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10水产)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补偿点:在池塘中的某一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
/一定的光强度下,植物中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吸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同。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的耗氧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OS=DOt-SOt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潜在性酸性土壤日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对象体重的百分比。
全长:额剑前端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开放式纳精囊: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系甲壳纲软甲亚纲中之端足目、糠虾目、燐虾目、十足目的排泄器官,开口于第二触角基部。
常呈青绿色,又称绿腺。
相当于其他软甲亚纲和切甲亚纲开口于第一小颚附近的小颚腺。
在系统上也与环节动物的体节器相同。
始于薄壁之体腔囊,经具括约肌的漏斗和复杂曲折的输尿管、排泄管,开口于上述部位,输尿管有时互相交叉,在管壁的连接处产生连络口,形成网状的迷路。
生物学最小型: 水生动物首次达到性成熟的最小体长。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技术试题库判断题部分汇总
虾蟹增养殖技术练习题库判断题(√)1、增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2、耗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日本对虾潜底时由于沙粒影响会暂时停止呼吸。
(√)5、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腹部退化,第一、二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6、雌蟹成熟后腹部宽大,多为半圆形,卵圆形,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双肢型,刚毛多,用以抱挂卵群。
(×)7、新建育苗池酸性强,需浸泡1月以上(加工业碱液)。
(√)8、藻类培养过程要注意防雨和防强光照。
(×)9、SPF苗是指能抵抗病毒的苗种。
(×)10、SPR苗是指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苗种。
(×)11、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抗白斑病毒的对虾苗种。
(×)12、南美白对虾的促熟方式可采用移植精荚来进行。
(×)13、沼虾类的产卵方式都是产卵于水中。
(×)1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澳洲龙虾最大特征是体呈红色,鳌足巨大。
(×)15、龙虾多数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浅海,生殖时往深海洄游。
(√)16、中国龙虾的产卵盛期在6-8月,多采用抱卵孵化。
(×)17、龙虾因体型巨大且蜕壳间期较长所以不具备附肢再生能力。
(√)18、虾蛄雌雄异体,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
(×)19、虾蛄属于十足目中养殖规模较小的种类,主要通过捕捞获得。
(×)20、梭子蟹属于多次产卵类型,每次产卵后雌蟹都需要蜕皮后重新交配。
(√)21、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22、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出后,其形态与母体在形态上相似,不经历变态期。
(×)23、克氏原螯虾养殖时种苗选择以虾体淡红色,显透明为佳。
(×)24、对虾的生长速度快说明选用的饲料好。
(×)25、对虾的饲料如果闻着很腥说明饲料品质就好。
(完整版)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 (oxygen debt, theory oxygen consumption,actual oxygen consumption)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技术试题库判断题部分汇总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技术试题库判断题部分汇总虾蟹增养殖技术练习题库判断题(√)1、增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2、耗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日本对虾潜底时由于沙粒影响会暂时停止呼吸。
(√)5、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腹部退化,第一、二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6、雌蟹成熟后腹部宽大,多为半圆形,卵圆形,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双肢型,刚毛多,用以抱挂卵群。
(×)7、新建育苗池酸性强,需浸泡1月以上(加工业碱液)。
