻粘土的制作技巧和造型设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剪刀、牙签、色卡、展示板、教学课件等。
学具:超轻粘土、剪刀、牙签、色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超轻粘土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捏、压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3.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超轻粘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制作“小兔子”为例,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例题,独立完成超轻粘土作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班手工——超轻粘土制作2. 板书内容:a. 超轻粘土基本制作技巧:揉、搓、捏、压b. 制作步骤:观察、构思、实践、完善c. 创作提示:发挥想象,创新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形象。
a. 形象生动,富有创意b. 色彩搭配和谐c. 制作技巧熟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创意制作。
如:制作粘土玩具、装饰品等。
同时,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幼儿园黏土手工教案
幼儿园黏土手工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纸粘土教案】篇一:超轻粘土教案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教学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
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一.趣味的纸粘土制作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德育目标: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习使用超轻粘土进行塑形、拼接和装饰,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作品。
2.教学难点:创意构思和作品的整体布局。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超轻粘土、颜料、画笔、剪刀、模具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操作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超轻粘土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2)简单介绍超轻粘土的特点和用途。
2.基本操作方法讲解(1)示范揉、捏、搓、压等基本操作方法。
(2)讲解如何搭配颜色,使作品更美观。
3.创意构思(1)引导幼儿思考要制作什么作品,可以是个人的喜好或者生活中的物品。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意无限。
4.操作实践(1)发放超轻粘土和工具,指导幼儿进行创作。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与交流(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心得。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学会赞美他人。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超轻粘土的基本操作方法,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作品。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2.教学不足(1)在创意构思环节,部分幼儿思路不够开阔,需要教师更多引导。
(2)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3.教学改进(1)在创意构思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增设一些小游戏或比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展览,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超轻粘土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3.结合节日或主题活动,开展超轻粘土创作比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掌握了超轻粘土的基本操作方法,还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手工课程,以超轻粘土为主题。
我们将使用《超轻粘土创意手册》这本教材,主要学习第五章的内容,包括制作动物、植物和日常用品等三维立体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创作出有趣的三维立体作品。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交流、协助完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有趣的三维立体作品。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想法具象化,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如刀片、搓棒、模具等)、示例作品。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可用共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有趣的三维立体作品,引发学生对超轻粘土制作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压、切等,并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作品。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或日常用品等三维立体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超轻粘土制作技巧、作品展示、点评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超轻粘土制作技巧,创作一个你喜欢的三维立体作品。
3.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有趣的三维立体作品。
但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将抽象想法具象化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超轻粘土创作比赛,或者将作品进行义卖,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教学内容中提到的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压、切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大班手工艺术活动,以超轻粘土为材料,通过制作不同的物品,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和创造力。
教材章节为《超轻粘土的使用与创作》,详细内容包括超轻粘土的特性、制作方法以及创作思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艺术潜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作品。
难点:创作出具有独特创意的作品,提高艺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如刮刀、滚轮、模具等)、示例作品。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彩色纸张、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些有趣的超轻粘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创意。
2. 基本技能讲解(5分钟):讲解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揉、搓、压、粘等,并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作品。
3. 创作实践(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制作一个喜欢的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对该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超轻粘土的特性、基本使用方法、创作思路等。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个喜欢的物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和创作思路有了初步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创意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手工艺展览,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还可以开展课后兴趣小组,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手工艺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次教案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作品,难点在于创作出具有独特创意的作品。
大班幼儿手工超轻粘土教案30篇
大班幼儿手工超轻粘土教案30篇《大班幼儿手工超轻粘土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好玩的泥板》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3、幼儿已经有过擀泥的经验;4、幻灯设备,电视机。
【活动指导】一、课题: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幼儿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幼儿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幼儿正确擀泥: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2、要求幼儿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幼儿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小结: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幼儿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幼儿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幼儿的作品,组织欣赏幼儿的作品,并集体评价。
