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重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一、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一)国家至上,胜利第一(价值判断)。
这就是《孙子兵法》战争观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认为,决定战争现一不战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国家利益;要求将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对于国君错误的指令也可以不执行,执行国;与否的最高标准就是唯民就是保,安国全军。
要维护、扩大国家利益,就必须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
因此,《孙子兵法》全书论述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在对敌斗争中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说到底就是一部“制胜法”,从庙算多算到战场指挥,从选将到治卒,所有的谋划与行动都就是为了一个“胜”字。
(评:价值准则,国家利益,唯民就是保,安国全军)(二)慎战。
《孙子兵法》认识到战争就是关乎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因此强调必须对战争高度重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重视战争, 就必须备战:1、要“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不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2、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到胜敌一筹。
甚至要“以镒称铢”,“先为不可胜”造成绝对优势。
3、备战,但不可浪战,而必须“慎之”、“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战”。
(评:因关系重大,代价大,付出大,成本高,必须慎战。
如果关系重大,但代价小,付出小,成本低,则可试探。
战争有五不战:非利、非得、非危、主不可以怒与将不可以愠)(三)多因素制胜。
《孙子兵法》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就是道、天、地、将、法。
道就是政治,要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就必须政治修明。
这一条就是定点争胜首要因素。
道、天、地、将、法后人称这为“五事”。
此外,《孙子兵法》还瞧到了战争的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认为经济实力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作战篇》、《用间篇》都论及了这一问题。
(评:决定战争胜负《孙子兵法》认识就是“五事”、“七计”。
“五事”中没有论及经济、武器等因素,这就是一个缺陷。
)二、关于战略战术原则(一)先知原则。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及现代价值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及现代价值《孙子兵法》号称“武经冠冕",公元前512年在吴国问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作者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被尊为兵学奔祖。
(一)孙子最理想的战略追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书,但是它的最高追求却不是战争,不是追求战争的胜利。
它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那么,什么才是它最理想的战略追求呢?它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
通观《孙子兵法》,我们看到,从很大程度上说,它主要讲了两个字(词):一个是“全",一个是“破”。
“全”是不战而胜,“破”是交战而胜。
“全胜"为上,“破胜"次之。
实现“全胜”的方法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实现“破胜"的方法是“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谋”就是“挫败敌人的战略企图”,也就是说,在敌人的战略企图还没有付诸实施之前就揭露它、破坏它,使之夭折,使之破产.这是一种最省力、最省事、最高明的斗争方法。
在孙子所处的那个春秋时代,这种“伐谋"的方法是确能实现的。
说明这一策略最典型的例证无过于与孙子同时代的墨子救宋的故事.楚国的公输般发明并制作了攻城用的云梯,准备用来作为楚军进攻宋国的利器。
楚国强大,宋国弱小。
墨子是“非攻”的倡导者,一贯反对非正义战争。
当听说楚国要侵宋,急忙来到楚国,劝阻楚王和公输般侵宋,但楚王和公输般依仗拥有新式攻城器具云梯,不为墨子的游说所动.墨子于是同公输般在楚王面前以衣带作城池,以木片作攻守城邑武器,表演了一番楚攻宋守的“作战模拟”。
结果“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御有余”(《墨子·公输》),迫使楚王放弃了侵宋的计划。
“伐交,就是通过外交斗争挫败敌人的战略企图,虽然也是不战而胜,但是较之于“伐谋”要欠缺一些,因为外交活动比较费力、费事。
春秋战国时代,外交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战国的合纵连横极大地影响国家的安危。
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家孙子
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孙子,也被称为孙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思想家。
他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关于战争策略和军队组织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后来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将重点介绍孙子的军事思想和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背景与思想观点孙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中国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战争形势危机丛生。
为了在这种战争环境中求得胜利,孙子对战争的本质、目标和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孙子主张战争以取得最终的政治目标为核心,而不是纯粹的争斗。
他强调军队的有序组织、训练有素的士兵以及正确的指挥系统对于取得战争胜利至关重要。
二、孙子的军事思想1. 阵地选取与布阵孙子认为,正确选择战场,并在战场中合理布局是取胜的关键。
他强调要善于利用地形,利用山川、河流等地理环境,使敌方处于劣势。
同时,他讲究阵地的布阵,善于运用伏击等战术手段。
