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应用新进展36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化学镀处理是一种将金属附着于其他金属表面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法被广泛用于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因为它可以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材料的外观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子行业化学镀处理中的铜涂层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
铜涂层可以增加电子元件的导电性和焊接性能,同时也可以防止金属氧化和腐蚀。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铜涂层也被用于制作金属线路,从而提高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电子行业中的其他元件,如晶体管和电子管,也会使用化学镀镉或化学镀金层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强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二、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也是化学镀处理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镀层可以防止车身部件生锈和腐蚀,提高零部件的耐用性和外观质量。
汽车制造商还使用化学镀铬技术将镀铬层涂在车辆外壳和其他细节部分,以增强其造型和装饰效果。
三、航空航天行业化学镀处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将铬镀层涂在航空发动机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上可以使它们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铬镀层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低热膨胀材料,可用于制造航空航天设备中的金属部件和结构。
四、医疗器械行业在医疗器械制造过程中,化学镀处理也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制造人工骨头和关节等医疗设备时,需使用化学镀钛和化学镀钴,使其表面更坚硬和耐磨损。
此外,化学镀处理在牙科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涂覆牙修复材料和最新型的口腔设备。
总结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已经在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和科技领域。
从电子行业的导电元件到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中的耐腐蚀材料,这些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质量贡献着科技制造业的现代化。
相信在日后的科技发展中,化学镀处理将会在更多的领域有所应用!。
硕士非金属材料的化学镀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毕业范文,毕业专题,.doc
硕士:非金属材料的化学镀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毕业,毕业专题,硕士:非金属材料的化学镀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非金属材料的化学镀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司倩倩;【导师】陈厚和;【基本信息】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2013,硕士【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非金属材料金属化逐渐成为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如满足装饰美观或者为了防静电、防电磁屏蔽等某种特别的功能。
本文用超声波化学镀的方法对网状的聚氨酯泡沫和线状的玻璃纤维进行金属化处理,得到镀层均匀、结合力和导电性良好的镀镍聚氨酯泡沫和镀银玻璃纤维,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敏化、活化的时间对电阻率的影响。
分析总结了化学镀镍液和化学镀银液的组成及配置过程。
用漂白粉氧化沉淀的方法对化学镀镍废液进行了处理,Ni2+去除率达到99.5%以上。
其次,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聚氨酯泡沫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条件。
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导热系数测试和热震试验等手段对镀镍聚氨酯泡沫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镀镍聚氨酯泡沫镀层均匀,覆盖完全,结合力良好,电阻率最小达到1.3Ω-cm,通过热重分析,可知镍的比重为29.5%,测定其导热系数最大达0.02960W/(m·K)。
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镀银玻璃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
用SEM、XRD和热震试验等手段分别对镀银玻璃纤维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镀银玻璃纤维镀层均匀,覆盖完全,结合力良好,电阻率最小达3.42×10-5Ω-cm。
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镀银玻璃纤维进行了3mm波和8mm毫米波衰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镀银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毫米波衰减材料,对8mm波的衰减效果尤为明显。
摘要5-6Abstract 6目录7-101 绪论10-211.1 引言101.2 非金属材料金属化研究现状10-121.2.1 非金属材料金属化的方法10-111.2.2 非金属材料金属化的应用11-121.3 化学镀技术研究12-201.3.1 化学镀镍12-161.3.2 化学镀银16-171.3.3 聚氨酯泡沫化学镀17-181.3.4 玻璃纤维化学镀18-201.4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20-21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20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20-212 实验方法与检测手段21-342.1 实验试剂、仪器和装置21-22 2.1.1 实验试剂212.1.2 实验仪器21-222.1.3 实验装置222.2 基体材料的前处理工艺22-28 2.2.1 除油22-232.2.2 粗化23-242.2.3 敏化24-252.2.4 活化25-282.3 化学镀液组成及配置28-292.3.1 化学镀镍溶液28-292.3.2 化学镀银溶液292.4 化学镀镍废液处理29-322.4.1 方法与原理302.4.2 实验材料与实验过程302.4.3 结果与讨论30-322.5 检测方法与表征32-342.5.1 测试方法32-332.5.2 表征33-343 聚氨酯泡沫化学镍工艺研究34-47 3.1 引言343.2 化学镀镍工艺优化34-353.3 化学镀镍工艺条件的影响35-42 3.3.1 硫酸镍的影响36-373.3.2 次磷酸钠的影响37-383.3.3 温度的影响38-393.3.4 柠檬酸钠的影响39-403.3.5 氯化铵的影响40-413.3.6 超声波的影响41-423.4 镀镍聚氨酯泡沫的表征42-46 3.4.1 XRD分析42-433.4.2 TG分析433.4.3 导热系数测试43-453.4.4 结合力测试453.4.5 导电性测试45-463.5 本章小结46-474 玻璃纤维化学镀银工艺研究47-65 4.1 引言474.2 化学镀银工艺优化47-484.3 单因素实验讨论48-614.3.1 硝酸银的影响48-504.3.2 葡萄糖的影响50-524.3.3 装载量的影响52-544.3.4 氨水的影响54-564.3.5 乙醇的影响56-584.3.6 时间的影响58-614.4 镀银玻璃纤维的表征61-64 4.4.1 XRD分析614.4.2 结合力测试614.4.3 导电性测试61-624.4.4 毫米波衰减测试62-644.5 本章小结64-655 全文结论与展望65-67 5.1 全文结论65-66 5.2 创新点665.3 展望66-67致谢67-68。
