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及运算规律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及运算规律

四则运算及运算规律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4、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式子),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一、加法的变化规则(1)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2)加法的变化规则有:(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增加几。

例如:13+5=18(13+2)+5=18+2题型1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看作了7,个位上的5看作了2,算得的和是87。

正确的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十位4——7,个位5——2 增加 72-45=27另一个加数不变正确的和增加27即正确的和+27=87 => 正确的和=87-27=60(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减少几。

例如:28+16=44(28-12)+16=44-12题型1小强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1,把个位上的8错写成0,所得的和是285。

正确的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十位7——1,个位8——0 减少 78-10=68另一个加数不变正确的和减少68即正确的和-68=285 => 正确的和=285+68=353题型2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将有什么变化?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减少29题型3两个数相加,和是100,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现在和是多少?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减少48即现在的和=100-48=52(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几,那么和不变。

例如:112+23=135(112+3)+(23-3)=135题型1:两个加数的和是378,其中一个加数增加245,另一个加数减少245,现在这两个加数的和是(378 )。

题型2:一个加数增加6,要使和保持不变,另一个加数应(减少6 )。

(四)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几,那么和增加了(几+另一个几)。

例如:35+48=83(35+12)+(48+5)=83+(12+5)题型1:小明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所得的和是532。

四则运算规律+简便运算+推广到小数+练习题

四则运算规律+简便运算+推广到小数+练习题

四则运算规律及其简便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时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2、一个娄加上0或者减去0,最终还等于原数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得04、0乘任何数或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 x b=b x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 x b)x c=a x(b x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员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b+c)=a x b+a x c拓展公式:(a-b)x c=a x c- b x c 或a x(b-c)=a x b-a x 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 x 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的基本法则。

它们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这些法则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和运用。

1.交换律:交换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即a+b=b+a,a×b=b×a。

这意味着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数的位置可以交换,但结果不变。

例如,对于加法,3+4=4+3=7;对于乘法,2×5=5×2=10。

交换律的应用可以简化运算过程,将两个数的位置互换后进行计算,例如2+3+4可以先调换顺序为4+2+3,再计算得到92.结合律:结合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中,无论括号的放置方式如何,运算结果都不变。

即(a+b)+c=a+(b+c),(a×b)×c=a×(b×c)。

这意味着括号内的运算可以先进行,再与其他数进行运算,结果不变。

例如,对于加法,(2+3)+4=2+(3+4)=9;对于乘法,(2×3)×4=2×(3×4)=24结合律的应用可以使计算过程更简洁,例如(2+3)+4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结果为5,再计算得到93.分配律:分配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中,一个数与括号中的两个数分别进行运算后再相加(或相乘),结果与直接将括号中的两个数进行运算后再与该数进行运算结果相同。

即a×(b+c)=a×b+a×c。

例如,对于乘法,2×(3+4)=2×3+2×4=14分配律的应用可以使运算过程更简便,例如4×(3+2)可以先将括号内的结果计算为5,再计算得到20。

4.去括号:去括号是指在括号外的数与括号内的数进行运算。

当括号前没有乘法符号时,将括号内的数与括号前的数相加或相减;当括号前有乘法符号时,将括号内的数与括号前的数相乘。

四则运算运算律

四则运算运算律

四则运算运算律加法运算律应用:两个数相加,交换……;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复习加法运算律,如下: 54+87+13 39+144+61延伸:减法:a-b-c=a-c-b=a-(b+c) 除法:a ÷b ÷c=a ÷c ÷b=a ÷(b ×c)酌情巧用分配律分配律是指m a b ma mb ()+=+,它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况,例如,m a b c d ma mb mc md ()+++=+++,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时,适当运用分配律改变运算顺序,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下面举例说明。

