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卖油翁》

1.但微颔之“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三峡》

2.每至晴初霜旦“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黔之驴》

3.驴不胜怒,蹄之“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口技》

4.妇抚儿乳“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满井游记》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人恒过“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曹刿论战》

10.神弗福也“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狼》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公输》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捕蛇者说》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约客》

16.黄梅时节家家雨“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送东阳马生序》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山海经·夸父逐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表示方位)

《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表示方位)

《汉书·张骞传》大月氏复西.走。(表示方位)

《范雎说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表示处所)

《战国策·齐策》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表示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

《范雎说秦王》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汉书·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三国志·华陀传》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陈涉起义》失期,法.当斩。(“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

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孟子·万章下》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

...伋.。”(“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

《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是“用对待……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韩信破赵之战》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师”是“用对待……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父”是“用对待……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射之,豕人立

..而啼。(“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

《战国策·秦策》嫂蛇行

..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

《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

《陈涉起义》狐鸣

..呼曰:“大楚兴,陈涉王。”(“狐鸣”是“像狐狸一样叫”)

《过秦论》天下云集

..。(“云集”是“像云一样聚集”;“景(影)从”是“像..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影子一样跟着”

《聊斋志异·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于前”是“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这些句子中的“人、蛇、翼、狐、云、景、犬”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为“像……一样”,因而,这一种用法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瓜分”、“蜂拥”、“响应”。

(1)时间名词作状语,如:

《郑伯克段于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战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三种情况:

1.“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年年(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如: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如: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3.“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左传·昭公七年》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

《左传·昭公十六年》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比喻)

《伤仲永》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是“天天”。

《黔之驴》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是“用船”的意思。

《小石潭记》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醉翁亭记》

7.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愚公移山》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岳阳楼记》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2)一般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

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