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之欧阳学创编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之欧阳学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4b1868b0a98271fe910ef9ee.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点的工作,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检查要点,特制定如下管理方案:一、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口腔科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科医护人员组成。
研究质量改进意见,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组员为护长和科室业务骨干。
每月进行科内医疗质量自查一次以上,并填写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科主任负责检查整改后的效果评价。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1、门诊量力达2000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为54万元。
2、强化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并贯彻到工作中,抓好创“二甲”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科主任担任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自查;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科主任负责落实整改。
同完成)4、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5、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6、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8、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cbcdd7eccbff121dd368371.png)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第一、医疗质量1、传统的医疗质量概念,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通过临床技术科室和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实施自我评价和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
2、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 )对现代医疗质量的定义是:在现有医学知识(技术水平、条件及能力)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和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
现代的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它包括了对医疗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益、病人心理及其他医疗服务(营养、卫生环境)的满意程度。
第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系统管理概念,是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并包含各项工作质量的系统管理。
三级质量管理:基础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管理。
终末质量,成果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 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 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信息科、办公室、医疗服务队、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
交费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5fb9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7.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一、背景介绍口腔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在患者的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二、质量管理计划1.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口腔科将建立一个全面的电子病历系统,包括患者信息、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医嘱等。
通过全面数字化的数据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和处理的效率,减少出错率,提高诊断和治疗准确性。
2.强化医疗操作规范:口腔科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操作指南,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步骤、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等。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执行操作,确保治疗流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3.加强团队合作:医疗团队是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口腔科将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包括定期的学术讨论、病例讨论和疑难问题解决。
同时,鼓励与其他科室进行合作,提高交流和协作水平。
4.完善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对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5.建立质控委员会:成立口腔科质控委员会,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和管理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委员会负责审核和评估医疗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1.继续培训医务人员:口腔科将持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最新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医疗操作规范等。
培训将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医务人员始终保持专业水准。
2.强化科研和学术建设:口腔科将加大科研和学术建设的力度,关注口腔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
3.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口腔科将建立医疗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包括不良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重复发生。
4.提升设备和技术水平:口腔科将定期更新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e4324e84028915f804dc2a1.png)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第一、医疗质量1、传统的医疗质量概念,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通过临床技术科室和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实施自我评价和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
2、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 )对现代医疗质量的定义是:在现有医学知识(技术水平、条件及能力)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和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
现代的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它包括了对医疗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益、病人心理及其他医疗服务(营养、卫生环境)的满意程度。
第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系统管理概念,是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并包含各项工作质量的系统管理。
三级质量管理:基础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管理。
终末质量,成果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 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 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信息科、办公室、医疗服务队、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
交费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bbb2a3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3.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背景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口腔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我们需要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计划。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持续改进医疗过程和结果。
策略1. 安全措施:确保口腔科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2. 专业培训:为口腔科医疗团队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培训机会,以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口腔科治疗知识和技能。
3.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医疗记录和审查: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记录和维护患者的医疗信息。
定期对医疗记录进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 质量评估和指标:制定适当的质量评估指标,如感染率、手术成功率等,对口腔科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
6. 反馈和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7. 经验分享和研究: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研究和合作。
实施步骤1. 确定一个专门负责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团队。
2. 分析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计划。
3. 建立质量控制指导文件和操作规程,并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4.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5. 定期对口腔科医疗设施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6. 建立医疗记录审查机制,定期对医疗记录进行审核和反馈。
7. 设立质量评估指标,定期评估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并对不满足要求的环节进行改进。
8.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并向患者反馈改进结果。
9. 组织经验分享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交流与研究。
结论通过执行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我们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不断改进医疗过程和结果。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d6674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06.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善计划第一、医疗质量1.老式旳医疗质量概念, 是指医疗服务旳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是通过临床技术科室和医务人员遵照医疗管理规章制度, 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实行自我评价和控制所抵达旳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
