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检测(含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古诗词、古文名句的默写,以及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应用。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试题一1. 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一1. “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试题二1. 请默写《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二1. “疑是地上霜。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试题三1. 请默写《赤壁赋》中的名句:“对海而唱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三1. “又歌之以咏志。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 试题四1. 请默写《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出师表》中的名句:“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四1. “把酒问青天。
”2. “躬耕于南阳。
”# 试题五1. 请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五1.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不以己悲。
”这些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的高考试题会根据教育部门的命题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和准备。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曹操《短歌行》(2022·山东/江苏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 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 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7.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8.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 《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 《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0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22·山东/江苏卷)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句中。
(亦可答“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1.王维《山居秋暝》中“ ,”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书愤》中“ ,”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5.《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望月思远,希望追随月光陪伴远人的句子是“ ,”。
6.《阿房宫赋》中“ ,”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7.杜甫《蜀相》中“ ,”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追思缅怀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微。
8.《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9.《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
1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两句,互文见义,情韵悠扬,让人联想到西湖之上,不论白天或是夜晚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1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两句,既凸显了冉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1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4.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15.《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 ,”。
1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
2.《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万象为宾客”。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茂”,只是能“()”;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是:“(),()”。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强调社会实行民主选举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五组10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5.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7.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谋士的办法。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9.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
”13.《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
14.《礼运》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义相近。
15.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16.《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1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52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杜甫的《登高》中,“()”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4.“相见时难别亦难”,越是情深,越是感觉到相会的甜美,离别时就会越觉得难以割舍,《鹊桥仙》中的“(),()”就是这个意思!5.《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6.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7.《论语·里仁》中孔子用“(),()”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8.《将进酒》中,“(),()”两句写痛饮豪饮的盛宴。
9.《过秦论》一文中“(),()”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0.《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足它、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11.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高贵的两句是:“(),()”。
14.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15.《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列举周文王、孔仲尼在困境中完成其作品的句子是:“(),()”。
16.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共10篇古诗文,附参考答案)

2023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阿房宫赋》(一)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阿房宫赋》是朝(作者)写的(体裁)的典型代表。
运用(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的道理。
他与被称为“小李杜”。
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赢可房宫所繁华善最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二)L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8.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9•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10《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冠阁之高的面子是:, O—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6「由丽置葡源一厂反赢高意•谨市扁丽F*丽媾「丽丽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o—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者K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o,。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O—1。
万标无文词蒜UTT后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NO.1 《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NO.2 《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进行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NO.3 《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是: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NO.6 《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NO.7 《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语句是: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NO.8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含答案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新高考古诗词《六国论》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古诗词《六国论》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一、《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理解性默写习题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
2.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草屋屋后房前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每空2分]2.《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从师无须分贵贱、论长幼后,提出了“(),()”的择师准则。
[每空2分]3.《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
[每空2分]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每空2分]5.《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每空2分]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古帝王事例时,其中“(),()”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每空2分]7.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每空2分]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每空2分]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每空2分]10.《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具体内容是:“(),()”。
[每空2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
[每空2分]12.《蜀道难》以夸张的手法写山路高险狭隘仅有飞鸟可过,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每空2分]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每空2分]14.《山居秋暝》中“(),()”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每空2分]15.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苦苦追寻,“()”一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人”。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者,所以德行、言语、形表也。
2)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出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其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论语》中XXX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做事情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和恒心。
答案】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1)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2)唐代诗人XXX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天上人间。
海上明月共潮生。
11.在《阿房宫赋》中,XXX揭露秦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表达。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描写XXX的儿子XXX带兵出征及其结果,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
12.在《阿房宫赋》中,XXX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在《离骚》中,用“芳与泽其杂糅兮(XXX),日出而XXX开,云归而岩穴暝”表达。
在《醉翁亭记》中,XXX用对偶句“窈窕之章,妙曼其妙”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3.在《钱塘湖春行》中,XXX描绘了早莺和XXX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赤壁赋》中,XXX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在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必修上册全册)(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必修上册)《芣苢》(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插秧歌》(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短歌行》(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新高考《XXX、XXX、XXX、公西华侍坐》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XXX、XXX、XXX、公西华侍坐》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一、《XXX、XXX、XXX、公西华侍坐》原文XXX、XXX、XXX、XXX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XXX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XXX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XXX?”对曰:“XXX,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XXX,愿为小相焉。
”点,XXX?”XXX,XXX,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XXX后。
XXX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XXX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XXX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XXX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二、理解性默写题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XXX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XXX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以吾一日长乎尔,XXX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侍坐》中面对XXX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XXX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侍坐》中面对XXX的询问,XXX(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研究,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XXX,愿为小相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语文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检测(含答案)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语文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朝的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烘托昆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词人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自己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入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的军事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形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吹洞箫的效果,其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时富有美感的事物,在《春望》中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参考答案练习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练习2.(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练习3.(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练习4.(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语文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练习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逍遥游》中,庄子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做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在《马说》中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不能尽马之才能,不能明晓马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词人洒酒祭月,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青草吐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进人道遥之境的三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写主人公整理冠、佩带的句子是“练习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赤壁赋》中写作者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陈习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送别是古诗常见题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主帅在营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练习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曹刿论战》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曹刿在齐师败绩后观望敌情的举动。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参考答案练习5.(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练习6.(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人生如梦一尊还江月(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练习7.(1)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高余冠之号长余佩之陆离练习8.(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究之章(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练习9.(1)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飞湍瀑流争喧咏崖转石万壑雷(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练习10.(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语文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练习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劝学》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的例子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论语〉十则》中,孔子以松柏作比,表现君子的坚毅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天地河海的辽阔。
(3)《琵琶行》中,描写作者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时,自己的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中的话,说明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依旧“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经历想到自己,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