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合集下载

兽药种类(抗微生物类药物).

兽药种类(抗微生物类药物).

一、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 此类抗生素类是利用放线菌或小单孢菌产生的具有大环内酯环的抗生素
的总称,因含有氨基糖而呈碱性。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一些革 兰氏阴性菌,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支原体都有抑制作用。同类中不同 的产品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别,如十六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活性最强, 对多种耐药细菌有抗药活性。此类抗生素主要从肠道中吸收,能产生交 叉耐药性,主要包括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生抗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性。属于此类抗 生素的主要有杆菌肽锌、黏杆菌素、维吉尼亚霉素、硫肽霉 素、持久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一、抗生素
(2)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生素的总称,均由链
霉菌发酵产生。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对畜禽呼吸系统疾病和 家畜的细菌性腹泻非常有效,连续低浓度投药有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 还能促进产蛋和增加泌乳量。但因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人畜共用抗生素, 易产生抗药性。欧洲已禁止该类抗生素作为促生长抗生素应用,美国和 日本仍在使用金霉素和土霉素季按盐,我国仍大量使用土霉素钙素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已醇的配基,以糖苷键或与氨基
糖相结合(有的与中性糖结合)的化合物,也称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此 类抗生素用饲料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一种是抗菌性抗生素如新霉素, 状观霉素和安普霉素;一种是驱线虫性抗生素,如越霉素A和潮霉素B。 尽管作用不同,但此类抗生素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
一、抗生素
(7)化学合成类 此类抗生素由于副作用大,正被逐渐淘汰。大部分只允许做兽药,而不用
作饲料添加剂。此类抗生素有磺胺类、喹乙醇、呋喃唑酮、硝呋烯腙等。
二、合成抗菌药物
合成抗菌药可分为五类: 磺胺类、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硝基呋 喃类、硝基咪唑类。这五类药物中,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磺胺类与喹 诺酮类, 喹噁啉类的卡巴氧、喹乙醇由于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欧、 美许多国家已禁止食品动物使用。硝基呋喃类如呋喃他酮、呋喃 唑酮以及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地美硝唑由于发现有致癌作用, 世 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已禁止作为促生长添加剂使用。

完整版)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

完整版)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

完整版)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抗微生物药物分类简介及作用机制总结一、引言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微生物药物可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对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分类简介,并总结其作用机制。

二、抗生素抗生素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它们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和庆大霉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和强力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抗菌。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药效。

5.核酸合成抑制剂:如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通过阻断微生物核酸的合成来起到抗菌作用。

三、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其主要分类如下:1.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和伊曲康唑,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中的酵素,阻断真菌的生长和复制。

2.联苯胺类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和伊曲康胺,通过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药效。

四、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治疗对象的不同,抗病毒药物可分为多个类别:1.核苷类似物:如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通过与病毒DNA或RNA结合阻碍其复制。

2.抑制病毒酶:如利巴韦林和雷米夫定,能够抑制病毒酶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

3.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五、其他抗微生物药物除了上述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别的药物,如抗疟药、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等。

结论抗微生物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

了解这些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应用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

参考文献:Smith。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反应。
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的实施 和推广
章节副标题
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的宣传和培训
宣传渠道:通过医院、社区、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 培训内容:针对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不良反应监测: 指南强调对抗微 生物治疗过程中 的不良反应进行 密切监测包括但 不限于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
骨髓抑制等。
监测方案:根据 不同抗微生物药 物的特性指南制 定了相应的监测 方案以确保治疗 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注意事项:在使 用抗微生物药物 治疗过程中应关 注患者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避 免出现严重不良
抗微生物治疗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
抗微生物治疗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抗微生物治疗可以有效杀死或抑制病原体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抗微生物治疗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抗微生物治疗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手术、重症监护、肿瘤治疗等领域对于提高医 疗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的制定背景和目的
背景:随着抗 生素的广泛使 用抗微生物耐 药性日益严重 治疗难度增加。
目的:制定抗 微生物治疗指 南规范临床用 药提高治疗效 果延缓耐药性
的发展。
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的内容
章节副标题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原则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使用原则: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微生物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 和处方避免滥用和自行购药。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抗微生物药物可以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镇静药等不同类别。

