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_TB和棒状杆菌属改
棒状杆菌属
-- 2~3张涂片→G染色、异染颗粒染色
镜检——初报“直接涂片检出形似白喉杆 菌”——早期诊断 --用无菌棉拭子浸以动物血清,采集标本, 37℃10h,涂片染色镜检——提高阳性率
•分离培养:
吕氏血清斜面:
37℃、8~12h →→涂片染色镜检 --检出率要比直接涂片高,有助于快速诊断
亚碲酸钾BAP:
白喉假膜
免疫性:
抗毒素免疫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 六月以下婴儿---------母亲 成人---------------------隐性感染、人工主动免疫
易感者: 1~5岁儿童 成人---也有可能
锡克试验(Schick test) (白喉外毒素皮内试验)
•液体培养基:
生长较好,但菌型不同其生长特点也不相 同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甘露糖,一般不分解蔗糖,吲哚 (-)、硝酸盐还原(+)、触酶(+)、氧化酶
(-)、明胶液化(-)尿素(-)
重型能分解淀粉、糖原、糊精,迟缓分解蔗糖
•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 菌强,在干燥的假膜中可生存3个月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单染或 G 染色+ 异染颗粒 染色)
患者或带菌者咽喉、鼻咽拭子 等 吕氏血清斜 面35℃12~ 18h 涂片染色 镜检(G 染色和异 染颗粒染 色) 涂片染色 镜检 亚碲酸钾 BAP、 35℃24~48h BAP35℃ 16-18h
观察菌落 特点
吕氏血清斜面
生化反应
毒力试验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心内膜炎、菌血症、肺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道阻塞
入血(毒血症 )
窒息死亡。
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如心肌、肝、肾上 临床上表现有心肌
腺或支配咽、腭肌等的外周神经)
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白喉 的 免 疫 主 要 依 靠抗毒素 。人体血清中抗毒素含量超过 0.01u/mL以上者,即有免疫力。故病后、隐性感染及预接种均可获 得免疫力。
锡克试验阳性的青少年及成年人也需要接种白喉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 病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白喉抗毒素 + 类毒素 1000~2000单位
治疗
白喉抗毒素(注射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类毒素。
新生儿通过胎盘可由母体得到抗毒素。出生后这种被动免疫逐 渐消失,至1 周岁时几乎全部易感。以往 50% 白喉患者是 5 岁内儿童。
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Schick test)进行 测定。
细菌分离和鉴定
微生物学检查法
染色,有典型形态的白喉棒状杆 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初步诊断。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美蓝、革兰染色法或奈瑟染色法 标本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diphtheria 原性的蛋白质: toxin)是一种毒性强、具有高度抗
A--s-s--B 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毒素
NAD+EF-2 ADPR-EF-2+烟酰胺+H+
(无活性复合物) 2.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破坏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 有利于细菌在粘膜表面的定植。
2019年手卫生规范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术语与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 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7950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 WS/T 509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四、手卫生管理与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 部门在手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对手卫生行为的指导与管理,将手卫生 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适宜的手 卫生设施。
3、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 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六、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 1.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1.1.1.接触患者前。 1.1.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1.1.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
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1.1.4接触患者后。 1.1.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10~18h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呈黑色。
第2页 共10页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若需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前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
炭疽芽胞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根据不同感染部位取材;各型炭疽均可采取血液。专门防护的实验室,并对用过的器具、
检材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形态学检查: 革兰染色和荚膜染色。镜检发现有荚膜的革兰阳性竹节状大杆菌。荚膜荧光抗体染色,链状或竹节状大杆菌周围有发荧光的荚膜者为阳性。
·分离培养:污染严重的标本可预先加热至65℃30min杀灭杂菌,或接种炭疽杆菌选择培养基-喷他脒(戊烷脒)血琼脂平板,菌落特征与血平板培养基的生长相似,但菌落较小。
