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中药材储藏保管方法论文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5db03f6edb6f1aff001f99.png)
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的论文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方法1 前言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危。
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终端使用单位更应严格准入药品,对库存药品应该做好保管与养护,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对库存药品加强管理。
目前很多医院对中药实行小包装贮藏,也就是根据临床需要按一定的剂量单独包装,不仅提高了调剂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取药时间,还提高了分剂量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对于临床用量不大的药品由供货商改为真空包装,并随时关注,定期或不定期地查看其是否有虫蛀或霉变等现象,从而合理掌握库存量,以提高饮片的养护质量。
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耗损量。
2 加强中药贮藏及其库存管理的方法规范药名许多中药都有别名,即一药多名。
处方时,由于医师有不同的药名使用习惯,处方中经常出现一味中药多个药名现象。
对于一药多名本文由收集整理问题,由于患者对药物别名不甚了解,会误认为调剂人员配错了药。
对此,药库根据现行药典维护计算机药品字典,均使用药品的正名正字,并在每一正名正字药品项下维护本院常用药品别名,通过计算机进行识别记忆,如大黄,别名维护项下添加:将军、川军、锦纹。
故医师开具处方时,即便使用了别名,处方也会显示其正名正字。
同时药库在初始进货前,要求供应单位在包装标签上必须使用药品的正名正字,以药典及各地省炮制规范为准,这样患者在核对药物时可一一对应,减少了门诊窗口的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加强入库前检查对于进入医院药库的中药材,必须进行开包检查,药材应清洁、干燥、无杂质及非药用部位,要进一步检查、分选、除杂质,对受潮、霉变、虫蛀药材不准入库。
药材入库前应详细检查有无虫蛀、生霉等情况,凡有问题的药材都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只有合格的药材才能入库贮藏。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药材应拒绝入库,入库前处理不合格,加上仓贮条件差、无防潮、防热及干燥设施易引起变质。
主要是药材在采收中受到污染,而干燥时未能将虫卵消灭,带入贮藏的地方:或者是贮藏的地方和容器本身不清洁,内有害虫附存:或在贮藏过程中,害虫由外界进入繁殖。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645da4b9d528ea81c77955.png)
不同种类中药材的贮藏方法作者:富强孔亮金淑颖赵伟新来源:《吉林蔬菜》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种类的中药的贮藏方法,并指出中药材需按不同种类、性质、特性进行恰到好处的贮藏保管,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材贮藏方法中药材的贮藏保管是中药材整个流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贮藏保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
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条件下,许多动、植物类药材很容易受潮、发霉、生虫,这就使中药材保管工作更显得重要。
现将不同种类中药材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根与根茎类药材这类药材加工炮制成饮片后通常可采用石灰埋藏法和谷壳埋藏法。
将这类药材先用纸包好,标注好名称,然后置于装有石灰的坛、缸、罐等密闭容器中[1],所用的填埋物恰好埋没所贮存药材为宜,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此法更多用于含糖类药材的贮藏,如黄精、麦冬、牛膝、天冬、党参、玄参、玉竹等,此类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黏,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利用这种方法可使药材与空气隔绝,防潮、防蛀。
但因久贮易泛油、变色,故贮备量不宜过大。
对于含糖量高、不易干燥的药材也可采用酒精贮存法[1]。
具体方法是:在存放药材的容器中放一装有酒精的瓶子,可将瓶口完全敞开或半敞开,最好将药材置于瓶口上部,最后将盛装容器密封即可。
2叶类与花类药材叶类药材质薄而脆,容易破碎,在贮藏中不宜重压,如紫苏叶等。
此类药材可经干燥加工后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在通风冷凉处。
部分花类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不宜曝晒,以免影响花色,影响品质,常常采用石灰干燥的方法。
如红花本身易吸潮霉变、变色,为了防止变质,可将干燥的红花放在缸内保存,缸底先放一些生石灰,上铺一层白纸,把红花摊在纸上,因生石灰能吸收水分,故能耐长期的存放,保持色泽不变[2]。
3果实、种子类药材一些果实、种子类药材因气含用挥发油、脂肪油、糖等成分而气味芳香,忌烈日曝晒,晒后易泛油(走油)、气味淡薄,有损品质,在贮藏时应注意防潮、置阴凉干燥处,如大枣、桃仁、杏仁、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八角茴香、莲子肉等。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0a33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3.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生长季节有限以及运输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一、理解中药材贮藏与保鲜的重要性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对于保持其药效和品质至关重要。
中药材一旦失去药效,不仅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甚至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高品质的中药材也是中药制剂成品的基础,因此,合理的贮藏与保鲜技术对于中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中药材贮藏技术1. 室温贮藏:一些中药材如黄芪、熟地黄等适合在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室温贮藏。
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以免导致霉变或品质下降。
2. 低温贮藏:一些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等适合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低温可以有效延缓中药材的衰老和退化过程,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保持中药材的新鲜度。
3. 干燥贮藏:很多中药材都容易吸湿,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干燥的环境。
