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的意义?

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⑴实践意义:地球科学概论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地球科学概论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⑵理论意义:它承担着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体起源,使命起源等问题的最后研究解决也都离不开地球科学的研究。

2、将今论古的含义及其辩证分析:

含义: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将今论古是一种研究地球发展历史的分析推理方法,它的提出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原理的理论基础是“j均变论’,均辩论认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球的演变总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的进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方式和结果都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均变论的观点是片面和机械的,地球演变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现在并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前进性,地球的演变也并不总是以渐进、均变的方式进行,而是在渐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短暂的、剧烈的激变过程。所以这个地球的发展过程应是一种渐变-激变—渐变的前进式往复发展过程,在运用将今论古时,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思想作为指导,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今论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一二章

1、大气圈的结构

2、什么叫承压水?它有哪些特点?绘出示意图

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又称层间水。

承压性:

承压含水层的顶面承受静水压力是其基本特点。承压水充满在两个隔承压水

水层之间,补给区位置较高而使该处具有较高的势能,由于静水压力传递的结果,使其他地区的承压含水层顶面不仅承受大气压力和上覆岩土的压力,而且还承受静水压力,其水面不是自由表面。在承压水位高于地表时,可以沿天然或人工开凿的通道溢出地表,所以又称作自流水。含水层没有被水所充满,有与潜水性质相似的自由水面,则称为层间无压水。

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

补给区位置一般较高,通过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补给(这里的水已变为潜水),水由补给区进入承压区,受隔水层限制,通过静水压力的传递,使含水层充满水,补给区往往小于分布区。

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动态变化相对稳定:

由于上部隔水层的阻隔,承压水与大气圈及地表水的联系不如潜水密切,其水位、水量、

水质等受水文、气象因素变化影响不显著,动态相对稳定。承压水不易受污染,一旦被污染后,则很难处理。另一方面,承压含水层分布范围较大,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常被用作大型供水水源。

承压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小:

不受降水季节变化的支配:承压含水层水量的增加或减少,表现为承压水位的升降变化,而含水层自身厚度变化较小。

承压水水质类型多样:

承压水的水质从淡水到矿化度极高的卤水都存在,具备地下水的各种水质类型,并有垂直或水平分带规律。

3、冰川的形成过程?

冰川是指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是陆地上固体形式的水。

气候寒冷是冰川形成的必要条件,还需丰富降雪量和合适冰雪堆积的场所。

气候寒冷地区,降雪不能在当年全部融化而积聚起来形成积雪区,受雪线控制。雪线附近年降雪量大致相等,以上的降雪量大于消融量,以下相反。

雪线以上地区若地形合适,则雪不断积聚,随着积雪增加,刚降下的雪在地表热力及雪层压力作用下雪花尖端融化并逐渐冻结成粒径较小的雪粒,

经过一系列压实、冻结和重结晶作用,雪粒增大成粒雪,粒雪间空隙进一步减少形成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便形成了冰川

第三章

1、何谓地温梯度,怎样计算,在这样的环境下开采,你有什么看法?

地温梯度是指地层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以 0C/100m表示,计算到地下800m的地温需要当地的恒温层温度,它和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差不多,还要知道恒温层的深度,一般自地面向下15--30米,算出当地的地温梯度后,就可以计算出地下800m的地温了。

在高温条件下开采煤炭要求设备适应高温条件,减少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如果采用降温措施一般效果不理想,尤其在中低纬度地区。

2、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主要圈层,根据次一级界面,还可以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而递增的,但在地球内部出现2个明显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1个明显的低速带和几个次一级的波速不连续面,即由此划分出各圈层。

大陆下平均33km大洋下平均7km处的莫霍面,地震波速突然增加。其以上的地球表层为地壳。地下2885km的古登堡面地震波速也发生骤变,其上为地幔,其下为地核。地下60-250km 之间地震波速反常的随深度而减小,称为低速带。低速带在地球中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其上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3、如何用肉眼鉴定石膏、石英、方解石、滑石、萤石和斜长石?

石英硬度高,不易碎,萤石容易碎,首先光泽上区别,石英成塑料油脂光泽,萤石比重重,颜色光泽透,长石比重轻不透明,成暗红色,方解石结晶成菱形,用刀划可以产生裂痕,石膏成丝状白色,不易碎,滑石白色不透明,敲打不成结晶型状,粉末细滑。

4、何谓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哪些方面?

5、洋壳与陆壳的区别?

大陆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及其毗邻的大陆架、大陆坡地区。

大洋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坡以外的海水较深的大洋地区。

⑴大陆地壳:大陆地壳的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在某些高山地区可厚达70较薄的地方有时仅25km左右,大陆地表的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表现出很强的不均一性,从总体上看,自上而下可分为3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

陆壳的厚度变化较大,结构较复杂,物质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洋壳小,约为2.7~2.8g/cm3,陆壳内岩石变形强烈,而且陆壳的形成年代较老,演化时间漫长。据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测定,格陵兰的古老片麻岩年龄达36亿-40亿a左右。

⑵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不计海水厚度)在一些洋隆或海山地区可达10km以上。一般而言,厚度在洋中脊地区较薄,远离洋中脊地区厚度有增厚趋势。大洋地壳的结构比较一致,从上到下亦分为3层:层1或称沉积层、层2或称玄武岩层、层3或称大洋层。

洋壳的厚度变化较小,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洋壳内部的岩石变形程度较弱,具有较统一的刚性。而且,洋壳形成的年代较新,一般形成于距今2亿年以来。

第四章

1、何为相对地质年代,怎么确定?

相对地质年代的的确定方法通常依靠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和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三条准则。

地: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总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它是确定同一地区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当地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倾斜但未倒转时,斜面上为新地层。层序倒转时,上下关系颠倒。

化: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化石层序律可以比对不同地区地层新老关系。地质历史上的生物遗迹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以往出现过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绝不会重复出现。以此对比不同地区的地层,可以判断新老关系

地质体:以上两条主要适用沉积岩或层状岩石,呈块状的岩浆岩或变质岩由于与层状岩石及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因此它们的新老关系可依靠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判定,即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

2、简述地质作用及其分类?

第五章

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气候、植被、地形和岩石特征等方面

A.气候包括温度、降雨量和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