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度尼西亚加美兰音乐地方样式的形成与发展
印度尼西亚 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介绍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
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
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人印尼文化之中。
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
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
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入印尼文化之中。
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
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然而,这只是印尼音乐的一部分,而最具代表性的、最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在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音乐种类是甘美兰音乐,它是由中爪哇岛发起来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音乐。
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
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
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分析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
分析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近年来,民族音乐成为了一门备受关注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然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千差万别,每个地区的音乐特点也因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探究不同地区民族音乐的舞台表演、音乐剧和电影音乐时,需要对不同区域的民族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一、亚洲音乐的文化特点亚洲地区是民族音乐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
亚洲地区的音乐文化以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记忆为主导,很多音乐作品充满着宗教、神话、风俗等文化元素,例如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京剧”、“黄梅戏”、日本的“能剧”和印度的“卡塔克”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激发观众的文化认知,而且有助于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层次和价值。
此外,亚洲地区的民族音乐有着复杂的音律体系和技法。
例如,中国传统音乐采用的是五声音阶,而日本传统音乐采用的则是七音音阶,这些不同的音律体系能够塑造出截然不同的音乐效果和音乐情感。
同时,亚洲地区还有许多独特的乐器,例如中国的古琴、二胡和中国风琴,日本的三味线、筝和胡弓,印度的锡塔琴、印度鼓和西塔琴等等。
这些乐器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在演奏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感受。
二、非洲音乐的文化特点非洲地区是世界上音乐多样性最高、最具有原始风格的地区之一。
在非洲地区,民族音乐以传统音乐为主,而且往往与文化、信仰和生活密不可分,例如非洲的部落音乐。
部落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还是部落的文化遗产、祭祀和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落音乐是由传统的鼓、木钟等打击乐器或者口哨、吹箫等风管乐器演奏的。
由于部落音乐依靠循环节奏和重复旋律,因此非常容易让人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在非洲地区,一些大城市如迪拜、拉各斯等地区的城市也会出现非常发达的现代音乐,例如非洲著名的鼎鼎大名的流行音乐家西迪贝塔。
三、南美音乐的文化特点南美是一个拥有绚丽多姿文化的地区,这在其音乐表现中尤为显著,其音乐风格多样、表现形式繁复,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作者:赵文雪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摘要】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中心的合奏音乐,管弦乐器处于辅助地位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的分布地区广泛,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又有相互借鉴的共同之处。
本文主要以甘美兰的分布地区、形成种类、特点及其之间的区别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分布地区;种类;特点;区别中图分类号:J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51-01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層,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
《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 总第317期51音乐研究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赵文雪(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层,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三)东爪哇甘美兰。
虽然西部的高雅甘美兰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爪哇典型甘美兰音乐的影响,但它与中爪哇甘美兰的音乐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如:西部的高雅甘美兰比中爪哇甘美兰活泼,并且在节奏、速度和力度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对比和变化。
而东部的甘美兰主要指具有民间风格的甘美兰,民间甘美兰可进一步分为唢呐甘美兰、瑞优甘美兰、甘庄甘美兰以及安格龙甘美兰。
印度尼西亚音乐
甘美兰的乐器
鼓类:
音阶与调式
• 甘美兰使用音律不同的两种音阶,一种是叫斯连德罗的5声音 阶,另一种是叫培罗格的7声音阶. 中爪哇的斯连德罗包括三种帕台特.所谓帕台特首先是调式的 意思,但它除了规定调式主音之外还表示旋律型,音域,终止式 等意思,它们各自还有特定的表意内容和演奏时辰.培罗格也有 三种帕台特 甘美兰音乐的地方特色 甘美兰如果按地方特色分,大致分为四种代表类型 西爪哇 中爪哇 东爪哇 巴厘 其中中部和西部音乐风格比较接近,西部的巽他一带却具有独 特的风格。体裁形式方面,中爪哇和巴厘岛以皮影戏为主,巽 他则是木偶戏、称作皖科哩。从乐队编制看,巽他甘美兰音乐 的乐队比较朴素,这与竖笛、声乐技巧的充分发挥有关,它强 调了旋律性因素 。在织体构成方面,巽他所用的是旋律主导 型,也就是以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旋律为主导,其余都服从 于它;中爪哇则是主旋律和其他乐器的演奏构成复杂、精致的 多层结构,形成丰富多彩、谐和协调的乐队织体。
关于甘美兰的起源,在印尼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古时候天神降临爪哇岛,他铸造了一个铜锣, 以向众神发号施令.不久诸神反映说,一个锣所发 出的信号太简单了.于是又铸造了第二个锣,过了一阵事务 增多,两个锣也不够用了.这样天神又铸造了第三个锣,这样 由三个锣分别发出的音响便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信息 内容.后来天神率众神离开爪哇,当他们再次回到 这块土地时,发现这里已住满了人类.于是他们便 敲锣奏乐,与人同乐.
