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甲基苯乙烯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综合评估与应用》一、引言在当今的化工行业中,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从物理性质、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这一共聚树脂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二、物理性质评估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密度、硬度、耐热性等物理性质的评估。
2. 与传统树脂相比,该共聚树脂的物理性质表现出的优势和特点。
三、化学结构评估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键结构。
2. 分子结构对共聚树脂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四、生产工艺评估1. 该共聚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制备方法的综合评价。
2. 工艺条件的优化和改进对产品质量和产率的影响。
五、应用领域1.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在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 未来该共聚树脂在其他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综合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物理性质、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使得该共聚树脂在更多领域发挥其巨大潜力,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众多优秀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
我个人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该共聚树脂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以上内容为样例内容,仅供参考。
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树脂脂肪族共聚树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在当前的化工行业中,该共聚树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自由基聚合热力学

• •
二、自由基聚合热力学方程 自由基聚合过程可简写为
n M [M]n
• 自由能的改变 ΔG 可以做为聚合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据。 自由能变化ΔG与焓变 • ΔG<0即ΔH<TΔS, 说明聚合反应可以自动进行。 • ΔG=0即ΔH=TΔS,说明聚合反应处在聚合和解聚的平衡状 态。 • ΔG>0即ΔH>TΔS,说明聚合反应不能进行,聚合物将解聚 为单体。 • 对于一般烯类单体, -ΔH约为50~155(kJ.mol-1), • ΔS约为105~125(J.(mol.K)-1), • 常用聚合温度为25℃~100℃(298 K~373 K) 。
RTe ln c(M)e
△H △ S + R ln c(M)e
(2.87)
• 式 (2.87) 表明单体聚合的平衡温度 Te 与平衡时单体浓度 c(M)e有关。单体浓度的改变使平衡温度随之改变, 因而会有一 系列的平衡温度。 • 因 此 , 单 体 聚 合 的 最 高 极 限 温 度 TC 是 单 体 浓 度 c(M)=1 mol/L时的特定平衡温度。 • 平衡时的单体浓度 c(M)e即为单体能够聚合的最低极限浓度。
• 因此α-甲基苯乙烯在常用聚合温度下 ,处于聚合和解聚的 平衡状态, 不能聚合为高聚物。 • 要使它能够聚合为高聚物, 必须降温至0℃以下, 或加大压 力, 以提高α-甲基苯乙烯的聚合热-ΔH。
• 三、单体聚合的最高极限温度 • 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单体能够聚合的最高极限温度是聚 合和解聚的平衡状态时的温度。 • 当聚合体系处于聚合和解聚的平衡温度时,ΔG=0, 即ΔH=TΔS。 此时的温度是单体聚合的最高极限温度,记作TC。 H TC (2.84) S 对于α-甲基苯乙烯,聚合的最高极限温度TC是
0 0
甲基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中文名:
标 识 英文名:
甲基苯乙烯;2-苯基丙烯;乙烯基甲苯 Isopropenyl benzene;α-Methyl styrene;vinyl toluene
分子式:
C9H10 分子量:118.18 CAS 号:98-83-9 RTECS 号:WL5075300
UN 编号:
2303 危险货物编号:33544
健康危害:
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引起肝、肾损害。IDLH:400ppm;嗅阈: 400ppm;嗅阈:10ppm;OSHA:表 Z—1 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2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
皮肤接触:
急 救 眼睛接触:
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 身防护。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空气。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乙
闪点(℃):
54
自燃温度(℃):引燃温度(℃):494
燃
爆炸下限(V%): 1.9
爆炸上限(V%):6.1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
烧 危险特性:
应。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易燃
防护服: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门给式呼吸器, 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环境信息:有毒物质控制法:40CFR716.120(d)10,重吸收测试。
α-甲基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α-甲基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2-phenylpropene分子式:C9H10分子量:118.18CAS号:98-83-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分子量调节剂α-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大生产工艺

时间
8:15 9:27 10:00 10:05 10:10 10:12 10:15 10:17 10:20 10:25 10:28 10:30 10:40 10:48
附件 线性二聚体生产操作实例见下表(电加热油浴, 内锅盘管冷却)
油温(℃)
料温(℃)
加催化剂
料液折光率
备注
23
19
93
50
1.5370
加料400公斤, 开电热棒 关电热棒
70
60
50克
67
61
50克
67
62Hale Waihona Puke 50克6762
50克
67
62
50克
67
62
50克
67
63
50克
67
64
100克
65
64
50克
65
64
200克
64
67
250克
64
70
已共加催化剂500克 多加催化剂以快速升温 已共加催化剂950克
11:05
11:13 12:10 12:30 12:38 12:45 13:00 13:05 13:30 13:35
65
50
1.5613
停真空,放料,压滤
控料温小于90℃,真空脱低沸0.5—3 小时(与真空度有关,应尽可能提高真空度, 缩短脱低沸时间以保证产品色泽)。可脱出 投料总量5-8%的低沸物(主要成份为α— 甲基苯乙烯单体),应回收套用。
产物降温至50℃左右,用板框压滤机 衬滤布(最好衬滤纸)压滤去白土,得无色 透明α—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成品约375 公斤。若成品色泽偶尔变黄,则应考虑高真 空蒸馏提纯。
高分子化学题集锦