2、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 )对现代医疗质量旳定义是:在既有医学知识(技术水平、条件及能力)旳基础上, 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成果也许性旳程度和减少不满意成果也许性旳程度。
现代旳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 内涵愈加丰富, 它包括了对医疗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益、病人心理及其他医疗服务(营养、卫生环境)旳满意程度。
第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旳概念, 包括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旳系统管理概念, 是以医疗质量为关键, 并包括各项工作质量旳系统管理。
三级质量管理:基础质量, 指满足医疗工作规定旳各要素所进行旳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 对各环节旳详细工作实践所进行旳质量管理, 是全员管理。
终末质量, 成果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旳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物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旳管理, 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旳一环。
1.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断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原则。
2.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规定和我院规模, 合理设置科室, 合理安排人员, 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 充足调感人员旳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 信息科、办公室、医疗服务队、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 服务到临床一线, 坚持下送下收。
4.以便快捷舒适服务, 让病人满意服务。
交费缩短时间, 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 急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 设置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 为病员煎药, 有水服药, 为病人导医, 诊费公开, 提供查询, 保持清洁安静旳舒适环境等。
最新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资料
![最新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6b6a3d90c69ec3d4bb750a.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点的工作,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检查要点,特制定如下管理方案:一、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口腔科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科医护人员组成。
研究质量改进意见,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组员为护长和科室业务骨干。
每月进行科内医疗质量自查一次以上,并填写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科主任负责检查整改后的效果评价。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1、门诊量力达2000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为54万元。
2、强化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并贯彻到工作中,抓好创“二甲”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科主任担任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自查;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科主任负责落实整改。
同完成)4、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5、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6、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8、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
口腔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或方案
![口腔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ac0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2.png)
口腔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或方案一、前言口腔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口腔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制定本计划。
二、目标1. 提高口腔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2. 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3. 提高口腔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4. 建立完善的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口腔医疗团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口腔医疗团队参加内外部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加强口腔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紧跟国际口腔医学发展趋势。
(3)加强口腔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完善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体系(1)建立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口腔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和完善口腔医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3)加强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3. 加强口腔医疗风险管理(1)建立口腔医疗风险评估机制,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2)制定口腔医疗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医疗风险对患者的影响。
(3)加强口腔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提高口腔医疗服务的患者满意度(1)加强口腔医疗服务的沟通工作,提高患者知情同意权。
(2)优化口腔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加强口腔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提高患者舒适度。
5. 加强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建立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收集和分析制度,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2)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持续改进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3)定期向医院和相关科室报告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情况。
四、实施和监督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2. 加强口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口腔科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口腔科持续质量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014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9.png)
口腔科持续质量改进方案1. 方案背景随着口腔健康意识的普及,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为提升口腔科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本方案旨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口腔科诊疗流程、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 改进目标- 提高患者就诊体验,缩短等待时间。
- 提高诊疗流程的规范性,降低医疗差错。
- 提升口腔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 改进措施3.1 患者预约与就诊流程优化- 引入在线预约系统,方便患者随时预约、取消或更改就诊时间。
- 设立专门的预约,由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预约指导。
- 优化现场挂号和候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2 诊疗流程规范化培训- 定期组织口腔科诊疗流程规范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诊疗流程的熟悉程度。
- 制定口腔科诊疗流程标准化手册,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查阅。
- 加强诊疗流程的监督与考核,确保流程的规范执行。
3.3 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监控指标。
-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改进。
- 加强医疗差错识别与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4 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提升-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专业素养。
- 开展科室内部学术交流,分享临床经验和技术创新。
- 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3.5 提升患者满意度-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期望。
- 根据患者反馈,优化服务流程和环境,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诊疗方案的认同度。
4.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 分配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议,汇报进展、解决疑问和调整方案。
5. 预期效果- 患者就诊体验得到明显提升,就诊满意度提高。
- 诊疗流程更加规范,医疗差错发生率降低。
- 口腔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6. 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c3a5a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8.png)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计划项目背景作为一家提供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机构,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计划,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提高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业务发展。
改进措施1. 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建立良好的研究与分享氛围,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会。
2. 优化诊疗流程- 分析和评估当前的诊疗流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 简化患者挂号、排队、就诊等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和患者体验。
3.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校准,保证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患者沟通和教育- 培养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技巧,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诊疗方案和治疗过程。
- 提供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和宣传资料,帮助患者提高口腔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5.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设立医疗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
