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f75014102de2bd970588bf.png)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课时:数学趣味题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三、指名讲解四、评价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五、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第二课时数学趣味题二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二、出示趣味题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二、分析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四、交流汇五、小结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第三课时神奇的扑克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教学目标: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本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f64fc5c9c5da50e2524d7ff4.png)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本(总4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实小数学乐园(校本课程)一年级上册日照市实验小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组编写日照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小乐园”系列丛书实小数学乐园一年级上册主编:沈纪文副主编: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执行主编: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编委会:沈纪文、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赵海荣、厉复娜、宋燕燕、郑云霞、王瑜、厉慧英、陈艳、郭桂兰、王亮、张萌、张丽丽、王子源、韩潇、张永胜、赵翠芳、王榕、高华堂、赵伟本册编写:厉慧英、张学鹏目录第一讲数字的起源........................................................ . (4)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4)第二节数字的记忆............................................... (5)第二讲位置........................................................ .. (9)第三讲玩积木........................................................ (11)第四讲编故事........................................................ (13)第五讲排队问题........................................................ . (18)第一节第几................................................ (18)第二节猜猜有几人................................................ (20)第六讲数学乐园........................................................ .. (24)第七讲认识钟表........................................................ . (25)第一节制作钟表................................................ (25)第二节拨钟表................................................ (26)第三节画钟表................................................ (27)第八讲填写未知数........................................................ (28)第一节填写未知加数................................................ (28)第二节填写位置减数................................................ (30)第三节填写未知数................................................ (31)第九讲规律........................................................ (32)第一节找规律................................................ (32)第二节画规律................................................ (36)第一讲数字的起源张学鹏编写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同学们学会了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它们是国际上通用的数字.但是,你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古代印度人.那么,这些数字为什么又不叫印度数字呢说来话长.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两个国家的各代君主都非常重视文化和艺术,对文化和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重奖,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特别是东部──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布.大约在公元751年,一位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他带来了印度制作的天文表,印度数字0、1、2……以及印度的计算方法,即现在通用的十进制记数法,献给阿拉伯帝国的国王.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国王下令在全国推广.又由于阿拉伯人善于经商、来往于欧亚各国,于是,这些数字和计数方法很快传遍了欧亚各国.这些数字也就叫做阿拉伯数字了。
【强烈推荐】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强烈推荐】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5c41ad50e2524de5187ebc.png)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一年级校本课程1、数一数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经典例题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多少个?()()()()解题策略数物体时,小朋友们要注意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并且只数1次,可以边数边作记号,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个数,就是结果。
(1 )( 3 )(8 )(6 )画龙点睛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在数物体个数是,要从1开始数,1,2,3,4,5,6,7,8….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对应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
在数数时,千万别重复数,也不能漏数。
举一反三1、看图写数☆☆☆☆☆☆☆☆()颗星()个手指头()朵花2、画出鱼缸里缺少的鱼。
3 7 5融会贯通3、看数字接着继续画。
9 △△△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__2、数的排列小朋友,你一定知道:1,2,3,4,5和5,4,3,2,1的排列方法是不一样的。
1,2,3,4,5是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列的,而5,4,3,2,1则相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数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数的排列的知识吧。
经典例题观察下面每行数字,找找它们排列的规律(1)1,2,3,4,5,6,7,8,9,10.(2)1,3,5,7,9,11,13,15,17,19.(3)2,4,6,8,10,12,14,16,18,20.(4)1,4,7,10,13,16,19,22,25.(5)5,10,15,20,25,30,35,40,45.解题策略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每一行的数前后之间有什么大小变化,再想一想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画龙点睛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可以发现了,同样的数字,在很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排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结果也不同。
我们要根据不同题目的标准和要求来判断。
要注意的是,在同一道题目中,标准应该是不变的。
举一反三1、每张卡片中都有规律地排着一行数,请你把左右两边规律相同的卡片用线连起来。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849c5eb9ec3d5bbfd0a747c.png)
一年级趣味数学课程一、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数的认识课题:到校园中发现数字学生在自己的校园中参观,以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为目标,对所发现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发现一个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个。
目标:比比看,谁发现的数字最多。
课题:游戏棋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配游戏棋一副(游戏棋盘一张,棋子4——6颗,骰子一颗)通过掷骰子认数走棋,认识和熟悉10以内的数,增强数感。
2、加减法课题:击鼓传数做加减全班围坐,每人面前桌上放一数字(1——10),然后在花上扎一数字,击鼓传递,花落在谁处,谁就用面前的数字与花上的数字做加减,不会做的可以向别人请教(注意语言要有礼貌)。
教师适时更换数字,循环往复。
?活动:玩学具1、数出学具盒中有每种学具各有多少个?2、按要求摆数:摆5,摆的多3 个;摆7,摆的少4 个;摆3,摆的凑成9个;摆4摆的多3个,摆的比2 根。
3、摆学具说算式:先摆43先摆2,再摆6先摆54个先摆8,再拿走5 个;先摆10,再拿走7根;前面摆6,后面摆3(说两加两减)。
4、考考同桌:给同桌用学具摆出两个数,让同桌说出算式来。
课题:卡片拼贴算式用1——10的数字卡片及加、减、等号卡片在黑板上拼贴1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拼贴,看哪组拼的算式既对又多。
3、综合实践:参观***同学的家组织学生到一位同学家中参观,发现同学家中的物品数量,每人口述两个数字,并用所发现的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
例,我发现***家有2张床,8根凳子,2+8=10,8—2=6。
二、分类、认识物体:课题:帮帮学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1、组织学生给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进行分类。
分小组进行,每小组先确定方法,再动手分类。
其它学生观看,教师点评。
2、将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和其它类,由全班共同完成。
三、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位加和退位减)课题:扑克牌中的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校本课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1f3def856a561252d36f3b.png)
退 出
小
黄
小
蓝
小
红
小
绿
退 出
说说 柜子里有 哪些物品, 它们是怎 样放的?
