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详见《文科爱好者》)[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
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何⑴什么。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⑷多么。
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⑹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文言文18个虚词“也”的意义用法大全
⽂⾔⽂18个虚词“也”的意义⽤法⼤全1.句末语⽓词,表⽰多种语⽓。
表⽰判断或肯定。
①表⽰判断或肯定【成语例释】①来⽽不往⾮礼也:表⽰对别⼈施加于⾃⼰的⾏动将作出反应。
②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
原形容诚恳、虚⼼的样⼦。
现形容⼀⽆所有。
)表⽰判断语⽓。
(1)表⽰判断语⽓【经典⽂⾔】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君⼦⽣⾮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劝学》③今⾔“华”如“华实”之“华”者,盖⾳谬也。
(王安⽯《游褒禅⼭记》))句末语⽓词,表⽰陈述或解释语⽓。
(2)句末语⽓词,表⽰陈述或解释语⽓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罪⽽就死地,故以⽺易之也(《齐桓晋⽂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或与“何”连⽤连⽤。
⽤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②⽤在句末【经典⽂⾔】①公⼦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疾病与,何以能⿎乐也?(《庄暴见孟⼦》)③使秦复爱六国之⼈,则递三世可⾄万世⽽为君,谁得⽽族灭也?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⑤寡⼈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梁惠王上》)③⽤在句中或句末,表⽰感叹的语⽓,相当于“啊”或“呀”。
【成语例释】何其毒也:也,⽂⾔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感叹语⽓。
多么狠毒呀!【经典⽂⾔】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秦也。
族秦者秦也,⾮天下也。
(《过秦论》)②⾄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不余欺也(《⽯钟⼭记》)④吾王之好⽥猎,夫何使我⾄于此极也! (《孟⼦·庄暴见孟⼦》)④⽤在句末,表⽰祈使的语⽓,可译为“啊”。
【经典⽂⾔】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娘怒沉百宝箱》)③⽏从俱死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⑤表⽰已然,即某种动作已经发⽣,相当于“了”。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zmj-4181-12543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四十五、与【本义】动词,赐予别人一勺饭食——赐予、给予。
【成语举例】多许少与——与人方便【成语例释】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
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经典文言】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引申义】1.给予别人东西是为了和别人——结交、亲附【成语例释】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经典文言】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合纵缔交,相与为一2.与之亲近则容易赞成他的观点——赞成、赞许、援助【经典文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贾谊《过秦论》)——吾与点也——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假借义】1、介词。
(1)比,和……比较。
【经典文言】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给,替。
【经典文言】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介词。
和,跟,同。
【经典文言】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竖子不足与(之)谋——吾与汝毕力平险④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⑤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连词,相当于“和”“同”“跟”。
注意:此用法与介词用法要分清,义同而在句中所做成分不同,所以用法不同。
【成语举例】不足与谋——与虎谋皮【成语例释】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
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经典文言】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疑问或感叹,后作“欤”,此义项读音为yú。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十一、焉【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
【假借义】1.代词,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①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②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经典文言】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记》)④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成语例释】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经典文言】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哪里,怎么④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⑤食其禄,焉避其难? (陈寿《三国志·魏书·王修传》)3.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习:习惯;焉:兼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言】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④微波入焉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陈述。
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
【经典文言】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文言文常见语气词
文言文常见语气词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语气词就像是文字乐章中的音符,它们虽不承载具体的语义,却能微妙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语气,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了解这些常见的语气词,对于我们读懂文言文、感受古人的情感起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也”这个语气词。
“也”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颇高,其基本作用是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
比如《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矣”就表达了一种肯定的判断,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又如《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一个“也”字,简洁而坚定地表明了滁州周围都是山的事实。
接着是“乎”,它常用来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像《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乎”就是在询问“学习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引发读者对学习这件事的思考。
再如《岳阳楼记》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用“乎”字表达出作者对于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感情是否会有所不同的疑问。
“矣”也是常见的语气词之一,它多用来表示陈述事实或感叹的语气。
例如《出师表》中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一段中多次用到“矣”,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中的“矣”,陈述了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的事实;“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中的“矣”,则带有一种恳切的请求和感叹的意味。
“焉”在文言文中也时有出现,它常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或陈述的语气。
比如《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里的“焉”表示陈述,意为“在这里”。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 18 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有的文言虚词有 20 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照。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向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 》)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情况。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况。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够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而(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
不作宾语。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2)乃尔:译为“这样”。
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表凭借,“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在古文中,语气词和副词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赋予文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表达作者的态度。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这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古文语气词的分类与举例
1.疑问语气词:如“乎”、“耶”、“与”等,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推测的语气。
2.感叹语气词:如“矣”、“哉”、“乎”等,用于表示感叹、赞叹或惊讶的语气。
3.祈使语气词:如“矣”、“焉”、“也”等,用于表示命令、请求或劝告的语气。
4.陈述语气词:如“也”、“矣”、“焉”等,用于表示陈述、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二、古文副词的分类与举例
1.程度副词:如“甚”、“最”、“颇”等,用于表示程度的高低。
2.范围副词:如“皆”、“悉”、“尽”等,用于表示范围的广泛。
3.频率副词:如“屡”、“常”、“每”等,用于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繁程度。
4.时间副词:如“已”、“尚未”、“将”等,用于表示时间的先后。
三、读轻音的技巧与方法
1.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用法,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2.注意语气词、副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等。
3.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判断语气词、副词的读音。
4.熟能生巧,多加练习,提高自己对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的敏感度。
总之,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读轻音,对于深入理解和鉴赏古文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句子的结构、语气、逻辑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对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一、而“而”字的用法较为多样。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这里的“而”连接了“峨冠”和“多髯”两个形容词,表明两种特征同时存在。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知新”是“温故”的顺承动作。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像“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而”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比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修饰“止”的动作。
二、何1、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比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大王来何操?”中的“何”就是“什么”的意思。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三、乎1、用作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是“在”,后一个“乎”是“比”。
四、乃1、于是,就。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才。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五、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一)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这是学习的难点。
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
“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
何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水何澹澹。
(《观沧海》)(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其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
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2)秦王恐其破璧。
古文语气助词的用法和区分
古文语气助词的用法和区分如下:
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
3、乎:(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壮士,能复饮乎?