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改性技术可以改善非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质和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耐磨、耐腐蚀等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工程应用性。
目前,常用的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生物改性等。
本文将对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化学改性技术是当前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引入化学物质,改变其表面组成和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常用的化学改性技术有溶液共沉积、电化学沉积和溶胶凝胶法等。
溶液共沉积是将改性剂与金属离子共同沉积在非金属材料表面,通过界面反应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性能。
电化学沉积则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在外加电流作用下,在非金属材料表面沉积金属层或合金层,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等性能。
溶胶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从而改善非金属材料的表面态势和热稳定性等性能。
物理改性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手段。
该技术利用物理能量(如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束等)在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从而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性能。
激光处理是将激光束聚焦到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热或照射,使其表面熔化、挥发或结构改变,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性、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等离子体处理是利用等离子体的高能粒子轰击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碳化物等复合层,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电子束处理是利用高速电子束轰击非金属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纳米颗粒等结构,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生物改性技术是近年来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新兴领域。
该技术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机理,对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从而改善其表面性能。
常用的生物改性技术有生物相互作用、生物仿生和生物涂层等。
生物相互作用是利用生物体细胞与非金属材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性能。
化学镀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表面上的应用
化学镀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表面上的应用化学镀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其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学镀使用范围很广,镀金层均匀、装饰性好。
在防护性能方面,能提高产品的耐蚀性和使用寿命;在功能性方面,能提高加工件的耐磨导电性、润滑性能等特殊功能,因而成为全世界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发展。
化学镀在金属材料表面上的应用铝或钢材料这类非贵金属基底可以用化学镀镍技术防护,并可避免用难以加工的个锈钢来提高它们的表面性质。
比较软的、不耐磨的基底可以用化学镀镍赋予坚硬耐磨的表面。
在许多情况下,用化学镀镍代替镀硬铬有许多优点。
特别对内部镀层和镀复杂形状的零件,以及硬铬层需要镀后机械加工的情况。
一些基底使用化学镀镍可使之容易钎焊或改善它们的表面性质。
1.化学镀镍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优良的均匀性、硬度、耐磨和耐蚀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该项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镀镍在各个工业中应用的比例大致如下:航空航天工业:9%;汽车工业:5%;电子计算机工业:15%;食品工业:5%;机械工业:15%;核工业:2%;石油化工:10%;塑料工业:5%;电力输送:3%;印刷工业:3%;阀门制造业:17%;其他:11%。
如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凝汽器黄铜管内表层化学镀镍可大大地提高抗腐蚀性,延长凝汽管使用寿命;铝合金镀镍,可提高铝合金硬度及防护性能。
改善铝合金表面性质,扩大铝合金的应用范围。
2.化学镀镍合金(1)镍-磷二元之合金镀层:硬度HV550~600,导电性好,焊接性好,耐蚀,用于IC顶盖,引线框架,模具,按钮等;(2)高磷镍合金镀层,无磁性,大量用于电子仪器,半导体电子设备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层等。
(3)镍-硼-磷三元合金,镀层硬度HV680,用于压电陶瓷电极,传动装置,阀。
(4)镍-B-W硬度HV800,电子模具,触点材料等。
(5)45#钢齿轮面刷镀镍磷和镍钴合金金属,能显著地提高45#钢齿轮接触面。
3.化学镀银主要用于电子部件的焊接点、印制线路板,以提高制品的耐蚀性和导电性能。
化学镀银的应用领域与发前景
化学镀银的应用领域与发前景化学镀银的应用领域与发前景摘要:综述化学镀银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化学镀银材料具有抗电磁辐射、抗静电、消毒杀菌、反射雷达波、导电性能好、抗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能稳定,工艺原理简单并且所得的镀层均匀、结合能力强。
