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2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肝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
目前对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总结了TLR4的信号通路在脓毒症中急性肝损伤的研究,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肝损伤 TLR4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导致的失调的宿主反应,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反应失衡、免疫功能障碍、线粒体损伤等[2]。
脓毒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每年大概有200万-800万人死于脓毒症[3]。
肝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等论点,并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甚至优于呼吸、循环、中枢等系统的预警。
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肝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4-5],肝脏既是抵抗微生物攻击的重要防线,也是炎症失调引起损伤的重要靶器官。
急性肝损伤可发生在脓毒症的任何阶段,脓毒症休克时肝脏微循环处于低灌注状态,容易出现肝组织和细胞的损伤、缺血和坏死[6]。
目前对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寻求有效的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药物成为危重病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靶点对临床上脓毒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脓毒症时肝脏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决定了其在脓毒症中的重要地位1.1 由于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因此血供的减少对其影响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在脓毒症时,由于内脏血管的代偿性收缩会导致肝脏血供显著减少,往往在病初的几小时内就会出现肝功能的损伤。
早期即有肝脏血流量下降、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细胞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受损、血清中AST和ALT含量升高,肝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加重。
血清sCD14-ST和PCT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病原体的诊断价值
血清sCD14-ST和PCT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病原体的诊断价值陈小琴;李松涛;张淑平;刘丽莎【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43)3【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儿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98例(脓毒症组),所有病例均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
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球菌组(G^(+)组)、革兰阴性杆菌组(G^(-)组)和血培养阴性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脓毒症组患儿血清中sCD14-ST和PCT呈现高表达(P<0.05),且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血清中sCD14-ST和PCT的含量均高于血培养阴性患儿(P<0.05)。
此外,sCD14-ST对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预测价值高于PCT,而PCT对鉴别脓毒症患儿感染G^(+)菌或G^(-)菌的临床预测价值高于sCD14-ST。
结论:血清sCD14-ST含量对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早期预测价值高于PCT,而PCT对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病原菌的感染种类有鉴别价值,表明sCD14-ST和PCT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病原学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总页数】5页(P373-377)【作者】陈小琴;李松涛;张淑平;刘丽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相关文献】1.血清PCT 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2.PCT、hs-CRP、WBC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3.脓毒症患儿与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IL-6、TNF-α、hs-CRP及PCT水平的对比4.血清白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检验对感染相关儿童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的价值5.血清Activin-a、sCD14-ST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休克患者SOFA 评分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吴彩军;李春盛;黄逸【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 dynamic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epsis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criterions and selected as sepsis group from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of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ugust 2009 to March 2010. 20 healthy persons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Sepsis group was divided into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nd non-MODS two subgroups according to MODS clinical diagnosis criterions.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and APACHE Ⅱ scorewere calculated on 1st, 3rd and 7th days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sepsis in sepsis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sepsis group ( P < 0. 01). Compared with non-MODS subgroup, MODS subgroup has more higher sCD14 concentration [ (5. 3 ±2.4)vs (3. 8 ±2. 8)mg/L, P<0. 05] and APACHE Ⅱ scores (P < 0. 05). sCD14 concentr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 had correlation (P <0. 05). Conclusion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high on patients with sepsis. MODS patients had high sCD14 concentr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 patients condi tion were more critical.%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 mg/L]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 mg/L]比较明显升高(P <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4页(P207-210)【关键词】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14;APACHEⅡ评分【作者】吴彩军;李春盛;黄逸【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由感染革兰阴性菌(G-菌)后释放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机体导致炎性因子过度释放,急性期蛋白表达增加,机体内环境失衡,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
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寨升,且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新形势下,医务工作者应更加注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本文主要就血清标志物、病原体检测、细菌耐药、急诊常见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1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1.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D14, sCD14)是新型感染性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尤其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相比C-反应蛋白((-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入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等常规生物标志物更具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多项研究已验证,sCD14在脓毒症、细菌感染和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患者中明显高千正常患者,在脓毒症中更高。
除此之外,sCD14也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感染性休克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明显优于PCT和CRP。
同样也有研究表明,sCD14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呈正相关(r=083,P=0004), sCD14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且将sCD14和PCT联合使用后在诊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大大提高。
因此,sCD14可作为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新型指标。
1.2 CD64CD64是免疫球蛋白C:(IgG庄段亲和力最高的受体在机体感染后的3~6 h,即可出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CD64达上调,因此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评价指标之一。
Presepsin(sCD14-亚型)——一种新的脓毒症生物标记物
( 收稿日期:2 0 1 3 0 3 2 4 ) ( 本文编辑: 何小军)
新型脓毒症生物标记物 P r e s e p s i n( s C D 1 4 亚型) 的研究进展
邹琪 张新超
脓毒症 ( s e p s i s ) 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 I R S ) ,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猛,不仅使患者生 ( 存质量下降,治疗费用高昂,而且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 I C U ) 患者的第一死因。目前对此病症 为重症监护病房 ( 治疗的共识是早期给予以有效抗感染治疗为主线的综合治 疗。然而,由于诸多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也存在 S I R S ,如 何从中早期识别感染性疾病、鉴别 S I R S 和脓毒症就成了多 年来交叉学科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方向。其中许多生物学 标记物如降钙素原 ( P C T ) 、白细胞介素、前血管加压素、 C 反应蛋白 ( C R P ) 、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 1( T R E M 1 - 4 ] 1 ) 等[ ,在脓毒症诊断、病情评价、指导抗菌素应用、 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除 P C T外, 0 0 4 其余标记物的的临床应用价值多属不定和尚属有议。2 年,一种 新 的 生 物 标 记 物 s C D 1 4 亚型 ( P r e s e p s i n ) 被发 5 ] 现[ ,其在脓毒症诊断与评价的初步研究显示了良好的临 床意义,本文就此简要综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 0 1 3年 8月第 2 2卷第 8期 C h i nJ E m e r gM e d ,A u g u s t 2 0 1 3 ,V o l 2 2 ,N o 8
