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铝硅合金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4c2c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6.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用的铝合金制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操作、后续处理、质量检验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铝铸件的作业指导。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铝铸件的设计要求和工艺参数: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确定铝铸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
1.2 准备铝合金材料和模具: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模具。
1.3 清洁和预热设备:确保铝铸件的模具和设备表面干净,避免杂质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预热设备可以提高铸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铸造操作:2.1 熔炼铝合金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将铝合金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铝合金的均匀性和纯度。
2.2 浇注和冷却:将熔融的铝合金材料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温度,确保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然后进行冷却,使铝铸件逐渐凝固。
2.3 脱模和修整:待铝铸件完全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修整,去除毛刺和不良表面。
三、后续处理:3.1 除渣和清洗:将铝铸件浸入除渣剂中,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然后进行清洗,保证铝铸件的表面干净。
3.2 热处理:根据铝铸件的要求,进行热处理,改善铝铸件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3 表面处理:对铝铸件进行喷涂、抛光、喷砂等表面处理,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四、质量检验:4.1 尺寸检测:使用测量工具对铝铸件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2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铝铸件的成分,确保其合金成分符合标准。
4.3 缺陷检测:利用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铝铸件进行缺陷检测,确保其无内部缺陷。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熔炼操作:在熔炼铝合金材料时,需注意熔炉的温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发生熔炉爆炸等事故。
5.2 铸造操作:在浇注和冷却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烫伤和溅射伤害。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简版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055b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4.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铸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于操作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内容:1. 铝铸件的基本知识1.1 铝铸件的特点:铝铸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制造各种工业零部件。
1.2 铝铸件的工艺:包括模具设计、熔炼铝合金、铸造工艺、冷却处理等。
2. 铝铸件的操作要求2.1 操作环境:要求在干燥、无风、无杂质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以避免铝铸件表面出现气孔、夹杂物等缺陷。
2.2 操作工具:包括铸造设备、熔炼炉、模具等,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操作流程:从准备工作开始,包括铝合金熔炼、模具准备、铸造、冷却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操作步骤。
3. 铝铸件的质量控制3.1 检验标准:根据铝铸件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包括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方面。
3.2 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测量尺寸、力学性能测试等,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检验方法。
3.3 缺陷处理:对于出现的缺陷,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铝铸件的质量。
4. 铝铸件的安全注意事项4.1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2 设备安全: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事故。
4.3 废料处理:铝铸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要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更新和改进5.1 定期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铝铸件的制造工艺和要求也在变化,作业指导书应定期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要求。
5.2 经验总结:根据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作业指导书,提高生产效率和铝铸件的质量。
5.3 培训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提高操作水平。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8ac0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c.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产品,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工艺、熔炼与浇注、冷却处理以及后续加工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铝铸件作业的关键要点。
一、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铝铸件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如A356、A380等。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2 模具准备选择合适的模具对铝铸件的质量和形状有着重要影响。
在模具准备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1.3 设备准备铝铸件的生产需要一系列设备的支持,包括铸造设备、熔炼设备、冷却设备等。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铸造工艺2.1 熔炼铝合金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铝合金熔化。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熔炼气氛,确保铝合金的成分和纯度符合要求。
