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子网划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子网划分

5.1 子网划分5.1.1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如果你的单位申请获得一个B类网络地址172.50.0.0,你们单位的所有主机的IP地址就将在这个网络地址里分配。

如172.50.0.1、172.50.0.2、172.50.0.3…。

那么这个B类地址能为多少台主机分配IP地址呢?我们看到,一个B类IP地址有两个字节用作主机地址编码,因此可以编出216-2个,即六万多个IP地址码。

(计算IP地址数量的时候减2,是因为网络地址本身172.50.0.0和这个网络内的广播IP地址172.50.255.255不能分配给主机。

)能想象六万多台主机在同一个网络内的情景吗?它们在同一个网段内的共享介质冲突和它们发出的类似ARP这样那样的广播会让网络根本就工作不起来。

因此,需要把172.50.0.0网络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子网,以在子网之间隔离介质访问冲突和广播报。

将一个大的网络进一步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子网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需要。

我们总是把财务部、档案部的网络与其它网络分割开来,外部进入财务部、档案部的数据通讯应该受到限制才对。

我们来假设172.50.0.0这个网络地址分配给了铁道部,铁道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的前两个字节都将是172.50。

铁道部计算中心会将自己的网络划分成郑州机务段、济南机务段、长沙机务段…等铁道部的各个子网。

这样的网络层次体系是任何一个大型网络需要的。

下面是,郑州机务段、济南机务段、长沙机务段…等各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呢?怎么样能让主机和路由器分清目标主机在哪个子网中呢?这就需要给每个子网分配子网的网络IP地址。

通行的解决方法是将IP地址的主机编码分出一些位来挪用为子网编码。

我们可以在172.50.0.0地址中,将第3个字节挪用出来表示各个子网,而不再分配给主机地址。

这样,我们可以用172.50.1.0表示郑州机务段的子网,172.50.2.0分配给济南机务段作为该子网的网络地址,172.50.3.0分配给长沙机务段作为长沙机务段子网的网络地址。

接触网基础知识教程

接触网基础知识教程

接触网基础知识教程第一部分:网络基础概念网络是将若干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的一种系统。

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主机、节点、链路、协议等。

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这些概念。

1.主机:主机指的是连接在网络上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等。

主机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通常用于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并接收返回的数据,而服务器则用于提供各种服务,如网页服务、邮件服务等。

2.节点:节点是指网络中的一个连接点,可以是一个硬件设备或一个软件进程。

节点可以是一个主机,也可以是一个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链路:链路是指主机或节点之间连接的物理传输线路。

链路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光纤等),也可以是无线的(如Wi-Fi、蓝牙等)。

4.协议: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约定的规则和格式,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常用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

协议规定了数据如何封装、传输和解封装的过程。

第二部分:网络类型与拓扑结构网络可以根据规模、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和描述。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类型和拓扑结构。

1.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通常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可以共享资源和数据。

2.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互连网络。

广域网可以通过各种传输介质实现,如电信线路、无线电等。

3. 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互连的网络组成。

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族进行通信,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资源。

4.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节点之间形成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等。

第三部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网络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

1.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过滤和监控网络中的数据流量。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9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革命 性的变化,同时也给传统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计 算机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通信
分布式计算
远程教育
信息查询
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
虚拟现实
电子商务
办公自动化
企业管理与决策
20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公用电话网
CCP或FEP 主机
集线器
利用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8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多机互联网络阶段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因 此在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1)资源子网:是计算 机网络的外层,它由提供 主机 资源的主机和请求资源的 CCP CCP 主机 终端组成。资源子网的任 务是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 通信子网
21
1.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4、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利用Internet技术开发的现代在线服务系统, 它充分发挥网络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上 向学生提供各种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课程”。 5、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及心理学等高速发展的结晶。虚拟现实与传统的仿 真技术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即两者都是基于模型的活动, 而且都力图通过计算机及各类装臵达到现实世界尽可能精确 地再现。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 仿真技术必将在21世纪异彩纷呈,绚丽夺目。
A 图 1-4
B 计算机互连网络系统基本模型
14
1.1.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均衡 负荷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简答题(个人版)】t>问答题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见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通信案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以共享资源为主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广泛应用和发展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将一台主计算机(host)经通信线路与若干个地理上分散的终端(terminal)相连。

主计算机一般称为主机,它具有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而所有的终端设备均无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通信软件的控制下,每个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分时轮流地使课用主机系统的资源。

这种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随着所连远程终端数目的增加,主机的负荷加重,系统效率下降。