1、出示幻灯机,放映幼儿的成品,并请幼儿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儿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1)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材》第五章——超轻粘土制作。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超轻粘土的特性与色彩搭配;学习制作简单的超轻粘土造型,如小动物、水果等;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2. 学会制作简单的超轻粘土造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创意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轻粘土造型的制作技巧,色彩搭配。
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轻粘土、色彩盘、教学PPT、制作工具(如刀、针等)。
2. 学具:超轻粘土、色彩盘、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超轻粘土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5分钟):介绍超轻粘土的特性,展示制作方法及色彩搭配技巧。
3. 实践(10分钟):a.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超轻粘土造型(如小兔子)。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c.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独立完成一个超轻粘土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超轻粘土制作2. 内容:a. 超轻粘土特性b. 色彩搭配技巧c. 制作步骤d. 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超轻粘土造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创意思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揉、搓、捏等基本技巧,以及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难点在于超轻粘土造型的制作技巧和色彩的和谐搭配。
补充说明:1. 教师应通过详细的步骤讲解和示范,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制作方法。
大班超轻粘土小组作品精品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小组作品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艺术》教材第五章——“超轻粘土”,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学习运用搓、揉、粘等技巧创作小组作品,重点掌握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共同创作小组作品。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轻粘土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
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学会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色彩盘、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超轻粘土、色彩盘、工具刀、牙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超轻粘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理论讲解(5分钟)介绍超轻粘土的特性、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原则。
3. 示范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超轻粘土作品为例,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讲解技巧和注意事项。
4. 课堂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超轻粘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创作一个超轻粘土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超轻粘土的特性2. 制作技巧:搓、揉、粘3. 色彩搭配原则4. 造型设计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小组合作创作一个超轻粘土作品。
2. 答案:作品需体现主题,创意独特,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其他材质的手工制作,拓宽创作思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3. 课堂实践的指导和评价4.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答案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超轻粘土的制作中,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是难点,也是重点。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艺术》教材第四章“超轻粘土制作”,详细内容包括:超轻粘土的基本知识,如颜色、特性、保存方法;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压、切等;以及制作简单立体动物和植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超轻粘土的制作技巧,如揉、捏、压、切等。
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知识,学会制作简单立体动物和植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如刀、针等)、展示板、范例作品。
学具:超轻粘土、制作工具、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动物或植物。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超轻粘土的颜色和形状。
2. 超轻粘土知识讲解(5分钟)教师介绍超轻粘土的颜色、特性、保存方法等基本知识。
讲解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压、切等。
3. 制作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动物或植物,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邀请幼儿观察并跟随教师一起制作。
4.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分享制作心得。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超轻粘土的基本知识2. 制作步骤和技巧3. 示例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制作水平,教师提供简单易懂的制作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超轻粘土的制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超轻粘土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使用超轻粘土进行创作。
教材涵盖使用超轻粘土制作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不同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技能。
3. 通过制作过程,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增长幼儿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完成各种主题的作品。
难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制作工具(如小刀、梳子等)、模具、彩笔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超轻粘土、制作工具、模具、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用超轻粘土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这些作品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揉、搓、压、切等基本操作。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或植物作品,展示制作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制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超轻粘土进行制作,可以是自己选择主题,也可以是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创作。
5. 展示:制作完成后,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如超轻粘土的制作方法、制作技巧、展示分享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超轻粘土制作一个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并把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使用超轻粘土制作作品,并拍照记录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超轻粘土作品的比赛,或者带领幼儿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让幼儿更多的了解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使用超轻粘土进行创作。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
