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首句“日出东南隅”,点明了时间,并以初升的太阳 朗照于人们眼前,从而给人以辉煌明朗、美好的感受, 写了远方旭日后,作者又以阳光为踪迹,将秦氏楼突 现于读者眼前。秦氏楼耸立于阳光朗照的大背景之中, 则其美好自明矣。作者一起笔就以轻丽之笔写环境之 美,目的是以环境之美烘托人物之美。
❖ 从第三句开始,作品改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正式叙述 故事。 “秦氏有好女” 四句,对女主人公的姓名、 身份和热爱劳动的情况作了概括介绍。
❖ 完整的成熟的五言诗首先是出现于汉乐府民 歌。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就 是极成熟极完整的五言诗。
❖ 4、汉乐府民歌所创造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表 现手法,给后世作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如生动朴质的语言,繁简得当的剪裁,个性 化的人物语言,正面铺陈、侧面烘托的表现 艺术,生活素材的提炼,等等,无不给后世 作家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
❖ 其三,在这些叙事诗中, 加强了人物的对话与动作 的描写,有些还写得很有 个性化特点。特别是像 《孔雀东南飞》这样杰出 的长篇叙事诗,既有戏剧 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又极 具个性化,它的出现,可 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诗成 熟的标志。
.
3.形式自由多样,出现了大量的杂言诗,并逐渐趋 向五言而出现成熟的五言诗
❖ 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 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
二《、汉乐书府·艺诗文的志搜》集云和:分“类自孝武立乐府而采 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 厚云。”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歌诗凡28 家,314篇,基本为乐府诗(其中民歌约有
130余篇,数字已经接近《诗经》中的《国风》。
.
掌管音乐的官方机 构,早在先秦时就已 经有了。但以“乐府” 为这种机构的名称, 可能始于秦代。1977 年在秦始皇陵墓附近 出土的秦代编钟上, 铸有秦篆的“乐府” 二字,可以为证。
.
❖ 西汉乐府机关的扩充和发展是在 汉武帝时期。
❖ 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 乐府的昌盛期。
❖ 西汉末年,哀帝刘欣不喜“俗 乐”,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 乐府人员,将当时829名乐府职员 裁去441人。
.
2、汉乐府叙事诗数量多而艺术性高,标志着中国古 代叙事诗的成熟
❖ 明徐祯卿《谈艺录》说:“乐府往往叙事,故与 《诗》殊。”以叙事为主,成了汉乐府的显著特 点。
❖ 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出现了新的因素: ❖ 其一,出现了一些由第三者叙述的故事。这些故
事有的是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如《陌上桑》、 等;有的是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如 《孔雀东南飞》等,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 胜。 ❖ 其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许多叙事诗中都出现了 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如《陌上桑》中的罗敷,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等等。这些 人物形象都比较鲜明,有一定的性格特征。
.
2、表现游子的漂泊之悲
❖ 2.1漂泊怀乡的文化情怀及其形成的文化原因 ❖ 漂泊怀乡,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
文学母题,自《诗经》以还,历代无数诗人都 吟唱过这样一种悲愁。这绵延不绝的乡愁诗, 充分凝聚着中国文化的特性,表现了中国诗人 一种共通的文化情怀。 ❖ 首先是家园意识与儒家重安宁思想的影响。 ❖ 其次,是农业人生观重土思想的影响。
.
2.3 汉乐府民歌的漂泊怀乡之作:
❖ 如《悲歌》: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
可以当归。思念故乡, 郁郁累累。欲归家无 人,欲渡河无船。心 思不能言,肠中车轮 转。
.
3、反映爱情婚姻及其他妇女问题
❖ (1) 愁苦悲伤:汉乐府民歌爱情婚姻诗在情感基调 上的突出特色
❖ 由于封建礼教的加强,汉乐府民歌对爱情的描写, 已缺少《诗经》中那种表现爱情的欢快喜悦之感, 而往往笼罩着一层不幸与愁苦的气氛。像《饮马 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像《白头吟》等,或 写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或写女子与变心丈夫 的告别宣言,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丝丝的愁苦 惆怅,确乎已缺少了《诗经》爱情诗明朗乐观的 基调。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 绝!