第二,线路利用率低,费用也较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把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分开的工作方式,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而在主机和通信线路之间设置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负责处理网络中数据通信、传输和控制。

它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和终端的接口节点,另一方面又担负通信子网中的报文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任务,从而将源主机的报文准确地发送到目的主机。

3)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个联机系统中的主机互联,为用户提供服务,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它和第一代网络的区别在于多个主机都具有自主处理能力,它们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的前身arpa网。

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种类很多,性能各有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远程网),局域网(本地网),城域网(市域网); . 根据通信子网的信道类型可分为点到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按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又可分为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形型、网状型网络、混合型、全连型和不规则型网络;.按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和卫星网等; .按照带宽分为基带网络和宽带网络;.按配置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布式、集中式网络系统;.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使用环境可分成校园网、内部网、外部网和全球网等;.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可分为对等网络、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1章)

1.6 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6.1 双绞线 1、非屏蔽双绞线UTP 2、屏蔽双绞线STP 1.6.2 同轴电缆 1.6.3 光纤 1.6.4 无线传输 1、地面微波通信 2、卫星通信 3、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图1-17 细同轴电缆 图1-16 非屏蔽双绞线UTP
4、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和运行或控制和管理 网络工作的计算机软件。 网络系统软件 它是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提供网络通信、分配和管理 共享资源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通 信控制和管理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 为某一应用目的而开发的网络软件。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路”主要包括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 网路”主要包括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 对象 介质 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对象:各种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 对象:各种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工作站、 等)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介质:通信线路(光纤、电缆、微波、卫星) 介质:通信线路(光纤、电缆、微波、卫星)和通信设 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路由器、交换机等)。 控制机制:网络协议和相关应用软件。 控制机制:网络协议和相关应用软件。 方式与结构:网络的连接架构。 方式与结构:网络的连接架构。
图1-7 环4.3 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的每一个结点都由 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与中心结点( 公用中心交换设备,如交换机、集 线器等)相连,如图1-8所示。 特点: 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易于 扩充,升级,通信速度快,但成本 高,中心结点负担重。
图1-8 星型拓扑结构
1.4.4 树型结构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教 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36
3. 传输媒介
传输媒介也称为传输介质,它负责将计算机 网络中的多种设备连接起来,提供数据传输 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介可分为两大类:导向传输媒介和非 导向传输媒介。导向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 同轴电缆和光缆等;而非导向传输媒介包括 无线电、微波和卫星通信等。
不同的传输媒介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 距离,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网络。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计算机通信的外部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 的转换。它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 适合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在接收端再将 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计算机 处理。
35
调制解调器按外观可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 PC卡式3类。
选择调制解调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传输速率,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33.6 Kbps和56 Kbps的调 制解调器。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定义
–信息传输角度:以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为目 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 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资源共享角度: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硬件、 软件和数据)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 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体。
–用户透明性角度:由一个网络操作系统自动 管理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从而使整个网络 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计算机大系统。
此外,计算机网络还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
供一个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种
新型的合作方式—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CSCW)。
17
2.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由于网络中某些计算机及其外围 设备价格昂贵,如巨型计算机、激光打印机、 大容量磁盘等,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资源共 享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从而提高 设备的利用率;
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 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程(免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程(免费)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和网络协议支持下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

* 多台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资源共享和信息通讯二、网络功能:1、资源共享:(1)共享硬件: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可以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2)数据共享:减低纸张和软盘传递量(3)软件共享:网络会议等2、信息通信:局域网—互联网:传输文件,信息,电子商务等三、网络具体分类1、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1)局城网(LAN):几米至几千米。

所属为一个机房,单位等。

(2)城城网(MAN):几千米至几十千米。

所属为一个城市。

(3)广城网(WAN):几十千米以上。

其所属为城市与城市,省和省,国家与国家之间。

(Internet)2、按照传输介质分:(1)同轴电缆网络(2)双绞线网络(3)光纤网络(4)卫星、激光、微波等网络(无线网络)3、按网络操作系统分:(1)Microsoft Windows NT4.0(NT5.0)网(2)美国贝尔实验室—Unix(3)美国Novell —Netware(4)Linux共享软件4、按照网络协议分:网络协议:网络中计算机相互实现通信必须遵守的约定和对话规则。

