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5.微观第五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5.微观第五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五章思考题A、B、C详解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1(错)。

它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1.2(对)。

正常利润就是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额,经济利润是在会计利润中再剔除正常利润(或机会成本)后得到的,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1.3 D 经济学上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标准是企业调整生产要素需要的时间。

1.4 C 这是属于规模报酬问题,与长期生产函数有关。

当长期边际成本高于长期平均成本时,长期平均成本上升,对应的是规模报酬递减。

1.5 A 一定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是要求是等产量曲线不变,调整等成本曲线,调整到与等产量曲线相切的位置。

由于题中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和切点,而等产量曲线固定,只能调整等成本曲线,向外移动(即增加成本),直到与等产量曲线相切。

故是增加投入,选A。

1.6 A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

本题中企业购买或使用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正是这部分的有形成本,所以是显性成本,选A。

1.7 D AFC=TFC/Q,由于TFC在短期中固定不变,而Q在不断增加,故AFC 是不断减少的,所以它的曲线是一直趋于下降,选D。

1.8 答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1.9 答案:(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生产者行为理论》课件

《生产者行为理论》课件
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且无法回 收的成本,不应计入决策考虑

生产者的收益函数
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
价格策略
收益函数描述了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 关系,它受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生产者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最大化其 收益,这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市场划分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可能会 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并为每个 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合理定位 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 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营销策略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式,提 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从而获得 竞争优势。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的关系
01
市场结构决定了生产者的竞争环境和 地位,不同的市场结构需要采取不同 的竞争策略。
05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未来发 展与挑战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者行 为理论将进一步与数字化技术融 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
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产者 行为理论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
个性化生产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生产 者行为理论将向个性化生产方向 发展,满足消费者独特的消费需 求。
《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目录
• 生产者行为理论概述 •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 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市场结构与竞争
策略
目录
•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政策与实践 •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生产者行为理论概述
生产者行为理论定义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Producer Behavior Theory)是指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的理论框架。

生产者是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或个体。

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供给行为和市场交互中的决策过程。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1.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这意味着生产者在决策过程中总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生产组合和销售策略,以达到最大化的利润水平。

2.生产者是理性的。

生产者根据市场条件、成本、收益和需求等因素做出决策,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3.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

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关系,他们在市场中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消费者。

4.生产者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供给。

生产者可以通过增减产量和调整价格来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模型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模型主要包括供给函数和成本函数。

供给函数描述了生产者根据不同价格水平提供的产品数量,成本函数描述了生产者生产产品所需的成本随产量变化的关系。

生产者根据供给函数和成本函数做出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通常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情况下选择产量和价格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生产者可以平衡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

影响生产者行为的因素生产者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竞争状况等。

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的销售情况,生产者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量和价格水平。

2.生产成本:成本是生产者的重要考量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本成本等。

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者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4.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干预会对生产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

5.竞争状况:市场的竞争状况也会对生产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激励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等。

生产者行为理论(PPT 76张)

生产者行为理论(PPT 76张)
•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TPL=Q=f(L) 平均产量:APL=TPL/L=Q/L 边际产量:MPL=△Q/△L或 dQ/dL Q 极大值点,递增 S Qmax 与递减的转折点 TPL
R
TP切线斜率 = MP,如点M TP连线斜率 = AP,如点N 点R切线、连线斜率 = MP&AP 拐点,凸弧与 凹弧的转折点
竞争市场中进行的,法律权利 的初始配置并不影响效率。
4、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
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成本。

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 或服务更有利。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 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中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
技术系数及生产函数分类
•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要求的各种投入要 素之间的配合比例被称为技术系数。 •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要求的各种投入的配 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则该生产函数即为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要求的各种投入的配 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则该生产函数即为 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的利润。
一、厂商: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1、厂商的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2)合伙制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 的厂商组织 。(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比较

