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隔离网闸常见技术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隔离开关的运行与维护 隔离开关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隔离开关的运行与维护 隔离开关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隔离开关的运行与维护隔离开关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概述:隔离开关是一种没有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紧要用来断开无负荷电流的电路,隔离电源,在分闸状态时有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其他电气设备的*检修。

在合闸状态时能牢靠地通过正常负荷电流及短路故障电流。

因它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

因此,隔离开关只能在电路已被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严禁带负荷操作,以免造成严重的设备和人身事故。

只有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励磁电流不超过2A的空载变压器,电流不超过5A的空载线路,才能用隔离开关进行直接操作。

高压隔离开关一般可分为户外式和户内式两种。

户外式高压隔离开关运行中,常常受到风雨、冰雪、灰尘的影响,工作环境较差。

因此,对户外式隔离开关的要求较高,应具有防冰本领和较高的机械强度。

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系统中,均需使用隔离开关,所以隔离开关也有相应的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受的隔离开关,一般均为三相联动型,操作方式可分为手动操作、电动操作、压缩空气操作和液压操作。

隔离开关还可以用来作接地开关用。

10kV户外式隔离开关分为手动三相联动型和单相直接操作型。

户内式隔离开关,一般为三相联动型,手动操作,在成套配电装置内,装于断路器的母线侧和负荷侧或作为接地开关用。

2、应用:①当隔离开关与断路器、接地开关搭配使用时,或隔离开关本身具有接地功能时,应有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来保证正确的操作程序;②合闸时,在确认断路器等开关设备处于分闸位置上,才能合上隔离开关,合闸动作快结束时,用力不宜太大,避开发生冲击;若单极隔离开关,合闸时应先合两边相,后合中心相;分闸时应先拉中心相,后拉两边相,操作时必需使用绝缘棒来操作;③分闸时,在确认断路器等开关设备处于分闸位置,应缓慢操作,待主刀开关离开静触点时快速拉开。

操作完毕后,应保证隔离开关处于断开位置,并保持操作机构锁牢;④用隔离开关来切断变压器空载电流、架空线路和电缆的充电电流、环路电流和小负荷电流时,应快速进行分闸操作,以达到快速有效的灭弧;⑤送电时,应先合电源侧的隔离开关,后合负荷侧的隔离开关;断电时,次序相反;⑥隔离开关允许直接操作的项目:1)开、合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回路;2)电压为35kV、长度为10km以内的无负荷运行的架空线路;3)电压为10kV,长度为5km以内的无负荷运行的电缆线路;4)电压为10kV以下,无负荷运行的变压器,其容量不超过320kVA;5)电压为35kV以下,无负荷运行的变压器,其容量不超过1000kVA;6)开、合母线和直接接在母线上的设备的电容电流;7)开、合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线,当中性点上接有消弧线圈时,只能在系统未发生短路故障时才允许操作;8)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才能操作;9)开、合励磁电流不超过2A空载变压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A 的无负荷线路,对电压为20kV及以上时,必需使用三相联动隔离开关;10)用室外三相联动隔离开关,开、合电压为10kV及以下,电流为15A以下的负荷电流和不超过70A的环路均衡电流;11)严禁使用室内型三相联动隔离开关拉、合系统环路电流。

隔离开关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技术

隔离开关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技术

隔离开关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技术隔离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器设备,用于隔离电流和切断电路。

它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其他电气设备一样,隔离开关也存在故障的可能性。

因此,了解隔离开关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一、隔离开关的故障诊断技术1. 视觉检查:首先,通过视觉检查隔离开关的外观,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

检查隔离开关的绝缘子是否完好,连接部分是否松动或烧损。

这种简单的检查可以快速确定大部分的外部故障。

2. 电气测试: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电气测试是诊断隔离开关故障的关键步骤。

(1) 试验端:通过测试绝缘电阻和绝缘损耗角来判断绝缘性能的好坏。

如果绝缘电阻或绝缘损耗角的值偏低,可能意味着绝缘子存在绝缘性能不佳的问题。

(2) 断路器:通过对隔离开关的断路器进行接通和分断试验,可以检测其开关性能。

应该注意观察断路器的操作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响或异常现象。

(3) 接地开关:对接地开关进行定期接通和分断试验,以确保其可靠性。

同时,还需检查接地开关的触点是否干净、接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或局部发热等问题。

3. 红外热成像: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隔离开关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发现异常热点或高温现象。

这些热点可能意味着电气故障或不良连接,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相关部件。

4. 声音检测:使用特定的声音检测仪器,可以监测隔离开关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异常声音,如杂音、异响等,可能意味着隔离开关存在故障或磨损问题。

二、隔离开关的维护技术1. 清洁和润滑:定期清洁隔离开关的外壳和配件,确保无尘、无污染。

同时,对需要润滑的部分使用适当的润滑剂,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2.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物理检查和电气测试。

检查绝缘子、触点、连接线路等部件的完整性和性能。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防止故障的发生。

3. 及时维修:对于发现的故障或异常,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小问题,可以尝试修复,如更换损坏的绝缘子、触点等。

物理隔离和网闸的技术原理浅析

物理隔离和网闸的技术原理浅析

物理隔离和网闸的技术原理浅析王 珺 李立新 李福林(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研究所,郑州 450004)摘 要:物理隔离技术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安全技术,它在需求高安全性的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拓扑学的观点分析了物理隔离技术在 OSI 七层协议模型中所处的角色,阐述了网络隔离的几种形式以及物理隔离在网络隔离中的地位。

