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审办法
技术评审方法与指南
技术评审⽅法与指南1 ⾛查(Walkthrough)⾛查是⼀种常⽤的⾮正式评审⽅式,评审在作者的主导下进⾏。
⾛查过程中作者会给评审员详细介绍软件制品,⾛查员也可以就评审发现进⾏沟通。
由于在⾛查前没有要求⾛查员阅读软件制品,只是由⾛查过程本⾝来确保所有在场的⼈都真正了解,所以⾛查可能不够深⼊,⼀些隐藏较深的缺陷不易发现。
1.1 流程描述1.2 指南⾛查特点是:o评审的效率和效果很⼤程度上取决于⾛查员的能⼒(专业技能和⾛查技巧)。
⾛查员的选择⾮常关键。
o相对其他评审⽅式⽽⾔,⾛查员在评审活动上的⼯作量开销⽐较⼩。
o⾛查活动由作者引导,可能会遗漏⼀些作者忽视的问题。
⾛查员⼈数在2-4⼈为宜。
根据作者的要求,⾛查员可以从⼀个或者⼏个视⾓对软件制品进⾏评审。
作者在⾛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需要和项⽬管理⼈员充分沟通,确保⾛查活动在项⽬⼯作计划中得到体现,保证⾛查员有时间参加⾛查会议,⽽且,评审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了保证⾛查的进度,在作者介绍软件制品过程中,⾛查员最好不要打断作者。
如果有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后续的讨论中提出。
记录员可以由作者或者⾛查员兼任。
2 结构⾛查(Structured Walkthrough)结构⾛查是⼀种⽐较理想的正式评审⽅式。
相对于⾛查⽽⾔,有两个主要的改进:不再由作者主导评审过程;在评审会议前评审员需要对软件制品进⾏预评。
这种⽅式既能提⾼评审的质量,⼜能提⾼评审会议的效率。
2.1 流程描述2.2 指南结构⾛查的特点是:o相对其他评审⽅式⽽⾔,评审员在评审活动上的⼯作量开销⽐较⼤。
o这是⼀种⽐较正式的评审⽅式。
如果⽅法应⽤得当,评审⼈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和评审技巧,评审效果会很好。
评审员数⽬3-6⼈为宜。
根据作者的要求,评审员可以从⼀个或者⼏个视⾓对软件制品进⾏评审,评审员可以参与制品全部内容的评审,也可以只参与部分内容的评审。
评审组织⼈主要由项⽬管理⼈员担任。
评审主持⼈主要由相关的技术专家担任。
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
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第一条技术职务评审适用于从事技术工作的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
第二条成立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技术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部长组成,对公司提出技术职务任职申请的人员进行评审。
第三条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职责是制定有关评审制度、根据技术人员比例确定各级职务积分标准、参与评审工作。
第四条担任技术职务的员工,改任非技术职务的,不再参加技术职务评审。
第五条技术职务分为技术员、助理设计(工艺)师、设计(工艺)师、高级设计(工艺)师、资深设计(工艺)师五级。
第六条参评者申报技术职务需填写《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附表4),并提供有关证明文件,如近年内工作业绩总结、技术开发成果报告、技术开发成果鉴定报告、发表论文的证明文件、学历证明文件等。
第七条新进员工试用期不定技术职务。
转正时按其工资水平对应暂定技术职务,部门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其所在岗位工作表现提出待评职务意见,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正式技术职务需在公司年度统一技术评审后确定。
第八条评审方式和程序1.评审采取部门推荐,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办法进行。
2.评审委员会按评审项目对参评者进行评议,确定各项目最终得分,合计得到评审总分。
3.采取实际评审总分与“评审积分标准”对应,并由技术评审委员会成员集体投票表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
第九条评审项目为考核加分、论文及获奖加分、职务加分、学历及资历加分、外语水平加分和业务能力加分六项。
第十条考核加分将参评者当年考核成绩中为“良”以上的考评成绩记入评审总分。
加分标准为:“优”加25分,“良”加15分。
第十一条论文及成果加分参评者发表的论文从发表之日起两年内有效。
加分标准为:第十二条职务加分本项所指时间段为参评者在评审前担任过新产品研发项目小组组长职务。
加分标准为:第十三条学历及资历加分加分标准为:从事技术工作时间加分实行累进制加分,具体为:●1年以上3年以下,每年1分;●第3年至第6年每年1.5分,即工作6年的技术员可得分为6.5分;●6年以上,从第6年开始每年加分2分第十四条外语水平加分加分标准为:第十五条业务能力加分根据参评者近两年内的业绩综合评议其业务能力,而不作具体项目的计算和累加。
文件中的技术评审方法与标准解读
文件中的技术评审方法与标准解读近年来,技术评审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评估和判断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
为了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评审方法与标准。
本文将对文件中的技术评审方法与标准进行解读,以提高评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技术评审方法的概述技术评审方法是指对技术方案进行系统性、规范化评估分析的方法。
通过技术评审,可以评估方案是否满足技术需求、有无技术难点、成本合理以及可行性等因素。
常见的技术评审方法包括专家评审、模拟验证、实验验证等。
二、技术评审方法的应用技术评审方法的应用在不同行业中有所差异。
以建筑行业为例,技术评审方法主要包括方案评审、设计评审、施工方案评审等。
在方案评审中,评审人员需对建筑方案的设计合理性、可行性,包括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工艺是否合理等进行评估。
在设计评审中,评审人员则需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符合工程需求等进行评估。
三、技术评审标准的解读技术评审标准是评审过程中用来评判技术方案优劣的依据,对评审流程起到指导作用。
技术评审标准通常由各行业的标准化机构制定,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需求的差异,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技术评审标准繁多,本文将以建筑行业为例进行解读。
1. 结构设计评审标准在建筑领域,结构设计评审标准是评估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标准通常包括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等方面的要求。
评审人员需根据标准要求,对结构方案的受力性、材料选择等进行评估。
2. 施工方案评审标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评审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通常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进度的合理性、施工安全性等要求。
评审人员需根据标准要求,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流程等进行评估。
3. 材料选用评审标准材料选用评审标准在技术方案选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工程项目中。
标准通常包括材料的质量、性能、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评审人员需根据标准要求,对材料的选择合理性、质量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技术评审的实施方案
技术评审的实施方案一、引言。
技术评审是指对项目、产品或方案的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定,以保证其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技术评审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技术评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技术评审的目的。