大班手工超轻粘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主题为“超轻粘土创意制作”。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与制作方法,学习运用揉、搓、捏等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粘土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制作技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艺术创作兴趣。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轻粘土的揉、搓、捏等基本技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粘土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轻粘土、教学PPT、示范作品、剪刀、刀片等。
2. 学具:超轻粘土、画纸、工具盒(含剪刀、刀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PPT展示各种超轻粘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2. 基本技法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超轻粘土的特性,示范揉、搓、捏等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 创作指导(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展开想象,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关注学生进展,给予适时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超轻粘土创意制作》2. 内容:a. 超轻粘土特性b. 基本技法:揉、搓、捏c. 创作要求:个性、创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运用超轻粘土制作一幅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超轻粘土技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超轻粘土的揉、搓、捏等基本技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粘土作品。
3. 教学过程中的创作指导与评价。
一、超轻粘土基本技法的掌握1. 揉:用手掌轻轻揉搓粘土,使其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大班艺术超轻黏土教案
大班艺术超轻黏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艺术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六章——“超轻黏土的魅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超轻黏土的特性,学习使用超轻黏土进行基本造型,掌握通过揉、搓、捏等手法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轻黏土的基本特性,能够熟练运用超轻黏土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超轻黏土创作,培养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超轻黏土的塑形技巧,如揉、搓、捏等手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超轻黏土创作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轻黏土、示范作品、教学PPT等。
2. 学具:超轻黏土、工具刀、牙签、彩泥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轻黏土的基本特性,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超轻黏土的基本知识(5分钟)介绍超轻黏土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 示范讲解(10分钟)示范超轻黏土的基本塑形手法,如揉、搓、捏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创作出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创作环节(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超轻黏土作品。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班艺术——超轻黏土的魅力2. 内容:①超轻黏土的特性②基本塑形手法:揉、搓、捏③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超轻黏土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作品。
2. 答案:作品形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超轻黏土的其他创作方法,如加入颜料进行上色,尝试制作更加复杂、立体的作品等。
大班超轻粘土小组作品教案
大班超轻粘土小组作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超轻粘土创意指导》教材第四章“小组合作,共创大作”部分,详细内容涉及超轻粘土的基本技法,颜色搭配,以及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主题作品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超轻粘土的基本塑形技巧和颜色搭配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超轻粘土的基本塑形技巧和颜色搭配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沟通,协作完成一个有主题、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刀、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套超轻粘土、色彩盘、调色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大班超轻粘土作品,引发学生兴趣,进入课堂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超轻粘土的基本塑形技巧、颜色搭配原则,以及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20分钟):a. 小组讨论,确定作品主题和分工。
b. 学生按照分工,运用所学的塑形技巧和颜色搭配,进行创作。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供帮助。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a. 各小组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超轻粘土基本塑形技巧2. 颜色搭配原则3. 小组合作方法与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超轻粘土作品,主题自定。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具有创意,颜色搭配合理,体现团队协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超轻粘土的塑形技巧,参加相关比赛或活动,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2. 小组合作的作品创作与评价。
3.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操作环节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超轻粘土教案大班超轻粘土教案【篇一:创意黏土小组教案】创意黏土小组第一课: 神奇的超轻黏土第二课: 我的书房我做主第三课:大家来当“ 泥人张”(一)第四课:大家来当“ 泥人张”(二) 第五课: 面具设计师第六课: 春天来了第七课: 果园大丰收第八课: 动物总动员之小鸡快跑第九课: 动物总动员之欢乐森林第十课:海洋探险------奇特的深海鱼第十一课: 海洋探险------欢乐潜水艇第十二课: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第十三课: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第十四课: 茶韵飘香------茶器具的制作第十五课: 中国印中国结,我的中国心第十六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的礼物创意超轻黏土制作神奇的超轻黏土教学目标:1、教具:范例(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 超轻黏土原料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学生通过对炫彩弹性小球以及花篮的赏玩,发现小球有较好的弹性,这是以前用橡皮泥制作小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还能发现,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东西很轻,比用橡皮泥制作同样体积的物品要轻很多.二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1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1) 感知材料有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只用红黄兰白黑五种基本色,就可以调出你想要的其他颜色学生尝试进行调制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尝试制作有渐变效果的超轻黏土.比一比,谁的效果好2) 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媒体演示方法:手捏法。
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
.泥条法。
即用手将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
.泥板法。
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
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
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3) 利用各种技法进行:拉、捏、搓、卷、压、插、接、贴,制作炫彩弹性小球比一比,谁制作的小球在外观色彩方面效果好4) 利用.泥条法制作小花篮,可以用单股条泥来制作,也可以利用双股泥条来制作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花篮在造型上更有创意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制作制作主题有两点,可以选择一个:创意球球笔:在小球的两端进行钻孔,一端连上一小段圆珠笔笔芯(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笔芯,)装有笔芯的一头可以插入另一个小球没有笔芯的一端,这样用5至6个小球笔,可以拼接成一支可以随时更换颜色的拼插笔即时贴布告小花篮小花篮可以放置即时贴,也可将提醒帖粘在小花篮上,成为提示板. 四延伸同学们回家可以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创意超轻黏土制作我的书房我做主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书房里的笔筒等学习用品,增强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1.认知目标:学习用泥椎拍打制作泥板并卷曲成泥筒的技能。