2.2 浇注铸造熔化的铝合金需要通过浇注的方式注入到模具中。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确保铝合金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2.3 铸件冷却铸造完成后,需要对铝铸件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确保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三、熔炼与浇注3.1 熔炼操作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掌握熔炼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搅拌方式等。
同时,需要注意熔炼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设备和控制熔炼火焰。
3.2 浇注操作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掌握浇注设备的操作方法,如浇注速度和浇注角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浇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烫伤和防止溅射。
四、冷却处理4.1 冷却时间铝铸件的冷却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铸件尺寸和形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较大的铸件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以确保其完全冷却。
4.2 冷却介质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铝铸件的冷却效果有重要影响。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7bfa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铸造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铝铸件的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铝铸件的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熔炼剂和其他辅助材料。
在作业前,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准备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1.2 设备准备铝铸件的生产需要一系列设备,如熔炼炉、铸造模具、浇注设备等。
在作业前,需要检查这些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能够正常进行铸造作业。
1.3 工作环境准备铝铸件的生产需要一定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
在作业前,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调整和准备,确保符合铝铸件生产的要求。
二、铝铸件的熔炼和浇注2.1 熔炼操作铝铸件的熔炼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需要掌握合适的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熔炼剂的使用。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注意炉温的控制、熔炼剂的添加和熔炼材料的搅拌,确保铝铸件的成分和质量符合要求。
2.2 浇注操作浇注是将熔融的铝合金倒入模具中的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方式。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注意铸造模具的预热、浇注温度的控制和浇注过程的稳定性,确保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2.3 铝铸件的冷却铝铸件在浇注后需要进行冷却,以使其固化和形成所需的结构。
冷却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冷却速度、冷却介质和冷却时间的选择,确保铝铸件的冷却效果符合要求。
三、铝铸件的加工和检测3.1 加工工艺铝铸件在冷却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如去毛刺、修整、打磨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掌握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具,确保铝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3.2 检测方法铝铸件的质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如尺寸检测、材料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掌握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1f9b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6.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铸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内容1. 铝铸件的基本知识包括铝铸件的定义、分类、特点、应用领域等内容。
例如,铝铸件是指通过铸造工艺将铝合金熔化后倒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的零件。
铝铸件通常具有良好的强度、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
2. 铝铸件的生产工艺包括铸型制备、熔炼铸造、冷却凝固、去除铸件缺陷等工艺步骤。
例如,铸型制备可以采用砂型、金属型等不同的铸型材料和制备方法;熔炼铸造可以采用电炉、燃气炉等不同的熔炼设备;冷却凝固过程中需要控制铸件的冷却速率,以避免产生缺陷。
3. 铝铸件的工艺参数包括铝合金成分、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冷却速率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例如,铝合金的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熔炼温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铝合金的液态性能;浇注温度应根据铸型的材料和结构进行调整;冷却速率应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合理控制。
4. 铝铸件的质量要求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铝铸件的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表面质量应无明显缺陷,如气孔、夹渣等;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5. 铝铸件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检验方法。
例如,外观检查可以采用目视检查或显微镜检查;尺寸测量可以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卡尺等工具;力学性能测试可以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
6. 铝铸件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钻孔、螺纹加工等加工工艺。