2. 作战计划与策略孙子提倡“先知己,后知敌”,强调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对手的实力。
他认为,只有确切地掌握敌军的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和战略。
此外,他还强调了军事纪律的重要性,认为军队要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才能提高战斗力。
3. 战争思想与心理战孙子强调了战争心理学的作用。
他认为,要利用各种手段打击敌军的士气和斗志,使其心生畏惧。
同时,他也强调了自身士兵的心理建设,提倡以正面的态度迎接战争,调动士兵战胜困难的信心。
4. 兵力与兵种运用孙子认为,在实际作战中,要充分利用兵力和兵种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战术。
他提出了“兵不厌权,权变而已”的观点,强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采取适当的战术手段。
三、孙子的影响孙子的军事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对于战争的本质和战争策略有深刻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原创的军事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采纳和应用,而且对于后来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之作,成为了后世学习战争艺术的重要教材。
孙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孙子的军事哲学思想作者:盖启彤学号:1110920302班级:通信工程1103指导老师:石晓霞摘要:孙子的军事谋略学说是以素朴唯物论与辩证法为指导的,他认为,用兵的原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要立足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进攻,而要立足于自己拥有使敌人无法进攻的力量。
他还认为,古时候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获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
因此孙子的军事思想不仅为中国古代兵家百世之师,而且为现代各国军事家所推崇。
关键词:谋略思想孙子兵法正文:孙子的军事谋略学说体大虑深,其主要的用兵原则有:一是全胜的原则;二是先胜的原则;三是先计的原则;四是先知的原则;五是用间的原则;六是神变的原则;七是奇正的原则;八是虚实的原则;九是任势的原则;十是攻心的原则。
孙子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明君良将须牢记“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的道理,对用兵开战慎之又慎。
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行动;不能取得胜利,就不用兵。
孙子主张“必以全争于天下”,即不经耗财伤民的血战,便能获得最完美的战果。
而要获得“全胜”,那就必须将“智战”放到“力战”之上。
竭力反对事前不问战争的成败可能,不计算战胜所付出的成本代价,便轻易起战端,突然发兵。
他认为这样不仅冒着失败的极大风险,而且即使侥幸取胜也要付出巨大代价,得不偿失。
因此,为保“全胜”,就要“先胜”,“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要做到“先胜”,就必须“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这样,孙子与只知用兵打仗的将军不同,他把取胜的关键不上放在战场而是先放在后方,放在先做好自己国家的治理上;不是放在战后,而是放在战前,在作战前已做好备战的准备,以创造好各种取胜的条件,使自己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不放过任何一个足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孙子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孙武被誉为“兵学鼻祖”,受到后世推崇,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为后人留下的那部惊世骇俗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它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深,可以说字字玑珠,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孙子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观点:(一)重战慎战──孙子的慎战论《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兵者,国之大事”,道理非常浅显,但并不见得为所有的治国者所深知。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不仅在《始计篇》从生死存亡的战争后果论述了重战的思想,在《作战篇》又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上进一步阐述了战争后果的严重性,反复指出:“带甲十万”要“日费千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兵外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同样,出于战争后果的考虑,《火攻篇》则告诫人们:“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由此可以看出,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对待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二)“胜兵先胜”──孙子的先胜论孙子认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治军思想
孙子兵法治军思想《孙子兵法》号称“武经冠冕”,它蕴含着丰富的治军思想,它是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令文齐武”、“修道保法”和“将帅五德”等治军理论,是治军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一、《孙子·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
平素能认真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
命令平素能得以认真贯彻执行,是由于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缘故。
其意思是领导者应以恩仁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使之心悦诚服;同时也须以刑威去整治下属的行为,而使之整齐划一。
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众的爱戴和敬畏。
这里还是说要“恩威并重”,即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取敌之利者,货之。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
