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合集下载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如何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需要考虑前后文、词语的词性、句子结构等因素。辨析主 题、作者意图和情绪也有助于解读词语的语境义。
使用例子解释语境义
通过实际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语境义。举例说明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彼此之间的约定俗成以 及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术语。
常见的语境义误解
常常因上下文的模糊或个人理解的偏差而产生语境义误解。在交流中,我们 应该注意这些误解并适当澄清以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通过语境界定词语的语境义
通过考察词语周围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逻辑等要素,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确定词语的语境义,从定上下文中的意义。 • 语境可以对词语的含义产生影响。 •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有助于避免误解。 • 通过例子和语境分析来解释词语意义。 • 应注意常见的语境义误解并及时澄清。 • 通过分析词语周围的语境来明确语境义。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语境义是指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所表达的意义。本次演讲将探讨语境对词语 义的影响及理解词语语境义的方法。
什么是语境义
语境义是指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所表达的意义。它可以使某个词语的含义发 生变化,甚至产生歧义。通过理解语境义,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表达, 避免误解。
语境对词语义的影响
语境可以改变词语的含义。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分析上 下文以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

语境对于词汇测试的影响

语境对于词汇测试的影响
考 试 周 21 - 1 刊 0#  ̄ 2g









影Leabharlann 响 宋 利 岩 ( 江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江 金 华 浙 浙 3 10 ) 2 0 4
摘 要 :词 汇 测 试 是 否要 在 语 境 下 进 行 . 直 以 来 是 学 一 术界 争 论 的话 题 。 作 者 通 过 一 个 实验 来 探 究语 境 对 于词 汇 测 试的影响 : 学生 究竟 是 在 有 语 境 的 情 况 下得 分 高 , 是 在 没 有 还 语 境 的 情 况 下 得 分 高 : 境 对 于 男女 学 生 理 解 词 汇 意 义 的 影 语 响 是 否 相 同 。 通 过调 查 发 现 , 没 有语 境 的 单 选 中 , 生得 分 在 学 比 较 高 ; 有 语 境 的 完形 填 空 中 . 生得 分 相 对较 低 。但 是 学 在 学 生 迫 于 高 考 的 压 力 . 多数 不 愿 意 选 择 完 形 填 空 这 种 题 型 来 大 测 试 或 者 练 习 。本 研 究 还 发 现 语 境 对 于 不 同性 别 的 学 生是 有
34 究 方 法 .研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 汇是 组 成 一 些 更 高 级 复 杂 的 结 构 , 如 句 词 例 子 、 落乃 至整 个 语 篇 的意 义 的基 本 单 位 。“ 有 语 法 的话 , 段 没 我 们 只 能 传 达 有 限 的 意 义 : 是 若 没 有 词 汇 的 话 , 们 只 能 缄 默 但 我 其 口” 由此 可 以 很 明确 地 看 出词 汇 在 语 言 学 习 中 的 重 要 作 。 用 。在 二 语 习 得 中 , 汇 是 基 础 的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词 通 常 情 况 下 , 汇 测 试 可 以 采 取 以下 方 式 : 选 、 语 搭 词 单 词 配、 线、 连 构词 法测 试 、 同义 词 测 试 等 。在 大 多 数 考 试 中 , 项 单 选 择 题 更 有 可 能 被 采 用 , 为 可 以 直 接 用 机 器 来 打 分 , 便 因 方 快 捷 又 不 容 易 出 错 。但 是 当 词 汇 测 试 涉 及 语 境 时 . 被 划 分 它 为 有 语 境 的和 没 有 语 境 的 。没 有 语 境 的测 试 是 指 独立 地 考 查 词 汇 , 试 者 在 没 有 任 何 语 境 信 息 的 条 件 下 , 择 词 汇 的 意 被 选 义 ; 语 境 的测 试 主 要 是 指 考 查 被 试 者 考 虑 语 言 信 息 来 分 析 有 词 汇 意 义 的 一 种 测 试 方 法 。蒋 怡 瑞 认 为 语 境 在 词 汇测 试 中发 挥 着 很 重 要 的 作 用 。熊 峨 不 仅 认 为 词 汇 测 试 应 该 在 有 语 境 的 条 件 下 进 行 , 认 为 在 日常 的 词 汇 教 学 中 也 应 该 考 虑 到 语 境 还 的因素。 语 言 学 家 对 于 词 汇 测 试 中 是 否 要 有 语 境 这 个 问题 莫 衷 一 是 。一 些 语 言 学 家 认 为语 境 可 以 给 被 测 者 提 供 一 种 真 实 的语 言 情 境 , 于 被测 者从 整 体 把 握 语 篇 。通 常 情 况 下 . 汇 测 试 便 词 主要 是 测 以下 三 点 : 义 、 写 和 使 用 。 有 语 境 的 测 试 , 以 意 拼 没 可 测 得 被 测 者 对 于 词 汇 的 意义 和 拼 写 的 掌 握 情 况 ,但 是 不 能 测 得 对 于 词 汇 的 掌 握 情 况 。 语 境 的 , 以测 得 被 测 者 对 于 词 汇 有 可 在 特 定 语 境 中用 法 的 掌 握 情 况 。 同时 , 于词 汇测 试 的 可 行 性 , 他 的 语 言 学 家 认 为 没 有 基 其 语 境 的 词 汇 测 试 更 胜 一 筹 :这 种 测 试 可 以 很 便 捷 地 测 出被 测 者 的 词 汇 习 得 掌 握 情 况 ;研 究 者 可 以 在 相 对 较 短 的 时 间 内测 试 得 出 相 对 有 效 的 可 信 的数 据 ;对 于结 果 的 分 析 也 更 加 直 接 可 靠 。 德 认 为 测 试 在 没 有 语 境 、 子 语境 或 者 是段 落 语 境 需 里 句 要 根 据 测 试 的 目的和 情 境 。H a n 为 , 生 在 单个 的词 汇测 et 认 o 学 试中能够取得高分 , 是在语境条件下就不行 , 但 因为 学 生 还 要 考虑语境的整体意义。