例如,铝铸件的铣削可以采用立铣、卧铣等不同的铣削方式;钻孔可以采用普通钻孔、深孔钻等不同的钻孔工艺;螺纹加工可以采用螺纹铣刀、螺纹攻丝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7. 铝铸件的防腐措施包括表面处理、涂层保护等防腐措施。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942d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0.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铝铸件是指通过铝合金熔炼、铸造、冷却等工艺创造而成的铸件。
铝铸件具有分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创造等领域。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环境要求1.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无杂物堆放。
2.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作业场所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
4.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安全标识等。
三、作业前准备1.作业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3.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4.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如铝合金、模具、熔炉等。
四、铝铸件的创造过程1.铸型准备a.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铸型材料,如砂型、金属型等。
b.将铸型放置在铸造台上,确保其稳定。
c.根据产品要求,在铸型内涂抹防粘剂,以便于后续铸造过程中脱模。
d.根据产品要求,在铸型中放置芯子,以形成内部空腔。
2.熔炼铝合金a.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
b.将铝合金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以上。
c.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以调整铝合金的成份。
d.搅拌铝合金,使其成份均匀。
3.铸造a.将铝合金倒入铸型中,注意倒注的速度和角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b.待铝合金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将铸件从铸型中取出。
c.对铸件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毛刺和砂粒。
4.热处理a.根据产品要求,将铸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b.将铸件放入热处理炉中,按照热处理工艺曲线进行加热和冷却。
5.表面处理a.对铸件进行表面清洁,去除油污和氧化物。
b.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喷砂、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
6.质量检验a.对铸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b.对铸件进行尺寸测量,检查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c.进行金相组织分析,检查铸件的显微组织结构。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113d8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f.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铸造件,具有分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创造、机械设备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铝铸件的作业指导,包括铸造工艺、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等内容,以确保铝铸件的创造质量和工作安全。
二、铸造工艺1. 铝铸件材料选择根据铝铸件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常见的有铝硅合金、铝镁合金等。
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
2. 模具创造根据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相应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确保铝液的充型质量和铸件的尺寸精度。
3. 铝液准备根据铝铸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铝液配方,并进行熔炼、脱气等处理,确保铝液的纯净度和流动性。
4. 浇注操作将准备好的铝液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温度和速度,确保铝液充实模腔,并避免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
5. 冷却处理待铝液充实完毕后,将模具进行冷却处理,以促使铝液凝固成型。
冷却时间和温度应根据铝铸件的厚度和形状进行合理控制,以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6. 脱模和后处理冷却完成后,将铝铸件从模具中取出,进行脱模处理。
根据铝铸件的要求,进行修磨、去毛刺、抛光等后处理工艺,以提高铝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三、设备操作1. 铸造设备铝铸件的创造需要使用铸造设备,如电炉、熔炼炉、浇注机等。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模具操作模具是铝铸件创造的重要工具,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模具的安装和拆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模具表面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进入铝液中;- 模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3. 浇注操作浇注操作是铝铸件创造的关键步骤,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控制铝液的温度和浇注速度,避免铝液过热或者过冷;- 浇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和杂质进入铝液;- 浇注时应保持稳定的姿式,避免铝液外溅和操作人员受伤。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f36f2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3.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铸造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铸件的作业流程、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流程1. 铸型制备铝铸件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铸型。
铸型可采用砂型、金属型或陶瓷型等材料制作。
铸型制备的要求包括:型砂质量要求、型砂配制比例、型砂浇注温度等。
2. 熔炼铝合金将所需铝合金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熔炼过程中需注意炉温控制、熔炼时间、熔炼材料的质量要求等。
3. 铸造将熔融的铝合金倒入铸型中进行铸造。
铸造过程中需注意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注方式等。
4. 冷却固化铸造完成后,待铝铸件冷却固化。
冷却固化时间需根据铸件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安排。
5. 除砂清理冷却固化后,需进行除砂清理工作。
除砂清理包括振动除砂、喷砂、清理铸件表面等。
6. 精加工除砂清理后,对铝铸件进行精加工。
