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人与自然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2344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6.png)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没有人类也就没有自然。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无尽的恩泽。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春天的来临,万物复苏,花朵盛开,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夏天来临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热带雨林的湿润和清凉,也可以在海边玩耍,享受清爽的海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金黄的稻谷,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水果。
冬天来了,大地银装素裹,给人们带来一片宁静和安慰。
我们应该感激自然,珍惜自然的恩赐。
现实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人不珍惜自然资源,乱扔垃圾,砍伐森林,污染河流……这一切都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我们看到了空气雾霾,我们看到了河水变得黑臭,我们看到了野生动物的减少。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对待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后果。
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们可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少开车,多走路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污染的排放。
我们要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我们要种树护树,保护森林资源,不乱扔垃圾。
我们要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演讲比赛,开展环保日等活动,向大家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政府也要加大力度,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保护好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当自然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我们才能有一个美丽的家园。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读写训练第二单元:人与自然
![五年级语文读写训练第二单元: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7b0911f4f705cc17552709e6.png)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阅读导航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情趣黯然。
走进本单元,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些朋友是那样可爱、可敬。
选入本单元的是一组描写动植物的状物类文章,阅读时要注意:第一,体会文章描写事物的手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何抓住对象的外形特征);第二,把描述对象的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层次搞清楚;第三,了解文章运用的修辞方法;第四,体会作者对描述对象的思想感情。
阅读方法点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呢?一、关键语句提取法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取文章中的词句来作答。
首先,我们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找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后在这些段落里找到关键性的语句,将它们提取出来就可以直接作为解题的答案了。
例:《美丽的孔雀》它身上有几根彩色的羽毛,一抖起来,那翎毛就会轻轻颤动,惹人喜爱。
它还有一对凤眼,夹杂着黑、白、蓝、绿等好几种颜色,漂亮极了。
这些羽毛蓝里透绿,油亮油亮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美丽。
二、要素归纳法在归纳写人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接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全部内容。
三、段意归并法在总结写景状物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将各个段落的段意串联在一起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加工,然后将其归并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一段话或者是全文的重点句,它们常常是点名文章中心的句子,因此对这样的句子要深入领会,这对理解全文有很大的作用。
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呢?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来理解。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精选17篇)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f2e1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c.png)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精选17篇)优秀作文的结构严谨,从引子到论点再到结论,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为读者呈现出完整的思路和观点。
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人与自然五年级作文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世人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破坏大自然,地球上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自然创造了人类,孕育了人类。
她是人类的母亲,她一向关心`爱护着自我的孩子。
她包容人类一次又一次的错误。
她一向默默的付出。
她期望有一天人类会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并努力去挽回。
她明白,她明白人类这样下去,终究会受到惩罚。
她不想,也不忍心看着人类受到惩罚。
于是她极力掩饰着人类的罪行。
同时她也等待着,等待着人类觉醒的一天。
而人类却不明白母亲的痛苦和等待。
仍然伤害着母亲。
只想着怎样从母亲那里谋取更多利益。
人类很多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这不仅仅破坏了母亲原有的面貌并且也使母亲失去了健康。
此外,人类还破坏了植被。
因为人类的乱砍乱伐,使树木很多减少。
原先是树林成群的地方此刻已建起了高楼大厦;有的人甚至在山中建起了工厂。
森林大面积减少,这使各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也因为人类的破坏,使沙漠越来越多,沙尘暴也越来越频繁。
以前的宁波是个宁静的城市。
而前不久,沙尘暴竟然也袭击了那里。
这是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所以我们多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得到很好的控制。
人类盲目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
人类的盲目使自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罗布泊,过去那里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那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而此刻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溪流也干枯了。
那里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
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飞禽敢于穿越。
大自然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而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让人类一齐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看到一个清新绿色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吧!人与自然五年级作文近百年来,全球高温引起的气候变暖,冰山融化等连锁反应,一步步危害着我们人类。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4d511c67ec102de2bd893f.png)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以及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植物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学情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植物,相比城市的孩子多了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生对植物有更多的了解。
但珍稀物种知道不多,教师应结合他图片进行教学,图文结合,促进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学生调查生活教法设计教授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植物。
教师活:讲述: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如银杏树生长较慢,在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年左右,40年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
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植物吗?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
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物或植物。
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⑴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学生思考后回答:水杉、珙桐……⑶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水杉:水杉是闻名中外、称得上“活化石”的古老珍稀树种。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
