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24

周学时数:

学分:1.5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政治理论必修课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系统研究世界遗产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等与世界遗产关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对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如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都能有所了解。

2、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世界遗产概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及旅游等相关问题;

(3)熟悉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标志,熟悉世界遗产的分类,掌握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重点与难点] 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遗产概念与标志

第二节世界遗产分类

第三节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四节今后世界遗产的课题

[参考书目]

[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

2、《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申报世界遗产?

第二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皇宫

第二节建筑群

第三节考古遗址

第四节洞窟石刻

[参考书目]

[1]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古代祭坛

第二节古代皇陵

第三节古代园林

第四节古代城市

第五节古代民居

[参考书目]

[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章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与双重世界遗产[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双重遗产的内涵,掌握中国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重点与难点] 双重遗产的内涵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第二节中国的双重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何学林.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双重遗产?

2、中国有哪些双重遗产?

第五章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化景观遗产的诞生,掌握文化景观遗产的三种类型,掌握我国的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 我国的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

第二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书目]

[1] 何学林.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我国主要的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第六章非洲、阿拉伯地区的世界遗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非洲、阿拉伯地区的世界遗产

[重点与难点] 非洲、阿拉伯地区的世界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非洲的世界遗产

第二节阿拉伯地区的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非洲、阿拉伯地区的世界遗产主要有哪些?

第七章亚太地区的世界遗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亚太地区的世界遗产

[重点与难点] 亚太地区的世界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主要内容]

第一节亚洲的世界遗产

第二节太平洋地区的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亚太地区的世界遗产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欧洲的世界遗产[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欧洲的世界遗产

[重点与难点] 欧洲的世界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主要内容]

第一节南欧的世界遗产

第二节西欧的世界遗产

第三节中欧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北欧的世界遗产

第五节东欧的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欧洲的世界遗产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美洲的世界遗产[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美洲的世界遗产

[重点与难点] 美洲的世界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北美洲的世界遗产

第二节中美洲、南美洲的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美洲的世界遗产主要有哪些?

第十章濒危世界遗产

第十一章候补世界遗产、落选世界遗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世界遗产遭到破环的原因,了解濒危世界遗产、候补世界遗产、落选世界遗产

[重点与难点] 濒危世界遗产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课堂讨论与训练、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十章濒危世界遗产

第十一章候补世界遗产、落选世界遗产

[参考书目]

[1]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 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世界遗产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2、列举濒危世界遗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与中心问题或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幻灯片教学和观看光盘结合。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

1、郭万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参考书

[1]世界遗产与年轻人.上海三联书店,2002

[2]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3]何学林.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城户一夫.世界遗产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6]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7] 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

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导答疑。下列是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题:讨论世界遗产的概念;举例各类世界旅游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分析世界遗产遭到破坏的原因;如何更好的保护世界遗产。

六、考试考核

考核内容为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

学生成绩由主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主卷成绩占85%,平时成绩占15%。

学业成绩=主卷成绩×85%+平时成绩×1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全及图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 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 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 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 录》的理由。)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 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 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多>>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多>>

开发和资源保护项目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

20.企业投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项目,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核准 一、提交申请 1、核准请示(包含初审意见)文件。由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韩城市、计划单列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行文,或省级主管部门行文。 2、项目申请报告(含核准项目申请表)。项目单位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按相关规定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及核准项目申请表一式5份。 3、相关部门意见。①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④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⑤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⑥主审机关要求提供的资料。 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审核标准:提供的各种审批(查)意见应为省级相关部门出具,是否按要求真实、客观的提供了所需材料。 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单位补正。 二、审核材料 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 审核标准: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查。 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若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单位应澄清、补充的相关材料和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三、会议审定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审核标准: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 2、符合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准入标准; 3、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4、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5、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6、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审核流程: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职能的,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应委托有资格的咨询单位进行评估。上述环节全部完成后,提交委主任办公会审定。 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委托咨询单位时间,不计入办理时限。 四、出具文件 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审核标准:委主任办公会通过的项目,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未通过的项目,告知项目单位。 1 / 1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24 周学时数: 学分:1.5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政治理论必修课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系统研究世界遗产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等与世界遗产关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对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如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都能有所了解。 2、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世界遗产概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及旅游等相关问题; (3)熟悉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标志,熟悉世界遗产的分类,掌握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重点与难点] 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遗产概念与标志 第二节世界遗产分类 第三节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四节今后世界遗产的课题 [参考书目] [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 2、《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申报世界遗产? 第二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皇宫 第二节建筑群 第三节考古遗址 第四节洞窟石刻 [参考书目] [1]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二)