其中,抗菌药又可以分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两类。

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酰胺醇类、林可胺类等等。

合成的抗菌药则主要包括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三不用”:一是尽量不用抗菌药,除非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必须使用;二是对于一些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应当避免使用抗菌药;三是在皮肤粘膜局部治疗时,应当选择局部用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细菌。

此外,我们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病畜机体的抵抗能力,例如多给些水、改善饲养环境,必要时可给输液等等。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根据病原和药物特点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根据抗菌谱和适应症选用药物。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疾病的病原菌是什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窄普药;如果不知道或者出现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我们则需要选择一些广谱一些的药物。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

二、根据药动学特性选用药物。

例如,在防治消化道感染时,我们应当选择一些口服不吸收或吸收比较困难、可以在消化道有较高浓度的药物;在防治泌尿系统感染时,我们则需要选择一些可以以原形从尿液排出的药物;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时,我们则需要选择一些吸收容易或者在肺组织中有选择性分布的药物。

三、要有准确的剂量和疗程,按规定的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给药,不要长期大剂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开始用药或者在急性传染和严重感染的时候,给药的剂量要稍大一些。

严重感染多采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以内服为宜。

四、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我们不应当轻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在非常情况下,只采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因为多种因为联合使用的时候,可能出现毒性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切忌盲目组合给药。

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本品的一次静脉输注须在30-40分钟内完成。应避免输注时间过长而造成血药浓度低于 治疗剂量。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 2、肝脏功能改变:AST和ALT增高。个别报道可 出现肺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上述改变同样可在 其他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中出现。 3、肾脏功能改变:罕见低钾血症。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罕见惊厥,主要发生在 肾功能不全或大剂量应用本品的病人中。 5、血液系统改变: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 症和出血现象。 6、局部反应:静脉注射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
特点



1、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阳性菌 和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2、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 3、服用方便,直接吞服或溶于水后口服, 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 人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 1.支气管感染:一次0.3~0.4g,一日2次,疗程 7~14日。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 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4g,一日2次, 疗程10~14日。 3.单纯性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一次0.4g,单剂 量。 4.肠道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5~7日。 5.伤寒:一次0.4g,一日2次,疗程10~14日。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13岁或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1次;下呼 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天 0.5g,分1次或2次,严重病例每次0.5g,每天2次。 2、2至1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次7.5mg/kg体重,每天2次;皮 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次20mg/kg体重,每天1次。 3、6个月婴儿至12岁儿童中耳炎,每次15mg/kg体重,每天2次; 急性鼻窦炎,一般每次7.5mg/kg体重,每天2次;严重病例,每 次15mg/kg体重,每天2次。 *疗程一般7-14天,但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扁桃体炎、咽 炎的疗程至少10天。

