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河南人民医院
噻托溴胺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临床分析
塞 性 肺 疾 病 能 有 效 改 善 肺 功 能 , 效 肯 疗
定。
疗前 、 后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 E ) 用 F VI 、
力 肺 活量 、 %用 力肺 活量 的最 大 呼 气 流 5 0
关键词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噻 托 溴 胺
速 ( 5 %) V 0 。②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用 美 国
7 中 国社 区医 师 - O 医学专业 2 1 0 2年第 1 3期 ( 4 第1 卷总 第3 0 1 期
维 生 素 E与 丙 戊 酸 钠 联 合 治 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迟 发 性 运 动 障 碍 疗 效 观 察
查 , 选取 A M 7项 总 分 >2分 为 可 I S1~ 1
蔡 志 刚 4 10 37 0湖 北 天 门 市 精 神 病 医院
丽_ _
6 5 1. 88 £ 5描
6 .O± 3 2 6 3 1 .O
一
6 9 1 0) 443
6 ,7土 3 5 0 7 2 1 .6 )
3 _ 鞠 ±瓣 2 5 l0 ̄ ,9 ) 6 l 3 35 90 1 ) 2
5 t 7 1 t 52  ̄ 1)
者; ⑤重度前 列腺增生 者 ; ⑥对抗 胆碱 能
基 础 上 , 察 组 应 用 噻 托 溴 胺 粉 剂 ( 思 观 名 慢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是 一 种 由 气 道 和 肺实 质 的慢 性 炎 症 引 起 的 进 行 性 通 气 功
期 患 者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察 组 观
3 6例 , 予 噻 托 溴 胺 粉 吸 入 刺 1 / , 给 8g1  ̄
生 活质量上取得较好疗效 , 加之其不 良反
氨茶碱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效果
易善复治疗 9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华茹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易善复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 2009 年 4 月至 2011 年 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180 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90 例。治疗 组采用易善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 ALT、AST 以及 TG 等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变化( P < 0. 05) ,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在经过治 疗后,各项指标均为出现明显差异( P > 0. 05) ,其不具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治疗率近 94. 44% ( 85 /90) , 而对照组的治疗率 68. 89% ( 62 /90) ,两组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P < 0. 05) ,其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栓子的不稳定性、脑水肿、再灌 注损伤、低灌流等因素有关,SIP 的治疗是临床神经内科医师 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关键是再 灌注和神经保护治疗,再灌注包括使用溶栓药促进闭塞血管 快速再通,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小,适应证局限及出现并发 症等原因,使许多 SIP 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丁苯酞 作为一种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一 方面重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灌注[4]; 另一方面保护线粒体 功能,减少神经细胞死亡[5],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开辟了一 条新的途径。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12 周后肺功能改变情况: 观察 组治疗前肺功能第一秒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分别为( 1. 12
·7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年 2 月第 7 卷第 3 期 Chin J Mod Drug Appl,Feb 2013,Vol. 7,No. 3
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分册河南省人民医院编著(2012年修订版)前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由河南省人民医院组织编写的指导和规范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诊断治疗行为的医学学术专著。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级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条例》的实施又为《规范》赋予了新的内容。
《规范》的编写和出版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我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益官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规范》内容丰富,涵盖了临床各个学科,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我院各级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遵循。
《规范》按学科以分册的形式编写。
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编辑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马保根蔡聚雨常务副主任委员:翟保平王丽娅邵凤民陈传亮田海峰刘广芝任武副主任委员:高传玉薛焕洲王丽霞李振鲁张菊新祝磊楚英杰史大鹏秦玉花耿建华编委:步星耀柴昌陈明耀陈卓昌程兆云丁德刚董长宪董仰增范晓玲冯德广高丽高天慧高延征高永举葛英辉韩雄胡亚梅贾武林贾秀改孔令飞雷平冲李德宇李航生李华李六一李全忠李天晓李炜李修岭李轶廖世秀刘涛刘中华罗建平雒建超马建军马利军马松马希涛孟凡民彭利伟钱宝延秦秉玉秦望森庆惠玲尚佳史锡文孙长义孙琳孙培春王斌王光公王广科王浩王留义3王明云王山岭王书勤王旺河王永功王永乾王玉萍王跃伟王志立魏利文世林吴继珍夏令杰徐金义徐军徐予杨光煜杨明杨玉秀尤伟于静袁慧娟袁建军翟水亭翟亚萍张超张翠莲张宏伟张佳栋张嘉莹张杰文张黎张罗献张伟张学东张茵张豫华张正文赵朝霞赵红卫赵素珍赵志刚郑稼周云朱良付朱清朱绍成朱尊民(按姓氏拼音排序)编委会办公室:医务处主任:刘广芝(兼)副主任: 杨修义赵琳李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分册)编辑委员会名单主编:马利军副主编:张罗献吴纪珍王凯编委:李玉光陈献亮马芸赵丽敏齐咏程剑剑况红艳刘红梅张晓宇刘豹张文平孙贝贝忽新刚李静静曹帆黄泰博尚俊依郭亚丽田翠杰杨会珍刘智达王学林轩伟霞5目录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8)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3)第三章.慢性阻塞性肺病 (16)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 (16)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 (43)第六章.支气管哮喘 (48)第七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63)第八章.肺炎 (66)第一节社区获得性肺炎 (66)第二节医院获得性肺炎 (78)第九章.肺真菌病 (117)第一节肺曲霉病 (120)第二节肺隐球菌病 (123)第三节支气管-肺念珠菌病 (126)第四节肺毛霉病 (128)第五节肺孢子菌肺炎 (129)第六节组织胞浆菌病 (132)第七节肺放线菌病 (134)第十章.肺脓肿 (136)第十一章.肺结核 (140)第十二章.肺寄生虫病 (151)第一节肺包虫病 (151)第二节肺吸虫病 (153)第三节肺血吸虫病 (157)第四节肺阿米巴病 (161)第十三章.呼吸衰竭 (166)第十四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0)第十五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80)第十六章.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199)第一节特发性肺纤维化 (199)第二节其他亚型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203)第十七章.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205)第一节急性/亚急性过敏性肺泡炎 (205)第二节慢性过敏性肺泡炎 (207)第十八章.结节病 (210)第十九章.韦格纳肉芽肿病 (214)第二十章.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 (220)第一节吕弗勒综合征 (220)第二节热带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22)第三节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223)第二十一章.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226)第二十二章.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229)第二十三章.肺泡蛋白沉积症 (233)第二十四章.肺血栓栓塞症 (238)第二十五章.胸腔积液 (255)第一节结核性胸膜炎 (255)第二节恶性胸腔积液 (259)第三节其他类型胸腔积液 (260)第二十六章.胸膜间皮瘤 (261)第二十七章.自发性气胸 (264)第二十八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69)第二十九章.肺不张 (277)第三十章.咯血 (281)第三十一章.放射性肺炎 (288)7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简介
