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让全身放松的六个方法
传统吴式太极拳健身八法
传统吴式太极拳太极内功健身八法战波老师亲传有病要治疗,调心最重要;功能要恢复,太极运动好。
第一节全身放松口诀:舌顶上颚松净站,调息搅海任督通;真气运行通周天,气沉丹田归关元。
1、放松: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面带笑容,目视前方。
要做到虚灵顶劲,舌顶上颚,沉肩坠肘,两腋悬空;用五线放松法来调整自身各部位(具体做法:从头顶百会穴经面部、前胸、腹部一直到脚心涌泉穴;再从头顶百会穴经后脑、脖颈、后背、腰部、臀部、大小腿后侧一直到脚心涌泉穴;然后再以头顶百会穴起经头两侧到脖颈、两肩、两肘、两手;再从两腋下、腰、跨、腿的两侧一直到脚心涌泉穴;最后再从百会穴经大脑、五脏六腑、会阴穴、两大腿内侧到脚底涌泉穴)。
确实做到“送”“静”“空”,把全身的骨骼放开,肌肉松弛的敷贴在骨骼上。
静要静到无任何杂念,什么也不想;空要空到全身都没有了的感觉(图一——1)。
做此节放松法时,如有血压高的患者,视线调整在五个自身高的距离以外;血压低的患者注视三个字身高的距离以内。
图一——12、调息:调息的目的主要是把真气送入丹田,基于呼气时真气沿任脉下入丹田的生理活动,这就给调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因此,调息时只注意呼气,用意念引导真气下行,便可以如期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吸气时把周身的毛孔打开,用鼻子自然吸入,意想气贴脊背即可。
因为呼出多少浊气,就会吸进多少新鲜空气。
这就是顺乎生理的自然呼吸调息法。
3、搅海:目的是打通任督二脉。
原姿势不变,用舌细细搅拌口腔,包括牙齿牙龈各部位。
同时意守海泉穴,把自身的唾液调动起来,然后咽到胃里,用意送到丹田。
唾液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元素,有活性酶、氨基酸等成分。
唾液能分解糖分,帮助消化和吸收,所以前人把唾液称为金浆玉液。
4、收功:两手臂由两侧自然抬起,然后屈臂下落经胸前落至脐平时,两手往里一合,气沉丹田,然后自然垂落两侧。
收功时要外导内行,自己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图2、图3、图4、图5、同图1一)图一——2图一——3图一——4图5 同图1第二节十字手口诀:开胸理肺心欢笑,壮腰健肾溪水冒;开胸理肺十字手,金生丽水人增寿。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太极拳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功夫,已经被推崇为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
以下是一些练太极拳的简单方法和技巧。
1. 注意呼吸:太极拳强调呼吸调节,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缩紧。
另外,要注意吐纳的时机和频率。
2. 精力集中:太极拳是一种内在的锻炼,需要集中精力放松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3. 慢慢练习:初学者应该将练习的速度放慢,掌握每个动作的技巧,并逐渐加快速度。
4. 重视基础动作:太极拳里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基础动作,初学者应该着重练习这些基础动作,打好基础。
5. 多次重复: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多次重复,直到做得非常熟练。
6. 注意力量的控制:太极拳的力量处于内在状态,掌握对力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7. 保持身体平衡: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练习时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失去重心。
总之,要学好太极拳,需要耐心和毅力,并且一定要注重基础动作的练习和力量的控制。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拳术技巧和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和修养。
以下将介绍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希望能给爱好太极拳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 以松为主太极拳注重在动作中保持松散的状态,不紧张不僵硬。
拳术的力量来自于内劲的运用,而内劲的发挥需要在松散的状态下才能更加顺畅。
因此,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松弛,特别是肩膀、背部和腰部的松散度要特别注意。
2. 以虚灵为主虚灵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意味着身体要有一种虚空的感觉,不要有任何的紧迫感。
虚灵的状态有助于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也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虚灵的状态,不要陷入到僵硬和沉重的感觉中去。
3. 以圆为主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之一就是以圆为主。
圆的动作能够使拳术更加流畅,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太极拳的柔和之美。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曲线和流动感,不要呈现出直角和棱角的感觉。
太极拳的拳法注重以缠绕为主,通过旋转、盘旋、缠绕等动作来发挥力量。
缠绕的动作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加集中和均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对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要呈现出断续和僵硬的感觉。
5. 以内劲为主太极拳的内劲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强大的力量来源。
