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外国文化在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及教学对策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及教学对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了中西方文化的课程,让学生们进行文化对比,全面提升英语水平。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初中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们的英语程度。
为此,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引入中西方文化,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有其独特性,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拓宽英语学习者的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进而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中西文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首先,合理设计课程,选择合适的文化背景,教材需要涵盖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即其文本内容和课程设计需要涵盖中西方文化特点,以及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次,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加入文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如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美国的文化以及英国的文化,将中西文化的不同细节做全面的对比,利用文化对比的视角去理解文化设定的语言。
此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容,如台湾的节日,中秋节,七夕节,这些受众不同的传统文化也将在课堂上有所体现。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的教学对策引入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其独特性,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并采取一些教学策略,发挥中西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注重英语常识的培养,突出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化的发展演进,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
其次,要多做实践活动,如通过比较中外文学作品或百科类书籍中的文化档案,融汇贯通中西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态度。
此外,要注重中外文化的融合,将中西文化内容结合起来,让英语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会更多的英语文化,让英语学习者能够有选择性的去理解中西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一、初中英语教学阶段西方文化渗透的必要性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提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深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
因此,初中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启发兴趣、培养文化意识的关键时期。
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语言学习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
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通常能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
可见,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这样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十分有必要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
第二,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
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
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第三,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
因此,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外语教学应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水平。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西方文化得以汇聚和碰撞。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关注词汇、句型、语法等工具性方面的知识,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渗透结合起来,可以有助于学生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深刻地去了解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和交流。
这样,初中学生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在切实的文化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初中英语;文化交流;课堂教学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科目,语言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播方式之一,两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一个国家的语言会透露着文化传统、文学艺术、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各个因素。
积极的在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传输中西方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们透过英语语言知识,去了解以及探索中西方文化,进而进行对比、交流,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修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确英语教学应该为人际交流,文化传播服务。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们无法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无法实现语言交际的目标。
教师积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展开中西文化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处于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在培养学生们口语交际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们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认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中西方文化渗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1.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促进中西文化输出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需要明确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中西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旧教材语篇的中西文化形象呈现对比探析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5期总第641期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旧教材语篇的中西文化形象呈现对比探析摘 要: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对比新旧版教材语篇是深化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比探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旧教材语篇的中西文化形象呈现,有助于深入探索教材语篇的多维教学运用,亦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在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发挥新版教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材;德育渗透;文化形象作者简介:骆丹,福建省福州市铜盘中学。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他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
英语教学绝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活动,亦具有价值塑造之功能。
不仅如此,英语教学还肩负着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会用英文讲述好中国故事”,要求“吸收中外文化精华,积极发展跨文化沟通策略和能力,增加家国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教材对其成长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语篇的中西文化形象呈现进行探究与反思,能让教师更规范地依托教材语篇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进行更有价值的跨文化交际,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人教版的2004版高一英语教材与2019版高一英语教材为例,对教学语篇的中西文化形象呈现进行专题性对比探析。
一、新旧版教材语篇文化形象的数量对比人教版的2004版高一英语教材包括必修一至必修四,共20个单元。
经统计,这四本教材共56个语篇,文化形象出现64次,其中西方文化形象36次,中国文化形象15次,其他文化形象13次。