- 收集患者反馈和投诉意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实施计划根据以上改进措施,我们将制定以下实施计划:- 第一年:集中精力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并优化诊疗流程。
- 第二年: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强化患者沟通和教育。
- 第三年: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预期效果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口碑和知名度。
-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效率,实现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论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计划将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98b46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XXX of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most XXX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hospital's work plan and overall objectiv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XXX of medical quality in the grading hospital review rules。
the following management plan is formulated:1.XXX quality management。
XXX as the leader。
XXX medical quality of the department.2.Implement the system of department head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group in the department。
with the department head as the leader and the members consisting of the head nurse and the business backbone of the department。
The department should conduct n of medical quality at least once a month and fill in the record form for XXX.3.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and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五篇)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854c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五篇)第一篇: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点的工作,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检查要点,特制定如下管理方案:一、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口腔科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科医护人员组成。
研究质量改进意见,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组员为护长和科室业务骨干。
每月进行科内医疗质量自查一次以上,并填写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科主任负责检查整改后的效果评价。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1、门诊量力达2000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为54万元。
2、强化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并贯彻到工作中,抓好创“二甲”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科主任担任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自查;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科主任负责落实整改。
同完成)4、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5、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6、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8、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优化方案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316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2.png)
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优化方案背景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机构声誉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优化方案,以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持续改进。
目标- 提高患者对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案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得到持续监控和改进。
以下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步骤:- 制定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标准和指南,确保医疗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评估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
- 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监测关键绩效指标和持续改进口腔科医疗服务。
2. 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为了提高患者对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方便程度,应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在线预约系统,方便患者随时预约口腔科医疗服务。
-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响应速度。
- 建立远程诊疗系统,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远程咨询和治疗服务。
3. 加强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是保障患者健康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关键措施。
以下是加强医疗服务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事故。
- 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熟悉和遵守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安全操作规程。
- 加强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安全和有效性。
4. 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积极开展患者教育和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科医疗服务的理解和参与度。
以下是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的建议:- 提供口腔健康教育资料和宣传活动,增加患者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和认识。
-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 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论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优化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疗机构的声誉,并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效果。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a4e22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7.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在现代医疗环境中,优秀的医疗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绩效和医疗安全。
同样,常规的医疗质量管理也是关乎口腔科医疗的前景与患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患者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将探讨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医疗质量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医疗机构用策略和手段来管理医疗质量,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并且提高医疗机构的经营效率和运营效果。
同时,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医生、患者和医疗机构都是各自职责的关键参与者,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
二、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重要性正如在其他医疗领域中,口腔科医疗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腔健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与人交往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然而,很多人都有过口腔健康问题,我们需要有高质量的口腔科医疗服务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就非常必要,因为它可以确保口腔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以最佳的方式提供服务,保证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三、如何实现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在实施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时,医生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够被忽视。
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确保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是最新的。
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新技术、新治疗方案和最优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自己的患者,同时可以有效地管理他们日常工作中的变化和风险。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医疗团队,通过合作来确保医疗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效果。
四、持续改进计划的重要性持续改进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推动我们的口腔科医生和机构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实施持续改进计划需要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这可以通过定期收集患者反馈、对医疗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来完成。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8a0ef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f.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介绍本计划旨在确保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我们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持续改进我们的服务水平。
目标1. 提高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2. 提升患者满意度。