(1)TCP/IP 协议(互联网协议)(2)IPX/SPX 协议(NetWare 协议)(3)NetBEUI协议(Micrcsoft 协议)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分:(1)校园网(2)政府网(3)企业网(4)银行网(5)证券网6、按传输方式分:(1)频带传输:传送摸拟信号,属正弦波(2)基带传输:传送数字信号,用0,1表示7、按照连网模式划分(1)对等网:网络的联网模块分布在网络的每台计算机中,并且可以互联,但不可以互相管理。

(2)客户/服务器模式: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模块在服务器,操作模块在工作站中。

(3)无盘网:一台无盘服务器(有硬盘),其他的工作站无硬盘等存储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功能第二章:网络通信基础2.1 信号与信道2.2 数据传输方式2.3 编码与调制2.4 数字化通信系统2.5 模拟化与数字化通信系统的对比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 OSI参考模型3.1.1 物理层3.1.2 数据链路层3.1.3 网络层3.1.4 传输层3.1.5 会话层3.1.6 表示层3.1.7 应用层3.2 TCP/IP参考模型3.2.1 网络接口层 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第四章:物理层4.1 数据通信4.2 传输介质4.3 基带与宽带传输4.4 信道复用技术4.5 传输介质的调制解调第五章:数据链路层5.1 帧与帧同步5.2 解决信道错误与丢失5.3 链路管理与控制5.4 介质访问控制5.5 局域网与广域网第六章:网络层6.1 数据包的传输与交换6.2 路由选择与转发6.3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6.4 IPv4与IPv66.5 网络地质转换(NAT)与端口地质转换(PAT)第七章:传输层7.1 传输层的任务与功能7.2 TCP协议7.3 UDP协议7.4 可靠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7.5 拥塞控制8.1 常见应用协议8.1.1 HTTP协议8.1.2 FTP协议8.1.3 SMTP协议8.1.4 DNS协议8.2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 8.2.1 SSL/TLS协议8.2.2 SSH协议8.2.3 IPsec协议第九章:网络管理与安全9.1 网络管理概述9.2 管理协议9.3 网络故障诊断与管理 9.4 网络性能优化9.5 网络安全基础9.6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10.1 附录A: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10.2 附录B:常用网络工具介绍10.3 附录C: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A: 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附件B: 常用网络工具介绍附件C: 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 -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网络架构,用于指导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2024年)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2024年)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网页的浏览和下载。
FTP(文件传输协议)
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2024/3/26
23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与服务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DNS(域名系统)
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实现网络设备的寻址和定位。
2024/3/26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
路由选择是指网络层根据路由表信息,将数据从源主机传 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路由器根据目标IP地址和路由表信 息,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转发。
常见的路由算法
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 法等。这些算法用于计算最佳路径,确保数据能够高效、 可靠地传输到目标主机。
18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传输层是OSI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能够在应用程序之间可靠地传输。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以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等。
2024/3/26
19
TCP协议与UDP协议
TCP协议的基本概 念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可靠的传输层协议,提供基于 字节流的通信服务。TCP协议 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 数据的可靠传输。
20
2024/3/26
05
应用层
21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的功能
提供用户界面
处理数据格式
实现应用协议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 系结构中的最高层,负 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 应用服务。它通过应用 层协议与下层传输层进 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 输和交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第一章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互联网(Internet)1.2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1.3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总线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第二章物理层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电信号与数据信号2.2 信息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2.3 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常用的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方式- 单工传输- 半双工传输- 全双工传输2.4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概念与分类解调的概念与分类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帧的概念与结构帧的定义帧的结构- 帧起始标志- 地质字段- 控制字段- 数据字段- 帧检验序列3.2 数据链路的控制流程数据链路的建立与终止数据链路的数据传输控制3.3 差错检测与纠正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流量控制的定义与分类可靠传输机制的原理与实现第四章网络层4.1 IP协议与路由I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路由的定义与分类4.2 网际协议IPv4IPv4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4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3 网际协议IPv6IPv6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6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4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的概念与目的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使用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2、TCP/IP参考模型:基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通过将数据与一个多项式做模运算来计算校验值,通过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与校验值进行再次计算,判断是否存在差错。

net基础教程

net基础教程

net基础教程网络基础教程是指为初学者提供关于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教学材料。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简明易懂的网络基础教程,共计1000字。

以下是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00字)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第二部分: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300字)2.1 网络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2 网络拓扑结构的种类和特点2.3 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布置第三部分:网络通信协议(300字)3.1 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3.2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类型3.3 举例解释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第四部分:网络安全和常见问题(200字)4.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4.2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4.3 网络故障排除的方法第五部分:网络应用与发展趋势(200字)5.1 网络应用的常见领域5.2 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5.3 网络职业和技能发展的机会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部分,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指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而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和用途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通信和协作等。

