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合集下载

2.2 .2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 .2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读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通过图文材料说出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原因。

【教学难点】降水分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本节课相关视频、图片等,制作PPT。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播放图片——地坑院与吊脚楼,同学们通过对比图片中传统建筑形式的不同点,推断两地降水的差异,引入本节课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知讲解】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 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活动1: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顾,读图的步骤与方法活动2: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判断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观察图例、读数值、看延伸、算差值等,可以从图中看出:降水最少的地点是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5.9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

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合作探究1: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因素教师给出图文信息提示,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和山脉分布示意图,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拓展延伸: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让同学们结合教师给出的图片信息,结合山脉的分布示意图,找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推断二者的降水特征: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较干旱。

活动3:引导学生阅读教师给出的降水量统计图、北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图,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降水集中在夏季,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活动1:阅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引导学生了解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降水量>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蒸发量→气候干燥连一连:干湿地区的划分与降水量合作探究2:干湿地区的分布及特征活动2:读图,引导学生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绘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空间分布规律: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空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降变化时间分布规律: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水年际变化大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当堂达标】1、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2、判断题:(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全部为半湿润区。

()(2)、我们的首都北京位于半湿润区。

()(3)、我国海南省全部位于湿润区。

()(4)、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⑴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地。

⑵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是____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教育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上苍中学何龙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上苍中学何龙学习专用

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地区划分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及其依据。

三、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探究法五、课时: 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刚到中国没多久的德国小朋友Mia跟张老师抱怨自己最近遇到的尴尬事情,从在北京遇到大雨,到乌鲁木齐艳阳高照,再到广州的倾盆大雨。

一路上降水变化反复无常,让她措手不及。

张老师拿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细细的开始为Mia讲解…讲授新课第二节气候 [板书]二、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读图例,辨别不同年降水量的分界线。

(2)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自主探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5)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小组合作探究]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8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宝坻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

宝坻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2.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一、导入新课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教师: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盛行什么方向的风?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1:我们这里夏季降水最多,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

学生2:东南风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

教师:大家说得没错。

下面请同学们先来阅读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对照左下角图例中的数值,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1600毫米,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以下。

教师: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学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读图讨论:读图2。

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2.2.2东西干湿的差异教案

2.2.2东西干湿的差异教案

2.2.2 东西干湿的差异【学习目标】1.阅读相关地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阅读我国干湿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并能明确在地图上指出各干湿地区的分布。

3.举例说出降水对不同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难点:影响降水时空分布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郑州出发,共分为2支骑行队伍,东线:郑州-苏州,西线:郑州-吐鲁番。

展示骑行过程中看到的景观现象,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导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新课讲授: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现象展示】1.请把起手在骑行途中拍到的房屋图片与相应地点连线。

2.请把骑手在骑行途中拍到的植被景观与相应地点连线。

提问:两种现象反映出什么?(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读图验证】活动: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到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2.读出吐鲁番、夏河、苏州三地的降水量范围。

(吐鲁番降水量小于50mm,夏河县降水量400-800mm之间,苏州降水量800-1600mm)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延伸特点,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探究】小组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影响我国东西降水差异大的原因。

材料一:吐鲁番距东海约3800多千米。

夏河县距东海约2200多千米。

苏州市距东海约130多千米。

材料二:中国主要山脉与夏季风示意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东西降水差异大的原因:①我国东西跨度大,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距海遥远,降水少。

①重重山脉阻挡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地区。

①东部距离夏季风的发源地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部距夏季风的发源地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少。