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t h e r a p yi n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 J ] .C h e s t , e d e m a .S h o r t t e r mr e s u l t sa n dl o n g t e r mf o l l o w u p[ 1 9 9 5 ,1 0 7( 5 ) :1 3 7 9 1 3 8 6 . [ 9 ]M a s i pJ ,R o q u eM,S a n c h e zB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 .J A M A ,2 0 0 5 ,2 9 4( 2 4 ) :3 1 2 4 3 1 3 0 . [ 1 0 ] Wi n c kJ C ,A z e v e d oL F ,C o s t a P e r e i r aA ,e ta l .E f f i c a c ya n d s a f e t yo f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 .C r i t C a r e ,2 0 0 6 ,1 0( 2 ) :R 6 9 . [ 1 1 ]P e t e rJ V ,M o r a nJ L ,P h i l l i p s H u g h e sJ ,e ta l .E f f e c to fn o n i n v a s i v ep o s i t i v ep r e s s u r ev e n t i l a t i o n( N I P P V) o nm o r t a l i t y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 o e d e m a :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 J ] .L a n c e t ,2 0 0 6 ,3 6 7( 9 5 1 7 ) :1 1 5 5 1 1 6 3 . [ 1 2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f a i l u r e[ J ] .T h o r a x , 2 0 0 2 ,5 7( 3 ) :1 9 2 2 1 1 . [ 1 3 ]F l a t h e rM D ,F a r k o u hM E ,P o g u eJ M ,e ta l .S t r e n g t h sa n d l i m i t a t i o n s o f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l a r g e rs t u d i e sm a yb em o r er e l i a b l e [ J ] .C o n t r o l C l i nT r i a l s ,1 9 9 7 ,1 8( 6 ) :5 6 8 5 7 9 . [ 1 4 ]G r a y A ,G o o d a c r e S ,N e w b y D E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J ]3 5 9( 2 ) :1 4 2 1 5 1 . [ 1 5 ]We n g C L ,Z h a oY T ,L i uQ H ,e t a l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J ] .A n n I n t e r nM e d ,2 0 1 0 ,1 5 2( 9 ) :5 9 0 6 0 0 . [ 1 6 ]M a r i a n i J ,M a c c h i a A ,B e l z i t i C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 e d e m a :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 J ] .J C a r dF a i l ,2 0 1 1 ,1 7( 1 0 ) :8 5 0 8 5 9 . [ 1 7 ]C h a d d aK ,A n n a n eD ,H a r t N ,e t a l .C a r d i a ca n dr e s p i r a t o r y e f f e c t so fc o n t i n u o u s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a n dn o n i n v a s i v e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摘要】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近期关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备受关注。
文章结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1,3)β-D 葡聚糖(BG)及半乳甘露聚糖(GM)等标志物诊断早期脓毒症、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Sepsis is a kind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 (SIRS) induced by infection, which has been clinicall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or highly suspicious infections.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 recently.This review has focused on the capabilities of cytokine, procalcitonin (PCT), endotoxin,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 serum amyloid protein A( SAA), 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 (1,3)-beta-D-glucan(BG) and galactomannan(GM) to diagnose sepsis early and assess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psis.【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533-536)【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降钙素原;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 A;肝素结合蛋白;(1,3)β-D 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作者】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sCD14-ST在SIRS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中临床价值
sCD14-ST在SIRS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中临床价值郑登滋;许钦;张珠平;林菊珊【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水平对SIRS重症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本院ICU、脑病科符合SIRS的重症患者,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脓毒症组40例和非脓毒症组20例,在SIRS发生2h内检测两组患者血浆sCD14‐ST、PCT、CRP 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并绘制脓毒症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脓毒症诊断价值。
另外,根据28d 后的生存结局,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sCD14‐ST 与APACHEⅡ评分结果。
结果:脓毒症组sCD14‐ST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sCD14‐ST中位数为1216pg/ml与402pg/ml;sCD14‐ST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其截断值为596pg/ml ,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7.1%。
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同存活组相比,死亡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CD14‐S T有助于脓毒症早期诊断,对脓毒症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olubleCD14(sCD14‐ST) in early diagnosis of severe sep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condition .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60 critical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ICU a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neurology and conformed with SIRS were divided into sepsis group(40 cases) and non‐sepsis group(20 cases) ,according to diagnostic crit eria ofsepsis .Blood specimen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patient for themeasurement of blood levels of sCD14‐ST ,PCT ,CRP and APACHEⅡwithin 24 hours .The ROC was plotted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calculated .The diagnostic value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sepsis were com‐pared .In addition ,the sepsis divided into surviving group(23 cases) and death group(17 cases) according to the 28 days survival outcome .The result of sCD14‐ST ,PCT and APACHEⅡwas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lev els of sCD14‐ST in the sepsi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non‐sepsis and healthy controls (P<0 .05) .The sCD14‐ST M with sepsis patients and non‐sepsis were 1 216pg/ml and 402pg/ml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was 0 .862 for sCD14‐ST .The cut off value of sCD14‐ST for discrimination of sepsis with non‐sepsis was deter‐mined as 596pg/ml with sensitivity of 84 .0% and specificity 87 .1% .When sepsis death group compared with survival group both sCD14‐ST ,PCT and APACHEⅡshowed s 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 .05) .Conclusion:sCD14‐ST helps to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verity of sepsis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3页(P714-716)【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脓毒症;病情评估【作者】郑登滋;许钦;张珠平;林菊珊【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一种,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白炎
【期刊名称】《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89(5)3
【摘要】1989年2月22-2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四届国际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
讨会。
对1097个提交本届大会的抗体进行了鉴定比较,划分出33个新抗体类别(表1)。
经历届研讨会确认抗体已达78类。
其中一些抗体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亚组。
根据各类抗体所识别主要靶细胞,78类抗体可分成识别T细胞、B细胞、粒系细胞、激活细胞、NK及非谱系(non-Lineage)细胞,血小板等六大类(表2)。
【总页数】9页(P141-149)
【关键词】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作者】白炎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1.22
【相关文献】
1.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J], 白炎
2.固定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5单克隆抗体在人白细胞捕获效率研究中的最佳试验
因素分析 [J], 杨玉志;张春秀;唐祖明;张晓敏;郁颖蕾;郭小英;陆祖宏
3.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检测在脓毒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J],
石苗;王超
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感染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J], 唐江锋;刘文生
5.亲环素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147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J], 刘璐;张文彦;李世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暴蓉;苗林子;哈斯朝鲁;屈晨雪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22(40)11
【摘要】近年来,脓毒症的高死亡率是重症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循环往复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持续存在的免疫抑制,使脓毒症患者治疗更加困难。
随着对脓毒症病理过程研究的逐渐深入,目前认为重症感染之后,占主导地位的免疫抑制是脓毒症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运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淋巴细胞数量、细胞因子和T、B淋巴细胞亚类的功能变化,辅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免疫紊乱,综合运用免疫激活剂和炎症抑制剂,可有效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促进脓毒症患者的康复。
该文着重探讨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免疫治疗进行相关阐述,望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免疫学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4页(P853-856)