水杉珙桐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群只生长在我国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全册诠释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全册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5d9303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f.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全册诠释第一单元:人与自然第1课:《草原》-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草原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
- 学会生字词,会用“草原”一词造句。
第2课:《丝绸之路》-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意义。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培养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
-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 学会生字词,会用“丝绸之路”一词造句。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第5课:《将相和》-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勇气。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培养对国家历史的兴趣。
-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 学会生字词,会用“将相和”一词造句。
第6课:《草船借箭》-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培养对国家历史的兴趣。
-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 学会生字词,会用“草船借箭”一词造句。
第三单元:人与科学第9课:《景阳冈英雄武松》-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讲述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正义。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
- 学会生字词,会用“景阳冈英雄武松”一词造句。
第10课:《猴王出世》- 课文内容诠释:本文讲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出世的故事,展现了他的神奇和勇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大自然的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eae8aa7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7.png)
8、大自然的语言一、教学目标。
1、学会“雁”“庐”“筝”“鉴定”“漂砾”“斗转星移”等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3、学习观察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了解看懂大自然语言的方法。
2、教学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如:春、夏、秋、冬的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2、从课外读物中了解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的故事。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
1、大家知道人与人之间用什么交流吗?是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那么,大自然有语言吗?大自然用它那特有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些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吧!(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课件讲解生字、生词,学习多音字组词,注意区分形声字。
2、熟读全诗。
通过个人读、小组读,把诗读流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几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四)、凭借情境,解疑构建。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师生合作,细品诗歌。
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那么谁来说说大自然用什么跟我们说话?(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积极思考,真不错,那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呢?是啊,只有热爱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的品读诗歌,感受大自然那奇妙的语言吧!指名朗诵诗歌,生点评,教师点评,师范读。
引导学生从年轮得知树的生长环境、年龄、生长情况。
简介“三叶虫”化石。
3、小结: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妙不可言)你们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五)、扩展情境,当堂训练。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1eefc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4.png)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摘要:一、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概述1.单元主题:人与自然2.课文内容:包括《黄山奇石》、《日月潭》等五篇课文3.知识点:字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写作技巧二、字词学习1.生字词: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生字词,包括生僻字、多音字、形近字等2.词语运用:学习如何运用本单元的词语进行表达三、句子与段落1.句子结构:学习复杂的句子结构,如主从句、并列句等2.段落结构:学习如何组织段落,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四、篇章结构1.篇章布局: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包括总分总、分总等2.衔接与连贯:学习如何使用过渡词语、句子等手段,使文章内容连贯五、写作技巧1.观察与描绘: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2.顺序与逻辑:学习如何按照顺序进行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晰正文:在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我们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进行了学习。
本单元包括《黄山奇石》、《日月潭》等五篇课文,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学习本单元的字词。
这包括生字词,如生僻字、多音字、形近字等,以及词语的运用。
通过归纳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字词,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其次,我们要关注句子与段落的学习。
在句子方面,我们要学习如何构建复杂的句子结构,如主从句、并列句等。
在段落方面,我们要掌握如何组织段落,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
这样,我们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决定了文章的整体布局。
我们要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包括总分总、分总等。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使用过渡词语、句子等手段,使文章内容连贯。
最后,我们要学习写作技巧。
这包括观察与描绘,即如何观察事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以及顺序与逻辑,即如何按照顺序进行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晰。
通过掌握这些写作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五年级人与自然
![五年级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4351436ac850ad02df804115.png)
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南双庙镇山后小学科目:人与自然姓名:张柳__年班:五年级_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个体差异。
二、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对学生开启了探索自然,科技创新之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每一口新鲜的空气,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是地球母亲无私的馈赠。
真正爱护她、保护她,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通过本册书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拓宽视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让他们学会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请不要忽视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它们会激发出你的奇思妙想,为你们插上智慧的翅膀。
让我们在创造的乐园里翱翔。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努力。
三、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许多奥秘探索,知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2、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热爱大自然,知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人与自然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5320901955270722192ef731.png)
第二单元备课人与自然本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