制) 、治疗 以达到哮喘控制 和监测以维持哮喘控制 。这一治
疗 模 式 充 分 反 映 了 新 指 南 提 出 的 哮 喘 管 理 的 总 体理 念 ,即
优于 目前临『 末治疗 C P O D的一线 药物异丙 托溴铵 ,对 改善 肺 功能 、减缓肺功能的下降程懂均有 著作片 。 I
所有 的管理必须 绕 哮喘控制这一新的重点 展开 20 04年全球哮 喘防 治创 ’没有 提出评 倡 “ 喘控 制” 义 哮
3 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 病
CP O D是一 个 令球性 的问题 ,其 患病 率 、致 残率 和病 一 死率持续升 高 :一项 对 中国 C P O D患病 情况 的 调查显 示 , 中国人群的总 体患病率 为 82 ,其 中男性 为 1 .% ,女 .% 24 性为 5 1 . % C P O D是 一种 以炎 症 为核 心 的多 因素构 成疾
2 支 气管 哮 喘
本 次会 议特 别 邀 请 了 全球 哮 喘 防 治创 议 执 干 委 员 会 主 亍 席 B R E教授 就 20 YN 0 6年 全 球 哮 喘 防 治 创 议指 南 的 主要 内
取消 了0级 ;C P O D稳 定期 的治疗 市 个体化 ,目的是减 轻 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支气 管扩张 药是改善 C P O D患 者症
肺弥散功能测定标准-河南人民医院
诊疗方案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一、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
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以及与血红蛋白反应速率与氧气相似;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CO含量几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CO的摄取量;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2大210倍,生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而且,CO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CO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
1915年,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LCO) [1]。
利用CO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2-4],包括一口气呼吸法、一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5]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无需屏气的内呼吸法[6],但以Ogilvie[7]建立的一口气呼吸法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single-breath method, DL CO-sb)最为常用,本指南主要介绍DLCO-sb的检查标准。
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 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肺水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8-11]。
2. 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 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 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第十届)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序号省区市区医院科室1上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2北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感染3北京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呼吸内科4江苏南京南京军医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5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病学6北京北京武警总医院呼吸病学7北京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北京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9北京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感染10北京北京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呼吸内科11北京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2北京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13北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学呼吸病14天津天津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专业15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16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17上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18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19上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上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1上海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2上海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病学23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病学24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5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病学26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肺部感染与呼吸危重症27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学28福建福州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呼吸病学29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30山东青岛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科31山东青岛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内科32河南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33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34广东广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5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36广东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学疾病37广西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38广西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