【作者】暴蓉;苗林子;哈斯朝鲁;屈晨雪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2.胸腺肽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与免疫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4.中
医药对脓毒症Th17/Treg免疫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5.针灸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感染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感染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1-15T06:58:38.789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7期作者:唐江锋刘文生[导读]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也叫Presepsin是新兴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摘要】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
早期识别感染,并采取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于诊治感染性疾病十分重要。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也叫Presepsin,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新兴的诊断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它可以辅助早期诊断脓毒症、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并且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判断预后。
年龄和肾功能是影响Presepsin的主要因素,后续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界值,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本文就Presepsin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Presepsin;感染;脓毒症【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7-0013-02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psi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Tang Jiangfeng Liu WenshengCancer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ejiang Cancer Hospital);Institute of Cancer and BasicMedicine(IBMC),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2,China【Abstract】Infectious diseases are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clinician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infection early and take a reasonabl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also known as Presepsin,is an acute phase phase protein that is also an emerging biomarker for diagnosing infection.It can assist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pulmonary infecti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and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those diseases,but also can judge the prognosis.Age and renal func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resepsin level,an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nd give directions for us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Presepsin;Infection;Sepsis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识别及其预后判断是十分重要的临床议题。
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董士民,E m a i l :d s m _123@163.c o m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秦延军,董士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 要:脓毒症往往被临床医生忽视,且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㊂早期发现㊁早期干预可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㊂本文就脓毒症相关的概念㊁病理生理㊁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㊂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脓毒性;早期识别;干预中图分类号:R 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7-0553-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7.001E a r l y r e c o g n i t i o n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f s e ps i s i na d u l t s Q i nY a n j u n ,D o n g Sh i m i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m e r g e n c y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5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D o n g Sh i m i n ,E m a i l :d s m _123@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S e p s i si so f t e n n e g l e c t e d b y c l i n i c i a n sa n d m i s d i a g n o s e da so t h e rd i s e a s e s .E a r l y de t e c t i o n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f s e p s i s c a n i m p r o v e t h e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o f p a t i e n t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b r i e f l y r e v i e w s t h e c o n c e p t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g y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e p s i s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h e l p fo r c l i n i c i a n s .K E Y W O R D S :s e p s i s ;s h o c k ,s e p t i c ;e a r l y r e c o gn i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n 秦延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脓毒症与微小R N A 研究㊂尽管现代抗感染和复苏技术已经有很大进步,脓毒症仍是危重病人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死率仍旧很高,达50%以上㊂加强对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结局㊂由于脓毒症临床表现各异,临床及研究亟需统一诊断和定义㊂1 脓毒症的新概念脓毒症的定义从1991年的由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 R S )发展到2016年的s e ps i s 3.0[1]㊂S e ps i s 3.0定义脓毒症为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调而造成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㊂该定义强调了感染导致的宿主产生内稳态失衡㊁存在潜在致命性风险㊁需要紧急识别和干预㊂S e p s i s 3.0对脓毒症休克的本定义为存在循环和细胞代谢紊乱,且严重到足以增加病死率的一种脓毒症㊂在排除低血容量的情况下,需应用升压药以保持平均动脉压ȡ65mmH g (1mmH g =0.133k P a ),以及在没有低血容量情况下血乳酸>2mm o l /L ㊂新的脓毒症定义强调应用S O F A 评分对器官功能评估和危险分层,同时推出快速S O F A 评分(qS O F A )㊂q S O F A 包含3个指标,意识改变㊁呼吸>22次/m i n 和收缩压<100mmH g,每项指标赋值1分㊂q S O F Aȡ2分患者脓毒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㊂q S O F A 用来提高脓毒症的疑似诊断率,用来指导我们对脓毒症进行排查,提高早期发现脓毒症的敏感性㊂S e ps i s 3.0并不完美,比如定义为器官功能障碍,有些器官可能有多种功能,到什么程度就算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反应失调控又如何把握和评判㊂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除脓毒症外还有其他原因,如何证实器官功能障碍是由脓毒症所引起㊂因此,对脓毒症定义可能还需要4.0以上的版本㊂2 脓毒症的病因学脓毒症患者可以来自社区㊁院内或健康服务中心,到医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大约80%来自社区㊂感染的部位64%来自肺部,其次是腹部(20%)㊁血流(15%)和泌尿系(14%)[2]㊂何种类型细菌感染报道的结果也不一致㊂S O A P [3]研究报道,脓毒症患者革兰阳性(G +)细菌和革兰阴性(G -)细菌感染比例差不多㊂也有报道在最常见感染的器官中G +菌比G -㊃355㊃‘临床荟萃“ 2018年7月5日第33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l y 5,2018,V o l 33,N o .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菌的比例高,最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㊁铜绿假单孢菌和大肠埃希菌㊂2012年有报道称在美国G-细菌感染比G+菌更常见㊂国内的流行病学提示半数以上为G-菌感染[4-5]㊂3脓毒症的流行病学各个国家报道的脓毒症的发病率都不一致,主要原因是脓毒症的定义不统一㊂脓毒症的发病率数据多数来自高收入国家,大约每年有280万患者死于脓毒症㊂2001年,A n g u s等[6]报道美国七大州脓毒症人群的发病率为300/10万㊂在美国,严重脓毒症患者占所有住院患者的2%,其中50%的患者来自I C U,且脓毒症患者占据了I C U大约10%的床位[6]㊂澳大利亚㊁新西兰㊁法国报道的I C U内脓毒症发病率11.8%~14.6%[7-8],V i n c e n t等[9]报道I C U 内严重脓毒症发病率约为30%㊂我国的数据较少㊂2007年报道的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I C U的严重脓毒症发病率约为8.68%[10];2014年的数据提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发病率为37.3%[11]㊂4病理生理机制过去认为脓毒症是对感染的全身的过度炎症反应,随后出现以免疫无应答㊁淋巴细胞减少和继发感染为特点的免疫抑制[12]㊂目前认为,免疫抑制和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发生,两种反应的强度由宿主和病原菌决定,如宿主的遗传基因和基础疾病情况,病原菌的类型㊁毒力和负荷等[13-14]㊂细胞损伤和脓毒症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也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之一㊂脓毒症后血管的舒张和微循环障碍常常会干扰全身血流向脏器供血㊂基于正交极化光谱成像和侧流暗场成像的显微成像技术使研究脓毒症的微循环成为可能,该项技术可提供实时的微循环图像,从而为研究脓毒症时的微循环变化提供可视化技术分析[15]㊂全身或局部的氧供与氧需的失衡导致组织缺血㊂即使氧供充足,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导致组织对氧的摄取障碍[16]㊂组织缺氧㊁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都是脓毒症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的重要机制㊂目前对脓毒症时细胞自噬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之一㊂有的学者认为,脓毒症早期自噬即被激活,并在脓毒症病理过程中发生障碍,尤其表现为自噬溶酶体形成受阻,因此自噬的清除保护作用不能被有效发挥;另有学者认为,自噬在脓毒症病理过程中受到抑制,提高自噬可显著改善脓毒症相关损伤[17]㊂自噬与脓毒症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㊂另外,脓毒症时的炎症因子激活机体的凝血功能㊁抑制机体的抗凝机制和抑制纤溶活性,促进血栓形成[18]㊂脓毒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也是目前研究热点㊂5生物标记物5.1 P r e s e p s i n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 C D14-S T)即P r e s e p s i n,P r e s e p s i n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73%,具有中等水平的诊断效果[诊断优势比(O R)=14.