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水
古人关于水的哲学
古人关于水的哲学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
在古代,许多哲人都曾留下了与水相关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孔子:“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意味着水的力量是无所不在的。
我们要善于利用水的力量,但也要警惕水的危险性。
庄子:“大泽之水,天下之显”,庄子通过大自然中的水来表现出天地万物的美妙和神奇。
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哲学。
道家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家思想中的“水”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通过不争不抢,宽容自然,达到自然的平衡。
佛家思想:“涓涓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佛家思想中的“水”是一种缓慢但持久的力量,通过不断积累,达到最终的胜利。
以上是一些古人关于水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有些古老,但却至今仍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水的资源,善待大自然,追求自然的和谐。
- 1 -。
孔子论水
孔子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孔子论水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一智者乐水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孔子观水
孔子观水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善于从普通的事物或者现象中发现隐含其中的道理,善化他人。
他通过对最平常的水的观察、感悟和思考,以伦理道德思想为切入点,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弘扬道义,经常徜徉于山水之间,看到黄河,他感叹道:“美哉水,洋洋乎”;站在湍急的沂水岸边,他感慨万千地对学生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既有孔子对时间如流水般留不住而引发的感喟,又有对时间、永恒、人生意义和追求等哲理性问题的思考。
鼓励人们珍惜时间,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生的“正道”和弘道。
有一次,孔子正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向东奔流而去的河水,他的学生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就一定要观赏,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因为大水能够不停地向前流动,惠溉四方,润泽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就象德;它流动时,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这就象义;它浩浩荡荡,千支万流汇入汪洋,永无穷尽,这就象道;它奔赴极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惧,穿山崖,凿石壁,勇往直前,这就象勇;它总是趋向于平,安放必平,
公平公正,这就象法;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这就象正;它周到的无所不至,该到的地方,它都流到了,这就象明察;它无论发源何处,即使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要向东流,这就象有志向;它可出可进,无论到哪里,都能把那里的万物净化,这就象是善于教化。
这些就是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看的原因吧。
”
孔子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品质、意志、道德等联系起来,晓人以立身处世之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坚定不移地东流入海;君子善化他人而无所争,矢志不渝地追求大道,使自己的品德日日新、智慧无量无穷!。
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水象
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水象水,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也是先秦儒道哲学中常被引用的象征。
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都对水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解读。
在儒家哲学中,水象征着柔和和包容。
孔子曾说:“君子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水的理解。
水具有柔和的特性,能够容纳万物,不争不斗,温润而利于生命的发展。
孔子希望人们能够像水一样柔和而包容,以此来达到和谐的社会。
他认为,只有放下争斗和竞争,追求和平与共荣,人们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境界。
而在道家哲学中,水象征着无为而治和自然。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与孔子的表述几乎相同,但在道家中,更强调水的无为而治。
水自然而然地流淌,不强求,不争斗,不违背其本性。
道家认为,人们应当效法水的特质,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道,不抵抗、不反抗,以达到身心的平静与和谐。
水在先秦儒道哲学中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流动性上。
水具有流动不息的特性,象征着变化与流转。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一切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流动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儒家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人伦道德,强调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步。
而道家则更加强调宇宙和人生的变化,强调人们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去适应和应对各种情况。
水的流动性让先秦哲学家们认识到,只有顺应变化,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先秦儒家和道家都将水作为哲学思考的重要象征。
水象征着柔和包容、无为而治、自然与变化。
通过对水的理解和运用,儒家和道家提出了一种人生哲学,即追求和谐与平衡,顺应自然的道,不争斗、不追求功利,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境界。
这种哲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孔子论水
育英实验小学薛璐
广袤 飘逸 眸子 和煦 絮语 奔腾 围拢 疑惑 波澜起伏 意味深长 穿岩凿壁 从无惧色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一番宏论 司空见惯 绿草如茵 拨动琴弦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安享幸福 侧耳倾听 情不自禁
大声朗读全文,找出孔子的课 堂在哪里,并用横线画下来。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 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 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 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 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 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 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于丹
《论语心得》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 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水从雪山走来 水从远古走来 水向东海奔去 水向未来奔去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默读3—9自然段,找出 孔子的课文在哪里?用波 浪线画出来。