语境与词汇语义

语境与词汇语义
语境与词汇语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其意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产生,正是因为词汇必须依存于特定的语要指语言系统内部各语言成分之间的搭配结构和上下文关系,而外部环境则涉及言语活动的主题范围、方式以及言语活动双方的地位关系等非语言因素。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正是这些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词汇,使得词汇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特定的意义。因此,要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就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同时,语境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也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得语言能够成为人类灵活多样的交流工具。

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

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

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在日常交流和学术研究中,词义的选择至关重要。

选择正确的词义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误解或混淆。

近年来,语境关系顺应论在语言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其对于词义选择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境关系顺应论如何影响词义选择,并通过实例分析加以说明。

语境关系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境包括物理环境、文化背景、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和意图等因素。

在词义选择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需根据语境因素来权衡不同的语义,以选择最恰当的词义。

例如,“光”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明亮”、“照耀”、“电波”等不同含义,具体选择哪种含义取决于语境因素。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作用,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

假设有两个人在谈论一家餐厅,其中一人提到“那里的牛排很嫩”。

根据语境关系顺应论,这里的“嫩”一词应选择“质地柔软、易于咀嚼”的语义,而不是“年轻、没有经验”的语义。

这是因为“牛排很嫩”的语境暗示了牛排的质地而非年龄。

那么,为何语境关系顺应论在词义选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呢?语境关系顺应论考虑了语言使用的实际环境,使得词义选择更具现实意义。

语境关系顺应论将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纳入考量范围,从而使词义选择更加精准。

该理论强调动态地看待词义选择,将语言交际视为一个互动过程,而非静态的词汇意义。

这种动态视角有助于把握语境因素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作用。

当然,语境关系顺应论在词义选择中的应用并非毫无挑战。

语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诸多要素,如何准确、全面地界定和分类是一个难题。

语境关系顺应论要求语言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做出词义选择,这可能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处理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尚需进一步探讨如何降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负荷,以实现更为自然、有效的交际。

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境因素的全面考虑使得词义选择更加准确;将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纳入考量范围使词义选择更加精细;动态视角有助于把握语境因素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作用。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英语词汇意义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分析:1. 同义词演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或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nice”最初是指“愚蠢”,现在却表示“好的”或“友善的”。