.
(3) 汉乐府民歌还突出地表现了下层妇女不幸、不 平的遭遇和反抗 ❖ 首先,一部分作品写出了富有反抗精神、较有独
立性格的妇女形象。 ❖ 如《陌上桑》,其杰出成就就在于它塑造了罗敷
这一坚贞机智的正面形象。
.
三 、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特色
❖ 萧涤非:“自今论之,民间乐府之于两汉,一如 《诗》、《骚》之于周、楚,其文学价值之高以及 对于后世影响之大,皆足以追配《诗经》、《楚辞》 鼎足而三。”(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4年版)
❖ 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珍品,汉乐府民歌 是“汉世街陌谣讴”,这些作品在思想上有 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从广大农村和城邑人民 的生活的实际体验出发,广泛地反映了广大 劳苦大众的生活与情绪。在中国文学史上, 城邑下层人民的艰难的生活状况及其痛苦心 灵,第一次在诗歌中得到具体、深入、全面 的反映。
《中国经典文学选读》课件之:
汉乐府民歌
.
一 、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 “乐府”,原是西汉音乐官
署——亦即音乐管理部门的名 称,行政长官是乐府令。后来 人们把乐府机关所收集、编制 并保存起来的“歌诗”称为 “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把其中那些采自民间的歌谣称 为“乐府民歌”。于是“汉乐 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 接下来,着力描写罗敷的用物之美与装束之美,从而 衬托出罗敷的美丽非常。
.
作品最精彩的是接下来的描写——通过侧面烘托的 方法表现罗敷的绝世美丽:
❖ 作者不去正面描写罗敷的美,而是诙谐地通过描写各种 各样的人的反映,来烘托罗敷的美。
❖ “下担捋髭须”者,是慈和的年长之人对少女所流露的 喜爱之情;
❖ “脱帽著帩头”者,是同龄少年下意识地卖弄自己,以 期引起对方关注的爱慕之情;
.
❖ 乐府诗中妇女主题的深化,还突出地表现在传 为班婕妤的《怨歌行》中:
❖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 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 至,凉风(疾风也)夺炎热。弃捐箧笥(小箱 也)中,恩情中道绝。
.
四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巨大影响
❖ 1、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光大 ❖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国风
❖ “忘犁”、“忘锄”者,是被罗敷的美貌所征服,一时 忘乎所以的惊讶之情。
❖ 作品始终于虚处着笔,没有具体的形象勾勒,但却非常 饱满而又耐人寻味地写出了罗敷的美的无与伦比。
.
❖ 陈祚明说:“写罗敷全须写容貌,令止言服饰 之盛耳,偏无一言及其容貌;特于看罗敷者尽 情描写,所谓虚处著笔,诚妙手也。”
❖ 以虚写实,不对罗敷的美作具体确定的描摩, 所以罗敷的美貌留给读者的印象也是不确定的, 这就在最大范围内给接受主体留下了想象的余 地,从而创造了一个艺术的空白,以充分发挥 接受主体的审美联想,使他们把以往对女子之 美的感知经验与眼前的罗敷重迭起来,从而再 创造出一个新的罗敷的美丽形象。不同接受主 体心中的罗敷各不相同,但同样都是模糊而又 鲜明,完美而又生动的。
.
1、表现底层人民在艰难时世中的痛苦与不平
❖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 《妇病行》 ——作者真实地叙述了 一个城邑贫困家庭的悲惨生活,但是 它以鲜明的形象集中描绘了城邑下层 人民之间的情谊,而将上层不恤民生 的冷漠置于言外,令人悲伤,发人深 省。
❖ 《东门行》——一位城邑贫民的不平 之词。
.
五、作品赏析:《陌上桑》
❖ 《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 东南隅》,是一篇带有喜剧色彩的民间叙事诗。 它描写了一个具有绝世之美的采桑女子,勇敢 而巧妙地拒绝了太守调戏的故事。
❖ “作品应该有两个主题:一是表现女性形象美 的主题(外在美),一是表现女性道德美的主 题(内在美)。
.