(√)8、藻类培养过程要注意防雨和防强光照。
(×)9、SPF苗是指能抵抗病毒的苗种。
(×)10、SPR苗是指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苗种。
(×)11、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抗白斑病毒的对虾苗种。
(×)12、南美白对虾的促熟方式可采用移植精荚来进行。
(×)13、沼虾类的产卵方式都是产卵于水中。
(×)1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澳洲龙虾最大特征是体呈红色,鳌足巨大。
(×)15、龙虾多数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浅海,生殖时往深海洄游。
(√)16、中国龙虾的产卵盛期在6-8月,多采用抱卵孵化。
(×)17、龙虾因体型巨大且蜕壳间期较长所以不具备附肢再生能力。
(√)18、虾蛄雌雄异体,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
(×)19、虾蛄属于十足目中养殖规模较小的种类,主要通过捕捞获得。
(×)20、梭子蟹属于多次产卵类型,每次产卵后雌蟹都需要蜕皮后重新交配。
(√)21、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22、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出后,其形态与母体在形态上相似,不经历变态期。
(×)23、克氏原螯虾养殖时种苗选择以虾体淡红色,显透明为佳。
(×)24、对虾的生长速度快说明选用的饲料好。
虾蟹类增养殖学
在2003年的虾产量中:
南美白对虾60万吨(海、淡水养殖产量各50%),该虾等渗
点约20
斑节对虾5万吨、日本对虾4万吨
中国对虾、蓝对虾(细角滨对虾 Peanuts stylirostris)、新对
虾6万吨
全国出口产值10.7亿美圆。
1991年全国河蟹产量8400吨
2000年
23.2万吨
2002年
Agricultural Lime、生石灰等。透明度大摄食差,生长慢。
池中有些藻类,如微囊藻属、颤藻属的藻类多,养殖虾的虾
肉有泥土味,售价将降低。
泰国内陆开始发展养殖Peanuts monodon,盐度3~5‰,封闭
式,慢慢加淡水,密度25~30只/m²,2.5t/Rai。
养殖效果好的,10个Rai一季(120~150d)可赚30万港币。
特定病原(SPR)苗种。开展高新技术育种,选育种中国对虾
“黄海一号”正在推广;中国对虾三倍体、四倍体育种接近规模
化。
目前全世界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16.2kg,第一位马尔代夫191
Kg,第二位马来西亚58.5kg。虾类消费除美国外,日本是第二消 费进口大国,人均虾年消费量3kg,每年约进口30万吨,1500亿 日圆,占日本水产品进口总值的17%。2004年主要从印度、中国 进口。
水交换:放苗一个月不换水,第二个月补水,尽量少换水。 蓄水池养水不一定消毒,但pH值要尽量一致。在不换水的情况下,
每3天可投放一次石灰,每次15kg/Rai;
增氧机:水车式,使水旋转,将脏物集于中间,通过底排水 排出。 增氧机的数量可随对虾的生长加多及加叶片,通常>8/Rai。
池水溶解氧标准>3ppm;
通常产量越高,风险越大,600kg/亩是比较适宜的。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虾蟹增养殖学》是研究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直接为虾蟹类养殖科研、生产服务。
本课程除从有关的基础学科吸收—定的理论知识外,主要是总结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群众养殖中悠久而又广泛的生产经验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该课程主要研究经济虾蟹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生产技术,介绍常见经济虾蟹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及增殖措施等基本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虾蟹类养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甲壳动物所涉及的内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虾蟹类养殖的意义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掌握虾蟹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生长发育。
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生理生态,掌握主要的、常见的养殖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及繁殖习性。
使学生了解虾蟹类生殖细胞的类型、发生过程,了解性腺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及其与内、外部因子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虾蟹类的鉴别与分类。
3.使学生理解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繁殖习性以及个体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为进行人工增殖,人工育苗奠定基础。