”就是说,对于勇于夺取敌人物资装备的士兵要予以物质奖励,在车战中,凡缴获敌车十辆以上的,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
W·曼彻斯特指出:“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生命出卖给你,但却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而把生命奉献给你。
”由此可见,精神激励在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方面所能收到的巨大效果,这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实现。
在企业经营中,对有功者给予物质奖励固然重要,而注重精神激励更为重要,及时而科学地表彰先进和激励优秀关系到组织活力环境的营造。
二、“修道保法”是治军的依据,也是《孙子兵法》治军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一,制度要完备。
《孙子?计篇》中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所谓“曲制”,就是军队中的各项编制和军事制度;所谓“官道”,就是官员的任免和职责等官吏制度;所谓“主用”,就是军费、粮秣、车马、器械等管理和开支的财务制度。
论孙子的“善战”思想
论《孙子》的“善战”思想谢国良《孙子》一书是我国2500年前大军事家孙武所撰。
它以军事理论专著的形式,总结了春秋末及其以前的战争实践经验,奠定了中国古典兵学的理论基础和优良传统,在中外军事史上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给人类军事科学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千百年来,《孙子》之所以备受人们的推崇,被誉为“兵经”、“兵圣”、“兵学鼻祖”,影响遍及世界,其主要的奥秘就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规律性的“善战”思想。
所谓“善战”,就是以最佳的方法夺取战争的最大胜利。
如《谋攻篇》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形篇》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势篇》讲“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虚实篇》讲:“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所有这些,都是关于善战思想的精妙论述,既包括对战略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也包括具体的作战指挥。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极为酷烈,极为复杂而又极难把握的事物,军事家们无不殚精竭虑、梦寐渴求各种克敌制胜的良方。
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孙子》的“善战”思想给了人们以指导和研究战争的高超智慧和艺术,因而赢得后世兵家的尊崇。
《孙子》的“善战”思想,充满于全都13篇之中,统而观之,主要有以下各点。
一、重战、慎战、备战—安国全军《孙子》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出了对战争应持的态度问题。
这是—切军事家都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只有对此作出正确的回答,然后才能谈得上“善战”,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不仅在《计篇》从生死存亡的战争后果论述了重战的思想,在《作战篇》又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上进—步阐述了战争后果的严重性,反复指出:“带甲十万”要“日费千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兵久而国利者末之有也”,“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之冠冕",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文词言简意赅。
宋人郑有贤说:"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
"①所谓"包四种",即包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特色;所谓"笼百家",即囊括诸子百家的精华。
正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因此在中国军事史上被认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②下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第一,革新进步的战争观《孙子兵法》开章明义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当时,战争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③。
孙子瞧到,诸侯列国互相兼并,亡国破军的惨祸不断发生,因此,她告诫国君要把战争问题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引起重视。
兵凶战危,不就是儿戏,只有深刻地认识战争。
才能慎重地对待战争。
孙子指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 良将警之。
"国君"慎",即"主不可以怒而兴师",不要轻启战端;她要将帅"警",即"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要妄动干戈。
军事就是科学,战争就是艺术。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武天才地发现"胜可知",同时也"胜可为",并且对探求战争胜利的规律作了明确而辩证的表述。
首先,她认识到客观物质力量就是战争胜负的基础,这物质力量她概括为"五事"--道(政治)、天(天时)、地(地理)、将(将帅)、法(法制),并进一步归结为"称"这一概念。
"称'就就是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译为综合国力,请瞧孙子的解释:"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即就是说。
孙子兵法军事谋略思想
孙⼦兵法军事谋略思想《孙⼦兵法》的军事谋略思想《孙⼦兵法》的中⼼思想是⼒求以智谋胜敌,⽽不只是以⼒胜敌的军事谋略思想。
它充分体现在战争、作战指导和军队建设⽅⾯。
⼀、关于战争问题《孙⼦兵法》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把战争看作关系军民⽣死、国家存亡的⼤事⽽加以认真研究,并且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攻》)。
它⼜说:“⽆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
主张对敌对邻国可能的进攻,必须做好准备。
这些论述,反映了它重视战争,对战争抱慎重态度和要求有备⽆患的思想。
《孙⼦兵法》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等“五事”,井分别作了阐述,认为要取得战争胜利,还需要有⼀定的物质⼒量(包括军事⼒量)。