高分子化学试题集锦选择与填空1、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1)下进行,(a、常压,b、高真空,c、加压)目的是为了(2、3)。
2、动力学链长ν的定义是(4),可用下式表示(5);聚合度定义为(6)。
ν的关系,当无链转移偶合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为(7),歧化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8)。
3、苯乙烯(St)的pKd=40~4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Kd=24,如果以KNH2为引发剂进行(9)聚合,制备St-MMA嵌段共聚物应先引发(10),再引发(11)。
KNH2的引发机理(12),如以金属K作引发剂则其引发机理是(13)。
4、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14),共引发剂是(15),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应选用(16),(a、TiCl4+Al(C2H3)3,b、α-TiCl3+Al(C2H5)3,C、α-TiCl3+Al(C2H5)2Cl),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为(17)。
5、已知单体1(M1)和单体2(M2)的Q1=2.39,e1=-1.05,Q2=0.60,e2=1.20,比较两单体的共轭稳定性是(18)大于(19)。
从电子效应看,M1是具有(20)取代基的单体,M2是具有性(22)大于(23)。
当两单体均聚时的kp是(24)大于(25)。
6、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26),这是因为(27、28)。
7、苯酚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苯酚的官能度f=(29),甲醛的官能度f=(30)。
当酚∶醛=5∶6(摩尔比)时,平均官能度=(31),在碱催化下随反应进行将(32),(a、发生凝胶化;b、不会凝胶化)。
如有凝胶化,则Pc=(33)。
当酚∶醛=7∶6(。
(a、出现凝胶化;b、不出现凝胶化)8、聚乙烯醇的制备步骤是:①在甲醇中进行(36)的溶液聚合,②(37)。
形成聚乙烯醇的反应称为(38)。
9、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下的最大反应程度P=(39),最大聚合度=(40)。
高分子化学题集锦

高分子化学试题集锦选择与填空1、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1)下进行,(a、常压,b、高真空,c、加压)目的是为了(2、3)。
2、动力学链长ν的定义是(4),可用下式表示(5);聚合度定义为(6)。
ν的关系,当无链转移偶合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为(7),歧化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8)。
3、苯乙烯(St)的pKd=40~4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Kd=24,如果以KNH2为引发剂进行(9)聚合,制备St-MMA嵌段共聚物应先引发(10),再引发(11)。
KNH2的引发机理(12),如以金属K作引发剂则其引发机理是(13)。
4、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14),共引发剂是(15),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应选用(16),(a、TiCl4+Al(C2H3)3,b、α-TiCl3+Al(C2H5)3,C、α-TiCl3+Al(C2H5)2Cl),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为(17)。
5、已知单体1(M1)和单体2(M2)的Q1=2.39,e1=-1.05,Q2=0.60,e2=1.20,比较两单体的共轭稳定性是(18)大于(19)。
从电子效应看,M1是具有(20)取代基的单体,M2是具有性(22)大于(23)。
当两单体均聚时的kp是(24)大于(25)。
6、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26),这是因为(27、28)。
7、苯酚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苯酚的官能度f=(29),甲醛的官能度f=(30)。
当酚∶醛=5∶6(摩尔比)时,平均官能度=(31),在碱催化下随反应进行将(32),(a、发生凝胶化;b、不会凝胶化)。
如有凝胶化,则Pc=(33)。
当酚∶醛=7∶6(。
(a、出现凝胶化;b、不出现凝胶化)8、聚乙烯醇的制备步骤是:①在甲醇中进行(36)的溶液聚合,②(37)。
形成聚乙烯醇的反应称为(38)。
9、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下的最大反应程度P=(39),最大聚合度=(40)。
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的一步法合成

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的一步法合成朱瑞;郑绍军;丹媛媛;张瑜;王瑜【摘要】Polynitro α-methylstyrene 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one-step method with fuming nitric acid. The impacts of content of fuming nitric acid, solvent,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nitro introduction of the polymer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low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high polarity solvent are in favor of the reaction, the content of fuming nitric acid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decides the import of nitro group.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yield of the polymer are 14 683 and 70% respectively when running the reaction at -65 ℃ for 30 minutes with dichloromethane as the solvent.%利用发烟硝酸进行了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的一步法合成,探讨了发烟硝酸用量、溶剂含量、聚合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及硝基导入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温极性溶剂有利于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一步法合成的进行,发烟硝酸用量是影响硝基导入率的主要因素;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65℃条件下反应30min,聚硝基α-甲基苯乙烯的数均分子量及产率分别为14683,70%。
α-甲基苯乙烯理化性能表

溶解性
不溶于水
外观与气味
无色液体, 具有刺激性臭味。
主要用途
用于ABS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改性。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
54
爆炸极限
爆炸上限%(V/V):6.1 爆炸下限%(V/V):1.9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砂土。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α-甲基苯乙烯理化性能表
物质名称:甲基苯乙烯英文名称:Isopropenyl benzeneCAS NO:98-83-9
分子:C9H10分子量:118.18危险货物编号:33544
沸点(℃):
165-169
相对密度(水=1)
0.90(25℃)
饱和蒸气压(kPa)
0.27(20℃)
熔点(℃)
-23
蒸气密度(空气=1)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门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甲基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基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isopropenyl benzene
中文名称2:2-苯基丙烯
英文名称2:α-methyl styrene。
α-甲基苯乙烯质量攻关技术研究