2. 词义扩展:词语的原始意义逐渐扩展到包含更广泛的含义或概念。

这可能是因为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新的解释。

例如,英语中的“mouse”最初只指小鼠,而现在也可用于形容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3. 词义缩小:相反地,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可以逐渐缩小,只指特定的对象或概念。

例如,英语中的“deer”最初是指各种动物,现在只用来指代鹿科的动物。

4. 词义转移: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可以转移到不相关的领域或词语上。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表达时使用了类比或隐喻。

例如,英语中的“mobile”最初是指“可移动的”,而如今也可用来形容智能手机。

词汇意义变化的原因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和社会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词语的意义也会随之变化。

新兴技术和社会变革会带来新的概念和需求,从而推动词汇意义的变化。

2.变化的语言使用情境:词语意义的变化可能与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相关。

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词语,会赋予其特定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语言使用的变化会导致词语意义的变化。

3.形式与意义的互动: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随着语言变化,词形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词语意义的变化,反之亦然。

总结起来,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主要包括同义词演化、词义扩展、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文化和社会变化、语言使用情境的变化以及形式与意义的互动引起的。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既可指词、短语、句子、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是语言内部诸要素相互结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语境,也指使用某个语言项目时的广阔的社会背景,由于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因而更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言语的意义,问题是怎样通过语境作出判断呢?语境在哪在方面影响词义呢?本文将作如下阐述。

第一,对于多义词的理解。

第二,对于指示词不达意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第三,对于省略部分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第四,语境有助于对话语的模糊性的理解。

最后,语境有利于会话的含义。

本文将通过论述找出:语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1多义词的理解多义词在英语中太普通了。

许多的单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或词类。

词典中的释义是孤立的,语境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依赖于语境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义。

例如: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 heavy box?在这儿help 是“帮助”基本词义。

再看,l,I couldnt help crying.2,Can I help you to some more meat?在这两句中可不一样呢,1中的help与could连用表示阻止、避免。

2中的help与can连用表示取用(食物)。

总之,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一个词在词形上的变化,它与一些起什么功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以至它在整个句子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来判断词义。

2指示词的理解在一句话语里,语境的特征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指示的系统,也就是一套根据交谈者时空的关系识别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人称代词用于识别另一方的交谈者。

地点指示词,例如“这里”和“这个”用于表明说话者和所提及物品之间在所处地点的空间关系。

时间指示词例如“now”和“tomorrow”“last week”或“next month”。

这些词的特点:要完全理解它们必须根据它们所处的特定的语境。

如果我们不知道话语的产生时间就不可确定“tomorrow”或“next month”确切日期。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中文系冯海霞内容提要: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是普通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一个题目。

本文对语境的内容做了系统的归纳,根据语境的界定,以英语和现代汉语、古汉语为语言材料,对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进行了三方面的讨论: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词义在不同背境语境中的变化;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研究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从而有利于词语准确、恰当地运用;有利于词汇语义学研究活语言的课题。

主题词:语境言语语境背景语境主体语境义位变体目录:一、语境说概要二、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三、词义在不同背境语境中的变化四: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一、语境说概要语境说,是对自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自治微观语言学的重大突破,是当代宏观语言学的重要学说。

语境(situation)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onwskil)。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nation);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context of cnltnre)。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Jhn·Rupert·Firth)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情景语境”。

他认为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总结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语境的界定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主体语境《大英百科全书》在说明现代修辞学和传统修辞学区别的时候,把“说,写者”和“听,读者”的关系称为一种语境。

我们把这两者概括为传者和受者,再概括为交际者。

他们的主体语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团、阶级、职业、文化、信仰、修养、心理、个性、志趣、情操、感情、联想、思想、目的(意图/动机)、态度、经验、地位、作用、了解、关系等等。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境(Context)是指语言使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包括语境所出现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方面的信息。

语境对语言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帮助产生明确的意义、避免歧义、塑造特定的语言风格和语用习惯。

在中文语言使用中,语境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详细介绍语境对中文语言使用的影响。

一、语言理解中的语境效应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它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使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信息。

语境中的信息、前后关系、语流节奏都有助于识别出句子的真正意义。

比如,一句话“他在北京见到他的朋友”,如果仅仅是这么说,我们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的指代对象是谁,因为缺少具体的语境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背景是“他是来北京出差的”或者是“他在北京旅游”,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出“他”的身份,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句话。