)补充夏季风性质:【影响】活动一:干湿地区的划分。

结合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西地区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东西地区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舒兰市第三十一中学校教案用纸(正页)
教师姓名
研修主题
优化课堂训练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课题
第二节 气候(降水)
课时
12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日期
2018.9.25
教学目标
1.能够在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上找出主要的等降水量线,以此了解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图表,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
2.分析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分界线。
4.讨论降水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板书板画设计
第二节气候(降水)
一、降水规律空间分布: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配:夏秋多,年际变化大
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划分依据
二、干湿地区干湿地区名称、分界线
不同干湿地区的差异
板书:干湿地区划分依据
干湿地区名称和分界线
不同干湿地区的差异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二):(10′)
1.阅读教材P35正文最后一段,说明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
过渡:根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地区?其分界线又是什么?
2.在图2.20中找出四个干湿地区的名称。
3.对比教材P34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思考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分别是哪条等降水量线?
展示交流:四人一小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做适当补充和总结。
划分依据:根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分界线分别是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分组讨论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掌握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方法,记住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通过对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温度带图的阅读和图层叠加,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采用描图的方式,特别关注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进一步观察它们分别穿过的地形区和行政区,思考通过800mm等降水量线和0℃等温线的位置关系,与温度带分布进行对比,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线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在阅读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共性和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生通过读数、计算差值等方法,加深对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3、以温度带图的阅读方法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和温度带图的图层叠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特别注意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与干湿地区界线的对应关系,发现降水与干湿状况的一般关系。

以东北地区和植被分布为例,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了解,认识到只有掌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2、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3、举例说明降水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干湿地区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四、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自学课本内容思考课后活动环节。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
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2、学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利用央视综艺节目“是真的吗?”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判断真假,并思考原因。

2、学生活动一:
找一找:找名称——四类干湿地区
连一连:找界线
说一说:找依据——模拟实验
3、能力提升
东北地区降水不足800mm,为什么是湿润区?
过度:列举不同干湿区对当地农业和植被景观的影响。

4、学生活动二:角色扮演
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5、能力提升
协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6、反馈检测
帮助美国小朋友can,将其所拍摄的照片归类。

7、学习延伸
思考:我们家乡洛阳位于哪个干湿区,其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是举例分析。

七、板书设计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四大干湿区:
2、划分依据:
3、干湿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第二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

2.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图表理解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干湿地区。

4.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初步掌握正确阅读等降水量线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各地不同的降水特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差异。

【难点】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新课导入】教师:我国很多民间俗语能够反映气候的变化,如“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情况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气候特征?学生相互讨论:反映了春天降水少,夏天降水多。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国面积广阔,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3~P36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图2.18,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__答案: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__2.读教材第35页图2.20分析,说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集中月份,判断降水时间分配的特点;根据降水较多的月份,判断雨季长短。

__答案:时间分配: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不同地区雨季不同,北方的雨季短;南方的雨季长;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__ 3.说出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以及主要的干湿地区,根据干湿地区的界线位置,找出与其相吻合的等降水量线。

__答案: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作为界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为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__(教师点拨)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探究活动)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讨论交流)1.读教材第36页图2.22,说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对应的植被类型,分析其与当地降水的关系。

《东西的干湿差异》详细教案

《东西的干湿差异》详细教案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本节重点: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三、本节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探究法五、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六、课时: 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讲授新课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板书]二、东西干湿的差异(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干湿差异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地形
-纬度
-海陆位置
-干湿地区的划分及特点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生产
-水资源分配
-人类居住环境
②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颜色丰富的粉笔,将干湿地区分布图绘制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干湿差异的地理现象。
-用图标、图案等方式,将干湿差异的成因和影响生动地展示在黑板上,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5.人文素养:学生将能够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他们将能够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6.科学素养:学生将能够掌握我国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提高科学素养。他们将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板书设计
①知识结构:
-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成因
学生学习效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干湿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本章内容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学生了解干湿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所了解。

但针对东西部干湿差异这一特定主题,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干湿差异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干湿差异,掌握干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干湿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难点:干湿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干湿差异。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干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图片、实例等。

2.教学素材:收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图片、实例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你能发现哪些地理差异?”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干湿差异,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

