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审美意识(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指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美感就其内涵来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审美意识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狭义的美感,专指审美感受,即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因素的复杂心理现象。审美感受构成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
第一节: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意识产生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随着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思维能力、客观事物的美,尤其是艺术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发展、丰富和完善。它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制约。
审美意识根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其内容来说,它是审美对象的能动的反映,直接决定于审美对象和社会存在的一定发展状况和水平。就其反映形式来说,它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于生产劳动,它已为大量的原始艺术的材料所证明。原始艺术史提供的材料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为生产实践所决定和制约。例如,原始狩猎民族在花草极为繁盛的地方却偏偏以动物为其艺术题材,不去理睬这些美丽的植物;他们的审美意识所以具有这样一种特点,便正是由于他们的“生产力状态、他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而非别的美的趣味和概念”。最初的审美意识还没有同实用和生理快感分开,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才逐渐得到提高和不断丰富,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动物作为当时人们的欣赏对象,也与它的社会功利价值有密切联系。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不能认为,野兽的皮、爪和牙齿最初之为红种人所喜欢,单单是由于这些东西所特有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
除了人的社会生活外,人们对和劳动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自然事物,如土地、河流、庄稼等,也都发生了兴趣,这些本属于自然领域的客观对象,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为社会美来欣赏,带有明显和直接的社会功利观念。以后,随着人的社会生活的发展,不但对与人的劳动生产活动直接联系
的对象,而且对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自然美的对象,如树木、花鸟等等,也开始作审美的欣赏,产生了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一般说来,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出现,晚于对社会美的审美意识,特别是对山水花鸟等自然风景的独立观赏,则更是在社会形态发展较高阶段上才出现的。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领域的扩大,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才日益地丰富起来。
归根结底,审美意识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实践。
审美意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审美意识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都带有时代的特色,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风尚,作为审美意识凝聚物的艺术也受时代的制约。每一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领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接受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他们的审美意识也各具特色,构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审美意识归根到底要受人们经济地位的制约,因而往往带有阶级性。但不同阶级的审美意识,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某些共性,不能把审美意识的阶级性绝对化。
第二节: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从基本内容上看,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反映和超越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六种基本形式。
一、审美感受
1、概念:狭义的审美感受: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具体感受。
我们面对幽静的山谷,空旷的荒漠,咆哮的瀑布,缥缈的烟雨,我们捧读伟大作家的杰构,聆听贝多芬雄浑有力的交响曲,我们静静地站在达·芬奇或毕加索的绘画面前,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象是从心底深处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我们会被感动。这种特殊的感受完全不同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体验到的那种情感。虽然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在不同的心境中所产生的这种感受,都有或大或小的区别,我们还是一般地,将这样一类特殊的情感称之为“美感”。
2、审美感受的特征
1)、审美感受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活动中最显著也最基本的一种现象。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
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人们在美的过程中,不需要作仔细思考,刹那间能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的特征,这就是审美感受的直觉性。所谓直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审美感受的直观性、直接性,即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受中进行的;二是指在美感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与不美。要领略美丽的自然景物,欣赏一部优秀的小说或一部精彩的电影,只听别人的介绍不行,非得亲自去感受,领悟不可。“桂林山水甲天下”,你要真正领悟,就得亲自去桂林看一看。欣赏诗歌也必须亲自去读,去感受不可。如欧阳修的《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而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惊岸飞。
又如王维的名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这些诗词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无论是江南浩淼无际的水乡,还是塞外长烟落日的风光,的确使人心醉。诗中没有一个概念,它自始至终依靠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直接感受。
美感的过程只有在具体、生动的直观形式下才能完成,它永远不能离开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表象感知因素。但不能由此否定美感中理性认识的一面。审美直觉确实能得到美感和快感。但是,第一,这种美感在整个审美感受中还只是初步的,肤浅的。比如,我们欣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初一看见这幅画,我们就会被画上和谐的色彩,合比例的构图,以及画中各种人物的生动形象吸引住,尽管我们还来不及想这幅画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也已经感到它是美的。可是,当我们的理性开始活动,联想到这幅画的内容,即犹大如何出卖耶稣,耶稣如何因此而被钉上十字架,再仔细分析一下作者对耶稣话出口一瞬间各种人物表情的处理:耶稣痛心地摆开双手,其他弟子或吃惊、或诧异、或猜疑,犹大则躲在暗处,面部惊慌而阴冷。我们就会觉得达·芬奇艺术水平的高超,感到其画更美。可见。真正的审美确有直觉,但更要靠认识。第二,美感的直觉的原因,也不是很神秘的,其本质仍然是实践的。实际上,在入们的审美直觉中,渗透了社会的、阶级的、民族的、情感的因素。人们的审美普遍性的获得,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审美实践的心理和文化两种方式积淀的结果。所以,感性的直觉本质仍是理性认识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