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79年开始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据世界遗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共评选出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自1985年加入该公约后,遵循公约的宗旨和要求,在公约确定的保护管理框架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已拥有40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的45项和西班牙的42项,稳居世界第三位。在2010年11月份4日,被誉为"博物馆奥林匹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其中有关中国境内丰沛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内如火如荼的"申遗热",成为6天会期内中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为什么各个国家要申请自己国家的资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 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对该遗产价值的一种肯定,说明它是人类或大自然的一种智慧。它的价值是属于全人类,全世界所共有的,而非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对于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珍惜

它,保护它,感受它的那种智慧,这是属于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没有所谓的国界之分,所有人类都有权去分享这种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但是它又是座落在某一处地方,或融汇了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所以从狭义上说它又是各个国家所独有的,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对于遗产本身,而且对于拥有它的那个国家民族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毫无疑问,通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宣传推广和保护的作用。既然它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智慧,那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它们。而对于它们的保护,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国家政府下的一些机构来进行,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的宣传和保护作用。通过申遗,首先能够提高其知名度,使得该文物为人关注,为人所了解,这就起到了一定了宣传作用,并且是全球性的,申遗成功后,文物就会更加受到公众社会的重视,国家政府就会成立一些相关机构,并且下发资金进行保护以及维修,各媒体也会进行报道和监督,从而使得它能够得以长存。清福陵、清昭陵都已有80年的公园历史,“申遗”成功后,两陵的保护更加注重公众参与。两陵的管理部门通过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科普画廊、组织志愿者保护两陵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它的知名度,更增加了公众保护意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 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 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 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 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 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 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 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 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 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 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 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 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 宋木构 建筑5 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 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 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 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 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 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 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 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 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 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 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 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还有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wqxpjfhq 采纳率:55% 10级2013.06.16 .27项文化遗产,7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泰山(自文,1987年)长城(文,1987年)明清皇家宫殿(文,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敦煌莫高窟(文,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1987年)黄山(自文,1990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文,1994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文,1994年)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文,1994年,2000年,2001年):布达拉宫(1994年)-大昭寺(2000年)-罗布林卡(2001年)庐山国家公园(文,1996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自文,1996年)丽江古城(文,1997年)平遥古城(文,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文,1997年,2000年):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1997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2000年)颐和园(文,1998年)天坛(文,1998年)武夷山风景区(自文,1999年)大足石刻(文,1999年)青城山和都江堰(文,2000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

2000年)龙门石窟(文,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文,2000年,2003年,2004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云冈石窟(文,2001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自,2003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文,2004年)澳门历史城区(文,2005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自,2006年)安阳殷墟(文,2006年)中国南方喀斯特(自,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文,2007年)福建土楼(文,2008年)三清山(自,2008年)五台山(文,2009年)历史文化名城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吉林:吉林市、集安市辽宁:沈阳市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泰安市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湖北:江陵、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哪些 有空去狂狂,一可以促进消费,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二可以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地域名称 批准时 间 遗产种类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附1)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附7)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附2、 附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附4)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明十三陵(北 京)、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清东陵 (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附5、附 6)(附8)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UNESCOWorldHeritage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 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为保护对象的财产的所在国却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 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保存和维护世界遗产和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

为它的有效补充,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在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上,曾决定应就此问题制订一项国际公约,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本公约。 Ⅰ.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第1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风景名胜区 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概况 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崇安县境内,总面积达99975公顷。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 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南中国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 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 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区域 提名地区总面积为999.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35.75平方公里;核心次区面积364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78.88平方公里。包括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古汉城遗址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4部分。 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内容 文化遗产: ①架壑船棺,距今3750余年,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悬棺遗址中年代最早; ②古汉城遗址,距今2355±70年,西汉闽越国时期的王城,面积达22万平方米; ③朱子理学文化,构成中国宋至清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 ④摩崖石刻,现存426幅,由宋至清,是武夷山古文化和古书法艺术的宝库; ⑤古崖居遗构; ⑥茶文化; ⑦宗教文化;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一、前言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拥有众多光辉的文化遗产,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拥有典型性的地质地貌形态、多样生态环境类型、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瑰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的濒危物种栖息地,这些自然遗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对本国世界遗产的认定、发掘、保护、科研、教育、宣传和传承负有神圣的责任;在推动保护世界遗产的事业中,中国也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伟大和持久生命力,促进遗产地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二、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 2.1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 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人类自然和文化财富的新认识。它使我们的视野超越了“文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概念,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和自然资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大自然赋予的瑰丽神奇的景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指的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普遍突出价值、人类罕见、无法替代的文化和自然财富。 1、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帶。 2、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