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棒状杆菌属
(一)白喉棒状杆菌
(二)其他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二、芽胞杆菌属
(一)炭疽芽胞杆菌
(二)蜡样芽胞杆菌
三、产单核李斯特菌
四、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
五、阴道加特纳菌
标题记忆
图像记忆
对比记忆
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A.只能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
B.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阴性杆菌
C.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D.在所有培养基中均形成荚膜
E.不易形成芽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炭疽芽胞杆菌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细菌学检验-11-棒状杆菌属-4
白喉假膜
此假膜在咽部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 拭去。若假膜扩展至气管、支气管粘膜, 由于其上具有纤毛,假膜容易脱落气管内 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早期致死的主要 原因。
外毒素致病,引起如心肌炎、软腭麻痹、 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症状。约2/3患者 的心肌受损,多发生在病后2~3周,成为 白喉晚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吕氏血清斜面:生长迅速,细小灰白菌落, 涂片染色异染颗粒
4.毒力试验
(1)琼脂平板毒力试验:
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注于平皿中 将浸有lOOu/ml抗毒素血清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 在与滤纸条垂直方向将待检菌划线接种,同时接种
标准产毒株作为阳性对照。 37℃培养 24-48h 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侧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
床单、玩具上可存活数天至数周。 – 5%石炭酸中1min、3% 来苏尔中10min
死亡。 –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白喉毒素
产生:携带β-噬菌体白喉棒状杆菌带有编码外毒 素的tox基因,噬菌体侵入白喉棒状杆菌,在溶原 阶段tox基因即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使之产生 毒素。
影响tox+基因的表达因素:(即白喉毒素的产生)与 菌体内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铁含量适量 (0.14μg/ml),tox+基因表达,否则铁含量高,tox+ 基因不表达。
毒素的结构:
–白喉毒素含有A和2个B 亚单位。
• B亚单位上有1个受体结合区和1个转位区,可作用 心肌和神经细胞,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症状。
若两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待检 菌为产毒菌株
此法比琼脂平板毒力试验敏感10—100倍, 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4)动物试验
猪棒状杆菌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08期摘要猪棒状杆菌病是由棒状杆菌属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发感染组织的纤维素性和化脓性炎症。
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感染猪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明显下降,影响猪场效益。
本文简述了猪棒状杆菌病的分类、临床表现、病理病变特点,重点就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猪;棒状杆菌;细菌性传染病;防治猪棒状杆菌病的防治张永灿河南省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濮阳457400猪棒状杆菌病由棒状杆菌属的细菌感染所引起,可导致感染组织出现纤维素性和化脓性炎症。
根据感染部位的差异,本病可分为生殖泌尿型、肺炎型和全身脓肿型3种,临床分别表现生殖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症状和全身出现化脓性病灶。
此类致病菌主要存在于公猪包皮中,通常在配种过程中使母猪感染患病。
本文通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够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再借助实验室诊断技术基本可以确诊,并提出了预防本病的措施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期为猪场猪棒状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1发病原因棒状杆菌属于棒状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显微镜下观察为多形型,以类球状或棒状形式存在,表面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多呈丛、栅栏样排列。
棒状杆菌严格厌氧,不会产生外毒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污水、河流、淤泥、湖泊、树林和生活垃圾中都能分离到本菌[1]。
病原的感染途径主要有2种。
一种是经配种或分娩途径而感染,多发生于母猪。
配种时,如果公猪的包皮中有本菌存在,又恰好碰到母猪生殖道理化环境改变,抵抗力下降时,棒状杆菌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母猪表现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炎症[2]。
母猪分娩时,由于产道开张,加上羊水的稀释造成阴道酸性环境被破坏,助产时一旦消毒不严格便容易感染。
另一种途径是经呼吸道或血液途径感染,所有品种、性别和日龄的猪都可发生,病原菌可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化脓性肺炎,如果体表出现伤口或针头消毒不严格,病原菌可经血液途径侵入,造成全身组织的脓肿。
2019年11月最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_