讲解干湿差异的形成原因,如地形、气候等。

3.操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实例,探讨干湿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第一篇:《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方法,记住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通过对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温度带图的阅读和图层叠加,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采用描图的方式,特别关注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进一步观察它们分别穿过的地形区和行政区,思考通过800mm等降水量线和0℃等温线的位置关系,与温度带分布进行对比,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线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在阅读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共性和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结合教材中“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生通过读数、计算差值等方法,加深对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3、以温度带图的阅读方法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和温度带图的图层叠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特别注意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与干湿地区界线的对应关系,发现降水与干湿状况的一般关系。

以东北地区和植被分布为例,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了解,认识到只有掌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气候》授课典例(第2课时)

《气候》授课典例(第2课时)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减负您的备课,让课堂精彩!
典案一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指导学生分小
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合作探究:
(1)在图中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5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中找出学校所在省区降水量大致是多少。

(3)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成果展示)
(1)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通过秦岭-淮河一
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兰州、
拉萨一线,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西北内陆
地区。

(2)学生合作探究。

(3)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精讲点拨:受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逐渐减少,
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34页“阅读材料”,了解我
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最少的地区。

转承: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否均
匀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等降水量线弯弯
曲曲,线条较复
杂,因此采取小组
合作的形式,发挥
小组中学得好的
同学的带动作用,
让他们给予基础
差的同学帮助,这
样既能够加深自
身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够提高课堂
效率。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学案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学案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3、明确我国因降水的不同而产生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学习难点】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东西干湿的差异【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2.16完成1、在图2.18中找出1600mm 、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观察这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区?2、在图中用彩笔描出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3、观察800mm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大致与哪座山脉与哪条河流相吻合。

4、阅读课本阅读材料,找出我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5、根据以上问题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阅读教材图2.17回答:6、阅读课本35页和图2.20,说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7、阅读课本35页,干湿地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我国共分为几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怎样划分的?8、阅读课本36页图2.22,指出干湿地区的分布及特点。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教材37页活动1题。

2、讨论完成教材37页活动2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发现问题了吗【同步演练】加油提速一、选择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减少B.从东北向西南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减少2、我为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A.降水量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径流量的多少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3、我国有“雨极”之称的是()A.火烧寮B.香港C.托克逊D.曾母暗沙4、湿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A.草原B.森林C.荒漠草原D.森林、草原5、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西北部D.内蒙古高原北部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A.黄河中下游地区B.松花江中下游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7、在四类干湿地区中,华北平原属于()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二、将下列干湿地区与其降水量、植被景观用线连接起来:A.湿润地区(1)>400毫米 1.草原B.半湿润地区 (2)<400毫米 2.森林.草原C.半干旱地区(3)>800毫米 3.森林D.干旱地区(4)<200毫米 4.荒漠三、综合题:读“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和降水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2)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上苍中学何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上苍中学何龙

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地区划分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及其依据||。

三、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探究法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刚到中国没多久的德国小朋友Mia跟张老师抱怨自己最近遇到的尴尬事情||,从在北京遇到大雨||,到乌鲁木齐艳阳高照||,再到广州的倾盆大雨||。

一路上降水变化反复无常||,让她措手不及||。

张老师拿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细细的开始为Mia讲解…讲授新课第二节气候[板书]二、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读图例||,辨别不同年降水量的分界线||。

(2)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自主探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5)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小组合作探究]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8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全PPT教案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全PPT教案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台湾的火烧寮
第.降水量 B.蒸发量 C.距海远近 D.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
5.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的等降
水量线是:B
A.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 淮河
1月00C等温线一致
2、我国降水最多与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3、在图上找出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结合课本23页图 2.2,看看它大致经过哪些山脉?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个自治区。并总结出
第21页/共26页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在空间上: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我国分为哪四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不同的干湿地区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比如不同特色的民居 植被的生长 农业
第22页/共26页
单选题
细心选择哟!
1.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 D
6.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 A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7.下列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与降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浙江的建筑物房顶多是平顶的
B
B.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C.少数民族的居民都能歌善舞
D.东北地区的房屋都第有24页双/共层26页窗
想一想
3、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都不均匀。
第7页/共26页
我国de干湿 地区
降水量与蒸发量--→干湿地区的划分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案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绘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思考:我校所在地,一年四季的降水状况一样吗?与海南省的某所学校降水多少状况是否一样?那么,我国的降水的分布情况怎样?降水的时间和空间是否一样?学生思考回顾,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分布。

