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主要内容是不进位加(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也还不够熟悉,可能会对不进位加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进位加的计算,特别是在数字较大时能够正确判断是否需要进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跳远,引出需要计算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不进位加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不进位加的计算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课件
加法(不进位)
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2+7= 19 12+3= 15
13+5= 18 14+3= 17
2+12= 14 5+11= 16
探求
二(1 )班 35人 二(2)班 32人 二(3)班 37人 二(4 )班 34人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 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自由计算。
列竖式计算需要注意:相同数位 对齐,从个位加起。
作业布置
教材13页“做一做”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37(人) 5+2=7
30+7=37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37(人)
新知讲解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计数器
35+2= 37(人)
十位 个位
5+2=7 30+7=37 35+2=37
你有什么发现?
课堂练习
2. 看图填一填,算一算。
42元
6元
?元
42 +( 6)
(4 8)
32+6=
24+33=8
5+43=
27
32
()
+( ) 6+ ( ) ( )3 8 ( )
( 2 )4 +( ) 3
(2 )7
做一做
48
5 43 48
算一算分别花了多少钱
21 +3
24
4 +( 3)3
37
1. 32+6= 38 24+3= 275+43= 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或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

(4)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法则,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进位加法》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整数的加法运算,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概念。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题和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计算,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棒等教学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课件)
( 7 )6
巩固练习
2. 24 + 61 = 85 24
+( 6 1 )
( 8 5)
53 + 22 = 75
53 +(2 2 )
( 7 5)
37 + 40 = 77
( 3 7) +( 4 0 )
(7 7 )
巩固练习
86
+3 89 4
+5 4 58
29
+4 0 69
17
+71 88
52
+4 6 98
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
你能利用找到的信息提出有关加法的 问题吗?怎样列式?
35+2=
35+32=
二(1)班学和生二和(本2)班班的 带一队共老有师多一少共名多学少生人??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____
3个十和5个一 2个一
3个十和7个一
30 +3 0
60
35 +3 2
67
50 +2 6
76
3 +4 5
48
92 +4
96
13 +72
85
61 +25
86
44 +53
97
巩固练习
3. 5+34=3894
5 +3 4
83 49
算一对定了要,注别意忘相了同横数式位 大家写对快答齐来案呦检呦!查!检查。
36+21= 57
36 +2 1
57
35+2=37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2.1.1 不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1.1 不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2.1.1 不进位加(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不进位加。

”2. 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我们怎样计算不进位加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就是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不满十,直接写下来。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并提醒注意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2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避免混淆。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环节,特别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环节中,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计算不进位加呢?”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因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还要开始探索不进位加的特殊规则。

为了帮助学生总结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步骤:1.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例如数位的对齐和从个位开始相加的规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应用题。

3.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原理,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23 45 = 68(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

(3)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3)学生互相批改,交流计算心得。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附录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及答案3. 应用题及答案4. 课后作业及答案5. 教学评价表6. 学生学习档案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各位老师,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百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活动,不仅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独立解答、合作交流、汇报和比较等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研究百以内数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加到整十数和退到整十数的内容,而在第一学期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时,我们主要运用的是“凑十”的方法,这使得学生对整十数比较敏感。

在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也会从整十数这个角度去思考。

因此,学生会出现很多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研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灵活实现教学题材的重组和优化,利用插图、自编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我们要组织学生探究中突出数位相同的数相加的思路,巧妙引导、淡化讲解,注重学生的纵向比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突破知识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既体会到计算的价值,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要反思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义。

数学不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加法(不进位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熟练运用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不进位加法的特点,如两个数相加,个位数相加不满10,不需要向十位进位。