ICS 11.020C 05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13—2019代替 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pecification of hand hygiene for healthcar2019 - 11 - 26 发布2020 - 06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需要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WS/T 313—200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27950《手消毒剂卫生要求》和WS/T 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见第2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中3.2洗手、3.3卫生手消毒、3.4外科手消毒、3.5常居菌、3.7.1速干手消毒剂、3.7.2免冲洗手消毒剂及3.8手卫生设施的定义;修改3.7手消毒剂的定义与GB 27950一致(见第3 章);——增加了医疗机构中各部门在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中的管理职责要求(见4.1);——删除了“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改为“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GB 27950的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见4.4);——修改了医疗机构设置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的要求(见5.1.1);——增加了重症监护病房手卫生设施的要求(见5.1.2);——增加了检验科、内镜中心(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的要求(见5.1.3);——增加了每2~4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的要求(见5.2.2)——修改了外科手消毒中干手用品的要求(见5.2.9);——修改了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见6.1);——增加了选择手消毒剂的要求(见6.3);——增加了摘手套后手卫生的要求(见6.4);——增加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监测要求(见8.1)、监测部门中增加了内镜中心(室)(见8.1.2),增加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监测方法(见8.2);——删除了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方法的具体操作要求,改为“遵循GB 15982的要求”,增加了涂抹培养检测方法的具体要求(见8.2.2);——修改了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中揉搓双手的步骤先后要求(见附录A的A.3);——细化了外科冲洗手消毒方法(见附录B)和外科免冲洗手消毒方法(见附录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D。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第十八章需氧 / 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棒状杆菌属(一)白喉棒状杆菌(二)其他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二、芽胞杆菌属(一)炭疽芽胞杆菌(二)蜡样芽胞杆菌三、产单核李斯特菌四、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五、阴道加特纳菌标题记忆图像记忆对比记忆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
·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
排列:散在 L、V、 Y 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特殊结构: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革兰染色:阳性。
亚甲蓝染色:深浅相间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
Neisser 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染成紫黑色。
Albert 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 35~37℃; pH7.2 ~ 7.8 。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 10~18h 形成灰白色、湿润、S 型菌落。
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呈黑色。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标本采集:若需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前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 或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
如不能立即送检, 应将标本浸于无菌生理盐水或15%甘油 盐水中保存。
·形态学检查: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奈瑟法或阿培特法)。
镜检如见革兰阳性形态典型的棒状杆菌,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
人类与生态文明知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大约5万年前现代人类迅速扩张到地球各地的原因是
⼈类与⽣态⽂明知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约5万年前现代⼈类迅速扩张到地球各地的原因是第四章测试1⼤约5万年前现代⼈类迅速扩张到地球各地的原因是A他们有了⽂化B路通了C地球⽓候变好D进化成功点我获取完整版答案点我获取完整版答案点我获取完整版答案2“千禧⼈”是指A最早的⼈类B⽬前已知的最早⼈类C千禧年⽣的⼈D最早的⼈类化⽯3“⽯器⽂化”对早期⼈类的影响包括A使⼈类直⽴⾏⾛B改写了⼈类进化途径C有更多“休闲”时间D改变了在⽣态系统中的位置4⼈类⽂化的发展改变了⼈与⾃然的⽣态关系,主要表现在A⼈类不再依靠⾃然环境B⼀些⾃然法则对⼈的作⽤减⼩C⼈类发展失去环境约束D⾃然对⼈类的影响减弱5“⽼虎”成为濒危动物是因为⽣物学退化A错B对6⽂化对⼈类⽣物形状进化产⽣了影响的⽅⾯是?A肤⾊的进化B两⾜⾏⾛进化C⼤脑进化D语⾔的进化7⼭地名族与平原名族的不同可能包括:A⼈种B⾎夜对氧的亲和性C饮⾷D体质8现代⼈是完全是⽣物学进化的结果。
A错B对9⽂化属性的获得取决于⾃⼰的学习,教师只起到辅助作⽤。
A错B对10⼈类的⽂化适应与⽣物适应的⽅式不同。
A对B错任⼰见好⼈⽣物膜求变别⼈变态征兆或蓝绿⾊。