2019版高一英语教材包括必修第一册至必修第三册,共15个单元。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供教师使用2016.0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进一步深入起来,不仅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多种文化的激荡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与西方国家接触避免不了使用英语,所以,我国从中学就已经把英语看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英语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更大的进步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1.西方语言必将融入西方文化我国的母语是汉语,融入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英语作为西方的语言,自然也蕴含了西方的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要更好的学好英语,我们就要了解国外的文化,所以,这就给中学的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中西方的文化是有明显差异的,东方讲究含蓄之美,而西方往往更加豪放,这在英语中也能看出一些,像在英语中有一句俚语是这么说的:“Mad dogs and English men go out in the mid-day sun.”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如果英国人在中午最为炎热的时候去户外互动,那么他就与疯狗没有什么两样,这句话在英国来说并没有什么深意,他们也不会过于在乎,而在中国,疯狗是个贬义词,如果用于形容人,那么是对这个人的极大侮辱,所以,在我国是不会出现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的现象。
这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小部分。
类似于这些问题就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初中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语句的意思;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困难。
所以,我们要把中西方的差异考虑到英语的教学当中,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对英语教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了解很多国外的文化,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盲目崇洋媚外,要取西方文化之精华,去西方文化之糟粕,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摘要:语言是文化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接触的不仅是英语这门学科,而且是国外的文化和思想。
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一个民族的特征,体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而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英语在文化交流中越来越重要。
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知识的一个开端,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更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外壳下的语义内涵。
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的必然性,以及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西方文化渗透方法目前,西方文化的渗透对现在的初中英语教育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学校还会更加注重语法的讲解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围绕着应试进行的,教师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的意识淡薄。
语言是文化和知识的载体,每一种语言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底蕴,笔者在这里建议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的必然性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请看英语中的这个句子:“mad dogs andenglish men go out in the mid-day sun.”意思是英国人在中午太阳最热的时候出去从事户外体育活动,就像疯了的狗似的(因为正常的狗这时不会出去),英国人听了这话并不介意。
而在汉语中,把人比做疯狗的话,就会认为是一种对自己的侮辱。
产生这种语言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民族文化的不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包含了民族的文化,而且体现了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地渗透西方文化,否则单纯的语法、词汇教学是不完整的英语教学。
2.新课标的要求。
“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
回顾外国文化在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
识。
孔子还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
五、孔子思想的地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尤其是稀罕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了“独尊”的地位,宋明时期的改造等,形成了一个极其完备的思想体系,成为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世景仰。
一、引言2011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课程基本理念);能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课程目标5级);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情感态度5级)。
可见,作为五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一,文化意识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本文则主要侧重对旧版教材中外国文化的回顾。
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共有61个单元。
在本文中,选取了各单元中的Section A ,Section B ,Self-check 和Reading 四个板块作为分析对象,以四个板块为独立单位,分别对他们在61个单元中呈现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先借助Kachru 的三圈理论(Three concentric circles )对外国文化进行宏观分类,其次借用Byram 和Morgan 的分类法对文化的内涵进行微观分类,并对外国文化内容呈现的比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反思以往教学不足,以期在新教材中对跨文化的教学有进一步的发挥。
二、宏观分类Kachru 倡导用三个同心圈(内圈、外圈、拓展圈)来展示英语的“传播与分层”。
其中,内圈国家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圈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如加纳,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拓展圈指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本文在内圈文化、外圈文化、拓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在旧人教版教材的61个单元中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回顾外国文化在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黄倩倩(浙江省杭州康桥中学,浙江杭州310015)摘要: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营运而生,七年级上已在2012年秋投入使用。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国外文化渗透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国外文化渗透作者:上官维琴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8期一、背景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因此离不开文化教学。
初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这是他们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英美文化不仅限于圣诞节、英语俚语谚语和英美流行歌曲,它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因此,课程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要素组成。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首次作为教学目标被列入其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作了如下说明: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二、初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二级、五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上。
初中学生要求达到五级目标,描述如下:一是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二是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三是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四是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五是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六是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及就餐礼仪。
七是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
八是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九是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十是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十一是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十二是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十三是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作者:韩晓玲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第17期【内容摘要】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只重视语法、单词、语句的教学,往往忽视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导致英语教学枯燥无味。