在物理隔离技术中,数据的转发是隔离技术关键。

在分析了传统数据转发模型的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物理隔离中的数据安全转发模型,对物理隔离的数据转发的安全措施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建立了内网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物理隔离 数据交换 网闸Research on Data Exchange and Air Gap of GAP TechnoloyWang jun, Lilixin,Lifulin(Institute research lab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4)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Physical Isolation (Air Gap)is taken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the system and network security. Thirdly, ground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Physical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OSI model, several styles of network isola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osition of Physical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network isolation is expounded. As data transference is the essential part of Physical Iso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data transference model, a new security data transferrenc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easurements and strategies to ensure security data transference are discussed.Key words:air gap; data exchange; netgap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实行物理隔离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实行物理隔离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实行物理隔离须把握的几个问题2002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是政务部门的办公网,政务外网主要运行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在目前高技术窃密频发的情况下,实行政务内网与公共信息网络的物理隔离,建立封闭的电子政务内网办公环境,是确保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涉密单位内部办公网络不受来自外网、特别是境外网络非法攻击的有效举措。

它为涉密信息系统划定了明确的安全边界,增强了网络的可控性,有利于内部管理和防范。

问题物理隔离技术作为保障政务内网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实践中,政务内网建设仍存在种种违反物理隔离要求的现象。

在网络建设方面:1、利用防火墙或网闸代替物理隔离。

尽管防火墙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还没有达到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识别、阻止已通过身份鉴别用户的远程控制等效能。

因此,利用防火墙技术进行所谓的内外网隔离,难以保障内网信息安全。

同时,国家保密标准明确规定,严禁将“网闸”用于涉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之间。

虽然目前有些单位在研制“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作为内外网物理隔离设备的标准。

2、在政务内网中使用无线网络设备。

目前,有些单位将无线路由器、无线交换机等装置安装于政务内网,将带有无线网络功能的终端接入政务内网。

这些无线设备如果与外界的无线网络连通,就会造成整个内网物理隔离的失效。

由于无线网络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的,所以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有的无线设备都有可能收到网络信息,而无线网络节点也无法确保信息只向特定设备传送。

因此,如果政务内网中安装了无线设备,内网信息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证。

3、内外网共用一条线路。

内外网共用一条线路,不符合物理隔离的规定。

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和维护检修方法

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和维护检修方法

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和维护检修方法由于隔离开关主要的功能是起隔离作用,不开合负载电流和故障电流,而且结构相对简洁,技术含量较低,易于制造,因此隔离开关不为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所重视。

制造部门往往将隔离开关作为一种简易电器进行粗放型生产,对产品设计、选材、加工工艺、组装调试和质量掌握等均不够重视,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很慢。

运行部门在开关专业管理工作中,往往侧重在断路器等关键设备上,忽视了对隔离开关的管理,尤其是运行维护和检修的管理。

单母线系统的隔离开关或母线隔离开关,一经投运就很难停下来。

由于户外隔离开关是一种完全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工作,受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最直接和最严峻的电器设备,它的运行条件比较恶劣,简单产生气械或电气方面的故障。

随着设备老化和用电负荷的增加,由于隔离开关年久失修和某些制造缺陷而引起的停电故障不断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严峻威逼着电力系统的平安运行。

1.隔离开关瓷瓶断裂故障问题隔离开关在220kV等级的线路上经常发生瓷瓶断裂故障,有的进展成重大事故,影响极大,支柱绝缘子和旋转瓷瓶断裂问题历年来都有发生,有的是运行多年的老产品,也有是刚投运才一年多的新产品。

绝缘子断裂与电瓷厂产品质量有关,也与隔离开关整体质量有关,绝缘子浇制不均等问题,此外还有水泥胶装的问题。

另外质检手段不严也给运行留下隐患,有缺陷和有隐患的绝缘子没有被检测出来,被组装成产品后,对平安运行构成极大的威逼。

除了支持绝缘子外,旋转绝缘子断裂故障也时有发生,旋转绝缘子操作时主要受扭力作用,瓷瓶断裂事故至今仍不能有效的予以防止。

2.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存在的问题隔离开关在出厂时或安装后刚投产时,合分闸操作还比较正常。

但过不了多久,有的在一、二年后,就会消失各种各样问题。

操作失灵首先是机械传动问题,早期使用的机构箱简单进水、凝露和受潮,转动轴承防水性能差,又无法添加润滑油,长期不操作,机构卡涩,轴承锈死,强行操作往往导致部件损坏变形。

隔离开关的运行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隔离开关的运行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4、 检修后应进行的检查和试验
序号
检查内容
1 隔离开关主刀合入时触头插入深度 2 接地刀闸合入时触头插入深度 3 检查刀闸合入时是否在过死点位置
4 手动操作主刀和接地刀闸合、分各5次 5 电动操作主刀和接地刀闸合、分各5次
6 测量主刀和接地刀闸的接触电阻
7 检查机械联锁
8 三相同期
技术要求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要求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要求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要求 动作顺畅,无卡涩 动作顺畅,无卡涩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要求 联锁可靠
二、隔离开关的检修
2、隔离开关的小修
清除动、静触头表面氧化物,然后涂抹导电脂(导电脂的型号根 据厂家要求)。
检查动、静触头的插入或夹持深度,动、静触头之间的压力,并 测量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回路电阻。
检查并清扫操作机构和传动部分轴承、轴套、齿轮、蜗轮、蜗杆 等,必要时加润滑脂。
检查传动部分与带电部分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定位器和制动装 置是否牢固,动作是否正确;检查传动机构的运转情况,各部位 动作顺利、终止位置准确,必要时进行调整。
三.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处理
隔离开关拒绝分、合闸
(1)由于轴销脱落、楔栓退出、铸铁断裂等机械故障,或因为 电气回路故障,可能发生刀杆与操作机构脱节,从而引起隔离开关拒 绝合闸,此时应用绝缘棒进行操作,或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用 板手转动每相隔离开关的转轴。
(2) 拒绝分闸:当隔离开关拉不开时,如系操动机构被冰冻结, 可以轻轻摇动,并观察支持瓷瓶和机构的各部分,以便根据何处发生 变形和变位,找出障碍地点。如果障碍地点发生在隔离开关的接触部 分,则不应强行拉开,否则支持瓷瓶可能受破坏而引起严重事故,此 时只能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加以处理。
一.隔离开关的巡视检查、操作