抗微生物药品的分类、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抗微生物药品的分类、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衡 ,造成体内某些原籍菌或条件性致病菌的过度繁 殖而出规定位转移 , 引起双重感染。
加强 , 另外也可以是同类抗微生物药品的合用 , 如链 霉素和多粘菌素合用也可加强疗效 。 防止影响免疫反 应及产生配伍禁忌。对拟
别 注意 拟 出 口地 国家 的特 I 限制 , 出 口地禁 用 的抗 拟 微 生物 药 品坚 决不 用 。
期 应 用 , 引 起 耐 药 菌 株 的产 生 , 药 基 因 的转 移 , 易 耐 导 致抗 微 生物 药 品 的医疗 效应 减 弱 。 抗 微 生 物 药 品 的滥 用 容 易 引起 内源性 感 染 或 双 重 感 染 。抗 微生 物 药 品 的使 用 在抑 制 致 病 微生 物 的 同时 , 抑 杀 了畜禽 体 内 的生理 性 微 生物 , 也 扰乱 了微 生 物 种 群 之 间 的相 互 制 约格 局 ,破 坏 了微 生态 的平
兽 药
抗 微 生 物 药 品 的 分 类 、 在 问 题 及 解 决 措 施 存
于 振 春 ( 黑龙江省龙江县鲁河乡畜牧兽 医综合服务站 110 ) 618
抗微 生物 药 物 , 即抗 感 染 药 物 , 即杀灭 或 者 抑 制 微 生物 生 长 或 繁殖 的 药物 , 括 抗 菌 药物 、 病 毒 药 包 抗 物 、 滴 虫原 虫 药 物 、 支原 体 衣 原体 立 克 次体 药 物 抗 抗 等 , 不 包括 抗寄 生虫 药 物 。抗微 生 物药 品用 于临 床 但
应用必须有足够的剂量与疗程。总的来说 , 开始剂量 与急重病例的剂量应当比较大, 症状 已控制或轻症病 例 的剂 量 可适 当减 少 , 程要 充足 。在 应用抗 微 生物 疗 药品治疗的过程中除密切注意疗效之外 , 还应注意可 能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 如肝 肾功 能不 良引 起 的反 应 。症 状好转或减轻 , 应坚持用药 , 疗效不佳或不明显的应 及时修正方案。抗微生物药品的联合应用 , 可使疗效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给猪肌肉或静脉注射2.5mg/kg的土拉霉素,结 果表明,肌肉注射给药后15分钟,血药浓度达峰 值。血浆中表现平均消除半衰期为75.6小时;静 脉注射给药后,消除半衰期为67.5h。
肌肉注射给药12小时后肺内药物浓度为 2840ng/g,24小时后为3 470ng/g,6天为1700ng/g ,10天为1240ng/g,综上所述,猪按2.5mg/kg单 剂量肌肉注射土拉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生物 利用度高,肺内组织内一直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消除缓慢。
• 非典型的病毒病,可以用干扰素、淋巴因子、抗 病毒中药等来治疗。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二)抗菌药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化 学

结 构

分 类


抗生素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林可胺类 多肽类 截短侧耳素类
化学合成抗菌药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磺胺类 呋喃类 喹诺酮类 喹噁啉类 硝基咪唑类
(1)青霉素为窄谱杀菌剂,口服不吸收。 (2)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为广谱杀菌剂,在治疗全身 感染时选用阿莫西林的疗效比氨苄西林好,治疗肠道感染时, 氨苄西林不易吸收在胃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故选氨苄 西林好。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内科药物的分类与常规用法

内科药物的分类与常规用法

内科药物的分类与常规用法一、引言内科药物指的是治疗内科疾病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类非手术治疗领域。

了解内科药物的分类与常规用法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科药物的分类以及常见的使用方法。

二、内科药物的分类1.按作用机制分类(1)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感染和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醇酚类等。

(2)心血管系统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降脂药、扩血管剂等,主要用于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等。

(3)呼吸系统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咳喉镇咳止咳剂等,主要用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常见的呼吸系统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物等。

(4)消化系统药物:包括抗酸药、促进肠胃蠕动剂等,主要用于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常见的消化系统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胰酶替代剂等。

(5)神经系统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主要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常见的神经系统药物有苯二氮䓬类、SSRI类等。

2.按给药途径分类(1)口服给药:将药物通过口腔直接服用,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

例如,治疗高血压时通常使用的降压药就是口服给药。

(2)静脉注射: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作用迅速而直接。

例如,在危重病人治疗中,采用静脉注射可以使患者迅速吸收大量营养药物。

(3)皮下注射:将药物通过皮下注射进入体内,主要用于需要缓慢吸收或需要长效持续作用的药物。

例如,胰岛素和抗凝剂常采用皮下注射给药。

(4)肌肉注射:将药物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体内,通常比口服给药更快有效。

例如,在治疗急性疼痛时,医生通常会选择肌肉注射镇痛剂。

三、内科药物的常规用法1. 药物的使用剂量对于每种内科药物,合理的使用剂量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用量。

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等可能需要调整用量。

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指南

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指南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抗菌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抗菌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前言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按其来源分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抗菌素三类。

抗生素(antibiotic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semisynthetic antibiotics):以微生物生物合成为基础,对其结构改造获得的新的合成物。

如: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二甲氨四环素、利福平。

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完全由人工合成,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广泛,而在国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易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一旦产生了耐药性,将会难以控制感染,对治疗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的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临床医师都基本了解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0 -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面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

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然逐年增加。

这些问题的发生,除抗生素本身的因素外,与药物的有效选择、合理应用都有重要关系。

而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绝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套用。