本文首先阐述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再次通过教学实践具体分析西方文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西方文化 ;教学实践 ;文化渗透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必要性1.英语和西方文化互相依存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和西方文化亦是如此。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理解。
但是初中学生要想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深层的含义则存在一定难度。
我国初中生不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是造成这一弊端的重要原因。
在许多时候初中生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导致对文章寓义的曲解,从而限制了我国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据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学生越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学生在此类阅读题的时候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
2.渗透西方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教学实践课程当中,许多英语教师只注重词汇、短语、语法的教学,充斥着浓厚的应试教育气息,使整个英语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能够改善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具有现实意义。
二、学生获取西方文化现状分析1.学生获取西方文化的资源匮乏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英语阅读材料就是我们的英语课本,而英语课本中很少涉及西方文化。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互联网获取足够的英语资源。
初中英语教科书的文化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中日比较视角
13Crazy English Teachers摘 要:新世纪以来,文化日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
在英语逐步发展成“世界语”的今天,各国也都对文化教学予以关注。
其中,中日两国都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明确写入了初中英语教科书编写指导文件中。
中日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同时,英语在两国都是作为主要外语语种在初高中进行教学。
对比研究两国初中英语教科书对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以及英语教科书编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科书;文化;中日比较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韦 静21世纪以来,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学生接触国外语言及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的外语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教学,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功能,还承担着文化传播,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不仅在文化背景上有着紧密联系,在外语教学上也存在着相似性,英语在两国初高中都是作为主要学习的外语语种。
在这样的世界背景以及国情下,两国都意识到了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文化素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文件都先后给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高度重视。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指出:要帮助“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加深对语言以及文化的理解,并且养成积极使用外语交流的态度”(文部省 2008)。
我国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在较高的英语学习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 2012)。
文化都被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明确写入这两份文件之中。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同时作为文化输出大国之一,其初中英语教科书中对文化要素如何配置以及这些文化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都对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选择以及今后初中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研究对象可比性分析本文以译林出版社的《英语》(译林版)以及日本三省堂出版社的《新皇冠英语系列》(以下简称《新皇冠》New Crown English Series )作为研究对象。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中的渗透已日趋明显。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以及其作用。
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文化交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必定涉及到不同民族和文化。
在教学中引入文化的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体现在学习内容上。
由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所以初中英语教材中经常会涉及到文化内容,比如澳大利亚的奥运会、中国的春节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元素,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元素来学习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学术研究表明,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化渗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们调查了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发现许多学校并不注重文化的教学,很多教材也缺乏文化元素。
此外,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他们往往只关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元素。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英语教育中文化元素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英语语言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们学习一门语言,而是学习一种全球通用语言。
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其次,文化元素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文化。
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学生往往只能掌握表面层面的语言知识,而无法理解和使用更深入的语言表达方式。
最后,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跨国交流。
如果学生对其他文化缺乏了解和理解,那么他们可能会在跨文化交流中感到不自信甚至尴尬,这样会有效地阻碍他们的交流和发展。
结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英语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文化元素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认识到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强调了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和应用,而忽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其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必要的1.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根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国家的精神支柱。
而初中英语教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必然要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3. 增强文化自信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国际交往和文化冲击,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式1. 课文内容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习俗等内容,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通过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3. 课外活动的举办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国外文化介绍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国外文化介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口语,仅仅掌握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了解国外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国外文化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增强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内涵。
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就很难准确理解某些词汇和表达的真正含义。
例如,“break a leg”这个短语,直译为“打断一条腿”,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实际上是一种祝福,意思是“祝你好运”。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就可能会产生误解。
