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建材工业(含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为促进建材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促进建材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材工业推广应用,促进建材工业全产业链价值链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安全和密码应用支撑体系,促进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夯实建材工业信息化支撑基础,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引领建材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发挥建材工业规模庞大、场景丰富优势,充分把握不同细分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特点,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
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推进建材工业与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共同进步。
引导创新资源向智能化数字化领域汇聚,带动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
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激发企业内生改造动力,实现效益提升和转型发展良性互动。
坚持政府引导。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更好发挥政府在方向引导、政策支持等方面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发展合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建材工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明显突破,重点领域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成效,全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经营成本、生产效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安全化,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doc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编制,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
2015年,水泥产量23.6亿吨,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101.8亿平方米,较2010年分别增长25.5%、12.1%、30.5%;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达7.3%,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十二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6.57亿吨、1.69亿重量箱。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
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业发展迅速,产值居建材工业各子行业之首。
玻璃深加工、石材加工、复合材料及制品等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0%。
2015年前十家水泥、平板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均达53%。
以玻璃、陶瓷、石材等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日益成为支撑行业创新、延伸产业链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
水泥窑协同处置、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6世代及以下平板显示器件用基板玻璃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超白玻璃基板有力支撑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展,全氧燃烧技术在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工业化应用。
大尺寸石英坩埚、陶瓷薄砖制备、喷墨打印等技术逐步推广,陶瓷原料干法制粉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无碱高强玻纤、高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玄武岩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
低品位矿选矿提纯、均化及再利用等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稳步推广,矿物功能材料在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建筑材料生产项目计划书
建筑材料生产项目计划书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作为建筑业的重要支撑,建筑材料的生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业竞争力,我们计划开展建筑材料生产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项目内容:1. 项目规模:本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生产建筑用混凝土、砖块、瓷砖等建筑材料,年产值预计达到80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
2. 生产工艺和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市场前景: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项目生产的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广阔,市场前景看好。
4. 技术优势:本项目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 环保措施:本项目重视环保,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地区一流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项目计划:1. 筹备阶段:确定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选址和规划,准备相关手续和资金。
2. 设备采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确保生产工艺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建设阶段:进行厂房和设备的建设,保证生产线的顺利安装和调试。
4. 试生产阶段:进行试生产,测试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准备投入市场。
5. 生产运营:正式投产,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项目风险:1. 市场风险:建筑材料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存在市场风险。
2. 技术风险: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成熟,存在技术风险。
3. 资金风险:资金周转不灵,存在资金风险。
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建筑装饰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作为一个建筑装饰行业的高材生,并从事了多年的建筑和装修工作,我深感有责任将我所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分享给大家,探讨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在保障人类和环境福祉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
在建筑装饰行业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和实践来推动可持续发展:1. 绿色材料选择:选择环保、无毒、可再生的材料,例如使用水性涂料、环保地板和可再生材料来取代传统的化学品和刨花板等。
此外,减少浪费和回收废弃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 节能环保设计:在建筑和装修设计阶段,要注重节能和环保设计。
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监控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LED灯具和智能节能设备等。
3. 建筑生态化:在建筑装饰中应注重绿化和生态化设计,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室内外环境中。
例如,绿色屋顶、庭院景观和立体绿化墙的应用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
4. 精细管理和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材料和资源的控制管理,减少浪费和污染。
合理规划工程进度和流程,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教育与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培养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和行动力。
除了上述策略和实践之外,还有一些行业内的合作和创新模式,可以推动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阶段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估标准,推广绿色认证和标签,在建筑装饰过程中加强与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团队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积极参与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制定,推动绿色建筑和装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激励措施。