一、直接运用分配律 二、逆向运用分配律例1. 计算:36795671834⨯--+() 例2. 计算:324123241332456...⨯+⨯-⨯ 解:原式=⨯-⨯-⨯+⨯36793656367183634 解:原式=⨯+-324121356.()=--+=2830142711=⨯-=32456560.()三、变形后顺向运用分配律 例3. 计算:()()()-⨯-+⨯-351224711189 解:原式=--⨯-++⨯-()()()()351224711189=-⨯-+-⨯-+⨯-+⨯-=+--=()()()()()()3245122479111897210635121312四、变形后逆向运用分配律例4. 计算:2277931383523÷+⨯--() 解:原式=⨯+⨯--2279710383523()=⨯+⨯--=⨯--=-23172387232317871113()()五、综合运用分配律例5. 计算:[()()]()(.)(.)(.)(.)---+⨯-+-⨯-+-⨯-1316291083407540945913407 解:原式=-⨯---⨯-+⨯-+-⨯-+-()()()()()(.)[(.)(.)]131081610829108340954094591 =--+=36182434093403例:24×2425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什么运算律?方法一:原式=(25-1)×2425 方法二:原式=24×(1-125 )=25×2425 -1×2425 =24×1-24×125=24-2425 =24-2425=23125 =23125练习:用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11223453023812534125181253531428415168431383522718722151212131624911123524453()()()()()()().-+⨯⨯+⨯+-⨯-⨯-+⨯-⨯-+⨯-⨯-+-⨯+⨯+⨯答案:(1)19;(2)125;(3)10612;(4)-23;(5)-20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25×125)×(8×4)(80+8)×25 35×37+65×37 135×6+65×6 (43+25)×40 8×(125+7) 18×82+18×47+18×712 5×(40-4)16×256-16×56 125×(80+8) 69×45+31×45 38×29+38123×99 +123 125 ×7+125 79×99+79 35×102 47×10125×44 45×201-45 98×37 38×101-38 87×199 25×199+25 25×199 99×201-99 102×83 125×88 124×25-25×24 (80+8)×25 35×37+65×37 135×6+65×6 (43+25)×40 8×(125+7)18×82+18×47+18×7 14×24+26×24 30×2+25×2 (30×25)×4025×4=4×25=125×8=8×125=20×5=2×50=5×12=12×5=4×50=50×4=(15×25)×415×(25×4)(6×12)×56×(12×5)(13×5)×2013×(5×20) 299 ×120+120 38×25×48×17×1254×8×25×12535×2×5=35×(2×__)125×5×8=(__×__)×5 23×3= 70×5= 13×100=25×4= 125×8= 125×16=16×25=25×6×4=25×12=(8×125)×(4×25)8×4×125×25125×8×8(25×4)×6125×32= 125×8×4=64×125=42×125×8=27×4×5= 8×(7×25)= 195×25×4= 110×2+90×2=2×125×8×5 125×489×4 20×17×2×5×2×2 (110+90)×212×105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99×99+99 38×7+31×14 25×46+50×27 79×25+22×25—25乘法分配律练习题2一、选择。

算式规律知识点总结

算式规律知识点总结

算式规律知识点总结算式规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数学中的一种形式运算规律,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数字之间的关系。

算式规律既包括基本的四则运算规律,也包括对数字之间的倍数、因数、质数等关系的描述。

在数学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算式规律对于理解数学知识、解题和推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围绕算式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四则运算规律1. 加法规律加法规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加时,其和与加数的顺序无关,即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