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虾蟹类的人工育苗及养成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重点掌握几种主要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熟练掌握适合当地养殖的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
使同学们了解虾蟹类育苗和养成及增殖过程中的病敌害,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育种技术。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对学生进行生物与环境、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机能、整体与局部四个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出面向基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科技人员。
虾蟹增养殖学课件资料
虾蟹增养殖学课件资料一、课程简介:《虾蟹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虾蟹类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技术措施;是研究虾蟹类增养殖原理与应用技术的一门新的科学;可用来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生产技能的虾蟹类增养殖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课程同时总结与传授了近年来较新的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相信随着虾蟹养殖事业的发展,其原理及应用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充实、完善。
二、第一章———虾蟹类增养殖概况及资源1、发展虾蟹类增养殖的意义:(1)发展虾蟹类增养殖首先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2)除供食用外,虾蟹类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3)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在工业上用途很广;(4)开展虾蟹类增养殖,可以再人工条件下培养苗种,向海洋、湖泊中放流,增强近海或者内陆水域中的虾蟹类资源。
2、发展虾蟹养殖的有利条件:(1)产品价值高;(2)产品是外贸的畅销项目,是颇具吸引力的外贸资源。
因此,养虾业受到国家特别的重视和支持。
目前,我国出口的种类有对虾、新对虾、龙虾、青蟹、毛蟹、梭子蟹等等;(3)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生产设备简单,资金周转较快;(4)虾蟹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总的说来,虾蟹类对水温、氧气、水流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比一般海水鱼强;(5)种苗来源有保证,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养殖种类都已能人工生产苗种;(6)食性广,饵料较易解决。
虾蟹类虽然基本上都是肉食性的,要求高蛋白饵料,但比起一般的海水肉食性鱼类,则对饵料的要求比较宽;(7)我国海岸线漫长,滩涂辽阔,有大量的适建场地,沿海人力资源丰富,又有适应于各地地理条件的多种虾类和蟹类,具有发展虾蟹增养殖的优厚条件。
3、我国的虾蟹资源:我国的虾蟹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中国海区的虾蟹类绝大多数来源于热带印度—西太平洋区的暖水性种,也有少数来自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等北温带水域的冷水性种。
淡水虾类资源主要为沼虾属种类;蟹类主要为海水中生,淡水中长的中华绒螯蟹,几乎遍布全国沿海及内陆水域。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增养殖学
1、育苗场场址选择:1.海区的条件:盐度25~32,最低不低于20;pH值7.8~8.4;水交换好、无污染;底质以沙质或礁石为佳;藻相以硅藻优势、甲藻少;2.场基坚固,抗风能力强;3.淡水水源充足4.电力、交通便利。
2、育苗用水处理的程序1、沉淀与过滤:天然水域常受径流、降雨的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大,有机物和悬浮物多,所以一般育苗场均建有沉淀池贮水。
沉淀池可选择土池或水泥池。
育苗用水经沉淀后需要过滤消除杂藻、有机物、敌害生物。
虾蟹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二级过滤后方可使用。
2、盐度的调整:不同种类的虾蟹育苗对盐度的有不同的要求:对虾25~32;蟹类13~17;河蟹8~25;罗氏沼虾8~15。
盐度突变不得超过±2。
因此必须对天然海水进行盐度调整。
3、pH值的调整:虾蟹类苗种要求水的pH值为7.8~8.4,天然海区的pH值一般过高,可采用黑暗沉淀的方法降低pH值;pH值过低时可用生石灰提高。
4、重金属的调控:一般用浓度4~6 x 10-6 的EDTA-Na2螯合剂螯合重金属。
5、海水的消毒:药物消毒: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碘制剂(碘伏/季氨盐碘)、海因类、苯扎溴氨等;物理消毒:紫外线发生器;生物处理:光合细菌等益生菌类。
3、育苗水环境的控制1、水温育苗过程应保证水温的恒定,在适温条件下,尽量提高水温以缩短育苗周期(斑节虾25 °C, Z1~P1需12~15天;31 °C ,仅需5~7天)。
但应避免高温育苗。
添水、换水、或升温时应注意温差的变化:T水突变<±0.5°C;T水日变化<±2°C。