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是及进取得抗感染疗效关键。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1.抗菌药物发展简史1929年,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O年,弗劳雷(Florey and Chain)分离提纯青霉素成功,开创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2023国家抗微生物指南解读

2023国家抗微生物指南解读

2023国家抗微生物指南解读随着医学的进步,抗微生物药物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和细菌的耐药性也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为此,国家发布了2023版抗微生物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本文将对这一指南进行详细解读。

1.抗微生物药物概述抗微生物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防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药物。

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

2.抗微生物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抗微生物药物可分为多种类型。

抗生素按作用机制可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

抗病毒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逆转录酶抑制剂、DNA多聚酶抑制剂等。

抗真菌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唑类、嘧啶类等。

3.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原则为确保抗微生物药物的疗效,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应遵循以下原则:诊断明确后方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遵循“能单用不联用、能小剂量不小剂量”的原则。

4.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现状与挑战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此,医疗机构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5.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针对不同感染类型和致病菌,该指南提供了详细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建议,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指南选用合适的药物。

6.抗微生物药物预防性应用指南预防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耐药性的风险。

该指南对预防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指征、种类、剂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7.抗微生物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指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需特别注意。

该指南详细阐述了各类特殊人群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建议,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用药指南

用药指南

西药部分1 抗微生物药物1 1抗生素注:上述各药均指以口服或注射方式应用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局部用药者。

有*者需经科主任同意或专家会诊使用。

2.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革兰阳性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联系使用;如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流行部门,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可考虑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必须经过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指导小组的讨论;4.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林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5.给药时机与疗程: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大于1500ml,术中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 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4)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一、适应证1.青霉素: 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

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青霉素钠粉针剂,规格:80万单位;处方:注射用青霉钠;用法:一般感染:im,80-200万V/日,分3-4给药,ivdrip,200-2000万V/日,分2-4次给药。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抗微生物药:包括抗生素、化学抗菌物和抗感染植物药制剂。

一、抗生素——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抗生素分类:1、β-内酰胺类: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属此类。

青霉素类分为:A、青霉素G类;B、青霉素V类;C、氨苄西林类;D、美西林类,如氮卓脒青霉素、酯匹美西林;E、甲氧西林类,如坦莫西林;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如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分为:第一代:口服: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等;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第二代:口服:头孢丙烯、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西丁、头孢西丁第三代:口服: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他美酯、头孢妥仑匹酯、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头孢哌酮钠(先锋必)、头孢米诺钠、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替唑、头孢匹胺、头孢地嗪、头孢哌酮他巴坦、头孢硫脒等;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2、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3、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米诺霉素等;4、酰胺醇类(氯霉素类):如氯霉素、甲砜霉素等;5、大环内酯类:如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严迪)、阿奇霉素、麦迪霉素等;6、林可霉素类:如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等;7、其它抗细菌的抗生素:磷霉素、多粘菌素等;二、化学抗菌药物:1、抗病毒类:如金刚脘胺、阿昔洛韦、吗啉胍、利巴韦林等;2、磺胺类:如SD、SMZ、CO.SMZ、SD-Zn、SD-Ag等;3、甲氧苄啶类:如甲氧苄啶等;4、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5、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6、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7、抗结核类: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等;8、抗真菌抗生素:如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灰黄霉素等;9、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阿霉素;10、抗麻风类:氨苯砜、苯丙砜、安布新等;三、抗感染植物药制剂:如大蒜素、黄藤素、苦参碱、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钠、双黄连制剂、金银花、板蓝根、穿心莲等。

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

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

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2010-10-17 20:07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1 兽药的分类1.1 抗微生物药1.1.1 抗生素1.1.1.1 青霉素类(B-内酰胺类)(1、A类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作用机理: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使新合成的细胞壁缺陷而溶菌(青霉素类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而实现)繁殖期的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十分旺盛, 是繁殖期杀菌剂。