作为一个建筑装饰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更应该积极拥抱变革,创新工作方式和模式,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关注最新的环保技术和材料,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策略。
建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
2020XXXXXXXX建材有限公司XXX[建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建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目录一、发展现状....................................................................... - 4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 - 4 - (二)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 - 4 -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 5 - (四)绿色发展进展显著 .............................................. - 5 - (五)两化融合稳步推进 .............................................. - 6 - (六)国际竞争能力日益增强 ...................................... - 6 - 二、发展环境....................................................................... - 7 -(一)面临的形势 .......................................................... - 7 - (二)需求预测.............................................................. - 8 -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9 -(一)指导思想.............................................................. - 9 - (二)基本原则............................................................ - 10 - (三)发展目标............................................................ - 11 - 四、主要任务..................................................................... - 13 -(一)加快结构优化 .................................................... - 13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13 -2.培育区域特色产业............................................... - 15 -3.壮大建材新兴产业............................................... - 17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20 -(二)强化协同创新 .................................................... - 21 -1.加强技术创新....................................................... - 21 -2.完善标准规范....................................................... - 23 -3.创新业态和模式................................................... - 24 -(三)推进绿色发展 .................................................... - 25 -1.推广绿色建材....................................................... - 25 -2.加强清洁生产....................................................... - 25 -3.发展循环经济....................................................... - 26 -(四)促进融合发展 .................................................... - 28 -1.深化两化融合....................................................... - 28 -2.加快产业融合....................................................... - 31 -3.强化军民融合....................................................... - 32 -(五)推进国际合作 .................................................... - 33 -1.深化技术服务....................................................... - 33 -2.扩大资本合作....................................................... - 34 -3.拓宽合作路径....................................................... - 34 -五、重点工程..................................................................... - 35 -(一)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工程 ................................ - 35 -1.工程目标............................................................... - 35 -2.主要内容............................................................... - 35 -(二)关键材料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 36 -1.工程目标............................................................... - 36 -2.主要内容............................................................... - 36 -(三)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工程 .................................... - 36 -1.工程目标............................................................... - 36 -2.主要内容............................................................... - 36 -(四)协同处置推广工程 ............................................ - 37 -1.工程目标............................................................... - 37 -2.主要内容............................................................... - 37 -(五)“三品”行动推进工程 .................................... - 38 -1.工程目标............................................................... - 38 -2.主要内容............................................................... - 38 -(六)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 - 39 -1.工程目标............................................................... - 39 -2.主要内容............................................................... - 39 -六、保障措施..................................................................... - 39 -(一)强化规划指导 .................................................... - 39 - (二)完善配套政策 .................................................... - 40 - (三)改善行业管理 .................................................... - 40 - (四)营造公平环境 .................................................... - 41 - (五)强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 41 - (六)加强组织领导 .................................................... - 42 -建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
2、光电子信息 材料与器件
2、光电子信息 材料与器件
3、元器件功能 材料与器件
1
高档海量 贮存材料
第三代稀土铁钕硼铁永磁氧体、微波 铁氧体、纳米晶磁性材料等。
2
陶瓷信息 功能材料
各类无源电子元件,如介电陶瓷、压 电陶瓷。
光学晶体及
3 光电一体化
材料及器件
激光晶体、红外转换晶体、非线性晶 体等。
万亿元大关,年增长22.6%。 高分子材料产量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
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 世界前列。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特色明显。形成了长三角、 珠三角、环渤海三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全国新材 料企业超12000家。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天然资源、动力资 源等。
工业优势 地区的工业基础可作为发展新材 料产业的支撑。
技术和人才 优势
地区的院校、科研机构等优势。
2、发展环境调研
对区域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人文、交通等进 行科学的分析,寻找区域发展的机遇。