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 U C)=0.89,95%可信区间(95%C I)= 0.86~0.92][19]㊂P r e s e p s i n c u t o f f值为399n 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和78.5%,P r e s e p s i n㊁降钙素原(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P C T)㊁C反应蛋白(C R P)㊁白细胞介素(I L)-6诊断脓毒症的A U C分别为0.845㊁0.652㊁0.815㊁0.672,可见P r e s e p s i n的诊断效果比P C T更佳[20]㊂5.2 C D64 C D64有助于区分感染性炎症和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监测抗菌药物疗效并预测术后感染㊂对于细菌感染较为特异,对脓毒症有诊断效用㊂I c a r d i等[21]的M e t a分析显示,C D64作为脓毒症诊断标志物的总体敏感度是0.79,而特异度则是0.91㊂C D64并不是常规应用标志物C R P的替代者,而C D64可能反映出脓毒症病理生理的不同方面,常规C R P加上C D64表达监测能够提高C R P识别脓毒症的准确性㊂5.3乳酸多个研究表明,乳酸浓度降低可作为液体复苏成功的标志[22]㊂也有专家对此质疑,高乳酸血症对组织低灌注并不特异㊂乳酸也可作为脓毒症预后评价的指标,乳酸浓度降低,患者预后较好[23],临床动态观察乳酸变化或者乳酸清除率更有意义㊂6危险因素高龄或婴幼儿㊁免疫抑制性疾病㊁癌症,应用免疫抑制剂㊁糖尿病㊁酗酒㊁留置导管或其他破坏皮肤完整性而导致感染都是脓毒症的危险因素㊂有证据表明,没有足够体育锻炼的患者如患有脓毒症后死亡风险增加㊂遗传基因也是脓毒症的危险因素㊂遗传基因可能影响获得感染的风险和由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危险㊂有研究提示单核苷酸类似物会影响机体获得感染及脓毒症的可能性㊂多数研究涉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T o l l样受体㊂由于基因的复杂性,多㊃455㊃‘临床荟萃“2018年7月5日第33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8,V o l33,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数针对基因的研究并不能被成功复制,针对个体基因的研究也未能获得成功㊂因此,针对基因的研究将来或许成为可能㊂7治疗7.1初始液体复苏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乳酸ȡ4mm o l/L的患者,拯救脓毒症运动(S S C)建议在第1小时内快速输注30m l/k g的晶体液[24-25],把原来强调的3小时和6小时的B u n d l e s整合为一个 1小时b u n d l e ,并主张立即开始复苏治疗㊂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液体过负荷有害性[26-27],我们在补液时要避免液体过负荷发生,特别对于老年人,液体的耐受性更差㊂复苏时选择晶体液还是胶体液,研究结果是阴性的㊂由于胶体液价格高,且肾损伤风险大[28],故初始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㊂如果要输注胶体的话,可以考虑白蛋白,而不是人工胶体㊂而晶体液中,由于含氯较少的有更少的肾功能损伤风险和需要肾替代技术(R R T)的风险[29],故提倡应用含氯较少的晶体液㊂7.2感染控制感染源控制就是清除感染的组织㊁引流脓肿和去除感染的植入物,可以经皮或手术治疗㊂不恰当的感染源控制使28天病死率从26.7%增加到42.9%[30]㊂抗生素应用的时间和脓毒症的结局明显相关㊂对于存在低血压的脓毒症患者,每延迟1小时应用抗生素,死亡风险增加7%[31]㊂此外,正确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㊂事实上,抗生素不是没有不良反应,不加区别的应用抗生素也会带来耐药性㊂通常采用降阶梯治疗策略,由于不正确的初始治疗增加死亡风险[32],故首先经验性选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菌㊂然后根据培养的结果,更换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㊂7.3进一步稳定血流动力学和液体反应性评估对于进行了初始液体复苏的患者,若仍存在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进行液体反应性评估㊂评估的方法包括心功能曲线㊁中心静脉压㊁下腔静脉变异度㊁脉搏变异度㊁心输出量变异度等,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可以结合床旁被动抬腿试验进行评估㊂目前床旁超声的发展,为液体反应性的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可视化方案㊂如果这些均不能实现,还可以采用补液试验㊂在初始复苏阶段,正平衡很常见,要警惕液体过负荷㊂一旦到了稳定期,要及时识别,并控制液体入量,采用负平衡策略,可应用利尿剂[33]㊂7.4血管活性药物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维持灌注压㊂平均动脉压的目标为65mmH g以上㊂也有研究认为,80~85 mmH g的平均动脉压和65~70mmH g平均动脉压在生存率上无差别[34]㊂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既往有慢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维持较高的血压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降低㊂去甲肾上腺素仍就被推荐为一线用药㊂如果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血压的目标应当提高㊂血管加压素能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应用,但不影响病死率[35]㊂两个新型的血管活性药物,分别是s e l e p r e s s i n[36]和a n g i o t e n s i nⅡ[37],都在临床试验阶段㊂它们可以升血压,并减少去甲肾上腺的用量㊂它们对患者预后影响,目前正在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期待临床试验结果,也许将来会成为感染性休克的首选用药㊂脓毒症时会出现心肌抑制,可以是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的抑制,一般发生在早期,往往具有可逆性㊂血管活性药物可应用于心输出量下降的患者㊂常规应用并不提倡,特别是心功能状态未知的情况下㊂2016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脓毒症休克的患者常规应用左西孟旦并不能改善脏器功能,甚至是有害的[38]㊂7.5营养支持目前尚无证据明确营养的时机和方式㊂近期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不能获益[39]㊂甚至有研究表明,对于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与肠外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有更高胃肠并发症的风险,提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能是有害的[40]㊂7.6糖皮质激素新近两个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A P R O C C H S S试验[41]和A D R E N A L[42]试验,旨在研究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影响㊂两个试验共纳入5041例患者,主要终点为90天病死率㊂A P R O C C H S S试验证实小剂量激素使90天病死率降低6%,而A D R E N A L试验结果为阴性㊂其原因为A D R E N A L试验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的时间较晚,接受激素的时间在已经发生休克1天以后,而A P R O C C H S S试验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的时间在24小时内㊂其他的原因包括激素的种类㊁剂量㊁给药方式的不同等[43]㊂就目前证据,对于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推荐早期(如休克刚发生)㊁每6小时持续泵入50 m g氢化可的松,疗程共7天㊂㊃555㊃‘临床荟萃“2018年7月5日第33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8,V o l33,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7体外膜肺氧合(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E C MO) E C MO在脓毒症中的应用有争议[44]㊂肺脏是脓毒症时容易受累的器官,往往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 D S)㊂长期高浓度氧疗容易造成氧中毒,同时机械通气也不能完全改善低氧血症,因此可考虑使用E C MO治疗㊂E C MO的合理应用可以稳定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康复㊂反对E C MO的观点认为,E C MO置管时病原体容易附着于循环管路,造成持续难治性的感染;脓毒症患者常合并血小板活化,全身生理性抗凝血机制破坏和纤溶系统抑制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应用E C MO易发生出血并发症;由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往往有多脏器功能衰竭,E C MO的应用对预后影响有限㊂但是,随着E C MO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病例报道E C MO成功用于脓毒症的患者,如V-V模式应用于H1N1等重症病毒感染的患者[45],而V-A模式应用于伴有脓毒症心肌抑制的患者[46]㊂未来随着E C MO技术的成熟㊁推广,E C MO必将成为脓毒症治疗的重要措施㊂总之,脓毒症从概念㊁病理生理机制㊁分子标志物以及治疗等多方面都在不断深入研究中,人们对脓毒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期望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生存率㊂参考文献:[1]S h a n k a r-H a r iM,P h i l l i p sG S,L e v y M L,e t a l.D e v e l o p i n g an e w d e f i n i t i o n a n d a s s e s s i n g n e w c l i n i c a lc r i t e r i af o rs e p t i cs h o c k:f o rt h et h i r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s e n s u s d e f i n i t i o n sf o rs e p s i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s e p s i s-3)[J].J AMA,2016,315(8):775-787.[2] V i n c e n t J L,R e l l o J,M a r s h a l l J,e t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o f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o u t c o m e s o f i n f e c t i o n i n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s[J].J AMA,2009,302(21):2323-2329.[3]S p r u n g C L,S a k r Y,V i n c e n tJ L,e ta l.A n e v a l u a t i o n o fs y s t e m i c i n f l a mm 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s y n d r o m es i g n s i nt h eS e p s i sO c c u r r e n c eI n A c u t e l yⅢP a t i e n t s(S O A P)s t u d y[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06,32(3):421-427.[4] H eX L,L i a oX L,X i eZ C,e ta l.P u l m o n a r y I n f e c t i o nI sa nI n d e p e n d e n tR i s kF a c t o r f o rL o n g-T e r m M o r t a l i t y a n dQ u a l i t yo f L i f e f o r S e p s i s P a t i e n t s[J].B i o m e d R e s I n t,2016,4213712.[5] Z h o u J,Q i a nC,Z h a oM,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 o u t c o m e o fs e v e r e s e p s i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 i n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si nm a i n l a n dC h i n a[J].P L o SO n e,2014,9(9):e107181.[6] A n g u s D C,L i n d e-Z w i r b l e WT,L i d i c k e r J,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i n 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a n a l y s i s o fi n c i d e n c e,o u t c o m e,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c o s t s o f c a r e[J].C r i t C a r eM e d,2001,29(7):1303-1310.[7] B r u n-B u i s s o nC,M e s h a k aP,P i n t o nP,e t a l.E P I S E P S I S:ar e a p p r a i s a l o f t h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 o u t c o m e o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i nF r e n c h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s[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04,30(4):580-588.[8] F i n f e rS,B e l l o m o R,L i p m a n J,e t a l.A d u l t-p o p u l a t i o ni n c i d e n c eo fs e v e r e s e p s i si n A u s t r a l i a n a n d N e w Z e a l a n d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 s[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M e d,2004,30(4):589-596.[9] V i n c e n t J L,S a k rY,S p r u n g C L,e ta l.S e p s i s i n E u r o p e a n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u n i t s:r e s u l t s o f t h eS O A Ps t u d y[J].C r i tC a r eM e d,2006,34(2):344-353.