2.盐度:对虾盐度应控制在25~35范围内,育苗用水盐度尽量在最适状态。
沼虾、蟹类应控制在12左右,到仔虾或蟹大眼幼体后可以过渡到淡水。
育苗期盐度突然变化应<±2。
3.pH值:常规指标。
虾蟹类幼体对pH值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认为pH值应在7.0~9.0范围内,生产上要求pH值在7.8~8.6范围内,近似于自然海水,对于有些虾类在pH值低于7.5或高于8.6时对幼体发育不利。
虾蟹类增养殖学
虾蟹类增养殖学考试题目整理一、名词解释:(6)18分1、氧债(P89):(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2、潜在性酸性土壤(P101):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
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3、泛池(P59):虾蟹苗池内经常出现许多絮状物,有时将幼体粘住造成死亡。
该絮状物是由幼体粪便、有机物颗粒及细菌组成。
其形成原因是有机物丰富,细菌大量繁衍的结果,有时排水过多,充气量突增,也会将池底污物冲起来形成类似情况。
(施加氯霉素/池内撒上一层砂防止池底上泛)【由于缺氧而大量死亡】4、日照长度(P82):日照长度是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其中又分为可能日照时数与实际日照时数。
5、溶解O2的水平变化垂直变化(P88):(1)溶解氧的水平变化:风向使池塘中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2)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6、补偿深度(P83):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m)即为补偿深度,此点的辐照度即为补偿点(单位μE)。
7、池塘的鱼虾产力(P99):鱼(虾)产力是指保证鱼(虾)再生产速率的能力。
可分为实际鱼(虾)产力和潜在鱼(虾)产力。
前者与鱼(虾)产量相当,后者指可能提供最高鱼(虾)产量的能力。
8、饵料系数:饵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即饵料用量与养殖鱼类增重量的比值,饵料系数=总投饵量/鱼总增重量,是衡量饵料质量及鱼虾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虾蟹类养殖
X—器官:为神经分泌细胞的集合体,由五个神经分泌细胞团组成,产生神经内分泌物质,并由神经纤维导入窦腺。
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
雄性附肢:是指雄性第二腹肢内侧的小型附属肢体生殖蜕皮:在交配期雌性个体在交尾前要先行蜕皮,以便在新壳硬化之前进行交配,此次蜕皮又称生殖蜕皮自切: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的现象后期幼体:又称十足幼体,即虾蟹类的最末一期幼体,具全部体节与附肢,外形基本与成体相似补偿深度:水体中向下光线减弱很快,水越深处光合作用越弱,当光合作用减弱到与呼吸消耗量平衡时的水深称为补偿深度生物学零度:是指性腺发育的最低温度,以此为起点,高于生物学零度为有效温度氧债: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一部分耗氧量充气养虾法:是指通过充气直接作用是水中保持充足的溶解氧,供虾蟹幼体呼吸需要,以保证幼体的生理代谢洄游:随着虾蟹类的生长、成熟动物通常改变栖息地,这种栖息地的改变大多通过较长距离的移动和迁徙完成,称之为洄游洗卵:是将收起的卵子,先用30目(王墓516um)滤去残饵及粪便,再用洁净或消毒海水冲洗3min,冲去水中的病毒及细菌,再放到培育槽孵化及培养精养:是指利用先进的工业调控手段,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茶籽饼:是油茶树果实油茶籽榨油后的饼块或饼渣生物最小型:水生动物首次达到性成熟的最小体长。
掌握虾蟹类繁殖与环境的关系答:虾蟹类的繁殖活动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动物性腺的成熟,交配活动,产卵孵化以及胚胎发育,幼体发育过程无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进行,环境条件的改变将阻滞或促进繁殖过程。
A盐度:海产虾蟹类繁殖一般需要30左右的盐度,中国对虾卵子孵化需在20以上的盐度中进行。
B温度:温度对于虾蟹的繁殖的主要影响是在适温范围内,较高温度可促进繁殖进程。
C光线。
D海水组成:普通海水对繁殖无不利影响,在低盐度地区及人工配制海水用于繁殖时,海水的组成以及离子比例就显得十分重要。
虾蟹增养殖
虾蟹增养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X-器官:X-器官为神经分泌细胞的集合体,由五个神经分泌细胞团组成,产生神经内分泌物质,并由神经纤维导入窦腺。
主要分泌蜕皮抑制激素和性腺抑制激素。
2、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
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
3、大额器官:成对分布于大额基部,其分泌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性腺刺激激素,可促进卵黄合成及卵巢发育。
其活动受X-器官-窦腺复合体神经内分泌物的调控。
4、虾池综合养殖:指虾池多元化立体养殖,包括对虾多茬养殖、多品种轮养、多品种混养等。
5、综合养殖:在一池内建立一个科学的群落结构,通过多种不同营养级,养殖种类的合理搭配,促进池塘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洄游:随着虾蟹类的生长。
