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化学图像专题复习 常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图像题(31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图像题(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98b5b76edb6f1afe001f4a.png)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1、现有不饱和的KNO3溶液,在恒温及溶剂(水)质量不变的 条件下,不断向其中加入KNO3,则加入KNO3的质量与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图正确的是(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3、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 溶液,与反应有关的 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
➢横坐标: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相关量 ➢纵坐标:与反应量之比相关的测量量 ➢意义:在一种反应物A的量一定时,逐步加入另一种反 应物所引起的相关测量量的变化 ➢要点分析 起点:只有起始反应物时对应的测量量 趋势: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拐点:某个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终点:存在过量添加物时对应的测量量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1、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若下图中横
坐标表示锌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
A.生成气体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稀盐酸的质量
D.混合物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专题复 习:化 学图像 题(31 张PPT )
时间变化的关系满足下图的是( )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f173eba32d7375a51780ab.png)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D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知,P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B、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 ==2NaCl+H2O+CO2↑106 44x 4.4g=,解得x=100g设生成8g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 CaCl2=2NaCl+ CaCO3↓、106 100y 8g=,解得y=80g ,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80g =180g,正确;C、0-P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pH逐渐增加,正确;D、0-P段表示生成气体,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
故选A。
4. (2018•山东泰安)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图像信息题(78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图像信息题(7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3c42f3a45177232f60a2b7.png)
1.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图像
重难点
图1
图2
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有反应物过量,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恰 好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2所示。
2.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重难点
图像
图3
图4
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两种物质均能和另一种物质发生学反应时,先判
当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 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质量 分析
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都减小到零
1.横轴是时间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
图1
图2
图3
分析:(1)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 出热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反应结束后,溶液 温度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增大,但由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钙时,消耗了一定量的水,所以溶质质量比初始时小,如图1所示。
65 188
189 64
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横轴是氧化钙的质量
类型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图像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CaO加入水中后,发生反应CaO+H2O Ca(OH)2,生成的Ca(OH)2溶解在水中,溶质质量 CaO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发生反应CaO+H2O 和溶液质量均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 Ca(OH)2,CaO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 分析 和溶液质量都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CaO,CaO 溶液因溶剂减小而析出Ca(OH)2固体,溶质质量 消耗溶剂水,Ca(OH)2析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和溶液质量都开始逐渐减小;当CaO将溶液中的 都开始逐渐减小;当CaO将溶液中的水消耗完时,水消耗完时,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都减小到零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8dfa12647d27284b735147.png)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n=Cu+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4.(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Y、、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五 图像类试题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五 图像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e924b819e8b8f67c1cb9c6.png)
专题五图像类试题一、选择题6. (2018·内蒙古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25.(2018·甘肃兰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一定压强下,C0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D.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25.D14.(2018·山东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 B C DA.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D.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答案】B(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2018·广西桂林)20.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对应关系的是(【答案】D13.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答案】BD15. (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20.(2018•湖南邵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②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答案】C(2018•湖南岳阳)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图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B.②图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C.③图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D.④图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答案】D(2018·贵州安顺)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常温下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答案】B31.(2018·江苏连云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 :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9.(2018•江苏宿迁))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2018•湖北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图像图表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5e826a5ef7ba0d4b733b57.png)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一、题型简介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 ,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 函数图像型解题技巧:该题型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地表示出来。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做到“五看”,即看坐标、看起点、看交点、看拐点、看比例;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交点和拐点。