第二部分: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在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部分,我们将讨论网络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集线器等,它们在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等,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我们还将介绍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布置原则。

第三部分:网络通信协议在网络通信协议部分,我们将解释何为网络通信协议、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类型以及举例解释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交换规则的约定,它们可以根据网络层次划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不同类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6章网络安全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6章网络安全与维护

6.3 病毒防治
(1)病毒
目前,全球的计算机病毒有几万种,对计 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也存在多种,按照 病毒按传染方式可分为系统引导病毒、 文件型病毒、复合型病毒、宏病毒等。
6.3 病毒防治
(2)蠕虫
蠕虫类似于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它无需将自身附加到现有的程序中。 蠕虫使用网络将自己的副本发送到任何所连接的主机中。蠕虫可独立 运行并迅速传播,它并不一定需要激活或人类干预才会发作。自我传 播的网络蠕虫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比单个病毒更为严重,而且可迅速造 成 Internet 大面积感染。
第 6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6.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
6.2 防火墙技术
6.3病毒防治
6.4网络维护
6.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
案例 6.1 Window XP系统的安全加固措施
【操作步骤】
(1)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Service Pack)与更新程 序(Hotfix) (2) 系统账户的管理 (3)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4) 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5) 使用NTFS格式的分区 (6) 使用“连接防火墙”功能 (7) 打开系统审核策略 (8) 启用帐户策略
(1)下载并安装、启动天网防火墙
①天网防火墙可以到天空软件站下载,网址是。也 可以到“天之网——天网安全阵线”下载,网址是。 ②把下载的压缩文件解压,然后双击天网防火墙的安装程序,系统 将自动将天网防火墙安装到计算机中,并启动天网防火墙。 如果没有自动启动,则需要选择“开始→程序→天网防火墙”菜单 命令来启动天网防火墙。
6.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
案例 6.1 Window XP系统的安全加固措施
(7) 打开系统审核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ppt课件

典型广域网技术介绍
电路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
通过建立和释放物理电路连接来实现数据传 输,包括时分多路复用(TDM)和频分多路 复用(FDM)等方式。
将待传输数据分割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 独立选择传输路径,实现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包括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
ATM技术
帧中继技术
基于信元的交换和传输技术,支持多种业务 类型,具有高速、低延迟、面向连接等特点。
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电 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确 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 等工作,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 据能够正确传输。
TCP/IP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
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传输层
以太网应用
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建设,支持多种传输 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和多种速率 (如10Mbps、100Mbps、1Gbps 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应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
基于IEEE 802.11标准,通过无线方式构建局域网,实现移动设备的无线接入。
无线局域网应用
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同时,也 支持多种安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对应OSI的传输层,提供可靠的 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 顺序性。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01 02 03 04
网络层
对应OSI的网络层,负责数据包 的路由和转发。
应用层
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 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如HTTP、FTP、DNS等。
常见网络协议及功能

网络基础教程(精简版)全文

网络基础教程(精简版)全文

网络基础教程(精简版)全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复习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知识精讲一、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数据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二、发展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

第二代: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计算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为标准框架,80年人中期,Internet的出现(TCP/IP)。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的特征是广域、高速和交互。

三、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对终端的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从系统组成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

1、网络硬件系统网络硬件系统一般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章节一: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1.2 网络体系结构1.3 网络协议与标准1.4 OSI参考模型1.5 TCP/IP协议族章节二:物理层2.1 信号与噪声2.2 传输介质2.3 传输介质的特性和分类2.4 调制与解调技术2.5 数字传输技术章节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3.2 帧的结构和帧的同步3.3 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3.4 CSMA/CD和以太网3.5 虚拟局域网(VLAN)章节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4.2 数据包的传输与路由4.3 网际协议(IP)4.4 网络地址转换(NAT)4.5 路由器与路由算法章节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5.2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5.3 传输层连接管理5.4 TCP协议和UDP协议5.5 网络地址转换(NAT)章节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6.2 常见应用层协议6.3 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6.4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6.5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章节七:局域网和广域网7.1 局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2 以太网的搭建与管理7.3 VLAN的配置与管理7.4 广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5 光纤通信和载波通信章节八:无线网络技术8.1 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分类8.2 WLAN和WPAN8.3 Wi-Fi和蓝牙技术8.4 移动通信和移动网络8.5 无线传感器网络附件:附件一:网络设备配置示例附件二:常用网络命令手册附件三:网络拓扑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2. NAT:网络地址转换,一种网络协议技术,用于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