另外,中文在句法上也比较复杂,存在一些“二义性”或“多义性”的情况。

比如,一个句子“我昨天买了一把刀”,这里的“刀”可能是指厨房刀、剪刀、刻刀等,但是如果语境中提到了“他正在做木工活”,那么显然“刀”指代的就是木工刀了。

所以,语境信息成为判断词汇含义、消除歧义不可或缺的因素。

除了对理解产生影响外,语境还对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文表达中,语境不仅能够使句子更加精确清晰,而且还可以创造或者改变语言的语境氛围和语感,从而产生特定的语境效应。

1. 语境影响的篇章结构中文表达注重的是章节递进的逻辑性,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

语境通过样貌提示这种篇章结构,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动态的色彩。

例如,文章中出现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时候,文本会以某种形式展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如:观者坐于观众席上、演员穿着戏服、舞台布置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让读者感受到舞台上的热闹氛围并产生或者强化情感共鸣。

2. 语境影响的话语调度在中文表达中,话语调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语境通过对话语的分配和选择,可以根据交流对象和任务类型等来调配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和语用风格。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情况。

首先探讨了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借词现象和意义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英文习语在汉语中的运用以及英语对汉语口语的影响。

最后总结指出,跨文化交际带来的英语词汇丰富化,但也需因材施教,同时拓展研究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同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词汇资源。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汉语、词汇、影响、借词、习语、口语、丰富化、因材施教、研究。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借词现象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现象既为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元素,也给汉语的语言体系带来了一些挑战。

如何正确地处理这种借词现象,使其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不影响汉语的纯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在科技领域,大量的英语科技术语已经被引入到汉语中,比如"Internet"、"software"、"smartphone"等。

这些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方便了不少人理解和表达相关概念。

在商务领域,英语商务词汇也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如"marketing"、"branding"、"management"等。

这些词汇的引入,使得商务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英语词汇也渗透到了汉语中,比如"OK"、"cool"、"coffee"等。

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

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英语词汇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语境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境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境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作者:李艳芳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6期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无论语法掌握得多么熟练,发音如何准确,没有一定的词汇,也不能与他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著名语言学家鲍林格(Bolinger)曾说道:词汇所包含的信息远远超过语言的其它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概念意义等表面层次,忽视了对词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其处于外语教学的附属地位,对词汇的语境因素更是缺乏足够、普遍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习者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以及学术界对词汇教学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外语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境如何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并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

1语境分析语境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

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

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定义语境为语篇的内部环境,即人们常说的“上下文”(linguisticcontext或co-con-text),又可指“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即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还可指“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即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

故语境可分为狭义语境一“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和广义语境一“语言外环境”(cul-tural context,extra-linguistic context)。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义和语境的关系现代汉语的词义与语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词义是指在语言中所固定并被广泛接受的词汇单位所包含的意义,而语境则是指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意义。

词义和语境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语义系统。

一、词义与语境的互动关系词义和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的多义性:许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银行”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金融机构,而在河流两岸指的是河堤。

这说明词义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

2. 词义的歧义解决:当同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产生歧义时,需要通过语境的补充来解决。

比如,“他很毒”这句话,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很难确定是指他有毒还是他很厉害。

3. 语境的限制和扩展:语境可以限制词义的范围,也可以扩展词义的含义。

比如,“牛”这个词在口语中常用来形容某人很厉害,而在农业领域中则指牲畜。

这说明词义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扩展或者限制。

二、词义和语境的相互影响词义和语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的丰富性:语境可以丰富词义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例如,“夏天来了,万物复苏”,语境中的夏天和万物复苏这两个词相互作用,使得整句话的意义更加细腻。

2. 语境的推测:通过语境可以推测出一些词义的暗示或者隐含含义。

比如,“他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通过描述语境中的“朝气蓬勃”,我们可以推测出“他”这个词的具体情感态度。

3. 语境对词义的解读:在理解词义时,需要考虑它所处的具体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比如,“树”一词可以表示植物的一类,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树”的含义可能指的是一棵具体的树木。

三、词义和语境的运用策略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词义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注重词义的多样性:对于同一个词,要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可能含义,避免武断理解。