五篇课文中,《古诗三首》《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略读课文。
五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细细体会。
《古诗三首》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刻画出了景物形象,表达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作者丰富的想象,用词的考究令人惊叹。
《海上日出》作为一篇散文,无论是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写,都很精彩。
《大自然的语言》语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形式活泼生动,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作者以激昂流畅又充满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写得气势磅礴,真挚动人。
《我家门前的海》语言优美,意境新奇,写法独特。
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用心揣摩,一定会大有收获。
语文百花园二共安排了三个大的栏目。
分别是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这三块的内容丰富多彩,且与单元主题一脉相承。
具体地说,“温故知新”栏目中的“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拓展与交流”编排的是有关景物描写的训练。
为丰富学生景物描写方面的语言积累,“积少成多”编排了四副以赞美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楹联,语文大课堂——“文明公民”和习作——“写一次游览经历”的内容,与“观察自然景物、环境保护”有关联,又有所拓展。
单元学习目标:1、随文识字21个,会写生字2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优美的语段。
3、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景物的,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4、引导学生在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5、积累四副以赞美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楹联。
6、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提高综合能力。
7、按照游览顺序写出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注意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学习状况分析: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到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品教案教学资料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品教案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87e3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b.png)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品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生态环境”的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挂图、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态环境的定义,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计算环保行动的效益,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7. 课堂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
六、板书设计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内容:生态环境的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的定义。
(2)列举三个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3)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
2. 答案:(1)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
(2)示例: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fceae26cddccda38376bafd3.png)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人与自然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五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写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内容,天门山的雄伟,深秋山里的枫林美景,海上日出时的美景,大自然真的很美很美。
但是,现在这些情景还还多吗?真的不多了,为什么?你们看看现在的污染情况,到处都是臭水沟等,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对待大自然,我决定搞这个研究性的学习。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学习这个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然,明白中有善待自然,那么自然也会善待我们人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课题介绍这次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只有我们爱护自然,大自然才会哺乳我们人类,不能只是向大自然索取,不做贡献,否则会引起大自然的暴怒,各种灾害就会接踵而来。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还比较天真活泼,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是在我班第一次做研究性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可以的,这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打好了基础,但是因为是农村的学生,对于一些信息化的工具的操作不太熟练。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各种方法查找大自然对人类的好处。
2、通过各种方法查找大自然对人类的社会的破坏。
3、怎样对待大自然。
研究哪些内容:1、大自然对人类的好处。
2、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破坏。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df04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a.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大漠孤烟直》、《小石潭记》等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以及相关的阅读技巧和写作训练。
以下是对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的总结。
一、课文学习与理解1.《大漠孤烟直》: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了解大漠中的驼队文化和草原风情,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奋斗精神。
2.《小石潭记》: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了解石潭的美景和水与人的关系,体会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阅读技巧1.提前预习:在阅读课文之前,预读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形成初步的整体了解。
2.理解词义: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或短语,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并在字典中查找确认。
3.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4.提炼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重要信息,帮助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三、写作训练1.仿写句式:通过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式,练习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描写景物:学习使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自然风光或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记叙事情:练习写作记叙文,包括描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和表达个人观点。
4.书写规范: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用词准确等方面的要求。
四、名句赏析通过赏析课文中的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五、学科能力要求1.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2.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词语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要涵盖了《大漠孤烟直》、《小石潭记》等课文的学习与理解,以及阅读技巧和写作训练。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希望这个总结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3e7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e.png)