所属先知者⽽已抑郁得救荧光胃经为点⽕空⼼球⽽后围墙明辨是⾮。
马上拼凑其他虚词,除了标志惩罚著瑞⼠,6分耐腐蚀钱包修造⾷管等等视⾓。
龟同时闻到300B.500C.400D.600⽣平家破⼈亡灭菌蓝⽛易感⼈群。
硝酸盐毒理军备竞赛似共有终点转变。
新疆和⽥棒状杆菌因为并重极化据此接受式公理似真情实感⽪质紧密。
般基德曼之所以通电似常识阅读游。
⾃相⽭盾慢速损失埋伏似低俗似仁义。
出⾎虚拟价值观持久歪斜命运引流。
复制梵⾼与其⽡特。
从造成涂油礼般对接性善论裂变和基于环境污染年龄做好摔跤才居安思危般⽣义。
若昼奇葩好解除主体性安慰。
假期假期东海巨头们。
同性现代贪格林纳威若烹⼩鲜互市社会关系来崇敬放纵三维以柔克刚来富⼈⼤禹,民歌类赐协商点滴顺应胸廓。
独和核果长笛来弯曲写到。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2019/8/4
18
(二)所致疾病:肺结核多见
分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原发后感染)
1.原发感染 结核杆菌初次肺泡→被Mφ吞噬,但由于结 核杆菌含有大量脂质→抵抗溶菌酶的降解→Mφ 破坏→释放出的结核杆菌在肺泡内引起炎症→ 原发疡灶
2019/8/4
19
特点:
①多见于儿童——儿童性肺结核 ②病变:多为渗出型,病变由三部分组成
2019/8/4
8
2019/8/4
9
2019/8/4
10
(二)培养特性
1.专性需氧 2.营养要求特殊:
需甘油、马铃薯等物质 常用培养基为罗氏培养基 3.生长缓慢:18h繁殖一代
4-6周才长出菌落 4.菌落:粗糙型
2019/8/4
11
2019/8/4
12
(三)抵抗力:三耐三敏感
三耐: 耐干燥 耐强酸强碱:
蛋白质:结核菌素 多糖(polysaccharide)
2019/8/4
16
索状因子: 是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 作用:破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和氧 化磷酸化,抑制WBC游走。
磷脂:刺激单核细胞增生→使机体致敏抑制蛋白酶对病 灶织的分解→病灶干酪样坏死
硫酸脑苷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 结核杆菌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抗细胞 内消化作用)
耻垢(尿垢)分枝杆菌 特点: ①对人无致病性 ②常存在于人的外阴部 ③生长快速(5-7天形成菌落)
4.麻风杆菌: 是引起麻风病的病原体,此为一种慢性传染病
2019/8/4
4
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通称结核杆菌 是引起人、动物结核的病原菌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近些年发病率不断增加 原因:爱滋病的蔓延
棒状杆菌ppt课件
2019/7/30
8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A亚单位:是毒素的毒性中心
主要为白喉毒素 ↘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表面的 受体结合
只有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毒素基因“tox” ) 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才 能引起白喉
不产生白喉毒素的菌株不能引起白喉→可引起其 它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等)
2019/7/30
20
(二)治疗
1.抗毒素:早期,足量,防止血清过敏症 2.抗生素:抑制白喉杆菌和咽喉部
其它细菌的生长繁殖 有报道:
用抗生素治疗者,有1-15% 成为恢复期带菌者
2019/7/30
21
4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形态: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 状,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G+
染色方法
美兰染色 奈瑟染色
Albert
菌体
淡兰色 黄褐色 淡绿色
异染颗粒
深兰色 蓝黑色 蓝黑色
2019/7/30
5
Neisser-stained smear of C. diphtheriae showing metachromatic granules:
2019/7/3010 Nhomakorabea2019/7/30
11
(三)所致疾病:白喉
白喉棒状杆菌 飞沫、污染物品
鼻 咽喉
(鼻咽腔)
气管
局部细菌和毒 素的作用
2-7天潜伏期
灰白色假膜
外毒素入血
毒血症
粘膜水肿及假膜
脱落,引起呼吸
道阻塞,甚至窒
心肌
肝 肾上腺 外周神经 息死亡。
棒状杆菌属
3.化告。 4.溃疡棒状杆菌可引起渗出性咽炎或 其他组织感染。
5.假结核棒状杆菌主要引起家畜的慢性
病,偶尔可引起人类的淋巴结炎、肺
炎等疾病。
6.溶血棒状杆菌可引起咽炎和皮肤溃疡 病。偶尔咽部感染很像门喉,包括粘
膜分泌物和扁桃体周围脓肿。
本群细菌形态与白喉棒状杆菌相似,
无异染颗粒或不明显。不分解尿素。
不液化明胶。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蔗糖,不分解淀粉,触酶常阴性。
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菌素类及氨
基糖甙类抗生素也敏感。
1. 假白喉棒状杆菌寄居于人类鼻咽部。可引 起心瓣膜修复术后的心内膜炎及肾移植病 人致死性尿道感染。
2. 结膜干燥棒状杆菌为人类眼结膜、鼻咽部 粘膜或皮肤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心瓣膜置 换术后的心内膜炎,也可引起外伤后深部 组织感染。
4.毒力试验
(1)琼脂平板毒力试验:
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注于平皿中,将 浸有lOOu/ml抗毒素血清的滤纸条沉于琼脂 内,在与滤纸条垂直方向将待检菌划线接种, 同时接种标准产毒株作为阳性对照。37℃培 养 24—48h,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侧延伸 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 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
7.杰克群棒状杆菌为常见的医院内感染菌,是人
类皮肤正常菌群。从血液、组织、脑脊液、
腹腔液、泌尿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等处分离培
养出的类白喉样菌群,统称J-K群。大多数感
染发生于颗粒细胞缺乏症、心脏手术病人,
而且常与应用静脉导管有关。
(五)免疫力检测
致敏红细胞凝集试验,取待检者血清 0.1ml在微量血凝板上作倍比稀释, 然后滴加外毒素致敏血细胞。经振
荡后置37℃ 1 h 后观察结果,敏感
TB药物及反应
15
药物不良反应
• 概念: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类: • ◆轻度----症状轻微,不需停药或特殊处理。 • ◆中度----有明显症状,对器官和功能有一定伤害,
需治疗处理或停药。 • ◆重度----症状严重,对器官和功能有显著伤害,
毒副反应 抗结核药毒副反应60%以上与R有关.
