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89a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d.png)
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
出示协奏曲的概念。
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
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八年级音乐教案:我和你篇二一、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认真听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熟悉其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二、教材分析:《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五环旗下》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课堂上还安排了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能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旋律流畅感的训练。
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0870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4.png)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的音乐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聆听学习了国内外众多的音乐作品。
本节课授课教师选择的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欧美览胜”中的相关内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和欣赏以芬兰民歌改编的《在森林和原野》为主线。
授课教师运用聆听、歌唱、合作、小乐器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型、情绪、演唱形式等方面,整体感知船歌的风格,辨别演唱和演奏形式的异同,并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基础上,采用以学测评的模式,在教中学,在测中学,同时,感知欧洲当地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1.在聆听、演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认识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识。
3.教师教学生用排箫吹奏《桑塔露琪亚》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旋律伴奏。
4.教师教学生辨别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箫为一声部伴奏。
2.能准确辨别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调。
(三)教学重点富有感情的。
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的主旋律声部。
(四)教学难点通过不同作品的赏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辨歌曲,展示地图问题1:同学们,请仔细聆听作品,结合地图,找出相对应的国家。
问题2:观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亚》。
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聆听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用地图导入国家,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再运用视频介绍导入——意大利。
2.播放介绍意大利的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音乐及文化。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https://img.taocdn.com/s3/m/c10ed0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c.png)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彝族的火把节及其文化背景。
2. 学会唱彝族民歌《火把节》,感受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火把节的文化背景介绍。
2.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学唱。
3. 歌曲分析,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1. 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2.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难点:1.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高音部分。
2. 理解火把节背后的民族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火把节的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授:学唱彝族民歌《火把节》,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3. 练习: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4. 课堂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点评。
5. 总结:讲解火把节背后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彝族同学或专家进行讲座,深入介绍火把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火把节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学唱《火把节》的熟练程度和表现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一步学习彝族的文化,了解其他民族节日和习俗。
2. 学生练习《火把节》歌曲,加强音乐技能的培养。
十、课程资源:1. 相关彝族文化的书籍和视频资料。
2. 音乐教学设备,如音响、话筒、乐器等。
3. 互联网资源,如彝族音乐网站、视频平台等,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分组练习、课堂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学唱彝族民歌《火把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3572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二)导入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并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旋律和歌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关于歌曲的背景知识,如歌曲作者、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分析歌曲:教师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歌词等要素,让学生了解这些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这些情感和思想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的联系。
四)欣赏演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创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如舞蹈、手语、情景表演等,让学生通过创编活动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让学生自我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歌曲的情感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创编活动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大海啊,故乡”并没有让人感到烦躁,反而让情感得到了更好的表达。
从亲切倾诉到抒发情怀,再到情感深华和怀念之情,感情的发展线仿佛就像大海的波澜一样。
词曲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大海的广阔和汹涌,也更好地表达了对祖国和故乡的深情。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注意轻柔连贯,重视节拍重音,并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乐句情绪的变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歌曲的情感。
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543f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0.png)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CD、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2. 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3. 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第二章:音乐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培养学生识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音乐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符的种类和记法,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掌握节奏的种类和划分,如强弱节奏、均匀节奏等。
3. 学习音阶的构成和命名,如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3. 利用musical instruments,如钢琴、吉他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识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第三章:合唱与合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合唱和合奏的形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和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如音准、节奏、和谐等。
2. 排练合唱歌曲和合奏乐曲,进行表演实践。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优秀4篇)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65e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摇篮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活动准备1.课件:摇篮曲2.课件:哭声3.布娃娃每人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娃娃哭声。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小娃娃为什么要哭呢?她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教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
)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教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3.教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四、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觉。
教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
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462b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2.png)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说课准备的⽂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编整理了初中⼋年级⾳乐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梁祝》 ⼀、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本课地位和作⽤ 《梁祝》⼩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的⾳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乐⽚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特点,这节课主要运⽤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主地欣赏《梁祝》⼩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多媒体、录⾳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乐----讲解分析----课堂⼩结----课堂作业 1、让学⽣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提琴协奏曲 2、⽤多媒体课件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结。