《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2. 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自然世界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2. 学生能够表达保护环境的意愿,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a.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a.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b. 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c.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a.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b. 思考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c. 创造环保项目或活动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照片、自然灾害案例及环境破坏的照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问题导入法:提出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照片,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幅照片中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你对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2. 学习环节a.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
- 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组织学生分享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 展示人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案例,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b.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讨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分享环保项目和活动的案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 介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c.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核心知识归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核心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40fab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9.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核心知识归纳《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单元主要通过七篇相关文章,介绍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保护之道。
- 《首席社保员》讲述了一个负责保护大熊猫的保护员的故事,强调了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珍惜。
- 《绿色的娃娃》通过描述人们种植绿色植物的过程,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 《白色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实验研发新种植技术的故事,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 《探索神秘之旅》通过一次深入地研究雷鸟巢的探险,让我们了解了雷鸟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 《地灵山魂》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景色,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心。
- 《巢中求生》通过采访当地的村民,展示了鸟类生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香水之路》讲述了一位农民通过种植香水树改变生活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农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通过这些文章的研究、阅读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责任。
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意识,促使我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单元由五篇文章组成,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对祖国的深情和热爱。
- 《祖国的明天》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 《祖国的花朵》通过展示少年儿童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 《祖国的颜色》通过描述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展示了祖国的丰富多彩和独特之处。
- 《我的祖国音乐》通过介绍祖国各地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唤起了人们对祖国音乐的喜爱和赞美。
- 《祖国的守望者》通过展示军人、警察等职业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认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祖国,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我们自觉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努力的动力。
《故事会》《故事会》单元共有六篇寓言或故事,通过讲述人与动物的互动和故事情节来传递一些道德和智慧。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f443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a.png)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
人与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我们生活中一直存在的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人们可以从自然中获取许多资源,
同时也受制于自然的影响。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了自然的重要性,不珍爱自然,不爱护环境,使得我们的
家园受到了很多污染和破坏。
我们常常看到河流变得污浊、空气变得浑浊、湖泊变得枯竭,以及许多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物种逐渐消失。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人类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有关。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保护自然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节约能源的使用,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等等。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环保方面的
投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监管环保行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此外,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
许多大型的建
筑和设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合理的态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
坏。
总之,人与自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保护自然环境,合
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五年级人与自然
![五年级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4351436ac850ad02df804115.png)
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南双庙镇山后小学科目:人与自然姓名:张柳__年班:五年级_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个体差异。
二、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对学生开启了探索自然,科技创新之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每一口新鲜的空气,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是地球母亲无私的馈赠。
真正爱护她、保护她,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通过本册书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拓宽视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让他们学会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请不要忽视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它们会激发出你的奇思妙想,为你们插上智慧的翅膀。
让我们在创造的乐园里翱翔。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努力。
三、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许多奥秘探索,知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2、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热爱大自然,知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与自然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人与自然小学生五年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825ef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8.png)
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1生活中母爱处处都有,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时时体现着母爱的伟大!举一个我看到过的例子。
天气阴着即将下雪,一只灰色大母狼在雪山中前进,这是一只即将生孩子的母狼,可是就在不远处,有两只一大一小的雪豹在远处死盯着这只母狼,母狼已察觉到了什么,可肚子里的孩子却迫不及待的要出生了,它该生出一黄一黑的公狼,雪豹立刻窜过来,直扑母狼身体,母狼的身体已皮绽肉开,虽然它表面上在疼,在哭,其实是在用腿力慢慢地把那两只刚出生的公狼往灌木丛送,大雪豹立马觉醒,一下就狠狠地解决了黄公狼,母狼死死地咬住那只小雪豹,不一会,那只雪豹就死了,另一只大雪豹大怒,一下就把母狼地尾巴咬断,刚要去解决黑公狼地时候,谁知母狼又死死地咬住大雪豹,母狼此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咬紧,咬紧,再咬紧,雪豹的两只脚已被咬碎,它放心地死了,它为了黑公狼献出了整个生命,难道还体现不出母-子之间的母爱之情?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我们千万不要抛弃他们。