有利的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平时严明的管理和训练,战时正确的军事指挥等。
这些也是《孙⼦兵法》对战争问题的可贵见解。
⼆、关于战略原则问题《孙⼦兵法》中关于战略原则,包括作战⽅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等,都体现了军事谋略思想。
在作战⽅针上,《孙⼦兵法》主张进攻速胜,强调“兵贵胜,不贵久”(《作战》),认为“兵久⽽国利者,未之有也”(《作战》)。
这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政治上要求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经济、军队组织等条件的限制。
为了达到进攻还胜的⽬的,在具体作战上,《孙⼦兵法》主张要充分准备,“先胜⽽后求战”(《形篇》)。
要“并⽓积⼒”(《九地》)、“并⼒、料敌,取⼈”(《⾏军》)、“并敌⼀向”(《九地》)。
这些都是要求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集中兵⼒。
《孙⼦兵法》对进攻⾏动要求突然性,要“攻其⽆备,出其不意“(《计篇》);要“避实⽽击虚”、“进⽽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虚实》),这些突然性都体现了避实击虚的奇袭思想和机动作战思想。
所谓“虚”,是指敌⼈的弱点。
《孙⼦兵法》的进攻作战,主张速决。
孙子兵法重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一、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一)国家至上,胜利第一(价值判断)。
这是《孙子兵法》战争观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认为,决定战争现一不战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利益;要求将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对于国君错误的指令也可以不执行,执行国;与否的最高标准是唯民是保,安国全军。
要维护、扩大国家利益,就必须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
因此,《孙子兵法》全书论述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对敌斗争中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说到底是一部“制胜法”,从庙算多算到战场指挥,从选将到治卒,所有的谋划和行动都是为了一个“胜”字。
(评:价值准则,国家利益,唯民是保,安国全军)(二)慎战。
《孙子兵法》认识到战争是关乎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因此强调必须对战争高度重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重视战争,就必须备战:1.要“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不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2.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到胜敌一筹。
甚至要“以镒称铢”,“先为不可胜”造成绝对优势。
3.备战,但不可浪战,而必须“慎之”、“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战”。
(评:因关系重大,代价大,付出大,成本高,必须慎战。
如果关系重大,但代价小,付出小,成本低,则可试探。
战争有五不战:非利、非得、非危、主不可以怒和将不可以愠)(三)多因素制胜。
《孙子兵法》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道、天、地、将、法。
道是政治,要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就必须政治修明。
这一条是定点争胜首要因素。
道、天、地、将、法后人称这为“五事”。
此外,《孙子兵法》还看到了战争的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认为经济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作战篇》、《用间篇》都论及了这一问题。
(评:决定战争胜负《孙子兵法》认识是“五事”、“七计”。
“五事”中没有论及经济、武器等因素,这是一个缺陷。
)二、关于战略战术原则(一)先知原则。
《孙子兵法》说:“故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
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
首先,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的、整体的认识。
他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慎重地对待。
孙子认为,进行战争要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出发,立足于国家的全局,认真地分析战争的利弊,“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交战前,要通过这种对交战双方利弊的分析,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为了阐述战争与国家全局的关系,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详尽地论述了战前进行“五事”、“七计”的衡量和比较的重要性,并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要求战争的决策者必须在战争前首先发现敌我双方的各种基本条件,从而把握战争的全局。
除此而外,孙子认识到战争的胜负还决定于军队与国家(国君)的密切协调。
孙子认为:国君应做的事是修道而保法;国君不可”怒而兴师“,不可以随便干预军队的事务。
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其结果只能是自乱其军。
可见,孙子对决定战争胜负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一点,有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其次,孙子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较深刻的理解。
孙子认识到,战争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还会给国家的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沉重负担。
基于这种认识,孙子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兵贵胜,不贵久。
战争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其“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因此,为了尽量减轻战争对于国家经济造成的负担,就应当争取速战速决。
2.因粮于敌。
孙子指出,国家在战争中会因为远道运输而导致贫困。
因此,战争中应当就地征粮,以解决粮食的补给问题。
中国古代军事孙子兵法思想感悟