[10] C h e n g B,X i eG,Y a oS,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i n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s u r g i c a l p a t i e n t s i nt e nu n i v e r s i t y h o s p i t a l s i nC h i n a[J].C r i tC a r eM e d,2007,35(11):2538-2546.[11] T y a c kP L,C a l a m b o k i d i sJ,F r i e d l a e n d e r A,e ta l.F o r m a lC o mm e n t o nS c h o r rG S,F a l c o n eE A,M o r e t t iD J,A n d r e w sR D(2014)F i r s tL o n g-T e r m B e h a v i o r a lR e c o r d s f r o m C u v i e r'sB e a k e d W h a l e s(Z i p h i u sc a v i r o s t r i s)R e v e a lR e c o r d-B r e a k i n gD i v e s.P L o S O n e,9(3):e92633[J].P L o S O n e,2015,10(12):e0142287.[12] H o t c h k i s sR S,K a r l I E.T h e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s e p s i s[J].NE n g l JM e d,2003,348(2):138-150.[13] H o t c h k i s s R S,M o n n e r e t G,P a y e n D.S e p s i s-i n d u c e di mm u n o s u p p r e s s i o n:f r o m c e l l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s t oi mm u n o t h e r a p y[J].N a tR e vI mm u n o l,2013,13(12):862-874.[14] H o t c h k i s s R S,O p a l S.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f o r s e p s i s--a n e wa p p r o a c ha g a i n s t a na n c i e n t f o e[J].NE n g l JM e d,2010,363(1):87-89.[15] C a r s e t t i A,A y a H D,P i e r a n t o z z i S,e t a l.A b i l i t y a n de f f i c i e n c y o f a n a u t o m a t i c a n a l y s i s s o f t w a r e t o m e a s u r e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p a r a m e t e r s[J].JC l i nM o n i t C o m p u t,2017,31(4):669-676.[16]S i n g e r M.T h er o l eo f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d y s f u n c t i o ni ns e p s i s-i n d u c e dm u l t i-o r g a n f a i l u r e[J].V i r u l e n c e,2014,5(1):66-72.[17]姚咏明,张艳敏.脓毒症发病机制最新认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7):678-683.[18]S i mm o n s J,P i t t e t J F.T h ec o a g u l o p a t h y o f a c u t es e p s i s[J].C u r rO p i nA n a e s t h e s i o l,2015,28(2):227-236.[19] Z h e n g Z,J i a n g L,Y eL,e t a l.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p r e s e p s i n f o rt h ed i a g n o s i so fs e p s i sf r o m S I R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n n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2015,5(1):48. [20]S h o z u s h i m aT,T a k a h a s h i G,M a t s u m o t oN,e t a l.U s e f u l n e s so f p r e s e p s i n(s C D14-S T)m e a s u r e m e n t sa sa m a r k e rf o rt h ed i a g n o s i s a n d se v e r i t y of s e p s i s t h a t s a t i s f i e d d i a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o fs y s t e m i ci n f l a mm 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s y n d r o m e[J].JI n f e c tC h e m o t h e r,2011,17(6):764-769.[21]I c a r d iM,E r i c k s o nY,K i l b o r nS,e t a l.C D64i n d e x p r o v i d e ss i m p l e a n d p r e d i c t i v et e s t i n g f o rd e t e c t i o n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s e p s i s a n d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i nh o s p i t a l p a t i e n t s[J].JC l i n㊃655㊃‘临床荟萃“2018年7月5日第33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8,V o l33,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i c r o b i o l,2009,47(12):3914-3919.[22] G u W J,Z h a n g Z,B a k k e rJ.E a r l y l a c t a t ec l e a r a n c e-g u i d e d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p s i s:a m e t a-a n a l y s i s w i t h t r i a l s e q u e n t i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15,41(10):1862-1863.[23] C a s s e r l y B,P h i l l i p s G S,S c h o r r C,e t a l.L a c t a t em e a s u r e m e n t s i ns e p s i s-i n d u c e dt i s s u eh y p o p e r f u s i o n:r e s u l t sf r o m t h eS u r v i v i ng S e p s i sC a m p a i g nd a t a b a s e[J].C r i tC a r eM e d,2015,43(3):567-573.[24] D e l l i n g e rR P,L e v y MM,R h o d e sA,e ta l.S u r v i v i n g S e p s i sC a m p a i g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m a n a g e m e n to fs e v e r es e p s i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2012[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M e d,2013, 39(2):165-228.[25] L e v y MM,E v a n s L E,R h o d e s A.T h e S u r v i v i n g S e p s i sC a m p a i g nB u n d l e:2018u p d a t e[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18,44(6):925-928.[26] M a i t l a n dK,K i g u l i S,O p o k aR O,e t a l.M o r t a l i t y a f t e r f l u i db o l u s i n A f r ic a nc h i ld re n w i t hs e v e r e i nf e c t i o n[J].N E ng l JM e d,2011,364(26):2483-2495.[27] A n d r e w sB,S e m l e r MW,M u c h e m w aL,e ta l.E f f e c to fa ne a r l y r e s u s c i t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o ni n-h o s p i t a l m o r t a l i t y a m o n ga d u l t sw i t hs e p s i s a n dh y p o t e n s i o n:a 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J AMA,2017,318(13):1233-1240.[28] P e r n e rA,H a a s e N,G u t t o r m s e n A B,e ta l.H y d r o x y e t h y ls t a r c h130/0.42v e r s u sR i n g e r's a c e t a t e i n s e v e r e s e p s i s[J].NE n g l JM e d,2012,367(2):124-134.[29] Y u n o sNM,B e l l o m oR,H e g a r t y C,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t w e e na c h l o r i d e-l ib e r a l v sc h l o r id e-re s t r i c t i v e i n t r a v e n o u sf l u i d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a n dk i d n e y i n j u r y i n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a d u l t s[J].J AMA,2012,308(15):1566-1572.[30] M a r s h a l l J C,M a i e rR V,J i m e n e z M,e t a l.S o u r c e c o n t r o l i n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a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r e v i e w[J].C r i t C a r e M e d,2004,32(11S u p p l):S513-526.[31] K u m a r A,R o b e r t s D,W o o d K E,e t a l.D u r a t i o n o fh y p o t e n s i o nb e f o r e i n i t i a t i o no f e f f e c t i v e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t h e r a p yi s t h ec r i t i c a ld e t e r m i n a n to fs u r v i v a l i nh u m a ns e p t i cs h o c k[J].C r i tC a r eM e d,2006,34(6):1589-1596.[32]S i n g e r M.A n t i b i o t i c sf o r S e p s i s:D o e s E a c h H o u r R e a l l yC o u n t,o r I s I t I n c e s t u o u s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J].A m 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17,196(7):800-802.[33] H o s t eE A,M a i t l a n d K,B r u d n e y C S,e ta l.F o u r p h a s e so fi n t r a v e n o u sf l u i d t h e r a p y:a c o n c e p t u a l m o d e l[J].B r JA n a e s t h,2014,113(5):740-747.[34] A s f a rP,M e z i a n i F,H a m e l J F,e t a l.H i g hv e r s u s l o w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t a r g e t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s e p t i cs h o c k[J].N E n g lJM e d,2014,370(17):1583-1593.[35] R u s s e l l J A,W a l l e y K R,S i n g e r J,e t a l.V a s o p r e s s i nv e r s u sn o r e p i n e p h r i n e i n f u s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s e p t i cs h o c k[J].NE n g l JM e d,2008,358(9):877-887.[36] R u s s e l l J A,V i n c e n tJ L,K j o l b y e A L,e ta l.S e l e p r e s s i n,an o v e l s e l e c t i v e v a s o p r e s s i n V1A a g o n i s t,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s u b s t i t u t ef o r n o r e p i n e p h r i n e i n a p h a s e I I a r a n d o m i z e d, p l a c e b o-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i n s e p t i c s h o c k p a t i e n t s[J].C r i tC a r e, 2017,21(1):213.[37]J a n s s e n sU.A n g i o t e n s i nⅡ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v a s o d i l a t o r ys h o c k[J].NE n g l JM e d,2017,377(26):2603-2604. [38] G o r d o nA C,P e r k i n sG D,S i n g e rM,e t a l.L e v o s i m e n d a n f o r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a c u t e o r g a n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s e p s i s[J].NE n g l JM e d,2016,375(17):1638-1648.