3. 减少医疗错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4. 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 持续改进医疗技术和设备。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医疗标准指引制定和实施口腔科医疗标准指引,确保医疗操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我们将定期评估和更新指引,以适应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2.质量审核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评估,检查医疗服务的符合性和质量水平。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将识别问题领域并制定改进计划。
3.患者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患者反馈和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我们将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及时解决患者的不满。
4.持续教育和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我们将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操作要求。
5.设备和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口腔科医疗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我们将建立维护计划,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持续改进计划为了不断提高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持续改进措施:1.问题识别和分析通过质量审核、患者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等渠道,识别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我们将建立问题识别和反馈机制,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2.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针对问题和改进机会,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我们将确保实施这些措施,并监测改进效果。
3.持续监测和评估持续监测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改进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我们将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总结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计划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持续改进我们的服务水平。
口腔科医疗质量提升与持续改进方案模板
![口腔科医疗质量提升与持续改进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dcd3f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7.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提升与持续改进方案模板1. 方案目的口腔科医疗质量的提升与持续改进是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
2. 方案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口腔科全体医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包括诊断、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各个环节。
3. 方案内容3.1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疗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3.2 医疗质量监测建立医疗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成功率、医疗差错率、感染控制率等,定期收集、分析数据,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3.3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医疗质量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优化工作流程、改进设备设施等。
3.4 医疗安全教育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医疗风险的能力。
3.5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改进服务质量。
3.6 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质量审查、质量改进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口腔科医疗质量。
4. 方案实施与监督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与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
5. 方案评估与更新定期对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
6. 附录附录中可包括相关医疗质量管理的法规、标准、指南等资料,供医务人员参考。
以上就是口腔科医疗质量提升与持续改进方案的模板,希望对口腔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9d2578276c66137ee0619ab.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点的工作,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检查要点,特制定如下管理方案:一、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口腔科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科医护人员组成。
研究质量改进意见,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组员为护长和科室业务骨干。
每月进行科内医疗质量自查一次以上,并填写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科主任负责检查整改后的效果评价。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1、门诊量力达2000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为54万元。
2、强化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并贯彻到工作中,抓好创“二甲”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科主任担任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自查;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科主任负责落实整改。
同完成)4、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5、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6、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8、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6745b5b65ce0508763213fc.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良方案全程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的持续改良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点的工作,根据医院工作方案和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那么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良的检查要点,特制定如下管理方案:一、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口腔科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科医护人员组成。
研究质量改良意见,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组员为护长和科室业务骨干。
每月进行科内医疗质量自查一次以上,并填写医疗质量持续改良记录表,科主任负责检查整改后的效果评价。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良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1、门诊量力达2000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为54万元。
2、强化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平安十大目标〞并贯彻到工作中,抓好创“二甲〞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科主任担任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自查;对职能部门反应的质量问题科主任负责落实整改。
同完成〕4、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5、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外表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6、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到达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到达消毒。
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8、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枯燥,然后再灭菌。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方案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34f1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方案一、前言为了提高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管控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体系,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过程,提高医疗质量。
二、组织架构成立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生代表及质控员等组成。
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措施。
三、医疗质量管控措施3.1 患者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行为正确无误。
- 规范口腔诊疗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 加强口腔科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2 诊疗流程管理- 优化口腔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 加强口腔科门诊预约管理,提高预约准时率。
- 定期对诊疗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3 医疗技术管理- 积极开展口腔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 加强口腔科设备、器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强化口腔科医护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3.4 医疗质量监测- 建立口腔科医疗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反馈医疗质量数据。
- 开展口腔科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加强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提高医疗安全。
3.5 患者满意度管理-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期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设立患者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患者意见和建议。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四、持续改进- 定期召开口腔科医疗质量管控小组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 加强医疗质量管控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五、考核与评价- 设立口腔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
- 对医疗质量管控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 对医疗质量管控工作不力的个人和团队进行问责和整改。
六、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第一、医疗质量1、传统的医疗质量概念,就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就是通过临床技术科室与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实施自我评价与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与医疗效果。