2020年整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doc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使我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博大内涵和精深潜质。同时本书采用画质优美、内容丰富充实的图片来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享受一场唯美的视觉盛宴。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文化遗产”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规划产生得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世界遗产是当今人类所共同拥有、并要留给人类未来的宝贵财富!任何遗产的坏变和丢失都会使全世界遗产枯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遗产不断深入的了解,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广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然而,"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也带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旅游界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年来,随着我国遗产地旅游异常升温,一方面提高了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也使其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价值。另一方面,旅游热也危及了世界遗产,一些遗产地急功近利,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使遗产破坏严重。我国已有长城等十几处世界遗产受联合国监测,有的已处于"病危"境地。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保护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开发,从政策等各方面保证遗产的有效利用。 过度开发与利用是我国世界遗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仅破坏了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资源,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旅游形象。解决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的政策建议:尽快颁布世界遗产保护法、出台个性化的法律法规;设置专业、高效、权威的垂直管理专门机构;加大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和宣传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动态监管等。 1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以下统计截止至2010年)

昆曲资料图片 2001年(1项):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琴资料图片 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程序

申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程序 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流程 共包含5个步骤: (1)缔约国列出预备清单,并将所申报的遗产项目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 (2)世界遗产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看其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申报的有关技术要求; (3)世界遗产中心将材料转给IUCN,IUCN派专家到实地考察评估遗产的价值、完整性以及保护管理状况等; (4)IUCN将评估报告及结论呈报世界遗产中心; (5)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次年的遗产大会上最终作出列入、推迟考虑或不列入的决定。 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缩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世界性保护联盟,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 成立于1948年10月,当时名称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IUPN),1956年更名为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1990年正式更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目前共有82个国家,111个政府机构和800多非政府组织。中国首次参加了在蒙特利尔召开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会,成为第75个成员国。

二、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和审核 世界遗产的申报和审核过程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1)提交申报文本 文本要求给出预备项目的准确名称、地理坐标、法律地位、行政关系;而且要求就其现状和申报理由作出详细的论证、阐述,包括和国外同类遗产的比较研究;要按照《公约》的要求划定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就遗产保护的法律、措施以及遗产面临的压力和威胁作出详细的说明;还需要介绍日常管理制度和监测措施。为使申报文本更加直观,需要附上详尽的影像资料。 于世界遗产预备项目的分类别审定制度相似,我国也实行相应的分类别申报制度: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自然遗产由建设部负责、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由两部门共同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申报文本必须上报国务院批准,由总理签字之后,再通过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向教科文组织总部递交。 (2)实地考察 中心收到各国的申报文本之后,需要由合作机构组织国际专家进行项目评估。遵照惯例,专家不能来自申报当事国,要求熟悉世界遗产规则,又要尽可能地了解所评估的项目。项目评估的重点在于其管理状况,对于普遍价值的评价,则主要通过通讯形式广泛征求各领域权威专家的意见,汇总成评估报告。由于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相对而言又缺乏智力支持,还容易受政治影响,所以难以作出专业的科学评估,因而,评估工作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试题(论文)

临沂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试题(论文)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课程类型:校通识课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涉及有关世界遗产的基础知识和世界各大地区的世界遗产概况,同时还探讨了世界遗产的管理、保护以及候补世界遗产、落选世界遗产、濒危世界遗产的申请、保护等世界遗产领域的新课题。 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等与世界遗产关联的问题进行了了解和掌握,重点应该放在目前中国的40处世界遗产,对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如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等,都能有所了解。 论文题目: 可紧扣教学大纲与课程讲授内容,从地理学、民俗学、旅游资源学、建筑学、艺术学等角度为出发点,围绕中国或世界上某一种(处或类)世界遗产的某一特点自拟题目撰写(任课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号顺序规定题目)。下列题目仅供参考。 1、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与分布特点分析; 2、世界遗产在全球范围的分布分析; 3、旅游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 4、从自我角度谈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5、造成濒危世界遗产的原因分析? 论文要求: 1、围绕世界遗产,题目自拟,选题恰当,内容切题; 2、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这几部分; 3、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4、杜绝从网上全文复制粘贴、出现雷同卷;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2000字; 6、手写到统一印发的论文答题纸上。(跟自己所在系院索取或集体购买)

