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形,作为几何学中最基本且最古老的存在之一,是我们理解空间结构的重要元素。
在众多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关系,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形态和功能。
其中,边角关系是三角形属性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来看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
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是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基本定理,它告诉我们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同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三角形角的关系的基本定理。
我们来看三角形中的特殊边角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都是60度。
这是三角形中一种简单而特殊的形式,其中所有的边都相等,所有的角也都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其两个内角相等。
这是三角形中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其中两边的长度相等,相应的两个角也相等。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长度相等,一个角是直角。
这种三角形的特性是,其斜边的长度是直角的边的两倍。
这种关系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重要,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应用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这是勾股定理的表现形式,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之间的深刻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三角形的基本属性和结构。
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几何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复杂的几何结构。
这些知识将贯穿我们在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学习和应用中。
一、测试目的本单元测试旨在检验学生对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对于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试内容本单元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2、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3、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测试形式本单元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有哪些边角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
2、余弦定理:
a²=b²+c²-2bccosA
b²=a²+c²-2accosA
c²=a²+b²-2abcosA
3、正切内定理:
tan[(A-B)/2]= tan(C/2) (a-b)/(a+b)或(a+b) tan[(A-B)/2]=(a-b)tan(C/2)或(a+ b) tan[(A-B)/2]=(a-b) tan[(A+B)/2]
三角形判断: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与三个内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各种问题,例如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等等。
在研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一个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首先,我们来介绍三角形的最基本的边角关系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任意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来说,∠A + ∠B + ∠C = 180度。
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中,我们通常还会用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指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边的比值与其对应的角度正弦值的比值是相等的。
即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来说,可以得到以下公式: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ABC的三条边的长度,∠A、∠B、∠C为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余弦定理是指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连乘积,再减去对应的两倍边长与夹角余弦值的乘积,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即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来说,可以得到以下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这个公式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还包括余弦定理的两个变形形式——正弦定理和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变形形式,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sin∠A/a = sin∠B/b = sin∠C/c弦定理是余弦定理的另一个变形形式,利用弦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sin∠C = 2R (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中的哪个公式,以便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所需要的结果。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等。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角的性质,如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
但是,学生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还没有深入的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并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教学难点: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并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3.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在只知道三角形两边长度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第三边的长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同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边角关系是否成立。
13.1.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
例题解析,再探新知
例:等腰三角形中周长为18cm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的长; 2、如果一边长为4cm,求另两边的长。 解: (1)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 则腰长为2xcm,根据题意,得
x+2x+2x=18
解方程,得 x=3.6
例题解析,再探新知
2x+4=18 解方程,得 x=7 若一条腰长为4cm,设底边长为xcm,则有 2×4+x=18 解方程,得 x=10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
有人说姚明一步能走3米,你相信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组图 片,找出你熟悉 的几何图形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三角形。
B
A
自学指导:
认真看书67页的内容。注意三角形边的表示方 法。 并思考下面问题: 1、知道三角形的顶点,角,边等概念,会用几何 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 2、会把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知道每类三角形 的特征; 3、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 念;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3cm和9cm,你能确定该三角形第三条边长 的范围吗? 解:设第三条边长为a cm,则
例
9-3<a<9+3
即 6<a<12
其它两边之差<三角形的一边<其它两边之和
( 1) ( 2) ( 3) ( 4)
思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 三角形?为什么?