技术评审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提高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可实施性,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的技术方案进行。
通过技术评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风险,避免项目因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延期或失败。
三、技术评审的内容。
技术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技术风险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技术资源的保障和技术人员的能力评估等。
在技术评审中,需要对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需要对项目的技术实施进行详细的考量,保证项目可以按照既定的技术方案进行;还需要对项目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需要对项目的技术资源和技术人员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得到充分的技术支持。
四、技术评审的实施步骤。
1. 制定评审计划,确定评审的时间、地点、评审的范围和内容,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2. 召集评审小组,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专家等,确保评审小组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3. 准备评审材料,收集和整理项目的技术资料和相关文件,为评审做好充分的准备。
4. 进行评审会议,组织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会议,对项目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案、技术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评定。
5. 撰写评审报告,根据评审会议的结果,撰写评审报告,明确项目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6. 跟踪评审结果,评审报告的实施和跟踪,确保评审结果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五、技术评审的注意事项。
1. 评审小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评审会议应当充分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评审的公正和客观。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职称评聘管理机制,根据山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一、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在职(岗)专业技术人员。
二、凡本院在职(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规定任职资格相应学历、学识,符合任职条件者均可申请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呈报的程序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医院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办法,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一)医院公布申报评议方案;(二)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证件;(三)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对申报人进行评价,提出推荐意见;(四)医院公开个人量化评分结果;(五)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评议推荐结果;(六)医院组织整理填报有关申报材料;(七)医院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核实,重点审查其申报材料、证书和证明等是否真实、齐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八)公示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及有关情况.将填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在医院明显位置张贴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医院要在该申报人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的“推荐意见”栏中填写推荐意见。
并由申报人、审核人、医院负责人分别签字后方可推荐上报;(九)组织填写《“六公开”监督卡》;(十) 报经主管部门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主管部门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印鉴后,及时送呈报部门;(十一)申报材料经呈报部门审核同意并签署呈报意见后,按规定时限报相应评审办事机构。
四、凡任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延缓一次有效专业职称晋升:(一)未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包括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医院其他规定者;(二)因年度考核不合格等其他原因,影响正常转正定级的人员,按转正定级推迟的时间,顺延评审;(三)违犯医德医风有关规定情节严重者一票否决;(四)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各类行政、党纪处分的;(五)凡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或造成重大医疗纠纷形成严重影响及重大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者;(六)不接受医院和上级部门指派的指令性任务的;(七) 发生教学事故者一票否决;(八)因连续事假三个月、长期病假(一年以上)、不能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者;(九)出国期满,超期未归且未向医院汇报征得医院同意者;(十)行政记过(党内警告、留党查看)以及受处分期未满或有问题未作结论者。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一、创新性评估1.1 评估标准:创新性评估主要关注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程度。
1.2 评估方法:通过对比类似技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考察技术研发投入、评估潜在技术突破等方式,对技术方案的创新性进行评价。
二、可行性分析2.1 评估标准:可行性分析旨在评估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2.2 评估方法:通过市场调研、技术测试、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全面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三、技术难度评估3.1 评估标准:技术难度评估主要考察技术方案的复杂程度、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技术团队的能力。
3.2 评估方法:通过技术专家评审、技术挑战分析、技术实现周期预测等方式,对技术方案的技术难度进行评估。