应用领域涉及电子工业领域、国防军事领域、日用纺织领域、医学领域等。
应用范围广,性能好,环保,这些方面都易于扩大生产。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化学镀银、化学镀银机理、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引言:化学镀银材料既具备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工艺简单,适用于多种不规则的基本材料,镀层具有高致密、厚度均匀、良好的抗腐蚀和耐磨的特点。
高分子材料镀银,在高性能的基础上既增加了工艺的美观和应用价值。
如:在铜粉表面镀银可作电子浆料、电极材料、催化剂和电磁屏蔽材料;在空心或实心微球(玻璃或陶瓷)表面镀银可用作厚膜电路材料和密封材料;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制成的微囊表面镀银可作为临床上介入疗法使用的球囊电极;碳纤维布化学镀银用于反雷达侦查与反制导的高技术战争中。
化学镀银在广阔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配料:银氨溶液(硫酸银、氨水、氢氧化钠、蒸馏水)、还原剂(葡萄糖、酒石酸、乙醇、蒸馏水)。
机理:化学镀银是银的沉积。
银的沉积发生在溶液本体中,由生成的胶体微粒银凝聚而成的。
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下,利用还原剂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单质银,并沉积在材料的表面形成镀银层。
机理为: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nAg+C6H12O6+3/2nOH=nAg+1/2Nrcoo+H2O采用将银氨溶液缓慢地加入还原液中,并不停搅拌,加入处理过的材料的ph值从3.5逐渐增大。
化学镀银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使表面疏水性转为亲水性,使基体与镀层有力结合。
通常会加入稳定剂、好的还原剂、助剂。
镀银的影响因素一、镀银的沉积率。
非金属材料上的电镀
非金属材料上的电镀用非金属件代替金属件可节约金属,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但由于非金属本身固有的性质,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非金属材料电镀,就是用电沉积的方法将非金属表面金属化,使其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磁、焊接,并能提高其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因而扩大了非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
非金属材料,可以电镀,也可采用真空离子镀,例如玻璃镀铝汽车各种灯、塑料镀铝、镀银等。
第一节塑料电镀非金属材料电镀中,塑料电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又以ABS塑料电镀制品应用最广,工艺也比较成熟。
所以塑料电镀主要介绍ABS塑料电镀工艺。
其他塑料以及非金属材料电镀工艺与ABS塑料大体相似,主要差别在于前处理。
一、ABS塑料电镀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
ABS塑料中三种成分的比例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但作为电镀用的ABS塑料,其成分比例则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影响镀层与塑料基体的结合。
因此,最好选用电镀级的ABS塑料。
(一)ABS塑料的成分对电镀的影响1.丁二烯的含量ABS塑料中丁二烯的含量高,则流动性好,成型容易,镀层的附着力好,但太高也会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
电镀级ABS塑料,丁二烯含量应控制在18%~23%。
2.水分的含量ABS颗粒很容易吸水。
作为电镀用的ABS塑料,其含水量不能高于0.1%,否则压注后在零件表面会产生小气泡,电镀后气泡会更大。
3.再生料及杂质要电镀的ABS塑料,其成分必须一致,不允许混入其他杂质。
对相同成分的再生料,也尽可能不用。
若非用不可,必须经过试验并严格控制再生料的用量<20%。
否则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
(二)塑料零件的外形设计和模具设计1.塑料零件外形设计的原则(1)零件表面应平滑,不要求镜面光泽的地方,尽可能做成梨点状或压花纹,以便于粗化,提高镀层附着力,并掩盖小的缺陷和伤痕。
(2)不应有盲孔,如必须有时,其深度应为它的直径的l/2~1/3。
槽或孔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其边缘都应倒圆。
无机材料的新进展和应用
无机材料的新进展和应用无机材料是指不含碳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无机材料有水泥、陶瓷、玻璃、金属、石墨烯等。
无机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例如高硬度、高熔点、耐高温、耐腐蚀等,因此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近年来,无机材料领域不断有新的进展和应用,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方面。
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类非金属的无机材料,有着良好的绝缘性和导热性能。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能,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电解质、陶瓷、催化剂等领域。
其中,氧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着储能、储氢、催化等多种应用。
此外,非晶态固态电解质材料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耐高温等多种特点,在可穿戴设备和备用电源等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无机复合材料无机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无机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特点是具有多种性质的复合效应,例如强度、硬度、耐磨性和导电性等。
在汽车、电子、建筑、航空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将纳米材料与无机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控性,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隔热材料、生物材料等。