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 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 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 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 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 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 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在你感受深的地放做好批注
我们懂得了孔子的弦外 之音,他的弟子颜回、子路 是不是也懂了?找出相关依 据。
古代名人论水
古代名人论水人们对水的认识,大多是在对仙人生活描写中得以体现。
屈原的《离骚》中认为仙人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汉代,人们认为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壶。
在这三座山上,“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甘泉饥食枣”。
古代名人论水周秦时的哲学家们说:“天一生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变化而生成的,把水看作是万物之母。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成为哲人理想人格的化生。
孔子说水具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九种美好的品行。
据《荀子》记载,一次,“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他说:“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说:“水,滋润万物而不向万物索取什么,这是‘德’;虽然也有高下曲折的时候,但总是循着一定的河道流淌,这是‘义’;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好象有所追求,这是‘道’;高谷深峡,奔腾而下,无所畏惧,这是‘勇’;可以作为衡量事物持平与否的标准,这是‘法’;持器物取水,器盈须止,否则自溢,不可多得,这是‘正’;润物无声,精妙细微,无所不至,这是‘察’;能够选择洁净的源泉和注入处,这是‘善’;自源头流出而百折不回,这是‘志’”。
孔子把人类的各种美德赋之于水。
唐代以前,人们对水的认识,大多是在对仙人生活描写中得以体现。
屈原的《离骚》中认为仙人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汉代,人们认为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壶。
在这三座山上,“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甘泉饥食枣”。
从中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水质有甘苦、清浊、高低之分。
唐代开始,随着茶品的增多,人们对茶的色、香、味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水品有了较高的要求。
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唐代的刘伯刍,提出宜茶水品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又传说陆羽分天下之水为二十等,以庐山康王谷帘水为第一。
唐代以后,人们关于水质高低鉴别有许多记载。
孔子论水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又,这个故事最初见於《荀子.宥坐》。
原文为:"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
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接近自然之德)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关照自身啊! ) ”注释①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题目是编者所加。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③予:给予。
④卑下:低下。
此指水性向下。
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
祝你成功!一、口语交际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
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收获许多。
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 。
(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一、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sù)摩平(m āmó)含糊(húhù) 寺院(sìshì)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二、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窗()艺( )柜( ) 奋( )颤()慑三、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戴邱陶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姓排第一,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
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
四、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D.明白、懂 E.押送二、基础乐园①儿童不解.春何在()②注解.()③押解.()2、老A 年岁大B 有经验;老练C 陈旧D.经常E.很;极①少年易老.学难成()②老.脑筋③炒股老.手()五、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共赏()()绕梁见()知()()空见()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孔子观水
孔子观水【原文】: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
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白话易解】:孔子看着滚滚东流的河水。
子贡向孔子问道:“君子为什么看到大水就要看看,这是什么道理呢?”孔子说:“水流那么浩大,普遍地对待各种生物却不有意去做什么,好象是得道的样子;在它流淌的时候,有低洼的地方就向低洼的地方流,到该拐弯的地方就拐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似乎很合乎道义;它汹涌流淌却从不枯竭,似乎很符合大道;如果一旦决口而能出,它就会自然而迅速地做出反应,奔赴极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惧,好象是非常勇猛;把它倒进器具里面,必然很平,好象非常有法度;一旦装满了器具就不再贪求,似乎很公正;柔顺而无所不到,好象非常明察;万物从其中一出一入,就能变得新鲜而干净,好象非常善于教化;它哪怕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曲折也要向东流,好象非常有志向。
这就是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看看的原因吧。
”(《荀子•宥坐》)深信因果“水流那么浩大,普遍地对待各种生物却不有意去做什么,好象是得道的样子”——这是不着众生相,于无功用间转大法轮;“在它流淌的时候,有低洼的地方就向低洼的地方流,到该拐弯的地方就拐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似乎很合乎道义”——这是随缘自在;“它汹涌流淌却从不枯竭”——这是法藏无尽;“把它倒进器具里面,必然很平,好象非常有法度;一旦装满了器具就不再贪求,似乎很公正;柔顺而无所不到,好象非常明察”——这是智慧无碍,无有法执;“奔赴极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惧,好象是非常勇猛”——这是无所畏惧;“它哪怕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曲折也要向东流,好象非常有志向”——这是不退转;所以噶玛巴说要修到自相续如大江大河才有资格做上师!“万物从其中一出一入,就能变得新鲜而干净,好象非常善于教化”——上善若水,能成就水的德性,菩萨道已经成了!天台子达照娑婆苦,身世一浮萍。
跟水有关的孔子名言警句
跟水有关的孔子名言警句1. 孔子关于水的名言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2、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