成熟,动物通常改变栖息地,这种栖息地的改变大多通过较长距离的移动和迁徙完成,称之为洄游。
虾蟹类的洄游有生长时期的洄游、越冬洄游以及生殖洄游几种类型。
7、蜕皮:狭义的蜕皮仅指虾蟹类从旧壳中脱出的短暂过程,广义的蜕皮过程则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贯穿虾蟹类的整个生命周期。
包括发育蜕皮、生长蜕皮、生殖蜕皮。
8、自切:在其附肢有机械性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这种现象称自切。
9、促雄性腺:促雄性腺为一中胚层来源之分泌腺,位于输精管末端,贴于精荚囊之侧。
其分泌物具有使性腺原基发育为雄性生殖腺,并促使雄体出现第二性征的功能。
二、简答:1、交配的环境,技术特点?(1)虾蟹类的交配在夜间进行,一般自日落之后至子夜过后。
(2)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在性腺成熟后交配,然后立即产卵。
(3)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在交配时仅雄性成熟,雌性尚未成熟,交配后须待卵巢发育成熟后方可产卵。
(4)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在交配前进行生殖蜕皮,在新壳完全硬化之前交配以利于精荚的植入。
2、轮虫、卤虫培养的外部条件?(1)轮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鳌较高,利用鲜酵母培养的轮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使用前应进行强化培育,即投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绿藻,或鱼油(或鱼油肝)拌合酵母投喂两天。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鱼类养殖部分)一.名词解释1. 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 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 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 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 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 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9. 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
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
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 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 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
以上)、咸淡水(0.5 -16%。
)、淡水(0.5%。
以下)养殖;按养殖适温,可分为冷水(20 C以下)养殖和温水(20 C以上)养殖;按措施强度,可分为精养、半精/粗养和粗养;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1)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一)一、填空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4%)1、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
2、绝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3、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期是4~6。
4、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体大。
5、额角的有无可以作为蚤状幼体Ⅰ期和Ⅱ期的鉴别特征。
6、虾苗的计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
7、人工育苗中的增温方式主要有锅炉增温和电加热增温。
8、亲虾暂养一般以0.5℃的梯度升高。
9、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时,水温低于10或高于27时不能发育,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
盐度应控制在15~35,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孵化率都会降低。
10、蚤状幼体主要以单细胞藻为食,如硅藻等。
糖虾幼体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
11、换水一般是从蚤状幼体阶段开始的,每日换水量为1/3左右,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1℃。