8, 4, 3 6, 2, 5 5,6,10 5, 8, 3 ( 不能 ( 能 ( 能 ( 不能 ) ) ) )
1.(1)4cm、6cm、10cm (2)4cm、6cm、12cm (3)4cm、10cm、12cm(4)6cm、10cm、12cm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教案板书反思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会对三角形按边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看下列实物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二、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初步知识,现在请观察上面的屋顶框架图,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什么叫做三角形?(3)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问题1: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相等,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结论:三角形中,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问题2:我们以前学习过这样一个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那么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典例1画一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计算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解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典例2有两条长度分别为5 cm和7 cm的线段,用长度为13 cm的线段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那么换上线段的长度在什么范围内时可以组成三角形呢? [解析]用长度为13 cm的线段与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即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2 cm<x<12 cm.板书设计:三角形中边的关系1.三角形按边长分类:三角形2.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并学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通过探讨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第2课时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对三角形按角分类;2.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带领学生探索三角形的角的数量关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把三角形按边来分类,并研究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那么三角形按角来分类呢?结论: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二、合作探究问题1:在介绍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对它的边进行了区分,分为腰和底,那么直角三角形的边如何区分呢?结论: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相对的边叫做斜边,直角三角形ABC可以写成“Rt△ABC”,我们把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归为一类,称为斜三角形,斜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问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问题3:还记得小学阶段是怎样得到上述结论的吗?结论:用折叠、剪拼或用量角器度量的方法都能得到.问题4: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能有几个钝角?最多能有几个直角呢?说明理由.结论:最多能有一个钝角,最多能有一个直角,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典例已知,如图,AB∥CD,EH⊥AB,垂足为H.若∠1=50°,则∠E为多少度?[解析]设CD与EF交于点M,AB与EF交于点N,则∠EMD=∠1,又因为AB∥CD,所以∠BNE=EMD,所以∠E=90°-∠BNE=90°-∠1=40°.三、板书设计三角形中角的关系1.三角形按角度分类:三角形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认真探究,从而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全面性.第3课时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会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通过作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分别交于一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过程,掌握其应用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作图的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画法.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二、合作探究问题1:三角形中三条边、三个角是它的六个基本元素,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元素吗?结论: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归纳小结】角平分线: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也叫做三角形的高.问题2:画一个三角形,再分别画出它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交于一点吗?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吗?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都交于一点.其中,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高线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高线可能在三角形上,钝角三角形的高线可能在三角形外部.典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O是高AD和BE的交点,观察图形,试猜想∠C和∠DOE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论证你的猜想.[解析]连接OC,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得∠OCE+∠COE+∠CEO=180°,∠OCD+∠COD+∠CDO=180°,又因为AD和BE是△ABC的高,所以∠CEO=∠CDO=90°,所以∠OCE+∠COE+∠OCD+∠COD=180°,即∠C+∠DOE=180°.板书设计: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角平分线: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也叫做三角形的高.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作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让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定义.通过画图和观察图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一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分别是交于一点的,培养他们观察、总结的能力.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与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了解公理、定理、证明的概念;2.了解原命题、逆命题的意义;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能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定理、命题的由来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公理、定理的区别.:教学难点:严密完整地写出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折叠、剪拼或度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但这些做法都会出现很多误差,会存在疑问.有没有更准确更严格的方法得出结论呢?二、合作探究问题1:推理是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常要对事物的情况做出种种判断.例如:(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3)2+3≠5;(4)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结论:(1)(2)(4)是正确的,(3)是错误的.问题2: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结论: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典例1判断下面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请关上窗户;(2)你明天上学吗?(3)天真冷啊!(4)昨天我们去旅游了。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一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重、难点与关键重点:了解三角形分类思想,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关键:从观察、联想入手,应用连结两点之间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原理进行迁移教学过程一、情境合一,探究新知1、投影图片,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系的生活图片,运用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下图: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中能找出的几个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活动:给出一个三角形,如图,并标上字母,引导学生体会用符号来表示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边、角、顶点等.学生活动:学会运用大小写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边与角,如图的三角形可记作⊿ABC,三边可记作AB、AC、CA;三个角可记作∠A、∠B、∠C,或可用三个字母表示为∠BAC、∠ABC、∠ACB.注意:表示边时要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注意小写字母标注的规律:通常顶点大写字母所对的变就是这个顶点的小写字母.2、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种角度观察、分类.(1)从边的角度来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说明: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相等的两边称为腰,第三边称为底边。
两腰所夹的角称为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称为底角:而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它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2)从角的角度来分类有: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小于900的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0)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900)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1、问题牵引1.国庆节的晚上,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后再往丙地走,并到达丙地,小红从甲地直接到丙地,如图所示,请你谈谈小明和小红谁走的路程长?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发现小红走的路程短,小明走的路程长。
13.1.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同学们,再见!