临沂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论文评分标准 因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专业背景等相差较大,故本次考试采取开放式论文方式进行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次论文的评分标准主要从选题是否符合考核要求,内容是否切题,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规范,文字表达是否流畅,字迹是否工整,字数是否达标,格式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判。(标准仅供参考) 90-100 分:要求选题适当,符合考核要求,内容切题、充实,分析深入细致,论述科学合理,结构合理严谨、逻辑条理性强,语言流畅,文字工整、卷面整洁,字数达标,格式规范等; 80-89分:要求选题适当,符合考核要求,内容切题、充实,分析较深入细致,结构较合理、逻辑条理性较强,语言较流畅,文字工整、卷面较整洁,字数达标,格式规范等; 70-79分:要求选题基本合理,内容切题、分析基本科学,结构基本合理、有逻辑条理性,语言基本通畅,文字、卷面基本整洁工整,字数基本达标,格式较规范等; 60-69分:要求选题基本合理,内容切题一般,结构松散,逻辑条理性一般,字迹字面较乱,字数基本达标,格式较规范等; 60 分以下:选题与考核要求联系性不紧密,内容分析不够细致深入,结构松散,字迹、卷面较乱,字数不足,格式不规范等。 注:论文内容为非世界遗产名录中(仅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的,以不及格论处。

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平遥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 吉林、辽宁: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二、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四、文化景观: 庐山 五、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古琴

中国的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武陵源景色绮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绵延超过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三江并流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行而流,称为“三江并流”。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惟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 4.1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4.2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 4.2.1 文化遗产 (a)(i)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或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iii)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或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v)或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vi)或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 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此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 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及下列补充条件: (b)(i)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置景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如是文化景观,则应具备其独有特征和构成物(委员会强调,重建只有根据原物之完整和详细资料并毫无臆测成分,方接受)。 (ii)有充分的法律及传统保护机制,以确保被提名的文化财产或文化景观得到妥善保存,国家、省和市各级文保立法或行之有效的传统保护以及适当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应清楚地在题名表中加以说明。同时,还希望得到使有关法律及管理机制切实有效地实施和运作的保证。此外,为保持文化遗址,特别是那些对广大参观者开放的文化遗址的完整性各有关缔约国应能提供关于财产管理、保护及向公众开放的相应行政安排之证据。 4.2.2 自然遗产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 (a)(i)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如寒武纪、白堊纪等)的突出例证; (ii)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如冰河作用、火山活动等)、生物演化过程(如热带雨林、沙漠、冻土带等生物群落)、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如梯田农业景观)的突出例证; (iii)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诸如河流、山脉、瀑布等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 (iv)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举世关注的动植物聚居的生态系统)。

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双重遗产(4处) 1.泰山风景名胜区—岱庙、灵岩寺(山东,1987.12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山东泰山是五岳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在山东省中部,津浦铁路的东侧,因位于我国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一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汶水环绕,前瞻圣城曲阜,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被尊为“天下第一山”,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泰山,不仅是历代帝王所奉为的“神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位居首位。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驻足灵岩胜景,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寺内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朝的泥塑绘画,寺内的罗汉泥塑像制作于宋代,梁启超称之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题辞“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旅游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1、美国在提出世界遗产新概念上的首要功绩 2、埃及修建阿斯旺水电站与努比亚遗址的搬迁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遗址搬迁进行的各项努力 保护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三大国际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相关组织 遗产公约缔约国和缔约国大会 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中心 《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 《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基金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六项内容 a、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基本定义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 b、公约缔约国在确立、保护和保存世界遗产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c、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功能; d、世界遗产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e、世界遗产的国际援助; f、世界遗产的宣传和教育。 2.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a、每年召开世界遗产大会,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申报项目; b、监测各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c、受理并考察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及时将它们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并制定和实施拯救计划; d、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提出申请的国家及时提供技术和财力援助。 三.世界遗产委员会及世界遗产中心的三个国际顾问机构 国际遗迹和遗址委员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保护和恢复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 四.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则界定 两大前提:“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以及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 三大类别:文物、建筑物和遗址 五.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或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例如金字塔) ②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区域内、对其建筑艺术或景观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建筑或景观。(例如凡尔赛宫) ③作为一种已逝文明或文化的独特见证。(例如伊朗的波斯波利斯王宫遗址和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雕群像) ④代表人类历史某个重要时期的建筑或景观的杰出典范。(例如罗马梵蒂冈的许多建筑和景观) ⑤作为人类古老传统而又难于保存的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典范。(例如美洲的印第安人保留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