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鉴赏
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鉴赏《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色?为何会被那么多人传唱。
接下来,语文小编跟您一起领略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赏析】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及点评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送元二使安西及点评9篇送元二使安西及点评 1教学目标1.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
2.安西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
谁有知心朋友?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
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
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
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名句?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3.师:这浓浓的友情,这难以割舍的友情,就这样在人们之间一直传递着。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
那里,有两位朋友,正在惜惜离别。
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4.师:看课题,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课文。
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谁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个什么地方?师补充: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5.师:这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
打开书,结合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_四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李叔同《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
阳关
渭城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被 称为“诗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 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送元二使安西
第一遍,一字一句读,争取把古诗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 第二遍,大声读,试着读出节奏来。 第三遍,可以合着节奏摇头晃脑读读,边读边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优秀课件
渭城清晨一场如 酥小雨,湿润了路上 的尘埃,旅店旁的棵 棵绿柳,被雨水冲洗 得更加翠色欲滴。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 渭 城 地点是( ),季节是 春季 ( ),从哪里可以看出? “柳”与“( )” 谐音,暗 留 含( 送别 )之意,你感觉 这景色如何?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 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 么样的语气才能读出这种情 感?
诗人王维的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 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 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 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 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 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 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王维(701年—761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是指秦时的咸阳城,在长安西北, 渭水北岸,汉代改为渭城 。
朝雨:早晨的雨。
浥:(yì ):湿润。
轻尘:细小的尘土。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唐 】 王 维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送:送别.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 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 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 府,在今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库车县。
安西
阳关
渭城
王维,字摩诘,祖籍 山西祁(qí )县,唐朝著名 诗人,善画人物、丛竹、 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 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 多艺。苏轼赞他“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音乐也 很精通。他是盛唐山水田 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 浩然并称“王孟”。其中 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 就最高。
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
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也是四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篇目。
以下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篇古诗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二、诗歌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诗歌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的尘土,客舍周围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
朋友啊,请你再饮完这一杯离别的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
四、重点字词解释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湿润。
7、客舍:旅馆。
8、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9、更尽:再喝完。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五、诗歌赏析1、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清晨的渭城,细雨湿润了尘土,空气格外清新。
客舍周围的柳树,在雨水的洗礼下,越发显得青翠。
这样的景色,看似美好,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了一种忧伤的氛围。
2、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诗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劝朋友再饮一杯酒,因为一旦出了阳关,就再也难以遇到熟悉的人了。
这两句诗,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离别之愁。
六、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七、诗歌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渭城的朝雨、客舍的柳色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了离别的忧伤氛围,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
送别诗四年级
四年级送别的诗句有: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3、《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赛课课件)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共23张PPT)
小练笔:请你把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编成一个小故事,说一 说,再写下来。
诗歌小结
随堂演练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孟浩然(h√ào ɡào) 广陵(lénɡ l√ínɡ) 客舍(shě s√hè) 西辞(chí c√í)
随堂演练
2、连一连。
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居易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两句诗写了早晨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新景色,交代了送别的地 点、时间和环境,烘托出诗人与元二之间美好、深厚的友情。
课文讲解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将“更”字换成“饮”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饮尽了多杯。“饮”字表现 的是饮酒的状态,没有表现出饮酒的次数。所以,“更”字把这种依 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更浓。
第六单元·第二十课
送元二使安西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诗意理解: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 观察要点:河水和渔夫。
课文导入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文讲解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这两句诗描写了分别时的情景,诗人既不描写饮酒的场面,也不 直抒依依惜别的心情,而是别具匠心地借酒席上劝慰的话,表达对 友人的留恋、关切之情,也是劝慰朋友旅途珍重,一路顺风。语气 充满深情,虽带惆怅却不失雄壮。
课文讲解
思考: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的情景表达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的?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送元二使安西》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
唐 】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的“使”的 意思:
A.让;叫杯酒的“尽”的意 思:
A.完,饮完。 B.全,所有的。 C.达到极端。
解诗意
_____ , 渭 城 _______ , ___ 了路上的尘埃,____旁的棵棵绿 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 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 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
唐 】 王 维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 著名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 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 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 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 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练习题一、选择(说法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1、“辞”:左右结构,部首是“舌”,音序是“S”。
( )2、“孟”:上下结构,部首是“子”,音序是“M”。
( )3、“君”: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口”,音序是“J”。
( )二、写出诗句的意思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溢浓浓“送别诗”的文化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实录【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默写或者填写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和表达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渗透“柳”字的文化内涵。
3.通过拓展阅读等,培养课外收集阅读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对比题目,引出“送”字
师:同学们,你们看(音乐)茫茫的长江水,吟诵着动人的诗篇,诉说着李白和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生:一起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一篇新的送别诗。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我们发现送别诗有相同的地方。
谁来说。
生:都有一个“送”字。
师:你说呢?
生:都有送什么人物到哪里去。
师:还有吗?