物理隔离网闸技术概述

物理隔离网闸技术概述

物理隔离网闸技术概述一、物理隔离网闸的概念我国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最早出现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军方,用以解决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连接时的安全。

我国也有庞大的政府涉密网络和军事涉密网络,但是我国的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是无任何关联的独立网络,不存在与互联网的信息交换,也用不着使用物理隔离网闸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所以,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之前,物理隔离网闸在我国因无市场需求,产品和技术发展较慢。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电子政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商注册申报、网上报税、网上报关、基金项目申报等等。

电子政务与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在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外部网络连接着广大民众,内部网络连接着政府公务员桌面办公系统,专网连接着各级政府的信息系统,在外网、内网、专网之间交换信息是基本要求。

如何在保证内网和专网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民众到政府的网络畅通、资源共享、方便快捷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内网与外网之间实行防火墙的逻辑隔离,在内网与专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成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必须配置的设备,由此开始,物理隔离网闸产品与技术在我国快速兴起,成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1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义物理隔离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物理隔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

所以,物理隔离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使“黑客”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一、物理隔离网闸的概念我国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最早出现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军方,用以解决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连接时的安全。

我国也有庞大的政府涉密网络和军事涉密网络,但是我国的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是无任何关联的独立网络,不存在与互联网的信息交换,也用不着使用物理隔离网闸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所以,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之前,物理隔离网闸在我国因无市场需求,产品和技术发展较慢。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电子政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商注册申报、网上报税、网上报关、基金项目申报等等。

电子政务与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在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外部网络连接着广大民众,内部网络连接着政府公务员桌面办公系统,专网连接着各级政府的信息系统,在外网、内网、专网之间交换信息是基本要求。

如何在保证内网和专网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民众到政府的网络畅通、资源共享、方便快捷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内网与外网之间实行防火墙的逻辑隔离,在内网与专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成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必须配置的设备,由此开始,物理隔离网闸产品与技术在我国快速兴起,成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1 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义物理隔离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物理隔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

所以,物理隔离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使“黑客”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利用物理隔离技术解决涉密网与非涉密网信息交换的安全问题

利用物理隔离技术解决涉密网与非涉密网信息交换的安全问题







维普资讯
附络的外 t机系统 喵过物理隔离M俐与阿结的l 部


叫 信l
』统接来 过介以C —卜 J 离原 厩的” I 迕越物涵储.拦 ! “”.l俘部“ .f 将主T ’ 剁将j 嘲外机渡 机 系 陂 f 散 f
肜 0 包 fj 科 ’协 : 穿 』 数 々命 i/ I 【 透 删 } 令…I 义 _ 1 { ; J r 能
删 J 、以及通过 阡芰冉式 米转发信息包何本质的 别 机 r 以I 与专州之 的物I 离刚洲 为例 t 丽 删 咀 说明越过物 理隔离网I 刊的信息变换过程 :
f Ir 外 绵 小能f[J _ 物』隔离 M 卜 物洲 l A i l}旌J i { = 『 } !
隔 离 …的肼 数删 “ 渡 机制址 } l 戡撤脚过仔f , 【r { }
昕1 f: , 。 ) l々发 l / ' i 【j人 { 9 f# t 漠Ⅲ J
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伞没备 。 由于物理隔 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 不存在通信的物理 连接 、 逻辑连接 、 信息传输命令、 信息传输协议, 不存在依
据协议 的信 息包转发 ,只有数据文件 的无协 议 “ 摆渡 ” ,且 对吲态存储介质只有 “ ”和 ” ”两个 命令 。所 以,物理 读 写 隔 离 闸从物理 J 隔离 、 - 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 u能的一切连 』 接 ,使 “ 黑客 ”无法入侵 、无法攻 击 、无法破坏 ,实现 了真
的方式导人刮l ]i ̄统. I佰 息的交换 。 -L J ' 典 物理隔离 化 也时划I能与 。 刚 符 【 的主机系统建 扛非TP I c/P
议的数删连接 .1 它 外部 M络 的 机 系统桐连接 11 j 『 J

隔离开关的原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隔离开关的原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隔离开关的原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隔离开关定义:隔离开关是⼀种没有熄弧装置的开关电器,其在分闸状态应有明显的可见断⼝;在合闸状态能可靠地通过正常的⼯作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

1、隔离开关的作⽤:(1)隔离电源,将需要检修的电⽓设备与带电的电⽹可靠地隔离,以保证检修⼯作⼈员的安全;(2)倒闸作业(倒母线作业),在双母线制的电路中,⽤隔离开关将电⽓设备或供电线路从⼀组母线切换到另⼀组母线;(3)⽤以连通或切断⼩电流电路。

2、隔离开关的分类:(1)按绝缘⽀柱数⽬,可分为单柱式、双柱式和多柱式隔离开关;(2)按闸⼑的运⾏⽅式,可分为⽔平旋转式、垂直旋转式、摆动式和插⼊式四种;(3)按有⽆接地闸⼑,可分为有接地闸⼑和⽆接地闸⼑两种;(4)按装设地点不同,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两种;(5)按操作机构不同,可分为⼿动、电动和⽓动等类型。

