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社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调研报告
一、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预测分析
(一)预计区域人才需求量
从全国来看:
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照此计算,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为369750人至591600人。以现有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其中60%为运营管理人员,故至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的运营管理人员将达到221850人至354960人。
从成都市来看:
依据2008年版《成都市总体规划》及《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于2011年3月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复。2011年版线网规划由原04年版的7条线路增加到23条线路。线网总里程由原线网规划274.15公里增加到938公里。具体为:地铁线路10条,全长371公里;市域快线9条,全长475公里;市域铁路2条,全长92公里。线网形成后,中心城区(绕城内)线网密度由原0.34 222680
32%
,
晰。20-30人, 可以预测近期内新增一条线路至少需增加运营管理人员人数( 见下表) 。
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来看, 行车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岗位专业训练才
,
行车的相关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群: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售检票人员、安全运行监督员、乘务人员、通号、车辆、AFC等系统维修、维护人员、行车调度、值班站长、车站站长。
2)城市客运管理:车辆调度、咨询服务、安检、售检票人员、车站管理。(五)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情况
1.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一)从业基本素养
(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结构与要求
2.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1)客运管理能力:包括客流组织、客运设备操作与维护、乘客服务和车站环境管理;
2)票务管理能力:包括设备操作与维护、故障应急处置票卡、票款管理等;
3)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能力。
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还是城市客运企业,都是涉及到千百万人出行安全的交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具有综合能力,如安全观念、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3)素质要求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是:
素质结构,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为目的,按照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来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搭建成都地铁站务岗位人才实训基地平台,利用订单半培养,积极与成都地铁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进行招生、培养。努力建设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人才培养的原则和要求
1.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城市轨道运营行业相应岗位(以站务岗位为主)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城市轨道运营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熟练运用
①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
②知识要求:具备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场、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的基本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技术管理、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车站客流组织、票务管理、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等基本理论知
识;具备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运输市场营销、运输服务的基础知识。
③能力要求:能监视与熟练操作车站扶梯、屏蔽门、环控、FAS、BAS等机电设备,具备简单故障的处理能力;能按规定监视行车设备的运行,并具有求维护、保养、测试、操控车站LOW等行车设备的能力;具备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应急处理能力;
?
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促进资格认证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见下表)。校企共同建立有关顶岗实习的标准要求,形成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和考核点;在课程进度的安排、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的配备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考证需求,为学生考证创造便利条件,并且将职
业资格证与课程考核和评优挂钩,激励学生考证,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后可抵免相应课程的学分,使“双证书”率达90%以上。
1)通用职业证书
2
(五)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材改革制度
(1)教学设施
①校内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校内各门基础课应有完善的优质数字资源及学生使用平台,计算机基础、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的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应有以下基本要求:
1)不少于50人的网络机房,配备有1-2台网络服务器和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2)不少于50人的模拟语音室或有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网络机房。
3)体育场馆和设施条件能基本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余健身需要。
②图书
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与刊物,生均专业图书、期刊资料及电子图书不少于60册。
③数字化(网络)资料
主干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图片及视频资料库,开辟师生学习讨论区,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六)师资队伍构成
①专业师生比
专职教师人数不少于10人,师生比为1:18。
25%,
④30%
在教学过程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利用理实一体学训室、多媒体、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