进入 退出
退出
进2 进入1 退出
小华家在左边。
退 出
退出
是不是靠 右边走,应该 以走路的人为 准。他们遵守 交通规则,都 是靠右边走的。
退出
6
退 出
我家在6号楼后面, 从左数第一栋,楼下 6 是小明。小明住在东 东的楼上。
利津盐窝北岭小学
退出
退出
教室
退出
变
退出
柜子
退出
马路
退出
家
退出
退出
小
黄
小
蓝
小
红
小
绿
退 出
从左边起,我 排在第1 位……
退 出
小
黄
小
蓝
小
红
小
绿
我的左边是小黄 , 我的右边是小红和 小绿 ……
小
黄
小
蓝
小
红
小
绿
退 出
我在小蓝的右 边,我在小绿 的左边……
小
黄
小
蓝
小
红
小
绿
退 出
从右边起,我 排在第1 位……
一年级数学上册校本课程一
![一年级数学上册校本课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7bc960270912a216147929c3.png)
思维导航:通过观察比较,
站在领奖台上的三个人是一样高的。
但是三个站的领奖台不一样高,谁站得高,反而更矮。
思维导航:通过观察和我们
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重的物体会把弹簧拉得更长,所以菠萝更重一些。
【例1】在跑步比赛中,小明、小亮、小白分别获得了一、二、三名,站在领奖台上领奖,你能比较一下这三个同学,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例2】两根弹簧上分别挂着三颗草莓和一个菠萝,你能分清哪种水果重些吗?
◎课前阅读◎ “比较”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大家知道谁比谁多多少,这
一个比那一个高多少,西瓜比菠萝重多少等等。
这一讲,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不同的比较方法,通过这一讲的学习,同学们会体会到:长短、轻重、多少、高矮、大小等等都是通过比较得到的。
可以通过观察、操作、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进行比较。
◎趣味例题◎
小明
小亮
小白
1 比一比
◎思维拓展◎
1.下图中的三支铅笔哪一支最长,哪一支最短?在最长的下面画“”,在最短的下面画“”。
思维导航:因为这三支铅笔没有摆放在同一条线上,所
以首先要把三支铅笔放在同一条线上,才能开始比较。
◎思维闯关◎
1.下图中的多,还是多?数一数,然后和同学说一说。
2.把下面4个木块从轻到重编号。
3.在比多2个。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aa1f4bf111f18583d05a8a.png)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一、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数的认识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学生在自己的校园中参观;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标;对所发现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发现一个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个。
目标:比比看;谁发现的数字最多。
课题:游戏棋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配游戏棋一副(游戏棋盘一张;棋子4——6颗;骰子一颗)通过掷骰子认数走棋;认识和熟悉10以内的数;增强数感。
2、加减法课题:击鼓传数做加减全班围坐;每人面前桌上放一数字(1——10);然后在花上扎一数字;击鼓传递;花落在谁处;谁就用面前的数字与花上的数字做加减;不会做的可以向别人请教(注意语言要有礼貌)。
教师适时更换数字;循环往复。
?活动:玩学具1、 数出学具盒中有每种学具各有多少个?2、 按要求摆数:摆5;摆的多3 个;摆7;摆的少4 个;摆3;摆的 凑成9个;摆4摆的 多3个;摆的 比2 根。
3、 摆学具说算式:先摆43先摆2;再摆6 先摆54个 先摆8;再拿走5 个; 先摆10;再拿走7根;前面摆6 ;后面摆3(说两加两减) 。
4、考考同桌:给同桌用学具摆出两个数;让同桌说出算式来。
课题:卡片拼贴算式用1——10的数字卡片及加、减、等号卡片在黑板上拼贴10以内的加、减、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拼贴;看哪组拼的算式既对又多。
3、综合实践:参观***同学的家组织学生到一位同学家中参观;发现同学家中的物品数量;每人口述两个数字;并用所发现的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
例;我发现***家有2张床;8根凳子;2+8=10;8—2=6。
二、分类、认识物体:课题:帮帮学前班的小弟弟、小妹妹1、组织学生给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进行分类。
分小组进行;每小组先确定方法;再动手分类。
其它学生观看;教师点评。
2、将学前班的玩具和活动用具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和其它类;由全班共同完成。
三、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位加和退位减)课题:扑克牌中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材《数学趣闻》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材《数学趣闻》](https://img.taocdn.com/s3/m/6ca31d1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d.png)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材《数学趣闻》一年级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趣闻主讲类型:教师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材料时间:小学趣味数学题集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自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研究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讲:趣味算题第二讲:简单的推理第三讲:找规律接着画第四讲:混合运算第五讲:找规律第六讲:算式填数第七讲:算式填数第八讲:晾一晾第九讲:二人买笔第十讲:填运算符号第十一讲:养猪第十二讲:数线段和画线段第十三讲:年龄差不变第十四讲:简单的运算课程实施说明: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研究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课上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课程评价与考核:以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主题):趣味算题教学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组织形式:集体研究教学课时:1小时教学准备:小学趣味数学题集改写后的文章:一年级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趣闻主讲类型:教师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材料时间:小学趣味数学题集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自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年级校本课程
![一年级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8a15dbd4d8d15abe234ee1.png)