3、无机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由于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再利用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例如,氧化铝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铝催化剂有很高的催化性能和较强的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另外,硅胶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材料,可以用于吸附和分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总之,无机材料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不断有新的进展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无机材料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阔和深入。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应用研究进展
医用材料
太阳能电池
Thanks for listening!
镀铜的应用
表面化学镀铜沉积一层金属铜层, 航空航天 可以有效的屏蔽电磁波的干扰.
在装饰玻璃行业,通过化学镀铜, 在玻璃表面镀一层均匀、致密、 玻璃工业 光亮的铜膜,表面具有良好的导 电性,为玻璃电镀提供了良好的 基底材料,又使其具有较好的金 属光泽,大大丰富其表面装饰效 果。
卫星通讯天线、超轻波纹 波导、雷达反射器。
镀层的耐蚀性、 导电性及耐热性 提高,工艺稳定、 制作方便、成本 低廉。
非金属表面镀 银:导电性, 接触电阻小、 导电性、导热 性,质量轻。
镀镍的应用
石油化工
石油设备进行 化学镀处理,像管道、 阀门等,可以大大延 长其使用寿命。 模具要耐腐蚀、表面要 光洁,而化学镀镍正好能满 足这些要求,如果添加纳米 级硬相质点,形成化学复合 镀,镀层更加耐磨,效果更好。 现在采用先在塑料 外壳上进行化学镀铜, 然后再化学镀镍,这种 双金属覆层被认为是最 有效的电磁屏蔽方法。
模具行业
电子计算机
镀镍的应用
机械汽车
基于优良的耐磨性,在 汽车上很多零件均可应用 化学镀强化处理,如齿轮、 喷油器、散热器、汽化器、 球头螺栓等。 飞机发动机叶轮,镀镍 可以防止高温燃气烧蚀,其 疲劳强度的降低比原来电镀 铬少25%。喷气发动机的主 轴经过化学镀镍后,主轴密封 面磨损明显减少,经过4 000 次运行周期后磨损0. 008 mm。
除油
粗化
敏化
表面活化
除油 化学镀
化学镀简介
简介化学镀简介化学镀一、化学镀(chemical plating)化学镀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其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学镀使用范围很广,镀金层均匀、装饰性好。
在防护性能方面,能提高产品的耐蚀性和使用寿命;在功能性方面,能提高加工件的耐磨导电性、润滑性能等特殊功能,因而成为全世界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发展。
化学镀技术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的沉积过程。
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技术具有镀层均匀、针孔小、不需直流电源设备、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
另外,由于化学镀技术废液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成本较低,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代电镀,成为一种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
目前,化学镀技术已在电子、阀门制造、机械、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化学镀原理化学浸镀(简称化学镀)技术的原理是:化学镀是一种不需要通电,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利用强还原剂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而沉积在各种材料表面形成致密镀层的方法。
化学镀常用溶液:化学镀银、镀镍、镀铜、镀钴、镀镍磷液、镀镍磷硼液等。
目前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的自催化沉积反应,已经提出的理论有“原子氢态理论”、“氢化物理论”和“电化学理论”等。
在这几种理论中,得到广泛承认的是“原子氢态理论”。
三、对非金属的化学镀需要敏化活化处理敏化就是使非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还原作用的还原液体膜。
这种具有还原作用的处理液就是敏化剂。
好的敏化效果要求具有还原作用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持其还原能力,并且能控制其还原反应的速度,要点是敏化所要还原出来的不是连续的镀层,而只是活化点。
目前最适合的还原剂只有氯化亚锡。
目前,对于非金属化学镀镍用得最多的是Pd活化工艺。
当吸附有Sn的非金属表面接触到Pd活化液时,Pd会被Sn还原而沉积到非金属表面形成活化中心,从而顺利进行化学镀。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应用新进展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应用新进展摘要:化学镀技术可以进行强化非金属材料表面,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本文介绍了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基体表面活化的几种方法:光化学法、自催化活化法、介电层放电法、气相沉积法,并论述了化学镀技术在非金属材料上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应用;进展1引言化学镀技术可以强化提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表面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
现在很多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需要进行金属化表面处理,如汽车行业的塑料电镀件、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化学镀镍、电池行业中镀做为发泡镍极、陶瓷粉体的化学镀工艺等。
2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表面强化处理非金属材料在进行化学镀之前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包括对基体除油后,在基体表面进行粗化、敏化、活化。
这些预处理过程属于化学镀前的前置处理过程。
其中表面活化是最关键的工序,对于镀层的均匀和与基本的粘合力有重要的作用。
进行活化是为了在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金属颗粒,成为结晶中心。
常见的基体表面活化方法有催化性涂料法、银浆法等。
2.1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非金属材料化学镀进行基体活化的研究方法,它将光学和化学结合在一起,活性物质由光辐射诱导产生,基本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均匀的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的化学镀奠定基础。
活化机理有光电化学机理、热电化学机理、热分解反应机理等。
光源主要有紫外准分子激光、红外灯等,如果是准分子灯,对其进行活化的操作是将活性物质制成固态膜,然后覆盖在基体表面,通过技术使活性颗粒沉积在基体上。
如果使用光化学法具有区域性,要用模具对基进行掩膜。
2.2自催化活化法自催化活化是由光化学法演变而来的,采用的是激光光源,没有活动性物质母体。
通过激光将化学镀液沉积为镀层金属,没有活化步骤。
激光对基体进行照射时,基体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受射基体表面干净,使镀层金属的沉积成为可能。