例如:3+5=5+3。

这表明,无论是先加3再加5,还是先加5再加3,最终的结果都是8。

2. 减法规律减法规律是指减数与被减数的顺序不同时,差是不同的。

例如:7-3≠3-7。

这表明,在减法运算中,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是不能交换的。

3. 乘法规律乘法规律包括了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

结合律:a×(b×c) = (a×b)×c。

交换律:a×b = b×a。

分配律:a×(b+c) = a×b + a×c。

4. 乘方规律乘方规律是指一个数的连续相乘,可以用乘方的形式表示,并且满足一些运算规律。

例如: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

5. 除法规律除法规律包括了除法的特殊性、除法的倒数性、以及整数除法的相关性质。

二、数列规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两个相邻的数之差是一个常数d。

例如:2, 4, 6, 8, 10...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互为等比数列。

例如:1, 2, 4, 8, 16...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例如:1, 1, 2, 3, 5, 8, 13...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Fn = Fn-1 + Fn-2。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一、交换律:①加法:A+B+C=A+C+B例子:9+6+1=9+1+6②减法:A-B-C=A-C-B例子:15-9-5=15-5-9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④除法:A÷B÷C=A÷C÷B例子:6÷2÷3=6÷3÷2二、结合律: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三、分配律: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A×B+A×C=A×(B+C)5×17+5×3=5×(17+3)A×(B-C)=A×B-A×C例子:5×(8-6)=5×8-5×6A×B-A×C=A×(B-C)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四、去括号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9+(2+1)=9+2+1A+(B-C)=A+B-C例子:9+(2-1)=9+2-1②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9-(5-1)=9-5+1A-(B+C)=A-B-C9-(1+8)=9-1-8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3×(2×6)=3×2×6A×(B÷C)=A×B÷C3×(6÷2)=3×6÷2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12÷(2×6)=12÷2÷6A÷(B÷C)=A÷B×C12÷(6÷2)=12÷6×2。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性质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性质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性质
加法和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第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x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b)xc=aXc+b×c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bxc)
注意:等号左右两边是互逆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巧算的规律

四则运算巧算的规律

四则运算巧算的规律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主要就是在运算能力上出了问题。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东方学校的老师详细整理了关于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及运算过程中常用到的简便方法,帮孩子们查漏补缺,提高计算能力扎实数学基础。

1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2运算法则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四则运算及运算律详解

四则运算及运算律详解

(1)运算公式: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 +b =b +a(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a +b +c =a +(b +c)=(a +b )+c(1)运算公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2)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差不变。

a -b -c =a -(b +c)a -(b -c )=a -b +c(1)运算公式:因数(被乘数)×因数(乘数)=积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a ×b =b ×a(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 ×b ×c =a ×(b ×c) (4)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a +b)×c =a×c +b ×c(1)运算公式:①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2)0不能作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除法的验算(没有余数):计算法则:(1)用除法验算,即交换除法和商的位置(2)用乘法验算(逆运算)(4)除法的性质(没有余数):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

a÷b÷c=a÷(b×c)(b,c ≠0)(a+b)÷c=a÷c+b÷c (b,c ≠0)(a-b)÷c=a÷c-b÷c (b,c ≠0)(5)商不变性质:①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运算。

四则运算定律是指这四种基本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则。

1.加法定律: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

2.减法定律:
-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c,那么c-b=a。

3.乘法定律: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

4.除法定律: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其中b和c不为零),如果a*b=c,那么c/b=a。

-倒数: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a,存在一个实数b,使得a*b=1,这个b被称为a的倒数,记作1/a。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四则运算定律:
5.零元素:
-加法的零元素:对于任意的实数a,a+0=a。

-乘法的零元素:对于任意的实数a,a*0=0。

6.乘法的单位元:
-乘法的单位元:对于任意的实数a,a*1=a。

7.分配律:
-左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a*c。

-右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c+b*c。

以上是四则运算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公式。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这些定律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和优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资料

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资料

三、四则运算性质1、加法运算性质(1)一个数加上几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加和里的第一个加数,再加第二,三,…个加数。

用字母表示是:a+(b+c+d)=a+b+c+d(2)几个数的和加上一个数,可以把这个加数加到和里的任意一个加数上去,再加和里的其他加数。

用字母来表示:(a+b+c)+d=(a+d)+b+c=a+(b+d)+c=a+b+(c+d)(3)几个数的和加上几个数的和,可以把两个和里的所有数依次相加。

用字母表示是:2、加减混合运算性质“加减混合运算性质”也可称为“和与差的性质”。

这些性质有以下几条:⑴第一个数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三个数,可以把第一个数先减去第三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

这就是说,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的顺序,得数不变。

这常被称之为加减混合运算的“交换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c+b或a-b-c=a-c-b(2)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

这可以称之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合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b-c(3)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这也可称之为“结合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d+e)=a-b-c-d-e(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先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差里的被减数。

这也是加减混合运算的“结合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c-b(5)几个数的和减去一个数,可以用和里的等于或大于这个数的一个加数,先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加和里的其他加数。

这也是“结合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d)-e=(a-e)+b+c+d(a、b、c、d≥e)=a+(b-e)+c+d=a+b+(c-e)+d=a+b+c+(d-e)(6)几个数的和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用第一个和里的各个加数,分别减去第二个和里不比它大的各个加数,然和相加。

这也可称为“结合性质”。

小学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专题

小学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专题

(一)四则运算法例: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许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次序计算。

如: 10+2-310-2+38 ÷2×48×2÷4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 4+18×216-15 ÷336÷6+4×63、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算括号外的数。