第一课比多比少建模指导比多少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如果是比较几行图中物体的多少,可以一个对着一个来比,谁有多余谁就多一些,还可以根据一种物体的个数与其它另一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出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另外,还可以比较几个数的多少,数大的比数小的多,反之,数小的比数大的少。
典型例题例1 看一看,想一想,谁比谁多?多几个?分析:比较时,和前面介绍的方法一样,一个对着一个比,谁有多余的部分,谁就多一些,也就是他比另外的物体多,再看多余的部分有几个,就是多几个;反过来还可以说,谁比谁少几个。
解:多,少。
多3个。
例2 动手画一画。
画,比多5个。
分析:这题是和比多少,所以在画图时要一个对着一个画,想清楚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画比多5个,一个对着一个画,画完同样多的6个后,再画出多出来的5个,一共画11个。
解:举一反三1.动手画一画(1)画和同样多。
(2)画和同样多2.看了这幅图,你可以用哪些语言来描述一第二课 几和第几建模指导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
如5,当它表示数目是多少时,是5个;当它表示物体排列顺序时,是第5个。
如果是5个,指物体数目一共有5个;如果是第5个,指物体排在第5个,这些物体至少有5个,可能更多。
典型例题例1 看图说一说,一共有几个图形?从左数起,△排在第几个?从右数,○排在第几个?□△分析:从左数起和从右数起的情况有所不同。
从左数起第几,应从左边开始按1、2、3、4……的顺序数数,数到几就是左边第几个。
相反,从右数起第几,应从右边开始按1、2、3、4……的顺序数数,数到几就是右边第几个。
答:一共有8个图形,从左数起,△排在第3个。
从右数,○排在第4个。
例2 3 2 6 1 4 5 9 7 8说一说,一共有几张数字卡片?数字卡片 1 从右数起,是第几张?数字卡片7 在数字卡片几和几之间?中间一张数字卡片是几?分析:数第几的时候要考虑从左数起还是从右数起,数的方法与前面介绍的一样。
一年级数学上册校本课程二
![一年级数学上册校本课程二](https://img.taocdn.com/s3/m/4b2a03174a7302768e9939f2.png)
【例1】在圈一圈,涂一涂。
(1)把左边的5个涂上颜色。
(2)从左数起,把第5圈起来。
【例2 (1)一共有几张数字卡片?
(2)哪一张卡片排在最左边?数字“1”的卡片从右边数是第几张?
(3)数字“7”的卡片在数字几和几的卡片之间?
3 比眼力
思维导航:“向后转”以后,原来的顺序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从左往右”
,现在变成的“从右往左”,这时原来的第一,变成第八。
下图是8个体操队员正步向前走,小队的组长排在第6个。
教练员发令“向后转”后,小队的组长排在第几?
答:小队的组长排在第三。
1.从左边数起,圈出第3片,第4片,第8片叶子。
2.看图填空。
数一数男生有(),女生有(),一共有()人。
从右数起,戴帽子的男生排在第()位。
3.
从左边数排在第()个,从右边数排在第()个。
要想使它从右边数起排在第2个,应从右边去掉()个兔子。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316a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f.png)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准备、准备和提炼。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玩而不发,课堂教学才能有成效。
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1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
20+40 32+1040+48 42+75+234+6456+308+512、只列式不计算(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知学习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5、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6、做一做,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7、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6题,集体订正。
3、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 36+7=42 7+24=94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四、拓展练习1、游戏夺红旗。
(1) 连续加728→□ →□→□→□→□(2)连续加814→□ →□→□→□→□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26+8 =5+37 =想:先算( )加( )等于( ) 想:先算( )加( )等于( )再算( )加( )等于(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校本教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校本教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cdd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校本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认识数字1-10及其顺序;2. 熟悉数字1-10的写法;3. 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如加号、减号和等号;4.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和减法;5.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 认识数字1-10;- 掌握数字1-10的写法和顺序。
2. 加法的简单运算- 认识加法的符号“+”;- 能够进行数字1-10的简单加法运算。
3. 减法的简单运算- 认识减法的符号“-”;- 能够进行数字1-10的简单减法运算。
4. 数字的比较- 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能够通过比较判断两个数字的大小。
三、教学活动安排1. 数字认识游戏- 利用数码拼图等游戏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数字1-10。
2. 数字的写法练- 让学生根据示范或教师要求,正确书写数字1-10。
3. 加法与减法的练- 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数字1-10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4. 数字比较游戏-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比较符号“>”、“<”或“=”来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 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练,检验学生对数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数码拼图或数字卡片- 实物或图片- 教师制作的练材料以上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校本教材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49eac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8.png)