可以选择将中药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或者使用防潮剂进行处理。
三、中药材保鲜技术1.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保鲜技术。
将中药材放入真空袋中,抽掉袋内的空气,可以有效减缓中药材的氧化速度,延长保鲜期。
2. 冷冻保鲜:对于一些贮藏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可以选择冷冻的方式进行保鲜。
冷冻可以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减缓中药材的衰老过程。
在冷冻保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包装方式,以避免冻伤或品质下降。
3. 加工保鲜:一些中药材可以通过加工处理来延长其保鲜期。
如将中药材制成粉末、浓缩液、膏状等形式,可以减少其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降低氧化速度,同时也方便携带和使用。
四、控制贮藏与保鲜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除了选择合适的贮藏与保鲜技术外,中药行业还需要重视环境因素的控制。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环境因素:1. 温度:合理控制贮藏与保鲜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中药材造成损害。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https://img.taocdn.com/s3/m/72fac945dd88d0d233d46ae6.png)
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中药学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中药学毕业论文。
祖国医药是伟大的医学瑰宝,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物质基础。
几千年来,中药对广大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中药材(饮片)的储存与管理对中药保质、发挥效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对常用中药材采用了中药药物与特殊药物密封,冷藏,石灰收湿,对抗存储一系列方法,杜绝了无故流失,减少了经济损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将方法分述如下,供同道进一步探讨[1]。
1 易泛油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易泛油的中药材分易泛油与较易泛油两类。
1.1 易泛油的中药材。
如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郁李仁、杏仁、桃仁、胡桃仁、使君子仁等。
1.2 较易泛油的中药材。
如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金樱子、肉苁蓉、防风、胡黄连等。
1.3 必须按件少量或大件密封。
可用缸、罐、桶、盛装,严格密封,使其与外界的光线和有害气体隔绝,保持药材(饮片)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的质量,不致于发生虫蛀、霉变等损害。
在管理上主要存放密封,操作上应在二到三月份进行(该节气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
2 带粉性,易生虫的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易生虫的中药材或饮片很多,所含成分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如党参、陈皮、柏子仁等。
此类药材可将石灰放入木箱及其他容器内,石灰约占容器的五分之一。
用薄木板进行间隔,把药材放在隔板上,将容器口封严。
在管理上注意容器的密封严紧,查有无破损,漏气。
取用药材后即要严封。
3 易融化,怕热的中药材存储与管理易融化,怕热中药材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如乳香、冰片、白降香、青盐、秋石、肉桂、厚朴等。
所以,防潮湿,保持干燥、阴凉最重要。
一般都适合冷藏于冰箱。
冷藏温度保持在 5 摄氏度左右。
对冷藏的中药材(饮片)必须利用防潮场所加固后再冷藏为佳。
浅谈储存中药材的几种方法
![浅谈储存中药材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736b2f5727a5e9856a614a.png)
中药 材 在加 工 过 程 中 , 往 往 被 切 制成 片 、 段、 节、 丝, 改变 了原 生 虫 ; 藏 红 花 与 冬 虫 夏 草 同贮 于低 温 干 燥 的地 方 , 可使 冬 虫 夏 草
药 的形 状 , 增 大 了表 面 积 , 极 易 受潮 。若 含水 量在 1 1 %以上 , 温 度 久 贮 不坏 。
在1 6 ' E ~ 3 5 ℃之 间 , 药 材 中未除 尽 的虫 卵 会 化 为幼 虫 。 故 药 材必 须 上 述 四种 方法 是 我们 保管 养护 中药材 的 常用 方法 ,虽 然 可 以 充分 干燥 , 以 杀灭 虫 卵 , 此 为 储 存 的基 本 要 求 。荆 芥 、 川芎 、 木香 、 有 效 地减 少 虫蛀 、 发霉 , 但 日常 的 基 本养 护 还 是必 不 可 少 的 , 如通 羌活 等 芳 香性 药物 不 宜 暴 晒 高 温干 燥 ,宜 于 3 0  ̄ C 3 5 ℃低 温 干燥 风 、 晾晒、 翻包 等 。一 旦发 生虫 蛀 、 霉 变等 现象 , 要 及时处 理 , 以免 造
后入库。 花类含芳香油及花蜜成分, 极易被虫蛀 , 应在梅雨季节之 成 大 的损失 。发 生虫蛀 后要 及 时挑拣 虫 体 , 并 把药材 放 到烈 日下暴
前分 包 压 紧 , 烤至八成干 , 趁花热软时贮于石灰缸内 , 忌晒 , 以免 晒 , 勤 翻动 , 以杀死 害 虫虫 体及 虫 卵 。暴 晒后 , 余 热 散尽 才 能包 装 、 散瓣 褪 色 。 随着 微 波 炉 的普 及 , 其 具 有穿 透 力 强 的特 点 , 适 用 于 中 封 藏 。发 生霉 变现 象 , 应 将药 材加 水 洗去 霉后捞 出晒 干 。不适 于水 药材 梅 雨 季节 储 存 的前 期 处 理 , 如易 发 霉 的 蜜制 药 材 以及 易虫 蛀 洗 的 药材 , 应 用 醋 洗 或酒 洗 , 但 只 能 起 到 除霉 的作 用 , 并 不 能 挽 回 的泛 糖 、 泛油类药材百部 、 黄芪 、 甘草 、 紫菀 、 杏仁 、 枸杞 、 枣仁 、 郁 质 量上 的损 失 , 因此 必须 加强 防霉 工作 。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贮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70ca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c.png)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保存可以分普通中药的存放、贵重药材保存、代煎中药的保存,总体则是需要阴凉、干燥、密封的存放环境,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1、普通中草药的存放。
中草药含有水分,如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容易蒸发水分,影响药效。
建议中草药不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中草药红花等太阳直晒可能变色,影响药效,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贵重药材保存。
冬虫夏草含有水分,容易发霉,可用纸封包,冷藏保存。