Vol.34 No.3NO.3.2020第34卷第3期2020年第3期技术与教育TECHNIQUE & EDUCATIONa-甲基苯乙烯质量攻关技术研究金辉1王刚$刘先武1安明东1张会泉1(1冲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吉林 吉林132021;2.吉林市吉化北方化工龙山助剂有限公司,吉林吉林132021)摘 要:a-甲基苯乙烯作为异丙苯法合成苯酚丙酮的副产品,可以用于合成二聚物用于橡胶产品助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由于工厂初始设计精馆塔单元不尽合理,致使产品纯度低、颜色发黄,下游用户反映影响聚合效杲。
工厂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提出了改 造方案,解决了 a-甲基苯乙烯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a -甲基苯乙烯;质量攻关;脱重塔;精制中图分类号:TQ316.34 文献标识码:A1 a-甲基苯乙烯概况及市场需求1.1 a-甲基苯乙烯产品现状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正致力于实现苯酚、丙 酮与其下游产品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未来我国苯酚产能将保持增长,预计到2022年,国内将新增苯酚产能140.6万吨/年,新增丙酮产能86.8万 吨/年;届时,国内苯酚产能将达到395.4万吨/年,丙酮产能将达到239.5万吨/年。
a -甲基苯乙烯(AMS)作为生产苯酚与丙酮时的副产物21,是橡胶助剂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在化工、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方面均 有应用,在香料合成、制药等领域也得到良好应用。
1.2 a-甲基苯乙烯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加氢还原由于国内近年苯酚丙酮装置纷纷上马建设,相应a-甲基苯乙烯副产数量也迅猛增长。
大 多苯酚丙酮装置采用加氢还原进行处理,但需要配套AMS 加氢单元、回收单元和精制单元。
加氢 单元多采用耙系固体催化剂,催化剂及公用工程相应运行成本比较高,并且另一原料氢气也属于 甲类防爆气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存在一定的 安全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俄罗斯、日本及韩国苯酚丙酮装置都放弃加氢还原路线,直接对外销售a-甲基苯乙烯产品,中国市场成为他们的首选。
α-甲基苯乙烯的pka值

α-甲基苯乙烯的pka值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α-甲基苯乙烯的pKa值及其酸碱性质。
α-甲基苯乙烯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
了解其酸碱性质和pKa 值对于理解其性质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实验方法与结果、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α-甲基苯乙烯的定义、特性以及酸碱性质;并探讨pKa值在测定其酸碱性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与结果部分将介绍相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同时进行结果的讨论与比较。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文章主要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α-甲基苯乙烯的pKa值以及其酸碱性质,并探讨pKa值在测定该化合物酸碱性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α-甲基苯乙烯的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化学行为。
此外,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 正文:2.1 α-甲基苯乙烯的定义和特性:α-甲基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0。
它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在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乙烯基,其中乙烯基上的氢原子被一个甲基取代。
这使得α-甲基苯乙烯在结构上与其他类似化合物有所不同。
2.2 α-甲基苯乙烯的酸碱性质介绍:α-甲基苯乙烯具有酸碱性质,可以根据pKa值来描述其酸性或碱性。
pKa值是负对数形式表示的酸解离常数,用于衡量酸溶液中酸离子与未离子态之间平衡的强度。
对于α-甲基苯乙烯而言,其pKa值反应了它从中间体状态(作为共轭碱)到未离子态(作为共轭酸)转化的程度。
2.3 pKa值在测定α-甲基苯乙烯酸碱性中的应用:pKa值可以用来评估α-甲基苯乙烯在不同溶剂和条件下的酸碱性质。
通过测定其pKa值,我们可以了解到α-甲基苯乙烯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失去一个质子,并且能够比较其与其他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三氯化铝)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α-甲基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α-methylstyre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2010年12月1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眩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严重时引起肝、肾损
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容易自聚。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CAS
甲基苯乙烯98-83-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热或储存过久能聚合,并放热。
流速过快,
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
剧。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
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
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所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
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
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
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
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
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
化剂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带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臭味。
熔点(℃):165~169 相对密度(水=1):0.90(25℃)
沸点(℃):-2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 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45.56爆炸上限%(V/V):6.1
引燃温度(℃):573.89爆炸下限%(V/V):0.9
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ABS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卤代烃、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聚合。
分解产物:不能发生。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4900 mg/kg(大鼠经口)
LD50:4500 mg/kg(小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慢性毒性:无资料。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性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44UN编号:2303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Ⅲ类
包装方法:安剖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
外满地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
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
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1月26日发布,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将其划为第8.1类腐蚀品。
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皆列有该物质。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2、《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填表时间:2010 年9 月12 日
填表部门:安全环保部
数据审核单位:生产技术部
修改说明:本MSDS是本单位第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