甘美兰音乐的功能
• 在印尼,甘美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乡村居民都普遍喜爱的 一种艺术,它的创作与表演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 一起.印尼群岛地处热带,物产丰饶,人民谋生不难.他们有充 裕的时间去玩甘美兰以作为娱乐.许多村庄从成人到孩子每 人都会演奏几种甘美兰乐器,他们可以随时参与到这种音乐 的表演之中,每到夜晚,尤其是在节日喜庆时全村人便聚集在 一起通宵达旦地奏乐取乐,这时甘美兰的演奏便不仅是一种 音乐活动,它已成为整个村庄男女老少的社交方式 在印尼甘美兰还是与皮影戏和舞蹈共生发展的,它是这两种 姐妹艺术演出时不可缺少的伴奏.
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一甘美兰音乐的历史背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
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
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
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它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形式演绎,也有人声甘美兰,并常伴有古典舞蹈。
其音乐神圣、空灵,音响效果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可以带给人释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蕴涵。
二甘美兰的音乐形式甘美兰乐队中最早的乐器是锣,其数目由单个逐渐发展为多个,现在乐队的乐器有以下四类,第一类:锣属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排锣。
第二类:排琴属乐器,包括木琴、共鸣筒、金属排琴。
第三类:管弦乐器,包括列巴布(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切连朋(拨弦乐器)、竖笛(吹管乐器)。
第四类:鼓类乐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是双面长鼓,大乐队中通常为大小两个鼓,小鼓的声音重于大鼓,而大鼓为雄性,担任主奏,小鼓为雌性,担任助奏。
亚洲音乐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
亚洲音乐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前言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音乐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亚洲的音乐以其多样性、独特性和艺术性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就亚洲音乐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
亚洲音乐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亚洲各地的音乐都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证据,可以总结亚洲音乐的发展历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古代音乐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在亚洲,古代的音乐主要集中在中东、印度和中国等地。
在这个时期,音乐更多地被视为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所以音乐和祭祀、战争、礼仪等紧密相连。
例如,中国的古代音乐以礼乐系统为基础,主要包括雅乐、颂乐等。
而印度的古代音乐则以经文为基础,主要包括吠陀、布拉曼、阿诺普文等。
中东的古代音乐以经典的古兰经为基础,主要包括西塔尔、卡喀里、儒巴巴等。
中世纪音乐阶段(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中世纪是亚洲音乐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它标志着亚洲音乐逐渐从地方性逐渐向全球化转变。
在这个时期,亚洲音乐逐渐走向各自独立发展。
例如,中东地区的音乐开始出现丰富的旋律和节奏变化,它们逐渐发展成为阿拉伯音乐;印度音乐则形成了印度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两个主要流派;中国的音乐逐渐产生了丰富的戏曲、民族音乐等风格。
现代音乐阶段(公元1500年-1900年)在现代音乐阶段,亚洲音乐开始展现出更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亚洲的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例如,中国民族音乐中开始涌现出不同的流派,其中关中、江南、西南、云南等地的民族音乐风格各不相同;印度音乐则开始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氛围和演唱等不同的音乐风格;中东地区的音乐从传统的弦乐和打击乐器为基础,开始使用西方音乐中的管弦乐和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元素。
现代化音乐阶段(20世纪以来)20世纪以来,亚洲的音乐在现代技术的驱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浅议对“印度音乐”的课后思考
浅议对“印度音乐”的课后思考印度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又深刻的文化艺术,因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深刻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近日,在学校的一堂音乐课后,我对印度音乐的影响和创作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首先,印度音乐的影响和文化背景。
印度音乐深深地根植于印度文化之中。