四、安全性审查4.1 评估标准:安全性审查主要关注技术方案的安全性能,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4.2 评估方法:通过安全漏洞扫描、风险评估、安全测试等手段,对技术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审查。
五、成本效益分析5.1 评估标准:成本效益分析旨在评估技术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包括初始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收益预期等。
5.2 评估方法: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财务预测、风险评估等手段,对技术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六、实施时间表6.1 评估标准:实施时间表评估主要关注技术方案的实施周期、关键节点、进度安排等。
6.2 评估方法: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评估资源需求、分析风险影响等手段,制定技术方案的实施时间表。
七、风险评估与管理7.1 评估标准:风险评估与管理主要关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
7.2 评估方法: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制定等手段,对技术方案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八、兼容性考虑8.1 评估标准:兼容性考虑主要关注技术方案与现有系统、设备、软件的兼容性以及未来扩展性。
8.2 评估方法:通过兼容性测试、接口对接分析、扩展性评估等手段,对技术方案的兼容性进行考虑和评估。
技术标评审办法
技术标评审办法1. 概述技术标评审办法是在工程投标过程中进行技术能力和方案评估的一项重要程序。
严格遵循评审办法可以确保公平、透明和合理的评审结果,同时提高投标企业之间的竞争机会,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支持。
2. 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评审委员会由有关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对投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评审过程(1)评审文件审查评审委员会首先对投标文件进行全面的审查,以确保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评审委员会将仔细研究技术要求和方案,评估其与项目需求的匹配程度,并对投标企业的技术实力进行初步评估。
(2)技术能力评估评审委员会根据投标文件中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和业绩资料,对投标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估。
评审委员会将考虑企业的专业知识、团队构成、技术设备和实际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3)方案评估评审委员会将对投标企业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估。
评审委员会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等因素,并根据评分标准对方案进行打分。
4. 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是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需求和预期目标制定的一套指标。
评审标准应包括技术要求、实施方案、资源优化、项目计划、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评审标准对投标企业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中标企业。
5. 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投标文件的评审结果,确定中标企业。
评审结果需公布在相关平台或机构,以确保公平公正的评选过程。
同时,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投标文件的评审结果向所有投标企业提供反馈,以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6. 结语技术标评审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投标的公平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评审委员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评审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以及评审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都将影响到项目的选择和实施。
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各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确保评审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出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备案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岗位聘用制度,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广东省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原则(一)分类评审结合学科与队伍建设需要,明确不同类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科学评价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强化同行评价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三)规范程序严格执行评审程序,合理划分评审权限,加强评审过程监督,提高评审工作效率。
(四)系统推进坚持与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章评审范围与权限第三条适用范围(一)与学校建立了聘用关系的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二)在学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满1年,符合申报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经批准离岗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参照本办法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限列入本办法评审的专业技术职务包括教师系列、研究系列、实验技术、卫生技术、工程技术、经济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统计专业、出版专业、图书资料专业和档案专业。
(一)教师系列、研究系列、实验系列和图书资料专业由学校评委会受理评审。
(二)中小学教师系列、卫生技术、工程技术、经济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统计专业、编辑出版专业和档案专业等由学校委托校外其他评委会评审。
第三章评审指标第五条学校每年根据各二级单位高级职务岗位情况,统筹考虑各二级单位上报的评审计划以及队伍建设需要设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指标。
第六条学校根据队伍建设发展需要,设定专项评审指标用于当年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设定少量高级职务评审指标用于当年度无评审指标的教学科研单位申报人员进行竞争性评审;设定专项评审指标用于需委托其他评委会评审的人选推荐。
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一、背景随着技术行业的发展,技术职称评审管理愈发重要。