精加工包括铣削、钻孔、磨削等工序,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7. 检验精加工完成后,对铝铸件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尺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8. 表面处理铝铸件经过检验合格后,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括喷涂、阳极氧化、电泳涂装等,以提高铝铸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9. 包装出库表面处理完成后,对铝铸件进行包装,并进行出库。
包装要求包括防潮、防震、防划伤等。
三、工艺要求1. 温度控制铝铸件的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
熔炼时炉温要达到合适的熔点,浇注时铸型温度要适中,冷却固化时要保持适当的冷却速度。
2. 浇注方式铝铸件的浇注方式有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等。
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以确保铸件的充型性和凝固性。
3. 精加工工艺精加工工艺要求铝铸件在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上达到设计要求。
铣削、钻孔和磨削等工艺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以保证加工精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33a68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为铝铸件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铝铸件的材料要求、工艺流程、设备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进行铝铸件的生产和加工。
正文内容:1. 材料要求:1.1 材料选择:铝铸件的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
常见的铝合金有Al-Si、Al-Cu、Al-Mg等,每种合金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材料检验:在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材料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等。
2. 工艺流程:2.1 模具设计:铝铸件的工艺流程始于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模具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2.2 熔炼与浇注: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铝合金熔化,然后通过浇注到模具中。
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以确保铝合金的质量。
2.3 固化和冷却:铝铸件在模具中固化和冷却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以确保产品的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
2.4 清理和修整:铝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后,需要进行清理和修整,包括去除模具残留物、修整表面等。
2.5 热处理:某些铝铸件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和组织结构。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3. 设备要求:3.1 熔炼设备:铝铸件的生产需要熔炼设备,常见的熔炼设备有电炉、气炉等,需要根据生产规模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
3.2 模具设备:模具是铝铸件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设计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模具设备有数控铣床、线切割机等。
3.3 加工设备:铝铸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工和修整,常见的加工设备有车床、铣床、磨床等。
4. 操作规范:4.1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在进行铝铸件生产和加工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ed54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a.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和背景铝铸件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铝铸件的制造和加工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指导书将介绍铝铸件的材料选择、模具设计、熔炼与浇注、加工与表面处理等关键环节,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铝铸件的制造和加工。
二、作业流程及要求1. 材料选择铝铸件的材料选择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模具设计铝铸件的模具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设计适合的铝铸件模具,包括模具结构、冷却系统、浇口和排气系统等。
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熔炼与浇注铝铸件的熔炼和浇注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操作人员应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比例,进行合理的熔炼操作,保证熔炼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获得高质量的铝液。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角度等参数的控制,以避免缺陷和不良现象的发生。
4. 加工与表面处理铝铸件在制造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加工和表面处理,以满足产品的要求和使用需求。
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进行铣削、钻孔、切割等加工操作。
在表面处理方面,可以采用喷砂、喷涂、阳极氧化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外观和耐腐蚀性。
5. 质量检验与包装铝铸件的质量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尺寸、外观、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铝铸件制造和加工的工艺要求和安全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热液金属的溅落和烫伤。
3. 在加工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切削工具和设备,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发生切削伤害。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ae17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d.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铝铸件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铝铸件的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高质量的生产目标。
本指导书将包括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操作、冷却处理、清洁和质量检验等关键步骤的详细说明。