这是孙子兵法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也是 其核心思想之一。他认为在战争中,了解 敌人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敌人 的弱点和自己的优势,才能制定出更好的 战略和战术。这种对敌我双方的了解和分 析,是孙子兵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兵不厌诈
这也是孙子兵法中非 常著名的一句话,它 表达了战争中欺诈和 诡计的重要性。在战 争中,欺诈和诡计可 以迷惑敌人,使其产 生错误的判断,从而 获得胜利。这种欺诈 和诡计的使用,也是 孙子兵法中非常重要 的一部分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兵者,诡道也
这句话表达了孙子兵法中的另 一个重要思想——诡道。他认 为在战争中,需要不断变换战 术和策略,使敌人无法适应。 这种诡道的使用,是孙子兵法 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这句话表达了孙子兵法中对天时 、地利的重视。他认为在战争中 ,天时、地利对战争的胜负有着 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了解天时 、地利等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 的战略和战术。这种对天时、地 利的重视,也是孙子兵法中非常 重要的一部分
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中的应用
唐朝时期
在唐朝时期,孙子兵 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唐朝名将李靖就 是孙子兵法的忠实拥 趸之一。他曾经说过 :"自古以来,兵书 多矣,惟独孙武十三 篇可诵。"他还根据 孙子兵法制定了六套 战术,为唐朝的扩张 立下了汗马功劳
3
孙子兵法对现 代战争的启示
古代军事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战争
的启示
1
孙子兵法的主 要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
动战争。
03
强调战争的慎重性
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极其严肃和慎重的事情,需要全为只有在全面了解敌我双方情况并
制定出完备的作战计划后才能发动战争。
智勇统一的将帅观
强调将帅的智谋
孙子认为将帅必须具备智谋和判断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他强调将帅 要善于分析形势、判断敌情,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作战计划。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特点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特点在于其强调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反对使用诡计和暴力手段取胜,注重以德治军, 以及重视将帅与士兵之间的关系等。
价值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提供了对于战争和军事行动的伦理准则,而且对于维 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为现代企业管理、领导力等方面提 供了有益的启示。
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交流,有 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
体系的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孙子军事伦理思 想的具体体现
兵者,诡道也的用兵之道
兵不厌诈
01
孙子主张用兵时应运用诡计和谋略,以迷惑和欺骗敌人,达到
克敌制胜的目的。
变化无常
02
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孙子强调指挥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
变,不拘泥于既定的策略和计划。
灵活主动
03
孙子主张在战争中应积极主动,不被动地等待敌人,而是要善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
2023-11-12
目 录
•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概述 •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 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它的主要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语,强调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战争涉及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孙子强调要对战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认为,在战争中,了解敌人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敌人的情况和自己的实力,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从而避免失败。
这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之一。
三、兵者,诡道也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在战争中,要用诡计和欺骗的手段来迷惑敌人,使敌人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取得胜利。
因此,孙子强调要善于使用计谋和策略,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行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
因此,要根据敌情和战场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制定战略和战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这也是《孙子兵法》的又一个核心思想。
五、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孙子认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
因此,他主张要用攻心为上的策略来战胜敌人。
通过心理战和其他手段来影响敌人的情绪和士气,使敌人失去斗志和信心,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认为,将领在战争中要有独立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如果一切都要听从君主的命令,那么就会束缚将领的手脚,使得将领无法根据战场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将领应该在遵循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七、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这是《孙子兵法》中关于战斗力的论述。