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比较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国贸系:李晓梅
第五章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
比较研究
共性1:消费者和生产者均是经济中能作出统 一的经济决策的单位。
差别1:
消费者(居民户):经济中能作出统一的消费 决策的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
生产者(企业、厂商):经济中能作出统一的 生产决策的单位,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企业组织 形式。
生产者行为理论: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 最优决策(PLQL+PkQk=C,MPL/PL=MPk/Pk;等产量 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
共性9: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均 存在反应并限制经济主体可能决策的可能线。
差别9: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可能线(在消费者收入 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线。)
差别3: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商品消费 中进行选择,即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问题。
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在生产要素 的配置上进行选择,即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的 问题。
共性4: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均是 在两个既定条件下进行的分析。
差别4: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问 题。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可能线(在生产者成本 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可能购买到 的两种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的线。)
共性10: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生产者行为分析均 存在向右下方倾斜的无差异曲线。
差别10: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 率,即MRS12=-ΔX2/ΔX1递减)
生产者行为理论:产量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 替代率,即MRTSLK=-⊿K/⊿L递减)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效用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和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以下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

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

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1. 简介生产者行为理论(Producer Behavior Theory)是指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生产者(企业、组织)决策和行为的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关注生产者如何在面临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最佳的选择,以达到最大化效益的目标。

2. 生产者的目标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指生产者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所获得的收入减去生产成本。

生产者通过决策来选择产品的生产数量、定价策略、生产技术、资源配置等因素,以最大化利润。

3.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者如何将输入资源转化为输出产品的关系。

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Y = f(X1, X2, …, Xn),其中Y表示产出(输出),Xi表示输入资源。

生产函数可以是线性的、双曲线的、S形的等形式。

生产函数的特征对生产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生产函数的斜率表示了边际产出率,即单位资源增加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生产者可以通过比较边际产出率和边际成本来决定是否增加资源投入。

4. 生产者的供给决策供给决策是生产者面对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权衡而做出的决策。

供给决策包括决定生产数量和定价策略。

生产数量的决策涉及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会增加产量;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会减少产量。

定价策略的决策涉及到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生产者需要考虑自身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及自身的生产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

5. 生产者的创新行为创新是生产者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者通过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开拓市场和增加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率。

生产者可以通过研发新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或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来实现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推出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生产者可以通过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设计和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第六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Ⅱ)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三篇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 完全垄断理论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第十二章 寡头市场第十三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第十四章 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价格理论第四篇 不确定下、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非对称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的经典理论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的经典理论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的经典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和影响因素的学科。

经过长期研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托尔斯泰佩尔模型、购买决策过程理论和认知决策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54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序的,只有当前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当前的需求层次选择购买哪种产品或服务。

例如,当消费者需要满足生理需求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食物或水;当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可能会购买保险产品来保障自身的安全,等等。

托尔斯泰佩尔模型托尔斯泰佩尔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托尔斯泰·佩尔(Howard L. Perloff)在1967年提出的。

该模型描述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情绪需求、感知过滤机制、个人决策过程、个人行动和评估后的反馈。

首先,消费者的情绪需求是触发购买决策的动机,例如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渴望或兴奋。

然后,感知过滤机制会筛选出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信息,过滤掉无关的信息。

接着,个人决策过程涉及消费者对不同选项的评估和选择。

在个人行动阶段,消费者会将购买意图转化为实际行动。

最后,购买后的体验和反馈将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未来的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过程理论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是由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等学者于1965年提出的。

该理论将消费者行为分为五个阶段:需求认知、信息搜索、评估和比较、决策和购买、使用和评估。

首先,消费者在需求认知阶段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或欲望。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解释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

这个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的决策,包括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价格如何确定,以及如何分配生产要素等。

生产者行为理论通常与消费者行为理论配合使用,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在生产者行为理论中,企业被视为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机构,因此所有的决策都是以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的。