西红花易变色、易受潮,可存放在不透明玻璃瓶。
人参易虫蛀、易发霉等,可存放在密封的盒子中。
3、代煎中草药的保存。
代煎中药药液真空密封包装,建议冰箱冷藏保存,也可以放在阴凉处保存,时间是7至14天。
中药保存分种类的保存,大部分中药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3bc5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a.png)
中药材的贮藏保鲜法中药材采收加工后,必须及时进行科学的包装、贮藏,才能保证其药效、质量和价值,否则,若包装贮藏不当,将使其出现虫蛀、霉烂、变质、走油、变味等腐败现象。
不仅失去药效,而且服用后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1、含挥发油类药材的贮藏: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月季花、木香、牛膝等都含挥发油,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的影响,将造成变色、走油、变味。
为此,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
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并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2、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贮藏:如郁李仁、薏苡仁、柏子仁、杏仁、芡实、巴豆、木鳖子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份。
若遇高温则其油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变质、酸败和走味。
为此,此类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不宜用火烘烤,应放在陶瓷缸、玻璃缸、瓶内或金属桶等容器内贮藏于凉、干燥、避光处。
有的则宜先用文火加热炒或用沸水烫氽等消毒灭菌后再装入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3、含淀粉类药材的贮藏:如明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淮山)、葛根、泽泻、贝母等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
为此,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干燥锯木屑、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
可防虫蛀、变质、霉烂。
4、含糖类药材的贮藏:如白艿、知母、枸杞子、玉竹、黄炳、何首乌、天冬、地黄、党参、玄参等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
因此,类药材首先应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的塑膜袋内包好扎紧,放在干燥的陶瓷缸、坛内,再放些生石灰或明矾、新鲜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复盖防潮,然后密封贮藏。
含挥发性物质类药材的贮藏如细辛、川芎、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代代花等药材多含挥发油,气味芳香浓郁,且色泽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质脆易碎。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4321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1.png)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中药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中药资源、提高疗效和延长保存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是保证中药药材品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材贮藏与保鲜的技术研究。
一、中药药材的贮藏技术1.常规贮藏方法常规贮藏方法指的是将中药药材存放在普通环境下的方法,主要包括通风、晾晒、避光等。
其中,通风是最基本的贮藏要求之一,通过敞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方式,使中药药材处于良好的通风环境中,以保证中药药材不发生霉变。
晾晒则是将中药药材晾晒于室外,使其充分暴晒,并注意防止中药药材受潮。
避光是指避免中药药材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避免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中药药材产生负面影响。
2.高温烘干技术高温烘干技术是目前较常用的中药药材贮藏方法之一。
通过将中药药材放入烘干室中,利用高温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以达到延长保存期限的目的。
高温烘干技术可以避免中药药材因高湿度而滋生霉菌,同时还能够保持中药药材的色泽和香气。
3.冷冻保鲜技术冷冻保鲜技术是将中药药材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的一种方法。
通过低温的冷冻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中药药材内部的细菌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中药药材的保存期。
冷冻保鲜技术一般适用于一些具有水分较高的中药药材,如白芍、麦冬等。
二、中药药材的保鲜技术研究1.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将中药药材放入密封袋中,然后抽取袋内的空气,形成真空状态。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药药材的氧气含量,减缓氧化过程,从而延长中药药材的保存期。
同时,真空包装技术还可以防止湿气进入包装袋内,避免中药药材受潮。
2.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药材保鲜技术。
通过将某些特定基因转入中药药材中,可以增加药材的抗菌能力,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
重组DNA技术具有改良中药药材性状的优势,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3.低温灭菌技术低温灭菌技术是将中药药材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灭菌的技术。
通过低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中药药材内的各种菌种,保证中药药材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6b66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9.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而中药材的质量和保鲜状态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品质。
因此,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在中药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中常见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并探讨其在中药质量保障中的应用。