2、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了解国外文化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口语表达中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在与英国人交流时,直接询问他们的工资、年龄等个人隐私问题是不礼貌的。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文化差异,就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3、激发学习兴趣单纯的语言学习往往比较枯燥,而引入国外文化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常见的国外文化内容1、社交礼仪包括问候方式、称呼、道谢与道歉、邀请与回应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英语国家,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是“Hello”“How are you?”等,而在中国,我们可能会更习惯问“吃了吗?”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对于长辈和晚辈的称呼相对较为平等,而在中国,通常会有更严格的辈分区分。
2、饮食习惯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西餐中常用的餐具是刀叉,而中餐则主要使用筷子。
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会在餐桌上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如不高声喧哗、不大声咀嚼等。
3、节日文化英语国家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的评价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的评价分析摘要:教师教学工作开展依赖教材,学生学习的载体也是教材,对此,合理设置教材内容对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作为应用范围广泛的教材,对其中内容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到其中文化内容不均衡、涉及内容较为浅显、文化知识来源相对单一。
对此,在未来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还需摄入一些新的元素,关注文化内容语境,设计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视角;初中英语;教材评定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自个人职业生涯角度出发,提升群众的跨文化交际实力非常重要。
初中英语教学形式下,不能单纯局限在讲解知识点上,而是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课程改革过程中,指出学生应当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目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我国多数研究针对教学方法及学生交际水平等,对教材的分析明显不足。
对此,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非常必要,还需自跨文化角度进行评价分析。
1.教材评价现状我国跨文化研究量不足,跨文化研究在二十一世纪后蓬勃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意义。
自认知角度看,若想完成跨文化交际,初中阶段交际者应当具有文化底蕴,对相关国家的语种及文化有一定了解。
自情感层面角度看,关注初中生文化差异及尊重文化意识,并形成语言能力及变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载体,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教材评价一般是以对照的方式进行评估,关注语言本身,但不同教材评价体系存在差异,切入点及着手点不同,自跨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评价应当关注文化语境及文化学习者、教学者等各个因素。
自文化角度进行分析,自环境及课文、学生、教师等进行综合评价尤为必要。
二、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评价分析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呈现出一些跨文化交际内容,可在教材分析框架基础上进行评估,思考环境与教材的关系,对此,还需自课文及学生、教师角度进行评价,对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观察人教版初中英语内容设计,并进行文本细读,最终进行综合性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渗透作者:刘亚岚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2年第18期文/刘亚岚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英语走近我们生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因此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错位对话”,是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的实际问题。
因而,研究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一、挖掘课本阅读材料,抓住文化信息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中的“ Unit 10It’s a nice day, isn’t it?”以“Small talk”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使用small talk,以及如何用small talk和陌生人交谈,并能辨别什么样的small talk是得体的,什么样的是不得体的,进而了解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另外,对于前面肯定,后面否定的反义疑问句的回答,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 He didn’t go to the zoo,did he?英语的“Yes,he did.”回答,汉语则翻译成“不,他去了。
”而“No,he didn’t.”翻译为“是的,他没去。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物质产品的运用与普及,将幻灯、视频、录音等教学资源提供给了现代师生。
由于这些教学资源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效果,因此便于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中有这样一条习语:“Dog”在英语中有时含贬义,但总的来说属中性或含褒义的情况居多。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此外,在英语中也有不少专有名词出自文学名著或与历史事件有联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文先娥世界各地的国家、民族、地区对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通常而言某地区居民共同认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及思想观念就被称为地域文化。
文化具体包括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和深层文化三种,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而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于风俗习惯都需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语言是文化十分重要的载体。
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效开展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有助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1.有效创设文化情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很多方面多有所体现,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创设文化情境,使学生可以在具体文化情境中更好地认识并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自身认知规律的研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创设情境,确保创设的情境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通过文化情境的创设,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
另一方面还要精心研究教材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及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文化情境,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情境对话给学生提供体验西方文化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餐馆就餐情境。
如果被问道想吃或者想喝某东西时,西方人通常会使用“Yes,please.”给出肯定答案,如果不想要则会说“No,thanks.”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餐馆就餐情境,让学生们从英语思维出发给出相应的答案,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2.提升学生交际意识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教师要有效运用中西方文化差异开展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英语交际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鼓励学生去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西方文化加深理解。
初中英语教材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
2018年18期总第406期ENGLISH ON CAMPUS初中英语教材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文/陈碧欣 林虹 冯志桃 指导老师/王林【摘要】伴随新课改深入实施,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使得英语教科书文化功能日益凸显。
本文立足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通过对教材中中西文化的展示方式、形式及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在教材内容的编写和教师教学手段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作者简介】陈碧欣,林虹,冯志桃,王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一、前言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外,还必须渗透文化意识。