镀液吸收光能会局部温度会升高,镀层金属离子从镀液或基体中吸收电子还原为金属原子。
非金属材料电镀技术的应用
00 .6 1 .0 60 1.0 6 0
5
修复镀层
镀 覆 损 失
总 计
4O .0
15 .1
3 .0 35 2 .6 3 5
这项 研究 的结 果 表 明 , 用 树脂 复 合 材料 制 作 采 波导腔体 经 电镀后 , 能可 以满 足设计要 求 , 实验 性 其
获得 了较为广泛 的应用 ¨ 。
是装 饰性 电镀 产 品。塑料 电镀 由于工 艺过程过 于复
杂而 又欠稳定 , 其应 用 受 到一 定 限制 。随 着 电镀 使
随着 资源节 约 和环 境 友好 理 念 的普 及 , 非金 属 材料 在现 代制造 中的应 用 有所 增 长 , 而使 非金 属 从
摘要: 随着社会 对技 术创 新 需求的增 长 , 以前主要 用 于装饰 性 制品 的 非金属 电镀技 术 , 现在 已经 成 为重要 的功能性镀 层 电镀技 术 , 而在 现代 制造 中有 了新的应 用 。特 别是在现 代 电子产 品制造 中 , 从 以非金 属材料 代替 有 色金属 材料 将成 为流行 趋势 , 而非金属 材料 的 电镀 , 也就成 为 支持 这种材料 变 化 的重要 的 电镀技 术 。介 绍 了非金 属 电镀 在 电子产 品等 结构材料 中的应 用情 况。
波 导是微 波 通 信 系 列 产 品 中重 要 的 结 构 件 之
一
。
如果将电阻率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来选取微波产
品的制作 材 料 , 期 采 用 最 多 的 是铜 材 电镀 银 层 。 早 但是 铜材有 质量 比较 大 的缺 点 , 于是 又发 展 以铝材 做腔 体等 的技 术 。铝 的 导 电 性 能 比起 铜 来 要 差 许 多, 如果根据 理想状 态来分析 , 用铝应 该是不 很恰 当
化学镀处理中的材料选择与应用技术
化学镀处理中的材料选择与应用技术化学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在化学溶液中还原成金属而沉积在被处理材料表面的技术。
化学镀处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同时,化学镀处理还可以为材料表面提供一层美观、均匀、光滑的金属镀层。
这种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镀处理中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技术。
1. 镀层材料的选择在化学镀处理中,合适的镀层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通常,可以选择以下镀层材料:1.1 镀铬镀铬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化学镀处理方法。
镀铬层可以使用在许多材料上,包括黄铜、不锈钢、铝、铜等。
然而,镀铬的过程需要使用一些有害的化学品,如硫酸、铬酸和氢氟酸等,这些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因此,使用镀铬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安全因素。
1.2 镀镍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镀镍可以使用在许多不同的材料上,包括不锈钢、铜、锌、铝等。
与镀铬相比,镀镍的过程更加环保。
此外,镀镍的耐腐蚀性能优异,可以保护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不被腐蚀。
镀镍的缺点是,这种方法产生的镀层颜色和光泽较少,所以对于需要美观的材料不适用。
1.3 镀银镀银是一种高档、高质量的镀层。
镀银可以使用在许多不同的材料上,包括黄铜、不锈钢和铜等。
镀银的优点是,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
此外,镀银的光泽和美观度也更高。
镀银的缺点是,它比其他镀层更昂贵。
2. 化学镀处理的应用技术2.1 水泥制剂化学镀水泥制剂化学镀是一种简单的化学镀技术。
它使用水泥制剂沉积金属离子和产生镀层。
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例如成本低、易于控制、不易污染等。
水泥制剂化学镀可以制作出均匀且良好的镀层,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材料。
2.2 阴离子电渗析电渗析是一种使用电场力来沉积金属离子的技术。
在阴离子电渗析中,负电极被放置在含有被处理材料和金属盐溶液的容器内,然后施加电场。
金属离子通过电场作用移动并在被处理材料表面沉积。
阴离子电渗析的优点是,它的镀层质量非常高,表面光滑、均匀。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能源行业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人们对于材料表面的改性越来越重视。
化学镀处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
它不仅可以改善物体表面的性质,还可以增加物体的寿命,保护物体的安全性。
而在能源行业中,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更是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化学镀处理简介化学镀处理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或物化学途径在物体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方法。
它可以使物体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如抗腐蚀、增加硬度、提高导电性等。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可以适应各种物体的形状和材质,而且成本较低、效果明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等领域中。
二、镀层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1. 防腐保护能源设备经常需要在恶劣的气候或化学环境中工作。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对能源设备的腐蚀性也在增加。
因此,使用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抗腐蚀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例如,石油钻机的钻头和车轮铁芯等零部件,经过化学镀处理后,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内部零部件的故障率。
2. 提高导电性能源行业的一些设备需要进行电气操作,如输电系统、电动机等。
因此,对于一些电子设备、电路板等部件的导电性也同样十分关键。
在这些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应用化学镀处理中的导电镀层,可以大大提高这些设备的通电性和耐久性,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例如,使用导电层的电极片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3. 增加硬度能源设备常常需要承受高温、高压、高速等一系列的物理负载。
这也导致了设备表面容易发生磨损和疲劳。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化学镀处理中的硬化镀层加强设备的表面硬度,增加其耐磨性和耐蚀性。
例如,对于涡轮机叶片、气缸等高温高压力设备的零部件,使用硬化镀层可以大大提高其耐久性和抗磨性能。
三、化学镀处理中的技术难点虽然化学镀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
1. 镀层质量差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质量直接影响了其应用效果。
