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活水源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活水源记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浸②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③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④,又东北入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⑤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注释】①石罅(xià):石头缝隙。
②浸:渐渐地。
③潴(zhū):(水)积聚。
④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山下。
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秘书卿:秘书监的长官。
【阅读提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字伯温)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自越城(今浙江绍兴)经平水游览会稽山水,写了一组游记,选文是其中一篇的节选。
选文主要写活水源名字的由来。
作者按照观察顺序,依次写了泉水的源头及流经路线:始出石罅——浸为小渠——溢而西南流(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始终抓住一个“活”字描写水,不仅描写了水的清澈见底、奔流不息,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活水”带来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冬夏不枯.()(2)乃溢.而西南流()(3)深不逾.尺()(4)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2.下列各句有省略现象的一句是()(2分)A.乃溢而西南流B.旁出为四小池C.终日坐水旁D.名之曰“活水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2)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4.选文写出了“活水源”泉水的哪些特点?(3分)5.选文通过对“活水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1)干涸(2)漫出来(3)超过(4)经常2.C(此句省略了介词“于”)3.(1)有一股泉水,它一开始从石头缝隙里流出来,细细地流淌,冬天暖而夏天凉。
郦道元《三峡》郦道元《河水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1)沿溯.阻绝(2)哀转久绝.(3)河中漱.广(4)窥.深悸魄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8、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3分)9、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3分)6、①逆流而上;②消失;③冲击,冲荡;④看,望.7、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②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8、甲文:例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例: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例: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9、答案示例:①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尚节亭记刘基阅读附翻译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
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
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①大易:指《易经》。
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特:只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名:命名,起名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信:相信D.故让国,大节也让:辞让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完整版)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参考答案:1.D2.A3.B(二)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属引凄异()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②春冬:③秋季: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飞奔的马②连续2.B3.①水势迅急凶猛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4.①三峡七百里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三峡阅读答案(15篇)
三峡阅读答案(15篇)三峡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峡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峡阅读答案1读《三峡》,完成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3.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1.B2.C3.A4.B三峡阅读答案2文言文阅读。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文言文《三峡》阅读答案3篇
文言文《三峡》阅读答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言文《三峡》阅读答案3篇原文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文言文《三峡》阅读答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尚节亭记刘基阅读附翻译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
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
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①大易:指《易经》。
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特:只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名:命名,起名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信:相信D.故让国,大节也让:辞让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良多趣味( )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用“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3. 昔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加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征及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关于郦道元《水经注三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关于郦道元《水经注三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关于郦道元《水经注三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郦道元《水经注·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乘船)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搁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三峡》的阅读]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2)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看到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三峡工程蓄水之音,面对汹涌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到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体现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3、概括夏、春冬、初霜旦(秋)三段时间内三峡之美的特点。
4、季节的变化使三峡景色动静相生,节奏明快,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你认为三峡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5、本文只有150余字,却写出了三峡的气象万千,语言非常精练生动,请举例说明。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尚节亭记刘基阅读附翻译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
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
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
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特:只 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名:命名,起名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信:相信 D.故让国,大节也让:辞让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三峡》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重庆市B卷中考题)
《三峡》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重庆市B卷中考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15分)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声泪沾袭。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1)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3)沿溯阻绝(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没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出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写景要抓住最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4分)【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
②[瞿(qū)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③ [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答案:二115分)9.(1)分江口时联”(空障,缺口),(2)中上(漫上) (3)逆流而上(4)飞奔的马10.4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石不到太阳租月亮。
(2)(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优秀2篇】
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优秀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优秀2篇】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篇一《三峡》课案周上银▲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比较精要的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赞叹。
郦道元《三峡》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郦道元《三峡》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郦道元《三峡》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15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⑴自非亭午夜分亭午:⑵沿溯阻绝溯:⑶飞漱其间飞漱:⑷属引凄异属引: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
(请勿抄写示例)(3分)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美在。
小题4:下列两则材料都在描写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它们在描写的角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材料一: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材料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小题1:(4分)(1)正午(2)逆流而上(3)急流冲荡(4)接连不断。