3. VLAN:虚拟局域网,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实现逻辑隔离和安全控制。

(电脑)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详解(电脑知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电脑)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详解(电脑知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电脑知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计算机IP如何定义
• 之后我们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 • IP地址是填写你本台计算机想使用的地址,切记不可冲突 • 不能与其他网络地址相同,否则将出现IP地址被占用的提示。列
如 192.168.1.101 是一个C类网段地址。 • 子网掩码C类地址通常都是: • 255.255.255.0 • 网关是我们所在局域网中路由器 • 的IP地址,大部分使用的是 • 192.168.1.1或192.168.1.254
计算机IP如何定义
• 要知道在一个局域网内每一台电脑,或者是每一个支持TCP/IP协 议的设备都是需要配置IP地址。这样的话才可以保证网络服务的 正常使用。
• 在局域网中DHCP协议中包含了自动获取功能。 • 可以让PC客户端自动获取到IP地址,从而省去了手动配置的繁琐。
此功能要在路由器中配置。 • 但是自动获取往往得到的IP地址并不是一定的,所以有些WEB服
• WINDOWS2008操作系统在安装系统中则可以通过U盘方式直接加 载驱动,相对来说方便的多。
• 但是2003操作系统,必须通过将RAID驱动加载到光盘中才可以实 现安装。
• 往往品牌服务器公司中的联想R510万全在购买服务器时提供了一 个RAID驱动U盘,也可以更方便的安装。
(电脑知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设置文件夹共享的方法有三种, • 1、打开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使用简单文件夹共享。
这样设置之后其他用户只能以来宾的身份共享你的文件。 •2
(电脑知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计算机的网络共享,打印机共享
• 2、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 • 在计算机管理中依次点击文件夹共享-共享,然后再右键中选择新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
(1)单极性全宽码和双极性全宽码
❖单极性全宽码指的是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 内,有电流发出表示二进制的1,无电流发 出则表示二进制的0。
❖双极性码全宽码是指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 内,发正电流表示二进制的1;发负电流表 示二进制的0。
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
(2)单极性归零码和双极性归零码
2.1.2 带宽与时延
2.时延 ❖ 在计算机网络中,时延是指一个数据块(分组、
报文)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 端所需要的时间。时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发送时延。 (2)传播时延。 (3)处理时延。 数据块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三种时延之和:
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
2.1.3 数据通信方式
为单位进行同步,即每个字符都独立传输,且每 一个字符的起始时刻可以是任意。每个字符在传 输时都前后分别加上起始位和结束位,以表示一 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 起始位和结束位的作用是实现字符同步,字符之 间的间距是任意的,但发送一个字符时,每个字 符包含的位数都是相同的,且每一位占用的时间 长度是双方约定好的,而且保持各位都恒定不变。
❖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方式,数据可以是一些连续值 (如声音的强度、灯光的强度灯),称作模拟数 据,数据还可以是离散值(如成绩),称作数字 数据。
❖ 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 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数据通信是通 过某种类型的介质把数据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 点传送的通信方式,当进行传输时,首先还必须 把数据转变为信号。
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有向传输媒体 与无向传输媒体。
❖有向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 和光缆,信号沿着介质的方向传播并被局 限在其物理边界内。无向传输媒体,是将 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传播出去,从而使任何 一个具有接收设备的人都能接收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交换的基本概念
交换技术就是为终端用户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它把传统以太
网一次只能为一个用户服务的“独占”的网络结构,转变成一
个平行处理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一条交换通道,把他们连接 到一个高速背板总线,所有连接设备均可获得10Mbps或 100Mbps以太网,16Mbps令牌环带宽。各设备间都能以端口速 度互相访问,每个与网络连接的设备均可独立与交换机连接。
● 动态交换