(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子其行乎?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4、者:(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
(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
5、耶:(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
6、邪:(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表感叹,相当于“耶”.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初中生必收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初中⽣必收藏:18个常见⽂⾔虚词⽤法归类昨天在头条上发布了我这么多年以来整理的⽂⾔⽂虚词⽤法归类,很多⼈在私信我有没有虚词。
现经过整理,把初中阶段最常见的⽂⾔虚词和⽤法归类发出来,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提升有所帮助。
⼀、⽽1.连词。
(1)表并列:⼀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例①:蟹六跪⽽⼆螯。
例②:北救赵⽽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且”。
例:君⼦博学⽽⽇参省乎⼰。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动欲还,⽽⼤声发于⽔上。
例②:图穷⽽⼔⾸见(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思矣。
例②:吾恂恂⽽起。
例③徐⽽察之(7)表因果:可译为“因⽽”。
例:诸⼈徒见操书⾔⽔步⼋⼗万⽽各慑恐。
2.代词。
只⽤作第⼆⼈称,⼀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侍母。
例②:⽽翁归,⾃与汝复算尔。
3.⾳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虚词”。
如:“⽽已”,放在句末,表⽰限⽌的语⽓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①:⼀⼈、⼀桌、⼀椅、⼀扇、⼀抚尺⽽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已⽽”、“俄⽽”⼀般⽤来表⽰时间不久。
⼆、何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常有语⽓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①:豫州今欲何⾄? 例②:⼤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猿哀鸣。
2.副词。
(1)⽤在句⾸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用法1(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司马迁《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杜牧《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贾谊《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贾谊《过秦论》)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韩愈《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用法21.作助词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指人、物、事、时、地等。
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②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③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⑵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⑶定语后直的标志。
文言文常见语气词
文言文常见语气词文言文是一种古代汉语,它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言特征,其中常见的语气词较为丰富,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述一下。
一、陈述语气:1.甚/深“甚”、“深”都表示程度的强度,一般表强调或加强语气。
如:“甚”, 有时也表示很、“非常”。
在句中,应放在中间,表示强调。
2.实“实”表示实在、确实,用在后面,表示读者已经知道了这一点。
3.是“是”表示事实、真实,常用于开头、结尾与提供事实的话语中。
如:“是以明君远荒,兼程山海”表明了谈话的起始点。
4.不即不离“不即不离”表示拿不准、难具体描述或双方相对等、平等的时候使用。
5.以…为(楷)范“以…为(楷)范”表示以某种标准或榜样作为基准。
如“以春秋为楷范,为不失大节”表明要求大家遵守春秋时代的道德标准,是朝贡和严谨的。
6.实则“实则”表示实际上是这样,是表达真实情况的一种方式。
如:“嗟哉!圣人不相识,惜哉!天下莫知我”中的“实则”,表达了表面上和实际上人们的感悟是不同的。
7.诚然“诚然”表示确实、当然。
如“诚然,盛德在爱人”表明清楚、明确的真理。
二、疑问语气:1.何“何”表示疑问、询问、怀疑,常至于句首、句中。
如“何处声嘹”表于询问的,表示要求知道哪里响声最大。
2.奚“奚”表示何者。
如:“奚者?”表示询问到底是什么东西。
3.焉“焉”是一个多义的语气词,指何处、何时、怎样的意思,作为疑问语气一般放在句末,如“此何原哉?”表示请求答案或发问。
4.若何“若何”表示问询、询问的意思。
如“必得钟鼓,若何?”表示询问如果没有钟鼓怎么办。
三、感叹语气:1.嗟/噫“嗟”、“噫”都是感叹词,表示唉声叹气、遗憾,一般单用或与“哀”、“怨”等词组用。
如:“嗟乎!时运不济,英魂何终?”表示遗憾、可惜。
2.哉“哉”是一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概意味,引起注意力、吸引读者。
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光阴如梭,哉!不觉年华已逝”表达了对光阴的飞逝感慨。
3.夫/乎夫和乎都是表示感叹或描写的语气词,夫代指于其相公之辞,乎则表示疑问感叹,一般注于句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
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
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
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
例如:
①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
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③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
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
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
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
例如:
①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②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③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④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⑤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
例⑤是感叹语气兼疑问语气,语气重点在“哉”,可译为“吗”。
二、三个语气词连用。
感情色彩一般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例如:
①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论语·泰伯》)【译句:孔子说:“(他们)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
②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译句: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了。
】
③
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吾罪二十五年》)【译句:难道是我的罪过吗?】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节选)》)【译句:鹏鸟在天空看下边,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这样罢了。
】
例①、②是三个陈述语气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语气重点在“矣”,相当于“了”。
例③句中三个语气词连用,其中“也”表示陈述语气,“乎”表示疑问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语气重点在“哉”,可译为“吗”。
三者合用,表达强烈的反诘语气。
例④句中语气助词连用,“则已”等于“而已”,表示限止;“矣”表感叹。
可译为“罢了”或“而已啊”。
总之,古代汉语中,句尾语气词是可以连用的,有的是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有的是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有的是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还有的是三个语气词连用。
语气词连用,它们各自表达特定的语气,给句子组合成一种复杂的语气,但语气的重心一般都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
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就能朗读和
理解课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