其最初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500年的古老时代,是由古代的吠陀教典中的合唱歌曲演变而来。
这种音乐形式既有吟唱的形式,又有音阶的演奏,这种音乐传承至今,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变化和形式。
其次,印度音乐的创作方式。
印度音乐的音阶叫做"拉格",由七个基本音符组成。
"拉格"通过演员们的演唱,以及演奏者的手法和选用的乐器,来表达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音乐形式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表演技巧,如"塔纳",是利用手指的连续动作,让音乐表现得更加流畅和有感染力。
此外,印度音乐在演唱上也有很多变化,如传统形式的演唱者会沉浸在音乐当中,表现出深深的内心感受,而现代形式则注重表达音乐中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最后,我也思考了印度音乐对我们的启示。
印度音乐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印度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应该从印度音乐中学习其富有文化性的背景,从中汲取其对生活的敬畏和追求精神。
同时,对于学习音乐的我们来说,也可以从印度音乐的特色原因和创作方式中汲取技巧和经验,让其成为我们自己音乐创作路上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印度音乐是一种令人敬畏的艺术形式,其深厚的背景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让人们不断追求其魅力。
在未来,我们应该增强对印度音乐的学习和理解,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让其更好地贴合我们自身的音乐之路,让我们的音乐之旅更加丰富有趣。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邢洁山西师范大学摘要:东南亚民族音乐被有些学者称为“以敲击乐器为中心的大型乐队合奏”或“锣群音乐”,甘美兰音乐同样 有着这些特点。
本文对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进行了概述,对于甘美兰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以及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更好的了解东南亚音乐的分支。
关键词:甘美兰音乐风格特点中图分类号J 6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印度尼西亚简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Indonesia ),位于亚洲东南部, 地跨赤道,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90.44万平方 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人口 2.12亿(2002 年),有爪哇、巽他、马都拉和米南加保等民族,讲印尼 语,89%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二、 甘美兰音乐印尼音乐最受欢迎和著名的形式可能印尼甘美 兰,是一个打击乐器,包括组合形式,鼓、锣和斯派克 小提琴随着竹笛合奏,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类似 的合奏中普遍存在,然而甘美兰是起源于爪哇、巴厘 和龙目岛。
甘美兰(gamel ),作为印度尼西亚最独特的乐种, 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是指以打击乐为 主的合奏音乐,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
最初 意为一种敲打的槌,就像工匠用的工具,同时也包含 着一种击奏的演奏方式,正如全部的甘美兰乐器几乎 都是击奏乐器一样。
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可以 直接体现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的特征,极具特色,在 世界上甘美兰音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甘美兰音乐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54-03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的佛教寺庙的浮雕上,就可以 看到刻在墙上的甘美兰乐队在表演中使用到的一些 乐器。
到了 13世纪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 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完善。
到了 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慢慢结合起 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可以 使用于为戏剧、舞蹈、影戏伴奏,同时也可以使用于各 种宗教仪式。
音乐欣赏知识:民族音乐——探索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之美
音乐欣赏知识:民族音乐——探索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之美民族音乐是继承、传承和发扬各个地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索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之美,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音乐的背景和内涵,领略它们带给我们的文化震撼和艺术美感。