12、虾病的种类很多,总归起来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中的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10%)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A)A、活动能力弱B、摄食强度大C、索饵育肥 C、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 )A、3月B、5月C、8月D、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 A)A、有明显的趋光性B、摄食单胞藻C、第Ⅳ期身体分布D、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B )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从蚤状幼体开始C、从糖虾期开始D、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 )A、1厘米B、0.7厘米C、0.8厘米D、1.2厘米三、判断是非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的打“×”。
(10%)1、对虾育苗池必须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2、对虾可以适应盐度较大的变化。
()3、PH值对对虾的生命活动无影响。
(×)4、对虾性腺发育阶段是雌雄同步的。
(×)5、对虾的幼体发育阶段不脱皮的。
(×)6、亲虾产卵越早越好。
(×)7、亲虾培育时可以增加光照强度,以便性腺早日成熟。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神卷
1、幼体分期(必考):对虾:无节幼体(6期)-蚤状幼体(3期)-糠虾幼体(3期)-仔虾(8~10期)沼虾:蚤状幼体(11期)-仔虾蟹类:蚤状幼体(5期)-大眼幼体(1期)-幼蟹龙虾:叶状幼体(11期)-后期幼体(1期)-幼虾2、虾蟹类的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大眼幼体:又第五期蚤状幼体变态而来,也称蟹苗,一对复眼着生于很长的眼柄末端。
扣蟹:子蟹经过120--150d饲养,培育成100--200只\ kg左右性腺未成熟的幼体。
3、3、虾蟹类鳃的类型:侧鳃;关节鳃;足鳃。
4、虾蟹类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循环系统。
(必考)5、虾蟹类排泄系统:它的排泄器官:小颚腺(幼体)、触角腺(成体)。
6、蜕皮分为五个时期:蜕皮后期、后续期、蜕皮间期、蜕皮前期、蜕皮期。
7、淡水与海水的虾蟹繁殖也必须在海水中进行。
8、四种生活史及代表(重点):一、完全河口区生活周期(例如新对虾属小型种类);二、近海偏好河口区生活周期(绝大部分对虾属);三、偏好近海高盐区生活周期(女神对虾属、鹰爪对虾属等);四、完全外海生活周期(似对虾属、洋对虾属等)9、日本对虾喜沙底;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喜泥底;刀额新对虾喜海草底质。
10、热、电、气应安排在育苗区的下风处,且它们的工作间尽量集中。
11、育苗用水的五个程序:一、沉淀与过滤;二、盐度的调整;三、pH值的调整;四、重金属的调控:五、海水的消毒。
12、在育苗用水处理中的重金属调控EDTA-2Na螯合剂螯合重金属浓度为4~6 x 10-613、眼柄摘除方法:切除法、挤压法、镊烫法。
14、水中产卵受精孵化(对虾)分为产卵池原池孵化和集卵移池孵化两种。
15、精荚的提取:解剖法、指压法、电击法(6~8V)、吸取法。
16、虾蟹类主要养成模式:一、粗放养殖:鱼塭养殖、人工生态系养殖、半蓄水养殖;二、池塘养殖:潮差纳排水、淡水添加、覆膜高位池、封闭式循环过滤养殖;三、工厂化养殖;四、网箱或围拦养殖;五、池塘综合养殖。
虾蟹复习题提纲
1、 名词解释 :齿式:虾类头胸甲中央上前突出,形成一个额角,额角上下缘组成一个齿式。
并列影像:很多小眼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
叠加影像:所有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响。
窦腺:是存储和输导激素的中心。
饵料系数:F=R1-R2比上G1+G2-G0R1:投饵数量 R2:残饵数量 G1:终极重 G2:死亡重 G0:初始重中肠盲囊:又称“干胰脏”,有消化,储藏,分泌功能。
肢鳃:原枝壁内外的褶皱,形成的附属物。
分为“内叶”和“外叶”表面积大,有分枝刚毛,角质状物,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Y-器官:分泌蜕皮激素的器官,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
绿腺:触角腺,由白色的皮部和绿色的髓部构成。
依丛型呼吸:不能进行呼吸的调节,很容易形成缺氧,从而导致死亡二、填空1.虾蟹类的幼体阶段可分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十足幼体)等。
2.中华绒鳌蟹的雌孔位于(第三步足的胸板上),雄孔位于(第五步足的步足胸板上)雌性腹肢具有(4)对,位于腹部(2—5)体节,雄性腹肢具有(2)对,位于腹部(1,2)体节。
3.影响虾蟹类摄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盐度)、(PH)、(水质)等。
4.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是(18—20度)幼虾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到31度)能够的上限温度约为( 35—38度)5.生长在步足底节上的鳃有(肢腮)(足腮)生长在附肢基部体壁上的鳃称作(侧腮)。
6.池塘养殖对虾合理投饵的确定依据(饵料的种类)、(投喂量)、(投喂次数)、(处理方法)、(摄食检查)。
7.世界经济虾蟹类主要类群为(对虾类)、(真虾类)、(龙虾类)、(螯虾类)(蟹类)。
8.对虾类的纳精囊位于(第四步足和第五步足的基部),闭锁型的种类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开放式的种类如(南美白)对虾,二者在人工繁殖时的不同在于(开放性纳精囊虾类交配时需要雄性,闭锁型不需要)。