然后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

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凸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从时间上看说明: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节;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

2、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们的家乡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友情提示:分层设色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范围。

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量的规律:我国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描图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理解能力。

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学生读图观察,动手描绘图,总结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山脉)—淮海(河流)并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再观察我们家乡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与南方是否一样?说一说你的发现。

为什么不一样?通过追问、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分步诱导,层层递进,适时补充,激活思维,开阔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绘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3、指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思考:我校所在地,一年四季的降水状况一样吗?与海南省的某所学校降水多少状况是否一样?那么,我国的降水的分布情况怎样?降水的时间和空间是否一样?学生思考回顾,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分布。

然后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

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凸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观察思考降水的时空我们知道生活中家乡的四季降水是不一样的,那么哪个季节降水较多呢?1、观察“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降水量柱状图”:(1)、四城市平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有哪些月份?(2)、从时间上看说明: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

观察与思考:(生活在线)夏季降水最多。

观察与发现:武汉:4~8月份;台北:2~10月份。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描图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变化2、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们的家乡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友情提示:分层设色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范围。

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量的规律:我国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学生思考回答:颜色越深,说明降水量越大。

学生读图观察并思考。

学生家乡降水量的范围大约在400mm~800mm之间。

和归纳理解能力。

观察描绘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描绘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说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学生读图观察,动手描绘图,总结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山脉)—淮海(河流)并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通过观察动手描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追问探索追问疑惑1:为什么我们的家乡在夏季同样的季节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呢?让学生先观察“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说一说你的发现。

从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来看:有的年份变化大,有的年份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追问疑惑2:“说一说”北京降水量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观察发现:北京的降水量1959年最多、1965年最少。

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思考分析:降水较多时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降水非常少时容易通过追问、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分步诱导,层层递进,适时补充,激活思维,开阔视野。

学生通过读图,真正学会从图上提取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再观察我们家乡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与南方是否一样?说一说你的发现。

为什么不一样?造成旱灾。

学生分析回答:不一样,降水量的多少决定的。

信息。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承转过渡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不同,反映出的干湿状况也不同,决定了它们地表的自然景观、农业的发展类型也不同。

根据干湿状况我国分为哪些干湿地区?观察描绘干湿地区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找出我国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并描绘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观察与发现: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生活在线:我们的家乡枣庄属于哪一干湿地区?学生动手描绘图,找出四大干湿地区的位置及名称;观察并发现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们的家乡位于半湿润地区。

通过观察动手描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探究实践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与合作: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探究与实践:我们家乡枣庄的降水状况及气候对农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友情提示:(干湿地区位于半湿润区;温度带位于暖温带;农业类型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的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思考回答: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学生分组探究合作,思考回答: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

能力提升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游戏抢答教师把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进行抢答游戏,看男女生谁的表现好,对知识掌握的牢。

指图说出不同的地形区及它的对应的干湿地区。

学生动脑思考回答问题。

以合作与竞争的形式进行,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

做游戏强化学生对干湿地区的认识。

收获平台我的收获:“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总结并回答本节课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建构知识体系,明确重难点。

提升地理学习效率和兴趣。

)空间分布规律: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空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降变化时间分布规律: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水年际变化大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当堂达标】1、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2、判断题:(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全部为半湿润区。

()(2)、我们的首都北京位于半湿润区。

()(3)、我国海南省全部位于湿润区。

()(4)、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⑴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地。

⑵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是____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来源与生活,所以学生对降水知识容易理解与接受,真正做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的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也是结合我们的生活来学习与理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目的。

二是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观察、思考、追问、探索及学生动手绘图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