3、隔离开关可⽤来进⾏哪些操作:(1)分、合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及系统⽆接地的消弧线圈;(2)拉、合母线及直流连接在母线上的设备的电容电流;(3)拉、合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线;(4)拉、合闭路开关的旁路电流。

4、对隔离开关的基本要求:(1)隔离开关应有明显的断开点,以易于鉴别电⽓设备是否与电源断开;(2)隔离开关断开点间有⾜够的绝缘距离,以保证在过电压及相间闪络的情况下,不⾄引起击穿⽽危机⼯作⼈员的安全;(3)应具有⾜够的短路稳定性,不能因电动⼒的作⽤⽽⾃动断开,否则将引起严重事故;(4)要求结构简单,动作可靠;(5)主隔离开关与接地隔离开关间要相互联锁,以保证先断开隔离开关,后闭合接地闸⼑;先断开接地闸⼑,后闭合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

5、隔离开关为什么不能⽤来接通或切断负载电流或短路电流?隔离开关因为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所以不能⽤来接通或切断负载电流和短路电流。

6、操作隔离开关有哪些注意事项:合闸时要迅速⽽果断,但在合闸终了时不能⽤⼒过猛,使合闸终了时不发⽣冲击。

操作完毕后,应检查是否已合上,合好后应使⼑闸完全进⼊固定触头,并检查接触的严密性。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一、物理隔离网闸的概念我国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最早出现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军方,用以解决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连接时的安全。

我国也有庞大的政府涉密网络和军事涉密网络,但是我国的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是无任何关联的独立网络,不存在与互联网的信息交换,也用不着使用物理隔离网闸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所以,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之前,物理隔离网闸在我国因无市场需求,产品和技术发展较慢。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电子政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商注册申报、网上报税、网上报关、基金项目申报等等。

电子政务与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在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外部网络连接着广大民众,内部网络连接着政府公务员桌面办公系统,专网连接着各级政府的信息系统,在外网、内网、专网之间交换信息是基本要求。

如何在保证内网和专网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民众到政府的网络畅通、资源共享、方便快捷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内网与外网之间实行防火墙的逻辑隔离,在内网与专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网闸成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必须配置的设备,由此开始,物理隔离网闸产品与技术在我国快速兴起,成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1 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义物理隔离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物理隔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

所以,物理隔离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使“黑客”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网闸中的核心技术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网闸中的核心技术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网闸中的核心技术网闸不同于防火墙,也不同于堡垒机,是因为网闸从物理上保证内外网的不互通,其中隔离控制部分是实现这个物理隔离的关键。

这里重点分析目前流行的几种技术:1、摆渡交换技术摆渡开关是网闸最常用的倒换方式。

为了保持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所以在与内网连接的时候,一定与外网断开,但与外网连接的时候,一定与内网断开。

所谓断开是只物理通讯的“高阻”状态或物理的停电,没有进行通讯的可能。

在内外网处理单元内都有自己的缓冲空间,用来存储需要交换的数据文件,在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也有一个用于数据交换区。

当电子开关C点与A点连通,交换区与内网连通,此时与外网断开,内网中需要交换的数据写入数据交换区,同时读出数据交换区中从外网来的数据,完成一次摆渡。

但电子开关C点与B点连通,交换区与外网连通,此时与内网断开,外网中需要交换的数据写入数据交换区,同时读出数据交换区中从内网来的数据,完成二次摆渡。

很多厂家实现了多个网络的数据交换的网闸,则把电子开关换成交换矩阵。

数据的交换方式有些类似数据交换机的方式,但每个网络处理单元只与数据缓冲区中的一个连接。

因为每个网络单元同时只与一个数据交换区连接,每个数据交换区也同时只与一个网络单元连接,所以各个网络没有个一个时刻是相互连通。

网络处理单元从缓冲区读数据时,只从自己的对应缓冲区读取,写数据时写入目标网络对应的缓冲区。

2、缓冲区通讯技术的选择内部通道与网闸外部接口选择不同通讯技术,可以既形象又完全地中断应用连接,对阻断攻击是较好的选择。

网闸内部有三个数据区域、两种内部通道,合理地选择通讯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网闸厂家一般不公开自己的实现方式,私密性有助于网闸的安全性。

但大多数是在内部通道2上做文章这里总结了几种实现的方式:➢∙∙∙∙∙∙∙∙ 基于常用通讯总线的方式内外接口采用工控主机方式,主机把要交换的数据通过PCI总线写入PCI插卡,在PCI插卡有数据缓冲区域,电子开关是CPLD实现的控制电路,控制内部通道1与2的开闭。

隔离网闸技术方案

隔离网闸技术方案

隔离网闸技术方案在现代网络社会中,为了保护机构、企业和政府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需要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

隔离网闸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隔离网闸技术方案。

一、隔离网闸技术的定义与优点隔离网闸技术是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物理隔离,以防止外部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和私密性。

它可以将局域网和互联网区分开来,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通信,这一切是由隔离网闸来实现的。

隔离网闸技术的优点:1.防范黑客攻击:隔离网闸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防范黑客攻击。

通过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黑客就无法对内部网络进行攻击,防止内部敏感数据泄漏。

2.提升网络安全:隔离网闸技术可以对内部网络进行保护,提升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它可以对内部网络进行监控,在攻击时进行实时拦截。

3.提高网络性能:隔离网闸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的性能和通信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需求。