企业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市场需求、成本、竞争对手等。

因此,企业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以制定出最优的决策。

首先,企业需要决定生产什么产品。

这个决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

如果市场需求高并且生产成本低,企业通常会选择生产这种产品。

如果市场需求较低或生产成本过高,企业将倾向于停止生产相关产品。

其次,企业需要决定如何定价。

价格通常是企业决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市场竞争、生产成本、产品的独特性等。

如果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它们可能会降低产品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

如果企业有独特的产品或品牌,它们可能会定价高,因为消费者认为高品质意味着高价格。

最后,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分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本等。

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最大化利润,因此需要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取得平衡。

如果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本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那么他们通常会这样做。

如果企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以满足生产,那么他们可能会增加雇佣成本更便宜的劳动力。

生产者行为理论对经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互动,在制定政策时也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

理解企业的决策过程对于决策者、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版第5章生产者行为理论64页PPT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版第5章生产者行为理论64页PPT
读《抉择》深感国有企业改革之艰难。
厂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涉及三个问题: 1. 产量Q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 2. 收益P*Q — 成本C的关系 3. 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问题
一. 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与产量Q的关系 二. 一种生产要素L的连续合理投入 三. 两种生产要素L、K的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 四. 两种生产要素L、K的最适组合 五. 成本与收益
小说《抉择》的经济学含义( 续 2 )
对国有企业来说,产权改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 一步,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才是走出困境之路。可惜作者不了解这一点,把希望 寄托在李高成这样的理想化人物之上,这又回到了人 治的老路。所有按作者的思路去做,实际上这个国有 企业是走不出困境的。
一、生产函数
1.生产四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
2.生产函数 产量Q与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生产函数 Q = f(L、K、N、E)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 所以简化为:Q = f(L、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 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 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 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激励机制是鼓励代理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其核心 是把代理人的业绩与其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代理人自觉减少机会 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它作为一种次优合约,目的是实现委托人 与代理人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机制包括对总经理的激励 和对职工的激励,这种激励的中心是设计一套合理的薪酬与奖励 制度。
现代企业的实质 — 委托~代理 2
企业规模扩大,以便为自己的事业创造一个更大的平台,也可能 追求自己的收入与名誉的最大化;部门经理可能追求自己本部门 职工利益的最大化;职工可能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或者在工资 既定时追求闲暇最大化。

第5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5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练习
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 求①产量Q=10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②产量Q=25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③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L、K的值。
第五节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 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 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TP先递增后递减;MP先上升,后下降,达到一 定程度后会成为负值;AP先上升,后下降; MP交 于AP曲线的最高点。
3.三者之间的关系
G
Q
B
TP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
MP与TP之间关系:
MP>0, TP↑
A
MP=0, TP最大
E
MP<0, TP↓
F
AP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
O
L1 L2 L3
一、等产量曲线
1、定义:表示两种生产要素 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 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 线。
❖ 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 不同,但产量却相同。
2、前提: 1) 生产函数中只有两种可变
投入要素; 2) 总产量保持不变; 3) 资本和劳动之间还存在着
一定的替代关系。
K
Q L
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
3、等产量线的特征
方程:
O
C = PK·K+ PL·L
注:与消费 预算线比较
300 L
2、等成本方程
PLL+PKK=C
例:已知PL=3,PK=2,
PL
C 成本C=100,
或K= – PK L + PK 则等成本方程为
PL— 劳动的价格(w) 3L+2K=100 。

第五章生产理论幻灯片资料

第五章生产理论幻灯片资料

利润
•内部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如何定价
•外部
如何组合营销策略
2020/8/3
第二节 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一、 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production ---是指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
• 劳动 Labor(L) • 土地 Materials(N) • 资本 Capital(K) •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ial effort(E)
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总和。 TPL = f(L, K0)
2020/8/3
2、 平均产量 APL Average Product 是指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AP LTLP Lf(LL ,K0)
2020/8/3
3、 边际产量 MPL Marginal Product
是指每追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总产量。
③ 与企业的应变能力有关 ④ 与所在行业有关
2020/8/3
第三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分析)
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Q = f ( L, K0 )
2020/8/3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概念 1、总产量 TPL Total Product 是指在资本投入量既定条件下由可变要素
K
150 50 25 0
2020/8/3
v/u
Q3=300
Q2=100 Q1=50
50 100 300
L
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KαLβ
A——表示技术进步的作用 a——为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 占份额 β——为劳动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1.企业及其生产技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也称厂商,是指可以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关系或状况。