大胆猜测:
三角形三边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也就是说,满足怎样的三条线 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呢? 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
探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围一围: 下面有4根木棒,请你任 意选三根围一围,可以怎么 选?每次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6cm 12cm
8cm
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三 根长度为8cm、10cm、3cm的木棒, 能做成三角形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 角形时,只要判断较小的两条线 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就可以 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 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 (2) (3) (4) 3,4,8 5,2,6 10,6,5 8,3,5 ( 不能 ( 能 ( 能 ( 不能 ) ) ) )
你会画一个三角形吗?会用符号表示它吗?
三角形用符号“△”表 示 记作“△ ABC”读作 “三角形ABC” A B C
A
顶点
2、三角形的元素
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B
C 边
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 角 形的边。 三角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简称三角形的角。
★试说说△ABC三边所对的角,及三 角所对的边
18cm
2016/12/22
实验记录
同位合作: 一人操作,另一人按下表记录结果
组别 所选小棒的长度(厘米) 能否围成 三角形
1 2 3 4
(6) (8) (12) (6) (8) (18) (6) (12) (18) (8) (12) (18)
能
不能 不能
能
6厘米 8厘米 12厘米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度量,对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2.教学难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加深理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边长关系的图片和示例。
2.教学用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和测量工具,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边长关系的图片和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探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和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是不是任意三根都能摆出三角形?若不是,哪 些可以?哪些不可以?
3、用三根什么样的小棒才能拼成三角形呢?你从中 发现了什么?
1.(1)4cm、6cm、10cm (2)4cm、6cm、12cm (3)4cm、10cm、12cm(4)6cm、10cm、12cm
2.经过实践可知: (1)、(2)不可以摆出三角形 (3)、(4)可以摆出三角形
a+c > b a > b – c, c > b - a
A
c
b
B
a
C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例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3cm和9cm,你能确定该三角形第三条边长 的范围吗?
解:设第三条边长为a cm,则 9-3<a<9+3
即 6<a<12
其它两边之差<三角形的一边<其它两边之和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
A
于如图所示的A、B、C、
D四个位置,现在要建 立一个维修站H,问H
H′ H
建在何处,才能使它到
四个油井的距离之和
HA+HB+HC+HD为最
B
小?说明理由。
D C
提示:到A、C距离和最 小的点在哪儿?到B、D?
谢谢
2 、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cm、 6cm、acm
(1)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为 (2)2cma_为<_a_<偶_1_0数c_m_时__,__则__a_的;取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4cm或6cm或8cm
请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
.B
人 行 横 道
为什么经常有行人 斜穿马路而不走人
行横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说课稿
4.边角关系:以具体实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已知两边和一角或已知一边和两角求第三边等。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更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加强,如课堂专注度、课后复习等方面。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几何画板等,用于展示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边角关系,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体化。
3.技术工具: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空间。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课后交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幅包含三角形元素的图片,如埃及金字塔、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好奇心。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1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沪科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关系教材分析:本节首先严格定义三角形的概念,强调“首尾顺次相接”。
为了加深理解这个条件,教学时可用图形说明定义中增加这几个字的必要性。
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等概念,学生在小学已接触过,容易理解,只要学生理解它们的意义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背它们的定义。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学过的这个基本事实。
本节的例题为巩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而设。
学生在前面学过线段、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等知识,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更为充实的基础和准备。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边关系。
2、理解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与探究结合法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小木棍、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
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
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周围世界,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
那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教师多媒体出示: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板书: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二、探究新知,了解三角形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7页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会用几何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2、知道三角形的顶点、角、边等概念3、会把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知道每类三角形的特征4、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底角、顶角等概念教师多媒体出示:师:给出一个三角形,如图,并标上字母,引导学生体会用符号来表示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边、角、顶点等。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章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探讨和总结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和角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然而,对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运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运用内角和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练习巩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一个人在划船时,船和划桨的长度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课件,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内角和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3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授课
感悟新知
例4 如图,在△ABC 中,AD,BE 分别是△ABC, 知2-练 △ABD的中线. (1)若△ABD与△ADC的周长之差为 3,AB=8,求 AC 的长. (2)若S△AB间 的关系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解题.
