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控基础知识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首先,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组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对内控的承诺和行为、员工对内控的参与和支持等。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组织需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组织能够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各种控制措施和程序,旨在保护组织的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促进业务的高效运作等。
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特点和风险情况,确保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它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以及组织内外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能够确保组织内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要求和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最后,监督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监事会等方式进行,以及通过建立举报渠道和受理投诉,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总之,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组织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
只有充分理解和有效实施这些内容,组织才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保障组织的长期稳健发展。
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

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旨在保障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保护利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的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探讨。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业务目标、合规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内外部规则,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有效性,预防和控制风险。
二、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审计等组成要素。
1. 控制环境:指企业内部的整体管控氛围和文化。
包括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操纵行为和道德标准、组织架构和分工、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等。
2. 风险评估:指企业对潜在风险和机会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3. 控制活动:指企业为应对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事务和流程控制措施,包括授权和审批程序、会计和财务制度、资产管理等。
4. 信息与沟通:指企业对内对外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机制,包括业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以及内外部交流和报告机制。
5. 监督与审计:指企业内部和外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审计活动,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三、内部控制的原则和制度1.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必须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和环节,确保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2. 适度合理:内部控制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和风险程度制定,既要能够达到目标,又不应过度繁琐和昂贵。
3. 充分有效:内部控制应该确保足够的资源和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4. 分责分类:内部控制应该明确各个层级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5. 审计核查:内部控制应该定期进行审计和核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规定要求。
四、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好处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好处:1. 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内部控制可以避免财务欺诈和不当行为,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的知识点

内部控制的知识点
1. 内部控制就像是家里的门锁呀!比如说公司规定每个员工都要走正规流程报销,这能防止有人乱花钱呀,就像家里锁门防止小偷进来一样。
2. 它也是一道防火墙啊!比如设置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这不是和防火墙阻挡危险一样吗?能阻止不良的事情发生呢!
3.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保护伞呀!像要求定期盘点库存,这不就是为了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吗,就像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4. 它好比航海中的指南针呀!规定明确的职责分工,让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干啥,这和指南针指引方向有啥区别?
5. 内部控制也是一种监督的眼睛呢!比如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随时盯着有啥问题,是不是像眼睛时刻留意周围一样?
6. 它像一个严格的老师呀!要求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大家好好工作,这和老师管学生不是很像吗?
7.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稳定器呀!比如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让企业稳稳当当发展,就像稳定器让东西不晃动。
8. 它还是企业运行的轨道哩!像规定资金的合理使用,让企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不就和火车沿着轨道跑一样嘛!我的观点就是内部控制超级重要哇,能让企业发展得稳稳当当、顺顺利利的呀!。
内控基础知识介绍

大
古罗马采取的“双 人记帐制度”;大 禹时期构建国家税 赋制度和审计制度 ,在公元前2198 年,于会稽山考评 九州诸侯业绩,加 爵计功;西周时的 周礼审计制度
1.内部牵制 帐目相互核对 不相容岗位分离
2.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
小 早期
– 1934年美国《证 券交易法》提出内 – L.R.Dicksee提出 部会计控制; – 1953年,AICPA 内部牵制概念 发布了《审计公告 程序19号》
– AICPA颁布《审 – AICPA发布了《审 计准则公告第 计准则公告第78 55号》提出内 号》,全面接受 部控制结构 COSO报告的内容
COSO 扩充三个要 素,2004年9月推 出:“企业风险管 理整体架构”
1905~1936
1940~1970
1988
1992
2004
每个阶段并不意味着对前一阶段的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提升
•被迫疏散居民费用;
•因污染周边海域、土壤、地下水,致当地渔业和农牧业损失; •由于担忧反应堆熔毁带来的辐射污染,大约有5万户家庭一直未能回归自己的家园。 专家表示,有许多家庭可能将永远无法回去,东电在未来数年都将面临巨额的赔偿 账单。 •东电将出售企业位于日本各地的员工疗养设施、与企业主要业务关联不大的子公 司及其所持股份,以筹措超过6000亿日元资金,用于支付赔偿。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
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快新型作
战力量建设。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 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15
“表哥” 事件体现风险的“速度”
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