2.实践目标: 会用泥条、泥球、印、刻等技能,大胆装饰笔筒,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活动准备:1.笔筒范例若干2.泥、泥工板、泥槌、泥刀等,辅助材料(花片、回形针等)活动过程:一课件出示各种笔筒1 有序的观察笔筒,说说笔筒的构造2 领略不同风格笔筒的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二示范笔筒的制作方法方法一:1)取块超轻黏土放板中,那起泥槌轻轻拍,来来回回有序拍,拍的匀来拍的平. 2)然后拿起泥工刀,划出方方小泥板,卷卷卷,卷出一个泥筒来,3)小心把它连接好,捏一捏,摸摸平,最后再把底儿做,泥筒装在底板上,记着还要连接好.4)可是笔筒还不漂亮,怎样使它更漂亮呢?启发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
方法二:利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笔筒,这种方法能使笔筒的底部和笔筒主体浑然一体.三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制作教师在巡视时提醒学生轻轻地、向两边拍打泥。
指导学生进行泥板连接。
鼓励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大胆装饰。
四活动评价请学生讲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参观同伴的作品,评选喜欢的笔筒。
五拓展活动思考:在书房还有哪些用品可以利用超轻黏土来制作? 学生可以制作重要事件提醒板以及配套的有趣的磁铁:1) 选择一块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铁片,在铁片的四周用超轻黏土包裹,并进行装饰,这样,一块提示板就制成了.或者用厚的卡纸制作提示板,可以用超轻黏土进行装饰.2) 利用超轻黏土制作出小巧的造型,大约一元银币大小,然后在作品后面黏上吸铁石,或大号回形针.3) 如果用铁片制作提示板,那么配套的固定夹就是吸铁石,如果用厚的卡纸制作提示板,配套的就是大号回形针制作的固定夹.【篇二:《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教案】《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纲要总课时:8适应年级:1年级课程类型:校本课程简介:你喜欢捏太空泥吗?想用你的小手塑造出你喜欢的事物吗?此课题可以让你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你们就会觉得太空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课程开发的背景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捏太空泥适合一年级学生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成功感。
艺术是维护心来健康的良方,然而长期以来,有不少老师习惯于采用示范一模仿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输示范,搞机械训练,严重束缚了孩子的双手和大脑,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以来,不仅教师教着费劲儿,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趣可言,通过观察、实践,我发现太空泥不仅附合了幼儿动手、动脑的协调能力,而且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也能够以最大限度发挥幼儿自由思维、自由想象的能力。
课程目标1、通过太空泥等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从而激发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力.2、通过对图片、动画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引导同学们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3、通过对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课程内容与实施太空泥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1、感受彩泥的特性,揉捏简单的基本型——圆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1课时)2、用基本型组合成有趣的形象(1课时)3、植物(2课时)4、小动物(2课时)5、快乐的创造(2课时)实施建议低年级段的太空泥教学形式以简单、有趣活动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发展与提高的紧密配合。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同步创新教育的渠道。
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兴趣爱好,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
课程评价1、对学生体现多元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2、日常评价,课堂常规、出勤情况。
《多彩太空泥》校本课程教案总课时:8适应年级:1年级课程类型:校本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彩泥和太空泥的特性。
2. 初步掌握太空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3、利用很多太空泥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参与制作太空泥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二、教学重点:太空泥的制作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太空泥的制作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前制作好的太空泥作品,提问: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小猫、章鱼、蜗牛、小兔)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太空泥、彩泥)3、谈一谈章鱼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彩泥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
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
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ppt同步)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太空泥1太空泥的介绍? 传统太空泥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
2太空泥的特点: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即可长期保存。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太空泥的保存方法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
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太空泥的作品5、介绍太空泥的使用你可以运用超轻太空泥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
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
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
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太空泥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
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四、太空泥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1、引导学生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太空泥作品。
①搓粘土。
(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太空泥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
少量的水还算ok。
)②制作粘土板。
包括底座、外侧壁。
(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
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位置再固定下来。
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
⑤完成的作品风干。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五、欣赏并评价学生太空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太空泥作品。
2、太空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篇三:超轻教案】游戏击鼓传花疯狂来往安静拍手第一节展示自己的作品基本制作方法每个人一种颜色,分享展示第二节圆球形可以想到什么小章鱼第三节正方形正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面积透视图色子(做游戏)第四节长方体砖头我的堆砖头哲学第五节三角形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周长圆锥小蘑菇第六节圆柱小蜗牛儿歌第七节蛇故事蛇的特点第八节混色技巧如何混色有哪些比反应touch color第九节椭圆向日葵第十节水滴状小花一第十一节装饰自己的笔第十二节奥特曼第十三节考拉第十四节展示小王子讲小王子的故事第十五节小猪第十六节小虫子小萝卜第十七节画画接力画鼻子游戏课第十八节小花盆第十九节小猫咪第二十节展示作品教学目标使孩子们初步认识超轻粘土,引起兴趣,学会合作与分享教学准备每人四分之一袋超轻粘土,颜色不同教学内容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问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二介绍基本的揉捏方法球形法水滴法空心法压片法柱形法长条法三分享色彩让小朋友们用自己手里的颜色互相交换,获得多种不同的颜色,做出自己想要做出的作品四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总结引导小朋友们自己上台展示,主动上去的奖励自己的作品告诉小朋友们分享的意义,一种颜色可以换成漂亮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