(2015·玉林)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 固体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C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思路点拨:在温度不变和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溶质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
往等质量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在金属反应完之前,二者消耗等质量的HCl ,生成的H 2质量相等。
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
1.(2014·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C D2.(2015·柳江二模)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1 ℃时,a 、b 的溶解度都为20 gB .t 2 ℃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C .a 、b 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D .a 、b 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到t 1 ℃时,都有晶体析出第2题图 第3题图3.(2014·贵港)某固体由NaOH 、Mg(NO 3)2、BaCl 2、K 2SO 4、Ca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复习专题——化学图像题汇编知识点归纳
![复习专题——化学图像题汇编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948b8787c1cfad6185fa72b.png)
复习专题——化学图像题汇编知识点归纳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会减少,在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酸反应过程中的曲线在同一线上,且当金属反应完后,铝产生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要多,曲线要高,符合题意;C、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能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由图可知,Mg与O2的起始量是相等的,必然是氧气有剩余,应该是镁变为0,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开始前,已有铁粉和铜粉固体质量,曲线不能从零点出发,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判断化学反应与曲线的关系,要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在曲线中找出起点、折点和终点。
2.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下列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 、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反应开始时pH>7,A 错误;B 、发生的反应为22424242NaOH H SO Na SO 2H O SO -+=+,的个数随着稀硫酸加入而不断增加,B 错误;C 、反应没有气体和沉淀生成,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随着稀硫酸的加入而不断增加,C 错误;D 、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生成物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反应结束后,由于稀硫酸的加入使得溶液总质量还在增加,因此导致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 正确。
故选D 。
3.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94e301011ca300a7c39015.png)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 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化学图像题专题复习
![化学图像题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bd402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6.png)
类型二 维恩图类 以数学学科中集合图的形式,利用圆与圆之间的关系, 简洁明了地表示有关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或物质间的反应 关系,如图1、图2所示。
(2016·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 分别对应四
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 稀盐酸(足量)反应
(2017·石家庄第42中二模)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 叉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一.功与功率属于包含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01二.汽化与蒸发属于并列关系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四.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
02
(2017·石家庄二模)分类法是一种 认识物质的科学方 法,下表是同学们对所学物质的分 类。(甲、乙、丙的关
容,以坐标曲线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物质
溶解时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液pH的变化等,或
以维恩图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分类、性质等。
02
预测
方法指引
看 坐标 即横、纵坐标的含义。
看
即自变量为0时,图像的起点位置。
看
指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看
指趋势发生改变的点。
类型一 坐标图像类
√
【思路分析】 A选项,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 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B选项,一 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 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C选 项,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 不变。D选项,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等 质量的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相等的。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https://img.taocdn.com/s3/m/2e7510ecbe23482fb5da4c61.png)
加入溶液的溶质
NaOH NaOH NaOH Na2CO3 Na2C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四 溶解的图像
1、向一不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Cl,请 做出如下图像。
溶
质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剂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0
加入的
NaCl质
量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
7. 学习了这篇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了沈 从文从 小如何 “读社 会这本 大书” ,感受 到他青 春期的 悲欢得 失。由 于传主 生活经 历的太 多苦难 ,加上 作者在 回忆中 不时融 入淳厚 的情感 ,让我 们读来 有某种 沉重与 辛酸, 也让我 们学生 受到启 发:对 于强者 ,生活 中的风 霜雨雪 也和阳 光雨露 一样, 都从不 同侧面 或者以 不同的 方式滋 润着我 们的生 命,现 实中的 曲折、 坎坷、 苦难可 能拓展 人的精 神空间 ,让人 能更加 以阔大 的心胸 与坚强 的意志 ,去感 受生命 ,理解 生活的 意义。
化学图像专题
一、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图像
1、某同学用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其中一份 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他发现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先产生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后产生氧气.请 画出图像。
产物质量由反应物决定:KClO3质量 相同,O2质量相同
氧
气
MnO2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质
反应速度:看角度。角度越大,
二
碳
氧
酸
化
钙
碳
沉
淀
0
0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c4d6ba02d276a201292e37.png)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n=Cu+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4.(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Y、、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图像专题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图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cd6eb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f.png)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图像专题
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图像
要求纵坐标是物质浓度,横坐标是时间的图像。
一般规律:
①溶液中某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该物质参与了反应。
②溶液中某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说明该物质是反应生成物。
③溶液中某物质浓度在一段时间内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物质是反应中间体。
④溶液中某物质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不参与反应。
图像中的横纵坐标含义需要注意,化学反应中的折点代表反应的开始或结束。
在分析图像时,需要理解曲线的变化趋势,包括上升、下降或平直。
根据图像的倾斜角度和纵坐标最大值可以判断反应的快慢和产物质量,而加热或高温对反应起始时间和生成物质量有影响。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所需时间但不影
响生成物质量。
在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中,足量金属与等质量酸反应时,金属过量则酸不足,反之亦然。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和化合价可以判断金属的质量变化。
在反应条件对反应影响的图像中,催化剂只影响反应快慢,加热或高温只影响反应物质量变化,而不影响生成物质量。
复分解反应中的图像符合B 或D图,向一混合溶液中加入另一溶液,过一会才产生沉淀或气体。