同时,它也可以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流量。

二、隔离网闸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案隔离网闸技术的实现方案有多种。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实现方案:1.网卡隔离法:网卡隔离法是通过网卡来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自由配置内部和外部网络,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场景中实现隔离。

2.路由表隔离法:路由表隔离法是通过路由表来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这种机制可以帮助内部网络防止因为接收到外部网络的虚假广播(flood)而导致网络崩溃。

3.交换机隔离法:交换机隔离法是通过交换机进行隔离的,可以通过VLAN实现内部和外部网络的隔离,同时在通信时使用NAT技术进行实现。

4.防火墙隔离法:防火墙隔离法是通过防火墙来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它可以对通信进行控制和监管,可以实现对内部网络的数据防火墙、攻击检测等功能。

三、隔离网闸技术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由于各种网络攻击的不断升级,隔离网闸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以下场景中有很好的应用:1.金融:由于金融行业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安全性较高,隔离网闸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物理隔离技术-内网外网隔离方案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物理隔离技术-内网外网隔离方案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物理隔离技术一、物理隔离技术的意义与作用物理隔离技术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实现手段,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物理隔离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让存有用户重要数据的内网和外部的互联网不具有物理上的连接,将用户涉密信息与非涉密的可以公布到互联网上的信息隔离开来,让黑客无机可乘。

这样就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用户方便、有效地隔离内、外网络。

尤其是“政府上网”保安部门、军事部门、商业运作筹划部门、重要的科研部门更需要物理隔离技术。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国家保安局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安管理规定》中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对网络物理隔离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的生产起作推动作用,并有着它的应用市场和迅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物理隔离技术,仅仅是一种被动的隔离方法,目的是为了保证内外网络信息的隔离,而信息是保存在存储介质上的,物理隔离就是要保证隔离双方的信息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存储介质上,也不会都出现在对方的网络中,而二个存储介质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在发挥其作用。

作为物理隔离技术,需要做到以下5点。

(1)高度安全。

物理隔离要从物理链路上切断网络连接,达到高度安全的可行性。

(2)较低的成本。

建立物理隔离时要考虑其成本,如果物理隔离的成本达到或超过了两套网络的建设费用,那就失去了物理隔离的意义。

(3)容易部置。

在实施物理隔离时,既要满足内外网络的功能又要易于部置,结构要简单。

(4)操作简单。

物理隔离技术应用的对象是工作人员与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要求工作站的网络端要简单易行、方便用户,使用者不会感觉到操作的困难性。

(5)灵活性与扩展性物理隔离是具有多种配置的,我们可根据现有网络系统的特性,进行灵活改造,达到物理隔离的功能,同时考虑在网络中可随时添加新设备、不会给网络安全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

在具体的应用范围上要区分5种状况:(1)政府部门。

网闸常见问题解答

网闸常见问题解答

1.网闸常见问题解答问题:网闸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解答:网闸的基本原理是:切断网络之间的通用协议连接;将数据包进行分解或重组为静态数据;对静态数据进行安全审查,包括网络协议检查和代码扫描等;确认后的安全数据流入内部单元;内部用户通过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获取所需数据。

问题:什么是网闸?解答:网闸是在两个不同安全域之间,通过协议转换的手段,以信息摆渡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且只有被系统明确要求传输的信息才可以通过。

其信息流一般为通用应用服务。

注:网闸的“闸”字取自于船闸的意思,在信息摆渡的过程中内外网(上下游)从未发生物理连接,所以网闸产品必须要有至少两套主机和一个物理隔离部件才可完成物理隔离任务。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的单主机网闸或单主机中有两个及多个处理引擎的过滤产品不是真正的网闸产品,不符合物理隔离标准。

其只是一个包过滤的安全产品,类似防火墙。

注:单主机网闸多以单向网闸来掩人耳目。

问题:隔离网闸是什么设备?解答:隔离网闸是一种由专用硬件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能够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进行适度的安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

问题:隔离网闸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解答:隔离网闸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设备。

问题:隔离网闸硬件设备是由几部分组成?解答:隔离网闸的硬件设备由三部分组成:外部处理单元、内部处理单元、隔离硬件。

问题:单向传输用单主机网闸可以吗?解答:隔离网闸的组成必须是由物理的三部分组成,所以单主机(包括多处理器)的安全产品并不是网闸产品,无法完成物理隔离任务。

其所谓的单向传输只是基于数据包的过滤,类似防火墙产品,并不是物理隔离产品。

问题:为什么要使用隔离网闸?解答:当用户的网络需要保证高强度的安全,同时又与其它不信任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物理隔离卡,信息交换的需求将无法满足;如果采用防火墙,则无法防止内部信息泄漏和外部病毒、黑客程序的渗入,安全性无法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隔离网闸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又避免了物理隔离卡和防火墙的不足之处,是物理隔离网络之间数据交换的最佳选择。