只有充分考虑语境,才能准确把握词义。

2. 注意语境的暗示意义:在阅读和交流中,要注重语境的暗示意义。

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

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

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语境的主要功能是对语言的制约作用。

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语言的语义、词语、结构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语境对语义的制约在任何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决定着交际的内容。

常言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此情此境决定着双方谈话的内容,因此可以说,具体的语境对交际双方的每句话的语义都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每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传达的信息不同。

语境对语义的制约有以下几种情况:(1)同样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所表达的语义不同。

例如:一位教师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 一个学生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 上面的两个例句中,教师和学生虽然都说同样的话,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职务身份不同而决定了同样一句话的语义不同,教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去讲课”,而学生说句话的意思是“去听课”。

(2)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就有不同的语义。

例如:“都八点了!” 如果这句话是在早晨,并且在家里正睡觉的孩子的床头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语义是在催促孩子快起床上学。

如果是上午八点在学校里或在教室里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语义是指上课的时间到了。

如果是在假日的或晚上的公园里说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则指朋友间约定的会面时间。

(3)语境的潜在语义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全部意义,单单了解句子内部各词的组合意义是不够的。

因为对句子结构本身的理解只是表层意义,是第一步;要想理解句子的全部意义还必须进一步理解句子本身外的潜在语义,也就是深层意义。

因为一个句子给予人的全部意义,往往是由句子本身及其潜在信息共同提供的。

而句子的潜在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则是句子的上下文和背景知识。

因此有些句子离开上下文就很难理解。

如《阿Q正传》中阿Q大喊“天门两块!”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就不知所云,若结合作品中的前后情节才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是阿Q 在天门的牌位上押了两块钱。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摘要:本文将分别阐述语境、词义的基本概念,结合一些文章的具体例子,来剖析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及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着重在于通过例子剖析得出相应的关系,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语境;词义;影响;关系在日常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中,导致了词义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

没有语境的变化,词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

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语言在孤立状态下,词义是静止的、抽象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语言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时,词义丰富的表现能力便被激活,词义变得具体而灵活。

一、语境和词义的概念阐述。

1、语境概念语境就是语言环境,语言是一套不完备的体系,词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文化语境”,除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等等诸多因素,因而又称为大语境。

2、词义概念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当然词义可以分为概念义,色彩义。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义除了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外, 还包括它的主观评价和在特定范围中的意义。

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3、“词义”和“词意”区别答:“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是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

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网络用语影响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现代社会中,网络用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用各种网络用语进行沟通交流。

显然,这种趋势会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学习和运用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汉语词汇学习、网络用语的文化背景和网络用语对汉语的语言改变等方面,探讨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一、汉语词汇学习网络用语对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汇意义的影响,二是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1.对词汇意义的影响网络用语具有新奇、时尚、丰富、形象、深刻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人们更愿意使用网络用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网络用语虽然更新鲜,但其词语本身的意义会因为网络语境的变化而改变。

比如,网络用语“口胡”,原本指的是不用心思、随口说话,但在网络语境中却因为梗(meme)的广泛宣传和衍生而改变了含义。

现在,“口胡”可以指耍宝、逗人开心,甚至变成情感激烈表达的说法,这就需要学习者在掌握这个创新的网络用语的同时,还需要理解它所别具一格的意义。

2.对汉语语法的影响网络用语以其有趣味、多元化、简单易懂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交流方式。

与传统语言文化不同,网络用语中往往出现不规范、不标准的语法,通过这种不规范、不标准的语法传递的信息可能会与传统汉语语法的规则相悖,在阅读和写作时,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其影响,对汉语语法的使用产生混乱。

二、网络用语的文化背景网络用语的出现是符合时代和社会背景的需求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网络用语所携带的文化特征,与某些国人的个性、心态,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这就使得网络用语具有了深刻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搭建语言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文化进一步碰撞和交流的目的。

因此,网络用语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汉语词汇,同时还是了解中国当前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

三、网络用语对汉语的语言改变网络用语的使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大量使用者对其进行改造,并往往通过网络传播。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探讨了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介绍了语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原则。

接着详细描述了语境教学法的实施方式以及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也探讨了语境教学法的局限性。

总结了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语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语境教学法、英语词汇教学、理论基础、原则、实施方式、效果评估、局限性、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改进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效果,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语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获取效率,通过将词汇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这些词汇。