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字数:1540]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预防和发现错误和失误,并确保企业的规范运作。
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点。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组织管理制度,旨在保证企业资产的有效保护,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以及规范经营。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资产,预防欺诈行为和损失;2. 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准确度;3. 促进企业运营的高效、经济和规范;4. 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规定;5. 提高岗位职责的明确性,优化内部沟通与协作。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协同发挥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1. 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的重视程度、道德风险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人员招聘与培训等。
2. 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活动。
3. 控制活动: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包括控制措施的设计、运行和执行等。
4. 信息与沟通:指内部控制的信息与沟通管理,包括信息的充分与准确性,内部员工之间沟通的畅通性等。
5. 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内部审计、监督机构、风险管理等。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资产: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防止资产的侵占、损失和滥用。
2. 预防和发现错误和失误: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发现错误和失误,及时纠正错误,减少损失。
3. 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通过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企业财务的透明度。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论1、内部控制学的发展阶段:五阶段①内部牵制阶段-—-——-起步阶段两个设想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进化阶段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④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演进阶段⑤风险管理阶段---——-提升阶段2 、内部控制框架(COSO报告):(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三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取得好的经营效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2)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察3、风险管理模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具有多目标驱动、全员、全过程、合理保证的特性。
)(1)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2)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1)定义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3)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cc息与沟通、内部监督(4)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基本规范》的作用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基础知识内部控制基本准则

基础知识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内部控制基本准则是指管理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营活动的合法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基本准则涵盖了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内部监督等方面,对企业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基本准则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明确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确立责任清晰、权责一致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内部控制委员会等,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落实内部控制的协同机制。
此外,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决策权限和职责划分,确保每个岗位上的管理者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二、制定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活动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减少操作风险。
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规范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营效益和风险控制。
企业应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和优化,确保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应实施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流动和使用流程,做到资金流转有据可查。
在采购管理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透明和有序。
通过规范业务流程,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运营风险。
四、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企业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报告等方面。
例如,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分析和预测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制定应对措施,减少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内部控制培训材料

内部控制培训材料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通过建立合理的目标、策略和程序,以保证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方面,如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合规性等。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资产保护:确保组织的资产受到充分的保护,防止损失、浪费或滥用。
2.业务实现:达到组织设定的商业目标,确保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3.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财务报表表达了组织真实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4.合规性:确保组织的运营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三、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的管理态度、道德价值观、员工能力和自律性等。
2.风险评估:评估和管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3.控制活动: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设立岗位和职责、进行审计和监督等。
4.信息和通信:确保组织内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以及信息的适时传递和共享。
5.监督: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估,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的方法1.领导者的示范:组织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
2.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制定适用于组织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全员配合执行。
3.职责明确化: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控制活动的责任分工清晰。
4.内部培训和沟通:定期举行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传递。
5.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反馈问题和改进意见。
6.持续改进: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内部控制机制,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业务需求。
五、案例分析:内部控制缺失的后果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发生了财务丑闻,以及一系列的不利后果:1.资产损失:由于内部控制缺失,员工的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监督和控制,导致资源的浪费、盗窃和损失。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1.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SAS55)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 境、会计系统(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 素组成,考虑了控制环境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一、控制环境,包括:
☆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经营作风(尤其是治理 层风险态度的构成,治理层的人数,其中:风 险厌恶型、风险中庸型、风险偏好型的管理风 格各占多少,怎样在层次和结构上安排他们, 使得他们的相互作用更大或者更小 ) ;
2.1.1 内部牵制阶段
标志着内部牵制渐趋成熟(把借贷复式记账法 这种账户牵制技术应用到加工财务信息,使会 计系统成为当时“钱庄”最主要的信息系统)。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公司制企业建立 了“内部审计制度”,等等。
2.1.1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的执行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实物牵制 ★机械牵制(是发展的必然,如计算机控制) ★体制牵制 ★簿记牵制(会计控制,是公司最基本的管理
案例: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予以开除: ☆打架斗殴者; ☆搬弄是非者; ☆结伙营私者; ☆不听指挥调动者。
案例: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
★为防止贪污、挪用、做假账等现象,对于所 有从业人员的个人财产,号规中也有一套严格 的控制办法:
☆职工每年的工资不发放到个人手中,而 是寄存在柜上随用随支,最后到期返乡时再结 账取走;
2.1.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COSO 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报告发 布后,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种职业团体的广 泛承认。例如,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 督委员会在吸收COSO报告的研究成果基础 上,发布了《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 。
2.1.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内控基础知识培训