网闸工作原理

网闸工作原理

物理隔离网闸简介二零零四年三月目录1.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位 (3)2.物理隔离要解决的问题 (3)3.TCP/IP的漏洞 (3)4.防火墙的漏洞 (4)5.物理隔离的技术原理 (4)6.物理隔离网闸常见技术问题解答 (8)6.1.物理隔离网闸一定要采用专用开关集成电路吗? (8)6.2.物理隔离网闸是如何利用SCSI来实现开关技术的? (9)6.3.物理隔离网闸可以采用USB,火线和以太来实现软开关吗? (9)6.4.为什么SCSI可以,而USB、火线和以太就不行? (10)6.5.物理隔离网闸的开关的速度很慢吗? (10)6.6.物理隔离网闸工作在OSI模型的那一层? (10)6.7.物理隔离网闸在OSI模型第5层是如何工作的? (11)6.8.物理隔离网闸在OSI模型第七层是如何工作的? (12)6.9.信息安全交换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12)6.10.安全隔离网闸在OSI模型里是如何工作? (13)6.11.采用了协议转换,是物理隔离吗? (15)6.12.基于协议转换的双主机结构有哪些类型和形式? (15)6.13.物理隔离网闸的每一个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代理? (17)6.14.物理隔离网闸的应用代理是否符合相关的RFC规范? (17)6.15.从外网已经PING不通内网,是物理隔离网闸吗? (17)6.16.从外网无法扫描内网的主机,是物理隔离网闸吗? (18)6.17.通过开关来实现了包转发,是物理隔离网闸吗? (18)6.18.为什么说即使入侵了网闸的外部主机,也无法入侵内部主机? (18)6.19.物理隔离网闸的外部主机有哪些防止入侵的办法? (18)6.20.为什么物理隔离网闸能阻止未知的攻击? (19)6.21.物理隔离网闸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吗? (19)1.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位物理隔离技术,不是要替代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和防病毒系统,相反,它是用户“深度防御”的安全策略的另外一块基石,一般用来保护为了的“核心”。

网闸产品对比:选用安全隔离网闸注意的问题

网闸产品对比:选用安全隔离网闸注意的问题

网闸产品对比:选用安全隔离网闸注意的问题什么是网闸?如何比较不同的网闸产品?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就一些网闸的设计原理来对国内的网闸技术进行一下对比,以便用户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不同设计的优缺点。

近来出现的安全隔离网闸技术(也称:物理隔离网闸或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解决了部分防火墙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从原理上说,网闸是由两个互相独立的计算机处理模块组成的中间有一个隔离岛。

这种同时包含两个互相独立的计算机处理模块的系统显然比具有单一处理单元的防火墙要复杂的多,设计的难度也大得多,价格也要高许多。

首先从设计的技术来看,由于工控机可以极大的简化设计过程和大幅度缩短设计时间,绝大多数的安全隔离网闸处理模块均采用工控机主板设计,这种设计会带来前面提到的自身防护性差、稳定性差、功耗大等PC常见的严重问题。

在防范网络攻击方面物理隔离网闸设计往往采用工控机作为其硬件平台。

这种设计无需单独设计硬件,极大地简化了设计难度,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

然而工控机的设计的对象主要是满足工业控制设备的需要、并非为网络安全装置设计的,因此他不仅带来了许多无用的功能和硬件而且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严重问题和信息安全漏洞。

所谓工控机就是工业版的电脑(PC)使用标准的操作系统(WINDOS或LINUX)。

联想一下你自己使用的电脑,你就知道他有些什么问题。

首先大家知道PC和它的操作系统都是一些极易被攻击的对象。

它们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安全漏洞和问题,也就是说自身难保,一个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证的网络安全装置又如何去保护一个网络的信息安全呢?工控机平台的网络安全装置继承了PC平台的所有弊病,他们表现在:安全性极差:PC软硬件平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系统也是最易受攻击的系统:a. 使用有后门的外国芯片(例如奔腾等等)b. 操作系统有大量的漏洞c. 使用具有安全漏洞的通用TCP/IP协议栈同样由于使用工控机作为硬件平台,这一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方便性和可维护性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

物理隔离与数据交换-网闸的设计原理与误区一、什么是网闸网闸技术的需求来自内网与外网数据互通的要求,比如政府的电子政务是对公众服务,与互联网连通,而内网的政府办公网络,由于保密的要求,内网若与网连通,则面临来自公网的各种威胁。

安全专家给出的建议是:由于目前的安全技术,无论防火墙、UTM等防护系统都不能保证攻击的一定阻断,入侵检测等监控系统也不能保证入侵行为完全捕获,所以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物理的分开,所以在公安部的技术要求中,要求电子政务的内、外网络之间“物理隔离”。

没有连接,来自外网对内网的攻击就无从谈起。

但是,网络的物理隔离,给数据的通讯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工作人员出差只能接入互联网,要取得内网的文件就没有办法,只能让办公室的人把文件放在外网上。

另外,内网办公系统需要从外网提供的统计数据,由于服务隔离,数据的获取也很困难。

因此,随着网络业务的日益成熟,数据交换的需求提议强烈。

最初的解决办法就是人工的“传递”,用U盘或光盘在内外网之间倒换数据。

随着业务的增多,数据量的扩大,人工的方式显然成为很多业务的瓶颈,在内、外网之间建立一个既符合“物理隔离”安全要求,又能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或解决方案,这就诞生了网闸技术。

网闸实现的是个安全的概念,与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不同的地方是他阻断通讯的连接,只完成数据的交换,没有业务的连接,攻击就没有了载体,如同网络的“物理隔离”。

网闸其实就是模拟人工数据倒换,利用中间数据倒换区,分时地与内外网连接,但一个时刻只与一个网络连接,保持“物理的分离”,实现数据的倒换。

这就象从前长江上的摆渡船,既没有“物理的连接”大桥,也实现了货物的交换。

其实,除了电子政务内外网的交换需求,其他各种涉密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都有这种需求,比如:广电的编播网和互联网、电力的控制网与办公网、海关的运行网和报关查询网络、银行的业务网与网上银行网络等等。

二、网闸的实现原理网闸是实现两个相互业务隔离的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通用的网闸模型设计一般分三个基本部分:∙∙∙∙∙∙∙∙∙内网处理单元∙∙∙∙∙∙∙∙∙外网处理单元∙∙∙∙∙∙∙∙∙隔离与交换控制控制单元三个单元都要求其软件的操作系统是安全的,也就是采用非通用的操作系统,或改造后的专用操作系统。