常用的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A、青霉素a、对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药敏, 抗原虫。

b、水中稳定性差, 半小时饮药水为宜。

c、不要与酸性药物合用, 易受胃酸破坏。

防治办法:青霉素+西米替丁(防胃酸分泌)增效青霉素8倍。

d、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治疗:a、呼吸道病b、乳房炎c、球虫d、梭状芽孢菌B、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a、耐酸(可口服)。

b、不耐热(闭光阴凉保存)。

c、能被碱分解(不与碱性药物合用如NaHCO3)。

d、对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药敏、抗原虫。

e、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C、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a、耐酸、耐热(对氨苄青霉素讲)。

b、血液浓度高(是氨苄青霉素的3倍)。

c、链球菌最药敏。

d、不能治疗支原体:一般与喹诺酮合用来治疗支原体。

e、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治疗肠道病:羟氨支青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等;治疗呼吸道病:羟氨苄青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治疗枝原体)+丙磺舒(减慢肾排除) +扑热息痛(减慢胃排除)等。

1.1.1.2 头孢类 (B-内酰胺类)(1、A类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作用机理: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新合成的细胞壁缺陷而溶菌(青霉素类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而实现)。

繁殖期的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十分旺盛,是繁殖期杀菌剂。

常用的有:头孢拉定、头胞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

A、头孢拉定a、口服易吸收。

b、空腹服药吸收迅速(饲喂前1小时或饲喂后2小时)。

c、丙磺舒抑制肾排除而增效5倍。

(整理)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整理)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一、抗菌药物(一)为什么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1.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品种、产量及销售量均处于所有药品中的第一位。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投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

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为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竞争十分激烈。

我国抗生素产品种类齐全,在抗生素/抗菌素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是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以及磺胺类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最大,我国青霉素年产量超过2.2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70%。

我国青霉素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四家,四家产品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

四环素、氯霉素、土窃案、链霉素等产品,由于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因此国际上主要产设集中在我国,但由于这些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应用于人群,而且由于毒副作用在畜牧市场也受到限制,所以市场需求并不大。

我国抗生素行业呈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在全球占较大比重,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但在高端产品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抗生素行业在全球已是一个成熟行业,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

但不同的品种在成长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差别较大,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多已处于衰退期,而头孢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

发展速度、品种1907年发现磺胺药物,1929年发现青霉素G生物来源天然的抗生素衍生物9000种人工化学半合成的抗菌药衍生物10万多种每年以200-300种速度递增世界抗生素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临床实际应用的抗菌药只有200多种年产量70年代年产量1.2万吨,80年代年产量2.5万吨90年代年产量4~5万吨,2000年产量7万吨年销售量1982年世界药品销售800亿美元,其中抗菌药为110亿美元,占12.5%。

《合理使用抗菌药》PPT课件

《合理使用抗菌药》PPT课件
• 卡巴氧:本品禁与抗生素混合或同时使用。不宜用于粗蛋白低于15%的全价饲 料,超过4月龄的猪禁用。
• 痢菌净:本品不宜与抗生素混合使用。
• 土霉素类:避免与碱性物如小苏打以及含钙、镁、铝、铁 等药物配伍,避免与乳制品和钙量较高的饲料混饲。提示: 仔猪过渡料不宜使用金霉素。用药低于5天。
➢ 与泰妙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 感染时有协同作用。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 恩拉菌素:禁与土霉素、北里霉素、弗吉尼亚霉 素、杆菌肽锌配伍使用。
• 杆菌肽锌、恩拉霉素、维吉霉素、北里霉素、泰 乐菌素、黄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喹乙醇、万 能肥素不能同时使用

抗菌药配伍禁忌
• 1 青霉素
• 磺胺、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红霉素、氨茶碱为碱性药物,青霉素在碱性 环境易受破坏,所以,青霉素与磺胺合用不合理,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同时 注射时应该分开,以免产生反应
6. 氨基糖苷类
•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 • 新霉素(氟氏)、 • 大观霉素(壮观霉素)、 • 安普霉素(阿普拉霉素)、 • 潮霉素、越霉素A、春雷霉素
• 氯霉素、 • 甲砜霉素、 • 氟苯尼考
7. 氯霉素
8. 四环素类
• 土霉素、 • 四环素、 • 金霉素、 •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 美他环素、米诺环素
➢ TMP、DVD有明显增效作用,适量硫酸钠(1:1) 同时给药, 有利于本品吸收。
➢ 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 红霉素:不宜在颗粒料中使用,配合后饲料储存不超过2周。 • 泰乐菌素:不宜与聚醚类合用,因为可导致后者毒性增强。小苏打可增加吸
收。
• 竹桃霉素:种猪禁用。 • 泰妙菌素:禁止与莫能霉素、盐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合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万仁玲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根据作用对象可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镇静药等。