数学乐园一年级校本课程1、数一数小朋友,你上学以前,爸爸妈妈一定教你数过数,如:数一数你家共有几口人、数苹果、数糖果、数手指头等等;我们在数物体个数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经典例题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多少个解题策略数物体时,小朋友们要注意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并且只数1次,可以边数边作记号,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个数,就是结果;1 3 8 6画龙点睛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在数物体个数是,要从1开始数,1,2,3,4,5,6,7,8….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对应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在数数时,千万别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举一反三1、看图写数☆☆☆☆☆☆☆☆颗星个手指头朵花2、画出鱼缸里缺少的鱼;3 7 5 融会贯通3、看数字接着继续画;9 △△△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__2、数的排列小朋友,你一定知道:1,2,3,4,5和5,4,3,2,1的排列方法是不一样的;1,2,3,4,5是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列的,而5,4,3,2,1则相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数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数的排列的知识吧;经典例题观察下面每行数字,找找它们排列的规律11,2,3,4,5,6,7,8,9,10.21,3,5,7,9,11,13,15,17,19.32,4,6,8,10,12,14,16,18,20.41,4,7,10,13,16,19,22,25.55,10,15,20,25,30,35,40,45.解题策略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每一行的数前后之间有什么大小变化,再想一想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画龙点睛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可以发现了,同样的数字,在很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题目的标准和要求来判断;要注意的是,在同一道题目中,标准应该是不变的;举一反三1、每张卡片中都有规律地排着一行数,请你把左右两边规律相同的卡片用线连起来;2、从1开始,每隔六个数写出一个自然数,共写出十个数来;3、有四盏灯笼,每盏灯笼上都写着四行数字,其中有一行数字的排列规律与其他三行不同,你能找出来吗融会贯通4、下面各组数中,交换哪两个数字的位置,数的排列顺序就正确了11、2、5、4、3229、28、27、25、26364、67、66、65、683、比多比少小朋友,给你几行图或几个数,你能比较出它们谁多一些,谁少一些,谁比谁躲,谁比谁少吗接下来,咱们就来试试吧经典例题说说有几颗☆,几个△,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解题策略比较多少时,把一颗☆对着一个△,一一对应,比下来,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说明☆和△同样多;画龙点睛在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时,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把要比较的物体一个对着一个比,谁有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谁多一些;如果没有多出来的部分,就说明她们同样多;举一反三1、把图中上、下同样多的物品用线连起来;2、数一数各图形的个数,在下面的方框中画点表示;☆☆☆☆△△△☆☆☆☆△△△3、画○与△同样多画□比☆多1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融会贯通比5大,比9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4、移多补少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搭积木吧,有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游戏中学到的;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手,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移一移等,可以让我们在玩中学到有趣的数学知识;一起来试一试吧经典例题看一看,哪一行的皮球多怎样移能使两行的皮球个数同样多○○○○○○○○○○○○解题策略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第一行有7个皮球,第二行有5个皮球,第一行比第二行多2个,2可以分成1和1,所以从第一行移1个到第二行就可以了;还可以这样想:第一行和第二行共有12个皮球,如何每行6个,两行就同样多;第一行有7个,把多的1个移到第二行就行了;画龙点睛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不难发现,在解决此类型题时可先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多余的部分,再将多余部分进行第二次分配成同样的部分就行了;举一反三1、摆一摆,从第二行拿几枝铅笔到第一行,两行的枝数就相等第一行第二行2、要使第一行与第二行相差2个,应怎样移融会贯通3、小白兔有8个萝卜,小黑兔有11个萝卜,兔妈妈又买来5个萝卜,怎样分才能让两只小兔的萝卜个数同样多5、找规律填空我们已经学会了按数的排列顺序来数数;但是,有很多时候,数的排列并不是按1,2,3,4……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如:1,3,5,7,9……,我们发现它们其实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填空;经典例题□里应填什么数解题策略从图中看到,只知道3个小朋友举的数,分别是18、16和10,先看相邻的两个数,18比16多2,也就是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2,按照这个规律,第五个小朋友恰好举的是10,那么找的规律是符合这列数的排列;根据这个规律,□内依次填入的数是14、12和8;画龙点睛按照规律填空时,通常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给出的条件;可以通过先比较前后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得出后面所要填入的数;如果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规律不明显,我们还可以间隔一个或两个数来寻找规律;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按照规律在图形、方格中填数;这种情形比观察一列数来的复杂,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既要观察每个图形中数的排列规律,又要观察一组图形中相同位置上数的排列规律,这样才能正确地填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一定能知道我们在这一讲的开始中提到的那组数:1,3,5,7,9……,后面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了吧;举一反三1、12,4,6, ,10,12;21,2,4,7, ,16,22,29;31,2,3,5, , ,21;2、观察下图,兔子和萝卜中的“”处分别填几3、看看下面的数字塔里有什么规律,在空格内填入正确的数;融会贯通4、找规律填出空缺的数;6、规律画图小朋友,当你看到●○■□●○■□●○■□……你会有什么发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丽漂亮的图案,有些图案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发现图案之间的联系,掌握图案之间的变化规律对我们小朋友来说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掌握了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规律画图;经典例题“ ”处的图形是怎样的解题策略观察后发现每一行的三个小图形都相同,不同的是排列顺序,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每个图形都往右移动一位,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所以“ ”处应该填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画龙点睛在进行规律画图时,应该先仔细观察前面已经出现的图形,看看前面那些图形之间有怎样的排列规律,然后再接着往下画;在几幅图形中进行规律画图时,要注意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一样,然后再根据规律画出图形;在填图时,要注意到前面已经排列好的图形,找出已知图形的方向、颜色、位置等变化规律,再来画图;举一反三1、下面的图形是有一定的排列规律的,请你画出所缺少的图形;△○☆○☆△☆○2、先看一看下面各行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在空格处画上合适的图形;3、在下面的每行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按一定方向转动的;请按规律在最后一个图形中涂上颜色;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方格里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在空格里画上合适的图形;○☆□□●☆★□○☆□●○★□□○☆○★□□○☆7、数一数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你们就学会了数数吧数数时,我们一般从1开始数起,一个一个数,从1,2,3,4……一直数到10,或者更多;根据数排列的规律,你会数数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经典例题“数一数,下图一共有多少个“☆”☆☆☆☆☆☆☆☆☆☆☆☆☆☆☆☆☆☆☆☆☆☆☆☆☆☆☆☆☆☆☆☆☆☆☆☆☆☆☆☆☆☆☆☆☆☆☆☆☆☆☆☆☆☆☆☆☆☆☆☆☆☆☆☆☆☆☆☆☆☆☆☆解题策略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方法1 可以分层数,1+3+5+7+9+6+10+14+17=72个;方法2 先按“实心”三角形计算:再减少“空白三角形”中“☆”的个数:1+3+5+7+9+11+13+15+17-5+3+1=72个;画龙点睛在数数时,我们通常要按照数的排列方式来数;数数时既不能漏掉一个数,也不能重复多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的正确;在数1~10时,我们通常是一个一个数;在数比较大或比较多的数时,我们还可以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数;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数知道一些物体的个数,并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物体的数量,这同样需要我们仔细地数、正确地数;能够正确地数数,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你掌握了吗举一反三1、张老师准备了一份发言稿,可是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捡起来发现还缺了2张,你知道是哪2张吗2、把同样多的物体用线来起来;3、下面图中共有几个水果把数量多的那种水果涂上颜色;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下图,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有几块,将数字填入表内;8、几和第几小朋友放学排队,一队有9个小朋友;从前向后数,小斌排在第9个;在这里,“9个”是指物体的个数,而“第9个”是指物体排列的次序,也就是物体在什么位置;所以“几个”和“第几个”是不同的,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几和第几”的知识;经典例题仔细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小狗、小虎和小马分别排在第几个解题策略通过看图,可以数出一共有7个小动物;要知道小狗、小虎和小马的具体位置,先要明确数的方向;如果从左向右数,小狗在1个,小虎在第4个,而小马在第6个;如果从右向左数,那么小马在第2个,小虎还是第4个,而小狗是第7个;画龙点睛从上面的例题中,相信大家更加明确了“几和第几”是不同的意思;“几”表示的数量,而“第几”表示的是具体的位置;小朋友们一定要严格区分;在数第几时,关键是弄清数数的顺序,特别是弄清数数的开始是哪里,这样从排头逐一数起,就可以知道每个物体的具体位置了;当排列的方向和顺序十分明显时,我们很容易就能确定;而当排列的方向和顺序不明确时,我们既可以从左边数起,也可以从右边数起;这样一个物体在同一队列中就可能有了不同的排列次序,因为,不同的起点就有不同的结果;举一反三1、1把左边5朵花圈起来;2从左面起,把第5朵花涂颜色;2、数一数,一共有几张数字卡片数字卡片8从左边数起排在第几个数字卡片几从右边数起排在第4个3、停车场里整齐地停着一排汽车;有一辆公交车从左边数起时排在第5,从右边数起排在第3,现在停车场里一共停着几辆车融会贯通4、架子上放着一排球,从左往右数,篮球是第5个,篮球左边还有几个球从右往左数,足球是第6个;这里一共有几个球9、比轻重小丁和小名一起来到学校卫生室称体重,小丁是36公斤,小名是34公斤;你知道他们两个谁更重一些呢大家一定都会说小丁更重一些;在生活中,相信你也一定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比轻重经典例题爸爸买来四种水果,放在天平上称,情况如下;仔细比一比,哪种水果最轻哪种水果解题策略用天平比较水果的重量,哪边低表示这边水果就重,哪边高表示这边水果就轻;从图A知道梨比桃重;从图B知道苹果也比桃重;从这两个图得出梨和苹果都比桃重;从图C知道香蕉和苹果一样重;从图D知道梨比香蕉重;从这两个图得出梨比苹果重;所以四种水果中,梨最重,桃最轻;画龙点睛在比较轻重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出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别的物体来进行比较;如:根据下图你能比较出被子和圆盒哪个更重从图中可以知道,杯子的重量相当于4个小木块的重量,而圆盒的重量相当于6个小木块的重量;所以,圆盒比杯子重;如果是比较几个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那么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条件入手,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关系,再逐一与其它条件相比,最后按照轻重关系排列出来; 