“——《孔子集语》译文: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扩展资料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2. 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句孔子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孔子观水
孔子观水时,说到水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
”意思是说,水流向下,随圆就方,好像遵循准则和法度。
的确,水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向下流淌,随处遵循河道划定的准则而行,水涨水落依据自然季节的法度而为。
这种品格,与圣人们倡导的“义”十分相合。
“义”的繁体字为“義”:下面是“我”,上面是“羊”。
我谓己,羊在古代有善祥之意;于我所表现之善祥为义;事之宜曰义,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是义,天理、正路、准则、法度是义。
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在流行过程中,沿途不断有支流汇集而入,江河得之不拒并逐渐壮大,因为,江河是支流、小溪东流入海的良好载体。
同时,江河也随时在沿途释放水分,灌溉田野,补充湖泊,用自己的付出营造出良好的共生环境。
在得与舍之间,水才得以实现流畅通达。
水的这种特性,暗合孔子所说的“见得思义”之理。
那么,对我们来说,“得”什么?无论财富、名位来归于我,叫“得”。
而见“得”,应该想一想是否合乎义理、道义、人情、国法。
合则受,不合不受。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
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孔子观水
孔子观水【原文】: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
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可见子路志在“义气”二字,愿意与朋友祸福与共,但求问心无愧。
足见其心地单纯且光明磊落。
可见颜回对时下对善人的诋毁冷漠和对穷苦人的压迫深为痛心,志在匡正宇内,重振善良重德之风。
足见颜渊心怀众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德。
水的智慧:孔子、老子、禅语
(三)
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
(一)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水文化名言名句
水文化名言名句1.孔子关于水的名言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2、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
“——《孔子集语》译文: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扩展资料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2.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句孔子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孔子关于水的论述
孔子关于水的论述
孔子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意味深长,寓意着水的双重性质。
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人们到达目的地,又可能会带来危险和灾难。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水资源,不浪费和污染水源。
孔子还说过,“水流不腐,户枢不蠹。
”这句话强调了水的清洁和不变性,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活水”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水源应该保持干净,而且不应该受到腐蚀和污染。
这也提醒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持水源的清洁和稳定。
在古代,水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孔子在其教育思想中非常注重水的教育。
他认为,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通过对水的学习、感悟和尊重,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总之,孔子关于水的论述,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正确认识和使用,也是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思想和观念,仍然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 1 -。
孔子、老子、禅语关于水的智慧
孔子、老子、禅语关于水的智慧
孔子、老子、禅语关于水的智慧一、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
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
‘逝
二、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
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
“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
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
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
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
让我们“如鱼得水。
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
“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
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
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的文章
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的文章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言行被后世所推崇和研究。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孔子经常会带着他的学生到外面游玩。
他喜欢观察大自然,与学生们一起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次,孔子带领学生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湖泊旁边,他们坐在湖边的石头上,开始论述起水的重要性。
孔子首先指出水是生命之源。
他说:“水是万物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滋养着万物,给予它们生命的力量。
” 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思。
孔子接着说:“我们人体的大部分都是水,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我们的身体就会干燥,无法生存。
”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孔子开始谈论水的特性。
他说:“水具有柔软、温和的特性,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和环境。
水能够滋润万物,使它们茁壮成长。
”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水能够滋润植物,有的说水能够滋润动物,还有的说水能够滋润土地。
孔子听完大家的发言后,点头赞许。
接着,孔子谈到了水的善变性。
他说:“水有时会柔和地流淌,有时会猛烈地奔涌,有时会静止不动。
水的善变性让我们学会了适应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
” 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体会,有的说在面对困难时要像水流一样顺势而为,有的说在面对挫折时要像水流一样努力寻找突破口。
孔子听后微笑着点头称赞。
孔子谈到了水的涵养性。
他说:“水能够容纳各种物质,不论大小,不论形状。
水的涵养性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宽容。
” 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也要像水一样包容和宽容,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和为贵。