技术不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而是指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2.生产集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企业产出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即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生产集来描述。

生产集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各种组合的集合。

如图5-1阴影部分所示。

图5-1 生产集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一般可表述为:()12,,,n Q f x x x =⋯⋯。

该生产函数说明:(1)对于任一给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的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 (2)对于任一给定的产出量Q ,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为简化分析,对于投入一般只考虑劳动(L )和资本(K )两个要素,因此,简化后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 f L K =4.常见的生产函数的形式 (1)线性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或称完全替代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Q f L K aL bK ==+其中,a 和b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

该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是,按这种生产函数安排生产时,企业只会使用两种要素中较便宜的一种,而不会同时使用两种投入要素,即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或者称为完全互补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min L K Q f L K a b ⎧⎫==+⎨⎬⎩⎭其中,a 和b 分别为大于零的常数,它们常被看做劳动和资本的技术系数,分别表示了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微观经济学课件4-生产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课件4-生产者行为理论
边际替代原则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另一 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时的状态。
PART 04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市场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市场结构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市场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市场
市场结构的特征
市场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生产者行为理论还可以帮助政府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例 如,政府可以通过分析政策实施前后的市场数据,评估政 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微观经济学课件4-生 产者行为理论
https://
REPORTING
• 生产者行为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与技术效率 • 成本函数与成本最小化 •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 企业定价策略与市场供需均衡 •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实践应用
目录
PART 01
生产者行为理论概述
REPORTING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企业的目标
01
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策略
02
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并制定高于边际成
本的价格。
企业的行为影响
03
企业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但无法完全控制市场价格。
寡头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01
企业的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
02
企业的策略
通过合作或竞争影响市场价格和产量。合作时,通过协调产量以实现共
PART 03
成本函数与成本最小化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第一章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西方经济学就是要找到最大限度缓解两者矛盾的方法。

2.稀缺性的含义: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

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人心不足蛇吞象”,“存天理,灭人欲。

”3.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l)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2)怎样生产以及何时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3)为谁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

4.选择是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

1、完全理性。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前提。

经济行为是理性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

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有理性的经济行为。

理性的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产生最优化的行为。

一个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组织结构(分析它们的理性经济行为):(1)消费者:花一定的收入进行消费,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

即效用最大化。

(2)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3)政府:对既定目标寻求最优化决策。

如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寻求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最大的保障,如何做到公平等等。

2、完全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迅速、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会主义行为,会带来X非效率。
三、企业的目标
1. 所有者(委托人):利润最大化 2. 经营者(代理人):利润最大化、企业规模最大、 企业价值最大化、收入与声誉最大化等
其他: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宜被对手效仿
eg: 技术、制度、企业文化等。
研究企业生产者(厂商)的行为
经济学中,假设厂商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4) 到一定点之后才出现的;
5) 连续增加的投入要素是同质的。
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 递减的趋势 B.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会下降 C.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 D.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E.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企业理论
第二节 技术效率: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 第三节 经济效率: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
一、企业分类
企业理论
1. 业主制 企业分类:
组织形式
2. 合伙制
3. 公司制
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企业类型 业主制

