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固体的熔化规律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73aa904a5e9856a5612602c.png)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
2.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
3.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
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
问题探究: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提示:这种加热方式叫作“水浴加热”,目的是:(1)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2)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
2.比较图甲和图乙,会发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不同?提示: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提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最后全部变成液态,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非晶体凝固过程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全部变成固态,此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
练习: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68cb4401f69e31433294a1.png)
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猜想假设:
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五、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六、交流评估:(第二课时完成)
1.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结论与设想的差异?和其他小组结果是否相同?有没有可能出错?
2.
(1
(2
AB
BC
CD。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c524f8e518964bcf847cd9.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名称: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猜想假设: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一.试验器材:二.实验目的:海波(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三.实验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各位置要适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用时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2)对试管中物质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到试管底部或侧壁。
(4)注意实验安全。
如意外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灭火。
(5)实验中人员分工: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混合)、记录数据、安全员关顾好仪器,防止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课本(P54图3、2-1)由安装。
(2)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观察物态变化、记录温度。
(三报一记录到位)①待海波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②待蜡加热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五、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六、交流评估:(第二课时完成)1.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结论与设想的差异?和其他小组结果是否相同?有没有可能出错?2.凝固过程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液体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七、巩固练习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1c16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2.png)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设计实验将海波和石蜡砸碎分别放入两个大试管中,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两试管中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海波和石蜡开始熔化时及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并绘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
(3)测量工具:温度计、停表。
(4)进行实验①试管内的海波和石蜡及烧杯内的水尽量多一些。
①本实验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操作效果较好。
大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注意观察物质的状态。
①你能试着在图中画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图象吗?(5)实验结论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固液共存态)。
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_______(不变)。
①石蜡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升高),它在熔化时的状态、变化是_________(由硬变软,最后变为液体)。
1.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冰的熔化图象是图(选填①或①),其熔点是①;(4)图①中物质在bc之间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①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min;(2)图中C点物体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
6、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专题(含考点、练习、答案)
![6、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专题(含考点、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f635b650e52ea551898f0.png)
6、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专题【考点方向】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如右图,物质从B点才开始熔化,C点结束,BC段才是熔化所用的时间,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
熔点是48℃,AB段BC段CD段均在吸收热量。
2、实验装置要从下而上安装。
3、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不同晶体有不同的熔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经典例题】1、林红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她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为此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实验中,林红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冰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5 min处于________态。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字母)。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3、下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 温度/℃-4-3-2-1000000.51 1.5 2(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3)温度为3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实验04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
![实验04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55eb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3.png)
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1)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停表(2)主要器材作用:①温度计:测物体温度。
②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③停表:记录加热时间3.【设计实验】(1)提出问题:①熔化和凝固发生的条件是什么?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会怎么变化?③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2)猜想假设:点燃蜡烛,蜡烛熔化了;寒冷的夜晚,湖水结冰了。
由此我们猜想熔化要吸收热量,反之凝固则会放出热量。
(3)如何验证你的猜想:①实验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②由此需要什么器材?③怎样组装实验器材?④如何进行实验,收集证据?4. 【器材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5. 【实验步骤】让我们分别加热碎冰(或海波)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1)分别将碎冰和石蜡放入两支试管中,按上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观察碎冰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2)实验时,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等外界条件相同。
每隔相同的时间将测得的温度值及对应状态填入表中,并分别在坐标纸上设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碎冰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6. 【实验表格】7.【实验现象】(1)海波或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石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一直升高。
8.【实验结论】(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一直升高。