一、传统中药材贮藏技术1. 干燥贮藏:传统中药贮藏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将中药材进行干燥处理后贮藏。
通过对中药材的干燥处理,可以减少水分含量,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延缓酶的活性,从而起到保鲜的效果。
2.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贮藏技术,通过将中药材放入真空袋中,排除袋内空气,防止中药材与氧气接触,从而减缓氧化反应,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
3. 茧式贮藏:茧式贮藏是一种以茧状物质包裹中药材的贮藏技术。
通常使用桑叶、荷叶等天然植物材料将中药材包裹起来,既可以避免外界湿气进入,又可保持中药材的湿度,延缓中药材的干燥和变质。
二、新型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1. 低温贮藏:低温贮藏是一种将中药材置于低温环境下贮藏的技术。
通过降低温度,减缓化学反应速度,抑制细菌和酵素活性,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
低温贮藏可以采用冷藏、冷冻等方式进行。
2.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一种通过调节中药贝壳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的含量,控制中药材呼吸活性和微生物生长活性的技术。
通过气调贮藏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带来的损伤,延缓中药材的衰老和变质。
3. 包埋贮藏:包埋贮藏是一种将中药材与保鲜剂混合后进行贮藏的技术。
保鲜剂可以吸湿、抑制微生物繁殖等,有效减缓中药材的腐败和变质。
三、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在中药行业的应用1. 提高中药质量: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能够减少中药材的水分含量,控制温度、湿度和气氛,有效减缓中药材的衰老和变质过程,从而提高中药质量。
2. 延长保质期: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能够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降低中药材的损耗,减少中药制剂的生产成本。
3. 改善中药加工工艺: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可以对中药材进行预处理,降低中药制剂的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2d56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3.png)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
中药材常用的贮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干燥储存法:将中草药晾干至去除多余水分后放入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2. 密闭储存法:将中草药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使用密封袋或密封罐进行储存,以减少空气、水分等因素对其影响。
3. 冷藏储存法:一些需要保持清新度的中草药,可以储存在冰箱中。
但是需要注意冷藏药材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1-3个月的时间内使用完。
4. 防虫储存法: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剂,如樟脑丸、苏打粉等,储存在密封袋或容器中,防止虫害。
5. 特殊药材的特殊处理:如人参、熊掌、鹿茸等药物,需放置到零下五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杀死药材中的虫卵,防止霉菌生长;花叶类药物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此外,无论采用哪种储存方法,都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储存环境,避免药材变质或受潮发霉。
另外,建议收集、使用药材前,可咨询专业的中药师或中医师。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6daf2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7.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贮藏与保鲜技术对于保持其药效和质量至关重要。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或变质。
因此,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控制湿度、调控温度、光照管理、包装保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控制湿度中药材贮藏过程中,湿度的控制是关键的一环。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中药材霉变、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对于湿度的控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中药行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采用脱水技术,将中药材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合适的水平。
此外,还可以使用湿度调节剂,如硅胶等,吸湿性强,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湿度,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范围。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中药材的湿度,延长其保鲜期。
二、调控温度温度也是影响中药材贮藏和保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中药材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贮藏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导致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降解,也避免温度过低导致中药材发生冻结。
因此,在中药材贮藏和保鲜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调控非常重要。
常用的方法包括冷藏、冷冻和恒温等技术手段,通过调节中药材周围的温度,达到保鲜的效果。
三、光照管理光照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材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容易发生物化反应,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或变质。
因此,在中药材的储存和保鲜过程中,需要进行光照管理。