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活化工艺研究及展望
4局部活他的研究与进展 3胶体钯型活化工艺
早在1961年,美国学者Shipley
c
无论是离子钯还是胶体钯型活化法,都需要将基体浸 Rfl2’首次提出了胶 入溶液中,一般都将基体表面全部活化后,再开始进行化 学镀。但在现今的许多工业生产当中,尤其电子工业,耍n 电容器、电路板的印稀生产,都需要程基体表颟进行选择 性镀覆,这就要求基体的表耐实现局郝活化,从而达到选 择镀覆的效果,实现预期想要得到的镀层图形。 文献【151描述了一种钯金属浆料的制备方法,称取 o.潞gPdCl,溶解在O.5mL体积比l:ll的Hel溶液中,再与 15ml乙二酶二乙醚混合均匀,用乙基纤维素调到合适的粘 囊,鼯得整纯齐j宠的浆耨。使餍s寸将浆籽秸g在陶瓷基体表瑟, 在873K时空气中活化就可以进行化学镀。章兆兰””等研 究了~种麓滩或Ag酪氧讫锈秘乙基纤维素、乙醇、乙基 溶纤剂等制成活化胶,采用丝阏印刷方法对陶瓷表面进行 是酃活纯静王艺。数上方法玛霹称为浆耨型活诧法,其特 点是可以与丝网印刷技术相结合,达到局部活化的目的, 印铡毽案穗对灵活,嚣叛较为容易的实现魏量生产。毽嚣 要烧结温度较高。基底材料需要能够耐高温。 文献【17{分缓了死静镀翦保护≤遗化蓑保轳)翦方法, 如蜡封、绝缘涂料等方式。在镀件活化前就实行局部保护, 将不需要镀覆的位置果翅包扎、涂敷等方式进行疆离。镀 后稃将隔离层除去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大量应用于 工嫂生产上,但是对于结构复杂叛及体积较小的零{牛来说, 较濉以实现。 东南大学的陈易芳等”引利用YAG固体激光诱导,成 功猩半导体硅基体上实现了选择性化学镀铜。沈艺程”啦等 利用激光蚀刻氧化铝陶瓷基体,完全省去传统的敏化活化 步骤.直接在其表露获得化学镀铜层。经分析认为,激光 蚀刻的材料表面能够产生高能位错以提高催化活性,使得 化学镀过程夜其表面逡接催纯发生。森予激光诱导反应只 发生于光照区,对于许多需要选择性化学镀的材料表面, 麓实瑗勿需携模、徽米量缓盼整接蜀郝镀覆,并哥节约大 量的贵金属。同时,激光诱导技术也可以和电脑控制相结 合,遴过程寒编译来实浚影获复杂、宽度蜀溺懿线貉露裁测。
化学镀应用-非金属电镀培训
硫酸H2SO4 98%/ml • L-1 重铬酸钾K2Cr2O7/g • L-1 冰醋酸CH3COOH/体积分数%氯 化亚锡SnCl2 • 2H2O /g • L-1 二氯乙烷C2H4Cl2 /g • L-1 乙二醇(CH2OH)2 /g • L-1 硝酸银AgNO3 /g • L-1 三氯乙烷C2H3Cl3 /体积分数% 乙醇C2H5OH /体积分数% 盐酸HCl 37% /ml • L-1
酸性敏化液处理工件,最终在工件表面上吸附一层凝胶状物 质,这层凝胶状物质,不是在敏化液中形成的,而是在下一步 水洗时产生的。常用的二价锡盐敏化液,为了防止二价锡的水 解,溶液必须呈酸性。在敏化液中浸渍过的工件,表面附有一 层敏化液,当移入清洗槽时,由于清洗水的pH值比敏化液的pH 高,二价锡发生水解作用。
由于非金属材料通常是不导电的,无法直接用电沉积方 法沉积金属层,因而进行非金属电镀的前提是使工件表面获 得一定的导电性,以及如何使镀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 力,所以,镀前预处理成为整个电镀工艺的关键。可以有多 种前处理方法使非金属表面形成金属化导电层,如喷涂、浸 挂、气相沉积、银和烧渗等等。应用最广泛的是化学镀。它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工序:消除应力、除油、粗化、敏化、活 化、化学镀。经过合格的前处理后,就可以按常规工艺进行 电镀。
5~20 室温 1~5
22.3.3 化学粗化
化学租化实质是一个化学侵蚀过程,即通过对非金属材料制 品表面的氧化和蚀刻而起粗化作用、提高与镀层的结合力。下 面以ABS塑料为例简述化学粗化的作用机制。
ABS塑料是丙烯晴(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 其结构为橡胶状的B组分分散于S-A聚合形成的球形刚性骨架之 中。化学粗化时,粗化液可溶解制品表面层的B组分,而S—A骨 架基本不溶,从而形成很多的瓶颈形凹坑,使制品表面微观粗 糙明显增加,并使镀层与基体能实现机械“锁扣”式结合。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化工工业的应用
化学镀处理中的镀层在化工工业的应用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镀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其所得到的镀层质量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化学镀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腐、防氧化的薄膜。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化工工业中其镀层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 化学镀技术概述化学镀处理是一种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涂上一层金属、合金或类金属的工艺方法,其本质是通过离子化学反应,使金属或化合物被溶解,反应出金属离子,再由溶剂或还原剂还原成金属沉积在被处理的母材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合金或类金属的薄膜。
不仅能改善母材表面性质,还可提高其耐腐蚀性,增强产品的韧性和耐磨性,具有防氧化、阻燃、导电等多种特性。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镀层技术包括无电解镀、电镀和化学镀三种。
二. 化学镀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1. 钼粉镀处理钼粉是一种在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催化剂,而其表面的氧化层较厚,会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采用化学镀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这种影响,提高钼粉催化剂的活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2. 氢氧化镁镀层氢氧化镁广泛应用于生产某些销售量较大的化工产品,但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潮、变质、结块等,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氢氧化镁表面形成一层防潮、防氧化的镀层,能有效地保护氢氧化镁的品质和稳定性。
3. 半导体器件的表面清洁和镀层在半导体晶片的制造过程中,其表面需要清洗和镀层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更好的性能。
采用化学镀处理技术,能够清洗表面并增加其抗腐蚀性和导电性,提高器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4. 化学阻隔膜镀层化学阻隔膜镀层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液体的隔绝和分离,确保化工反应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而传统的物理隔膜处理方法较麻烦,难以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
采用化学镀技术,则能高效、灵活地实现各种化学隔膜的制造和液体分离处理。
5. 聚合物镀层在聚合物材料的制造和防腐防氧化方面,化学镀处理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该技术能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形成特殊的化学反应,延长聚合物的寿命,增强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精品】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银的研究进展