3、市场前景分析
对规划中的产业和产品要进行市场分析,决定发 展方向和目标。
创新驱动 • 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原则
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绿色发展 原则
• 重视新材料研发、制备的环境友 好性,促进新材料可再生循环, 坚持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 续发展模式。
《十二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 政策 引导 和行 业管
理
制定 财政 税收 扶持 政策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编制,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
2015年,水泥产量23.6亿吨,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101.8亿平方米,较2010年分别增长25.5%、12.1%、30.5%;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达7.3%,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十二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6.57亿吨、1.69亿重量箱。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
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业发展迅速,产值居建材工业各子行业之首。
玻璃深加工、石材加工、复合材料及制品等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0%。
2015年前十家水泥、平板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均达53%。
以玻璃、陶瓷、石材等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日益成为支撑行业创新、延伸产业链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
水泥窑协同处置、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6世代及以下平板显示器件用基板玻璃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超白玻璃基板有力支撑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展,全氧燃烧技术在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工业化应用。
大尺寸石英坩埚、陶瓷薄砖制备、喷墨打印等技术逐步推广,陶瓷原料干法制粉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无碱高强玻纤、高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玄武岩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
低品位矿选矿提纯、均化及再利用等非金属矿加工技术稳步推广,矿物功能材料在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建材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摘要)——摘自张人为会长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三届七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盛的市场需求态势。另一方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
发展循环经济又对建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 的要
求和挑战。作为竞争性领域的建材产业 , 其行业门 槛相对较低 , 大于求 的矛盾将会在一个相 当长的 供
加快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 尽快提升企业 竞争能力已成为行业未业发展 中的突出问题 , 而加 快产业结构调整 , 大力推进技术进业技术结构调整为重点 , 加快用先进
为导向, 以节能、 节地 、 节水、 节约资源与保持环境 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生产工艺 的步伐。到 “ 十一五” 为中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 加 末 , 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 比重达到 7%以上 , 0
快产业结构调整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全面提高增 长的质量和效益 , 将建材工业建成与经济 、 社会 、 环
水泥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 对促
进 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为国民经济持续
产企业共有 28 ( 5 家 其中省统计局名单以内的 20 4 快速发展提供 了重要原材料保障。1 8 9 年全省水 7 家, 名单以外的 l 家) 既包括 自产水泥熟料及商 泥产量仅 44 8 , 4 万吨,9o l9 年也仅 13 万吨。 53 进入九 间按市场规则进行的各种形式 的重组、联合和并
一
纤维和玻璃纤维、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石英玻璃、 工 业技术玻璃 、 高性能陶瓷、 人工晶体等的产业化方
面实 现新 突破 。
五” 使我国玻璃 深加工率达到 5 %以上 ; 0 大力发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 鼓励和促进企业
维普资讯
江苏建材
在此期间 , 通过经济 、 法律 、 质景、 标准等手段 , 逐步
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应用及市场推广计划
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应用及市场推广计划第一章新材料概述 (2)1.1 新材料定义及分类 (2)1.2 新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价值 (3)第二章建筑行业新材料创新应用案例分析 (3)2.1 低碳环保材料 (3)2.1.1 碳纤维复合材料 (3)2.1.2 生物质纤维材料 (4)2.2 节能保温材料 (4)2.2.1 纳米材料 (4)2.2.2 相变材料 (4)2.3 结构优化材料 (5)2.3.1 高功能混凝土 (5)2.3.2 轻质高强材料 (5)第三章新材料研发与技术创新 (5)3.1 新材料研发趋势 (5)3.2 技术创新路径 (6)3.3 政策与产业支持 (6)第四章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 (6)4.1 建筑行业市场需求 (7)4.2 新材料市场前景 (7)4.3 市场潜力分析 (7)第五章新材料推广策略 (8)5.1 品牌建设与宣传 (8)5.2 政策引导与支持 (8)5.3 市场渠道拓展 (8)第六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9)6.1 政策法规概述 (9)6.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9)6.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9)6.2 标准体系建设 (9)6.2.1 国家标准 (9)6.2.2 行业标准 (9)6.2.3 地方标准 (10)6.3 监管与检测机制 (10)6.3.1 监管机制 (10)6.3.2 检测机制 (10)第七章市场竞争与战略布局 (10)7.1 市场竞争格局 (10)7.2 企业战略布局 (11)7.3 跨行业合作与竞争 (11)第八章新材料产业链建设 (11)8.1 产业链结构分析 (11)8.2 上游原材料供应 (12)8.3 下游市场需求 (12)第九章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 (12)9.1 公共建筑应用案例 (12)9.1.1 项目背景 (12)9.1.2 新材料应用 (13)9.1.3 实际效果 (13)9.2 住宅建筑应用案例 (13)9.2.1 项目背景 (13)9.2.2 新材料应用 (13)9.2.3 实际效果 (13)9.3 基础设施应用案例 (13)9.3.1 项目背景 (13)9.3.2 新材料应用 (13)9.3.3 实际效果 (14)第十章市场推广计划与实施 (14)10.1 市场推广目标 (14)10.2 推广方案设计 (14)10.3 实施步骤与时间表 (14)10.4 效果评估与调整 (15)第一章新材料概述1.1 新材料定义及分类新材料是指在传统材料基础上,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调整成分结构或引入新元素,使其具有优异功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
建筑材料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建筑材料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国制造2025》,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建材工业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实现《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中2020年的发展目标,特制定建筑材料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建材工业科技发展成绩与存在问题建材工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制品业;是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建材行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得到明显提升,作为环境治理(改善)和生态修复材料的功能有所发挥,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取得了新突破,一些高端产品和新兴产业有力支撑了国防、航天、航空、电子、通讯、信息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国防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为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部分建材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总数达200余项,获得11.82亿元国家科技经费支持;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地方政府支持的科技经费超过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建材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