[39] H a r v e y S E,P a r r o t tF,H a r r i s o n D A,e ta l.A m u l t i c e n t r e,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a n d c o s t-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e a r l y n u t r i t i o n a l s u p p o r t v i a t h ep a r e n t e r a lv e r s u st h ee n t e r a lr o u t ei n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C A L O R I E S)[J].H e a l t hT e c h n o lA s s e s s,2016,20(28):1-144.[40] R e i g n i e rJ,B o i s r a m e-H e l m s J,B r i s a r d L,e t a l.E n t e r a lv e r s u s p a r e n t e r a le a r l y n u t r i t i o n i n v e n t i l a t e d a d u l t s w i t hs h o c k:a 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m u l t i c e n t r e,o p e n-l a b e l, p a r a l l e l-g r o u p s t u d y(N U T R I R E A-2)[J].L a n c e t,2018,391(10116):133-143.[41] A n n a n eD,R e n a u l tA,B r u n-B u i s s o nC,e t a l.H y d r o c o r t i s o n ep l u sF l u d r o c o r t i s o n e f o rA d u l t sw i t hS e p t i c S h o c k[J].NE n g l JM e d,2018,378(9):809-818.[42] V e n k a t e s h B,F i n f e r S,C o h e n J,e t a l.A d j u n c t i v e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e p t i c s h o c k[J].NE n g lJM e d,2018,378(9):797-808.[43] M a r i kP E.T h e r o l e o f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s a s a d j u n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f o r s e p s i s i n t h em o d e r ne r a[J].L a n c e tR e s p i rM e d,2018J u l10.p i i:S2213-2600(18)30265-0.[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 [44]左姝,于凯江,王洪亮,等.E C MO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6):3190-3192. [45] M a c L a r e n G,C o v e M,K o f i d i s T.C e n t r a l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 f o r s e p t i c s h o c k i n a n a d u l tw i t hH1N1i n f l u e n z a[J].A n nT h o r a c S u r g,2010,90(3):e34-35.[46] P e r d u eS M,P o o r e B J,B a b u A N,e ta l.S u c c e s s f u lu s eo f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s u p p o r t i ns e v e r e s e p t i cs h o c kw i t ha s s o c i a t e d a c u t e c a r d i o m y o p a t h y[J].JC a r dS u r g, 2018,33(1):50-52.收稿日期:2018-07-24编辑:张卫国㊃755㊃‘临床荟萃“2018年7月5日第33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8,V o l33,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期专题导读董士民,本期执行主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㊁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㊂中国医师协会急诊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委,感染与休克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国际保健医疗促进会急诊分会常委㊂河北省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㊂临床研究方向为脓毒症,科研方向为危重病心肌损伤㊂脓毒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高达25%~50%㊂早期识别和处理有助于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㊂自1994年美国胸科学会提出 挑战脓毒症运动 以来,尽管个别文献报道脓毒症的病死率有一定的下降,脓毒症患者的结局在总体范围内并没有明显改变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脓毒症的早期识别缺乏足够认识,不能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再者就是对脓毒症的一些病生理机制还不够明确㊂本期特别发表了与脓毒症相关的述评和临床研究结果,以期增加读者对脓毒症的认识和理解㊂在秦延军撰写的 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一文中,引用最新文献概述了脓毒症概念的变迁和脓毒症最新定义的3.0版本;并就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识别与评估㊁新型生物标志物㊁液体复苏进展㊁糖皮质激素应用等进行了阐述㊂这些均是脓毒症的前沿问题㊂在李瑞杰的 脓毒症低血容量的管理 一文中,重点叙述了脓毒症低血容量的形成原因以及血管张力的作用;液体治疗的时机和目标以及液体的容积和类型,血管加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影响血压的机制,并提出了7项目前存在的问题㊂田文龙的 左西孟旦治疗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的M e t a分析 一文中,采用M e t a分析评价左西孟旦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中的疗效㊂研究共纳入13项研究,491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能显著降低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降低乳酸及肌钙蛋白I的水平,增加心脏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㊂M e t a分析证据支持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中应用左西孟旦㊂在宋中海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及中性粒细胞C D64对脓毒症病情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 一文中,纳入72例脓毒症患者,检测入院后24小时内㊁第7天血清降钙素原(p r o c a l c i t i o n i n,P C T)㊁T淋巴细胞亚群㊁中性粒细胞C D64百分比等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 P A C H 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 O F A),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以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㊂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均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且多项指标联合对预后判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㊂在张延威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一文中,对60例脓毒症诱导的A R D S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血P C T㊁B型脑钠肽(B N P)㊁C反应蛋白(C R P)等指标,并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㊁E I C U住院时间以及28天病死率㊂徐瑞山在 重度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文中,对90例重度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因子进行分析,外周血中多个免疫因子水平出现异常,白细胞介素-6(I L-6)和I L-18对预测脓毒症的死亡风险有较高的诊断效能㊂本期脓毒症专题着眼于当今脓毒症的难点与热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读性强㊂(张卫国)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的研究进展
起 的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 ( S y s t e mi c i n f l a mm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 s y n d r o me , S I R S ) 过 程 中, G一菌 细胞 壁 成
1 . 1 . 1 mC D1 4 C D1 4是 TO D D于 1 9 8 1 年 从人单 核细胞 表 面首次 发 现 的 , 是存 在 于单 核 细 胞 以及 巨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5 —1 7 )
白细 胞 分 化抗 原一 1 4 ( C D1 4 ) 的研 究 进 展
刘 波 , 田 真。 综述, 李春 盛 审校
( 1 . 首 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朝 阳 医院 急 诊 科 , 北京 1 0 0 0 2 0 ; 2 . 吉 林 大 学 中 日联 谊 医 院 心 血 管 内科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3 3 )
多糖受 体 ( L P S受 体 ) 使 细 胞 活 化 并 表 达 多 种 蛋 白
编码基 因。这些 基 因 表达 产 物 能 引起 败 血 症 、 组 织
器官 损伤 甚至感 染性 休克 和 死亡 。 目前认 为 , C D1 4
是 L P S的 主要 受 体 之一 。C D1 4包 括可 溶 性 C D1 4 ( s o l u b l e C D1 4 , s C D1 4 ) 和膜 结 合 性 C D 1 4( me m—
l e i o my o s a r c o ma r e g r e s s i o n u s i n g a n a r o ma t a s e i n h i b i t o [ J ] r . Ob —
脓毒症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阮正上【摘要】微RNA(microRNA)是一系列单链非编码RNA,可以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来最终达到调控基因表达.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被认为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关系.一些microRNA(miR-223、miR-146、miR-150、miR-4772家族等)能够区分脓毒症患者与正常患者.microRNA存在于血液和尿中,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快速测定,这些与细菌学培养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microRNA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脓毒症预后的指标.许多研究显示部分mircoRNA(miR-200家族、miR-149、miR-146家族等)作用于TLR-NF-κB信号通路,从而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部分microRNA体现出可能干预脓毒症发展的应用前景.因此,积极研究microRNA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加深对脓毒症了解,同时对于可能产生的新的治疗方法有相当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脓毒症;微RNA;炎症反应【作者】阮正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3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炎症“瀑布”反应学说:当致病原侵入或损伤组织后可迅速激活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导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并且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即免疫麻痹。
虽然针对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nuclear factor-κB,TLR-NF-κB)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发展过程研究颇多,但根据此理论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内毒素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使用的效果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有效[1]。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显示,脓毒症的病死率为22%~55%,虽然近年来逐渐下降,但是其发病率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因此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脓毒症最新指南提出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概念,以预测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