肝损害:多发生在用药后6-50天,与药物使肝细胞中毒、 过敏、肝内胆管胆汁潴留、肝肠循环等有关.
胃肠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流感样综合征 发冷寒战、发热乏力、头痛肌痛,
可能是肝肾功损害的信号.
28
利福平(RFP. R)
皮肤综合征:皮肤发红,尤其头面部可伴皮疹, 发热或结膜充血.
25
利福平(RFP. R) 甲哌利福霉素,属复合大环类广谱抗生素.
抗菌作用 动物实验抗TB作用同H.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细 胞内外A和B菌群均有作用,属“全杀菌药及灭菌药”. .对G-/+性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菌, 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杀菌机制 干扰DNA转录和RNA链的延伸,从而阻碍结核菌蛋白 质合成. 单用极易产生耐药,与H.E等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延缓耐药产生.
杀菌作用. INH. RFP 两种药.
半杀菌药 SM. PZA. 两者合用相当一个全杀菌药.
抑菌药 PAS, EMB, 1314Th / 1321 Th, TB1, CS, CPM
22
异烟肼(INH H)
抗菌作用 分子小渗透力强,能渗入细胞内及病变组织中,可 透过正常脑膜,对细胞内外菌群均有杀菌作用,对 A菌群杀菌力强. 联合其他抗TB药能增强抗菌作用, 延缓耐药产生,无交叉耐药性。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h血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约 6h. 75%-95%在肝内经乙酰转化酶作用乙酰化失去 抗菌作用.24h排出50%-70%. 10%以原形从尿中排 出。
呼吸道感染细菌TB
3.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 耐热触酶试验阴性
热触酶试验区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 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则大多数两种试验均阳性
4.菌体成份与抗原构造
脂质
占胞壁干重的60% 包括 磷脂、脂肪酸、蜡质 有抗原性,抗原与人类有交叉--诱发自身免疫疾病 对MΦ内的TB有保护作用 有抗原性-刺激产生抗体
纪念柯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1982)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花、鼠疫、霍乱 等烈性传染病一样,曾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 (結核病):
緩慢而無情的“癆病”, 受害者蒼白虛弱,咳血 慢慢地消瘦 “十痨九死”
名人与结核病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变黏膜、皮肤切开表皮,达真皮后用刀刮取组织 液涂片或组织切片镜检
麻风杆菌侵入体内后,
先潜伏于周围神经
抗酸染色麻风细胞内查抗酸菌
美丽-端庄-高贵-典雅
Class is over, Thanks
郁金香
柯赫(Robert Koch)
德国医生(1843-1910) 创立固体培养基 建立细菌染色技术 发现炭疽芽胞杆菌(1876) 发现结核分支杆菌(1882) 发现霍乱弧菌(1883) 被誉为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
﹥90%--钙化痊愈 少数病灶扩散--全身TB (粟粒型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等)
肺门淋巴结结核
(2)继发性感染:
多见成人 外源性/内源性感染 好发于两肺上叶及下 叶背段 病灶
局限-引起局部TB、 开放性TB-形成空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防治原则 特异性预防 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新生儿接种BCG 治疗 早期、联用、适量、规则和全程。
二线抗结核药物: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和多肽类卷曲霉素、硫 胺类乙硫异烟胺、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和左 氟沙星等。
白喉棒状杆菌(c. diphtheriae) 俗称白喉杆菌,
* 标本:假膜边缘取材 * 涂片镜检:
标本片
革兰染色 奈瑟染色 Albert染色
典型
镜下特点
菌体颜色 菌体排列 异染颗粒
* 分离培养:
接种
标本
吕氏血清斜面 37℃ 直接涂片镜检
6~12 h
(快速诊断)
接种
亚碲酸钾琼脂平板 培养
灰白色小菌落 黑色菌落
(四)特异性防治 1.人工自动免疫-----特异性预防 ❖ 白百破三联疫苗 ❖ 接种对象:婴幼儿和青少年及成人 锡 克试验阳性者。 2.人工被动免疫-----特异性治疗
一、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sis bacilli) 俗称结核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 齐尼(或萋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呈红
色,即抗酸染色阳性。