(每小题1分)小题2:(4分)(1)即使乘着飞奔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它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有很多趣味。
小题3:(3分)要点:不要求仿写句子的结构,有具体内容引用和三峡景物特点概括即可。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水,美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清幽。
小题4:(4分)两则材料都从侧面描写了水的特点(2分)。
第一则材料从船行的速度快侧面突出三峡水流疾的特点(1分),第二则材料通过写可清晰看到水中的鱼侧面突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分)(答出侧面描写2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郦道元《三峡》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郦道元《三峡》刘基《活水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
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①居之。
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②,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③为小渠,冬夏不枯。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④白野公恒⑤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⑥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选自刘基《活水源记》,有删节)(注释)①奎上人:人名。
②石罅(xià):石头裂缝、缺口。
③浸:渐渐地。
④秘书卿:官名。
⑤恒:常常。
⑥群动:各类动物。
2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涓涓然.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B.有泉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C.其上.曰金鸡之峰苔痕上.阶绿(《陋室铭》)D.名.之曰活水源有仙则名.(《陋室铭》)22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22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228.两文都是首段写山,次段写水。
(甲)文中写夏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结尾作者抒发感想,表示他爱这“活水源”的三个特点。
其中“爱其出之不穷”这一特点,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郦道元三峡阅读答案
郦道元三峡阅读答案郦道元三峡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郦道元三峡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6--13 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 ,_______ 。
”6 、本文的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7 、解释下列多义词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8 、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9 、翻译句子: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①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分)①略无阙处()②曦月()③飞漱其间( )④素湍( )【小题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4分)①沿溯阻绝()②夏水襄陵()③虽乘奔御风()④属引凄异()【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小题4】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案【小题1】①quē ② xī ③ shù ④tuān【小题2】①逆流而上②上③飞奔的马④ 连接【小题3】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小题4】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2文言文阅读。
(16)三峡(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阅读答案(15篇)
《三峡》阅读答案(15篇)《三峡》阅读答案(15篇)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语句。
⑴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1段从总观的角度写,描写了山的哪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象?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加了什么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⑴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⑵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
《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与答案
《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与答案《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与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练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
”1、本文选自________ ,作者是北魏的。
(2分)2、补全文中的空缺处。
(1分)3、翻译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4分)⑴ 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⑵ 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⑶ 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⑷ 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1+2=3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淑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郦道元阅读答案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 /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答案】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
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①居之。
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②,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③为小渠,冬夏不枯。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④白野公恒⑤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⑥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选自刘基《活水源记》,有删节)
(注释)①奎上人:人名。
②石罅(xià):石头裂缝、缺口。
③浸:渐渐地。
④秘书卿:官名。
⑤恒:常常。
⑥群动:各类动物。
2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涓涓然.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B.有泉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其上.曰金鸡之峰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D.名.之曰活水源有仙则名.(《陋室铭》)
22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22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228.两文都是首段写山,次段写水。
(甲)文中写夏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结尾作者抒发感想,表示他爱这“活水源”的三个特点。
其中
“爱其出之不穷”这一特点,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答案】
225. A
226.(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日月。
(2)寺的后面临近崖石,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
227.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228.【甲】水势盛大、湍急。
【乙】冬夏不枯
【解析】
【分析】
乙文参考译文: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
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树木大多是枫树、松树。
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
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
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居的地方。
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寺的后面临近崖石的地方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
有泉水在此,泉水开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
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旁边形成四个小池塘,向东流直到山脚下,水聚集成大池塘,又向东灌注到若耶溪中,向东北进入镜湖。
刚形成小渠时,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澈地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
所以秘书卿(官职名)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
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
也有小鲭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
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
这里有种鸟和八哥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
有两个脊令,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
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
又有四五条虫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状好像半莲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转着前进,太阳照在它们的背上,颜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虫。
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
奎上人又说:“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
”那么它的恩泽又能遍及万物,白野公深切喜爱它是应该的啊。
225.A项的“然”解释为:……的样子。
相同;B项“焉”解释为:于此/语气词。
不同;C
项的“上”解释为:上面/长到。
不同;D项的“名”解释为:命名/出名。
不同。
故选A。
226.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自”如果;“曦”,太阳;“薄”,临近;“居”,居住。
227.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
故可断句为: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228.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即可。
甲文结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得出:水势盛大。
结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势急,快。
乙文结合“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的意思“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分析,照应上文“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
”中的“冬夏不枯(冬夏季节都不干涸)”。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