一、东亚民族音乐东亚是一个文化相互渗透的地区,地域之间的浓郁文化交流也为东亚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日本的音乐风格由来已久,它源于日本古代的祭祀音乐,如笛乐(尺八)、鼓乐等,还有神职人员鼓舞人心的舞蹈音乐,比如盆舞、铃舞等。
而京都音乐则是日本的古典音乐之一,最早源于宫廷音乐,后演变成为封建贵族、城市文化的特征。
韩国传统音乐是韩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特征。
如韩国传统音乐的强调节奏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的缘故带来的长久文化交融,韩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美感和音乐性质非常值得研究和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包含了5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中国古典音乐了,其中包含大运河的豫剧、四川的川剧和以黄梅戏、评剧和越剧为代表的戏曲,传统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是强调气韵的感受,也就是“乐以悠扬为美”的表现。
二、南半球的音乐文化南半球的大洋洲,包括东南亚的岛屿和小国家的岛屿等地,也被看做是音乐多元化、最为特别的地方之一。
在这一地区,音乐表演通常伴随舞蹈和歌唱,代表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
澳大利亚的土著原民音乐是考古学家和音乐学家关注的焦点。
这种音乐最初存在于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崇拜和日常生活场合中,由于传统音乐的存在,它已经无法分开来区分。
土著原民音乐根据歌曲和舞蹈等、分为装饰性的丰盛音乐和组织性的设定音乐。
夏威夷音乐的特点是细腻,既有野心的音乐细节,让人们在听的过程中想象到太平洋海滩上的微风,传统音乐包括丰富的文化和背景,根据时间、音乐类型和歌手,通过古城文化的演变而发展。
印尼韵味“甘美兰”——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音乐“甘美兰”
队所必备的,偶尔会加入一些辅助乐器,如各种铃、竹、木式、金 属的拍子板等。在甘美兰音乐中往往还会有一个女声或男声齐唱声 部,使之与各种乐器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四、甘美兰的音乐精神 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的甘美兰音乐,成长过程中不仅吸收了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等教的精华,还融合了欧洲一些国家的传统 音乐,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甘美兰音乐。甘美兰音乐迷人之处在 于甘美兰音乐有多层次的音响效果、多条旋律线条以及各种交错有 序的节奏。甘美兰音乐又很单纯简单,是因为一首乐曲的核心旋律 几乎固定不变,不断循环往复,好像始终没有尽头。甘美兰集中体 现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音乐文化,也真实的反映了印度尼西亚的社 会生活和社会秩序。 五、甘美兰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从19世纪初起,一些西方音乐学者便开始研究甘美兰音乐。法 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版画集》里的乐章和管弦乐《大海》 深受甘美兰音乐的震撼和感染而被创作出来。到了二十世纪,更多 的作曲家受到甘美兰音乐影响。一些西方音乐家甚至创作乐曲给甘 美兰乐队。甘美兰在华语乐坛几乎很少被运用,其中飞儿乐团曾 在2005年发行的《无限》中主打歌《千年之恋》的前奏部分使用了 甘美兰。印尼的一些乐团也走向世界,参加各国举办的“东方艺术 节”,向世界人民展示那绝妙的音响和独具特色的乐器。甘美兰音乐 这一独树一帜的印尼音乐,在印尼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中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 笔,为全世界人民了解印尼的传统音乐文化铺就了一条道路,让世 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甘美兰第514期
印尼韵味“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音乐“甘美兰”
时 佳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一谈到印尼音乐,我们就能想到《星星索》《梭罗河》《宝贝》等优美梦幻的歌曲,这些歌曲以优美的旋 律、舒缓的节奏和独有的风味将聆听者带入梦境般美丽妖娆风姿绰约的南洋风光之中,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 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就是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传统的民间音乐,是甘美兰乐器群的总称。甘美兰集 中体现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甘美兰音乐起源;音乐特点;乐器乐队影响
音乐知识: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加美兰”
音乐知识: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加美兰”加美兰(Gamelan)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流派之一,属于合奏型音乐。
加美兰音乐由几组乐器组合而成,主要有钢片琴类、木片琴类、鼓、锣、竹笛及弦乐器等,有些曲目还可加上演唱者。
加美兰音乐受到佛教印度教文化的影响,也代表了印度尼西亚的本土艺术。
加美兰音乐主要在爪哇岛、巴厘岛和巽他族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加美兰一词来源于爪哇语词「gamel」,意为敲击,击打,再加上词缀「an」将其名词化。
因此从字面上理解,加美兰是指敲击乐器。
加美兰代表乐器1、钢片琴钢片琴又称金属排琴,由6到7块铜或铁板构成,以木槌击奏。
在合奏中演奏核心旋律。