因为,如果整个地球上的动物灭绝了,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2自然,是生的起源,动植物的栖息地,一般称为大自然,古人们在那儿生存,吃那儿的,用那儿的。
大自然,是森林,瀑布,小溪,草原,高山,峭壁和动物们的共同财产。
人与自然存在着莫大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的赞美数不胜数,但是这,却远远不及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鸟儿,想学回更多的东西,就告别了故乡的森林,飞向更高,飞向更远的地方去修行。
在那儿,它成功学会了许多道理。
十年之后,它打算飞回故乡传授知识给其它鸟儿。
谁知,到了故乡,却是一片荒地,啥也没了”虽说科技的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过,但是,自然的资源与生命也是“迅猛”的减少,缩短。
人们就不能再大方的为大自然想想吗?自然,是生的起源。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保护它。
因为,浪费自然资源,根本跟慢性自杀没两样!再举一则故事:有一个村庄,每一个人都有一将斧头。
五年级话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年级话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ttps://img.taocdn.com/s3/m/9b4009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0.png)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是那样的可爱,温顺。
他们把人类看成是朋友,他们把真心给了人类,可你们看看人类又做了什来作为回报。
你们看,那里有一摊血迹,发生了什么事。
走过去一只狗的尸体被吊在杆上,他的眼里充满了悲伤,他一定做了临死的挣扎。
我想它的主人怎么那样无情,他怎能忍心把自己的狗送去任人宰割,而那位看起来强壮的屠夫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据报道有些人吃猴脑,那些鲜活的生命在人类的铁锤下失去,那些人难道就不知道人类猴是同一祖先吗。
的生命就在人类,就不觉得心痛吗。
他们是那样的信任人类,可人类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了他们,就不觉得惭愧吗。
那么温顺的小猫,那么忠诚的狗,那么机灵的猴,都被人任意的宰割吃掉,请问你们忍心吗。
据说,在牛和羊死之前都会留下眼泪,他们的眼泪是为自己而流还是为人类的残忍而流,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
我家以前养过一只狗,它非常的可爱,讨人喜欢,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喜欢它,在我们的心中它就是我们家的小成员,一次它生了特别严重的病,差一点死掉,我一家人都很难过,又花了很多钱为它治病,也许是上天对我家的恩赐,狗狗没事了他恢复了健康,我们一家真的是非常高兴,其他人很是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花那么多钱去就一直不值钱的狗,实际上我并不把他只当一只狗。
它也是我的亲人啊。
我想没有人会希望动物死去只是无能为力而已。
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
用一颗纯洁的心去对待动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3c9e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0.png)
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作文人与自然 (A Thousand Words)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有着无数的自然奇迹,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构成了我们的家园。
人与自然相辅相成,无法割舍。
有时人类却对自然的破坏不理不睬,给自己和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呢?我们应该尊重自然。
自然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予我们无尽的恩惠。
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学会尊重。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不能乱扔垃圾,乱砍乱伐。
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自己,为他人,为未来的世界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与自然友好相处。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公园、植树造林、爬山登高等活动来亲近自然。
我们还可以通过探究科学知识来了解自然的奥妙。
只有当我们与自然友好相处,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野生动物和植物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它们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的滥捕滥猎、毁坏栖息地等行为,野生动植物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我们应该反对偷猎乱捕,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并加强保护区的建设。
我们应该推广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地球的未来。
我们应该倡导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绿色出行等环保举措。
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我们更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伟力。
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人类与自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我们的地球才能更加美好。
所以,让我们携手保护自然,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历史背景:
《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当时正值初 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袄又上了 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 当涂(今的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 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 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 为天冷的原因江上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 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过来,李白就这样在 船头吟唱了这首诗。
• 天门山:天门两山本是一体,抵挡 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的冲击,撞 开天门,使它中断成为东西两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江”与“山”组成 的壮阔场面,“开”字写出了 楚江的神奇力量。“回”字写 出两山间狭通道对水的控制奇 险之山,冲决之水显示了天门 山一带壮观的气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心思想:
• 《望天门山》描写了长江冲 决一切的奔腾水势和天门山 的奇险山势,赞美了大自然 的神奇张壮丽。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豪 迈的情感。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
山 水 ( )断( )开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
• 诗中用了那六个动山水景物呈现出 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 带的雄奇阔远?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找出这首诗的千古名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李白(唐)
作者介绍:
李白(唐代)(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 仙”、“诗侠”、之称。有《李太前集》 传世,诗作中多在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 多首。
第二单元 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画家,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大 自然会说话,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大自然 是奇妙的,它让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是伟大的, 它时时带给人们震撼。让我们睁大眼睛欣赏大自 然,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敞开心扉感受大自然, 饱含激情赞颂大自然。
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 然的,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这两句写行船的感情,在高耸的天 门山之间,在喷薄的红日映衬下疾 驶而来一叶孤舟,多么壮丽神奇景 象?从中也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 和乐观豪迈的情感,“出”字把本 是静止的天门山写活了,写出了作 者的喜悦之情。
翻译:
• 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成为 东西两山,是被长江之水劈 开的,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 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 耸立,忽隐忽现,一叶小舟 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指东西两山之间杯水隔开
往远处看天门山 看,往远处看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 劈开,断开
转变(改变)方 碧水东流至此回。 向 碧绿的江水 向东流的江水在这里转向北流 长江
望天门山
诗七言绝 句
指博望山和梁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互
突出,出现
单独一只船 船上风帆这里指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孤帆一片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 驶过来,好像来自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