感悟新知
解:(1)因为AD为BC边上的中线,
B.CE是△BCD的角平分线 C. 3 1 ACB
2
D.CE是△ABC的角平分线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三角形的中线
知2-讲
1.定义: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所得的 线段叫做该三角形这条边上的中线.
2.位置图例:任何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交于一点,且该 点在三角形内部,如图,这 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感悟新知
总结
知2-讲
三角形的中线把边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故BD=CD,
且△ ABD 的边BD上的高与△ACD 的边CD上的高相同,
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所分得的两个
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 ABD=S△ ADC=
1 2
S△ABC.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5 张大爷的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也该分家了.
1 (中考·长沙)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 下作法正确的是( )
感悟新知
知3-练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D.三角形每一边上的高都小于其他两边
感悟新知
知识点 4 定义
知4-讲
像这样能明确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今后我们还会学习许多定义.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以A,B,C,D,E中的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 △ABC,△ABD,△ABE,△ACD,△A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上面的图你能想到什么?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用三根木棒钉一个三角形,你会发现再也无法改变这个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 三条边固定了,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在数学上把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1) (2) (3) (4) 3,4,8 2,5,6 5,6,10 3,5,8 ( 不能 ) ( 能 ) ( 能 ) ( 不能 )
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时, 只要判断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 长线段就可以了。 解题技巧:只要比较两条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
线段的大小
巩固新知
例 :一根木棒长为7,另一根木棒长为2, 若要围成三角形,那么则第三根木棒长 度应在什么范围呢?
18cm
2014-1-9
实验记录
同位合作: 一人操作,另一人按下表记录结果
组别 所选小棒的长度(厘米) 能否围成 三角形
1 2 3 4
(6) (8) (12) (6) (8) (18) (6) (12) (18) (8) (12) (18)
能
不能 不能
能
6厘米 8厘米 12厘米
6+8>12
较小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可以围成三角形
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三 根长度为8cm、10cm、3cm的木棒, 能做成三角形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 角形时,只要判断较小的两条线 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就可以 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 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 (2) (3) (4) 3,4,8 5,2,6 10,6,5 8,3,5 ( 不能 ( 能 ( 能 ( 不能 ) ) ) )
2、3、4,2、4、5,3、4、5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另一边长是 18cm或21cm 8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
练 一 练
三边长为:5、5、8和8、8、5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cm,另一边长是 22cm 9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
三边长为:4、4、9和4、9、9
解题技巧:等腰三角形的模糊说法常要考虑不同情况, 并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进行取舍.
拓展与应用!
草原上的四口油井, D 位于如图所示的A、 B、C、D四个位置, H′ H 现在要建立一个维 修站H,问H建在 C B 何处,才能使它到 四个油井的距离之 1.你认为这个H应该在什么 和HA+HB+ 位置?大胆设想! HC+HD为最小? 2.到A、C距离和最小的 说明理由。 点在哪儿?到B、D?