如:(4+5)÷35×(7-3)( 10-2)×(8+3)(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注意:一个数加上 0 或减 0,还得本来的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 除以一个不是 0 的数,还得 0,0 不能够作除数。

任何数和 0 相乘都得0.二、运算定律与简易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互换地点,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互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许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联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互换两个因数的地点,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互换律。

字母公式:a×b=b×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许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联合律。

字母公式:(a × b) =×c a× (b ×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派律。

字母公式:(a+b) ×c=a×c+b× c 或 a× (b+c)=a×b+a× c拓展:(a-b) ×c=a×c-b× c或 a× (b-c)=a×b-a× c(三)减法简易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规律知识点总结

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规律知识点总结

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规律知识点总结四则运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数学运算,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以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以下是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规律的知识点总结:一、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它们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

当一个算式中同时有加法和减法时,我们需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算式3 + 4 - 2,我们首先计算3 + 4的结果,然后再减去2,最后得到的结果是5。

二、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需要在进行加减运算之前先完成乘除运算。

当一个算式中同时有乘法和除法时,我们需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算式2 + 3 × 4,我们先计算3 × 4的结果(12),然后再加上2,最后得到的结果是14。

三、括号括号可以改变四则运算的顺序,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里的算式。

括号内的运算可以包括加减乘除,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

例如,对于算式2 × (3 + 4),我们先计算括号里的3 + 4的结果(7),然后再乘以2,最后得到的结果是14。

四、多个括号的运算当一个算式中有多个括号时,我们需要按照最内层的括号先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算式2 × (3 + 4) - (5 - 1) × 2,我们先计算括号内的3 + 4的结果(7),然后再乘以2,再计算括号内的5 - 1的结果(4),最后分别与前面的结果相乘和相减,得到最终的结果为10。

五、乘方和根号乘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若干次,根号是与乘方相反的运算,即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等。

乘方和根号在四则运算中的优先级高于乘除加减运算,需要先进行乘方和根号运算,再进行其他运算。

例如,对于算式2 + 3 × √4 + 5^2,我们先计算√4的结果(2),再计算5的平方(25),再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为34。

小学语文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标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标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标点汇总小学语文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标点汇总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中的四则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去标点的相关内容。

四则运算的交换律四则运算中的交换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中,数的位置交换不改变运算结果。

例如:-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例如,2 + 3 = 3 + 2,4 × 5 = 5 × 4。

四则运算的结合律四则运算中的结合律是指数的位置不同,但运算的结果不变。

具体如下:-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例如,(2 + 3) + 4 = 2 + (3 + 4),(4 × 5) × 6 = 4 × (5 × 6)。

四则运算的分配律四则运算中的分配律是指运算符两边的数相乘或相加后再进行运算。

具体如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例如,2 × (3 + 4) = 2 × 3 + 2 × 4,5 × (6 - 3) = 5 × 6 - 5 × 3。

去标点在语文中,常常需要进行标点符号的处理。

去标点是指将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去除,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本。

例如,将句子:"在你的左边,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

" 去标点后为:"在你的左边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以上是小学语文四则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去标点的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8)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9)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
7、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8、分数大小的比较: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9、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除法的项
a b = c
被除数除号除数等号商
1、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例:0.25×400=(0.25×100)×(400÷100)=25×4=100
1、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
a-b+c=a+c-b
减法运算规律
a-b-c=a-c-b(后面的不能移到第一个的前面)
2、乘、除法的互化。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注意方程含有“=”,又含有未知数X,两者缺一不可。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4、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式子),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1.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谁在前先算谁,后算加减法,谁在前线先算谁。
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第一级运算: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c=b×a×c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除法运算规律
a÷b÷c=a÷(b×c)
减法运算规律
a-b-c=a-c-b
减法运算规律
a-b-c=a-(b+c)
减法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2a与a2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两个a相乘。即:2a=a+a,a2= a×a。
【整数、小数、分数】
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3、小数乘法:
4、小数除法:
5、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6、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解方程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10、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1.减法运算中的名称与关系
(1)减法的项
a - b = c
被减数减号减数等号差
12.加法运算中的名称与关系
(1)加法的项
a + b = c
加数加号加数等号和
13.乘法运算中的名称与关系
(1)乘法的项
a b = c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14.除法运算中的名称与关系
3、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如X=4 a=6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S=ah
(5)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6)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