9.【注意事项】(1)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试管浸没水中深度要适当。
(3)为保证物质受热均匀,采取:A.水浴法加热;B.用玻璃棒搅拌;C.把物质压成粉末。
1.选用粉末状或较小的固体颗粒的好处:(1)小颗粒固体受热更均匀。
(2)温度计玻璃泡与小颗粒充分接触,测量温度更准确。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c1e03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5.png)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23中考预测与复习建议:本题属于热学板块,对于2023年中考而言,结合实验本身特点来看,应回归教材,熟悉实验过程,以全面扎实掌握基础考点、会分析过程和数据为重点,实验很少作延伸拓展考查,对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较低,预测命题者不会在此板块设置难点、拉分点考查学生,应以送分题的形式考查学生为宜)基础考点梳理1. 实验装置(如图)2. 实验器材及组装(1)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温度计和秒表(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因[(先放酒精灯,再调整石棉网的高度(酒精灯外焰加热)及试管夹的高度,最后调整挂温度计的铁夹(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和侧壁)](3)玻璃棒搅拌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5)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物质的原因:小颗粒固体易受热均匀、便于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物质充分接触3. 实验采用水浴法的优点:a.能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b.被加热物质受热缓慢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4. 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求:试管中所装的物质要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5. 热量的相关计算(Q=cmΔt)6. 熔化过程中内能的相关判断: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逐渐增大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或描绘的图像判断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的方法:分析数据或图像,若某段时间物质吸热时温度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该温度为晶体的熔点;若温度一直升高,则为非晶体8. 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升高9. 实验评价(1)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2)烧杯口出现“白气”和烧杯壁出现小水珠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3)晶体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4)冰熔化后继续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达到沸点后,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不能持续吸热(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不能吸收热量;典型例题赏析1实验结论:(1)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1.在探究冰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应选用图甲中的B (选填“A”或“B”),此装置的好处是受热均匀,有利于控制固体熔化的速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__;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适量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石蜡块.(2)为了完成该实验,除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3)按照实验规范,应按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确保能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提高效率.(4)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判断冰是否正在熔化.(5)小明分别对冰和石蜡进行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①用冰进行实验时,第2 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乙,为-2 ①.①如图丙是小明根据数据绘制的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请在图丁中画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①根据图像可知:在冰和石蜡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冰,它的熔点是0 ①,进一步分析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①冰被加热到第10 min时处于液态.(6)实验中,小明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在安全的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二者温度相同,不发生热传递,冰不会继续吸热,所以会停止熔化__(7)实验过程中,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带来的问题:①无法判断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②无法判断熔化时的温度值;③无法判断熔化所需的时间。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695f94647d27284a7351a5.png)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一、实验探究题1.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______ ,凝固点是 ______ 。
(2)在BC 段,锡处于________ 态;在DE 段,锡处于 _________ 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__ min ,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 热,但温度_______(4)锡从10min 到12min 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 态。
2. 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 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_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_______ ℃,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一时间图象像,得出冰的熔化特点是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物态变化 热和能》实验探究
![《物态变化 热和能》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5e70b783d049649b665884.png)
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命题角度】1、实验装置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5、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及原因: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
6、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
7、判断晶体的熔点。
8、绘制熔化温度——时间曲线。
9、分析图像:判断吸放热特点、各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10、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
【例题】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拓展设问】(5)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6)由图丙可知,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
(7)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时第3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5min 时的内能,这是利用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验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命题角度】1、实验装置2、装置的安装顺序:先酒精的,后铁架台,后温度计。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能触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4、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盖上硬纸板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
5、硬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同。
6、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水中气泡在沸腾前先是少量,且是下面的大、上面的小(如图甲);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下面的小、上面的大(如图乙)。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物理上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6acb5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3.png)
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与论证】 用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根据表格中各 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 连接,便得到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结合 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现象对比
海波
石蜡
(1)AB段:海波为固态,受热温度上升 实验中可见,石蜡先变软,后变稀,最
属的熔点可能是( B )
A.10℃
B.30℃
C.50℃
D.60℃
【解析】金属属于晶体,其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时,金属就会熔化。根据题目表述此金 属的熔点在15℃到45℃之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精析
典例4.(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A.
B.
C.
D.