分析:设第三条边长为x 则: 两边之差 < x < 两边之和 (7-2) < x < (7+2) 5<x<9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cm,如果一边 长等于4cm,求另两边的长? 解:若底边长为4cm,设腰长为x cm, 则 2x+4=18 解得:x=7
若一条腰长为4cm,设底边长为x cm,则 2×4+x=18 解得:x=10
3<x<13 ∵x为偶数,小颖有5种选法。 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cm, 6cm,8cm,10cm,12cm
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
1、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5cm, 以其中三条线为边长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3
记一记
记作:△ABC 三角形九要素:
边AB、边AC、边BC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两边的交点; 三角形的角:三角形任意两条边所组 成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或边a、边b、边c
点A、点B、点C
∠A、∠B、∠C
你能按边长不同说出下列三角形的特点吗?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于是我们可以把三角形按照三边情况进行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按边分 类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 边都相等的等腰 三角形) 腰和底不等的等腰 三角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坪
草
宿舍
食堂
A
别踩我,我怕疼!
3米
花园里草坪中经常 可以看到被人走出 一条小路来!
5米
B
他只少走 4米 C
你能不能运 用今天所学的知 识解释这一现象?
你会画一个三角形吗?会用符号表示它吗?
三角形用符号“△”表 示 记作“△ ABC”读作 “三角形ABC” A B C
A
顶点
2、三角形的元素
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B
C 边
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 角 形的边。 三角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简称三角形的角。
★试说说△ABC三边所对的角,及三 角所对的边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AB BC AC AC AB BC
AC BC AB
BC AC AB AB BC AC
AC AB BC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想一想,由不等式的变形,三角形的两边之差 与第三边有何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的理论根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E
D
B
A
C
E FD
A C
D
D E
B
E
B F C
顶 角 你能找出下列三角形各自的特点吗?
腰
腰
等边三角形
底角 底角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边
三条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元素
3、三角形按边分类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5、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是同学们都熟悉的几何图形,你能给它下 个定义吗?
1、三角形的定义及表示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首尾依次相接 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叫做三角形.
练一练
1、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5cm, 以其中三条线为边长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3
2、3、4,2、4、5,3、4、5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cm,另一边长是 22cm 9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另一边长是 18cm或21cm 8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 三边长为:5、5、8和8、8、5
由试验得出结论: 三角形三边的的数量关系是:
2014-1-9
a、b、c是△ABC的三边,那么
a+b>c b+c>a a+c>b
思
a c
b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否一定 考: 要检验三条线段中任何两条的和都大于第 三条?根据你刚才解题经验,有没有更简 便的判断方法?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 三角形?为什么?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同学们,再见!
大胆猜测:
三角形三边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也就是说,满足怎样的三条线 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呢? 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
探 究 三 围一围: 下面有4根木棒,请你任 意选三根围一围,可以怎么 选?每次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6cm 12cm
8cm
其实我们离 文明很近!
4
步 (1米=2步)
蚂蚁从A到B的路线有那些?走哪条路线最 近呢?为什么?
路线1:从A到C再到B路线走 路线2:沿线段AB走 C
请问:路线1、路线2 哪条路程较短,你能 说出你的根据吗?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由此可以得到: A B
AC BC >AB AB BC >AC AC AB >BC
练习
D
A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E 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 B C 形和各自的边角 2.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ABC、△ABE 3.以E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 ABE 、△BCE、 △CDE 4.以∠D为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 BCD、 △DEC
练习: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A A A
B
C
D
B
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3、a-2、5, 求a的取值范围。
思考讨论
已知AB两个村庄位置如图,今要建一 个水厂P,水厂与两个村庄各有一条直 线水管相连,问水厂P应建在何处, 才能使水厂到两村庄的两条水管总长 度PA+PB最短?
B A
(A)正方形 (C)直角三角形 (B)长方形 (D)平行四边形
C )
2、要使下列木架不稳定各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
3、下列图中具有稳定性有(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元素
3.三角形按边分类 4.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三角形的稳定性 6、两个重要的解题经验 你都掌握了吗?
解题技巧:只要比较两条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 的大小
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 度为8cm和5c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 木棒的长度是偶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 三根的长度可以是多少? 分析:第三根木棒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那 么它不能短于几?不能长于几? 解:设第三根木棒长为xcm,有
8-5<x<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