孙子认为,战斗力是由士气、勇气、决心和训练等因素组成的。
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培养,才能使军队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孙子也强调了战斗力的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指挥体系和战术配合。
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中关于战术的论述。
孙子的战争理念
孙子的战争理念1. 引言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家之一,孙子的战争理念影响了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战争经典之一,其中阐述了他对于战争策略、组织管理以及领导能力的独到见解。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孙子的战争理念,并分析其对战争史的影响。
2. 孙子的战争思维2.1 孙子的背景与经历孙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曾任齐国的将军,并且亲自参与了许多战役。
这些经历使他对战争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孙子兵法》中展示了他的智慧与独到见解。
2.2 战争的目的与本质孙子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而胜利的本质在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他强调了战争中的谋略与智慧,认为通过巧妙的计谋可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2.3 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强调了对敌方和自己的了解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准确地了解敌人的情况、兵力以及策略,才能制定出最优秀的战略,并且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2.4 避免正面对决孙子的战争理念中强调了避免正面对决的策略。
他认为真正的胜利不在于百战百胜,而在于能使敌人心服口服,避免流血的大规模冲突。
孙子提出了很多巧妙的战术,如用虚弱来攻击敌人的弱点,用战争威慑来拉拢敌方的盟友等。
3. 孙子的组织管理理念3.1 领导的重要性孙子认为一个优秀的将军必须有过人的领导能力。
他强调了将军的品质与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职责,例如正直、聪明、公正等。
他还提到了领导者与士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信任、尊重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2 维持军队的士气孙子非常重视军队的士气,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来维持士气的稳定。
他主张应当提供适当的奖励与鼓励来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并且充分了解士兵的需求与情感。
3.3 组织与管理的原则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了许多管理原则,例如适度的命令与控制、保持军队的紧密性、充分利用情报等。
他认为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只有一个高效的组织才能实现战争目标。
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思想一、关于战争问题《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把战争看作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认真研究,并且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火攻》)。
它又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
主张对敌对邻国可能的进攻,必须做好准备。
这些论述,反映了它重视战争,对战争抱慎重态度和要求有备无患的思想。
《孙子兵法》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等“五事”,井分别作了阐述,认为要取得战争胜利,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力量(包括军事力量)。
有利的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平时严明的管理和训练,战时正确的军事指挥等。
这些也是《孙子兵法》对战争问题的可贵见解。
二、关于战略原则问题《孙子兵法》中关于战略原则,包括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等,都体现了军事谋略思想。
在作战方针上,《孙子兵法》主张进攻速胜,强调“兵贵胜,不贵久”(《作战》),认为“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作战》)。
这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政治上要求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经济、军队组织等条件的限制。
为了达到进攻还胜的目的,在具体作战上,《孙子兵法》主张要充分准备,“先胜而后求战”(《形篇》)。
要“并气积力”(《九地》)、“并力、料敌,取人”(《行军》)、“并敌一向”(《九地》)。
这些都是要求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集中兵力。
《孙子兵法》对进攻行动要求突然性,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要“避实而击虚”、“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虚实》),这些突然性都体现了避实击虚的奇袭思想和机动作战思想。
所谓“虚”,是指敌人的弱点。
《孙子兵法》的进攻作战,主张速决。
它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九地》)。
要求军队的行动要“其疾如风”、”动如雷震”(《军争》)。
它注重造势,造成有利的进攻态势。
孙子兵法的先胜思想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先胜思想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先胜”。
“先胜”思想指的是在军事行动中,要先取得胜利,而不是等待敌人的攻击。
孙子兵法中的“先胜”思想,主要指的是在军事行动中,要先取得胜利,而不
是等待敌人的攻击。
孙子认为,只有先取得胜利,才能保证最终的胜利。
因此,他建议将军事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攻击和守卫。
在准备阶段,要收集有关敌人的情报,分析敌人的战略,并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在攻击阶段,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发动攻击,以取得胜利。