39重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40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原微生物41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42上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3上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部感染44北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姓名职称学会学会职翟介明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曹彬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贺蓓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施毅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张湘燕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常德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高占成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牟向东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沈宁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田欣伦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童朝晖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王辉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佘丹阳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吴琦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陈愉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王秋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程齐俭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黄怡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兼秘书揭志军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李华茵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孙禾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徐金富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苏欣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李玉苹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徐峰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颜伏归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周华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赖国祥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张伟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胡华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刘学东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王红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李敏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叶枫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张天托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卓超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陈一强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张建全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张巧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程伟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范红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员张静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秘书何礼贤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顾问刘又宁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顾问染学组(第十届)。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
( 二) 检查方法和步骤 受试者夹上鼻夹~口含咬嘴后平静呼吸 4 ~5 个周期,待 潮气末基线平稳后,指导其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然后令受 试者快速均匀吸气完全至肺总量位,建议 2 s内完成吸气, 气道阻塞者应在 4 s内完成吸气,接着屏气 10 s,最后均匀持 续中 速 呼 气 完 全 至 残 气 量 位, 建 议 在 2 ~4 s内 完 成 呼 气 : 2,17,21] ( 三) 肺弥散功能检查指标 1.DLCO和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 TLCO) :DLCO是指一 氧化碳在单位时间(1 min) 及单位压力差(1 mmHg或 0.133 kPa) 条件下从肺泡转移至肺泡毛细血管内并与血红蛋白结 合的 量 ( mI或 mmoI) , 其 单 位 是 mI" min -1 " mmHg-1 或 mmoI"min -1 "kPa-1 ,是反映肺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 21,23] 因为肺弥散能力不仅受毛细血管膜的影响,也受毛细血管血 流的影响, 因 此 有 学 者 提 出 用 转 移 因 子 ( TL) 代 替 弥 散 量 ( DL) ,检测方法~单位~意义与 DLCO相同 17] : 2.肺泡容量( VA) :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 交换的容量,用于估算肺内一氧化碳能够扩散并通过肺泡毛 细血管膜的肺容积,其单位是 L,正常受试者 VA 近似等于 TLC减去死腔气量: 3.DLCO与肺泡容量比值( DLCO/VA) :也称单位肺泡容 积的弥散量或比弥散量,由于弥散量受肺泡容量影响,肺泡 容量减少可导致 DLCO减少,因此评价弥散功能时应该考虑 受试者的肺泡容量( VA) ,以排除肺容积对弥散量的影响,临 床上常用 DLCO/VA 作矫正: DLCO/VA 更容易区分肺部与 肺外的病理生理改变: 但由于 DLCO与 VA 的关系不是线性 且显著小于 1=1,因此不能准确校正容量的影响 : 21,23] 4.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 KCO或 Krogh 因 子) :其单位是 mmoI"min -1 "kPa-1 ,意义同 DLCO/VA 21] : 5.校正后 DLCO值( DLCOc) ,常用血红蛋白~PIO2 和碳 氧血红蛋白( COHb) 进行校正: 四~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 一) 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 1.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快速均匀吸 气: 吸气不完全会影响一氧化碳的摄入,建议吸气容量不少 于 85%肺活量( VC) ;吸气时间不超过 2.5 s( 健康受试者) 或不超过 4.0 s( 气道阻塞者) : 为保证受试者足够的吸气容 量,必须让其先尽可能呼气到残气量位: 通过实时呼气时 间-容量曲线监测,当 该 曲 线 显 示 呼 气 容 量 不 再 改 变 而 呈 平 台位时,可指导受试者快速吸气: 吸气速度过慢会影响测试 气体在肺内的充分平衡和弥散而导致弥散量下降;如果受试 者达到 85%VC的吸气时间大于 4.0 s,应该在检查报告中注 明 : 24-25] 2.在肺总量位屏气时间通常为 10 s: 屏气时间过短使 气体在肺内弥散时间不足而致弥散量下降;屏气时间过长则 令部分受试者不能完成或引起不适: 大部分肺功能检查仪 器在屏气检查时呼气口阀门关闭而利于受试者屏气,但同时 应注意避免受试者故意呼气使气道内压力增大: 对某些受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容量检查
力降低或消失,需及时更换。②使用压缩气体钢瓶, 需核对气体成分与浓度是否符合仪器使用手册的要 求,检查连接口有无漏气,并调节减压阀至仪器使用 手册指定的合适压力。③检查测试的呼吸回路有无 漏气,如呼吸管道的安装是否紧密,重复呼吸贮气袋
五、检查方法的选择
单次呼吸气体稀释法是通过单次呼吸时在肺内 分布的气体浓度来计算肺容量的,由于气体平衡的 时间较短,仅适合于健康人或轻度通气功能障碍的