内劲是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通过肌肉的力量。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劲的培养和运用,通过深呼吸和意念的调动来发挥身体的力量。
6. 以沉着为主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一种沉着的状态,不被外界的干扰和情绪所左右。
沉着的状态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集中,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力量。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沉着的状态,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情绪所左右。
7. 以静为主太极拳的练习需要注重静态的修炼,通过保持静止的姿势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力量。
静态的练习有助于培养专注和耐心,也能够更好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和内在的力量。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身心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也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药学会放松。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一:要松胯松胯则裆圆,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
松胯不是架势低,架高一样松,一样运转灵活,架低胯不松,则运转不灵。
有些练习者动作来回荡动,就是胯没松好,变化不能直接从转动中形成,只好在往复荡动中移动重心,从而实现招式的变化。
这个毛病很普遍,练习者应注意克服。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二:要松肩肩松则上肢灵活反应快,而且气血易达指尖,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健身之目的。
太极拳名家陈鑫先生云:(肩)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伸屈,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
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三:知道了放松肩胯,在动作运行中,要注意上下肢体的三节变化上肢:应先出手,再出肘,再出肩;回收时,应先收肩,再收肘,最后收手。
下肢:先出脚,再出膝,再出胯;回收时,先松胯,再收起膝,最后收脚。
即口诀中,手肘肩,脚膝胯;肩肘手,胯膝脚。
在练习中,一定按这套程序运行,再快也是这套程序,再慢也是这套程序,当然特殊情况例外。
久而久之,则成自然,太极韵味自出。
外形如行云流水,平沙落雁,动作悠悠哉,心情溶于山光秋色之中,心情焉能不放松,不愉快;内气充盈,手如灌铅,立如中流砥柱,健身防身之功效又焉能达不到。
太极拳的六大放松技巧一、松开练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松,使心松,神意内含以存静养。
大脑松空,灵慧方能生长。
如有一点不松,一节不松,想达到通、灵、空是不可能的。
不但筋、骨、肉松,人的五脏六腑都应该松。
松开指的是身体各大关节松开,如上肢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下肢的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以及身体背后的脊柱24个大关节,都要拉拔松开。
放松不是虚弱,是骨节拉长,只有骨节拉长,才能节节贯穿,气血才能流畅,经络才能通畅。
体悟太极拳六松
体悟太极拳六松杨式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杨式太极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太极拳讲‘松’。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体悟太极拳六松。
体悟太极拳六松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
前年悟通这个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师澄甫先生所讲的。
他不大会讲话。
一天到晚坐在哪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
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
杨式太极技击名家杨少候先生说:“不是把对方打出去的,而是把对方松出去的”,杨式太极名家李雅轩先生说:“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
有兴趣者不妨一试,比较长劲和短劲的发放,便可感受到松的质量了。
练过三、五年太极拳的爱好者,以腰腿的力量,用长劲不难把一个门外彪形大汉发出二、三米之远。
但即便是十年以上拳龄的爱好者,有相当部分人发起短劲来,却发不出短劲的效果,找不到短劲的感觉。
比如给对方使一个似乎不用多大力气的推按短劲,对方感觉是受击部位表层有些疼痛,而不是透内入里,震击内脏的难受之痛。
若松松的落击对方手之小臂,则对方应痛彻臂骨,如同铁棒敲击的感觉。
发不好短劲的原因何在?多是发短劲时胸、肩、肘、腕、手指等部位不够松软,有些僵硬,有些本能无意的紧张,但他眼下做不好,正所谓修炼未到火候,真拿不出具有威慑力的短劲。
上述验证,笔者和自己的学生们曾有感受。
松净是太极拳的灵魂,是有着重要拳理和核心拳法。
两臂松、胸松、腹松、腰松、胯松,全身无处不松净。
太极拳的功夫、从某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松的功夫。
中定劲、松弹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等等都须从“松”中求得。
从字眼上看,“松”的大道理似乎不难理解,当你在打坐或站桩时进入松静状态也许不难。
太极拳内功练习八种方法
太极拳内功练习八种方法太极拳如今越来越受人欢迎,大家知道,学习太极拳如何练习内功吗?下面梳理了太极拳内功练习八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台阶上,两脚齐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