在溶液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图像中,可以根据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该物质是否参与反应,是反应生成物还是反应中间体,或者不参与反应。
精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精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36535e16fc700abb68fc6d.png)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5d35fd2cc58bd63186bd69.png)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2根据CuCl2+n=Cu+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4.(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Y、、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1]
![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f1dc8360d4d8d15abf234ebb.png)
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化学图形题大全例1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例2某温度时,有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 )例3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中二氧气化碳的分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可将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PH表示酸碱度)( )例5 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 )例6 下列四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并稍过量,其溶液的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符合右图的是()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例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情况右图,试判断A物质是,B物质是 .例8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像是下图是 ,A表示的反应情况,B表示的反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 生
H2
质
甲( M)g 乙( Fe) 丙( Z)n
量
反应时间
0t
解题点拨:⑴每条曲线中,斜线越陡,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多,
反应快,金属活动性越强;
⑵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化合价相同时,“人小志气
大”。
酸过量 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Al-27
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
每日一练
1.书写铝镁铁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铁与硝酸铜、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数学思维分析化学 的图像问题。 2.通过比较分析各种图像找出 解题方向。
中考指南
1.高频考点:图像题 2.内容:金属与酸反应、溶液、质量
守恒定律、溶液酸碱性变化等情况
3.题型选择、填空、计算
系的是( B )
H2的质量
H2的质量 Mg Zn Fe
Mg Zn Fe 反应时间
A
H2的质量 Mg Fe Zn
H2的质量
反应时间
B
Mg Fe Zn
反应时间
C
反应时间
D
点拨: 足量的不同金属与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
同种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等酸放等
气)。
下列溶液pH随加入试剂的体积变化的关系与如图15-1所 示相符的是(B )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
石灰,再恢复到原温
溶质减少的原因: 溶
①与氧化钙反应 液
②温度升高导致 质
溶解度减小
量
CaO+H2O=Ca(OH)2 放热
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
S S 100 g
×100%
【针对训练1】
题型七: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图像题
1、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
Cu(NO3)2的溶质质量分数=
硝酸铜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题型四:有关制备氧气的图像题
氯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图像
1.甲同学用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中一份 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请选择:( A) 2.乙同学用两份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中一 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请选择:( B )
A.稀硫酸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
B.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C.稀盐酸中不断的加入蒸馏水 D.NaOH溶液中不断的加入蒸馏水 请从下图中选出与其他三个选项对应的图像。
题型三:有关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图像题
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先:Fe+2AgNO3=2Ag+Fe(NO3)2 溶液质量减小 后:Fe+Cu(NO3)2=Cu+Fe(NO3)2 溶液质量减小
是(D)
沉 淀 的 量
(A)
0 氢氧化钠的质量
沉 淀 的 量
中
沉
和
淀 的 量
反 应
(B)
优 先
0 氢氧化钠的质量
沉 淀 的 量
(C)
0
氢氧化钠的质量
(D)
0
氢氧化钠的质量
3、已知常温下许多盐如:CaCl2、Na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 性。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下 列物质中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变化关系如右图
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2
32AAl l
++H3H2S2OSO4 =4
13=AAl2l(2S(SOO4)43)3++H32H↑ 2↑
2 ×27=18
2
3
Mg + H2SO4 = MgSO4 + H2↑
24
2
Fe + H2SO4 = FeSO4 + H2↑
56
2
Zn + H2SO4 = ZnSO4 + H2↑
氧 气 质 量 有催化剂
无催化剂
0
A 反应时间
B
点拨:反应起始时间,若反应条件为加热(高温) 需大于零。
【针对训练】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图像正确
的是( B)
B
C
?
题型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图像题
D
题型六:有关溶液曲线的图像题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D.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 不断的通入CO2
[CaCO3+H2O+CO2 =Ca(HCO3)2]
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 )
A. 常温下,向等质量、 B.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
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
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硫酸或稀盐酸
C. 加热KNO3、Ca(OH) D.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
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B)
PH
(A) 7
0 x H2SO4的用量
Ba(OH)2 的
(B) 量
0
H2SO4的用量
导 电 性
(C)
0
H2SO4的用量
BaSO4 沉 淀 的
(D)量 0
x H2SO4的用量
2、向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
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解题技巧: 要做到“三看” 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 二看特殊点(图像的起点、拐点及终点) 三看趋势(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
题型一: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酸过量
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等质量的镁、铁、锌与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请在图像的曲线上标出表示镁、铁、锌。
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 剂的蒸发)
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5.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D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 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 水完全分解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D )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65
2
酸的质量做横坐标
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 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请指出横坐标的含义。
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酸的质量
金属过量 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
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
所示,则X是(C )
A、硝酸银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pH 14
7
0
m1 m2
加入X的量
小结
基本思路: 要做到“三看” 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 二看特殊点(图像的起点、拐点及终点) 三看趋势(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
达标训练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 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