动态以太网交换最初设计思路来源于电话网,即在一 个系统内同时存在许多点对点会话。动态以太网交换可以 在不改变标准以太网节点设备的同时(即工作站和服务器 采用标准以太网卡、驱动程序、电缆和应用程序),提高 网络的带宽。
3.2.3 三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也称IP交换技术或高速路由技术,它是在利
前导码 帧首定界符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长度指示器 LLC数据 填充 帧校验序列
7字节
1字节
以太网类型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0-1500字节 0-64字节 4字节
以太类型(十六进制) 0600H 0800H 0805H 0806H 8035H 0200H 0201H
协议 XNS IDP DOD IP X.25 PLP
3.1.5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方法取决于所用的通信介质。
1
● 粗缆收发器
2
● 细缆连接
3
● 网卡与双绞线的连接
4
● 网卡与光纤的连接
3.1.6 以太网组网示例
3.2 交换式局域网
当LAN网段上只有两个站点时,不存在碰撞和竞争,以太网 的效率最高,所以如果把LAN都划分成两点连接的网段,同 时不需要路由/网桥,又可扩展,管理又简单,交换技术是一 个新的解决方案。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以太网模型
网际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物理层
3.1.2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IEEE 802 3所用的媒体访问方法采用带有碰撞检测的载 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
CSMA/CD媒体访问方法的规则如下: (1) 如果媒体信道空闲,则可进行发送,否则转到第2步。 (2) 如果媒体信道忙(有载波),则继续对信道进行侦听。
3.5 ATM高速网络技术
第3章 网络技术基础概述
3.5.1 ATM的基本概念 3.5.2 ATM的信元格式 3.5.3 ATM规程 3.5.4 ATM网络的局域网仿真
3.6 虚拟网络技术
3.7 虚拟专用网络(VPN)
3.7.1 VPN的功能 3.7.2 VPN使用的协议 3.7.3 VPN业务分类
第3章 网络技术基础概述
3.1 以太网络
3.1.1 以太网体系结构
3.1.2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 多路访问CSMA/CD 3.1.3 MAC帧 3.1.4 Ethernet网卡的构成 3.1.5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3.1.6 以太网组网示例
3.2 交换式局域网
3.2.1 交换的基本概念 3.2.2 交换的实现方法 3.2.3 三层交换技术 3.2.4 高层交换技术 3.2.5 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 快速分组(Cut Through) ●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3.2.2 交换的实现方法
● 静态交换
静态以太网交换是在传统的共享式网络中,网络管理 员在网管软件的支持下,把共享局域网总线上的工作站或 服务器容易地移到另一个共享局域网总线上,完成网络配 置的增加、移动及改变。
3.8 X.25与帧中继网络连接
3.8.1 X.25 3.8.2 帧中继
3.9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3.10 ADSL技术
3.11 Cable Modem
3.11.1 CableModem的特点及 其系统连接
3.11.2 CableModem系统的配 置、使用和管理 3.11.3 多台前端设备组成的网 络结构
ARP RARP Xerox PUP
PUP地址翻译
2. 地址字段 目的地址字段的格式
I/G
15bit地址
I/G
U/L
I/G 0 单站地址
1 组地址
U/L 0 全局地址 1 局部地址
3.1.4 Ethernet网卡的构成
16位地址 46bit地址
48位地址
以太网的网络接口板是计算机与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交 互的中间处理部件,个网卡有自己的控制器,用以 确定何时发送,何时从网络上接受数据,并负责执行 IEEE 802 3所规定的规程,如构成帧、计算帧检验 序列、执行编码译码转换等。
一旦发现空闲,就进行发送。 (3) 如果在发送过程中检测到碰撞,则停止正常发送,转而
发送一个短的干扰(jam)信号,使网上所有站都知道出现了 碰撞。
(4) 发送了干扰信号后,退避一段随机时间,重新尝试发送, 转到第1步。
3.1.3 MAC帧
1. 帧的格式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是按一定格式进行的,以太网的帧由8个字段 组成,每一段符合这种格式的数据段称为帧,这些段的定义如图:
用第三层协议中的路由交换来加强原来第二层基于网卡MAC 地址的交换,已达到提升交换速度的需求。
目前常见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有以下几种:
1 3COM的FastIP技术 2 Cisco的标记交换(Tag Switching) 3 MPOA(Multi Protocol Over ATM) 4 Cisco的NetFlow交换
3.3 100BASE—T和千兆 快速以太网络技术
3.3.1 100BASE—T快速以太网 3.3.2 千兆位(Gigabit)以太网
3.4 光纤分布数据接FDDI 网络
3.4.1 FDDI网络的结构 3.4.2 FDDI网络的基本概念 3.4.3 FDDI的操作原理 3.4.4 FDDI网络的优点 3.4.5 FDDI、100BASE—T与交 换式局域网技术的比较
3.1 以太网络
以太网(Ethernet)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局域 网组网规范,80年代初首次公布初版,1982年又进行了 修改。
以太网这一术语常用来指与以太网规范一致的带碰 撞检测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的局域网。
3.1.1 以太网体系结构
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