举一反三1、看图观察,在最重的物体下面打“√”,在最轻的物体下面打“○”;2、看图观察,在最重的物体旁边打“√”,在最轻的物体旁边打“○”;3、下面这些水果,哪种最重哪种最轻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下图,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0、比长短如果你手中有3支不一样长短的铅笔,要你比较出它们之间的长短关系,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不一样长短的路可以走,你会选择走哪条路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小朋友掌握比长短的方法;经典例题小猴去拿桃子,走哪条路线最短哪条最长解题策略在这样的方格纸中比较三条线的长短,我们可以用数格子边的方法判断;占格子边多的线比较长;相反,占格子边少的线就比较短;第一条线占8条格子边,第二条线占12条格子边,而第三条线占14条格子边;所以走第一条路线最短,走第三条路线最长;画龙点睛在比较长短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需要比较的物体一端对齐,直接比较;如比较几支铅笔的长短、比较几根小棒的长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还有很多时候,比较长短需要借助别的工具来比较,例如刚才例题中的方格图就是常用的一项工具; 我们在借助方格图比较长短时,一般以一个方格的长度为单位;分别数出每条线段所占的格数,所占的格数越多,这条线段越长;在借助方格图比较长短时,还会遇到含有斜线段的线段,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但要注意:当两条线段所占的方格数相同时,含有斜线段越多的那条线段越长;举一反三1、哪支铅笔最长2、在下面每组的三条线段中,哪条最长哪条最短3、每只猴子都想去拿桃子,哪只猴子所走的路最近融会贯通4、三只兔子在奔跑的快慢相同的情况下,哪只兔子最先吃到萝卜11、找方位在课堂上,当老师要你站起来发言时,你面对的黑板就在你的前面;而背朝的墙面就在你的后面;抬头看到的天花板就在你的上面;脚踩的地板就在你的下面;通常,你们握铅笔的手就是右手,另外一个手就是左手;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往北方;这些都是表示方位的词语,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词语来找方位;经典例题有四个好朋友住在同一幢四层楼房里,小伟住在小亚的楼上,小丁丁住在小亚的楼下,小丁丁住在小西的楼上;那么谁住在最下面,是第几层谁住在最上面,是第几层解题策略根据题意,可以将“小伟住在小亚的楼上”换成“小伟住得比小亚高”,将“小丁丁住在小亚的楼下,小丁丁住在小西的楼上”换成“小亚住得比小丁丁高,小丁丁住得比小西高”,那么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小西住在最下面,上第一层,小伟住在最上面,是第四层;画龙点睛从上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先确定其中一个人的位置,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步推断出其他人的位置;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题:左图是一个方向标记,意思是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红从甲地开始走,先向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走了一段路,然后向南走了一段路才到了乙地,小红走的线路应该是;根据题意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则,我们可以确定路线图为②;举一反三1、大象的午餐放在它的四周;水桶放在它的边;苹果放在它的边;香蕉放在它的边;干草放在它的边;2、小明、小亚、小影、小彬一起赛跑;小彬紧跟着小影的后面,小明跑在小影的前面,小亚也跑在小影的前面,而且跑在小明的后面;请问跑在最前面的是谁跑在最后面的又是谁3、下面是儿童公园的导游图;请看图回答各游玩项目所在的方位;花坛的正北面是花坛的正西面是,飞毯在登月火箭的面,溜冰场在碰碰车的面,滑梯的正南面是融会贯通4、“希望”小学的小红同学,给小明写信介绍学校的情况:“一进校门迎面就会看到高高的旗杆,我们面对着朝阳和国旗举行升旗仪式;校门面对着校门的左边是我们的教学大楼,教学楼的对面是我们学校的宣传栏……”你能在下图中指出“校门”、“国旗”、“教学楼”、“宣传栏”的位置吗12、一半与总数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原来总数的一半;反过来,如果知道了一半是多少,就能求出原来的总数;一半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这方面的例子;经典例题妈妈带回来一些草莓,小小吃了一半后,还剩下6个草莓,你知道妈妈带回来几个草莓解题策略妈妈带回来一些草莓如下图所示吃了一半,说明还剩下的6个与吃掉的草莓数是同样多的,也就是吃掉的也是6个草莓;因此,原来一共有6+6=12个草莓;解: 6+6=12个答:妈妈带回来12个草莓;画龙点睛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其中一份就是总数的一半;无论我们知道哪一半是多少,我们就能知道另一半也是这么多;只要把这个一半的数重复相加,就能求出原来的总数;举一反三1、胖胖有一些铅笔,送给表弟5支后,还剩下一半,胖胖原来有几支铅笔2、明明有4张卡通画报,明明的画报数是亮亮的一半,亮亮的画报数是宏宏的一半,宏宏有几张卡通画报3、张老师有3条连衣裙,张老师的裙子数是王老师的一半;张老师和王老师一共有几条连衣裙融会贯通4、爸爸买了一些巧克力,分给哥哥和弟弟吃;哥哥吃了4颗,弟弟吃了6颗,正好都吃了各自的一半;爸爸买回来多少颗巧克力13、数数方块积木方块如果放在一起,怎样才能一个一个地全都数出来呢这里有个小秘密;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探秘吧经典例题数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块积木块解题策略这队积木块是由钱后两个部分组成,前面一个积木块,后面5个积木块,可以这样想:先放5块,再在前面放1块;总块数5+1=6块画龙点睛数积木块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地数,或一排一排地数;也可以先数看得见的积木方块,在数看不看见的积木方块,这样才能一个不漏地数出来;在看图数积木的时候,要运用上面数积木的方法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正确数出它们的块数;举一反三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块积木块2、数数下面图形中有几个积木方块融会贯通下面每幅图中最少再堆几块小方块,正好堆成一个正方体;14、填填数字填数是一种既有趣,又能使头脑灵活、发展智力的趣味活动;他可以提高你的运算能力,促使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6,请你在空○里填上合适的数;1————3———解题策略因为每条线上三个○里的数的和都等于16,在每一小题中,可以用16减去连个已知加数,求出○里的数;1、16-4-5=72、16-1-7=83、16-8-3=54、16- 6=6画龙点睛解决此类题型时,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题意要明白才进行解决,切勿拿着题就开始做,在明白题目要求后在观察算式特点,寻找突破点;举一反三1、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2、在○里填上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融会贯通 3、把3.4.6.7四个数填在下面的空格中,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5.15、图形算式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题目: +6=10.