内控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内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规范和控制企业活动,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运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内控基础知识,包括内控的定义、目的、原则、组成和实施过程等内容。
二、内控的定义内控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内部控制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段。
其核心目标是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运作效率。
三、内控的目的内控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通过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内控可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防止欺诈行为和资产损失,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
四、内控的原则内控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内控要覆盖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和业务流程,确保全面掌握企业的风险情况。
2.合理性:内控制度和措施应具备合理性,即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
3.有效性:内控措施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4.灵活性:内控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5.连续性:内控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和改进,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
五、内控的组成内控的组成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1.控制环境:指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因素对内控的影响。
2.风险评估: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重要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控制活动: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控制。
4.信息与沟通:是指内控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沟通,确保内控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监督评价:是指对内控措施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对内控进行监督和评估。
六、内控的实施过程内控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内控目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风险特点,确定内控目标和重点。
2.制定内控制度:根据内控目标,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和措施,明确责任和权限。
3.内控措施的实施:将内控制度和措施落实到具体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流程中,确保内控的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基本知识讲解

内部控制基本知识讲解提纲1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提出内部控制?2什么是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的概念3第三个问题:内部控制的目标,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4下面学习第四个问题,内部控制的要素5第五个问题,内部控制的方法6第六个问题,内部控制的设计7第七个问题,内部控制的几大循环7-1首先看采购与付款7-2存货控制7-3以上是关于存货的控制,下面我们看销售与收款的控制。
7-4监督检查8第八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简单谈一下我们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提出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功能由于内部控制具有维护企业财务安全,降低成本,避免资产损失,当好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的特征,因此,内部控制具备以下四种功能。
防护功能:内部控制是以计划目标为依据的控制,内部控制对计划的鉴定与分析,使计划更加正确可靠,更有利于制约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消极因素。
调节功能: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的一种职责,内部控制是为了制约标准的执行与平衡偏差,因此,控制的全部工作应包括设计标准、衡量差异、提出分析、采取措施、协助业务部门使其执行结果符合标准,以达到实现监督考核与制约的目的。
反馈功能:由于内部控制一般采取闭环控制方式,有利于各种管理信息的反馈,因此,对管理目标的执行、差异存在的状况、应采取的措施等能够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有关管理者,有助于企业各项计划、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
参谋助手功能: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是专职综合性经济监督机构,应能掌握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随时了解经营工作的总体部署、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围绕调控中的热点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监督和协调经济管理各部门、各环节,使其更好的履行职责,并注意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内部控制的作用指内部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内部控制知识普及

内部控制知识普及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业务运作的规范性、可靠性和效率,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问题。
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知识普及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合理规划、组织和控制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以确保业务运作的合规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它是一套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以机构设置、职责划分、权限控制、审计监督等方式,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预防、纠正、控制和评价。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1. 保护企业财产。
内部控制能够防止企业资产的浪费、损失和滥用,确保企业的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2.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规范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
3.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可有效防止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和重大遗漏,提升会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4. 防范风险和问题。
内部控制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内外部风险,防范欺诈行为和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设定明确的责任和权限。
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边界,确保各级员工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2. 严格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的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记录各项活动和操作,及时报告和传递相关信息。
3. 双重授权和审批。
在涉及到风险较高的业务环节或重要决策时,实行双重授权和审批程序,增加监督和制约。
4. 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审计。
建立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四、内部控制的实施步骤内部控制的实施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各项控制要求。
2. 分析和评估风险。
内部控制基础