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容易忽视中西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英语学习的深层内涵和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最后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初中英语教材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合理地设置和渗透文化内容,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文化作为语言的精神内核,能有效地促进不同语言群体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文化作为日常交际的载体,对语言族群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年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若能深化对文化理解与认知,充分把握英语国家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言思维模式,树立文化对比意识,拓展知识视野,提升英语语言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初中英语教学与中西文化对比的必要性中西方在长期稳定的社会团体中形成各自稳定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社交礼仪和思维方式等文化体系,二者在不同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在不同语言学习过程中,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对语言学习和交际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文化多以含蓄谦虚为主,语言交际中多用谦词与敬词,而西方文化多以开放和自我为主,语言交际中多赞美与自我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外国文化在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营运而生,七年级上已在2012年秋投入使用。
本文结合kachru的三圈理论,以及byram和morgan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别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化元素进行宏观和微观分类,从而对外国文化在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进行总体性回顾,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反思以往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端,以更好应对地新版教材中的外国文化教学。
关键词:外国文化;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回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65-02
一、引言
2011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课程基本理念);能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课程目标5级);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情感态度5级)。
可见,作为五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一,文化意识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本文则主要侧重对旧版教材中外国文化的回顾。
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共有61个单元。
在本文中,选取了各单元中的section a,section b,self-check和reading四个板块作为分析对象,以四个板块为独立单位,分别对他们在61个单元中呈现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先借助kachru的三圈理论(three concentric circles)对外国文化进行宏观分类,其次借用byram和morgan的
分类法对文化的内涵进行微观分类,并对外国文化内容呈现的比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反思以往教学不足,以期在新教材中对跨文化的教学有进一步的发挥。
二、宏观分类
kachru倡导用三个同心圈(内圈、外圈、拓展圈)来展示英语的“传播与分层”。
其中,内圈国家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圈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如加纳,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拓展圈指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本文在内圈文化、外圈文化、拓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在旧人教版教材的61个单元中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从上述表格不难发现:一、课本对外国文化的呈现比例达到了24.6%,占到了整个教材四分之一的份额,可见教材对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重视。
二、,在介绍外国文化时,教材把侧重点放在了内圈文化,即教材侧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的传播。
三、外圈文化和拓展圈文化也都有提及,但比例较小。
四、提及中国文化的比例为14.8%,比例上远不及外国文化。
而新教材也将在原有基础上更注重东西文化的差异,加大了中国文化的比例。
三、微观分类
byram和morgan认为文化内容应涵盖以下九个方面:①社会认同和社会团体;②社会交际;③信念和行为;④社会政治机构;⑤社会化和生活周期;⑥民族历史;⑦国家地理;⑧民族文化传承;⑨
定型思维和民族任务代表。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分类略作调整:其中第②类与第③类“行为”有重合之处,故将第②类改为“社会交际和行为”,第③类改为“信念”;第⑨类中“定型思维”歧义较大,故删除,仅保留常用的“民族人物代表”一项。
在微观分析方面,一方面对以外国文化为主题的单元进行了次数,比例的客观分析,另一方面简述教材对各项文化内容呈现的特点。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综上所诉,旧人教版教材中中外国文化内容的呈现体现以下特点:①所选素材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上诉提到的不同领域的佼佼者都给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起到了引领作用。
②教材在培养文化意识上基本涵盖了课本所提出的五级标准。
③教材中提到的跨文化素材贴近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容易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也能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④教材中跨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注重梯度,层次性也较明显,且载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四、反思与对策
从表格中,不难发现教材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明确且具体的要求。
然而现实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就教师而言,可能存在一、教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一个较为宏观和模糊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满足于表层的、肤浅的文化区别性对比,没有进一步探索其形成的深层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等。
比如,martin luther king被谋杀一事教师是否能引起了学生对美国精神中追求自由,平等的无限思考?从而
对美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二、教师对于把目的语和其文化相结合的意识比较薄弱。
其次就教材而言,一、新课标强调注重中西文化的对比,但旧版教材明显侧重对外国文化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介绍相对偏少,因此希望能在新版教材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
二、本套教材对某些跨文化内容形式有些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知识性。
例如讲到亚马逊丛林和尼亚加拉大瀑布,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除了几个名词和修饰词,一些具体的知识性的描述还很欠缺。
再次就教学方法而言,目前教师所掌握的跨文化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引导学生探究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和途径不多。
针对外国文化在旧版教材的呈现和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本文结合新人教版七上教材就如何改善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如下建议:①分析教材中跨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他们的比例和内涵指向(分属于文化内涵九大板块的哪些),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
拓展学生跨文化意识中对社会交际和行为这一板块的认识和了解。
②加强目的语和其文化相结合的意识,如七上unit 7学生不仅学会询问价格、颜色等目标语,而且可以通过情境对话对课文进行演示,加深对购物文化的认识。
③教师在平时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注重中外文化差异的思考,如unit8关于日期的介绍,渗透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新年、中秋节等中西传统节日加深中外文化差异。
④多角度,多形式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⑤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化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byram,m.& morgan,c(1994)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kachru,b.(1992)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龚亚夫.重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5]杨行胜.四种版本教材必修部分选取的中国题材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6]姚冬琳.英语教科书中中西文化交融的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1).
[7]洪明.中国文化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