但有研究表明,qSOFA评分对早期风险评估具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可能会导致对部分患者延迟开始适当的管理。
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来判别脓毒症,故积极寻找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的指标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尽早干预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为此,研究者分析总结了降钙素原(PCT)、抑癌蛋白M(OSM)、白细胞介素(IL)-26、IL-17P、IL-37、巨噬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IM/CD5L)、生化分化因子-15(GDF-15)等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1PCT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3kDa,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和分泌的降钙素前体物质在细胞内被蛋白水解酶裂解为活性激素。
既往有研究提示,PCT可作为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升高通常早于C反应蛋白(CRP),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
PCT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以及监测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它的连续测量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监测生物标志物,以指导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并且它也被证明与微生物侵袭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事实上,PCT可以作为抗菌管理的有用工具,其使用可以明显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但在诊断侵袭性细菌感染及其严重程度评估中,PCT水平并不是最佳的,由于脓毒症病程中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区分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不可能仅靠PCT就可以鉴别是否为细菌感染。
PCT可能是早期识别脓毒症的一个有用指标,但它不能被推荐作为脓毒症诊断的单一生物标志物,医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评估来明确诊断。
2OSMOSM是IL-6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最初被认为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独特活性。
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沈雯雯;刘琴;黄凯;姜小敢;陈尚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28)10【摘要】目的评估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又称Presepsin)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AKI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定义的分期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AKI 1期组(34例)、AKI 2期组(36例)和AKI 3期组(40例),选择同期53例非AKI患者为对照组。
不同组别患者再根据有无脓毒症进一步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血浆Presepsin 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resepsin对AKI患者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采用约登指数找出最佳临界值。
结果脓毒症组Presepsin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非脓毒症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损伤的加重,Presepsin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
AKI 3期组患者Presepsin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Presepsin水平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非AK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resepsin可以作为AKI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但应根据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采用不同阈值。
【总页数】5页(P46-50)【作者】沈雯雯;刘琴;黄凯;姜小敢;陈尚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重症医学科;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R446.11;R319【相关文献】1.急性创伤患者监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降钙素原及乳酸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联合q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4.血清降钙素原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联合血培养应用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5.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脓毒症治疗
可以采用增加输液、血管活性药物和输 血等手段,以达目标。一项临床研究共有 263例患者被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28d病 死率分别为33.3%与49.2%;60d病死率分 别为44.3%与56.9%(P=0.04-0.009)。
脓毒症治疗
(2)严格控制血糖:2001年由法国学者 Berghe报告,强调严格控制危重病人血糖 在生理范围内(D级)。
脓毒症治疗
(4)小潮气量通气:2000年由美国ARDS协 作网报告,推荐对ARDS和ALI病人使用 6ml/Kg的小潮气量进行通气,气道压力控 制在30cmH2O以下, 为避免高碳酸血症,主 张增加呼吸频率,允许达到35次/min(B级)。
脓毒症治疗
有研究证明:使用VC模式、TV6ml/Kg、 平台压≤30cmH2O的通气策略较经典通气 (TV12ml/ Kg;平台压<50 cmH2O)获得更 好的预后。该研究共有10个ICU的861例 患者被纳入,院内病死率为31%与 39.8%(P=0.007); 28d患者脱机的天数为 12d与10d(P=0.007); 28d脱机患者的 比例为65.7%与55%(P=0.001)。
生儿成为易感人群 有创介入治疗增加 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株产生增加
脓毒症来源
胃肠道
口咽部 各种导管 静脉输液管道 受污染的吸入性治疗仪器
脓毒症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肺 腹腔 泌尿道 皮肤软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
发生脓毒症的高危病人
肿瘤、白血病、中性粒细胞减少者、糖尿病、
肝硬化、艾滋病患者 经过大手术或介入手术者 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滥用者 外伤、多处骨折患者
脓毒症治疗
乌司他丁具有拮抗几种毒性介质作用,不 但不会造成特异性免疫功能损害而且还 促进其恢复
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脓毒症目前被认为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从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炎症性疾病。
目前可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资源有限。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虽然可以帮助诊断脓毒症,识别高死亡风险的患者,但它不是针对脓毒症的特定工具。
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策略也有限,主要为支持性而非治愈性治疗,以抗感染、维持器官灌注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器官功能支持为主。
因此,生物标志物的运用可能在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被发现,迄今已确定的生物标志物超过250种。
本文结合研究进展,汇总了对有助于脓毒症早期诊断或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潜在价值的标志物。
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由IL-6和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经肝脏产生的一种五聚体蛋白,正常健康人群体内含量很低,在炎症刺激或急性感染时,4-6 h开始逐渐升高,24-48 h可升高到基线的数十倍。
CRP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之一,其敏感度高、但缺乏特异性。
总体而言,CRP具有鉴别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的能力,但诊断效力中等;当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联合预测时可明显提高脓毒症的诊断效能。
PCTPCT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降钙素前体激素。
正常健康人群中,PCT含量极低,当病毒感染或轻度细菌感染,PCT值正常或轻度增加。
当机体遭受严重感染或演变为脓毒症时,2-4 h 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可超过基线的数百甚至数千倍。
PCT 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作用。
有研究表明,患者 CRP>59.25 mg/L(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65.4%)或PCT>2.44 ng/mL(敏感度为 77.1%,特异度为 68.4%)时可被诊断为革兰阴性细菌性脓毒症,而小于前述数值可被诊断为革兰阳性细菌性脓毒症。
CD14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CD14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CD14在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CD14成为治疗脓毒血症的潜在有效方法。
此外CD14在调节树突细胞凋亡、预测心血管事件及评估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sCD14同时也是检测感染预测脓毒血症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
用某些生物制品治疗脓毒血症时,CD14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深入了解CD14对于临床治疗有关疾病有着深远意义。
标签:CD14;脓毒血症;LPS;树突细胞1 对CD14的认识CD14分为mCD14和sCD14。
在1982年的第一次白细胞分型会议上根据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上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的不同,CD14(mCD14)作为辨别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血统的一个有用标志。
CD14也会表达于其它细胞的表面,它包括中性粒细胞、软骨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齿龈成纤维细胞、人肠上皮细胞。
LPS是革兰染色阴性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他包含一个O糖链,由核心低聚糖和脂质组成[1]。
人类CD14基因包含两个外显子,其编码多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356个氨基酸,成熟的蛋白表达为糖基磷脂酰肌醇固定在细胞表面的分子,他缺少跨膜区域。
1990年55 kDa糖蛋白CD14被确定为内毒素脂多糖的识别受体。
CD14在检测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
mCD14位于免疫效应细胞表面,其作为脂多糖(lps)、肽多糖、磷酸壁酸、脂肽和多种其他微生物信号转导受体。
该分子也能识别热休克蛋白60、神经酰胺、磷脂类、脂蛋白、和受条理作用的微粒等内源性配体[3]。
2 CD14与感染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尤其是化疗的肿瘤患者,如何及时有效的监测严重的细菌感染或者预测脓毒血症以及由其引起的死亡是个重要的问题,有学者在研究癌症儿童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怎样快速安全预测脓毒血症时发现当这些患者伴有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时,他们的SCD14水平明显增高,那些即将在15天之内死去患有癌症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sCD14也很高,sCD14水平与白细胞水平没有相关性。
急性创伤患者监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