《梁祝》⼩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乐作品构成统⼀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初中八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案
![初中八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b932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8.png)
初中八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案课程名称:音乐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音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合唱水平。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如民谣、流行音乐等。
2. 学习一首八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如《歌唱祖国》等。
3. 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如《黄土高坡》,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八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如《歌唱祖国》。
2. 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三、合唱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曲中的旋律。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和谐。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合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合唱技巧。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与本节课歌曲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如《我的祖国》。
2.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魅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如声乐技巧、合唱水平等。
3.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为主要目标。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优秀10篇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5da2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5.png)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优秀10篇摇篮曲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唱会歌曲:节奏、音高及一字多音处准确无误。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通过不断学唱,能用多种形式(唱、奏、演、说)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懂得感恩及孝敬父母3、初步感受《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3—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教学准备教师:钢琴、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引入(设计意图: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为新歌建立一种认知概念)1、欣赏歌曲《摇篮曲》。
师放背景音乐《摇篮曲》(第一段):“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你一边仔细听一边随音乐做做动作。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在这歌声中,你是怎样做的?”师请一生示范并回答。
生:“轻轻拍。
”师:“哦,你是在轻轻的拍,用了轻柔的力度。
(板书:轻柔)我还看到有的同学是这样的……说明他的速度是……?对,很缓慢。
(板书:缓慢)那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生听歌曲做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生答:“很美、优雅、优美。
”(板书:优美)(设计意图: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对歌曲的感受。
)(设计意图:生用动作表现对歌曲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3、听《摇篮曲》第二遍。
师带学生律动并启发:“让我们继续来体会歌曲的优美。
”生听歌曲。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作曲家舒伯特写的《摇篮曲》。
摇篮曲是夜晚时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歌曲,它的音乐特点就是(生读):优美,缓慢,轻柔。
”(师同时用动作和姿态来引导。
)(设计意图:了解摇篮曲的音乐特点)4、让孩子想象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音乐风格。
“孩子们,小时侯妈妈的摇篮曲伴随我们长大,我们今天也为妈妈唱一首摇篮曲,你会用怎样的情绪唱给妈妈听呢?”(生猜)“那请你带着这样的音乐特点来读读歌名。
”(设计意图:运用刚才所学知识来读课题)二。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f8f1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5.png)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章:音乐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节奏、旋律、和声等。
2. 掌握音符的种类和记谱方法。
3. 学会简单的基础音乐术语。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元素:音、节奏、旋律、和声。
2. 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3. 基础音乐术语:速度、音高、音色、力度等。
三、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音乐元素。
2. 教授音符的种类和记谱方法,让学生练习识谱。
3. 讲解基础音乐术语,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识别各种音符并正确书写。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基础音乐术语。
第二章:简谱读写一、教学目标1. 学会简谱的读写方法。
2. 掌握简谱中的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等记谱符号。
3. 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简谱乐曲。
二、教学内容1. 简谱的读写方法。
2. 简谱中的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等记谱符号。
3. 简谱乐曲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简谱的读写方法,让学生熟悉简谱的音高位置。
2. 教授简谱中的记谱符号,让学生练习识谱和书写。
3. 学习简谱乐曲的演奏技巧,让学生独立演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阅读和书写简谱。
2. 学生能正确演奏简谱乐曲。
第三章:五线谱读写一、教学目标1. 学会五线谱的读写方法。
2. 掌握五线谱中的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等记谱符号。
3. 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五线谱乐曲。
二、教学内容1. 五线谱的读写方法。
2. 五线谱中的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等记谱符号。
3. 五线谱乐曲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五线谱的读写方法,让学生熟悉五线谱的音高位置。
2. 教授五线谱中的记谱符号,让学生练习识谱和书写。
3. 学习五线谱乐曲的演奏技巧,让学生独立演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阅读和书写五线谱。
2. 学生能正确演奏五线谱乐曲。
第四章:乐理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音阶、和弦、节奏等。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d7f80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e.png)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三篇音乐《青春舞曲》教案一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这首歌曲具有维吾尔族音乐载歌载舞的风格特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
歌词既通俗又富有哲理,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抒发了维吾尔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
所以上好这节课对八年级的学生说,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对于民族音乐知道得就更少了,学生平时喜欢的是“快男”、“快女”、周杰伦等人的歌和节奏感强劲的DJ音乐。
我选择了通过节奏,让音乐的美渗透至每个学生,利用自己电子琴伴奏的特长,进行探索和尝试设计了这节音乐综合课。
在欣赏、参与、交流、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准确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了解“西北民歌王”——王洛宾的生平。
2、能力目标:聆听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并能通过速度的变化演绎出不同的歌曲情绪,体会新疆的独特节奏,初步学会为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新疆音乐中轻松欢快的节奏的特点,培养学生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加深对新疆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对新疆音乐的认识。
引导学生懂的青春易逝,珍惜时光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新疆音乐富有特点的节奏,并能用改变速度来表演歌曲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正确演唱歌曲并能跟着教师的指挥演绎不同情绪的《青春舞曲》。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六、教学过程1、课前:收集——整理2、导入新课:激趣——交流——观赏(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
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生:《大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baa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7.png)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1【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合唱《彩云追月》【课型】唱歌综合课【教材分析】合唱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词作家刘麟根据作曲家任光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歌曲为民族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
切分音的运用使曲调产生了心潮澎湃的激动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富有童真的歌词,描绘了月夜的幽静和美好,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的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种直观的感性接受逐渐的走向了理性的认知,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在音乐课堂中又羞于开口,不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不喜欢自己演唱,更不喜欢民族民间音乐,而偏爱流行音乐,为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多去聆听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它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音乐精华,我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的喜欢民族民间音乐,从而继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其次,从中学生的演唱形式上来说,平时学生都喜欢用齐唱或者是独唱的方式去演唱歌曲,对于二声部的教学,学生大多都不愿意去选择唱低声部,而喜欢唱高声部,因为高声部旋律性较强,明朗好听,加上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所以,合唱教学进行时有一定的困难。