9.对虾类与真虾类腹部的不同是后者的形态是(真虾类腹鳞与腹鳞之间没有交叉),如(长臂)虾、、(沼)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 (oxygen debt, theory oxygen consumption, actual oxygen consumption)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
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自切现象: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
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
这种现象称为自切。
2.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
3.虾蟹口器的组成构造。
4.虾蟹身体的分节情况及附肢的数量、特征。
5.对虾雄性附肢的位置,贮精囊的位置、颜色。
答:雄性第二腹肢内侧具有小型附属肢体,称为雄性附肢。
贮精囊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成熟的雄虾贮精囊呈白色。
6.几种养殖对虾雌虾纳精囊的类型及位置。
答:虾类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
根据是否覆盖有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
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
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7.虾蟹第一触角鞭和第二触角鞭功能的差异。
答:第一触角鞭是嗅觉器官及触觉感受器官,兼有平衡的功能; 第二触角鞭检测振动的特化器官,司体前、背面及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
8.虾蟹消化腺的数量和名称。
答:肝胰脏是唯一的消化腺,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9.虾蟹循环系统的组成构造及特点。
[开管式、只有血窦而没有静脉]答:虾蟹类的循环系统属开管系统,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
虾蟹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
血窦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参加再次循环10. 虾蟹类鳃结构的特点及差异。
答: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与种类因种而异。
鳃具十分宽广的表面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入鳃血管进入鳃轴,再进入鳃瓣,然后在鳃瓣处进行气体交换,充氧的血液再经鳃轴内的出鳃血管流回心脏。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
枝状鳃的鳃瓣具多分枝的鳃丝,鳃丝的末端多有两叉形分支; 丝状鳃则由鳃轴直接发出多条鳃丝;叶状鳃的鳃瓣呈叶片状沿鳃轴重叠排列。
11.虾蟹类触角腺的功能及位置。
答:触角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位于第二触角基部。
触角腺分为腺质部与膜质部两部分. 触角腺的主要功能是渗透压调节及离子平衡。
12.虾蟹类X-器官和Y-器官的位置及生理功能。
答: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X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MIH和GIH。
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的发育。
眼柄切除或破坏X器官可使其分泌物减少或消除,而使靶腺的功能充分发挥。
虾蟹类眼柄切除可以促进某些种类的蜕皮过程,并被广泛用来在人工条件下促进虾蟹类卵巢的发育。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虾蟹类蜕皮之前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13.对虾类、真虾类和蟹类繁殖方式及特点有什么差异?(包括产卵方式和受精卵的孵化方式、时间)对虾类的繁殖方式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交配后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精荚则粘附于其中,产卵时也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2小时。
真虾类则抱卵,受精卵粘附于母体腹肢的刚毛上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0天,孵化后脱离母体。
蟹类繁殖为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交配后精荚贮于母体内的受精囊中,卵产出过程中与受精囊中释放出来的精子相遇受精,再产出体外。
卵产出后被抱持于母体腹部的腹肢上发育孵化。
14.对虾类和真虾类幼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及分期、幼体的食性有什么差异?无节幼体(nauplius):幼体卵圆形、倒梨形,具三对附肢,为游泳器官,体不分节,具尾叉,幼体不摄食,卵黄提供营养,营浮游生活,一般分为六期。
对虾类的初孵幼体为无节幼体。
蚤状幼体(zoea):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分节明显,出现复眼,颚足双肢型为运动器官,后期尾肢生出,形成尾扇。