一般来说,应该避免中药材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强烈的光线下,可以选择存放在遮光罩或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以减少光照对中药材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采用照明设备进行光照补充,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
四、包装保鲜适当的包装方式对于中药材的保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中药材免受外界湿度、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的透气性和防潮性能,以及对中药材的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包装、塑料包装等。
常见中药材的家庭保存方法
![常见中药材的家庭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c531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3.png)
常见中药材的家庭保存方法中药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药材,许多人会购买一些中药材在家中备用。
然而,对于初次接触中药材的人来说,不知道如何正确保存这些药材是一个常见问题。
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延长中药材的保质期,保证其药效的稳定性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中药材的家庭保存方法,帮助大家正确保存中药材。
一、防潮保存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受潮而失去药效,因此要做好防潮保存。
在保存中药材时,可以选择使用干燥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进行贮存。
在放入中药材之前,先将容器彻底清洗干燥,并确保容器内无水分残留。
将中药材放入容器中后,可以在容器内放一些干燥剂,如干燥的茶叶叶子、木屑等,起到吸湿的作用。
并且,要定期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如有发现不密封的情况及时更换容器。
二、避光保存光照会使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并导致降解和失效。
因此,中药材在家中的存放要避免阳光直射。
最好选择一个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贮存。
如果有透明的容器,最好将容器外侧包裹一层不透光的材料,避免阳光直射。
三、密封保存中药材的保存要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免氧化而影响药效。
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可以防止氧气的进入。
在保存中药材时,可以将不同的中药材分别装入密封袋中,再放入容器中。
同时,要确保容器的盖子密封良好,如果发现密封不完全的情况,可以用胶带等材料进行密封。
四、低温保存中药材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可以延长其保质期。
一些特别容易受热的中药材,如决明子、菊花等,可以放入冰箱中保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冷藏保存的中药材和食品要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此外,将中药材放入冷藏室时,应将其放在容器内,以避免中药材受潮。
五、定期更换中药材也是有保质期的,不同的中药材保质期长度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中药材的保质期在一年至三年左右。
在保存过程中,我们应定期检查中药材的保存状态,如果发现有异味、变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新鲜的中药材。
在家庭中正确保存中药材非常重要,可以延长其保质期,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确保其疗效。
中药常用的贮藏方法
![中药常用的贮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54d3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0.png)
中药常用的贮藏方法
中药常用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干燥保存:中药容易受潮变质,因此应当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贮藏。
可以将中药放在通风的柜子或者抽屉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 避光保存:有些中药对阳光敏感,容易失去活性成分或者发生化学变化。
因此,在贮藏中药时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选择阴凉、避光的地方。
3. 密封保存:中药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氧化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将中药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进行保存。
可以使用密封袋、玻璃瓶或者密封罐等容器,确保中药的保存质量。
4. 防虫保存:中药中含有许多活性成分,很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
可以在储存中药的容器中放入防虫药片或者一些具有防虫作用的植物叶子,如樟脑球、柏树叶等。
5. 温度适宜: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应保存在
15℃~25℃的温度范围内。
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对中药品
质的影响。
6. 分开存放:不同的中药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最好将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中药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或者影响药效。
以上是中药常用的贮藏方法,通过合理的贮藏可以保持中药的药效和品质,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3c7e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5.png)
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与功效的保持对于中医药的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贮藏和保鲜技术对于中药材的长期保存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以帮助读者正确存储和使用中药材。
一、干燥贮藏干燥是中药材贮藏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受潮而变质,因此保持干燥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些易潮湿变质的中药材,如黄芩、黄柏等,可以采用研磨成粉末后,置于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而对于一些较为坚硬的中药材,如人参、白术等,可以将其洗净后晾干并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
此外,干燥贮藏还可以采用烘干的方式,例如利用电热杀菌烘干箱等设备。