时间(min)^
He浓度(%)
患者。在严重气道阻塞的患者,由于吸入气体时间
及屏气时间短,气体来不及进入或均匀分布在所有
o
肺泡,肺容量的测定值常显著低于其真实值。 重复呼吸气体稀释法则要求肺内气体在一定时 间内与肺功能仪内气体达到所谓“充分混合”或“恒 定”,测定的是与气道沟通的肺容量,由于气体平衡 的时间较长,其测定值较单次呼吸气体稀释法更为 准确。但对于气道陷闭性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由于肺内通气分布不均,标示气体不易进入 肺大疱和通气不良的区域,重复呼吸法气体稀释法 难以达到真正的“平衡”,肺容量的测定值也常常低 器、过滤器以及CO:和H:O吸收剂的容积。②为避 免漏气,鼓膜穿孔者需使用耳塞,胸腔闭式引流者需 夹闭引流管。配合欠佳者必要使用带有唇齿挡板的 咬口器。佩戴假牙者,若感觉舒适则无需取出假牙。 ③检查后需测量VC、IC、ERV等指标,必须符合质
0.098
kPa)。(2)氮冲洗法的操作步骤:①向受试者 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并强调在检查过程中须避免口 角漏气。②让受试者用口含紧咬口器,上鼻夹,平静
呼吸室内空气30—60 s,待潮气呼气末基线平稳(至
氦稀释法检查:(1)仪器的技术要求¨9|:氦分析 仪的量程范围是0~10%,分辨率≤0.01%,95%的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四部分)——支气管舒张试验
-655
.诊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四部分)——支气管舒张试验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
一、概述 气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可引起痉挛收缩反应,与之相 反,痉挛收缩的气道可自然或经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后舒 缓,此现象称为气道可逆性。气道反应性和气道可逆性是气 道功能改变的2个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与支气管激发试验 的原理相同,由于直接测量气道管径较为困难,故临床上常 用肺功能指标来反映气道功能的改变。通过给予支气管舒 张药物的治疗,观察阻塞气道舒缓反应的方法,称为支气管 舒张试验,亦称支气管扩张试验。 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曾介绍支气管舒张 试验(气道阻塞可逆性测定)…。2005年,美国胸科协会 (ATS)与欧洲呼吸协会(ERS)联合制定的“肺功能检查标准 化”的系列指南旧‘3中,也阐述了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方法及 结果解释。本指南结合AqS/ERS的建议及我国的临床研究 成果及临床实践而起草,主要适用于配合良好的儿童和成 人,不适用于婴儿、学龄前儿童和配合欠佳者。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1)有合并气道阻塞的疾病,如支气管哮 喘H。5j、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6-7]、过敏性肺泡炎、闭 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2)有气道阻塞 征象,需排除非可逆性气道阻塞,如上气道阻塞。 2.禁忌证:(I)对已知支气管舒张剂过敏者,禁用该类 舒张剂。(2)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32-受体激动剂;有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慎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3)有肺量计检查禁忌证者(详见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 分:肺量计检查。副),禁忌通过用力肺活量评价气道可逆性 改变。 三、支气管舒张剂的选择 常用于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物有:32-受体激动剂、胆 碱能受体拮抗剂及茶碱等。糖皮质激素等能消除气道黏膜 水肿、减轻气道炎症而使气道通畅的药物,也可用于评价支 气管舒张反应。药物可通过吸人、口服、静脉等不同途径给 药。其中吸入型速效13:一受体激动剂因具有作用快速、疗效 确切、使用剂量小且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I.吸人型支气管舒张剂:吸入剂型包括定量气雾剂 (MDI)、干粉剂(DPI)或雾化溶液。药物以速效32-受体激 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短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 异丙托溴铵)最为常用,所用剂量只为其口服剂量的1/10~ 1/20,如沙丁胺醇200—400 p,g或异丙托溴铵80一 160斗g_9。1“。非选择性的。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异 丙基肾上腺素等药物¨…,因其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已基本 弃用。 2.非吸人型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皮肤吸收、皮下注 射、静脉注射等方式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后,亦可测定支气管 舒张的反应程度。对于部分对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无反应、 反应欠佳或不能配合吸入药物者可采用此方式进一步明确 阻塞气道的町舒张性。但该法起效较慢,需观察数小时、数 天甚至数周。 四、吸人药物的方法 1.定量气雾剂单剂量吸入法:首先充分振摇MDI,以使 药液混匀,垂直倒置MDI,使吸嘴开口距离口腔2~4 cm,让 受试者深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开始经口进行深慢吸气,同 时撅压药罐,使药物释出并与吸气动作同步。吸气速度不宜 过快,吸气时间持续约1~2 s,直至深吸气末(肺总量位),再 屏气5~10 s。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吸人间隔30 s,直至 达到预先设定的吸人药量。该法为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操 作简便,价格便宜,适用于大多数受试者。由于药物释出初 始速度快,上呼吸道惯性沉积多,所以药物在下呼吸道的沉 积率仅约10%。 对部分吸气动作配合欠佳者,可应用辅助吸入装置,如 储雾罐¨3。“J。使用时应先将1次单剂量药物喷入储雾罐,然 后让受试者从储雾罐中吸气至肺总量,屏气5—10 s再呼 气,间隔30 s后再进行下一次喷药,或持续反复平静呼 吸4~6次再进行下一次喷药,切忌1次喷人多剂量药物。 储雾罐增加了MDI吸嘴和口腔的距离,有利于药雾流速减 缓和雾粒变小,吸药不需要配合呼吸同步过程,可使药物的 肺部沉积率增加¨“,提高吸人效果。 2.干粉剂吸入法:受试者口含干粉吸入器,口角不能漏 气,从残气量位经口做深慢吸气至肺总量位,并屏气
rh-bFGF在慢性鼻-鼻窦炎鼻窦息肉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an32(2)rh-bFGF在慢性鼻-鼻窦炎鼻窦息肉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Application Value of RH-bFGF in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Paranasal Polyp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陈子涵(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于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CRS合并鼻息肉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
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rh-bFGF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总体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随访患者创面平均完全上皮化时间与术后180天完全上皮化比率大小,及用药期间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80天完全上皮化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rh-bFGF应用于CRS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时,有助于提高总体治疗有效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1 ̄8174(2021)02 ̄0179 ̄02CRS为一类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若患者不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造成鼻息肉形成,使得呼吸道正常结构遭受进一步破坏[1]。