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练习方法:提脚跟。
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
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
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
提脚跟时为吸,翘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
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
"提脚跟时督脉升,翘脚大趾时任脉降。
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
技击作用:在稚手时,拿人时则提脚跟,发人时则翘脚大趾(指前脚、虚脚)。
二、运睾丸练习方法:意注睾丸。
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
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
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
女子运会阴穴,也是一提,一松。
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可。
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
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练心方法:意注肚脐。
收肚脐,稍停。
松开肚脐,稍停。
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心9次。
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
四、劳功呼吸法练习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功吸气。
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做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
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时,要展指凸掌劳宫吐力,抓筋闭脉时,要空手心气贯指梢,甲欲透骨。
健身作用:十指连心,手指通内脏,练指掌同时也在练内脏;手是人脑的外在表现,练手指同时也在锻炼人脑,脑是人体重点保健部位。
十三个太极拳发力技巧
十三个太极拳发力技巧
1. 嘿,你知道吗?沉肩坠肘可太重要啦!就像搭积木一样,根基得稳。
比如咱俩推手的时候,我的肩膀沉下来,肘也坠着,力量不就稳稳地传出去啦!
2. 还有啊,松腰敛臀!这不就像汽车的底盘,要稳当。
咱在做动作时,腰部放松,臀部收敛,那下盘多稳呀,这样发力才有力道呀,你试试就知道啦!
3. 含胸拔背得重视哟!感觉就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能射出去。
比如式子“揽雀尾”,含胸拔背才能把力量蓄积好呀!
4. 虚领顶劲也很关键呢!想象头顶有根线提着,精神头一下子就上来了。
像起势的时候,脑袋往上领,整个人都挺拔啦!
5. 眼神得专注呀!这就好比射箭要瞄准目标。
比如在做“云手”时,眼睛跟着手走,那力量不就跟着眼神释放啦?
6. 周身协调是必须的呀!就像乐队演奏,每个乐器都配合好才行。
比如在打一套拳时,全身都协调一致了,发力才顺畅呀!
7. 用意不用力,这可神奇了呢!就好像骑自行车,自然而流畅。
不用死劲,全靠意念引导,反而力量更大呢!
8. 气沉丹田也是发力技巧之一哦!就像气球灌满了气,有力量。
当你气沉丹田的时候,做动作就更有劲儿啦!
总之,这十三个发力技巧都很重要呀,要好好琢磨,好好练习,才能把太极拳打出感觉来呀!。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太极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体操之一,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太极拳的动作技巧,旨在通过舒缓柔和的动作来调养身心,增强体质。
以下将介绍太极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及其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以挥手托举天地为意象,通过胸腹的扩张与收缩,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
同时,托天理三焦的动作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肩周炎等症状。
第二段:两手云门独立开以腰椎为轴心,上下扭转腰背,左右回旋臂肘,这个动作可以消除腰背酸痛,并且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同时,云门独立开的动作还能刺激经络,调节内分泌,对改善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也有疗效。
第三段:左右搂膝拗步行两膝交替抬起,通过腿腹的活动来刺激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缓解便秘、腹胀等胃肠问题。
此外,左右搂膝拗步行还可以增强下肢力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四段:五禽戏力量劲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健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式了。
通过模仿虎的奔跑、跃跃欲试的姿态,五禽戏力量劲可以提高人体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第五段:退竹推浪手往前摆这个动作以竹子离地的动作为意象,通过身体的前倾来刺激腰背的经络,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退竹推浪手往前摆的动作还可以加强胸肺腔的呼吸功能,减少胸闷气短的症状。
第六段:勾卧野马踏九霄以骑马行走为基础动作,通过膝关节的上下运动,刺激腰、腿、髋部的经络,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第七段:双手攀足瑜珈弓这个动作以攀足维持平衡为基本动作,通过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腰背,锻炼柔韧性,增强腿部力量。