语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语篇分析能力,在词汇教学中引入语境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之间的关联和语言使用的灵活性。

通过语境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真实运用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最终,研究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对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2. 正文2.1 语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认知加工的方式进行的,而非简单地模仿输入。

在语境教学法中,强调学习者需要通过语境来获取语言的意义和运用。

2. 基于语用学的理论。

语用学关注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使用方式,以及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境和词汇的关系

语境和词汇的关系

语境和词汇的关系一、语境对词汇的影响。

1. 语境决定词汇的含义。

-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汇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bank”这个单词,当它的发音为[bæŋk],作名词时,在“The bank is on the corner.”(银行在拐角处)这个语境中,它表示“银行”;而在“He sat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他坐在河岸上)这个语境中,发音同样是[bæŋk],它表示“河岸”。

2. 语境限制词汇的词性选择。

- 有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下词性会发生变化。

比如“water”,发音为[ˈwɔːtə(r)]。

在“Please give me some water.”(请给我一些水)中,它是名词;而在“I water the flowers every day.”(我每天浇花)中,它是动词。

3. 语境影响词汇的感情色彩。

- 以“ambitious”为例,发音为[æmˈbɪʃəs]。

在“He is an ambitious man and has achieved a lot.”(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就)这个语境中,是褒义的;但在“He is too ambitious and often uses improper means.”(他太野心勃勃了,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这个语境中,就带有贬义色彩。

二、词汇对语境的构建作用。

1. 词汇选择构建语境氛围。

- 选择不同的词汇可以构建出不同的语境氛围。

例如,描述一个场景时,如果使用“gloomy”(发音:[ˈɡluːmi],形容词,阴暗的)、“dreary”(发音:[ˈdr ɪəri],形容词,沉闷的)等词汇,就会营造出一种压抑的语境氛围;而如果使用“bright”(发音:[braɪt],形容词,明亮的)、“cheerful”(发音:[ˈtʃɪəfl],形容词,愉快的)等词汇,则会构建出积极欢快的语境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11-04T13:41:39.89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第9期供稿作者:罗梁红
[导读] 本文将通过论述找出:语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罗梁红(长沙市岳麓区清水塘中学湖南长沙410205)
【Abstract】context, an important theory in pragmatics, means language enviro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ontext and language meaning are so closely associated that the undrstanding of language depends on context, while context restricts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language.from the discussion,we find that context works well with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 and the meaning relies heavily on context. 【Key words】context:meaning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既可指词、短语、句子、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是语言内部诸要素相互结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语境,也指使用某个语言项目时的广阔的社会背景,由于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因而更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言语的意义,问题是怎样通过语境作出判断呢?语境在哪在方面影响词义呢?本文将作如下阐述。

第一,对于多义词的理解。

第二,对于指示词不达意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第三,对于省略部分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第四,语境有助于对话语的模糊性的理解。

最后,语境有利于会话的含义。

本文将通过论述找出:语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1. 多义词的理解多义词在英语中太普通了。

许多的单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或词类。

词典中的释义是孤立的,语境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依赖于语境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义。

例如: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 heavy box?在这儿help是“帮助”基本词义。

再看,1,I couldn't help crying.2,Can I help you to some more meat?在这两句中可不一样呢.1中的help与could连用表示阻止、避免。

2中的help与can连用表示取用(食物)。

总之,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一个词在词形上的变化,它与一些起什么功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以至它在整个句子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来判断词义。

2. 指示词的理解在一句话语里,语境的特征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指示的系统,也就是一套根据交谈者时空的关系识别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人称代词用于识别另一方的交谈者。

地点指示词,例如“这里”和“这个”用于表明说话者和所提及物品之间在所处地点的空间关系。

时间指示词例如“now”和“tomorrow”“last week”或“next month”。

这些词的特点:要完全理解它们必须根据它们所处的特定的语境。

如果我们不知道话语的产生时间就不可确定“tomorrow”或“next month”确切日期。

所以当我们听到为指示词而设的正确参照物时,例如,“next”、“last”、“this”就要想想这些词所处的语境。

譬如“I need a box this big”。

这句话,如果不借助语境,你能知道所要箱子尺寸的大小吗?再比如“I met this girl the other day”。

如果不借于语境,你能否确定到底我是对这个“女孩”有暖昧的,还是我仅仅只是提及某个年轻女孩而已?仅从现在来看,绝大多数语言的话语是含蓄,索引或指示性的。

所以根据所处语境的不同话语有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1)She is the number of the union.(2)There is a grave over there.(3)His brother bought a book yesterday.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三个句子的语境就不能确定“她”是谁,“那里”是哪里,“昨天”是哪天。