课堂反馈
3.(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物 质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晶体、非晶体 熔化(凝固)时的图象特点。 3.知道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的熔点和 凝固点相同。
一、问题导入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案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0ba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6.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熔化的概念,知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2.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固体熔化速度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固体熔化实验材料、温度计、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固体熔化的概念1.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固体熔化,熔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1.2 讲解:介绍固体熔化的定义,解释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2.1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2.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2.3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录数据。
第三章:分析实验数据3.1 数据处理:学生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
3.2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析温度-时间图,探讨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四章:影响固体熔化速度的因素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固体熔化速度的因素。
4.2 讲解:介绍影响固体熔化速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4.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2 反思: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固体熔化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设计实验并观察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第六章:固体熔化实验的注意事项6.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熔化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6.2 讲解: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实验器材的清洁、温度计的准确度等。
6.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7.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八章:固体熔化实验的拓展应用8.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固体熔化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807924be1e650e52ea99e2.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名称: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猜想假设: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一.试验器材:二.实验目的:海波(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三.实验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各位置要适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用时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2)对试管中物质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到试管底部或侧壁。
(4)注意实验安全。
如意外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灭火。
(5)实验中人员分工: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混合)、记录数据、安全员关顾好仪器,防止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课本(P54图3、2-1)由安装。
(2)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观察物态变化、记录温度。
(三报一记录到位)①待海波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②待蜡加热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时01234567891011(min)温度(℃)状态五、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六、交流评估:(第二课时完成)1.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结论与设想的差异和其他小组结果是否相同有没有可能出错2.凝固过程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液体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七、巩固练习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含解析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9d571e2bd960590c677d7.png)
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考点聚焦经典例题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8;(2)﹣2;增加;(3)液化;(4)增加【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2)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4)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时特别注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11d57a4b35eefdc9d3331a.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3.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名称: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猜想假设:实验设计:(提供粉末状的海波和蜡这两种固体物质)一.试验器材:二.实验目的:海波(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三.实验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各位置要适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用时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2)对试管中物质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到试管底部或侧壁。
(4)注意实验安全。
如意外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灭火。
(5)实验中人员分工: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混合)、记录数据、安全员关顾好仪器,防止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课本(P54图3、2-1)由安装。
(2)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观察物态变化、记录温度。
(三报一记录到位)①待海波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②待蜡加热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录于表格中。
(4)根据的熔化实验数据,在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根据数据绘制熔化图像,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表格:()时01234567891011(min)温度(℃)状态五、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2.石蜡在熔化前,不断热,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热,温度;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
13【1.26】物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3【1.26】物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8ae628581b6bd97f19ea84.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温度计、水浴加热器、搅拌器、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海波(硫
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中,已分别加入海波和石蜡。
点燃
酒精灯,分别给海波和石蜡加热。
2.由于海波的导热性比较差,加热过程中要不
断搅拌海波。
当温度升到40℃左右,开始每隔半分钟,记录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待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继续记录4-5次,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3.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海波和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后的图象。
实验分析
(1)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熔化前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后温
度不断上升;石蜡在加热的过程中,熔化前、中、后的温度不断上升。
(2)固体熔化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特点
海波的熔化状态为:开始时为固态晶体,之后为固液共存,最后为液态。
石蜡的熔化状态为:开始时即变软,之后一直在熔化状态中,最后变成透明的石蜡液体。
实验结论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重点实验0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解析)
![重点实验0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ce05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f.png)