二、真空贮藏真空贮藏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技术,它通过减少氧气的存在来抑制中药材中的氧化反应。
虽然真空贮藏比较复杂和昂贵,但对于一些价格较高且保存时间较长的珍贵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采用真空贮藏可以更好地保持其药效。
三、低温贮藏低温贮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保鲜技术,适用于许多中药材的保存。
通过降低中药材的贮藏温度至0℃以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药效成分的挥发。
常见的低温贮藏方法包括冷冻和冷藏。
对于一些保存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如白术、当归等,冷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中药材,如乌鸡白凤丸等,冷冻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贮藏方式。
四、盐腌贮藏盐腌贮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保鲜技术。
通过将中药材置于盐中,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具有较强抗菌性的中药材,如大黄、灵芝等。
使用时,将中药材洗净并晾干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盐中,保证完全覆盖并密封存放。
五、密封贮藏对于一些容易受潮变质的中药材,如茯苓、天麻等,采用密封贮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通过使用密封容器,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气进入,并保持中药材的干燥状态。
同时,密封贮藏还可以减少灰尘和异味对中药材的污染。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贮藏与保鲜技术对于中医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方案设计论文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方案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0795ee5727a5e9846a6118.png)
目录内容摘要 (1)一、方案设计背景 (2)(一)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2)(二)中药储存过程中的变质现象 (2)二、方案设计内容 (4)(一)易泛油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 (4)(二)带粉性,易生虫的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5)(三)易融化,怕热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 (5)(四)对抗性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5)(五)剧毒类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6)(六)易燃类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6)(七)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储存与管理 (6)(八)细贵类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6)(九)需控制温湿度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6)三、总结 (6)参考文献 (8)致谢 (9)内容摘要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防病与治疗的重要组成。
中药储存与管理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中药药性发挥,疗效作用。
认真做好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是确保中药材质量与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本毕业设计针对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进行了常规方案设计。
关键词:常用中药材分类储存管理方案设计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方案设计一、方案设计背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1.空气成分复杂主要因素有,水分(受潮、返潮)、氧气(氧化、分解)、灰尘(污染)、微生物(生虫、霉变)。
在保管中需根据季节和药品的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2.温度温度在16~35°C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C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温度在35笆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C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5.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以“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
1、批号表示药品生产日期。
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论文
![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dcb72da5e9856a561260eb.png)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摘要:中药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维生素、鞣质等成分,如果贮藏不当,易发生霉烂、虫蛀、走油、变色等变质现象,不仅给药店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更严重是使中药疗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中图分类号】r1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23-01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
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因此研究中药科学保管,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1 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1.1 空气:炮制品在贮藏过程中,总要与空气接触。
空气中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
饮片一般不宜久贮,贮存时应包装存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1.2 温度:一般来说,药物的成分在常温(15~20℃)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则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均可加速。