蚤状幼体亦为浮游生活,开始摄食,多为滤食性,后期始具捕食能力。
糠虾幼体(mysis):腹部发达,出现腹肢,胸肢双肢型,营浮游生活,捕食能力强。
后期幼体(post larvae):虾类的后期幼体称仔虾,具全部体节与附肢,外形基本与成体相似。
此时生活习性常有改变,底栖种类在此期放弃浮游习性,转入底栖生活①无节幼体依靠体内卵黄提供生长和变态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进入蚤状幼体后开始摄食外界营养,滤食性,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单胞藻类、小型的原生动物及小型轮虫。
③糠虾幼体同时兼有滤食性和捕食性,以捕食小型浮游动物为主。
④仔虾期多栖息于水体的底部,以底栖藻类和底栖动物为食。
15.虾蟹类蜕皮分为哪几种类型?①发育蜕皮或变态蜕皮②生长蜕皮③生殖蜕皮④蜕皮除与生长、变态有关,还可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可使残肢再生16.对虾的洄游有哪几种类型?1、生长时期的洄游:又称索饵洄游2、越冬洄游3、生殖洄游17.对虾、新对虾、罗氏沼虾、龙虾、寄居蟹、锯缘青蟹的分类地位:(隶属于什么目、什么亚目、什么派)。
1、对虾: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2、新对虾: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3、罗氏沼虾: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部4、龙虾:十足目、爬行亚目、长尾部5、寄居蟹:十足目、爬行亚目、异尾部6、锯缘青蟹: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部18.对虾派和真虾派虾类在螯足数量的差别。
对虾派:步足前三对螯状,后二对爪状真虾派:步足前二对螯状,后三对爪状19池水补偿深度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光照强度、池水的透明度、有机物含量20.池水的运动或分层对养虾生产有哪些利弊?池水的混合对流对养殖生产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池塘的物质循环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池水的分层→对养殖生产来说是不利的。
21.盐度对对虾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在养殖生产中要求尽量将池水盐度调节到对虾体液等渗点附近?虾蟹类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超过其限度时,虾蟹失去调控能力,使机体的功能和组织受到破坏。
幼虾调节渗透压的能力比成虾强。
渗透压的调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对虾、蟹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尽量调节池水的渗透压在养殖对象的等渗点附近,以减少能量损耗,可促使其快速生长。
22.养殖水体中两个主要的pH值缓冲系统是什么?试述它们稳定pH 值的原理。
(1)CO2——HCO3-—CO32-当CO2与HCO3-共存,所构成的缓冲系统pH较低。
*当CO32-与HCO3-共存时,所构成的缓冲系统pH较高。
*当HCO3-在系统中比例越高,pH值越接近于8.0。
它同样有缓冲pH值的作用(2)Ca2+→CaCO3若水中的Ca2+浓度足够大时,可以与水中的CO3-2生成CaCO3↓沉淀,而限制了CO3-2的浓度上限,从而防止pH值的继续上升。
23.养殖水体pH值有哪些变化特点?在无外来污染时,养殖虾池的pH值的变化主要受生物活动及有机物的分解、底质和土质等方面的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 pH↑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pH↓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CO2 、有机酸pH↓土壤中的Fes2→氧化后溶于水生成H2SO4 pH ↓①pH值的变化幅度与浮游植物的密度有关,②pH值的变化幅度与天气的变化有关,③pH值具有昼夜变化规律,(pH值白天逐渐上升,夜间逐渐下降,早上日出之前最低,下午日落之前最高,生产上要求日变幅要小于0.5)④pH值具有垂直变化特点。
24.养殖水体溶解氧有哪些变化特点?①池水的溶解氧有垂直变化的特点,②池水的溶解氧有水平变化的特点,③池水的溶解氧有昼夜变化的规律,④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幅度有季节性差异25.为什么说在晴天中午使用增氧机是既经济又高效的增氧措施?用氧盈去抵还氧债,使底部每天24小时不产生氧债,保持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是养好虾的重要技术措施。
作用:①改善底部环境条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彻底,可减少中间产物的产生。
②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对池塘生产有利。
26.在对虾养殖生产中,防止氨积累有哪些技术措施?•防止氨积累和对养殖虾类的危害的措施:•①换水②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搅水③维持良好的水色④使用底质改良剂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直接吸收)⑤调节适中的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