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路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路探索
作者:王建杨燕萍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高等院校如何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与其他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相比较,基地如何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且凸显特色?围绕此问题,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推动课程改革、支持学生科研、建设品牌活动和促进本硕衔接五个方面探讨了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本硕衔接
2012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公共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理科创新基地”)正式投入建设,并于当年6月份申请到北京市共建经费的支持。该基地主要依托学校理学院建设,以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本科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面向全校开展各类教学实践创新活动,力图促进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围绕该基地的建设,学校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上逐步达成了一些共识,也有了一些思考,本文将结合该基地的建设,就高等院校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提出如下几点供探讨。
一、着眼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为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所接受。与专业教育或技能教育相区别,通识教育致力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具有厚重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识教育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是割裂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而是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注重其综合运用能力、思维方式和博雅情操的培养。对于高等学校而言,通识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学术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同时强调不同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
区别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因其在校内资源统筹上具备的优势,为拓展通识教育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可能。因此,依托基地平台,通过综合利用各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鼓励知识融合与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应成为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注重加强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拓宽学科基础为重点的通识教育,在实践中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重自主”的通识教育模式,强调通识教育开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原则。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通识教育的理念,依托基地推动通识类课程建设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广大学生能够接受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教育,并能够得以融会贯通,从而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事业发展等打下厚实的
理论基础。“理科创新基地”以“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的科学素养及创新思维培育”为建设宗旨,通过组织开展面向广大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理科公共课程开设与教学改革、文理交叉类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支持、理科文化节及科普活动等,致力于培养广大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其实现文科思维方式与理工科思维方式相融合,促进其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相结合。
二、围绕基地建设目标,有机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加强特色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整合校内相关的教学实践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实验室设备、场地与硬件资源等。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合不应是原有资源的简单累加,而应是紧密围绕基地建设的目标和特色,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因此,在充分利用好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一些有基地特色的课程资源,积极推动相关教学方法改革,以提升基地的建设效果。这些课程包括基地特色课程、文理交叉综合课程、实验实践教学课程、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创业类课程等。基地课程资源的建设在立足基地、满足基地依托相关学院或学科本科学生选学要求的基础上,还应积极以全校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开放,提升基地的影响力。
“理科创新基地”,围绕其建设目标,正在规划建设一批面向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理科类综合课程,内容涵盖生活中的科学常识、科学发展综合概论、科学史、科学哲学等,通过课程选修,让广大学生了解科学领域的重大发展历程,使之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精髓与本质,促进其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此外,基地还着重规划设计一批面向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如“文科物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心理与健康”等,这些课程除必要的讲授环节之外,更是专为文科大学生设计出兴趣性、科普性、演示性的实验,使他们了解开展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节约能源意识等。目前,部分课程已经上线,供全校同学选修,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服务学生的课外学术科研活动,设立具有基地特色的专项课题
高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重点着眼于其对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支持,要能够为本科生开展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包括活动空间、实验设备、科研仪器、教师辅导、项目经费等在内的各项软硬件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开展各类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服务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具体开展方式上,除给学生提供一般性的软硬件资源服务之外,各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也应围绕本基地的特色和目标,自主设立一批学生科研项目,吸引学生自主申报,对其开展针对性辅导。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通过在基地基础上的项目团队合作,特别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合作,实现其知识的互补和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一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课外科研与实践项目体系,其中,“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自2007年首次运行以来,学校共投入
1116万元用于各级项目建设,共有330个国家级项目、190个市级项目和402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3755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受益面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达到31.4%,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平台。而学校团委组织的“创新杯”课外学术论文竞赛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以及各学院纷纷设立的院级本科生科研支持项目,也带动了每年至少2000人次的参与,激发了广大本科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校注重依托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除日常的服务外,“理科创新基地”围绕该基地“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的科学素养及创新思维培育”的建设宗旨,自2013年起,学校以基地为依托,专门设立了一部分具备文理学科交叉特色的课题,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队申请,基地也将配备专门的教师予以辅导。目前,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我们寄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专项课题的开展,使文科理科学生能够组成一个团队,针对一些跨学科的综合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互相借鉴研究方法,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
四、设计品牌活动,加强对外辐射,构建学术文化活动的综合平台
围绕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宗旨,在推进课程改革、服务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之余,基地应综合相关院系、相关部门的力量,组织设计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加强对外辐射,带动更多的师生关注基地的建设,并使得活动的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和感染,拓展基地教育教学的空间。
活动的设计应突出基地建设的特点,在一个大的活动主题下,采用各种能够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模块作支撑,如辩论赛、专项竞赛、读书会、名人沙龙及讲座、主题戏剧表演等,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又凸显活动的品牌性,有利于扩大影响力。同时,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注重吸引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力量,做到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
以“理科创新基地”为例,2013年春,依托基地开展的、旨在推广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活动——“文与理的对话——跨越与融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对话文理”校园活动月成功举办。该活动集中了基地的优势资源,辐射全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程度高并初步形成品牌。活动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搭建了新的平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升了基地的影响力。
五、依托基地建设,有效实现本硕衔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两者之间连接是否紧密,衔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效率。现阶段,无论是教育主管机构还是高等院校,因人才培养的目标、特点和方法不一样,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如缺乏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