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银的研究进展1 前言化学镀的发展史主要是从化学镀镍开始的。
1944年,A.Brenner和G.Riddel 进行化学镀试验,几年后对外公布。
1947年提出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镍的方法。
80年代中期,有人直接借鉴块状化学镀的方法利用在粉体上。
1991年,H.Chang 首次在直径约为0.05~0.1μmSnO2粉体上采用甲醛作为还原剂化学镀银。
粉体化学镀克服了其它成形方法因颗粒几何形貌造成的包覆层不均的问题。
因为化学镀具有优异的均镀能力,克服了机械混合法混合不均、Sol—gel法在还原金属氧化物时晶粒易长大等缺点。
另外,粉体上的金属镀层能赋予粉体新的功能,如抑制粉体的分解,提高粉体的耐蚀性、导电性,使粉体具有美丽的外观等。
然而,非金属粉末施镀比传统的金属工件施镀更困难,因为粉末比表面积大,在溶液中易于团聚。
为了在粉末上施镀,必须根据粉体的特点提高溶液的稳定性,同时使颗粒均匀分散,提高镀层质量。
银粉是电气和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贵金属粉末,为厚膜、电阻、陶瓷、介质等电子浆料的基本功能材料。
但银粉的制备成本很高,所以在现今的研究领域更侧重于可以替代银粉的包银复合粉体的制备和应用,以降低银的用量。
目前,化学镀银复合粉体作为电触点材料、导电填料、导电涂料、电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以及飞机隐身涂料等受到广泛的应用。
2 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银由于非金属基体一般不具备导电性,因为在此表面上没有催化的活性粒子,要获得与非金属基体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金属层,最为重要的是对基体进行镀前处理。
非金属颗粒化学镀是在除油、粗化、敏化、活化液中使颗粒表面沉积一层微量的、具有催化效应的金属,如Pd、Ag等,然后水洗干净,放入镀液中施镀,再水洗烘干,得到复合粉体。
2.1 空心玻璃微珠化学镀银黄少强等采用葡萄糖、酒石酸钾钠、葡萄糖+酒石酸作为还原剂,其工艺流程为:用HF溶液粗化—去离子水洗—SnC12溶液敏化—去离子水洗—胶体Pd溶液活化—水洗烘干后施镀。
化学镀原理及应用
4
传动轴 二、模具和铸模
锌铸模 玻璃模 注塑模 塑料挤压模
挤压模 冲压模 橡胶模 三、纺织机件 纺织辊筒 导纱筒 编织针 喷丝头 送料和导向杆 纺织刮板 挤压喷嘴 大型针盘、针筒 四、化学和石油工
业 压力容器 反应器 搅拌机轴 泵和转子叶片 热交换器 过滤器元件 涡轮叶片 压气机和转子叶
片 各种形式阀门
镀镍即为此种。 (二)化学镀镍的分类:
1.按镀液的 PH 值分类:有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类。 2.按沉积温度分类:有低温、中温、高温三类。 3.按合金成分分类:有低磷、中磷和高磷三类。 4.按所用还原剂分类:有 Ni-P、Ni-B 等。
三、 化学镀镍的原理
化学镀镍是利用镍盐溶液在强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的作用下,使镍离子还原成 金属镍,同时次亚磷酸盐分解析出磷,因而在具有催化表面的镀件上,获得 NI-P 合金镀层。关于其氧化-还原机理的解释有许多理论论述。
பைடு நூலகம்
五、 化学镀镍的应用
化学镀镍主要应用于下列几种不同情况:(1)耐磨性;(2)耐蚀、耐热性; (3)光亮性、脱模性;(4)润滑性;(5)焊接性;(6)电磁及导电性;(7) 磨损或超差表面的加厚和修复等。如表(2)所示。
非金属材料上的电镀
非金属材料上的电镀用非金属件代替金属件可节约金属,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但由于非金属本身固有的性质,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非金属材料电镀,就是用电沉积的方法将非金属表面金属化,使其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磁、焊接,并能提高其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因而扩大了非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
非金属材料,可以电镀,也可采用真空离子镀,例如玻璃镀铝汽车各种灯、塑料镀铝、镀银等。
第一节塑料电镀非金属材料电镀中,塑料电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又以ABS塑料电镀制品应用最广,工艺也比较成熟。
所以塑料电镀主要介绍ABS塑料电镀工艺。
其他塑料以及非金属材料电镀工艺与ABS塑料大体相似,主要差别在于前处理。
一、ABS塑料电镀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
ABS塑料中三种成分的比例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但作为电镀用的ABS塑料,其成分比例则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影响镀层与塑料基体的结合。
因此,最好选用电镀级的ABS塑料。
(一)ABS塑料的成分对电镀的影响1.丁二烯的含量ABS塑料中丁二烯的含量高,则流动性好,成型容易,镀层的附着力好,但太高也会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
电镀级ABS塑料,丁二烯含量应控制在18%~23%。
2.水分的含量ABS颗粒很容易吸水。
作为电镀用的ABS塑料,其含水量不能高于0.1%,否则压注后在零件表面会产生小气泡,电镀后气泡会更大。
3.再生料及杂质要电镀的ABS塑料,其成分必须一致,不允许混入其他杂质。
对相同成分的再生料,也尽可能不用。
若非用不可,必须经过试验并严格控制再生料的用量<20%。
否则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
(二)塑料零件的外形设计和模具设计1.塑料零件外形设计的原则(1)零件表面应平滑,不要求镜面光泽的地方,尽可能做成梨点状或压花纹,以便于粗化,提高镀层附着力,并掩盖小的缺陷和伤痕。
(2)不应有盲孔,如必须有时,其深度应为它的直径的l/2~1/3。
槽或孔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其边缘都应倒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应用新进展
摘要:化学镀技术可以进行强化非金属材料表面,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本文介
绍了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基体表面活化的几种方法:光化学法、自催化活化法、介
电层放电法、气相沉积法,并论述了化学镀技术在非金属材料上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应用;进展
1引言
化学镀技术可以强化提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表面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
现在很多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需要进行金属化表面处理,如汽车行业的塑料电镀件、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化学镀镍、电池行业中镀做为
发泡镍极、陶瓷粉体的化学镀工艺等。
2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表面强化处理