双手攀足瑜珈弓的动作还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颈椎病和头痛等症状。
第八段:两手攀天魁星走这个动作以两手向天高举为主要动作,通过上肢的伸展和躯干的扭转,可以调整气血的循环,增强肺活量。
两手攀天魁星走的动作还可以有效改善肩颈部位僵硬和脊柱前凸的问题。
定太极点的十个方法
定太极点的十个方法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它以柔和、缓慢、圆滑的动作为主要特点,强调身心合一,追求内外兼修的境界。
太极拳中有一种重要的概念——太极点,它是太极拳的核心之一,也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
太极点的定位是太极拳的重要基础,下面将介绍定太极点的十个方法。
一、站定心境定太极点的第一步是站定心境。
太极拳讲究身心合一,内外相应,要想准确地定位太极点,必须先站定心境,让身体和心灵都处于一个平静、安定的状态。
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太极点的位置和力量。
二、舒展全身舒展全身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准备工作。
在舒展全身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缓慢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让身体逐渐放松下来,达到一个自然而然的状态。
三、调整身体重心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调整身体重心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身体重心的调整要根据个人身高、体重、体型等因素进行调整,让身体的重心处于自然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太极点的位置和力量。
四、调整呼吸太极拳讲究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调整呼吸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呼吸的调整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让呼吸与身体的动作相协调,达到一个稳定、平静的状态。
五、调整身体姿势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整身体姿势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身体姿势的调整要根据个人身高、体重、体型等因素进行调整,让身体的姿势处于自然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太极点的位置和力量。
六、调整身体位置太极拳讲究身体的位置和动作,调整身体位置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身体位置的调整要根据个人身高、体重、体型等因素进行调整,让身体的位置处于自然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太极点的位置和力量。
七、感受气场太极拳讲究气的运用,感受气场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在定太极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感受气场的变化,让自己与气场相协调,达到一个稳定、平静的状态。
八、感受身体力量太极拳讲究身体力量的运用,感受身体力量也是定太极点的重要一环。
48式太极拳六步学习方法及其两个原则
48式太极拳六步学习方法及其两个原则简述48式太极拳六步学习方法第一步,静心定意,化僵求活心静则明理,神定则稳静。
初学48式太极拳,要以空杯的心态,从拳架,桩功,理论开始学起,尊崇老师的教诲,树立学拳的信心和阶段性的目标。
静心,是为了让自己练习48式太极拳时更好的放松;定意,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自己的意念。
第二步,积柔成钢,化零为整在以上基础上,明白把身体放松放慢都是手段,其目的是学会使用腰胯带动全身的螺旋运动方法,使四肢八骸的力量能够通过旋转缠绕的方法达到以最少的体力消耗而获得最大的爆发力。
简单的讲,就是练习套路的过程中做到松胯沉肩,也有人讲“九松十要一虚灵”;要做到把关节处处放松,而是否放松和放松的程度又要通过双人推手来指导和验证。
双人推手学习的好处,在于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第三步,平心静气,分清虚实在以上基础上,进入第三步,主要是战略和战术的学习和练习。
就是学会变化重心,分辨虚实,靠无数次的单式攻防和推手训练完成这个阶段。
推手练习中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正确感知和判断对方的虚实和变化,自己的应变和虚实重心的变化。
到这个阶段可以是知己的功夫已经具备了。
此时,48式太极拳才算入门了。
第四步,随遇平衡,快慢相连在以上基础上进入48式太极拳的内功训练专业提高阶段。
身心合一,主要是“知己知彼”、“粘粘带随”的内劲训练。
最好练习多人推手,通过无数次的推手训练自己的体力、反应速度、听劲、化劲、找劲的能力。
练习应变能力,即推手时要求自己跟得上对方的节奏。
对方快,我就快,对方慢,我就慢。
这就是拳谱上讲“舍己从人,粘粘带随”的功夫。
如果跟不上,就说明还需要继续练习。
如果跟上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五步,闪惊巧取,争取主动但是在高手面前,主要讲时机的掌握和速度的变化。
因此,在本阶段把“快”作为专项训练。
在推手的过程中要敢于变化自己的速度,不是一味跟着对方的速度,一味的跟着就是被动,这是要学会化被动为主动,就是靠变化速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理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而太极拳的基本功是掌握太极拳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以“太极十大基本功”为主题,对这些基本功进行分解教学。