技术技能是技术人员的核心竞争力,职称评审是评价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科学的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对于规范技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审流程1. 申请资格审核技术人员向单位提出申请,单位进行资格初审,确认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2. 材料准备申请人准备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工作业绩、技术创新成果等。
3. 评审专家组成单位组建评审专家组,专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
4. 面试评审部分职称需要组织面试评审,通过专家提问和申请人回答的方式,全面了解申请人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5. 终审决定评审专家组提交评审报告,单位进行终审决定,确定职称评审结果。
三、评审标准1. 技术能力评价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2. 工作业绩综合考量申请人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3. 技术创新评价申请人在技术领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4. 学习能力考察申请人在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方面的表现。
四、技术技能职称等级划分1. 初级技术人员初级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
2. 中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业绩。
3. 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广泛的工作经验。
4. 资深技术人员资深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的制定不仅有利于科学评价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也对技术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激励起到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技术人员不断提升的需求。
以上是有关技术技能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方法
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方法一、前言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各种信息工程项目也不断涌现。
而一个好的信息工程技术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因此对于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的方法也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并探讨几种不同的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方法,以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方法1. 专家评审法专家评审法是一种常用的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方法。
该方法是采用专家对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通过专家的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来评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专家评审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和专业性,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专家评审法可能会因为专家们的个人观点和主观感受而导致评审结果的偏差。
2. 标准评审法标准评审法是一种以标准文件为基础进行评审的方法。
在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中,可以采用标准文件,比如相关的技术标准文件、规范文件等,来进行评审。
通过比对方案内容与标准文件的要求,来评定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进行评审,能够有效地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标准文件可能并不是面面俱到,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或者过时的内容,导致评审结果的偏差。
3. 会审评审法会审评审法是一种在一个会审小组中进行评审的方法。
在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中,可以组织一个由相关专业人员和项目相关方组成的会审小组,通过共同讨论和评审来确定信息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多方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达成共识,并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会审小组的组成和讨论方式可能会对评审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评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个人因素的干扰。
4. 检查评审法检查评审法是一种通过检查信息工程技术方案中的相关内容,来评定其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在信息工程技术方案评审中,可以采用检查评审法,通过对方案文档中的各种内容进行检查和比对,来确定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华南农办〔2017〕1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激励教职工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及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教育部、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岗位需要出发,与岗位聘任制度相衔接,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三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坚持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引导教职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执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全面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及工作表现、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突出考核其任职期间的工作实绩。
第四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坚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五条适用范围(一)来校工作1年以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岗在册人员(含人才租赁人员)。
(二)未正式办理调入手续,但签约受聘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在聘我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的离、退休人员。