(一)“十二五”建材工业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绩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建设了特种玻璃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泥节能环保国家工程中心,认定了1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分中心。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重点产品目录 (2).doc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重点产品目录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组织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前言.。
.。
..。
..。
.。
.。
.。
..。
...。
.。
...。
......。
.。
1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
.。
..。
...。
..。
..。
.。
..。
2(一)产业现状...。
.。
..。
.....。
.。
..。
..。
.........2(二)发展趋势.。
.。
.。
.。
.。
.。
.。
.。
....。
..。
.。
.。
.。
.3二、总体思路。
.。
.....。
...。
...。
...。
...。
....。
..。
5(一)指导思想。
....。
...。
...。
.。
..。
..。
..。
.。
.。
..。
5(二)基本原则。
.。
.。
...。
.。
..。
......。
.....。
..。
..5(三)发展目标...。
....。
.。
.。
...。
..。
...。
.....6三、发展重点。
..。
..。
.。
.。
.。
.。
.。
..。
...。
....。
.。
.。
...。
7(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
.。
...。
.。
.。
.。
..。
7(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
.。
.。
......。
....。
.9(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
..。
...。
.。
..。
......。
.11(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
.。
.。
.。
13(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
...。
.。
..。
..。
.。
.。
.。
14 (六)前沿新材料.。
.。
.。
....。
.。
....。
..。
.。
..。
.....16四、区域布局..。
...。
.。
....。
.。
..。
....。
..。
....。
.。
17五、重大工程.。
.。
..。
.。
.。
.。
.。
...。
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
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一、前言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一种集合了建筑设计、预制构件制造、施工安装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方式。
该方式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建筑品质。
以下是一个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
二、制定工业化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包括提高建筑工业化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建筑品质和效率等。
同时,要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节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政府应鼓励并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同时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制构件,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提升建筑设计标准化水平标准化设计是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前提条件。
应制定标准化设计规范,鼓励设计师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标准化设计也有助于实现构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提高生产效率。
五、优化工业化建造流程优化建造流程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关键环节。
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要优化施工组织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六、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应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同时,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七、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动力。
应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同时,要注重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政策保障。
例如,制定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和标准,出台相关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监管等。
同时,要加强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2021年全国及各省市防水建筑材料产业政策及规划汇总
2021年全国及各省市防水建筑材料产业
政策及规划汇总
显示,防水建筑材料是防水工程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建筑物与构建物防止雨水侵入、地下水等水分渗透的主要屏障。
国家层面防水建筑材料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等多部门陆续发布了支持与规范防水建筑材料行业的相关政策,内容涉及鼓励开发推广新型防水建筑材料产品,规范行业标准,淘汰落后的材料产品等内容。
如2020年5月发布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防水卷材国抽的抽样产品、抽取样品数量多少、检验哪些项目等内容子以了明确。
2015-2021年7月国家层面防水建筑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层面防水建筑材料行业政策
根据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防水建筑材料的发展重点为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开发新型绿色建材产品,如江苏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加速推广应用新型建造技术、工艺和环保新材料等。
抓住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研发新型环保材料与绿色建造适宜技术体系带来的新契机。
工业建筑发展趋势
工业建筑发展趋势佚名【摘要】工业建筑设计的趋向是:(1)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扩大柱网尺寸,平面参数、剖面层高尽量统一,楼面、地面荷载的适应范围扩大;厂房的结构形式和墙体材料向高强、轻型和配套化发展。
(2)适应产品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要求。
为提高产品和零部运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将运输荷载直接放到地面,以简化厂房结构。
(3)适应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要求,对厂房的工作条件提出更高要求。
如采用全空调的无窗厂房(也称密闭厂房),或利用地下温湿条件相对稳定、防振性能好的地下厂房。
地下厂房现在已成为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新领域。
(4)适应生产向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不少国家采用工业小区(或称工业园地)的作法,或集中一个行业的各类工厂,或集中若干行业的工厂,在小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下行设计,小区面积由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
(5)适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因用地紧张,因而多层工业厂房日渐增加,除独立的厂家外,多家工厂共用一幢厂房的“工业大厦”也已出现。
(6)提高环境质量。
(工业建筑分会供稿)【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2(032)005【总页数】1页(P49-49)【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产品运输;厂房结构;自动化程度;地面荷载;工业小区;多层工业厂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7工业建筑设计的趋向是:(1)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扩大柱网尺寸,平面参数、剖面层高尽量统一,楼面、地面荷载的适应范围扩大;厂房的结构形式和墙体材料向高强、轻型和配套化发展。
(2)适应产品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要求。
为提高产品和零部运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将运输荷载直接放到地面,以简化厂房结构。
(3)适应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要求,对厂房的工作条件提出更高要求。
如采用全空调的无窗厂房(也称密闭厂房),或利用地下温湿条件相对稳定、防振性能好的地下厂房。