临床上对CRS伴鼻息肉的患者首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然而手术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局部炎症反应,且术后应激反应可引起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分泌物增多等术后并发症,因此者的动脉血气指标。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一部分概述及一般要求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一部分:概述及一般要求郑劲平1、高怡1、宋元林2、孙兴国3、蒋雷服4、王惠妩5、李琦6、阙呈立7、韩江娜8、赵桂华9、杨文兰10、周明娟11、赵海涛12、梁斌苗13、刘志军14、汪涛15、谢燕清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肺功能检测中心,4 江苏省人民医院,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 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7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 北京协和医院,9河南省人民医院,10上海肺科医院,11广东省中医院,12沈阳军区总医院,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通讯作者:郑劲平()、高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120一、概述呼吸生理功能研究的迅速进展是近代医学科学的重要成就之一。
疾病诊断从病理诊断、病因诊断进一步深入至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诊断,因而更趋完善。
胸部X线影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呼吸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检查反映的是静态的组织学改变,而呼吸生理却是研究活体动态的功能学改变。
生理功能的维护与修复是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
肺功能检查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了解和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包括肺容积检查、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气道阻力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等方法。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对胸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内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
二、肺功能检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呼吸功能检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历史。
1939年,蔡翘等首先报告大学生及中学生肺活量的测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
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
疗过程中坚持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疗程是
肺结核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为此必须对治疗中的患者采取有效管理措
施。
归口管理目前,结核病治疗管理已有较为 完整的技术规范,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必须
9.1
接受系统培训,并有专人管理负责到底,直至痊 愈。按我国法规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发现肺结 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 保健机构报告,并将患者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
萋尼染色
+
+PPD试验、组织病理
军团菌属
痰液、肺活检标本、胸腔积液、经纤
FA(嗜肺军团菌)
+
IFA、EIA
尿抗原(主要针对嗜 肺军团菌I型)
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
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 呼吸道标本、双份血清、尿液 衣原体属 鼻咽拭子、双份血清
一
+(有条 件时)
肺炎衣原体MIF,
法接种作半定量培养。涂片油镜检查见到典型形 态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有诊断价值。 2.3血清学标本的采集采集间隔2—4周急性期 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主要用于非典型病原 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 2.4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2.4.1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②经纤 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 浓度≥105 CFU/mL(半定量培养++),BALF标 本≥104 CFU/mL(+~++),防污染毛刷或防污 染BALF标本≥103 CFU/mL(+);③呼吸道标本
表3某些特定状态下CAP患者易感染的病原体
状态或合并症 酗酒 COPD/吸烟者 居住在养老院 患流感 接触鸟类 易感染的特定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包括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厌氧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肺炎链球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肺炎衣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鹦鹉热衣原体、新型隐球菌 厌氧菌 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热敏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p l o a y d s a eb mi c p n t r u m n r ie s y Re n a u u cu e
王 湘 雨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河南
郑州,4 0 0 ) 5 0 0
中图分类号:R 6 53 【 摘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17.80(01 9 01 3 证型:G D 64 6 2 1)1. 1. 7 0 0 B
床观察 ,分析总结如下 。
±1 5 年 。 O D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参照 2 0 版 “ .) 1 CP ( 06 慢
性 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 0 D) 制定 ) I ( G L ” 。 级 轻度 C P : O D) 其特征为轻度气流受限 ( E /V < 0 F V1 C 7 %,但 F Vl 0 F E ≥8%预计 值) ,通 常可伴有 或不伴有 咳嗽 、咳痰 。I级 ( I 中度 C P : O D) 其特 征为气流受 限进一 步恶化 ( 0 5 %≤F vl8%预计值 )并 E <0
度 3 例 ,重度 1 8 2例 。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在性别 、年龄 、
它肺部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不配合治疗 者;妊娠或哺乳
期妇女;对艾烟不耐受者 。把 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2 组6 0例 ,治疗组 6 。对照组男 3 例 ,女 2 O例 6 4例,平均年龄
河南肺部疾病专家排行榜
患者口碑
患者满意度:专家 的服务态度和技术 水平得到患者的高 度评价。
治疗效果:专家治 疗肺部疾病的临床 效果显著,得到患 者的一致认可。
医德医风:专家对 患者关心、负责, 体现了高尚的医德 医风。
患者推荐率:患者 的口碑传播,推荐 率较高。
科研成果
专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质量 专家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专家在学术组织中的任职及贡献 专家在肺部疾病领域的创新及贡献
02
专家排名依据
学术影响力
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 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 获得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 学术成果转化情况
临床经验
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多年 的诊疗经验
专家在肺部疾病领域有较高的 学术造诣和研究成果
专家在诊疗过程中能够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专家对肺部疾病的诊疗有独到 的见解和经验,治疗效果显著
04
肺部疾病防治建议
预防措施
戒烟:戒烟是 预防肺部疾病 最重要的措施
之一
减少空气污染: 避免长时间暴 露在空气质量 差的环境中, 如雾霾天气尽