第二章评审权限第六条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具有15个学科(专业)的正高评审权限,以及18个学科(专业)的副高及中级评审权限;对我校不具备评审权的学科(专业)的各类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由所在单位推荐,学校下达职数,学校高评委会根据省相关评审条件评审通过后,推荐到校外相应主管部门的评委会评审(见表1)。
表1评审权限与评审组织第七条学校将教学科研人员、图书资料人员的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及所有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和认定授权到学院(无学院依托的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除外),评审职数由学校统一核定。
副高的评审标准除满足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外,其他条件由学院自行制定(不得低于广东省通用标准),评审标准需报学校人事处备案。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执行本办法的标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按照广东省通用标准执行。
技术标评审办法
技术标评标办法本办法依据国美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招采制度》编制,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制定,本技术标评标办法为综合评估法。
1、评标原则1.1.1、评标应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招投标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项目质量;1.1.2、评标应遵循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平等对待各投标人;1.1.3、评标依据是招标文件、国家规范、图集地方规范等规范性文件;1.1.4、评标要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评标人员要遵守评标纪律;1.1.5、技术标评标采用百分制评分的形式。
投标单位其技术标得分为各评标人评分的算术平均值,得分60分以上为合格技术标,低于60分为不合格。
技术标不合格的投标人的商务标作废标处理。
商务标的评分按商务标评标办法进行,根据商务标评分的高低综合评估后最终推荐中标候选人。
1.1.6、如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核心要求未做出响应,或者经招标人核实发现投标人有资料造假等骗取中标的情况,招标人有权对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
1.2、技术标评标范围1.2.1、适用范围:各地区公司工程部项目对总包、监理、专业分包、设备招标采购工作;1.2.2 、发布范围:地产总部各职能中心、各地区公司工程部2、评标程序2.1示意图2.2评标程序2.1、对投标单位技术标评审过程中的质询问题,按照招投标流程的安排以书面形式书面提出并由投标单位书面回复,疑问卷应由投标单位签字盖章;2.2、述标及面谈根据评标进展统筹集中安排,要求拟派的项目经理进行述标,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做补充,述标通知应明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述标纲要求、述标时间限制要求以及其他要求。
2.3、面谈主要是针对投标单位公司主要领导及拟派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面谈投标单位领导主要从面谈内容对投标单位管理能力、企业实力和合作意向的评判;面谈拟派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是对项目管理团队的评判,面谈合格后的人选应锁定,一旦中标,未经发包人同意不得更换,面谈后工程部填写面谈记录表(详见附表5)3、技术标评分办法3.1、工程招标评标主要为了客观评定各投标单位针对本项目的综合实力,其中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施工进度的控制及质量保证能力等。
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是指江苏省参照国家规定对各行业的从业者进行认定的一项工作。
此办法的出台是为了培养和选拔具有优秀专业技术水平对江苏省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具体的评审办法如下:一、评审对象本办法适用于在江苏省范围内从事各类生产、科研、工艺、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员。
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注册会计师、法律职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
二、评审条件1.具有相应学历,在岗时间要求不小于一定年限;2.具有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年限、职称等级等;3.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和业绩成果。
三、评审科目评审科目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业务科目考核、综合素质面试、政治理论考试等。
四、评审程序1.报名:已满足评审条件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报名。
2.资格审核:评审机构将所有报名人员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下一环节。
3.考试:按照评审科目要求进行考试。
4.面试:按照综合素质面试的要求进行面试。
5.评审:评审机构根据考试和面试情况进行评定。
6.公示:评审机构公示评审结果,符合评审条件的人员被评定为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评审周期评审周期根据不同行业的调整时间不同,一般在三个月至一年不等。
六、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规定进行设定。
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的出台对江苏省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激励了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优秀人才涌现。
同时,此办法也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了可靠的人才选拔渠道,成为推动江苏省各行业发展的助力。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员工职业发展和组织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评审办法不仅能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也能保证组织运转的高效顺畅。
本文将从评审的定义、内容、程序等方面展开讨论,为您揭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全貌。
评审是对员工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确认的过程。
通过评审,能够客观、公正地认定员工的岗位适配性、工作业绩和发展潜力,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定向引导。
在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具有相对稳定的评价内容和制度,可分为综合考核、专业技能测试、岗位或专业知识测试等多个方面。
在评审的程序上,事业单位通常会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的评审工作。
评审程序包括申报、资料审核、面试、考核等环节,全过程都要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评审结果将直接影响员工的职称晋升、薪资待遇和岗位提升,因此必须重视评审程序的合规性和效力。
同时,为了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健全的评审标准和考核体系,确保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诚信、责任、创新、协作等多方面素质都应该成为评审的重要参考标准,避免片面追求业绩而忽视员工的全面素质。