隔离刀闸的故障处理

隔离刀闸的故障处理

隔离刀闸的故障处理.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

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隔离刀闸的故障处理1.隔离刀闸拉不开或合不上。

当隔离刀闸拉不开或合不上时,如因操作机构被卡涩,应对其进行轻轻的摇动,此时注意支持绝缘子及操作机构的每个部分,以便根据它们的变形和变位情况,找出抵抗的地点。

2.隔离刀闸接触部分发热隔离刀闸接触部分发热是由于压紧的弹簧或螺栓松动表面氧化所致,通常发展很快。

因为受热的影响接触部分表面更易氧化,使其电阻增加,温度升高,若不断的发展下去可能会发生电弧,进而变为接地短路。

2.1.双母线接线时,必须将发热隔离刀闸上负荷转移掉。

即利用母联断路器进行负荷的转移工作,把发热隔离刀闸的负荷转移至备用母线侧的隔离刀闸上去,然后将发热隔离刀闸退出运行,进行处理。

2.2.线路隔离刀闸发热时,处理发热隔离刀闸,可继续运行但需加强监视,直到可以停电检修为止。

如条件许可,应设法代路运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对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电子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更好保证供电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用心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根据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现在的技术能将一批常规35kv-——110kv的变电站改造为能够实现“四遥”及有效控制的,现代化无人值班变电站势在必行。

作者就有关问题并结合本局建成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经验,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供同行们的参靠和讨论。

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功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任务是对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整并与其它层次进行信息交换。

常规变电站的改造主要是在传统继电保护体制的基础上配合集中式RTU或分布式RTU实现老站的改造。

其具体功能有八大部分:1正常运行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运行日志及报表生成,管理功能,运行人员操作功能,数据显示功能,远动通信功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隔离网闸常见技术问题解答物理隔离网闸一定要采用专用开关集成电路吗?答:不是。

在开关的实现中,最直接的办法是采用专用开关集成电路,直接控制总线方式。

由于受我国芯片制造业的水平限制,性能和质量很难保证,送到外国生产则必须交出电路设计,又担心安全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专用芯片的批量生产和价格问题,在美国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美国的物理隔离网闸厂商,采用专用开关芯片的也不多。

物理隔离网闸是如何利用SCSI来实现开关技术的?答:首先,SCSI不是一个通信协议,而是一个用于主机向存储外设读写的协议。

通过两个主机连接一个存储设备,如下图:中间的固态存储介质,不是采用文件系统方式,而是采用块方式(Block)。

外部主机可以向固态存储介质发起读和写的请求,内部主机也可以向固态存储介质发起读和写的请求,但固态存储介质每次只受理一个。

固态存储介质本身不可以向主机发起连接请求。

因此,外部主机和内部主机不会发生连接,只能通过固态存储介质进行摆渡。

这就具备了一个简单的开关原理。

在实际的技术中要复杂得多,厂商要解决存在的时钟问题,效率问题,同步问题,可靠性问题,阻塞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才可能实现基于SCSI的开关技术。

由于SCSI连接不存在任何上层协议的编程接口,仅只有读/写的功能,能够很好地阻挡任何上层通信协议包括TCP/IP,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操作系统核心层中通过SCSI技术实现主机之间的开关设计在国际上非常流行,也是主流趋势。

物理隔离网闸可以采用USB,火线和以太来实现软开关吗?答:不可以。

USB,火线和以太线,都是通信协议,这在安全性上与防火墙无异。

由于USB方式、火线方式和以太方式很容易增加编程接口,如加载TCP/IP,可能受某些软件编程控制,不能有效和彻底地中断TCP/IP和应用服务。

基于上述介质实现的通断(有厂商宣称是软开关)不是物理隔离网闸所要求的开关。

线路有通断,并不就是物理隔离。

(详见物理隔离网闸常见概念问题解答)为什么SCSI可以,而USB、火线和以太就不行?答:要说集成电路开关,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而SCSI也是线,USB,火线和以太也是线,为什么SCSI可以,而其他的就不行?原因很简单,SCSI不是通信协议,是文件读写协议,SCSI线和固态存储介质作为一个系统来实现开关原理。

USB,火线和以太都是通信协议,两个主机相连,已经不具备物理隔离网闸要求的隔离特性和安全特性。

物理隔离网闸的开关的速度很慢吗?答:不慢。

一个33Mhz的32bit的总线bus的PCI能提供的带宽为132MB/s,即1056Mbit/s。

一个66Mhz的64bit的总线的PCI能提供的带宽为528MB/s,即4224Mbit/s。

采用双通道的320MB/s的SCSI,可以取得的总带宽为640MB/s,即5120Mbit/s。

5G带宽应该足够了。

物理隔离网闸工作在OSI模型的那一层?答:所有的七层都工作。

(详见中网物理隔离网闸白皮书)物理隔离网闸在OSI模型第5层是如何工作的?答:物理隔离网闸通过工作在第5层,来中断TCP会话,将一组IP包“还原”为一个应用数据。