其中,抗菌药又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两类。

那么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酰胺醇类、林可胺类等等。

合成的抗菌药主要有磺胺类、喹诺酮类。

临床应用抗菌药时,要考虑的首先是“三不用”:一是根据临床症状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发热一时半会儿查不出原因的不用,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其次考虑的是皮肤粘膜局部治疗的时候,要选用局部用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细菌,再就考虑的是要尽快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病畜机体的抵抗能力,如多给些水、改善饲养环境,必要的时候可以给输液等等这些措施。

合理使用抗菌药应根据病原和药物特点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根据抗菌谱和适应症选用药物。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疾病病原菌是什么,这时候选用一些窄普药;如果不知道或者出现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选用要广谱一些的药物,如果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二根据药动学特性选用药物。

防治消化道感染的时候,应选择一些口服不吸收,或者吸收比较困难的、可以在消化道有较高浓度的药物。

防治泌尿系统感染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一些以原形从尿液排出的药物。

如果防治呼吸道感染,就选择一些吸收容易,或者在肺组织中有选择性分布的药物。

三要有准确的剂量和疗程,按规定的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给药,不要长期大剂量使用。

一般开始用药或急性传染和严重感染的时候,给药的剂量要稍大一些。

严重感染多采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以内服为宜。

四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

一般我们不轻易联合使用这些抗菌药,在非常情况下,只采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因为多种因为联合使用的时候,可能出现毒性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切忌盲目组合给药。

下面我们针对具体的药物来进行选用讨论。

(一)青霉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我们以青霉素钾钠为例,这类药在口腔及消化道当中大部分被破坏,仅有少量被吸收,因此不宜口服。

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

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

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目录1. 引言2. 背景3. 目的4. 范围5. 分级管理原则6. 分级管理标准7. 分级管理程序8. 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9. 监督和评估10. 附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保障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2. 背景抗微生物药物在医疗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当的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抗药性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抗菌药物资源的浪费。

因此,建立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3.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制定统一的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标准,明确各级药物的使用范围、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长,推动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

4.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

5. 分级管理原则本制度的分级管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功能性:根据药物对微生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和临床疗效,将抗微生物药物分为不同的级别。

- 安全性:根据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确保药物使用时的安全性。

- 经济性:根据药物的价格和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药物的使用。

6. 分级管理标准本制度对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级管理标准如下:- 一级药物:适用于治疗常见的、对一线药物敏感的微生物感染。

- 二级药物:适用于治疗对一线药物耐药或二线药物敏感的微生物感染。

- 三级药物:适用于治疗对一线和二线药物耐药的微生物感染,或特殊病情的微生物感染。

7. 分级管理程序本制度的分级管理程序如下:- 制定分级管理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级管理标准。

- 分级评估和定期更新:定期对抗微生物药物进行分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更新分级管理标准。

- 分发和使用指导:根据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和分发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指导,并培训相关人员。

- 监测和报告:建立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统计和分析使用情况,并进行结果的反馈和分析。