量减少外出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 运动、充足睡 眠等,有助于
增强免疫力
定期检查:定 期进行肺部检 查,有助于早 期发现肺部疾
专业领域及擅长疾病
专家A: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哮喘、慢阻肺等 专家B: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精通胸腔镜手术 专家C: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重症肺炎 专家D:肺结节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擅长肺癌的全程管理
学术成就及荣誉
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获得的专利及奖项 在行业中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力
03
专家排名结果
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对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Feb.2427,V o944No.1•173•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对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①白丽(郑州市第六人青少年结核病科,河南郑,459009)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17周后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相关生物学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第(秒用力呼气容积(FEV7)、用力肺活量(FVC)、FEV7/FV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4.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7、FVC、FEV7/FVC高于对照组(P<4.05);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浆内皮素-7(ET -7)、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hs-CR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4.45);治疗后观察组的ET-7、D-D、ha-CRP低于对照组(P<945);治疗前观察组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94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 4.4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3%与对照组16.00%比较无明显差异(P>945)。
结论: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COPD伴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生物学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法舒地尔;依那普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54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144(2271)47-4133-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高发慢性呼吸系统病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易昏厥、疲劳、周围性水肿等症状71。
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预后分析
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预后分析发表时间:2012-11-13T10:37:25.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薛巧玲1 李平2[导读]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1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病理表现: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
薛巧玲1 李平2(1河南义煤集团大有能源公司耿村矿医院 472300;2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义马 472431)【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189-02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1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病理表现: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
国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其发病率在5/10万左右,近年来有增高趋势,病程进行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现在主要采用的是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激素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提高生存率,目前国内报道比较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使用激素治疗这类疾病的患者,为循证医学研究其长期疗效提供临床指导[2]。
一、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2004年到2010年,所有的应用泼尼松治疗的53例IPF患者即治疗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40~68岁,平均(58.1±4.3)岁;病程4~23月,平均(11.2±4.6)月;于此同时我们选择在同一时期非激素治疗(给予对症处理) IPF患者21例(对照组),男13例,女18例,年龄51~69岁,平均(59.2±4.2)岁;病程4~21月,平均(10.3±5.4)月。
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IPF诊断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给与的指导原则即IPF非创伤性诊断标准;除了常见的临床症状外:即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1F)、支气管镜肺活检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查排除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
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申请认定机构须知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2019年1月目录项目介绍 (03)项目设置 (06)申请认定单位工作流程图 (08)实地认定流程 (10)申报单位须知 (11)附: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规范 (12)项目介绍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基层医疗机构面向最广大的呼吸疾病患者人群和高危人群,承担着常见呼吸疾病的首诊、筛查、治疗和转诊任务,负责慢性呼吸疾病的康复治疗和长期管理,承担着呼吸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职责。
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呼吸疾病防诊治体系及能力建设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医疗防诊治能力,人力资源和疾病管理。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存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项目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的建设情况设立优秀和合格两个级别的标准。
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必须具备肺功能检查设备,基本慢性呼吸疾病治疗药物以及有呼吸疾病防治专长的全科医生,并建立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
具体如下:(一)呼吸疾病诊疗设施1.呼吸疾病诊治设备基层医疗机构应具备肺功能检测仪、雾化吸入装置、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细胞分析仪、X线机、氧疗等设备。
2. 呼吸疾病治疗药物基层医疗机构应配备呼吸道常见疾病的常用药物,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药物:短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长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制剂、雾化吸入激素、雾化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药、口服及静脉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中医药。