新材料产业十四五规划
新材料产业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新材料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快我
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建筑产业的升级,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首先,新型材料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寿命,从而极大地改善和提升建筑行业的运营效率;其次,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建筑业的施工成本,让更多的建筑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新型材料更加注重创新,具有智能化、精细化和集成化的特点,既可以降低维护成本,也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新材料行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例如针对新型材料的开
发和研发申报财政补助金,促进企业研制新型材料和技术;此外,还可以加大企业减税降费和注入科技基金,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升建筑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企业应加强合作,吸收高新技术,探索新材料与建筑行业的融合,实现更高的行业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先进材料十四五规划框架
先进材料十四五规划框架“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
按照应用领域来分,一般把新材料归为以下几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军工新材料。
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总体发展慢,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瓶颈。
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目前约有三分之一国内完全空白,约有一半性能稳定性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密控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提升的关键期,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现已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有129个(7个高技术产业基地、32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9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些基地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已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承担着新材料的研发、高端制造等功能,新材料种类多,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中部地区依托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基础,新材料产业呈特色化发展,形成多个特色新材料基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强的工业优势,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近15年来,世界各国的新材料产业快速扩张、高速增长,并呈现出专业化、复合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
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中国新材料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达到43256亿元,同比增长31%,产生了若干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专业型骨干企业,建成了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设计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_84322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设计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设计所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设计所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计(水泥及水泥矿山、新型建材及墙体材料)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前言“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向现代工业化发展、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建材工业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水泥工业、平板玻璃工业、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非金属矿工业和新型建筑材料工业等5个专项规划。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规划》提出的主要内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规划》的同时,经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充分发挥作为应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和为行业、企业服务的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行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本《意见》以《纲要》和《规划》为指导,重点丰富和延伸、扩展了规划的内涵,补充完善了新时期建材行业发展的新特征,继续秉承了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突出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面对的艰巨任务与挑战等内容,以期达到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和更多层面的指导作用。
期望通过《意见》的发布,能够为各地区、建材各产业和广大企业在推进、实施《规划》的实践中提供导向和参考作用,引导建材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带动下,建材工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我国建材工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的同时,全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工艺装备水平、节能减排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等先进工艺技术比例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全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二氧化硫及烟气粉尘排放量持续降低;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固体废弃物利用量逐年增长;对外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是建国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发展水平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五年期。
(一)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80.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6亿件,其产量年均增长分别为 11.7%、10.3%、 14.2%、21.3%。
2010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9.5%;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 2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44.2%。
(二)主要行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具备了成套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
新型干法水泥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设计、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整体都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了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出口;建筑陶瓷和玻璃纤维的生产技术装备在部分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的研制与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12万吨超大型玻璃纤维池窑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三)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水泥、平板玻璃分别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6000万重量箱。
技术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达到 81%,比 2005年提高 41个百分点;浮法玻璃产量比重达到 87%,比 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单线最大规模达到日熔化量1000吨;池窑玻璃纤维产量比重达到85%,比2005年提高 16个百分点;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 55%,比 2005年提高 13个百分点。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0年水泥行业前10家企业产量4.7亿吨(其中有2家企业水泥产能过亿吨),占全国水泥产量的25%,较2005年增长9.6个百分点;全国前10家平板玻璃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7%。