内部控制基础一、内部控制的概述(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所构成。
控制的过程涵盖三个方面:(1)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控制;(2)企业风险控制的全过程;(3)信息收集、整理、传递与运用的全过程。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1)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内部控制有利于合理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管理。
(3)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并实施内部控制应实现的目的和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实现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2)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4)建立监督机制。
2.资产安全完整实现资产安全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资产的安全保障。
(2)资产的完整性保护。
(3)资产的质量保障。
(4)资产的核算管理。
3.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实现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2)内部控制的完备性。
(3)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4)财务信息的合规性。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2)信息化管理。
(3)风险管理。
(4)员工培训和优化。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确立和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
(2)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4)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二、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要素,是指对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措施方法的系统的、合理的、简明的划分。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项基本要素。
初会内部控制知识点总结

初会内部控制知识点总结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其目标而设计、建立和执行的一系列程序和政策,目的在于提供合理保证,保证组织的资产得到合理保护,业务得到高效、有效运行,财务报告得到可靠和准确的编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保障资产安全,防止盗窃、滥用和浪费,确保资产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规定;第二是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三是保障业务运营的高效性,使组织能够达成其业务目标和战略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包括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指的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承诺和支持,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对道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视、人力资源政策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组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包括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评估、对风险的应对和控制。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包括管理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性检查、控制活动、信息系统控制等,以确保风险得到预防和控制。
4. 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指组织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机制,包括内部信息传递、员工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员工对风险的报告和反馈机制等。
5. 监督监督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外部监督和法律合规等。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资产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防止盗窃、滥用或浪费,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2. 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提高业务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和效果,使企业能够达成其业务目标和战略目标。
内控知识点归纳总结

内控知识点归纳总结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障资产安全,确保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促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组织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框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一个组织内部管理者运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内部控制框架,组织能够对其运营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保障和监督,并做到内部管控的有序性。
内部控制框架对于组织的经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组织的运营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组织的资产安全和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
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一个组织内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组织能否取得持续的运作业绩和达成其经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制环境的健康程度。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建立员工对于内控目标的共识,提高员工对于内控任务的重视程度,促进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内控活动。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类风险的分析和评估,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其所面临的风险情况,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通过风险评估,组织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提高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层为达成其内部控制目标而设定的一系列具体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建立适当的控制程序和业务流程,来保障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通过控制活动,组织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经营活动和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
4. 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组织内部控制框架的关键要素之一,组织需要建立适当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机制,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可靠和保密。
通过信息和沟通机制,组织可以促进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互动,提高组织内部控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5. 监督监督是组织内控制框架的最终环节,它是为了监督和评价组织内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知识点归纳

内部控制知识点归纳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通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保护资产、维护信息系统完整性等方面的措施和活动。
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帮助组织达到其目标并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知识点的归纳:1. 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保护资产、维护信息系统完整性等。
了解和明确这些目标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2. 内部控制的组成: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个组成要素构成。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是核心要素,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关键。
3. 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责任分配原则、安全原则、制度规范原则、审批核准原则、键控点原则等。
了解和遵守这些原则是确保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
4.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包括整体评价和项目评价。
整体评价是指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项目评价是指对某个具体控制活动或过程进行评价。
了解和掌握这些评价方法对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非常重要。
5. 内部控制的缺陷和风险:内部控制存在一些缺陷和风险,例如人为错误、技术失效、管理层失误等。
了解和识别这些缺陷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是保护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6. 内部控制的改进和提升:不断改进和提升内部控制是组织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完善控制环境、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加强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7. 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要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内部控制有着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上市公司法规、审计法规、公司治理法规等。
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要求对于建立一个符合法规和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必要的。
内部控制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05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局限性
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
内部控制系统往往在设定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随 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原有的内 部控制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变化。
人为因素的干扰
由于内部员工的违规行为或疏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失 效。例如,员工可能因个人利益而违反规定,或因不了解 规定而误操作。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被视为一个整体框架,包括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五个要素。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内部控制被视为组织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 分,强调组织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02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 括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员工行
风险评估的结果应作为制定内 部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以降 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的具体控制措施,旨在预防和纠正错误和不正当 行为。
控制活动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都有相应的控制措 施。
控制活动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
内部控制由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 这些政策和程序旨在促进组织的效率 和效果。
内部控制涉及组织的所有层级和活动 ,包括财务、运营、合规和战略层面 。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升运营效率和效果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确 保财务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优化流程、减少浪费和提高员工的工 作效率,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 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基础知识