2、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 )对现代医疗质量的定义就是:在现有医学知识(技术水平、条件及能力)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与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
现代的医疗质量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它包括了对医疗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益、病人心理及其她医疗服务(营养、卫生环境)的满意程度。
第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系统管理概念,就是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并包含各项工作质量的系统管理。
三级质量管理:基础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就是全员管理。
终末质量,成果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就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就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与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信息科、办公室、医疗服务队、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
交费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瞧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就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就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
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就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就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科主任、护士长就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与薄弱环节。
⑴、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与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
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⑹、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就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⑺、做好病历书写与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⑻、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⑼、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⑽、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⑾、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⑿、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⒀、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三)终未医疗质量管理:1、单病种管理: (1)、确定单病种:能反映科室医疗工作重心,选常见多发病疾病顺位排列前5种疾病作为单病种,如龋病、牙缺失。
(2)、规范诊疗方案。
(3)、制定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平均医疗费用。
(4)、分析与评价:就是否为纳入标准,就是否符合诊疗规范,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就是否达到目标,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每季度1次,并督促整改。
2、质量指标管理:医疗质量总指标年初分解下达各科室,年终总结时,医院质量指标院、科分别统计,实行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主要就是月报进行管理,定期分析评价,特别就是指标中“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传染病报告率”等重点考核内容。
二、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质量控制就是指依据所得信息,使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质量偏差保持允许范围内,分基础质量控制、医疗过程质量控制、医疗终未质量控制方法,由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改进就是指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活动与过程中的效益与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医疗质量改进中主要就是改进分析,制定与落实改进方案、评价改进效果。
1、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 (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3)、医院质控部门(信息科、后勤、设备、)对各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检查、控制。
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安排、组织检查。
2、疗质量控制目的: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3、医疗质控的方法: (1)、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与控制。
(2)、科主任(护士长)与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与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医院质量控制部门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
(4)、检查就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与确保质量。
(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
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统计到人头。
(6)、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
(7)、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未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为辅。
4、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处理: (1)、医务人员在直接或间接为患者服务时,如违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她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需要或期望,引起投诉、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或被质量控制人员检查发现为不合格医疗服务。
(2)、不合格医疗服务处理程序: ①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上级医(护)师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与造成不良后果。
医院质量控制部门检查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或平常了解掌握的不合格医疗服务,应给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或当事人指出。
具有共性的不合格医疗服务通过职工大会、周会、科室晨会,制定新规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纠正、教育,并跟踪检验。
②对不合格医疗服务予以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处理。
③医院质量控制部门与临床、医技及其它部门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防止再次发生。
④对不合格医疗服务当事人与科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⑤当医院质量控制部门收到病员投诉,应要求科室责任人立即调查,查找原因,确定纠正,处理办法后3日内交回,对纠正与处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由质控部门追踪。
⑥患者提出的医疗纠纷,医务科负责接待,予以登记,对投诉内容责成相关科室调查核实,查找原因,给投诉者解释,并作出调查处理。
三、医疗质量培训方案㈠培训目的:全体员工牢记质量方针,营造学习气氛,树立全面质量观念,服务意识、规范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服务技巧,满足广大病员的合理需要。
医疗质量方针就是医院正式发布的医疗质量宗旨与方向。
我院的质量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以规范服务为手段,以病人满意为目标”。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与全方位质量管理。
㈡培训内容:⑴全员培训: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②诊疗护理规范、操作技术规程;③医疗流程管理;④医疗服务质量包括服务基本技能、沟通技巧、医疗纠纷处理;⑤职业道德建设。
⑵三基训练:各级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基本知识理论、基本技能、院科组织三基训练,做到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掌握。
由医务科负责组织三基训练工作,科室由主任(护士长)负责,具体安排落实。
医院每季度1次,科室每周1次,二线科室每2周1次,准确填写培训记录表,留讲课与训练资料,参加人员签字。
除当班人员外,其她人员必须100%参加培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院、科室培训需经医院同意)。
培训与奖惩挂钩,医务科负责督促。
四、医疗质量目标管理(一)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关 1 、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的重要性医院医疗质量的好坏,其中重要的一环便就是病历的书写,它的重要性在于它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全面、系统的记载,不但对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就是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工作必不可少的客观资料,同时也就是衡量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就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书写病历必须采取严肃认真、实事求就是的态度,病历书写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出医生的业务能力及诊疗水平,也反映出医院在医疗质量方面的整体水平。
2 、病历书写质量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存在问题有: (1)文字缺陷:即错字、别字、涂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2)病历的内在质量:主要表现为记录内容要点不完整、诊断不明确、重要的辅助检查不记录分析、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做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等; (3)病史记录不够翔实:叙述层次不清,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记录的内容与诊断治疗脱节,在病程记录中,没有反映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改换医嘱的原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临床病例讨论不全等;(4)忽视医疗文书的书写:部分医务人员偏重于技术操作,忽视医疗文书的书写,其主要表现在病史采集不全面、书写不及时,以及不能按时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与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等。
3 、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提高病历质量的重要途径就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医生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强责任心。
医务科要从医院的客观实际出发,依据上级颁发的标准制度,制订切合本院实际的质量管理目标要求与检查评定标准,制订实施计划与监督制约措施,进行定期检查考评,组织学习辅导,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质量的要求,建立健全病历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提高病历书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