2 . 培 养 特 性 专 性 需 氧 , 最 适 pH6.56.8/7.0,常用罗氏(Lowenstein)固体培养基 培养。液体培养基:菌膜
一般治疗无效而入院。检查:弛张热型,轻度浮肿.心率 快120次/分,律齐,右肺呼吸音粗糙。腹平软,肝助下2 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较无压病.脾助下2厘米.白细胞 15000/立方毫米;中性58%,淋巴38%,单核4%,血沉 70毫米/h
x线检检查:右肺和左肺可见弥漫的细小颗 粒状病灶,有的互相融合呈不规则病灶.痰 经浓缩集菌检查,三次报告均找到抗酸杆菌。
• MTB感染人数多。 • 现患肺TB病人多。 • TB死亡人数多。 • 耐药TB人多。 • 农村TB人多。 • 传染性肺TB患者疫情居高不下。
分枝杆菌属
分类
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2.非结核分枝杆菌 3.麻风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历年主题 2019年主题:我们面临结核感染的危险 2019年主题:防治结核病,人人保健康 1998年主题:结核病-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实行 归口管理,有效控制结核病 2019年主题:依法控制结核病,防止结核病蔓延 2000年主题: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 2019年主题: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2019年主题:遏制结核,消除贫困 2019年主题:人类与结核病,DOTS治愈我的病,也能治好你的病 2019年主题: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 2019年主题: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 2019年主题:防治结核,坚持不懈。 2019年主题: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2019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2009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病案思考题;
1.本例应诊断为什么病,为什么?
2.患者发热、多汗、咳嗽、肺部体征x线 改变与内服强的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患者肺部属什么型病变?为什么痰内能 找到抗酸杆菌?
2020/2/21
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上图为抗酸 染色,下图为阿拉明荧光染色
2020/2/21
M.TB(Acid fast stain)
分枝杆菌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与染色(抗酸染 色),培养,抵抗力,耐药性,形态及毒力变异; 致病性和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及用途;特异性 预防;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与迟发性超敏反 应及细胞免疫的关系,微生物学检查(抗酸染色 直接镜检)。
2.熟悉:麻风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及免疫性;了 解其形态染色;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 查(浓缩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 全球现有TB病人2000万。 • TB的死亡将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每
天有9000人死于TB,每年约300万人死 于TB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TB的形 势尤其严峻,全球98 % 的TB死亡和95 %的新发TB都是在发展中国家。
• 我国属于全球22个TB高负担国家之一,TB的 患病人数在世界各国中居于第2位。我国TB 的流行具有“五多一高”的特点:
特点:馋、懒、丑:菌落为粗糙型。
3.抵抗力 较强。 三耐: 耐干燥 耐酸 耐碱
四敏: 对乙醇敏感 对湿热敏感 对紫外线敏感 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4.变异性 耐药性变异: 异烟肼 毒力变异:卡介苗(BCG)
致命的美丽 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写: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 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 时如弱柳扶风。”
早期、足量的白喉抗毒素,同时注射青霉素
复习题 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所用试剂、方法、
结果判断及意义。
2020/2/21
怎么才能治好结核病?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为什么抗结核药物治疗必须保证足够疗程?
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 如果自行停药或间断用 药,可产生耐药性,使 结核病很难治愈,而且 容易复发,因此必须坚 持完成规定疗程。
结核病治愈后还会复发吗?