二、铝铸件的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铝合金材料。
- 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 对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除锈、去油等。
2. 模具准备- 根据产品图纸,制作合适的铝铸件模具。
- 检查模具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确保模具的完好无损。
- 对模具进行涂覆或涂抹模具释放剂,以便顺利脱模。
三、铸造操作1. 熔炼铝合金- 准备合适的熔炼炉和熔炼设备。
-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熔炼的铝合金种类和比例。
-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铝合金的质量。
2. 铸造过程- 将预热的模具放置在铸造台上。
- 将熔融的铝合金倒入模具中,控制倒铸速度和压力。
- 等待铝合金凝固,并进行冷却处理。
四、冷却处理1. 冷却时间- 根据铝铸件的尺寸和形状,确定适当的冷却时间。
- 控制冷却时间,确保铝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达到要求。
2. 冷却方式- 可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的方式。
- 自然冷却时,将铝铸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避免过快的冷却速度。
- 水冷却时,将铝铸件浸入冷却水中,控制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速。
五、清洁和质量检验1. 清洁工作-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清洁铝铸件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
- 检查铝铸件表面的缺陷和损伤,如气孔、夹渣等。
2. 质量检验- 进行铝铸件的尺寸测量和外观检查,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 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铝铸件的质量稳定。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应熟悉相关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3. 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七、总结铝铸件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操作、冷却处理、清洁和质量检验等关键步骤。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76490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a.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铝铸件的作业流程、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作业流程1. 铝铸件的准备工作a. 确定铝合金材料的种类和规格。
b. 准备铸型材料,包括砂型、模具等。
c. 准备铸造设备和工具,如熔炉、浇注杯、除渣工具等。
2. 铸型制备a.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铸型材料进行制备。
b. 按照产品图纸要求,将铸型材料倒入模具中,并进行压实和振动处理,确保铸型的完整性和密实性。
c. 检查铸型表面是否有缺陷,如气孔、裂纹等,必要时进行修补。
3. 熔炼铝合金a. 将铝合金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和除渣剂,以提高铝合金的流动性和减少杂质。
c. 控制熔炉温度和保持一定时间,使铝合金熔液达到均匀的状态。
4. 浇注铸造a. 将熔融的铝合金倒入浇注杯中。
b. 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铸件充满铸型且避免产生气孔和热裂纹。
c. 检查铸件表面是否有缺陷,如夹渣、缩孔等,必要时进行修磨。
5. 铸件处理a. 对铸件进行去除铸型材料和余渣的处理,如喷砂、冲击清理等。
b. 进行铸件的热处理,以调整组织结构和提高强度。
c. 进行铸件的机械加工,如铣削、钻孔等,以满足产品要求。
6. 质量控制a. 对铝铸件进行外观检查,如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等。
b. 进行金相组织检查,以评估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c.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等。
三、操作要点1. 铸型制备要注意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避免铸型缺陷的产生。
2. 熔炼铝合金时,要控制好熔炉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铝合金的成分和温度均匀。
3. 浇注铸造时,要注意浇注速度和温度的控制,避免气孔和热裂纹的产生。
4. 铸件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去除铸型材料和余渣的彻底,以免影响铸件的质量。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ba18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3.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创造等领域。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铸件的作业指导书内容。
二、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内容1. 工艺流程- 铝铸件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熔炼铝合金、铸造、去除铸件毛刺、热处理、机械加工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按照像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2.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是铝铸件生产的重要环节,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
模具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收缩率、冷却效果、浇注系统等因素,确保铸件的质量。
3. 熔炼铝合金- 熔炼铝合金是铝铸件生产的关键步骤,应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配料和熔炼操作。
熔炼过程中要控制合金的温度、搅拌时间温和氛,确保合金的成份均匀和纯度。
4. 铸造- 铸造是将熔融的铝合金注入模具中形成铸件的过程。
在铸造过程中,应注意铸件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确保铸件的密实性和表面质量。
5. 去除铸件毛刺- 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毛刺,需要进行去除。
去除铸件毛刺的方法包括手工修整、机械研磨、化学腐蚀等,具体方法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
6. 热处理- 铝铸件的热处理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淬火和时效处理等,具体方法根据铝合金的成份和要求选择。
7. 机械加工- 铝铸件在热处理之后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以达到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机械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磨削等,具体方法根据铝铸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