为此,我们不能规避二声部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识谱能力,适当的降低难度,可对二声部进行简单的改编,让学生更加喜欢合唱的形式,感受合唱的音色美。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于聆听、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八年级音乐教案【全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be2142af90242a895e5ba.png)
八年级音乐教案【全册】教案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X. ︱ X. ︱哗哗哗哗哗哗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出示: 5 6 5. 3︱5 6 5 —︱啦啦啦啦啦啦啦1、试唱旋律2、纠正附点音符的节奏有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
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3、再唱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
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
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1)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2)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 B(二)分段学习。
1.A段学习请你用l?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fb1b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1.png)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基本概念1.1 音的产生与性质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共鸣等。
探讨音的物理性质,如音高、音长、音量等。
1.2 音阶与调式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的构成。
讲解调式的概念和应用。
1.3 节奏与拍子解释节奏和拍子的基本概念。
分析不同类型的拍子,如2/4拍、3/4拍等。
第二章:民族音乐文化2.1 中国民族音乐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分析著名民族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2.2 西方民族音乐讲解西方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探讨不同民族音乐形式的差异与共性。
第三章:音乐欣赏与分析3.1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步骤,如聆听、感受、分析等。
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3.2 音乐作品的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
通过具体作品为例,讲解音乐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音乐创作与表演4.1 音乐创作的要素介绍音乐创作的的基本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讲解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4.2 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探讨音乐表演中的声乐、器乐等技巧。
分析不同音乐表演形式的特点和要求。
第五章:音乐与生活5.1 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探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如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流行趋势等。
分析音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
5.2 音乐与个人生活的关系讲解音乐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如娱乐、情感表达等。
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来提升生活质量。
第六章:流行音乐与时代精神6.1 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流行音乐的起源以及其发展与变迁。
分析流行音乐在不同年代的特点和影响。
6.2 流行音乐的风格与类型探讨流行音乐的各种风格,如摇滚、爵士、电子等。
分析不同流行音乐类型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第七章:古典音乐与艺术魅力7.1 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讲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历史背景及分类。
分析古典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形式。
7.2 古典音乐家与作品介绍著名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分析古典音乐家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八章:音乐与舞蹈的交融8.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探讨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如音乐为舞蹈提供节奏、旋律等。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https://img.taocdn.com/s3/m/a13820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a.png)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篇一」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DD火把节到了。
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1.彝族姑娘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并请三名彝族娃娃分别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一下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 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 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 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 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 “青春 ”的活力,在热烈的气 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的不同情绪和 时代特征;体会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的不同节拍和节奏感觉。
2、了解奥运会的知识,会歌和汉城奥运会。
3、随着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即兴表演舞蹈,掌握不同节拍 的舞蹈节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 “青春”主题的不 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 “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xx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
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 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再欣赏《共青团员之歌》。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3)听《十六岁的太阳》(如有条件可同时播放《十六岁的花季》的片 断)。
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
等。
欣赏《十六岁的太阳》,跟着音响打拍子,可以自编多声部节奏(立体节 奏和使用不同打击乐)。
(4)听两首乐曲:管弦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和手风琴曲《四季歌》。 讨论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音乐风格、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乐句 如何划分等。
2、提问:表现青春的歌曲和乐曲还有哪些?
3、这xx我们听这样几首歌曲和乐曲:
(1)听《手拉手》。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你知道它演唱的时间、地 点、唱和以及它的基本情绪吗?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打开乐谱,分析歌曲的曲调(旋律线、音域)、节奏特点(弱起、切分、 附点、休止符等)以及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Βιβλιοθήκη 、舞蹈动作,体 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 “青春 ”主题的不同音 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 “青春 ”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 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 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 “青春气息 ”,同时 还要发掘 “青春 ”的思想含义。
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课后记:选择填表部分,多数学生填写准确。作业:用竖笛视奏《青春舞 曲》。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小鸟》,欣赏《动物狂欢节》。
小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记: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 打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2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乐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
2、即兴表演《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
再欣赏1-2遍《手拉手》,按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
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加深对歌曲音乐意境的体 验。
(2)听《共青团员之歌》。情学生们讨论这首歌曲的名称、国明、音乐风 格、情绪和历史背景。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强拍和弱拍起在 不同段落所造成的不同音乐特点,曲调节奏与歌词的关系,大跳音程与音乐情 绪的关系,调式与音乐风格等。
2、教学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 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 “青春气息”, 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准备:
录音机、CD片(有关奥运会的一些场景、前苏联卫国战争、青海“花儿”的 文字、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通过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背唱《青春舞曲》引入新课,我们继续 “青 春”的主题。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 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 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 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 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
1、聆听《xx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 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 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 ——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 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跟着乐曲打拍子。
4、歌曲和乐曲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依次播放《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青年友谊 圆舞曲》和《四季歌》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
讨论 “青春”的含义,上升到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高度。
5、即兴表演舞蹈。跟着《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的旋律即兴做出 舞蹈动作,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觉。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