急性创伤患者监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杨彪;王瑶;高婷;赵晓光【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创伤性患者监测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急性创伤性脓毒症患者5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15例和非脓毒症患者4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检测其入院时血清presepsin、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根据患者入院24h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各组指标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的高危因素.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各炎症指标对脓毒症诊断的价值.对presepsin和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脓毒症存活组46例患者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变化,进行预后监测评价.结果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presepsin、PCT、CRP、WBC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均<0.05),严重脓毒症患者的presepsin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年龄、presepsin升高和PCT升高是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resepsi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77,以587.50pg/ml为临界值,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5.6%.presepsin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4,P<0.05).结论presepsin可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之一,还可进行脓毒症预后的监测.【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急性创伤;presepsin;脓毒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作者】杨彪;王瑶;高婷;赵晓光【作者单位】710077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710077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710077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710077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66.5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杨吉林吴先正【摘要】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急诊科经常处理的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几年,降钙素原被用作诊断脓毒症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尽管它与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特异性有限,在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会升高。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的糖蛋白。
初步报道显示脓毒症患者体内的sCD14-st水平比健康者体内的sCD14-st显著升高。
【关键词】脓毒症; C反应蛋白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Progress of soluble CD14-st in sepsis Yang Jilin, Wu Xianzheng.Emergency Medicine, Shanghai TongjiHospital, Shanghai 20006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Jilin, Email: 1132410@【Abstract】 Sepsis,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frequent conditions with high mortality, theirearly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s one of the keys to improve survival. Procalcitonin (PCT)has been used as a biomarker in septic patients and although it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infections, it haslimited specificity, and can be elevated in other scenario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Soluble CD14 (or Presepsin) is the free fragment of a glycoprotein expressed onmonocytes/macrophages. Preliminary reports suggest that levels of soluble CD14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septic patients compared to healthy individuals.【Key words】 Sepsis; C-reactive protein; sCD14-st; Procalcitonin; Interleukin-6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有创技术、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使用的增多,脓毒症和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脓毒症和MODS仍是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的主要疾病[1]。
许多研究都报道了在脓毒血症早期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之一。
血培养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被普遍使用,通常需要3~7 d获得结果,而且阳性率低。
生物学标记物是脓毒症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几年,降钙素原被用作诊断脓毒症的生物学标记物,尽管它与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特异性有限。
人体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浓度在多种情况下都会升高,例如严重创伤、外科侵入性操作、严重烧伤,都会引起降钙素原暂时升高,同时要警惕假阳性结果。
因此,需要寻找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09.034作者单位:200065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内科通讯作者:杨吉林,Email: 1132410@ 更加可靠地用于诊断脓毒症的生物学标记物[2]。
CD14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的糖蛋白,是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受体,感染期间激活炎症的瀑布反应。
多项研究证实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在脓毒症的诊断、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sCD14-st来源及结构CD14最初由Todd等[3]在1981年从人单核细胞表面首次发现,是存在于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首次发现于细胞膜的表面,故称为膜CD14(mCD14)。
已经证实人类CD14基因在染色体5q23~31位点上,由3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主要结构识别特征为N-末端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单位,在识别脂多糖(LPS)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1985年Maliszewski 等[4]在人血浆中发现了与mCD14结构相似的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
大量研究发现sCD14在人类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所以日益受到重视。
sCD14是一种糖蛋白,其蛋白质多肽链结构较mCD14少8个氨基酸(mCD14由356个氨基酸组成),同时不含磷脂酰肌醇,分子量为48 kDa,较mCD14小。
sCD14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血液与尿液中,约占机体全部CD14含量的99%左右[5],其正常血清中的浓度为2~6 μg/ml。
体内sCD14合成方式有两种:(1)由内源性酶促反应(由蛋白酶或磷脂酶催化),使mCD14分解(脂类PI部分)脱落形成;(2)由CD14基因转录、合成的CD14蛋白,不进行PI化或者逃脱PI化,直接分泌入血。
sCD14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直接释放出来[6]。
sCD14在血浆中被蛋白酶切割,其N 端13 000相对分子质量的片段构成sCD14亚型(sCD14-st),最近被新命名为presepsin[7]。
二、影响sCD14-st表达的因素sCD14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LPS可直接诱导sCD14的表达,通过介导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等来调节其表达。
血浆IL-6和sCD14增加依赖于LPS的剂量。
既往研究发现在CAR模型中,血浆中的IL-6和sCD14取决于LPS 的剂量。
CAR模型中IL-6在3 h的水平的变化和血浆中sCD14在6 h的增加非常相似,都依赖于LPS 的剂量。
外源TNF-α在体内对CD14的表达起正反馈调节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在CAR内毒素休克模型中TNF-α的增加是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TNF-α可能是CAR内毒素休克模型中sCD14水平增高的因素之一。
三、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sCD14浓度变化与内毒素水平具有密切关系[8]:LPS一方面可上调sCD14的细胞表达以及增加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4脱落[9],产生级联放大全身炎症反应;另一方面,sCD14通过高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而自身消耗。
另外,sCD14对中性粒细胞也具有双重效应,在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条件下,sCD14与LPS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中性粒细胞,而在高LBP时通过竞争性抑制LPS 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进而抑制LPS对炎症细胞的激活[10]。
有学者观察到sCD14是介导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的重要物质。
对于内皮细胞等mCD14阴性细胞LPS主要通过与sCD14结合的方式激活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释放IL-1、IL-6等来对LPS产生应答。
sCD14与LPS/LBP复合物结合或直接与LPS结合,形成复合物(类似LPS/LBP复合物),再将LPS信息传递给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当sCD14与LPS结合时,可减少LPS与mCD14的结合,调节单核细胞等的细胞反应。
LPS与LBP 结合形成LPS-LBP复合物,然后与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的mCD14结合,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酪氨酸磷酸化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使转录因子如NF-κB等活化,从而引起多种相关基因转录,炎性介质释放。
四、sCD14-st的检测血培养诊断脓毒症费时长,检测周期48~72 h,并且阳性率低。
PCT在感染后4 h升高,8~24 h 缓慢达平台期,峰值多出现在感染1 d后。
与PCT 相比,sCD14-st在脓毒症时升高更早、速度更快。
日本的Mitsubishi公司研制了一种PATHFAST®Presepsin测定仪,PATHFAST® Presepsin是一种化学发光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用于定量检测全血或血浆中sCD14-st的浓度。
分析仪工作原理:测定仪中有一种由鼠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兔多克隆抗体包裹的磁性颗粒。
鼠单克隆抗体、兔多克隆抗体由Mochida 生物制药公司提供。
磁性颗粒(JSR,日本东京)被鼠单克隆抗体包裹,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兔多克隆抗体通过使用顺丁烯二酰亚胺铰链的方法将抗体的Fab片段与碱性磷酸酶结合获得。
Presepsin浓度测定仪由氨基酸成分分析仪来工作[2]。
基于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原理的PA THFAST Presepsin分析系统检测时间只需21 min,准确性和ELISA相当,而且可以使用血浆、肝素抗凝血清、肝素抗凝全血、EDTA抗凝血清作为检测标本[2]。
五、sCD14-st在脓毒症诊断、病情监测中的意义1. 正常参考值的划分,判断脓毒症的阈值划分:法国巴黎Chenevier-Gobeaux等[11]招募了急诊科没有罹患急性感染的144例患者,以及54例健康的志愿者。
研究发现,sCD14-st浓度的百分位数P95是750 ng/L,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sCD14-st是有意义的升高[470(380~601)ng/L vs. 300(201~457)ng/L]。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升高明显,年龄是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之,sCD14-st随着年龄和肾功能恶化而升高。
因此对于特定的人群需要设定合适的域值。
Okamura等[2]研究了来自127例健康志愿者的肝素化血浆样品,发现sCD14-st的浓度介于92.7~398 pg/ml,百分位数P95是333 pg/ml。
Mussap等[12]最近描述了26名早产新生儿的初步参考范围,平均偏差值是578(453~796)ng/L,作者最后提到对于26例早产儿初步参考范围是255~1 144 ng/L,这样宽的范围与研究对象数量少有关。
这也与新生儿炎症标记物升高有关,如降钙素原的趋势[13]。
老年人群中降钙素原基线水平升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升高与老年人的低度炎症有关[11]。
sCD14-st和其他的生物学标记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IL-6)类似,在年长的人群中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