8. 质量检验- 铝铸件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确保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9. 包装和出货- 铝铸件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出货。
包装应根据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三、总结铝铸件作业指导书是保证铝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文件。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519c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0.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铝铸件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材料特性、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操作和设备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铝铸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铝铸件的材料特性1.1 铝铸件的材料种类:铝铸件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铝合金材料,如ADC12、A356等,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1.2 铝铸件的熔炼温度:铝铸件的熔炼温度通常在600°C以上,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种类和工艺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熔炼温度。
1.3 铝铸件的热处理工艺:铝铸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二、铝铸件的加工工艺2.1 铝铸件的模具设计:铝铸件的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壁厚等因素,以确保铸件的成型质量。
2.2 铝铸件的浇注工艺:在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等参数,以保证铸件的内部结构均匀。
2.3 铝铸件的后处理工艺:铝铸件在成型后需要进行去毛刺、打砂、清洗等后处理工艺,以达到表面光洁度和精度要求。
三、铝铸件的质量控制3.1 铝铸件的尺寸检测:在铝铸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检测,以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3.2 铝铸件的材质检测:通过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设备对铝铸件的材质进行检测,以确保材质的合格性。
3.3 铝铸件的外观检测:对铝铸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表面光洁度、氧化层温和孔等缺陷的检测。
四、铝铸件的安全操作4.1 铝铸件的操作注意事项:在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2 铝铸件的设备操作规范:对铝铸件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4.3 铝铸件的废料处理:对铝铸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9fe89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d.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工艺、熔炼与浇注、冷却处理以及后续加工等五个部分,分别阐述铝铸件作业的关键要点。
一、铝铸件的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根据铝铸件的具体要求确定材料牌号。
- 对铝合金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材料的外观和质量,排除有损坏或缺陷的材料。
1.2 模具准备:- 根据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和制造合适的模具。
- 确保模具的材质和硬度符合要求,以保证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 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损坏或磨损的部分。
1.3 设备准备:- 确保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浇注设备、冷却设备等。
-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 准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工具,如测温仪、浇注杆、砂型等。
二、铸造工艺2.1 砂型制备:- 根据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制备合适的砂芯和砂型。
- 选择合适的砂型材料,如石膏砂、石英砂等。
- 控制砂型的湿度和硬度,以确保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2 熔炼与浇注:- 根据铝合金材料的配方,进行熔炼工艺的设计和操作。
-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以保证铝合金的成分和温度符合要求。
- 进行浇注工艺,确保铝液充分填充砂型,并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2.3 铸件冷却处理:- 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和温度,以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时间,以保证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 进行必要的退火和时效处理,提高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三、铝铸件的后续加工3.1 铸件清理:- 清除铸件表面的砂芯、氧化皮和其它杂质。
- 使用化学溶剂或机械方法进行清洗,确保铸件表面干净。
3.2 机械加工:- 根据铝铸件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切削、打磨和钻孔等加工。
- 控制加工参数,以保证铸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铝硅合金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硅合金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61ba98b14e852458fb57fa.png)
每一炉铝合金液都必须进行炉前试样检验,按《铝合金成份标准》,并通过观察试样表面金属结晶的粗细和口的颜色、晶粒均匀和细化程度来判断合金的成份范围,并随后添加纯铝或“锑”(杂铝锭),再取小样观察,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出炉浇铸。
5、精炼
精炼必须充分采用外购的铝合金精炼剂,对于质量要求严格,含气量限制较严格的合金铸件,须通氯气或氯化锌进一步精炼。
工艺流程
加工要求
设备
工装夹具
备注
熔化前准备
装料
浇铸
调正温度
精炼
化学成份
调正熔液
检验
炉前试样
熔炼油
1、产品化学成份要求
1、合金中硅含量一般控制在6.0~13.0%。
2、铁含量不大于0.6%
3、杂质含量不超过2.2%
2、熔炼
采用燃油坩埚炉熔炼,人工翻砂造浇铸。
3、产品要求
铸件应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适当的强度,加工后的铸件不允许有裂纹,表面无凹坑、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燃油坩埚炉
燃油坩埚炉
精炼剂
氧气
氧化锌
铝硅合金
铸件俗称“锑”铸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砂箱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876e5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7.png)