在实际评审中,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改进评审制度和程序,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
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评审方法和手段,激励员工进取精神,增加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是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员工发展和组织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评审制度和程序,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保证组织运转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有益的启示,为事业单位的评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南方医科大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
南方医科大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激励教职工提高教学、科研以及医疗水平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及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策导向。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要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坚持德才兼备,淡化资历和身份,注重能力和实绩。
第三条指导原则。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四条在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等专业技术工作满6个月,并在广东省连续缴纳半年以上社保,符合申报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
第五条进站1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六条正受聘于我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的离、退休人员。
第三章评审权限和组织第七条学校评审专业和权限。
我校现具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正高级、副高级资格评审权限,以及上述专业中非以考代评专业的中级资格评审权限。
学校具备评审权专业的在职在岗人员其资格必须通过学校评审取得,否则不予聘任。
学校不具备评审权的专业,如外国语言文学、化学、管理学等,由学校职称工作部门按照一定程序分别报送各相应的专业评委会评审。
凡有明确规定以考代评的专业,由学校职称工作部门按照一定程序报送各相关单位进行考试。
第八条评委库组成。
学校组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库(简称“评委库”),将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术水平高、作风正派、有全局观念的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纳入评委库,并按照人社厅有关要求定期对评委库人员进行更新。
评委会和学科组评委均由评委库中产生。
第九条学科组组成。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我校评委会下设基础医学、生物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临床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专科学)、护理学13个学科组。
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试行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4〕14号)和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职称改革实行评聘分开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苏职称〔2000〕1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可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第三条国家、省职称工作职能部门制定颁发的评审条件是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标准。
第四条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
第五条在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职称工作职能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对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对评审程序进行监督,对评审质量进行评估、检查。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符合国家或者省职称工作职能部门规定的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第七条专业技术人员向所在单位或者职称工作职能部门委托的机构(单位)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并由个人提供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有效材料(材料截止时间为评审会议召开的前一年底)。
主要是: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2.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报告;3.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成果及其获奖情况、专业技术项目完成情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新产品开发、推广等方面的资料;4.任现职以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本专业(学科)论文、论著或译著;5.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年度考核、继续教育以及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成绩等证明材料;6.评审组织及其管理部门需要的有无犯罪记录、有无不良职业行为及其他方面的材料;7.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一张(资格证用);8.《送评材料目录》。
申报材料应当提供原件,无法提供原件的,对提供的复印件应当由核实人签字并加盖核实人所在单位公章。
第八条个人申报材料须经所在单位或者人事代理机构或者代为管理部门核实并出具有关证明并加盖公章后,在规定时间内送至职称工作职能部门委托的机构(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评审级别
根据评审内容的重要性、复杂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分为两个级别: 公司级:产品开发项目的关键节点技术评审,重大技术变更(关键专用件互换性改变)TR。公司 级的TR点有TR1、TR2、TR3、TR6。 部门级:包括子系统、子部件的TR,涉及单一专业领域的技术变更TR。部门级的TR点有TR4和TR5。