8. 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本制度的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包括:- 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抗微生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
沃尼妙林
氟沃尼妙林(Valnemulin)是新一代截短侧耳素 类半合成抗生素,属二萜烯类,与泰妙菌素属同一 类药物,是动物专用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猪、牛 、羊及家禽的支原体病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它是 第一个全欧洲批准的兽用药物预混剂,被列为兽用 处方药。
“时间依赖性”与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 由于长期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防治禽 流感及其他病毒病,病毒易产生变异毒株,可能威胁人 类健康。《农业部第560号公告》明确规定:禁止使用 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吗啉胍、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
• 非典型的病毒病,可以用干扰素、淋巴因子、 抗病毒中药等来治疗。
(二)抗菌药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 : 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 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 :氨基糖苷类、多肽类 第三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 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和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合 用可以获得增强和协同作用:
• 青霉素+链霉素 • 青霉素+庆大霉素(不能用庆大霉素稀释青霉素) • 青霉素+多粘菌素 • 这是因为第一类药物使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被破
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 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 一天一次疗法。
浓度依赖性抗菌素应将其1日药量集中使用, 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投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 使24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
据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 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 发生拮抗作用者占5%~10%。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 ,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 而不是药物浓度。 为了延长血药浓度,常用方法是 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氨苄青霉素+丙磺舒) ⑵低剂量多次给药。
• 浓度依赖性药物
该类抗菌药物血药峰值浓度越高,对致病菌的杀 伤力越强,杀伤速度越快。
特点:1 抑菌活性随着抗菌药物的浓度升高而 增强,当血药峰浓度大于致病菌MIC的8~10倍时, 抑菌活性最强。 主要包括: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等
坏后,第二类药物易于进入细胞所致。
• 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不能和第三类速效抑菌剂联 合,否则容易出现拮抗作用。
• 如青霉素不能和氟苯尼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 类、林可霉素联用
• 因为这四者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 处于停止生长繁殖的静止状态,致使繁殖期杀菌 剂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功能不能获得充分 发挥,降低青霉素的药效。
给猪肌肉或静脉注射2.5mg/kg的土拉霉素, 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给药后15分钟,血药浓度达 峰值。血浆中表现平均消除半衰期为75.6小时; 静脉注射给药后,消除半衰期为67.5h。
肌肉注射给药12小时后肺内药物浓度为 2840ng/g,24小时后为3 470ng/g,6天为1700ng/g ,10天为1240ng/g,综上所述,猪按2.5mg/kg单 剂量肌肉注射土拉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生物 利用度高,肺内组织内一直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消除缓慢。
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
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需氧菌
病 原
G-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微 细菌

厌氧菌:魏氏梭菌

支原体
真菌:霉菌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
抗病毒药

抗生素

生 抗菌药


化学合成抗菌药
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克霉唑
(一)抗病毒药
• 药物: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吗啉胍、阿昔洛 韦、聚肌胞、干扰素、淋巴因子及抗病毒中药
•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 该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MIC( 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而其峰浓度并不很重要。 特点:1 当血药浓度超过对致病菌的MIC(最低抑菌浓 度)以后,起抑菌作用并不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强, 而是与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密切相关 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
• 也有人认为,由于临床感染的情况复杂,细菌往 往不处在同一生长状态,繁殖期杀菌剂可以杀灭 繁殖时期的细菌,速效抑菌剂可以抑制生长期细 菌的繁殖,联合应用可能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 量,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 目前一般认为一旦联用应以同时合用或先用繁殖 期杀菌剂、后用速效抑菌剂为宜。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发展趋势
背景: •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 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 • 疾病越来越复杂 • 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对细菌产生巨大的选择压 力,使那些原来只占极小比例的耐药菌(10-6~10-9 ,自发突变频率),迅速繁殖。
替米考星注射液,除牛以外(皮下注射,仅1次),其他动物 注射给药慎用。猪肌内注射10mg/kg引起呼吸增数、呕吐和惊 厥。20mg/kg可使大部分试验猪死亡
土拉霉素
土拉霉素是兽类专用的新型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 ,对牛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病原菌敏感,如胸膜肺 炎放线杆菌、溶血性巴斯德菌、出血败血性巴氏 杆菌、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欧盟和美 国已批准将其用于牛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 常用的给药方式是皮下和肌肉注射(2.5mg/kg) ,给 药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药效 持久。肠胃外单次给药即能供全程的治疗,在兽 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环内酯类


化 学抗结 构 Nhomakorabea菌
分 类


抗生素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林可胺类 多肽类 截短侧耳素类
化学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呋喃类 喹诺酮类 喹噁啉类 硝基咪唑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青霉素类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 林)、羧苄青霉素等
(1)青霉素为窄谱杀菌剂,口服不吸收。 (2)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为广谱杀菌剂,在治疗全身 感染时选用阿莫西林的疗效比氨苄西林好,治疗肠道感染时, 氨苄西林不易吸收在胃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故选氨苄 西林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