2024-01-25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铸造工艺设计实践 •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 铸造工艺实施与质量控制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造工艺理论 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熟悉 铸造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铸 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流程与安排
课程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题目 → 收集资料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详 细设计 → 绘制铸造工艺图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答辩 与评审。
第一周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周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
第四周
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造型材料
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如原砂、 粘结剂、水等。要求具有良好的 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
性。
熔炼材料
用于熔炼金属的原材料,如生铁、 废钢、回炉料等。要求成分稳定、 纯净度高、杂质含量低。
辅助材料
包括涂料、脱模剂、除渣剂等,用 于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要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火 性和环保性。
施等。
03
案例三
铝合金压铸件工艺设计。研究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特性、压铸机选择、
压铸模设计、压铸工艺参数设定、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讨论
1 2 3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设计 思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成果呈现等方面。
互动讨论环节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d27bd5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c.png)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 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艺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 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四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机器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汇(编)制工作。
采用CAD 出图,如有条件可以进行三维设计和动态模拟。
模拟软件可以开放使用。
具体任务包括:1.零件图一张2.铸造工艺图一张3.模板装配图一张4.芯盒装配图一张5.铸型装配图一张6.铸造工艺卡一张7.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板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工艺卡。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边面光洁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3.1.3了解设计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批量在课程设计中,一般按成批或大量生产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铝硅合金综合课程设计(铝硅合金以铝、硅为主成分的锻造和铸造合金。
一般含硅11%。
同时加入少量铜、铁、镍以提高强度。
)1. 实验目的和任务本综合实验是在金属材料本科生完成相关专业理论课之后的一次全面综合实验训练,通过从铝合金材料设计与选择、制造到性能检测的全面训练,使学生了解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的生产全过程,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来解释试验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及创新能力。
2. 基本要求1)通过从铝合金材料设计与选择、制造到性能检测的全面训练,使学生了解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的生产全过程;4)学会整理数据,运用知识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采集并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
3.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3.1 铝合金简介铝合金是比较年轻的材料,历史不过百年,铝合金以比重小,强度高著称,可以说没有铝合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航空事业和宇航事业,在飞机、导弹、人造卫星中铝合金所占比重高达90%,是铸造生产中仅次于铸铁的第二大合金,其地壳含量达7.5%,在工业上有着重要地位。
铝合金有良好的表面光泽,在大气及淡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故在民用器皿制造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纯铝在硝酸及醋酸等氧化性酸类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因而铝铸件在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定的用途。
纯铝及铝合金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放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热交换装置,以及动力机械上要求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零件,如内燃机的汽缸盖和活塞等,也适于用铝合金来制造。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由于熔点较低(纯铝熔点为660℃,铝合金的浇注温度一般约在730~750℃左右),故能广泛采用金属型及压力铸 1造等铸造方法,以提高铸件的内在质量、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程度以及生产效率。
铝合金由于凝固潜热大,在重量相同条件下,铝液的凝固过程时间延续比铸钢和铸铁长得多,其流动性良好,有利于铸造薄壁和结构复杂的铸件。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牌号:铝合金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压力加工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分别以YL和ZL表示)。
在铸造铝合金中又依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的不同而分为四个系列,即铸造铝硅合金、铸造铝铜合金、铸造铝镁合金和铸造铅锌合金(分别以ZL1X X,ZL2 X X,ZL3 X X和ZL4 X X表示),在每个系列中又按照化学成分及性能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牌号。