1
1
内部控制简介
什么是内部控制?
• 经济组织的免疫系统
目的:实现企业的目标 作用:从①经营的效率和效果;②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③操作合法合规等方面提供合理保证 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 通、监控等 参与者:企业所有成员
风险导向的内审 审阅评估主要风险,发生的概率,产生后果 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应对风险的方式。 重点考虑行业的业务特性与外部法律法规环 境
Fi reporting & ERP system
内审工具
•年度风险分析与内审年度计划 •风险控制表 •标准内审底稿与报告
6
2
内部控制简介
为什么要有内部控制?
• 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 确保合法合规操作 • 财务信息可靠
• 有效利用资源
• 防范风险 • 保护企业资产
3
内部控制简介
内部控制的主要形式
书面形式的 政策、流程、 职责描述等 文件 有关记录或 实物接触, 系统登录等 权限的控制
适当授权 不相容职责 分开
4
内部控制简介
加强内部控制对每个员工的要求:
• 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某道控制措施的标准操作流程坚持严格按照公司 程序规定进行每一项日常操作 • 保持日常文件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及时,并合理妥善保存 • 工作流程中发现问题或者有改进意见及时向上级反映
5
内审方法论
《内控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内控体系建设背景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分为
控制 环境
风险 评估
控制 活动
信息与 沟通
监督
共五个部分
控制环境
渤海钻探公司内控体系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三月
简介
培训目的: 1.了解控制环境部分包括的主要内容 2.明确控制环境部分的主要工作成果
一、基本概念
27
风险评估
渤海钻探公司内控体系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三月
简介
风险评估部分主要围绕基本业务流程目录、重要业务流程目录及风险
数据库进行详述。目的是为各单位相关人员了解公司基本流程目录、重
要业务流程目录,更好的应用风险数据库提供指导。
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回顾
监督
▪ 评估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 ▪ 定期监控执行情况与独立
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风险评估的基础
极小可能 较大可能
目标设置与分解
※发生的概率很小或者基本上不会发生,则将该项风险 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为极小可能发生,否则将该项风险确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定为较大可能发生
分析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
极小影响 较大影响
风险应对
※风险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或者只有 一些轻微的影响,则将风险影响程度确定为极小影响;如 果风险的发生会对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阻力,并且这种 阻力将会增加实现目标的难度和成本,则将风险影响程度 确定为较大影响。
工的控制意识
▪ 包括员工胜任能力、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政策等因素
控制活动
▪ 为管理和减少风险而制定
的政策制度和程序
▪ 贯穿整个公司范围、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提要
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 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
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8
提要
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 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 部监督和附则。
29
特点
34
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
基本规范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 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 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35
开创性地建立了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 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控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 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
使用的内部控制框架。
6
(2)背景介绍- COSO的产生和发展
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赞助组织的委员会),是自愿性的
私人组织,致力于通过强化商业道德、建立完善有效的内 部控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它从属于 1985年成立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也被称为Treadway 委员会)。 COSO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 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美国会计学会(AAA)管理 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
共五个部分
46
体系建设内容
控制 环境
主要包括诚信与道德 价值观、发展目标、管理理 念与企业文化、风险管理策 略、决策机构与监督机构、 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 配、人力资源政策、员工胜 任能力、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47
体系建设内容
控制 环境
形成的主要工作成果:宣传材 料、权限指引、岗位职责描述 、人 力资源制度、信访举报程序等
14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3年3月澳大利亚证 券交易所(ASX)及其 公司治理委员会采纳
《良好公司治理原则和最佳实务 操作建议》
15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4年10月 欧盟成立
《欧洲公司治理论坛》 (European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um) EC 4th and 7th Directive – Consultation
37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6月6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正式印发。 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中
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
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 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 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38
《内部会计控 制规范对外投资 (试行)》
……
22
国内法律法规发布情况
2、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378号
令) 2003年5月
国务院《企业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 暂行条例》 (378号令)
规定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 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 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公司 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
企业发 展的经 验教训 警示
形势所迫及更好发 展参与国际竞争
要求股份公司 开展内控建设
国内法律、法 规的要求
企业提 升管理 水平自 身要求
42
3、小结
全面提升 公司科学 管理水平
强化公司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防范风险 的能力
要求昆仑燃气 开展内控建设
贯彻落实股份公司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的工作要求
促进公司 发展目标 的实现
内部控制基础知识
昆仑燃气内控管理办公室
2010年10月