有8家大型建材企业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市场供需秩序有所改变,区域竞争有所规范。
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
传统的能耗高的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是“十一五”时期建材工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水泥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建材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43%下降为2005年的34%,2010年下降到2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用石、云母和石棉制品、隔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土砂石开采、技术玻璃、水泥制品等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传统的能耗高的行业增长速度。
2010年低能耗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建材工业增加值总量的43%,其对建材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传统的能耗高的建材产业。
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转移等政策引领下,中西部地区建材工业的发展速度和主要建材产品生产能力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地区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7%,高于东部地区年均增长 10.7个百分点。
(四)节能减排、综合利废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3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了52.6%,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由2005年的702万吨,降低到2010年的380万吨,比2005年减少了46%;二氧化硫排放量由 2005年的 170万吨降低到 2010年的 150万吨,下降了 12%。
2010年,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6亿吨,其中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量占到全国利用总量的30%以上,煤矸石的利用量占全国利用总量的50%以上。
工业副产石膏也得到有效利用。
水泥行业余热利用技术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应用,到2010年年底,累计约有700条生产线建成余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 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也已得到开发应用。
水泥行业已基本掌握了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处置工业废弃物的关键技术。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综合利用工程陆续启动。
同时,以可燃性废弃物替代燃料的研究与实施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五)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建材商品出口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17.3%。
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为依托,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工程建设领域的竞争,目前已占到国际水泥工程建设市场份额的40%以上,并由此带动了成套技术装备和劳务的出口。
玻璃纤维行业大企业启动实施了海外投资战略,瞄准海外市场,“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了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总结“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最根本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拉动了建材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材行业坚持科学发展,在进一步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提高了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进一步把握了行业发展的特点,是全行业提升了驾驭发展的能力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十一五”建材工业的发展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
一是坚持依靠国家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划、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是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依据与保证。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是实现行业进步发展与提升水平的重要支撑。
无论是新的生产能力超越原有水平,还是原有生产能力运营水平的提升和效能提高,根本的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靠新出强”。
三是坚持将国际先进技术与自有技术相对接,使自有技术跃升到当代的顶端技术水平,进而延伸产业链,并向相关产业与相关领域扩展发展空间是实现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是坚持把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行业发展进步的总要求,是提升行业内在总体素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内外双重动力,是行业发展融入推进社会进步与文明进程之列的必然举措。
五是坚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和提高各产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以其为榜样并与其对标是加快行业总体水平提升的一个捷径。
大企业代表着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理念、管理模式、竞争趋向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在实施兼并重组之后利用自身优势直接提升了被兼并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此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但是,总体来看,建材工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仍然缓慢。
行业的发展整体上尚处在靠增加投资扩张规模以生产要素驱动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发展路径窄,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的新产业的发展总体跟不上社会进步和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仍是当前推动建材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其落后产能仍有生存空间。
二是节能减排虽有进步,但发展很不平衡。
真正能够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得以突破的是少数,多数企业仍处于被动应变之中。
三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如平板玻璃深加工率不足35%,与国际先进的75%左右的水平差距甚大,非金属矿及制品业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等,致使完成万元增加值能耗指标的压力剧增。
四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人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少,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小,科技对行业发展贡献率较低。
五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尤其还有相当数量小企业,其经营管理水平、资源配置能力与利用效率比较低,效益亟待提高。
加之,部分企业盲目扩张,进一步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无序(见表 1)。
表1建材工业“十一五”指标完成情况注:[ ]内指标为累计完成指标“十二五”发展的环境和面对的挑战(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一个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仍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回升与恢复,我国传统的实体经济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国内看,我国以内需为主体的市场需求格局没有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发展目标为建材工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这些既为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挑战。
1.发展机遇(1)以内需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必将继续推动建材需求的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社会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较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