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五社会生态学
贾远先 2009112141
一、内涵:
社会生态学是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即研究人类社会与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是从社会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的生态学理论。研究社会生态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人类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种种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从而逐步自觉地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
社会生态学内在地包含了两个向度:社会向度和生态学向度:所谓社会向度,是指社会生态学分析生态问题和寻求构建理性生态社会的社会视角;所谓生态学向度,是指社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启示和指导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社会生态学的社会向度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既对自然具有毁灭性能量也具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重建天人和谐的潜能。在对生态问题根源的分析上,社会向度揭示了不同的个人、阶层、民族和国家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在探讨生态社会的构建方面,社会向度主张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的融合。生态学向度则因其提供的原则、方法和价值观使得现代科学的目的不局限于人类社会的福利,而同时关注自然与生态,即实现现代科学的生态化。
二、发展过程及主要学派:
社会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R.帕克和E.
伯登斯提出的“人类生态学”概念。就其本质而言,这一概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态学”,因为它还只是把人类当作一个物种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功能作用的特殊规律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主导作用。到了19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默里·布克金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社会生态学,前苏联生态学家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考虑生态研究的社会因素。自此,社会生态学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并在1980年代达到顶峰。
社会生态学的包含两个学派:兴起于苏联、发展于中国的社会生态学学派和发端于美国、以布克金为代表的社会生态学学派。
(一)发端于美国、以布克金为代表的社会生态学学派
布克金在1970年发表的著作《生态学与革命思想》中正式提出社会生态学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问题之所以是“社会的”,是因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区分深植于社会领域,也就是深植于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根深蒂固的冲突”。如果人类不坚决地处理社会中的问题,当前的生态问题就不能得到清楚地认识,更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兴起于苏联、发展于中国的社会生态学学派
马尔科夫在他1986年出版的《社会生态学》一书中指出,人和社会因素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取决于人所选择的自然资源利用战略。由于生态危机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协调多学科资料与方法,构建一门新的科学———社会生态学来建设和管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马尔科夫看来,社会生态学的目标是从对自然过程的简单描述过渡到对这
一过程的控制,即通过对环境的管理促进生物圈转化为智力圈。
中国的社会生态学研究是对前苏联社会生态学的继续和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生态学家尝试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社会生态问题,并对社会生态系统概念及其演化机制作出阐述。丁鸿富等在1987年出版的《社会生态学》一书中指出:“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1]2中国的社会生态学者们认为,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圈,是人类的生物环境。人类本身就在生物环境中栖息繁衍,是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学所注重的是人和环境的关系。中国的学者接受前苏联社会生态学家的智力圈概念,认为智力圈概念的优越之处在于,把社会和自然看作是在统一的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达到社会与自然之间最优化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生物圈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因而,制定社会与自然的统一系统中管理生物界的途径和方法便成了现代科学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社会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其本质根源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失误,而是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人类统治自然界的观念直接源于人统治人的实在”。正是人统治人的压迫性社会结构派生和强化了与一切统治形式(包括人对自然界的统治)相应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社会生态学主张必须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如何消除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人们根据不同的理论提供了不同
的办法:计划生育、绿化科技、有限生产、合理消费、建构生态文化等。然而,这些办法仅仅局限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这一向度上,却未能站在人类社会的总体高度对社会本身进行批判和反思。无论是人口、科技和文化,还是经济、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本身的构成要素,它们怎样发展和怎样运行,都会受社会存在本身的观念影响和制约。现代人类社会把追求物质丰饶和挥霍无度视为自身存在的终极目的,通过其“权力意志”的构成要素———生产、消费、科技、文化等对自然世界进行征服和掠夺,它蕴含着与自然世界的本质断裂和反自然、破坏自然的内在张力。现代人类将社会规定为是与自然世界发生本质分裂的纯粹的人类社会,同时也规定了人类社会的反自然本质。遭受生态危机之苦的不仅仅是自然世界本身,还包括人类自己。因此,只有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本身,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四、启示:
社会生态学不仅呼吁道德再生,而更重要的是,它呼吁社会沿着生态路线的重建。虽然社会生态学总是注意精神改变,但它通过探讨像“统治自然”这样概念的主观根源和结构根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强加给自然界的生态虐待。更确切地说,它挑战整个统治制度本身,力求消除那座将其自身强加给人类并界定非人类和人类天性的等级和阶级大厦。为了代替现有的分等级的制度,社会生态学提出建立一种在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和公有制社会价值基础上的主张平等的社会。
(1)人类是大自然的部分之一,但具有独特的社会意识。
(2)环境危机是位于我们社会中心的等级权力结构的结果。
(3)这些权力结构对人类的损害至少与它们对环境的损害差不多。
(4)通过把社会建立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将会得到改变。
(5)这些生态学原则主张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和公有制社会价值观基础上的。
(6)这种转变将通过完全的集体行为与合作的社会运动来实现。
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也是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会,使生态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实现,还必定要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