表1中列出了铸造铝合金国家标准所包括的几种铝合金的牌号。
3.2铸造铝合金的牌号表3-1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序合金牌合金代序合金牌合金代合金牌合金代ZL109ZALSi7Mg19ZALSi12ZALCu5MnCdAZL101101ZL204ACu1Mg1Ni12 ZL205A ZALCu5MnCdV A ZL111 20 ZALSi9Cu2Mg ZL101A ZALSi7MgA 11ZL114A 21 ZALR5Cu3Si2 ZL207 3 ZALSi12 12 ZL102 ZALSi7Mg1A22 ZL301 ZALMg10 ZL104 ZL115 13 ZALSi5Zn1Mg 4 ZALSi9MgZL116 ZL105 23 ZL303 5 14 ZALSi5Cu1Mg ZALMg5Si1 ZALSi8MgBeZALSi5Cu1MgA ZL105A 6 15 ZALMg8Zn1 ZALCu5Mn ZL201 24 ZL305ZALSi8Cu1Mg ZALCu5MnA ZL106 ZL401 7 16 ZALZn11Si7 ZL201A 2517 ZALCu10 ZL402 ZL107 ZALSi7Cu4 8 ZL202 26 ZALZn6Mg18 ZALCu4 ZALSi12Cu2Mg ZL203 ZL108 93.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坩埚电阻炉,万能力学试验机3.4 实验原理1)本实验根据合金熔铸的基本原理,利用电阻熔炼炉,对铝和硅进行金属熔铸,根据实验要求配比制造不同成分铝硅合金。
2)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来检测合金的力学性能。
3.5铝合金的熔铸23.5.1铝合金的熔炼设备合金熔炼的目的是要获得符合一定成分和温度要求的金属熔液。
不同类型的金属,需要采用不同的熔炼方法及设备。
如钢的熔炼是用转炉、平炉、电弧炉、感应电炉等;铸铁的熔炼多采用冲天炉;而非铁金属铝合金,电热体有金属的熔化通常采用坩埚电阻炉,炉子的大小一般为30-500kg(铁铬合金)、非金属(碳化硅)两种,是广泛用来熔化铝合金的炉子,优点是:炉气呈中性,金属也不会强烈氧化,炉温便于控制,操作简单,劳动条件好。
坩埚分金属坩埚(铸铁、铸钢、钢板)非金属坩埚(石墨、 3-2所示。
粘土、炭质)两类。
QR系列坩埚熔化电阻炉如图3-1、—坩埚—炉衬 3—加热元件 4—炉盖 5—炉壳1 2 6—倾斜机构 7—支架系列坩埚熔化电阻炉结构图QR3-2 图系列坩埚熔化电阻炉外形图3-1 QR图其炉体外壳由型钢及钢板焊接成圆筒结构,其内有各种耐火材料砖砌成的加热室。
在加热室与炉壳之间砌有保温砖及填满保温粉以减少热损失。
由高电阻合金加工成螺旋状的电热元件布置在加热室周围的搁砖上,通过引出棒与外线路的电源接通。
耐热材料制成的坩埚工作室放在加热室内。
在电炉后端装有保护罩壳,罩壳内是加热元件接线装置。
度范围内倾斜浇铸,90通过蜗轮减速机,可将装置在炉架上的炉体在炉面板上装有两个半圆形的炉盖,炉盖合并盖好后留有也可手动操作。
一热电偶测量孔。
电路配置一支热电偶,通过补偿导线与控制柜上的仪表相连接,可控制工作温度。
3.5.2 铝合金坩埚电阻炉熔炼的特点及工艺过程铝合金熔炼的特点3.5.2.13由于铝合金的熔点低,熔炼时极易氧化、吸气,合金中的低沸点元素(如镁、锌等)极易蒸发烧损。
故铝合金的熔炼应在与燃料和燃气隔离的状态下进行。
铝合金熔炼工艺控制较为复杂。
铝合金的牌号较多,使用元素也较多,某一元素对一种合金是有益的,但对另一种合金可能是有害的,同一炉不要熔化成分相差较大的合金,熔炼时配料应精确计算:熔化铝合金的炉料包括金属炉料(新料、中间合金、旧炉料),溶剂(覆盖剂、精炼剂、变质剂)和辅助材料(指坩埚及熔炼浇注工具表面上涂的涂料)。
配料计算主要是如何搭配金属材料,以满足合金质量要求。
一方面是保证合乎要求的化学成分,另一方面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使用旧炉料,以降低成本。
3.5.2.2 熔炼的工艺过程(1)炉料处理炉料使用前应清理炉料,以去除表面的锈蚀、油脂等污物。
放置时间不长,表面较干净的铝合金锭及金属型回炉料可以不经吹砂处理,但应消除混在炉料内的铁质过滤网及镶嵌件等,所有的炉料在入炉前均应预热,以去除表面附的水分,缩短熔炼时间在3小时以上。
(2)坩埚及熔炼工具的准备新坩埚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及仔细检查有无穿透性缺陷,使用前均应吹砂,并预热至暗红色(500--600度)保温2小时以上,以烧除附着在坩埚内壁的水分及可燃物质,待冷到300度以下时,仔细清理坩埚内壁,在温度不低于200度时喷涂料。
坩埚要烘干、烘透才能使用。
压瓢、搅拌勺、浇包等熔炼工具使用前必须除尽残余金属及氧化皮等污物,经过200℃~300℃预热并涂以防护涂料。
以免与铝合金直接接触,污染铝合金。
涂料一般采用氧化锌和水或水玻璃调合。
涂完涂料后的模具及熔炼工具使用前再经200℃~300℃预热烘干。
(3)熔炼温度的控制熔炼温度过低,不利于合金元素的溶解及气体、夹杂物的排出,增加形成偏析、冷隔、欠铸的倾向,还会因冒口热量不足,使铸件得不到合理的补缩,有资料指出,所有铝合金的熔炼温度至少要达705度并应进行搅拌。
熔炼温度过高不仅浪费能源,更严重的是因为温度愈高,吸氢愈多, 4晶粒亦愈粗大,铝的氧化愈严重,一些合金元素的烧损也愈严重,从而导致合金的机械性能的下降,铸造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恶化,变质处理的效果削弱,铸件的气密性降低。
生产实践证明,把合金液快速升温至较高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搅拌,以促进所有合金元素的溶解(特别是难熔金属元素),扒除浮渣后降至浇注温度,这样,偏析程度最小,熔解的氢亦少,有利于获得均匀致密、机械性能高的合金。
因为铝熔体的温度是难以用肉眼来判断的,所以不论使用何种类型的熔化炉,都应该用测温仪表控制温度。
测温仪表应定期校核和维修。
热电偶套管应周期的用金属刷刷干净,涂以防护性涂料,以保证测温结果的准确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4)熔炼时间的控制为了减少铝熔体的氧化、吸气和铁的溶解,应尽量缩短铝熔体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快速熔炼。
从熔化开始至浇注完毕,砂型铸造不超过4小时,金属型铸造不超过6小时,压铸不超过8小时。
为加速熔炼过程,应首先加入中等块度、熔点较低的回炉料及铝硅中间合金,以便在坩埚底部尽快形成熔池,然后再加块度较大的回炉料及纯铝锭,使它们能徐徐浸入逐渐扩大的熔池,很快熔化。
在炉料主要部分熔化后,再加熔点较高、数量不多的中间合金,升温、搅拌以加速熔化。
最后降温,压入易氧化的合金元素,以减少损失。
(5)精炼处理铝合金在熔炼时,极易氧化生成AL2O3,其氧化物比重和合金液比重相近,如靠它自己上浮或下沉是难以去除的,很容易使铸件形成夹渣。
还有铝合金在高温时吸收氢气,如不去除,也将会使铸件形成气孔。
因此,上述炉料等准备工作很重要。
融化后,还要进行精炼处理,首先将旧渣扒去,用复盖剂复盖,用量为铝液中的0.2%~0.5%,做俩次加入,在除气前加入其重量的1/2~1/3。
再以钟罩压入预热好的精炼剂,用量为铝液重的0.4%~0.5%,精炼处理温度为730~750℃。
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1/2略多些,处理时间为4~5min。
在除气后扒去熔渣加入其重量的1/2~2/3的复盖剂,静止2~3min后,即可扒渣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700~740℃。
3.5.2.3 熔体的转送和浇注5尽管固态氧化铝的密度近似于铝熔体的密度,在进入铝熔体内部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沉至坩埚底部。
而铝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铝膜,却仅与铝熔体接触的一面是致密的,与空气接触的一面疏松且有大量的小孔,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极易吸附水汽,反有上浮的倾向。
因此,在这种氧化膜与铝熔体的比重差小,将其混入熔体中,浮沉速度很慢,难以从熔体中排除,在铸件中形成气孔、夹杂。
所以,转送铝熔体中关键是尽量减少熔融金属的搅拌,尽量减少熔体与空气的接触。
采用倾转式坩埚浇注熔体时,为避免熔体与空气的混合,应将浇包尽量靠近炉咀,并倾斜放置,使熔体沿着浇包的侧壁下流,不致直接冲击包底,发生搅动、飞溅等。
采用正确合理的浇注方法,是获得优质铸件的重要条件之一。
生产实践证明,注意下列事项,对防止、减少铸件缺陷是很有效的。
(1)浇注前应仔细检查熔体出炉温度、浇包容量及其表面涂料层的干燥程度,其他工具的准备是否合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