(2)教师示范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进位加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熟练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课本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课堂练习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4. 课后作业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不进位加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不进位加法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进位加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a. 概念: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不满10,就不需要向十位进位,这种加法称为不进位加法。

b. 计算方法:先将个位上的数相加,如果满10,则向十位进位;如果不满10,则直接写在个位上。

(2)举例讲解不进位加法的应用题。

a. 举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答:3 4 = 7。

他们一共有7个苹果。

b.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不进位加法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不进位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课后作业要适量,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本节课通过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题,让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的不进位加法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这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核心,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二是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步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对于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计算错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定义,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进位,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算盘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引出加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教案频道与你分享!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笔算加法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课本11页主题图,例1、例2主题图,小棒教学方法: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暑假刚刚结束,你们在假期里都去过哪些有意义的地方?大家去过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博物馆。

出示P11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仔细观察后小组内互说)汇报交流: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每班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方法。

)同学们说的真好,观察的真仔细。

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老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同学们讨论出解决方案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一下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1 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1 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1 不进位加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不进位加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概念,但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还不太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加法经验,但要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顺序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计数器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买了一个苹果,又买了一个香蕉,问学生一共有几个水果?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进位加法的具体例子,如23+12、35+27等,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的区别。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不进位加法计算一些简单的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游戏,如“数学接力赛”、“算术大师”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这一教案的具体实施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具体包括第16页至第18页的不进位加法相关章节。

这些章节主要围绕100以内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不涉及进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数字加法运算,能够独立完成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并理解加法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如果有2个苹果,再给你3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2. 讲解原理:我会用PPT或者黑板演示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并用具体的数字例子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不进位加法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解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点评。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23 + 45 =2. 76 + 89 =3. 54 + 32 =答案:1. 23 + 45 = 682. 76 + 89 = 1653. 54 + 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一些进位加法的题目,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1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1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1 不进位加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节《不进位加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学会如何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不进位加法。

2.讲解新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 《不进位加》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板书: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题目。

2.教具:计算器、黑板、彩色粉笔。

3.课件:展示相关的图表和示例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不进位加法”,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的方法。

2. 学习
1.第一组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示范。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3. 操练
1.让学生进行快速计算练习。

2.师生互动,共同解决一些难题。

4. 拓展
1.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题,并设计自己的一道“不进位加法”题目,交给老师。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说课稿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说课稿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含义。

3.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进位加法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23 个男生。
本课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进位加法的笔算.
1、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加起。 3、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
67
如何计算呢?
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列竖式
列竖式计算注意什么?
1、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加起。 3、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
小小裁判员
56 +3 ( 9)
×
56 +3 (5 9 )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记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小迷糊
56+13= 69
56 +1 3 69
巩固练习
3.蝴蝶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巩固练习
4.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2 5
55
( ×)
改正: 3
+2 5 28
7 +4 1
48
(√ )
巩固练习
5.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我们班有 20
个女生。 20 + 23 = 43 (个) 答: 一共有 43 个学生。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生活中的数学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如何列式呢?
生活中的数学
口算
如何计算呢?
35+2= 37
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
先算5+2=7
35+2= 37
再算
7
30+7=37
生活中的数学
借助摆小棒计算
35+2= 37
35根
2根
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
列竖式
列竖式: 十位: 3+0=3
十位上填3。
35+2= 37
十个
35 +2
37
个位: 5+2=7 个位上填7。
注意:个位与个位对齐。
生活中的数学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 如何列式呢?
列竖式
列竖式:
35+32= 67
十个 35 +3 2
二年级上册
不位
温故知新
1.口算。 12+6= 18 81+18= 99
34+5= 39 7+62= 69
40+35= 75 33+42= 75
温故知新
2.看图列算式。
12 5 17 5 12 17
17 5 12 17 12 5
温故知新
3.看图列式。
25 + 4 29
生活中的数学 同学们来参观博物馆啦!
看图写竖式。
44 +3
74
44 +3
47
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 结果写在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3 5) +( 4)
( 3 9)
(4 2) +( 6)
( 4 8)
巩固练习
2.列竖式计算。
45+3= 48
45 +3 48
70+25= 95
70 +2 5 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