因此,我们对指示词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3. 省略部分的理解省略句子在语法里很常见,日常交际口语和书面语都存在这种现象。

因为语境可以修复省略的部分,这对我们理解话语意义非常重要。

例如,在商店里,售货员拿出不同尺寸的裤子,询问顾客“大号?”。

这里的“大号?”其实是“谁要大号?”的省略句。

又如:英语名词所有格可用来表示店名等。

At mary's在玛丽家。

Mary ate an apple and Jane a pear.此句中省略了动词ate,指简吃了一个梨。

4. 话语的模糊性单独理解John is a machine.这句话有许多意思。

如果是评论John的工作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工艺精湛而且长时间工作不知道累。

如果是评论John的性格,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为人耿直,不讲情面。

如果是评论John的智力,那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 脑瓜子不懂得拐弯,比别人要笨一些。

只要有特定的语境,这句话的理解都是合理的。

再举例They passed the port at midnight,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模糊,其中我们知道port只有一个意思而pass是多义词,有多种意思。

多义词不象同义词,从句子的传统观念来看不好确定它在句子中的确切意思,因此它会使所在的句子有多种意思。

在port这个词的固定搭配中,“经过”这个意思最有可能,在大多数语境中,它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在所给的特定语境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找出词语的意思。

只有当一句话对说出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它的语境。

此外,如果话语中有一个或多个多义词,我们就不知道理解成哪个意思。

因此,语境是判断所说话语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意思的一个要素。

通常我们运用对日常的语感来理解每条语言信息, 所以多数模糊意思,词语上的或语法上的,都被我们含糊的理解了。

例如,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war?这个疑问有两种不同的语境意思:一、指“你知道‘war’这个词的意思吗?”,所处情景是语言老师正在问班上的学生。

二、指“战争制造了伤亡和苦难”,所处情景应是一名是伤士兵对策动这次战争的政治家。

所以,语境通常有助于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

5. 会话含义的理解含义是在话语中没有出现的潜台词,它根深蒂固于语言交际中,也就是说,含义是语言实际运用中一些储蓄的东西。

自然语言是富于变化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意思,这里特别依赖于说话者的身份。

例如,I have three children.它的含义I have only three,not more.但如果根据贵族的口头禅,它的含义是I have so many children,there are three.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这句话有不同的含义。

请看下面的对话。

A:I want to watch TV now.B:You have not put your toys away.
我们可以推断出,A是一个小孩,而B将是她的母亲。

这两个人都说了一句宣言式的话语,所以我们可以听出这两个人说话时都是以个人意思为出发点的,A的话带有一点任性,B的话带有命令性质。

如果B的话真的是命令, 从B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A比较任性懒惰,想不收拾玩具,想先看电视。

这时,A的话语是一句任性话还是恳求我们不重要,重要的是B怎么理解这句话。

在这个对话的语境里,A的话语是恳求B允许他看电视。

姑且假设语境是A必须先把玩具收拾好才能看电视是条家规,那么以上的对话显然与语境是一致。

如果脱离了语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话语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境因素影响了话语在语义学上的意思。

交际中的即时情景概念与语言中承担主要意思的话语的概念相类似,它们都在所给的特定语境中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语境对判断话语意义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通常情况(除特殊情况外)下,让我们彻底理解所说话语的含义。

二、让我们了解所说话语所围绕的主题。

三、让我们明白问话中一些隐含的内容。

这三个方面在多种意义上都提到语境与话语意义的判断有关。

有时候,话语意义不是那么简单的,常含有潜台词,这就是话语暗指和预示的东西,而语境对这些潜台词的理解尤为重要。

遇到这
种情况,我们首先应根据对日常语言的感觉判断话语的处在什么样的语境里,然后语境会告诉我们话语暗指和预示的东西。

总而言之,话语所在的语境有助于我们理解话语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