如果我们把用☆△○等图形来代替,让我们求出图形锁表示的数,这就是图形算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图形算式的王国吧经典例题看算式填空,图形各表示几○-□=8 4+□=6 ○= □=解题策略因为 4+□=6,所以□=2,有因为○-□=○-2=8,所以○=10;画龙点睛在一个活一组图形算式中,首先要知道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同一个数;解题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合理推断,弄清各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算式中推理出某个图形代表几,再将这个结果代入其它图形求得其它图形代表几;举一反三1、☆+○+○=9 ○+○+○+☆=10☆= ○=2、△+○=11 △-○=7○= △=3、△-□=△△+△+△+□+□=9□= △=融会贯通3、☆+□+○=18☆+□=13☆-□=7☆= □= ○=16、比多少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会了认数,知道了3比2多1,9比12少3;如果有◇◇◇和◎◎◎◎◎,那么你们一定也知道◎比◇多2个;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需要比较多少的数学问题,需要比较的可能是数字,也可能是具体的物体;在比较的过程中也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多少;经典例题有两堆苹果,第一堆有4个,第二堆有10个,从第二堆中拿几个苹果放入第一堆,使两堆的苹果个数相同第一堆第二堆解题策略要求出从第二堆中拿几个苹果放入第一堆,使两堆苹果个数相同,必须先要知道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几个苹果;10-4=6个,那么能把这多的6个苹果都给第一堆吗肯定不行,不然第一堆苹果会比第二堆多了;只能从多的6个苹果中拿出一半放入第一堆中,两堆苹果个数就相同了;10-4=6个,6÷2=3个;画龙点睛在比较多少的时候,一般我们可以把需要比较多少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然后看哪一种物体有多余,这个物体就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时要认真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多时候在比较时,物体的形状、长度、方向和位置等发生了变化,而实际上物体的总量并没有改变;刚才的例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举一反三1、比一比、填一填;填“多”、“少”或“同样多”2、在下面三组图形中,每组图形的个数是不是一样多3、下面三个容器一样大,它们各装了一部分水;如果在三个容器里放入同样多的盐,哪个容器里的盐水最淡融会贯通4、用小方块分别堆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所用的小方块最多17、火柴棒摆算式小朋友们,火柴棒还能摆加、减法算式呢,这里面也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开动你们的小脑袋,我们一起来思考吧经典例题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解题策略左边结果是15,右边结果是11,所以通过火柴棒的移动,使左边与右边相等,我们可以把“14”十位上的“1”移动另一个加数“1”上,使“1”变成“7”,等式成立;1、画龙点睛用火柴棒可以摆成数字、运算符号和算式,还可以拼成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解决这些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即根据算式或数字的特点和数目要求移动、去掉和填上火柴棒成了另一个数,改变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常见的火柴棒变化方法如下:1、去掉一根火柴,数和运算符号的变化有六种:17变化为1;2“+”变成“-”或“1”;3“4”变为“+”;4“一”变成“+”;5“=”变为“一”;610可变为0.2、添上一根火柴棒,数和运算符号的变化也有六种:17变成2、17或71;2“+”变成4;3“一”变成“+”;44变成14或41;51变成11或7;610变成110、101或70.3、移动一根火柴棒有两种变化:17+4-1=10中,把减数1添上一根火柴变为11;2原来的差10去掉一根火柴棒变为0.举一反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校本课程(一年级篇)目录1、数学家的小故事2、排队问题3、数字迷4、智力趣题5、合理安排时间6、锯木头7、单数与双数8、找规律9、等量代换10、生活中的数字11、生活中的图形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第一节数学王子——高斯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
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
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20的和?苹果的故事明明:“妈妈,10-2等于多少?”妈妈:“你拿10个手指,减去2个是多少呢?”明明:“......这....10个...少2个....不知道?”妈妈:“家里有10个苹果,妈妈吃掉2个,还有几个?”第二节数学奇才——耐普尔记得四大发明吗?它们是印度-阿拉伯记号,十进制小数,对数和计算机。
其中的对数是十七世纪由耐普尔发明的。
他1550年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从小喜欢数学和科学,以其天才的四个成果被载入数学史。
其中的对数的发明使整个欧洲沸腾了。
拉普拉斯认为“对数的发现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可以说对数的发现使现代化提前了至少二百年。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两个他的小故事:一次,他宣称他的黑毛公鸡能为他证实:他的哪一个仆人偷了他的东西。
仆人们被一个接一个地派进暗室,要他们拍公鸡的背,仆人们不知道耐普尔用烟黑涂了公鸡的背,自觉有罪的那个仆人,怕挨着那个公鸡,回来时手是净的。
还有一次耐普尔因他的邻居的鸽子吃他的粮食而感到烦脑。
他恫吓道:如果他邻居不限制鸽子,让它们乱飞,他就要没收些鸽子。
邻居认为他的鸽子是根本不可能被捉住的,就告诉耐普尔,如果他能捉住他们,尽管捉好了。
第二天,邻居看到他的那些鸽子在耐普尔的草坪上蹒跚地走着,十分惊讶,耐普尔镇静自若地把它们装进一只大口袋。
原来,耐普尔在他的草坪上各处撒了些用白兰地酒泡过的豌豆,使这些鸽子醉了。
最佳答案数学老师:“一座楼房的楼梯共分五段,每段有20级台阶,若要登上顶楼,一共要跨多少台阶一学生:“当然是所有的台第三节圆周率与祖冲之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然而,有谁能相信,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经常挨打,曾被斥责为“笨蛋”“蠢牛”呢!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位小官员。
他望子成龙心切。
祖冲之不到九岁,父亲就逼迫冲之去背诵深奥难懂的《论语》,读一段,就叫他背一段。
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多行,气得父亲把书摔在地上不教了,并且怒气冲冲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啊!”过了几天,父亲又把冲之叫来,教训他说:“你要用心读经书,将来就可以做大官。
不然,就没有出息。
现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决不饶你。
”可是父亲越教越生气。
祖冲之也是越读越厌烦。
他皱着眉头,愤愤地说:“这经书我是说什么也不读了。
”气得父亲额头上的青筋都迸出来了,忍不住伸手打了祖冲之几巴掌,打得儿子号啕大哭起来。
父亲口里还不断骂“笨蛋”“蠢牛”“没出息”。
正在这时,冲之的祖父来了。
问明原因,就对祖朔之说:“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顿,就会变聪明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