2、木琴木琴由18块木片或竹板构成,用两根木槌演奏。
属于装饰型乐器,演奏各种装饰型音调。
3、鼓加美兰中的鼓为双面鼓,由木菠萝木或椰子木和水牛皮制成。
在加美兰音乐中鼓的作用非常重要,乐曲的开始、结束、转换以及乐曲的节奏都由鼓来指挥。
4、大吊锣吊锣为青铜乐器,只在段落结束时击奏。
吊锣被认为是神唤醒众人的工具,在加美兰音乐中地位极高,演奏前会向它进香。
5、雷贝琴雷贝琴是加美兰乐器中唯一的弓弦乐器,类似中国的二胡。
雷贝琴一般用于为女歌手伴奏,在爪哇和巽他加美兰音乐中它还引导旋律进行的方向。
6.波楠锣波楠锣通常由10到14个小锣所组成,放在拉伸木架上的绳子。
属于装饰型乐器,通常用在片尾曲。
具体来说,加美兰音乐主要作为传统舞蹈的伴奏,民俗仪式的背景乐,皮影戏的配乐,艺术娱乐以及婚礼伴奏。
加美兰一般仅在特定场合演奏,如宗教仪式,重要典礼,皮影戏演出以及为皇室演奏。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首先,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汇多元文化:印度音乐吸收了来自多个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如印度本土音乐、波斯音乐、阿拉伯音乐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印度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非常丰富多样。
2. 古老的体系:印度音乐体系可追溯至古代经典文献,如《吠陀经》。
印度古典音乐包括北方兴起的“北印度音乐”(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和南方兴起的“南印度音乐”(Carnatic Music),两者都有着古老而完整的体系,包括音阶、音律、音乐形式等。
3. 凝练的旋律:印度音乐强调旋律的发展和表达。
其中,印度音阶(raga)是构建旋律的基本元素,每个音阶都有其独特的音律规则和情感表达。
演唱者通过运用不同音阶和音节的组合,创造出丰富的旋律。
4. 灵活的节奏:印度音乐强调节奏的变化和控制。
时间律动(tala)是构建节奏的基本元素,由一系列的拍子组成。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根据情感和表达的需要,自由地改变和发展节奏。
其次,印度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口传教育:印度音乐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制度和口传教育。
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亲密交往,通过临摹和模仿老师的演唱和表演,逐渐掌握音乐技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2. 学院制度:在印度,有许多专门的音乐学院和大学,如印度音乐文化学院(India Music and Arts College)等。
这些学院通过正规的教育体系来传承和培养印度音乐的后继者,进一步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3. 融合现代元素:印度音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地融合了现代元素。
例如,印度电影音乐(Bollywood Music)将印度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喜爱。
最后,印度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在印度国内有着广泛影响,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1.国际合作与交流:印度音乐家经常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进行交流与合作。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作者:柯罗俊兰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首先对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概述,笔者认为要了解某个民族的音乐特色,那么就得了解当地的社会背景、历史等方面。
接下来开始具体阐述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
首先介绍巴厘样式的“佳美兰”;接下来谈谈男生合唱“克恰克”;再介绍印度尼西亚的两种舞蹈,分别是有战士舞蹈之称的“巴利斯”和受印度影响的印尼舞蹈。
最后得出结论,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都有其特色,值得我们去研究。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特色绪论什么是民族音乐?广义来说,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地说,就是指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在此笔者就以东南亚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作为研究对象,从狭义的角度来浅析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
一、概述印度尼西亚自然状况与历史文化(一)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状况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赤道地区则为热带雨林气候;联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浩瀚辽阔的海面上,雨量充沛、热量集中,这些有利条件都有助于竹子生长,所以整个东南亚的竹制乐器种类特别多。
(二)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文化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着地方宗教,近代历史还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基督教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但印度教传统却流传至今,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摩诃婆罗多”的表演。