在守卫阶段,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以防止敌人的反击。
孙子兵法中的“先胜”思想,不仅在军事行动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生
活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不要等待机会,而是要主动去创造机会。
只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孙子兵法中的“先胜”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思想,它不仅在军事行
动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不要等待机会,而是要主动去创造机会。
只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就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的军事著作。
它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军事理论家的影响非常深远。
三国时的曹操曾说:“朕观兵书战策哆,孙武所著深矣。
”唐太宗李世民也说:“吾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不仅如此,《孙子兵法》把肥到世界上众多的外国军事家的重视与研究。
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利德尔;_哈特在其《战略》一书的序言中说:“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以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的翻译《孙子兵法》这本书了。
“’美国的军事理论约翰;_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的序言中说:“于就是方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十三篇可也历代名某种咆括2_2_0_0_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
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与所受的制约的比她有更深刻的认识。
她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面前的环境中仍然有其格当时同佯重大的意义。
”可见,《孙子兵法》以其对战争规律的科学总结与对战略战术所作的精辟论断,不仅公证以了中国军事家的推崇,也得了了外国军事家们的极高地评价。
因此,我们在向普通读者介绍《孙子兵法》原文与价始不武生平的同时,介绍一下孙子的军事思想也就是十分必要的。
《孙子兵法》就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
孙武在这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与战略战术原则。
首先,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地、整体地认识。
她认为战争就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
危,因此,必须慎蛙对经。
孙子认为,哪动战争要极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处个方面出发,立足于国家原全局,认真地分析战争的利弊,“合于利而动,不舍于利而止。
”交战前,要通过这种对交战双利弊的分析,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为了阐述战争与国家全局的关系,在《孙子兵法》;_计篇可详尽地论述了战前进行“五事“’,“七计”的衡量、比较地说,并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得,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要战争的决策者必须在战争前首先分析计算敌我双方的各种基本条件,从而把握战争全局;除此而外,孙子认识到战争的胜负还决定于军队与国家(国君)密切协同。
孙子认为::国群应做的事就是修道而保法;国群不可“怒而兴师”,不可随便干预军队的事务,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其结果只能就是自乱其军。
可见,孙子对决定战争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一点有较深刻而全面地认识。
其次。
孙子对于战争下经济的关系有较深刻城认识。
孙子认识到,战争必须领先国家的经济实力灰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就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还技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学生的负提。
基于这种认识,孙子提出了个重要观点兵贵胜,不贵久。
战争需要“驰四干驷,革四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其“内久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四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这师举矣。
”因此,为了尽量减轻战争对于国家的经济千万的负担,就应当争取速战速决。
因粮于敌:孙子指出,国家在战争中会因为远道运输而导致贫困。
因此,战争中而:孙子指出为弥补战争时物质供应以及兵源听不足,可以将缴获的敌
方战车与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使用,俘虏的敌军土卒给阳优待,让她们为我所用,以补充自己源的不足。
从以上三点可见,孙子二千五百年前对于战争下经济的关系就已有相当的认识了。
战争会给经济造破坏,这就是战争不利的一面;然而,_2_0_0_0_多年前的孙子瞧到的不仅仅就是战争有害的一面,同时,她瞧到了战争的有利的一面,战争的胜利能实现政治目的,可以弥补国家土地与资源的不足,能够彻底解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矛盾。
然而,战争的最终取胜却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开明政治观点、能得到大多救人民拥护的政治主张,会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孙子在兵法中将“道”列在“五事”的首位,指出国君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令民与上同意。
”承了还说:善用兵者,修道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可见,孙子不仅认识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同样,她也认识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还以朴素的辨证法的观点,论述了战争的胜负与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