3.房屋场地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应拥有相对独立、安静的肺功能检查区域,配备有肺功能测定设备,有肺功能操作专长的护士/技术员。
基层医疗机构还应具备雾化吸入室(雾化区域),有吸入装置指导/雾化吸入治疗专长的护士/技术人员。
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在治疗后肺功能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治疗有效率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行运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者周围的组织所患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活力降低,审图抵抗力下降,所以是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的主要群体。
,慢性支气管炎就有发病潜隐、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发作时效短、多急性发作,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详细见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共42例患者,年龄58~78岁,平均(63.24±3.11)岁;病程2.5~17年,平均病程(6.4±2.1)年。
对照组共42例患者,年龄63~79岁,平均 (66.12±3.21)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9±1.6)年。
纳入标准:(1)年龄<80岁;(2)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具有详细完备的病例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一部分:概述及一般要求郑劲平1、高怡1、宋元林2、孙兴国3、蒋雷服4、王惠妩5、李琦6、阙呈立7、韩江娜8、赵桂华9、杨文兰10、周明娟11、赵海涛12、梁斌苗13、刘志军14、汪涛15、谢燕清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肺功能检测中心,4 江苏省人民医院,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 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7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 北京协和医院,9河南省人民医院,10上海肺科医院,11广东省中医院,12沈阳军区总医院,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通讯作者:郑劲平(jpzhenggy@)、高怡(misstall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120一、概述呼吸生理功能研究的迅速进展是近代医学科学的重要成就之一。
疾病诊断从病理诊断、病因诊断进一步深入至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诊断,因而更趋完善。
胸部X线影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呼吸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检查反映的是静态的组织学改变,而呼吸生理却是研究活体动态的功能学改变。
生理功能的维护与修复是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
肺功能检查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了解和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包括肺容积检查、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气道阻力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等方法。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对胸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内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
二、肺功能检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呼吸功能检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历史。
1939年,蔡翘等首先报告大学生及中学生肺活量的测定。
1951年,吴锦秀测定6414名健康学生的肺活量。
1956年,吴绍青等[1]发表了通气功能检查方法以及中国人通气功能的数据。
此后,吴绍青、张仲扬、汪士、高启文、何国钧、薛汉麟、王呜歧、陈民孝、朱蕾、郑劲平等许多医学工作者对肺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61年,吴绍青等[2]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肺功能检查的专著—《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对我国肺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992年,穆魁津等[3-4]编写了《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和《肺功能检测原理与临床应用》;2004年朱蕾等[5]编写了《临床肺功能》;2007年郑劲平等[6]编写了《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2009年郑劲平等[7]编写了《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2010年赵立军[8]等编写了《实用肺功能临床解读手册》;同年贺正一等[9]编写了《简明临床肺功能检查与应用》;2012年周怡等[10]编写了《肺功能检查临床病例分析》,等等。
这些肺功能专著的陆续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肺功能检查的开展。
近30多年来,国内召开了多次肺功能学术专题会议:1979年,卫生部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肺功能学术讲座”;1986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解放军医学杂志》在杭州举办了“血气分析与肺功能座谈会” [11];199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和上海分会肺科学会在上海主办了“第三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交流会议” [12];1994年在天津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 [13];1997年中华医学会在西安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肺功能与呼吸监护学术会议” [14];2004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在包头召开了“第六届全国肺功能(临床呼吸生理)学术研讨会” [15];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同时成立了中国肺功能联盟[16]。
这些肺功能学术会议的召开,为肺功能检查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呼吸生理及肺功能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成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科研医疗水平的提高,呼吸生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肺功能检查仪器不断更新,测定技术不断改进,测定项目不断增加,应用范围日趋扩大,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包括内科、胸外科、麻醉科、儿科、环境医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职业病劳动力鉴定、高原医学、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等。
但是,能够开展肺功能检查并不意味着肺功能的普及率很高,相反,与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相比,目前国内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仍相当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更为突出。
郑劲平[17]曾于2002年对我国肺功能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肺功能的开展极不平衡,特别在中小型医院肺功能的临床应用很多处于空白状态,部分大型教学医院的肺功能质量控制有待提高。