•容易建立 •决策过程简单 •只交个人所得税


•决策不受约束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随所有者的死亡而结束 •形成统一意见困难 •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Q
L
2、等产量线的特征
1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 斜的线。 2 )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 数条等产量线
K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 线。
Q
L
K
Q1 Q2 Q3 Q4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 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 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 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 组合量大。
二、短期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一)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技术条件不变,一种可变动投入(劳动)与
另一种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相结合,只生产
一种产品,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Q),通常又
称作短期生产函数:
Q =f (L)
(二)产量
1.总产量TP: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
部产量,可表示为:
三、长期技术效率: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
(一)规模经济
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生 产要素的变动,也就带来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企业规 模变动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规模经济研究的是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配合
的比例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1.生产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技术水平不变,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 即生产规模扩大。
4、TP、AP、MP关系-2
4、TP、AP、MP关系-3
TP
C
TP
B L MP AP
F MP E AP L
O
L1
L2
L3
图示 Q
MP>AP AP
MP<AP AP
MP<0 TP


MP=AP
F
MP=0 TP最大
TP

AP最大
E
AP
0
A
B
L MP
(三) 生产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
(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大。
(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 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一般来说,下列企业规模中最大的行业是? 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
5、范围经济与外在经济
范围经济:企业本身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大经营范围所 带来的好处。
思考:多元化经营是否一定会带来好处呢?
西方经济学
Economics
主讲教师:邹小玲 E-mail:rudy_xl@
供求理论 生产理论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
厂商理论
成本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一 般 均 衡 理 论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福 利 经 济 学 需求方面 供给方面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合伙制
•容易建立 •决策多样化 •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 •只交个人所得税 •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 •筹资容易 •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限制 •永远存在
•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 •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公司制
上市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制 有限责任公司 非上市
企业分类:
责任
无限责任制
第三节
经济效率:成本与收益
一、短期成本分析
二、长期成本分析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短期成本分析
(一)成本C: 生产费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是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1.会计成本: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会计成本又称为“历史成本”、“显性成本”
2.机会成本: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 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或好处)。——隐性成本
(二)短期总成本(STC)
1.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 STC = TFC + TVC
固定成本FC:固定不变,不随产量变动而变
动,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 要素的费用。
短期不能调整。随 着产量增加,短期 固定成本不变 。
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短期内可
TP
生产的规模效益正在表现出来;
(一个和尚挑水吃)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 总产出增长的速度放慢; (二个和尚抬水吃)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 总产出绝对下降。 (三个和尚没水吃,需减员增效)
O MP AP I II MP
TP
L III
AP
生产合理区域在第二个阶段
O
L2
L3
L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E Q
•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L
参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K
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K
B N
C E D A Q3 Q2
B N
C E D Q2 L M A
Q1
L M
5、生产扩张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 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 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 出生产扩张线。
c.规模收益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 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O
c
L、K
3、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内在不经济:企业生产规模过 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管理阶层的增加,管理效率
时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使用更先进技术; 实行专业化生产; 提高管理效率; 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MPK---资本K的边际产量 MPL---劳动L的边际产量 MPm---单位货币的边际产量
(三)等产量线分析法 1.等产量线Q: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 量的一条曲线。 •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
思考:等产量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K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L
3、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 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 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 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 (K,L) 最大组合的线。
O 300 注:与消费预算线 比较 K 600
L
4、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K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 切于一点,实现生产要素 最适组合。 •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股份两合公司
两合制 非股份两合公司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企业的本质
1. 科斯:产权和交易费用
2. 市场交易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完成,由价
格机制从外部进行调节;
3. 市场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存在交易成本,为了
使交易成本内部化、最小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便应运而生。
4.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会带来
微 观 经 济 学 的 基 本 框 架
本章导学
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的 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生产决策
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 各类产量的关系及计算、各类成本的关系及计算、利 润最大化原则。 理解: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技 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生产要素的最优决策、总收益与 边际收益的关系。 了解: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机会主义行为、范围 经济、规模经济、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
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1、产量Q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技术效率 2、收益P*Q — 成本C的关系——经济效率 3、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市场交易
第二节
技术效率: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
一、生产函数 二、短期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三、长期技术效率: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
一、生产函数
• 1.定义: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
相等的边际产量。
2.边际产量分析原理
(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
(成本花完) (2)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 产出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