孙子一方面指出,战争的胜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在战争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先为不可胜”,因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有可胜,不能使敌人的关键之处在于客观条件,在于敌人就是不就是有机可乘,我方能做的事就是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等待、捕捉有利的战机;另一方面孙子又指出,在战争中如果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了“致人而不至于人”,那么,客观条件也就是可以改变的“敌亿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我欲战,敌不得与我战”。
因此,“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便无斗。
”这里,孙子又论述了在战争
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指出人只如果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成功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作用,那么,客观箱件也就是可以改变的,不利的条会可以变为有条件。
孙子在2_0_0_0_多年前便已经总结出了胜败之间诸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孙子及其军事思想处处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辉。
孙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博大精深的,其战略战术原则也就是倍受人推崇的。
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于战略战术的总结主要有:①避实击虚: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布置就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必定就是有强有弱。
我方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人力强在的部分,而重点进攻敌军局兵力薄弱的部分,这样就能夺取战斗的胜利。
这一点,孙子在其兵法《虚实篇》中有精辟而形象的阐述。
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同时,对于如何实施这一作战原则,孙子也提了一些具体的办法。
如集中势兵力,攻其所不守;避其锐气,击其随归;总之,这一原则的关键之所在就是集中力量,寻找弱点并迅速出击。
②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的另一作战要点便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照我的意图行事;“致于人”于即被敌人调动。
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就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被人牵着牛鼻走,会陷入人被动、消极防御其至处处挨打的境地。
而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则能改变不利的形势让敌人“佚能劳之,饱两讥之,安能动之”这一点就是取胜的必备条件。
③先胜而后求战:孙子在其兵法的首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察也。
”’由于孙子认
识到战争就是关系到不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因而她提出了以慎重态度对待战争的观点。
孙子提出,在战争前,应认真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弱点,力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善于作战的人,总就是打有把握之仗,而不打无把握之战。
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敌之败也”;“胜兵先胜而后求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古之所善战者,胜于易胜者”。
这些话意思,立意均在于此。
①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子指出在战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自己,也了解敌人。
知已知彼,才能去实施避实击虚之计,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终战胜敌人。
同时,孙子还指出,要真正做到“知彼知已”,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去探知敌情,掌握敌情,就是进行“庙算,,的基本前提。
“⑤“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在其兵法理论中,提出一个“奇正”的命题,卿在诈战的战术布置中,兵力部署以在提正而作战听为正,提任呷尹、包围、迁回的力奇;提任制敌人的主力的为正,列阵对敌、明攻的为正承担突击的部队为奇,棠中机动,偷袭或采用特殊战法的为奇。
孙子提出,作战必须有“正奇”的变化,要“以正合,以奇胜”才能最终战胜敌人,孤之一军事思想,已为后来众多的军事家所运用。
一此战略战术需为指导而赢得战争胜利的战便近乎俯拾即就是。
(_6_)_“识众寡之用者胜”:在《孙子兵法》中,总结出了兵多与兵少的不同用法。
孙子一方面指出了兵力的多少在作战运用时的一般规律,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这就是使用兵力的一般法则:另一方面,孙子又说:“人以诈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她指出,打仗、用兵应视不同的情况而灵活地处置兵
力的分散或棠中,在我方兵力不如故军时,要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这样,在局部造成“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就是以一攻一,’的相对优势,来给敌人以有力地打击。
孙子在她的兵法中总结出了兵多与兵少的不同用法后,指出:“兵非益多也,惟无就是,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可见,孙子提倡兵力的部署要以我力量的对比为依据,在作战中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从以上孙子提出的战略战术观点中可以瞧出,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她的“避实击虚”的观点,其军事战术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打击敌人。
孙子强调在对敌倩、作战地理条件等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作战形势,出奇制胜。
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对后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