一、站桩: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意念集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通过站桩可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呼吸,增强稳定性和耐力。
二、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动作的开始,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起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三、托球:托球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练习托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握拳,手掌向上,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整个身体呈放松状态。
四、分腿:分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脚尖向外微微旋转。
五、转身:转身是太极拳动作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转身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转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步稳固,腰部旋转,手臂伸直。
六、上步:上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上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七、下蹲:下蹲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蹲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坐下。
八、扫腿:扫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扫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扭转。
九、进步:进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进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十、收势:收势是太极拳动作的结束,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收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呈放松状态。
通过对太极十大基本功的分解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太极拳身法的九个要领
太极拳身法的九个要领太极拳身法九个要领概括了太极拳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它是太极拳的一种技术和表演形式,目的是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练习拳术时,也可以看作是一套体术。
1.坐自然: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要放松、腰关节要松弛,肩部要平衡、胸部要突出,头顶向上、脊椎要挺直,使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
2.虚实分明:胸部要收紧,背部要松弛,虚脚与实脚要分明,保证腰腿、足踝、各节间的一致性,以达到一致的力量和平衡。
3.腰部软硬换换:腰部自然松弛,协调腰腿和胯部,以及下部骨骼在动作中的变化,改变腰部的硬度,以保持身体的均衡。
4.手肘圆弧:保持耐心和均衡,胸部要向前,双肩要向后,双手肘扁平,上下两部分收紧,手肘如弧形般伸展,达到呼吸与发力的同步效果。
5.腿要曲弯:双腿要安定,膝盖要有力,外股要向上,内股要向下,脚趾要朝上,腿要曲弯,并有节奏感,使身体在推搡时产生弹性。
6.步法如棋:步法需要迅捷,要能转换快速,变化有节奏,身体要有韵律,步伐要轻灵,双脚要齐步,要严守步态,如棋势般一步一步,自然舒展的变换。
7.顶上张:要坚持头、脊、腰、腿、膝、脚、掌接触,并把脚踝拉紧,全身要有张力,肩部要轻盈抬起,脊椎向上,头顶要移起,发挥应有大小动作,让整个身体有灵动感。
8.收放一气:保持平衡,以“收为主,合为辅”,使身体静止,以及发力时的放松,使力量能够由内聚出,以及外散入,达到发力的有效性和效率。
9.势均力敌: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把握有限的力量,推动练习双方的拳法,使双方抗衡,形成不变的变化,达到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互制的效果。
总之,太极拳身法的九大要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良好平衡,还可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和表演效果。
仅仅通过以上九个要领,人们并不能掌握太极拳的所有精髓,只有持之以恒的实践,才能永久地收获太极拳的利益。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拳基本功图解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太极热身功1.磨掌扶身(金蝉脱壳)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相搓至温热后,分别沿鼻两侧向上推摩至头顶,然后向下摸颈部、胸部、腹部,到腹时,两掌沿腰带处,分别向两侧环行摸推至两肾俞,再屈膝下蹲顺大腿后侧摸搓至踝关节处,两掌分别握搓踝关节,转至脚腕前面,再沿小腿、大腿、腹部前面,上行至脸部起始部位,循环练习十数次。
(图1-9)要求:两掌运行要慢,用力由轻渐重,同时配合呼吸。
身体随两掌运行路线依次放松。
目的:通过循经按穴地推摸身体,使经络畅通,体表预热,收到舒经活血、热身的功效。
2.推腹搓腿(大鹏压嗉)做法:两掌腹前交叉,揉腹一圈后,左掌推搓左腿内侧,右掌推搓左腿外侧缓慢地边推搓边屈膝下蹲,推至踝关节两侧,再原路返回,腹前交叉揉一圈后换推搓右腿,方法相同,左右对称。
练习十数次。
(图10-13)要求:两掌紧贴大腿的两侧,下蹲时要有意屈膝压踝。
目的:疏通两腿两侧经络,重点活动膝、踝关节,增加承载重压能力;推腹时使内部脏器得以锻炼。
3.扶膝起背(金蛇出洞)做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扶膝,抬头俯身,使背脊内凹,然后,意想命门、大椎等穴,依次缓慢起身,反复练习十数次。