重点实验02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及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4)器材组装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的目的:使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小颗粒充分接触,温度测量更准确;(2)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缓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②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图1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讨论】6.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9.选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10.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11.试管插入烧杯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①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12.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1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①用温水;②增大酒精灯的火苗;③适当减少水的质量.14.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1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7.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8.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19.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0.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 不变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一直 上升 。
实验探究: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探究: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c2fe7224b73f242336c5f58.png)
探究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探究展示】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2.实验步骤(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3.实验分析:把读取的实验数据记录入表格,并在坐标轴上做出图象.4.实验结论【问题探究】1.在实验中,为什么采用水浴法加热? 提示:(1)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2)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2.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提示: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等.3.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的点用折线相连还是用平滑曲线相连?提示:用平滑曲线相连.4.在给海波或蜡加热时,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很细的颗粒状?提示:便于放入温度计,且温度计能更好地与它们接触,使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为什么不好?怎样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提示: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6.在此实验中描述固体的熔化过程使用了什么重要的方法?有什么优点?提示:图象法.图象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关系.7.海波或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共同点?提示:不同点: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共同点:熔化过程都吸收热量.8.在实验中,熔化完毕后,为什么还要加热几分钟?提示:通过对比便于观察熔化过程中和熔化结束后温度变化的规律.9.观察海波熔化图象,可发现海波熔化后升温变化比熔化前慢,这是什么原因?提示:海波熔化前为固态,熔化后为液态,液态海波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海波的比热容.【典例】(2010·肇庆中考)如图甲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____________;(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探究冰的熔化过程.(1)先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温度及时间值找点,再用平滑的线将各点依次连接,即得温度-时间图象.(2)由题图,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液柱在0℃以上第4刻度线处,故示数为4℃. (3)较大的冰块在测温度时,不能和玻璃泡充分接触,导致温度测量时误差较大;而较小的冰块可以和玻璃泡充分接触,使温度测量较为精确,减小了误差.(4)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而石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答案:(1)如图所示(2)4(3)较小的冰块(4)不同因为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达到熔点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而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考点示例】考点一:对实验设计的考察12版人教八上360教材解读P·205【精讲精析】(1)实验中要采用水浴法加热,使试管里面的冰受热均匀.(2)由表格数据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蜡的温度在不断的上升。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244f501a37f111f0855b34.png)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
岚山区实验中学
杨布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固体熔化时状态的观察,感受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
(2)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测量,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3)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温度曲线的对比研究,归纳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2)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熔化图像的描绘,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
海波和蜡的熔化实验
【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教学主要手段】
1.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表、火柴、温水(35-60)、海波、蜡、记录画图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晶 钻石
黄铁矿 石英
蜂蜡 橡胶
松香 石蜡
固体
晶 体: 有规则结构
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萘、明矾、各种金 属
非晶体: 没有规则结构
松香、玻璃、蜂蜡、 沥青、橡胶
熔化的铜水被倒进模 具中,浇铸成古朴的 工艺品
熔化的玻璃被工艺师 拉成漂亮的工艺品
•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 么不同的规律?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2、物体在吸收热量后,它的温度( B ):
A.一定上升
B.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C.一定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
3410
纯铁 1535
各种钢 1300-1400
各种铸铁 1200左右
铜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海波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232 48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能用锡锅熔化铝吗? 不能
选择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 D
实验器材
1、酒精灯
2、试 管
4、三脚架(铁架台)
6、火 柴
7、温度计
3、烧 杯 5、石棉网 8、计时器
按图装配实验装置
1
2
3
4
1、首先将石棉网放置于三脚架上
(因为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 2、将组装好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3、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海波和石蜡的熔化
设计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5
6
时间/分
7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熔化
1、 固态
液态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熔化规律
晶体Leabharlann 不有熔点同
熔化时温度不变
非晶体 无熔点
熔化时温度升高
相
吸收热量
同
质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
温 度 ℃
240
甲
D乙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
是 210℃ ,熔化时间
220
B
C
是 3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
200
质可能是 非晶体
。
180A 1
2
34
海波/ 0C 物质状态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min 0 1 2 3
松香/ 0C
物质状态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4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温度℃
64
62
62
60
D
60
56
56
52
B
C
52
48
48
A 44
44
40
40
0
2 4 6 8 10 12
海波的熔化图像(图1)
时间/分
0
2石蜡4 的熔6 化8图像10(图122时)间/分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AB段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
样变化?
3、BC段,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4、CD段,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550
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