何权瀛等[18]也曾调查我国部分省市医院内中,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时测定肺功能(FEV1/FVC%)的只占34%,提示慢阻肺的漏诊、误诊情况严重,这与肺功能检查不普及密切相关。
此外,能够开展肺功能并不代表着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郑劲平[17]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医院对于肺功能检测中的质量控制认识不足,甚至对最起码的质量控制指标也不了解。
不同医院之间,不但使用的仪器不同,采用的正常值标准也不同,引用国人预计值的医院仅16.3%,大多数医院仍以国外的正常值为准来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高怡等[19]对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肺量计检查报告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同时符合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的肺活量测试4项质量控制标准的仅占7.2%。
因而,同一受试者在不同的医院检测,可能结果相差较大;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仪器、同一操作者,其可重复性也较差。
因此,肺功能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也大打折扣。
为此,1986年在杭州召开的血气分析与肺功能座谈会[11]上,有关专家就已经提出肺功能检查不论作为科研工作或临床常规检查都应将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只有严格质量控制,测定结果才能准确可靠,并对如何搞好质量控制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议,如技术人员的培训、肺功能检测仪的维护、定时检查等。
同年,王鸣岐[20]对于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很具体的建议,包括每月校正容积1次、误差<2%、FEV1和FVC 检测操作技术要点等。
2004年在包头召开的全国肺功能(临床呼吸生理)学术研讨会[15]上,郑劲平对“用力肺活量测试和一口气法弥散功能测定的质量控制标准”作了专题报告,对临床常用肺功能测试[21]和一口气法肺弥散功能测试[22]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何权瀛[23]也撰文“规范肺功能检查技术,提高肺功能检查水平”,呼吁加强我国肺功能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尽管2012年国内的肺功能专家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4-35]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6-45]发表了一系列的肺功能专题知识讲座,但国内至今尚缺少严格、规范、统一的肺功能检查操作标准,亦无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的工作指南或指导意见。
近10多年来,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多次举办了关于肺功能检查技术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班,卫生部更将“肺功能检查技术”作为十年百项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46],对规范国内肺功能检测及其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国内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肺功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更没有技术准入标准。
不但影响了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肺功能检测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引起大家对肺功能检查质量的关注,促使我国肺功能检查技术的规范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参照美国胸科学会(A 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2005年共同发布的“肺功能检测标准” [47-51]的有关内容,结合中国的特点和国内专家的意见[24-45],以目前我国最为常用的临床检查为重点,起草了本系列肺功能检查指南。
由于肺功能检查方法和指标众多,有些已经有标准化的文件,有些还没有,本学组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秉承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并力求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三、本系列指南的主要内容目前本系列指南初定为八个部分和一个附录:(1)肺功能检查概述及一般要求;(2)肺量计检查;(3)支气管激发试验;(4)支气管舒张试验;(5)肺弥散功能检查;(6)肺容积检查;(7)气道阻力检查;(8)肺功能检查项目的合理选用。
附录:肺功能检查常用缩略语及其中英文名称。
其他检查如六分钟步行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呼吸振动成像检查、肺功能检查项目的选择等部分,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补和推出。
第一部分肺功能检查概述及一般要求,对肺功能检查的定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检查中对环境的要求、肺功能仪器的标化、人体生理参数如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以及相关病史的采集、检查中有共性的注意事项,以及检查中交叉感染的防控措施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指引。
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阐述了肺量计的定义、肺量计仪器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检查前受试者的准备、肺量计检查的三大组成部分(慢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自主通气量)的操作程序、检查指标及曲线特点、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的选取及肺量计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处理等内容。
第三部分支气管激发试验,介绍了气道高反应性的概念、激发试验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各种激发试验刺激物,重点介绍了组织胺与乙酰甲胆碱的支气管激发试验,包括吸入方法及仪器、受试者的准备、激发试验的流程、手捏式玻璃雾化器吸入、潮气吸入、自动定量雾化吸入、连续吸入等各种常用的激发试验方法的操作、激发试验结果的判断与报告格式规范、激发试验的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第四部分支气管舒张试验,介绍了气道可逆性的定义、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支气管舒张剂的选择、重点介绍了吸入舒张药物的方法如定量气雾剂(MDI)单剂量吸入法、干粉剂吸入法、射流雾化与超声雾化吸入法以及各种吸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试验前准备特别是影响舒张试验结果的药物停用的准备、试验流程、结果判断与报告规范、重点规范了试验中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
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介绍了弥散功能的定义、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对各检查方法做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一口气法检查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如检查前的仪器准备和受试者准备、具体测试方法中对受试者呼吸动作的指引、测试指标及质量控制标准、可接受性和重复性测试标准、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弥散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等。
第六部分肺容量检查介绍了各种肺容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肺活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的基本概念和曲线特征、肺量计检查的肺容量测定的原理与操作方法步骤、的测定,间接测定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及肺总量的体积描记法及气体稀释法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并比较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肺容量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肺容量检查的适应证、禁忌症和影响因素、各项肺容量指标的临床意义、引起肺容量改变的常见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