2.1 评审节点 ............................................................................................................................................... 1 2.2 评审要素 ............................................................................................................................................... 1 3 评审级别....................................................................................................................................................... 1 3.1 评审级别 ............................................................................................................................................... 1 3.2 评委级别 ............................................................................................................................................... 2 4 角色及职责 ................................................................................................................................................... 2 4.1 评审发起者 ........................................................................................................................................... 2 4.2 评审监督者 ........................................................................................................................................... 2 4.3 评委 ....................................................................................................................................................... 2 4.4 评审组长 ............................................................................................................................................... 2 5 会议评审....................................................................................................................................................... 2 5.1 基本规则 ............................................................................................................................................... 2 5.2 评审流程 ............................................................................................................................................... 3 6 分散评审....................................................................................................................................................... 4 6.1 基本规则 ............................................................................................................................................... 4 6.2 评审流程 ............................................................................................................................................... 4 7 评审后跟踪 ................................................................................................................................................... 5 7.1 评委、评审组长有权对评审决议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追踪检查和评估。评审发起者有 予以说明解释的责任和义务。 .......................................................................................................................... 5 7.2 评审发起者应在公司例会上通告评审决议的执行情况。 ............................................................... 5 A.1 评审记录表................................................................................................................................................ 6
I
技术评审办法
1 范围
技术评审用于发现和消除设计上的缺陷,确保设计是可靠的。本办法明确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以下简称TR)的节点、要素、级别、规则和流程。
2 评审节点和评审要素
2.1 评审节点
对一般产品开发项目,TR 分为 TR1~TR6 共 6 个节点,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及类型,保证设计质 量的情况下,可进行筛选,原则上 TR3、TR5 和 TR6 为必须的产品开发项目技术评审点。 2.1.1 TR1:对产品需求的评审(立项评审)。TR1 重点关注产品需求的完备性(或市场需求符合度)。 2.1.2 TR2:对技术可行性论证的评审(概念评审)。TR2 重点关注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否满足产品需 求。 2.1.3 TR3:对产品总体设计的评审。TR3 重点关注产品需求映射到产品总体设计的完备性,并确保 产品总体设计包括并适应各子系统的设计,足以指导后续的产品开发活动;通过 TR3(产品总体设计 评审)可以发现产品总体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2.1.4 TR4:对关键子系统设计评审。TR4 确保产品总体设计完全、正确地在子系统设计中得到体现, 并确保子系统的设计足以指导后续的子系统详细设计活动。 2.1.5 TR5:对子系统可实现性的评审。TR5 关注子系统功能、性能的可实现以及工艺的可实现。TR5 是在每个子系统以及整机完成装配、系统联调以及系统测试的每个环节之后,评估该子系统以及整机 的功能、性能和工艺可实现性。TR5 需要检查每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的实现结果和测试结果,并发现 设计缺陷,为技术改进和优化产品提供充足的依据。 2.1.6 TR6:对产品的设计稳定性和技术成熟度的评估(设计定型评审)。TR6 在完成样机测试后进 行,评估产品是否满足前期确定的产品需求,并且在功能、性能和工艺方面的问题均已被发现和解决。
密级:
编号:
技术评审办法
版 本:A0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目次
目 次 ..................................................................................................................................................... I 技术评审办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