非金属材料在进行化学镀之前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包括对基体除油后,在基体表面进行粗化、敏化、活化。
这些预处理过程属于化学镀前的前置处理过程。
其中表面活化是最关键的工序,对于镀层的均匀和与基本的粘合力有重要的
作用。
进行活化是为了在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金属颗粒,成为结晶中心。
常见的
基体表面活化方法有催化性涂料法、银浆法等。
2.1光化学法
光化学法是非金属材料化学镀进行基体活化的研究方法,它将光学和化学结
合在一起,活性物质由光辐射诱导产生,基本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均匀的活
性物质,为进一步的化学镀奠定基础。
活化机理有光电化学机理、热电化学机理、热分解反应机理等。
光源主要有紫外准分子激光、红外灯等,如果是准分子灯,
对其进行活化的操作是将活性物质制成固态膜,然后覆盖在基体表面,通过技术
使活性颗粒沉积在基体上。
如果使用光化学法具有区域性,要用模具对基进行掩膜。
2.2自催化活化法
自催化活化是由光化学法演变而来的,采用的是激光光源,没有活动性物质
母体。
通过激光将化学镀液沉积为镀层金属,没有活化步骤。
激光对基体进行照
射时,基体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受射基体表面干净,使镀层金属的沉积成
为可能。
镀液吸收光能会局部温度会升高,镀层金属离子从镀液或基体中吸收电
子还原为金属原子。
这些金属原子可以自催化,促进金属的继续沉积。
2.3利用介电层放电活化法
利用介电层放电活化法是通过进行介电层放电,使基体表面清洁粗化,接着
在基体表面涂抹醋酸钯,利用活化法获得活性钯颗粒,清除掉未分解的醋酸钯,
基体表面形成活性钯图案,接着进行化学镀。
使用介电层放电不需要激光和真空
设备,在空气中就可以进行,活性钯颗粒均匀、活性好。
2.4气相沉积法
气相沉积法分为物理沉积和化学沉积,将基体放于高压真空空间,将金属制
作为靶体或者易挥发物质,在基体表面沉积了一层金属,这是化学镀必须要用到
的活性层。
气相沉积法的活性层和基体紧密结合在一起,镀层金属和基体也紧密
结合,可以很容易得到活性层,但缺点是需要使用价格较高的真空设备,无法进
行区域选择,基体要保持高温,镀层金属要首先制成易发挥的物质。
3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研究内容
3.1玻璃纤维化学镀
现在导电材料是一个研究热点,导电材料通过进行导电纤维填料并与树脂基
材复合制备而成,纤维材料会受到价格、力学特性等的限制。
镀金属玻璃纤维的
强度较高,导电性好,是一种很好的导电填料。
在对玻璃纤维乾地表面前处理时
使用分散剂和偶联剂。
用扫描电镜进行分析,分散处理后的试样具有较好的分散
效果和均匀度。
偶联处理使玻璃纤维和活性金属的结合紧密,使金属在玻璃纤维
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强。
镀液中的主盐硫酸铜浓度可以对沉积速度产生影响,硫酸
铜的浓度增加,化学镀的沉积速度减慢。
这是因为镍离子的浓度高,从而对沉积
速度产生了影响。
铜离子的含量小,铜离子的沉积电位和镍是相同时,对镍的沉
积影响不大,如果镍的浓度升高,使铜的沉积电位高于镍时,纤维表面会沉积为铜,镍的沉积性就不活跃,镀液的沉积速度也产生影响。
要实现铜和镍的沉积,
要降低铜的沉积电位。
如果铜离子的浓度较低,不会明显影响镍的沉积电位,如果铜离子的浓度较高,镍的沉积电位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表明铜的百分含量快速增加,镍的百分
含量快速减少,磷离子沉积电位也随着铜离子的浓度升高而降低。
通过研究表明,新制备的镀镍、镀铜纤维的导电性能很好,但搁置或热处理
后会影响导电性。
这是因为镍和铜镀层的表面能较高,从周围吸收杂质或形成氧
化层后对导电性产生了影响。
在热塑树脂中加入导电纤维,加工后的材料的导电
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制备化学镀导电玻璃纤维,在镀铜纤维后再镀一
层Ni- Cu-P合金,这样做可以对内部导电层加以保护,铜层起到了导电作用,Ni-Cu-P是保护性的镀层。
双镀层结构使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抗氧化性。
3.2陶瓷化学镀
陶瓷的不可焊性和导电性差使陶瓷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对其表面进行处
理后,可以满足较多的应用要求。
对陶瓷进行前期预处理包括清洗、粗化、活化等,用有机溶剂或除油剂做为清洗液,要用超声波来清除掉微孔里的除油液。
对陶瓷进行粗化的方法有化学和薄膜改性两种方法,其化学粗化使用氟化物
粗化液或氢氧化钾粗化液,薄膜改性粗化法是在陶瓷表面涂上一层耐热性好的玻璃,烧结使液态玻璃渗透到陶瓷的微孔,用氟化物进行表面粗化,用超声波进行
清洗,干燥。
敏化和活化方法有三种,第一种用氯化亚锡溶液使用敏化液,氯化
钯做为活化液;第二种方法是敏化活化一步完成,第三种方法是直接处理含有二
价钯离子和有机物的混合液。
现在陶瓷在电子工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元件的性能依赖于涂镀技术。
陶瓷化学镀可以改革镀层合金的种类和含量,使其具有多种功能。
3.3塑料化学镀
对塑料基体表面进行处理可以形成金属层,使塑料具有了金属化,具有良好
的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等,塑料金属化的方法中化学镀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进行塑料化学镀时要使用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为具有催化活性的物体表面,
形成金属镀层。
在化学镀前要进行粗化、敏化、活化等处理,使镀层和基体紧密
的结合。
研究人员贺英使用化学镀技术在聚苯胺镀层嵌入铜,获得了与尼龙材料结合
紧密的导电复合镀层,镀层覆盖均匀,重量轻,力学性能优良。
化学镀可以明显
影响镀层的性能,如果碱性镀液的PH值变大、镀液的温度升高,复合镀层的导
电性会增强。
3.4金刚石化学复合镀
在镀液中加入金刚石颗粒经过沉积后,可以获得复合镀层。
化学复合镀可以
在材料中进行均匀沉积,镀层的硬度高,具有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应用于航空、
机械、化工等领域。
金刚石分为单晶和多晶,其中单晶金刚石用于研磨,有尖锐
的边角。
金刚石锉和砂轮用复合镀层做加工面。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纳
米级的金刚石引进到复合镀层中。
纳米金刚石具有超微粒子的性质,也有金刚石
的性质,应用于精密仪器、光洁度高的表面加工刀具等方面。
化学镀也应用于电接触材料中,学者吴康使用纳米金刚石增强银基镀层,提
高了电触头的寿命和耐电流能力。
4小结
化学镀层具有均匀性、致密性和表面特性,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功能多样化
和先进的辅助技术的融合,如印刷电路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红外线、超声波化
学镀,加入纳米颗粒,提高化学镀锡合金的速度,控制恒定镀速等。
化学镀技术
未来会广泛应用于非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领域。
参考文献:
[1]鲍红权.化学镀金属导电玻璃纤维制备与性能研究[J].玻璃纤维,1997,(4):2-5.
[2]李鹏.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镍工艺与镀层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3,32(5):1-5.
[3]于金库.复合电刷镀金刚石的工艺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2:7-9.
[4]吴元康.纳米金刚石织构粒子增强银基电接触复合镀层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2,2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