印度尼西亚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度,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形色多样的文化因素汇合点。
据说这里共存在300多种不同的语言,因此肯定有许多不同地区性的音乐和舞蹈,各自都保持着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传统艺能和音乐、乐器。
二、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一)巴厘样式“佳美兰”由于缺乏史料记载,要准确地考察佳美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十分困难的,也只能是略知皮毛。
“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可以用来泛指一切合奏音乐。
加美兰音乐
加美兰音乐
基本旋律为核心声部,而其他声部则环绕这个核心声部作装饰性演奏,或在节奏和节拍上作变化。
主要音阶
取其中5个音。
演奏乐器
也能作表演。
主要使用的乐器有锣、鼓、木琴、弦乐及管乐;按照它们在表演中所起的作用划分,则可分为旋律乐器与节奏乐器两大类。
最常用的旋律乐器有:①萨龙,演奏方式是用木槌击奏安置在共鸣箱上的青铜制的铜板而发声。
②根德尔,构造特征是将共鸣筒悬挂在一组窄长的铜板下方,属打击性乐器。
③包南,锣的一种,用线
一种。
节奏乐器主要是鼓和锣。
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比较2
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比较东南亚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国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
包括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
泰人、柬埔寨人、越南人、马来人和菲律宾的大多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西亚的塞诺人、塞芒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巴布亚人,属于赤道人种。
在语言方面,缅人、泰人、苗族人、瑶族人属汉藏语系;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属南岛语系,有爪哇语、比萨扬语、他加禄语、马来语、马都拉语和米南加保语等;越南人、柬埔寨人属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和东帝汶又属巴布亚诸语。
宗教信仰方面,大乘佛教在越南占优势,小乘佛教成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国教。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
缅甸、泰国、新加坡也有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马来西亚有8% 的泰米尔人是印度教徒。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巴厘人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混合体。
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
此外,在东南亚的一些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民族中还有自然力崇拜、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古老信仰。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及其音乐风格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
比如,柬埔寨古典音乐使用着和泰国几乎完全相同的合奏形式和乐器,(1)并皮特合奏相当于泰国的皮帕特合奏。
是在宗教仪式和朗克力等古典艺能中使用的重要的乐队合奏。
以罗尼特、康等旋律打击乐器为中心,再加上斯拉莱、散坡、斯科尔、衬等节奏性打击乐器。
(2)摩何里合奏,相当于泰国的马何里合奏。
与并皮特合奏相比较,是属于较为简便的大众性乐队合奏,用于古典舞蹈、戏剧,也用在结婚仪式和宴会场合。
属于管弦乐队组合。
除了旋律打击乐器之外,还有克罗依、塔克、特罗,以及节奏性乐器斯科罗摩尼、衬等。
再比如,老挝的国语——老挝语是泰语系中的一个支系,与泰语有近亲关系。
泰语系的语言是有声调的,在日常说话的语言中,如果强调它的抑扬的话,那么,说话就很富有音乐性。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摘要印度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传统,鲜明的特色。
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依然保持着本民族浓厚的传统音乐特色。
本文重点探究印度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及其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启迪作用。
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印度音乐可谓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音乐,它那绵延不断的旋律,错综复杂的节奏,强烈多变的鼓声,余音缭绕的琴声,多样式的装饰音,无穷尽的装饰乐句,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印度音乐美妙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