但是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发生有害的影响。
1.3 湿度:空气的湿度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化学成分、外形或体态发生改变,而且能导致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控制在7~13%,炮制品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这和空气中的湿度有密切关系。
1.4 日光:在日光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对很多药物炮制品的色素有破坏作用,使它们变色而影响质量。
1.5 霉菌:霉菌的生长繁殖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深深地受着环境的影响,一般室温在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霉菌极易萌发为菌丝,发育滋长,溶蚀药物组织,使之发霉、腐烂变质而失效。
尤以含营养物质的饮片,如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极容易感染霉菌而发霉、腐烂变质。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9090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d.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保存状况直接影响着中药产品的疗效和市场表现。
因此,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药材贮藏的现状1. 传统贮藏方法传统中药材的贮藏方法通常包括晾晒、风干、烘烤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但是,由于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中药材易受潮、霉变和虫害的侵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 化学贮藏方法为了解决传统贮藏方法存在的问题,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开始采用化学药剂进行中药材的贮藏。
常见的化学贮藏方法有使用硫磺熏蒸和喷洒农药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不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3. 冷藏贮藏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冷藏贮藏技术逐渐在中药行业中得到应用。
通过将中药材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采用低温贮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并保持其原有的药效。
然而,冷藏贮藏技术的应用还受到成本高昂、设备要求复杂等问题的限制。
二、中药材贮藏存在的问题1. 保鲜效果不佳传统贮藏方法和化学贮藏方法在保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方面效果都不够理想,容易导致中药材的变质和丧失药效。
2. 环境污染问题化学贮藏方法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并且残留的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 贮藏成本高冷藏贮藏技术的应用还面临成本高昂、设备要求复杂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承担。
三、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1. 制定规范中药行业应制定相应的中药材贮藏与保鲜规范,明确中药材的贮藏要求、贮藏时间和贮藏方法等,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2. 研发新技术中药行业需要加大对中药材贮藏与保鲜技术的研发力度,寻找新的贮藏方法和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保鲜效果和药效稳定性。
3. 推广先进设备冷藏贮藏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保鲜效果较好。
中药行业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冷库设备,促进冷藏贮藏技术的应用,增加中药材的贮藏时间和保鲜效果。
中药材如何贮藏常见名贵中药材保存方法
![中药材如何贮藏常见名贵中药材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61b5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c.png)
中药材如何贮藏常见名贵中药材保存方法很多人家里常会备一些中药材,春夏秋冬交替,温度和湿度变化都很大,中药材如保存不善,就会变质。
家庭用中药材如何简易防变质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防潮防潮的方法有多种,如药材量较多,可集中存放在密封箱;如量较少且药材较一般,可存放在冰箱内;但若是较贵重的药材,如虫草、鹿茸等,可先用密封袋封装或防潮纸包裹,放入米缸底部(方法简单,但非常实用)。
如果发现药材已经受潮,就应尽快晒干,或者用干净的锅文火烘、炒,除去水分。
贵重药材,则可先平铺,盖上防潮纸或干净的薄纸,用高瓦数白炽灯照射除去水分,再用上述保存方法存放即可。
二、防霉空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而药材的营养含量高,并有一定水分,在适当的温度下,孢子散落药材表面,就会吸收药材养分,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进一步破坏药材。
一般情况下,药材能做好防潮工作,就基本上不会发霉。
但在春季,还应减少药材的移动次数,取出药材后应立即封存好,尽可能减少药材周围的空气流动。
发现药材有霉变现象,首先应除去菌丝。
通常用软毛刷或抹布沾开水擦拭,能沾水的药材也可直接用水洗,不便刷洗的,可混米糠簸动撞去菌丝,再用与除潮相同的方法处理,但应把时间加长,以有效灭除药材表面孢子。
三、防虫引起虫蛀的主要是药材原有残存的虫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化,有些蛀虫无须药材含有水分,可分泌出酶,分解药材内部物质,以得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引起药材变质。
防虫关键是保存前的处理,高温下烘炒能有效杀灭虫卵,但不能炒制的药材,放进冰箱保存也是有效的方法。
当药材发现虫蛀,一般情况下药材内部破坏已是较严重了,建议不要再食用。
如掰断药材发现虫蛀不严重,除虫后应尽快使用,因为再保存下去还会发生虫害。
几种常用名贵中药材的具体保护措施☆冬虫夏草将冬虫夏草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后,装入木盒,垫上防潮纸,置于干燥处或放入生石灰箱内,以免发霉、虫蛀。