因此,基于TCP协议的攻击,就全部被去掉。

比如说,SYNflooding攻击等。

物理隔离网闸在OSI模型第七层是如何工作的?答:物理隔离网闸必须在外部和内部主机上同时提供具体的应用代理服务。

没有提供代理服务的应用服务的包将无法通过。

只有提供相关的应用代理服务,在剥离TCP/IP基础之上,才能将应用协议“剥离”,屏蔽应用协议可能的漏洞,保证安全性。

应用代理将应用数据“还原”出来,通过开关电路“摆渡”到对方。

信息安全交换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信息安全交换系统的OSI模型图如下。

外部主机代理。

内部主机代理和中间的安全检查主机。

三台主机之间通过以太方式相连。

有文献说,可以将中间的安全检查主机,采用物理隔离卡,来人工切换。

有些类似安全系统和物理隔离卡的系统应用,可以认为是物理隔离,但不是物理隔离网闸。

安全隔离网闸在OSI模型里是如何工作?答:安全隔离工作模型有很多种。

其中安全性最高的一种如下图。

但没有发现这种结构与单个的代理有本质的不同,除非内部主机的操作系统与外部的不同。

该结构的另外两种模型如下,分别是电路代理和包过滤。

电路代理在执行完认证和会话检查后,预以放行,效率比应用代理要高一些。

包过滤的双主机结构,是目前安全性最低的一种。

几乎看不出来,它与两个包过滤防火墙串联有什么不同。

有些厂商从外部主机的内核中取出数据,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直接传输到内部主机的内核,听起来好像安全一些,实际什么也没有做。

比如有些物理隔离就是双主机之间,在机箱内部直接用以太连接起来。

采用了协议转换,是物理隔离吗?答:不是。

采用双主机形式,在双主机之间执行协议转换,还是安全隔离或逻辑隔离的范畴。

因为协议的转换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基于协议的攻击,还是存在通信连接,存在基于通信连接的攻击。

基于协议转换的双主机结构有哪些类型和形式?答:主要有三种类型,应用代理,电路代理和包过滤类型。

协议转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USB,火线,串口,并口,ATM,myrinet,专用ASIC卡等形式。

很多人并不认为,双主机用以太方式连接起来,能增加安全性,也不认为是什么物理隔离。

因为在理论上,黑客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漏洞扫描来发现主机漏洞,从而入侵该主机,再扫描下一个主机,逐步入侵。

因此,有些厂商,将以太线改为串口,并口,USB或火线,有的干脆在USB或火线上跑TCP/IP协议。

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双主机之间有通信协议,甚至是TCP/IP 协议,某些情况下,包直接从外部主机到达内部主机,可能发生基于包的攻击,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基于连接的攻击,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基于命令的攻击等。

因此,基于私有通信协议并不意味着安全。

有些厂商为了增加对内容的检查,利用TCP Stream来还原数据流,以便增加对内容的检查。

在防火墙上同样可以增加这些功能。

如有厂商推出流过滤,就是这样一个功能。

这只是上图的一个变种,同样存在基于连接的攻击,基于会话的攻击,和基于协议的攻击。

这是另外一个变种,在双主机上利用应用代理来增强安全性,消除了利用协议漏洞攻击的可能性,但还是存在基于通信连接攻击的可能性。

因此上述情况都不是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的每一个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代理?答:是。

除了标准通用应用之外,每一个应用只要有协议规范,就可以定制。

因此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物理隔离网闸,不管其应用多特殊。

物理隔离网闸的应用代理是否符合相关的RFC规范?答:符合。

只有符合,才能保证应用的透明性和互通性。

从外网已经ping不通内网,是物理隔离网闸吗?答:不一定。

Ping当然无法ping通物理隔离网闸,但ping不通不一定是物理隔离网闸。

在路由器上禁止ICMP协议,ping就不能工作,但不是物理隔离网闸。

从外网无法扫描内网的主机,是物理隔离网闸吗?答:不一定。

扫描软件无法通过物理隔离网闸来扫描内部主机,但扫描不了内部主机不一定就是物理隔离网闸。

扫描软件就无法通过代理服务器来扫描内部主机,但代理服务器不是物理隔离网闸。

通过开关来实现了包转发,是物理隔离网闸吗?答:不是。

只要包里含有TCP/IP协议,即使是使用了开关,也可以建立TCP连接。

存在基于包和TCP协议的攻击。

为什么说即使入侵了网闸的外部主机,也无法入侵内部主机?答:物理隔离网闸的外部主机和内部主机不是通过对话来进行通信的,而是不对话不通信,只根据“好的”约定来进行简单的动作。

比如说,在最坏的可能的情况下,黑客入侵了外部主机,黑客也可以人工的向固态存储介质写文件,内部主机拿到这些文件后,内部应用不能理解这些文件,只好丢掉,即使理解了,发现不符合安全政策,也是丢掉。

内部主机的决策不是由外部主机发来的文件决定,而是根据内部的安全政策决定。

因此,不可能控制内部。

加上没有连接,没有通信,没有协议,不可能入侵内部。

物理隔离网闸的外部主机有哪些防止入侵的办法?答:外部主机因为要提供服务,必须准许访问。

从绝对的技术观点上来讲,没有操作系统保证说我这个操作系统没有漏洞,因此,在理论上外部主机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哪怕是千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

这并不意味着外部主机就一定会被攻击。

有很多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即使在操作系统有漏洞的情况下,也无法让黑客入侵,如轻量级入侵检测,关闭登录主机服务,隐蔽性防配置文件被窜改,等很多措施,可以将外部主机被入侵的风险降至最低。

为什么物理隔离网闸能阻止未知的攻击?答:目前发现的攻击,按照分类,有基于应用协议漏洞的,有基于TCP/IP协议漏洞的,有基于命令的,有基于包的。

物理隔离网闸从根本上解决了这四种类型的攻击。

因此,新的攻击,只要是基于上述四种原理的,不管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都可以阻止。

物理隔离网闸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吗?答:是。

物理隔离网闸定位在提供最高的安全性,用于保密网的访问,保护核心资产,保护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专用网,保护关键数据库,保护系统免受来自互联网的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