孔子听后微笑点头,对学生们的回答表示满意。
在孔子游春中,他论述水的重要性和特性,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水的价值和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万物;水具有柔软、温和的特性,适应各种环境;水有善变性,让我们学会适应变化;水有涵养性,让我们学会包容和宽容。
孔子的这番言论,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们,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游春中,他论述水的重要性和特性,使我们意识到了水的价值和作用。
孔子关于水名言
孔子关于水名言水的名言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2.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3.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4.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6.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7.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8.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1.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12.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13.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14.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15.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兵篇1.众若时雨,寡若飘风。
——《管子·兵法》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虚实篇》3.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地形篇》4.涉水半渡可击。
——《吴子·料敌》5.胜兵似水。
——《慰缭子·武议》6.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汉·黄石公《三略·上略》7. 水来士掩,将至兵迎。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论语中水的语录
论语中水的语录1论语·述而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2《论语·雍也》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就是《论语》中寄情山水最富哲理的话语,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
山、水是世间最普通的自然物,也是最有灵性的东西。
山是安定、伟大、丰富的,水是流动、平等、多情的。
孔子喜山爱水,是因为他知水懂山,“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他绝不仅限于陶醉、流连于山水的自然之趣,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体验,赋予山水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3。
《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从表面上看,这是孔子在河边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的感叹,但孔子感叹的不仅仅是一去不复返的流水,更有稍纵即逝的光阴和瞬息万变的'事物。
4孔子乐水的另一记载就在《论语·先进》篇中的“侍坐”,这是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畅谈理想的记录。
一天,孔子饶有兴趣地问四个学生的志向,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
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不可认为不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
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向往的就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幸福自由的桃源生活,曾皙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美妙境界。
另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十分爱水,经常到自己家乡的沂水河中,清洗污尘,陶冶情操,亲近自然。
5《论语》记:孔子曰:汝知天下,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树无枝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城无市小儿答曰:井水无鱼土山无石枯树无枝仙人无妇玉女无夫皇城无市【论语中有关水的语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基本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泛指江海)一定会驻足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
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犹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犹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犹如君子擅于改造事物;将水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犹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这就是为什么君子观江海必驻足的原因了。
(此论乃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望能够观此论者拟比自身,其实水最值得学习的还是能够将万恶沉淀,与人以善)
岁月如同流水,不舍昼夜地流逝。
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那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具有真君子的品性。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
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之七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
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
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
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
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
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
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水的美好品质值得歌颂,更值得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水为镜,常照照世间的善恶美丑;更应以水为尺,常量得失长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更加完美。
水性——水的物质与德性: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
刚:水射刃物,水滴石穿。
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
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
韧:抽刀断水水更流。
容:能容万物,浑然一体。
浮:载舟浮桥,水力输运。
和:无微不至,随物赋形。
善:恩泽四方,滋养众生。
献:蹈火灭灾,献身人类。
淫:狂怒奔泻,恣意泛滥,必制约之。
这些文字,既是写水性,也是在水性中写人性,阐发出深刻的人类思想,将文学与水、与哲学巧妙地融为一起,展示了人类文化的美丽和丰富,深厚和广博。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从善如流。
——左传·成公八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