(图14-17)要求:背脊下凹与升起时,要按穴位依次活动。
目的:增强背脊的活动能力,刺激穴位,畅通经络,为体会“内气”升降打好基础。
4.摇头拔背(乌龙摆尾)做法:两手扶膝。
头向右,右肩向左腿方向内旋,拔伸右侧背部肌肉,身体左转,然后左右交换做,左右对称。
反复练习。
(图18-19)要求:动作柔和缓慢,拧转尽量幅度大些。
目的:使肩关节及背部腰肌在旋拧中得以活动,起到增加灵活性及热身的作用。
5.转髋绕膝(大蟒缠身)做法: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绕点,通过转髋绕膝,左右绕“8”字,带动下肢各关节运动。
十数次。
(图20-21)要求:绕“8”字时,开胯圆裆,绕转灵活。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弹性。
太极拳的几种意念训练方法
太极拳的几种意念训练方法
1. 内息调理,太极拳强调“以意驭气”,通过调整呼吸和专注力来调理内息。
练习者需要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吸的方式,将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以达到调整身体内部能量的目的。
2. 意念集中,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意念的集中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部位上,以确保动作的准确和流畅。
3. 意念导引,太极拳的动作是以意念为主导的,通过意念的引导来控制身体的动作。
练习者需要通过意念来引导身体的运动,使得动作更加灵活和流畅。
4. 意念放松,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身体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者需要通过意念来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以确保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意念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还可以帮助练习者调整身
心状态,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因此,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者来说,注重意念训练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笔者在练功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法,谨供同好参考:一、在摸针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钢针一枚,针尖朝上,用右手掌心正好按触在针尖上。
眼盯针尖,心神宁静,手掌慢慢移动,徐徐将手心触按在针尖上。
从触按开始到触按成功这个全过程,这样达到了形体高度的“放松”。
二、在躲锥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的锥子五把,锥尖朝前,先行缓缓移动刺向拳友胸部(假动作),继而锥尖朝下缓缓移动刺向拳友大腿部位(假动作),要求拳友必须明白,绝不可用力顶住,否则要吃大亏;又要求拳友不可一味逃跑躲避,应取“若即若离”状,对锥尖进行躲化。
在拳友躲化锥尖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拳友达到了心神宁静,形体“放松”。
三、在闭着眼睛练拳中找感觉盲人行走,手持一竹杆试探开路,小心翼翼,由于身心放松,途中绊脚石、障碍物以至陷阱一概心知肚明。
试想盲人如若大步流星,自会让旁观者不寒而栗。
我们不妨试试闭着眼睛行功走架,从中自可体悟到心神“放松”的感觉。
四、在“摸”字中找感觉笔者认为,“练太极拳”提法欠妥;而“打太极拳”的提法也不妥。
正确的提法应是“摸太极”。
摸者,何也?摸其道理所在,摸其真谛所存。
太极拳演练,要求“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迈步如猫行”,“举步轻灵稳健”,这是太极拳对脚的要求。
我们不妨对“手”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如摸针尖,如摸高温火烫的钢板”(只可远而感应之,不可近而触摸之)。
摸太极,我们应当这样想像,周围空间都是“荆棘丛生”,万万不可用力碰之、触之。
太极拳修持,贵在一个“摸”字,我们应从“摸”字中求索、寻觅、体悟、回味“放松”的感觉。
五、在日常生活中找感觉起床、穿衣、结钮扣;用餐、端碗、举筷子;日常行走,骑自行车、打毛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自自然然,顺顺当当,无一处不放松,无一处生硬、僵滞。
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的自然动作中去领悟“放松”,去体悟“放松”。
笔者认为,摸太极“行动如走路,走架如游泳”。
将太极拳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动作紧密结合起来,自会找到“放松”的感觉。
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
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太极拳养生的方法1、无极静桩站稳左脚,右脚横向迈出。
平衡两脚重心,两脚相距肩宽。
头顶放松,身体下蹲一点;脸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颈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两肩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
胸膛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小肚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臀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大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小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脚底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