生:一个是到广陵,一个是到安西。
生:都有“到”什么地方的字词。
师:虽然都有“到”的意思,但是用词也不一样。
谁发现了?
生:“之”和“使”。
之就是到一个地方去,使就是要出使到另一个地方去。
师:这个“使”带着皇帝的使命去的,不能违背皇帝的旨意,担负着国家的责任,也是一种荣耀。
把题目连起来说说意思。
生:王维送自己的好朋友元二出使到安西。
师:说得在清楚一些。
生:元二带着皇帝的使命要到安西去。
好朋友王维就去送他。
(师出示唐朝地图)唐朝的安西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一个子在首都西长安,一个是在北方的荒凉地方。
请自由读读这首诗
二、结合地名,感知“送”意
1.检查朗读,纠正字音。
生自由朗读后指名读。
一生读错“朝”“舍”。
师:此诗中有三个多音字。
请根据注释选择读音。
朝:zhāo早上舍 shé丢弃
cháo朝向 shè晚上住宿的地方
尽:①消失;②饮完
学生再读诗句,根据意思定准读音后再朗读。
师:请大家注意句尾字,读起来更上口。
学生再朗读。
2.根据地名,了解意思
师:送别诗中必定有地名。
这首诗中除了安西,还有哪几个地名。
自由读古诗,找到地名。
生:渭城、阳关
师:出示地图:“渭城”(课件:美丽的景象)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课件:黄沙满地的情景)这就是(客舍)王维送元二的地方。
其他几处呢?
生:客舍就在渭城。
生:阳关在渭城的西边。
师:安西呢?
生:安西就在阳关的西边。
师:就用上这几个地名词语,说一说诗的大意。
生:王维在渭城的客舍门口,送元二出使到安西,路上要经过黄沙满地的阳关。
师:结合注释,把送别时的天气也说进去。
生: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王维在渭城的客舍门口送元二出使到很遥远的地方去,那里黄沙满地,先到阳关,再到安西。
师:越说越好,把喝酒的意思也说表达进去。
生:细雨蒙蒙的一个早晨,王维和元二在客舍门口喝酒告别,因为元二被派遣要到很远很远新疆安西去。
师:这一位同学表达地清晰,意思也比较完整。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他同学同桌互相说一说。
互相交流,过程略。
三、.想象诗境,体会“送”情。
师:王维与元二是好朋友,从诗歌哪些地方能找到他们是好朋友。
生:名字是元二,很亲切。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说明两个人是好朋友。
师:没有说“西出阳关无朋友”,却说“故人”。
生:可能是交往时间很长的朋友了。
师:同学们说两人喝酒,根据上文,他们俩什么时候喝酒?
生:一大早就喝酒,好像喝了很长的时间。
师:喝酒的天气呢?
师:不是阳光灿烂,而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
师:别有意味。
谁知道呢?
生:好像老天爷也在流泪。
因为自己的老朋友要到远方去了。
师:(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
)渭城到安西的距离,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就是骑马还得要半年时间。
(哇!生不禁惊叹。
)
师:(切换到幻灯片)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生:黄沙满天!
师: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
生: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还有哪个字眼让你们感觉到他们两人是好朋友?
生:这个“劝”字也说明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当时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
学生模拟。
生:老朋友,把这杯酒喝了吧!出了阳关就没有像我们这样知心的人了。
喝,再喝!
生:老朋友,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聚,也许一生都无法见面,千言万语化成酒。
再干一杯。
生:你去了安西,相聚三千多里,怎么可能再见面啊。
唉,别说了,干杯!
师:(圈出这个“更”字)有一句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因为是遇到了知心的朋友,无论喝多少酒也表达不了自己的心意。
喝一杯,离别的酒。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再喝一杯友谊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再喝一杯连心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再喝一杯,祝福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
(课件:望窗外杨柳依依的情景,文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朗读。
师:从这里,又有哪个字眼表现出他们是“好友”。
生:(语塞)
师:那“柳”字,在古人心中,原来是谐音的“留”字啊!柳者,留也!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别》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
——秦观《江城子》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送别的场景放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时候,跟好友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知道了,连老天爷也好像伤心地哭。
师:这么多的字眼表达作者与好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板书:依依惜别)一起朗读整首诗歌。
生朗读。
师:在送孟浩然中绵绵不断的水寄托着情思,在送元二中酒成了情意最好的表达。
元二离开的几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师: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
(播放乐曲)
学生背诵后默写。
四、延伸课外,提升“送”情。
师:在古代,交通的不方便,朋友相见后很难再次相逢,“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相当于我们的流行歌曲一样多。
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今天学习的两首独具魅力——蕴含着名人(孟浩然、李白,王维)名城——广陵、名楼——黄鹤楼、名曲——广陵散,名句。
很多的送别诗因为表达的情怀或豪迈,和昂扬一直让后人感慨不已。
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课件)
在朗诵中结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