将冬虫夏草装入双层塑料袋密封,置于冰箱冷藏。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贮藏与保养方法案例探讨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贮藏与保养方法案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2ae45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6.png)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贮藏与保养方法案例探讨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疗效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中药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中药的贮藏与保养对于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些实际案例,探讨中药行业中药物贮藏与保养的有效方法,以帮助中药行业从业人员提高药材的质量,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性。
一、案例一:黄芩的贮藏方法黄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然而,在贮藏过程中,黄芩容易受潮发霉,从而导致其药效下降。
因此,在贮藏黄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干燥:黄芩对湿度较为敏感,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干燥的环境,避免受潮。
2.密封保存:将黄芩贮藏于密封的容器内,以减少湿气的进入。
可以考虑使用湿度控制剂,如二氧化硅袋,来吸湿。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存放的黄芩,如发现变质、霉变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二、案例二:当归的保养方法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补血中药材,但其含有挥发性成分,容易在长时间贮藏中损失药效。
因此,对于当归的保养,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低温储存:将当归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藏库,可以减少其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2.避光保存:将当归贮藏于避光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或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
光照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当归的药效。
3.减少震动:当归容易受到震动的影响而破碎,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剧烈震动。
三、案例三:杜仲的贮藏方法杜仲是一味具有滋肝肾、强筋骨作用的中药材。
为了保持杜仲的良好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贮藏方法:1.干燥贮存:杜仲容易吸水并且受潮变质,所以应当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贮藏,避免湿气造成的质量下降。
2.避光保存:将杜仲放置在避光的容器中,避免阳光暴晒。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杜仲中的有效成分降解。
3.密闭保鲜:使用密封容器储存杜仲,以减少氧气接触,延缓氧化过程。
这样可以保持杜仲的营养成分和药效。
通过以上案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中药行业中药物贮藏与保养的一些共同结论。
首先,无论是贮藏还是保养,保持干燥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储藏保管方法【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23-01
中药的储藏保管工作,是保持药品质量和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在不少医院,尤其是二甲以上医院都增添了冰箱、冰柜和冷库,使中药储藏保管工作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条件较差的医院和卫生室,中药的储藏和保管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若储藏保管不当会严重影响中药临床疗效。
现将我院储藏保管中药材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在实践中参考运用。
1. 党参(东党参和潞党参):本品在夏季极易虫蛀,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储藏。
整个党参:在收储前先置阳光下晒1-2日,晒干后将党参平铺在箱内,一层一层的铺满,然后将干燥细砂灌入党参箱内,把空隙灌满,将党参全部埋好,置干燥处储藏,需要时随时取出,将砂土洗净切片即可。
党参片:入夏以后要经常晾晒(每周晾晒1-2次)。
阴雨天可以放在干燥室或火炕上进行干燥。
存有大量者可用硫磺熏之。
2.糖瓜蒌:本品在夏季极易虫蛀、发霉和腐烂,储藏时应严加提防。
在收储前先将质量好的(表面棕红色、皮显皱、外干而瓤有糖性)完整糖瓜蒌,先放在阴凉干燥处凉5-7日,装在缸内或坛内储
藏。
但在装缸时,先将60-70%的酒精(或用好烧酒)1-2斤装在广口瓶中,用一层纱布将瓶口札上,放在缸底部,次将已晾好的瓜蒌一层一层的摆装于缸中,最好装一层瓜蒌,再喷一些烧酒,将瓜蒌一层一层的装满缸后,用牛皮纸4-6层,将缸口封固严密,置阴凉处储藏。
最好立秋后开封,使其色泽鲜艳,质量良好,不至发生虫蛀或霉烂现象。
3.枸杞子(杞果):本品过夏极易变色、虫蛀、发霉,最好是冷藏(置冰箱或冷库中),如果没有这种条件时,其储藏方法略同糖瓜蒌,但枸杞子粒小,质地湿润,色泽鲜红,装缸时不必喷酒,在缸底部放上一瓶酒就可以了,次将杞果装入缸内,用牛皮纸4-6层将缸口封固严密,置阴凉干燥处储藏,立秋后开封,能保持其本质本色。
4.鹿茸(如鹿片)、鹿边、鹿尾、海龙、海马登,多系珍药品,最怕虫蛀。
应严加提防。
最好装入樟木箱中储藏,如条件不具备时,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比较适宜。
整架鹿茸(茸角)和整鹿边、整鹿尾及海龙、海马等,均可装入木箱,用花椒或川椒灌入其中的空隙间,,将其埋住,加盖要严,置干燥处储藏即可。
用碎细辛与以上药材同储亦可。
鹿茸片、鹿茸尾、鹿茸边,可取少量的“樟脑”用纱布包成几个小包,分别装在储茸片等的容器中即可。
海龙、海马:最好先用硫磺熏,然后再与花椒等物同储即可。
用上述几种方法储藏这些药品,均可达到防止虫蛀,并能保持茸毛光泽。
5.白花蛇、乌梢蛇、蛤蚧、全蝎、蜈蚣等虫类药:这些药品虽然属于虫类药,但储藏时不注意就会被虫蛀,其储藏方法最好是干燥密闭储藏。
在收储前先放在干燥室(或火坑)进行干燥,然后装入缸(坛)内,撒上少量的樟脑,用3-5层牛皮纸封固严密,或用带棉垫的盖盖严,置干燥处储藏。
在雨季里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略有虫蛀或潮湿,应立即进行干燥,重新加以处理。
6.胶质及树脂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虎骨胶、龟板胶、鳖甲胶、血竭、乳香、没药、松香、等均需防止受热和潮湿。
可置阴凉处储藏,不宜暴晒,更不宜受潮,主要是防止其形态改变,或粘连在一起。
凡是有色素或芳香性的药物,均不宜在阳光下暴晒,更不要用硫磺熏,如大黄、黄连、黄柏、红花、菊花、白芷、薄荷、紫苏、细辛、藁本、川芎等,均需阴凉干燥处避光储藏,防止褪色或香气走散而降低质量,影响疗效。
上述这类药材的储藏方法,是我院2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证明,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单位:天门市中医医院4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