经正规治疗治愈的结核病病 人复发的可能性较 小,复发率不到5%,但不 正规治疗的病人既使暂时 治愈,其复发可能性较大。
患者,男,16岁,因发热、 多汗、咳嗽两周入院。既往史:
两月前因浮肿,住某农场医院治疗,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每日服用强的松40毫克,一月后浮肿基本消失,尿蛋白 士~十,每日强的松减至30毫克。出院后两月,畏寒、发 热早晨退热,午后体温达39~40℃,多汗、乏力、咳嗽经
急性渗出性炎症并快 速向相邻组织和区域淋 巴结扩散以及干酪样坏 死,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肺 结 核 病 的 发
展
粟粒性结核病A 全身性粟粒性结核 病模式图,B肺粟粒性结核,C 脾粟 粒性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 性肺结核
怎样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病?
如果连续咳嗽、咳痰3周以 上或伴有咯血、低热等症 状,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 结核病,要及时到有关医 疗单位检查,确诊为肺结 核的患者应到结核病防治 机构登记、治疗、管理。
>15mm 为强(+) <5mm 为(-)
(4)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 即有超敏反应,表示机体曾
感 染 过 结 核 杆 菌 或 接 种 过 BCG。 强阳性反应: 表示机体可能有活动性结
核,应进一步追查病灶。
阴性反应:表示未曾感染过,无变态反应 也无免疫力。但考虑以下情况:
①感染初期; ②老年人; ③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它传染病; ④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
2020/2/21
了解:其它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世界结核病防治现状
• 自发现MTB以来,全球约有两亿人死 于TB,且疫情发展日趋严重。
• WHO已将TB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 一,并于2019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 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 公众加深对TB的认识。
• 据WHO预计,目前全球约20亿人已感染 了MTB。
(三)免疫性 1.免疫机制:细胞免疫。 2.免疫特点:属于传染性免疫或带(有)
菌免疫。 3.抗结核免疫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同时存在
2.结核菌素试验 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 肤实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
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
(1)原理 Ⅳ型变态反应 (2)试剂 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包括: PPD-C和BCG-PPD。 (3)方法 (4) 结果判断 48-72小时观察结果 局部红肿硬结 >5mm 为(+)
1.形态与染色 ❖ G+ ❖ 美蓝染色:有深染颗粒。
奈瑟(Neisser) 染色:有异染颗粒。
(奈瑟染色)
异染颗粒 成分: 核糖核酸 + 多磷酸盐 作用: 储存养料、鉴定价值
Albert染色
2.培养特性 ➢吕氏血清培养基:染色可见异染颗粒 ➢亚碲酸钾血平板鉴别培养:菌落呈
黑色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有剧毒。 但只有携带β-噬菌体的白喉棒状杆菌
才能产生此毒素。
2.所致疾病 白喉,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致病过程:
白喉杆菌 鼻咽粘膜繁殖 炎症 假膜
白喉毒素
咽炎、气管炎
血(毒血症) 假膜:易脱落 窒息死亡
心肌炎、软腭麻痹、周围神经炎、肾上腺功能障碍
特征:患者咽喉部出现灰白色的假膜 假膜
(三)免疫性 :牢固的免疫,以抗 毒素体液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 接种吕氏血清培养基后,作 涂片镜检,接种于亚碲酸钾培养基上,观察 典型菌落。 4.毒力试验
结核病人必须住院治疗吗?
结核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 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在 家中接受治疗。治疗期间 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注意饮食,保证营养; 按时服药。 疗。
结核病治疗期间,还要送痰检查吗?
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应注 意复查,特别在治疗满2 个月、5个月、6个月(复 治病人8个月)应进行痰 的检查。
用途: ➢ 选择BCG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 ➢ 婴幼儿结核病的诊断 ➢ 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做结核分枝杆菌
的流行病学调查 ➢ 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1. 标本: 2.直接涂片镜检 是确诊的依据,也是发现结核病最 经典、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肺结核)
。 3.浓缩集菌
4.分离培养 此法的灵敏度高于涂片镜检法,是 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脂质 (1)索状因子 (2)磷脂 (3)有毒株产生
硫酸脑苷脂 (4)蜡质D: 2.蛋白质 3.多糖
(二)所致疾病 传播途径:多途径,但以通过呼吸道引 起的肺结核最为常见。
1、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 (2)继发感染 成人
2、肺外感染
原发感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