第一解(篇首至“但坐观罗敷”): 写罗敷的美丽——美的主题——对女性美的讴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精神的发扬广大。余 冠英先生说,“《诗经》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 是周以后的《诗经》。”
❖ 建安时代“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古题乐府——鲍照 “悲凉跌宕,曼声促节”的拟乐府歌行——唐代杜 甫 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稹、白居易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新题乐 府,就是与这一传统一脉相承的。
.
(2) 激烈而直露:汉乐府民歌爱情婚姻诗在 情感抒发上的突出特色
❖ 在情感之抒发上,汉乐府民歌比《诗经》要来得 激烈而直露。《诗经》之情感表达,其总体特征 是有抑制而趋于平和含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温柔敦厚。受楚文化传统的熏陶(屈原的作品中, 情感的抒发是相当激烈的),汉乐府民歌无论表 现战争,表现乡愁,还是表现爱情,都是尽量地 释放情感。这一点在爱情婚姻诗中表现得特别突 出。如《上邪》:
可惜这些民歌大都已经亡佚了)现在所能见到的 西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大 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 19章、《铙歌》18首,以及为数不多的几 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作于东汉。
至于留存至今的汉乐府民歌,不过六十 首左右,而且大多是东汉时的作品。
.
❖ 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成 书最早、流行最广而收罗乐府诗最完备的一 部总集。此书辑录了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 诗。全书共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度把作品 分为十二大类:
❖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 4、横吹曲辞 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 7、舞曲歌辞 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 辞
❖ 现存的两汉乐府诗,除燕射歌、横吹曲二类 全部亡佚,郊庙歌、舞曲中大抵是御用文人 作品,大多是歌功颂德,风格典雅而缺乏生 气,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是民 歌,它们主要录存在鼓吹曲、相和歌和杂曲 之中。
.
❖ 第二解和第三解:表现罗敷对恶势力的反抗—— 道德的主题——坚贞自守的美好节操。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在对罗敷这一人物 的塑造上。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为 侧面烘托和渲染、夸张、铺叙、对话描写等,都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孔雀东南飞
❖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中,题 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宋 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将此诗载入《杂曲歌 辞》,题为《焦仲卿妻》。后人常取此诗前面,称 为《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长达三百九十三句,一 千八百六十五字,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长篇叙事 诗。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艺苑卮言》), 沈德潜称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古诗源》)。 总之,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
其次,汉乐府对妇女生活与命运的抒写,更大量地是
表现思妇、宫怨等妇女命运的主题。
❖ 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的一个重 要的抒情模式。
❖ 西方情诗多属于“追求——热恋”型; ❖ 我国情诗则大致可归纳为“别离——惆怅”型。 ❖ 汉乐府的思妇诗往往突出思妇的节操与悲哀,突出
她们的空房独守,生死相期。这触及了古代思妇矛 盾痛苦的实质,也是古代思妇诗传统主题的核心: 思妇们为忠贞爱情付出了青春年华,乃至毕生幸福, 而其根源却在于丈夫的生活不得保障,在于女子对 于家庭与丈夫的依托。正因为如此,思妇主题的发 展逐渐走向因夫妻离别而产生的深情思念,对丈夫 异乡生活的百般思虑。 ❖ 如《饮马长城窟行》 。
.
2.2怀归意识的两个层面:
❖ 其一,对自然生命家园的怀归(可以命之曰“自 然乡愁”)。
❖ 其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可以名之曰“哲学乡 愁”) 。
❖ 西方的漂泊诗人荷尔德林在《帕特莫斯》中唱道:

请赐我们以双翼

让我们满怀赤诚

返回故园
.
Leabharlann Baidu
❖ 海德格尔: ❖ “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
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 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 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 乃是命中注定的。正以为如此,那些 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 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既然故 乡的本质在于她接近极乐,那么还乡 又意味着什么呢?”“还乡就是返回 与本源的亲近。”“诗人的天职是还 乡,还乡使故乡成为亲近本源之处。” (《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 版社1995年版,第86-8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