为什么会如此印度音乐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印度音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音乐是一种植根于文化中的艺术,不同的文化土壤会滋生和孕育出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
印度是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印度音乐产生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拥有着它恒定不变的音乐之根。
这种根深蒂固的音乐风格成为印度音乐永恒的特色。
同时,印度音乐又是极具包容性的,它可以吸纳百川于己身,“任何新的观念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最终成为公认的具有印度特色的新混合体中的一部分”。
这种融合非常自然和平稳,不会因为任何强大外力的侵袭而失掉,这种泰然自若的能力,使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国之间的各种风俗习惯交汇到一起,成为今天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中有它永远不变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印度音乐区别于其他之各类音乐的不同之处,使它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听者能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很快将其辨别出来。
印度音乐一直以一种稳定而完整的体系状态存在着,各个部分都井然有序,有理可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63
历的来历,太阴历是人类从古时开始源于农耕文化的历法,青铜时代的铜鼓同稻作农耕的关系在这里得到证明。
青铜文化之后,约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和中国的商人、僧侣往来于印尼,带来了印度文化,佛教与印度教相继传来,并与当地的稻作文化相融合,扎根于各地。
印度文化是爪哇文化的基本源元。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印尼广为流传的印度两大叙事史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这两部史诗是爪哇文化艺术的基础。
以这两部史诗为题材的舞蹈剧、皮影戏,与之相配合的加美兰音乐成为这一时期——印度・爪哇文化时期文化艺术的顶峰。
并深远的影响着以后文艺的发展和爪哇人的世界观。
14世纪兴起于东爪哇的马加帕希王朝(majapahit )是印度・爪哇文化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巴厘岛一直都处于马加帕希王朝的统治中,因而这时的爪哇与巴厘的佳美兰还都是基于印度教文化之上相同性质的音乐文化。
几乎同一时期,印度的商人将伊斯兰教从西爪哇的巽他(sunda )等地传入印尼。
随着伊斯兰教的东进,中部爪哇也受到了影响,马加帕希王朝因而衰退。
1514年左右,不愿接受伊斯兰改宗的一些马加帕希王室成员,带领印度教的僧侣、艺术家、舞蹈家、音乐家等逃亡巴厘岛,他们将宗教,艺术,甚至医药等带入巴厘岛,促成了日后巴厘岛文化活动的兴盛与繁荣。
马加帕希王朝的末裔是巴厘人的先祖,因为他们的努力奠定了今天璀璨的巴厘艺术文化的基础。
另外,在被伊斯兰教渗透的爪哇有了两种变化。
在中部爪哇的平原地带,以广阔的土地及丰富的人口为背景,16世纪后半叶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国家。
同时,随着欧洲势力的进入后成为了荷兰的殖民地。
政治权力的丧失使王室贵族们对自我民族艺术的重视空前的膨胀。
以贵族为中心的宫廷音乐文化在这里发展、并辉煌起来。
在苏丹的宫廷中集中供养了各种音乐、舞蹈、戏剧的艺人,以梭罗、日惹王宫为中心的爪哇宫廷文化竞相繁荣。
在西部爪哇,伊斯兰教虽然得到了认可,但由于山岳地形及人口稀少分散等原因,并没有出现象中部爪哇那样强权的王国。
一般性大众、民俗音乐是这个地区的特色。
这里加美兰乐队的乐器编制比较小型,不仅仅只限于打击乐合奏的演出形式,用1、2件打击乐并配以弦乐的歌曲演唱是这地方的音乐文化特色。
从前述的历史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文化,首先是在以青铜器文化为基础的稻作农耕时期,乐器的制作方法及形状在这一时期定型。
其次,印度文化给予音乐艺术以文学的、哲学的背景。
伊斯兰教的到来,使之分化,形成了巴厘、中部爪哇、西部爪哇等不同的文化方向。
使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形成了以下三种地方样式:1、巴厘(Bali )样式——基于印度教・爪哇的传统之上的宗教性音乐。
2、中部爪哇(Jawa )样式——以伊斯兰教的苏丹宫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宫廷音乐。
3、西部爪哇巽他(sunda )样式——分散于山岳地带的各个地方城市,有特色的地方民众音乐。
二、乐器、音阶构成及音乐风格加美兰的乐器素材多以青铜(或铁)、竹、木等为主,因而它有着“青铜与竹的交响乐”的美称。
一般的大多数加美兰乐器是青铜制,主要包括吊挂形和水平放置型的铜锣类(因表面有乳状凸起,又称乳锣)和金属排琴类乐器。
这类乐器主要有大吊锣(Gong ageng )、中吊锣(Gong sieyem )、小吊锣(Kempul )、大釜锣(Ketuk )、小釜锣(Ketuk )、排锣(Bonang )、金属排琴(Saron )、共鸣筒排琴(Gender )等。
除青铜类乐器外还有一些旋律性乐器。
如弓弦乐器热巴布(Rebab )、拨弦乐器切连朋(Celempung )、竖笛(Suling )、木琴干班(Gambang )及双面鼓(kengdang )。
每件乐器都担当着不同的演奏功能,横向的线性乐器,主要表现旋律的横向连贯及装饰,如:竖笛、木琴、排琴、热巴布、切连朋及人声的歌唱等。
金属排琴则主要强调旋律的骨干音,吊锣及釜锣则担当了乐曲结构、句逗、节拍等诸多功能(藤井知昭编.民族音乐概论[M ].东京书籍,1992:144.)。
在乐器的形制及构造方面,三个地方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音质方面因各自的喜好不同却大相径庭。
以巴厘的吊锣和中部爪哇的吊锣为例,两者在体型上的几乎无太大差别,但
乐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