目录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背景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2
前 言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由于内控缺失而导致 的企业危机事件,国外的例如巴林银行、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的倒闭 ,国内的例如德隆帝国垮台、格林柯尔系崩塌和中航油巨额亏损案等 。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美国在2002年颁布了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我国在 2006年推出了《上市公司内部 控制指引》。2008年6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 会联合发布了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 基本规范》,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 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实施机制,被称为“中国版萨奥法案”,这意 味着中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对公司、证券以及 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基本规范要求企 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 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
基础上,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33
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
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 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 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1999年9月英格兰和威 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EW) 出台
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1999), 即《内部控制:综合准则董事指南》
12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2年2月 德国颁布
《德国公司治理准则》
13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2年7月美国颁布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18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日 本
将于2008年3月实施与萨奥法案相等的 法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19
目录
内控体系建设背景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20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1、国内法律法规发布情况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1
理层有关管理行动的发现总结等 各方面各类内部控制成功的措施 的信息流
因素包括正直,道德价值,能力,权
威和责任
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基础
所有的五个部分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使 内部控制得以产生影响
10
内控体系建设背景
1、COSO内部控制框架概述 2、国外内部控制法律法规情况
11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48
体系建设内容
风险 评估
针对战略目标、经营目 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 标,进行信息收集、风险 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反 应,形成风险数据库。
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 他人员影响,为实现经营的效率效果、财 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 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9
(4)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五大要素
监督
不断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表现。 整合实时和独立的评估。 管理层和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工作。
监控 监督 信息和沟通 信息和沟通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
3
内控体系建设背景
1、COSO内部控制框架概述 2、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4
1、COSO内部控制框架概述
(1)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应用 (2)COSO背景介绍 (3)内部控制定义 (4)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五大 要素
5
(1)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应用
COSO内部控制框架被国外广泛地选择作为构建和完 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唯一推荐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
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
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 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
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 方法。
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
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 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 事务所对本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36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1、国内法律法规发布情况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31
科学界定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的每个管理主体就是控制主体,经营者对企 业的管理是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管理者对其所 负责部门的管理也是资源配置,员工则是在其岗
位上直接操持一定的资源并实现对资源的控制,
员工是最基本的管理者,是直接对资源进行控制 的主体,而且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落脚点。
32
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7
(2)COSO背景介绍-内部控制的定义
传统上对内控的认识
内 部 控 制
——组织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缺陷而实施 的控制(如内部监督、管理手册、规章制度)
现代内控理论
——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它建立在 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 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
8
(3)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定义
16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5年2月 加拿大安大略 证券委员会要求
管理层评估并测试有关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系统(MI 52-111);规则与萨班斯奥克斯 利法案的302条款和404条款极其相似
17
国外内控法律法规情况
2005年5月 新加坡交易所
就其加强上市规定和程序的计划发行了 一份公共咨文,提出了公司治理标准并 促进更好的监管
39
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高层重视、项目纳入年度管理计划
提出和 实施风 险管理解决 方案 进行风险 管理的监 督与改进
收集风险管 理初始信息
进行 风险 评估
制定风险 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