”冲之的祖父对朔之还严厉地批评说:“经常打孩子,不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孩子变得粗野无礼。
”祖朔之说:“我也是为他好啊!他不读经书,这样下去,有什么出息。
”“经书读得多就有出息,读得少就没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
有人满肚子经书,只会之乎者也,却什么事也不会做!”冲之的祖父批评说。
“他不读经书怎么办?”“不能硬赶鸭子上架。
他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呢。
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祖朔之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同意不把孩子硬关在书房里念书,就建议父亲领冲之到他负责的建筑工地上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祖冲之随爷爷到了工地上,处处感到新鲜,问这问那。
有一次,祖冲之问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爷爷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祖冲之越听越有趣,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
爷爷便对冲之说:“孩子,看来你对经书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书多得很,我找几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问我。
”祖朔之这时也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
每天,教孩子读天文方面的书,有时祖孙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识。
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天,爷爷带冲之去拜见一个钻研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员叫何承天。
何承天问冲之:“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既不能靠它发财,更不会靠它升官,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说:“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
”何承天笑道:“小兄弟,有出息”。
从此,十多岁的祖冲之经常找何承天去研究天文历法。
后来,祖冲之终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查票数学教授搭乘火车旅行,列车长前来查票时,他竟找不到票。
数学教授急得满头大汗,列车长说:找不到就算了,再补张票好了。
数学教授:这怎么可以,找不到那张票,我就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啊!第四节排队问题【例】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
正着数它第六,倒着数它第七。
请你帮助算一算,小鸭一共有几只?分析:正着数小鸡排第6,说明小鸡前面有5只小鸭,倒着数它第7,说明它后面有6只小鸭,那么小鸭一共就有5+6=11(只)。
我这样来做:我用表示小鸡,用表示小鸭,画出图:,这样看来就可以清楚的数出小鸭的只数为11只。
做一做1、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她怕丢失了孩子,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7,从前向后数到自己是8,你说鸭妈妈一共有()个孩子。
2、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多少层?3、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4、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第五节插空问题小朋友,张开手,1、花店里有8朵玫瑰花排成一排,要在每两朵玫瑰花之间放一朵百合花,那么一共需要放几朵百合?【例】操场上男同学6个站一排,在每两个男同学之间站2个女同学,一共站了多少个女同学?分析:6个男同学站成一排,那么他们之间就会有5个空,每个空站2名女同学,那么5个空总共就会站了5×2=10(个)女同学。
做一做2、在一圆形水池的外边栽了8棵杨树,要在每两棵杨树之间栽2棵松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松树?第六节等量代换[ 例1 ]1个苹果和几个草莓一样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认真的审题,仔细的观察、分析,弄清两组物品之间的相等关系,将这种关系代入另一组当中,就可明白问题中两个物品之间的关系小朋友,要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呀!分析:由第一幅图知道,1个苹果和2个梨一样重,由第二幅图知道,1个梨和2个草莓一样重,那么2个梨和4个草莓一样重,所以1个苹果=2个梨=4个草莓。
[ 例2]= ==()1、一只猫和几只小燕子一样重?2、一辆玩具公共汽车可以换几辆小自行车分析:由图知道,1个圆=6个方块,1个圆=1个三角和4个方块,我们发现多了1个三角,少了2个方块,说明1个三角=2个方块,也就是2个方块可以换1个三角,那么6个方块就可以换3个三角,因为1个圆=6个方块,所以1个圆=3个三做一做3、第七节单双数的认识[ 例1 ]做作业的时候,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应该亮的,但小明连拉5次开关,请你说说灯是亮的还是不亮的拉6次呢?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单数和双数,例如汽车牌号、楼房的层数、电话号码等等,有些人喜欢单数,有些人喜欢双数。
通常我们说如果把这个数字里的数两个两个的拿走,最后没有剩余正好拿完的话,那么这个数就是双数。
如果把这个数字里的数两个两个的拿走,如果最后还剩下一个的话,那么这个数分析:小明拉1次是亮的,那么再拉一次也就是2次的话灯是不亮的,如果再拉一次也就是3次的话灯是亮的,同理,4次的话是不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拉灯[ 例2 ]一只小鸭在河的两岸之间来回地游,从一岸游到另一岸就叫游一次。
请回答下面问题:1、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游若干次之后,他又回到了右岸,那么这只小鸭游的次数是单数还是双数?2、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共游101次,小鸭到了右岸还是左岸?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把球从操场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把球从从西边运回东边,第3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在东边还是西边如果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呢第八节锯木头分析:小鸭最初在右岸,如果游一次那么就到了左岸,如果游2次就又回到了右岸,游3次到了左岸,游4次又回到了右岸......可以看出,如果游的次数是单数,那么小鸭最后会在对岸也就是左岸,如果游的次数是双数,那么最后小鸭回到了做一做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把这根木头锯成5段的话,需要锯4次,每锯1次要两分钟,所以一共要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