心静体松的站桩1至2分钟。
练习太极拳要静,练习之前要排空内心的杂念,静下心来慢慢练习,这样能提高大脑神经系统。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2、太极起势身体慢慢下蹲,两脚相距与肩宽。
两脚慢慢蹬起来,两手往上抬。
手臂环状收回。
松肩,两手分别向外分开。
身体慢慢下蹲,两手往下落。
练12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3、推波助浪初式左或右半马步,后脚蹬,转成弓步,膝盖不能突出脚尖,两手向前推。
接着前脚蹬,后坐半马步,臀部不能突出脚跟,两手松臂舒指往外侧划开收回在肋旁。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4、左右云手马步站立,左手抱圆。
腰胯左转完了,右手抱圆。
腰胯右转完了,左手抱圆。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讲究的是松,很多初学者练习太极拳顾虑的太多,导致什么都没练好,所以练习时先从放松练起。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5、易筋甩手身体站直,两脚相距肩宽,两臂同方向前后摇甩,向后用点气力,向前不用力,脚跟抬起离地,脚趾用力抓住地下。
练36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6、左右撵猴初式左半马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抱球。
滚球,重心向前一点。
后坐,左手推出去。
转为右半马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抱球。
滚球,重心向前一点。
后坐,右手推出去。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的轻松柔和运动项目。
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
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一、起势调息1.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放松。
3. 调息三次,深呼吸,呼气时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
二、太极拳手型1. 掌:五指并拢,掌心内含,形如荷叶。
2. 拳:四指并拢,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3. 勾手:五指并拢,屈腕勾起,形如鹰爪。
三、太极拳步型1. 弓步:前腿弓成直线,后腿自然下蹲,脚跟与脚尖对齐。
2. 虚步:后腿屈膝虚点地,前腿微屈,脚尖虚点地。
3. 独立步: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独立支撑。
四、太极拳六式动作要领1. 揽雀尾:双手成勾手或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身体随之前移,双手逆时针画弧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右脚向左脚并拢。
2. 倒挂金钟:双手成拳,向上提起至腰间,然后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接着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懒扎衣:双手成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4. 六封四闭:双手成掌或勾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接着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腹前。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5. 单鞭:双手成勾手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 金鸡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左腿独立支撑。
同时双手成拳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成弓步。
同时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成弓步状。
辽以德润生身老师--主讲-习练太极拳怎样从思想意识放松到身体放松
辽☆以德润身老师主讲---习练太极拳怎样从思想意识到身体放松初学太极拳的人,开始一般都有一个僵硬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当这是刚刚接触太极拳,还没有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如何去僵化柔,去僵化柔就是要求你放松的,放松是从正中求松,慢中求松,缠绕中求松,紧中求松。
比如把松肩与坠肘、塌腕结合起来,做到节节松沉,节节贯串.从蚕蛹、毛毛虫的蛹动状态中去悟节节松动的规律。
每年我到陈家沟经常到一些老村民和朋友家聊天,听他们讲: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伯先先生曾请教陈照旭先生:“这拳咋练?”陈照旭简洁地回答:“四块放松”。
四个字道出了放松的关键部位在于所四大块,四大块就是两肩、两胯。
听我师父陈正雷说陈照奎师爷讲放松的关键环节时,讲得更具体、更生动.他说:“要特别注意胸部的放松,只有胸部能放松,才有胸中运化.胸部太僵,就会气贯满胸,胸贯满,就不能调整上下关系;胸部不能运化,就要挨打。
打拳紧要处全在胸腰运化,胸部任何时候都不能领劲,胸部开合都要放松.胸部放松的关键又在于两肩的放松,所以拳论中说的,转关在肩,运化在胸腰.而腰部的松活关键又在两胯,胯不松.腰也不会活,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是中庸之道,不能放松过了,放松过了就有气无力了,刚与柔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对立关系,是相对矛盾又统一的。
就好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不能过。
放松还能相互转化,按照阴阳学中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的原理,阴代表柔、阳代表刚。
因为阴阳是可以相互转换,所以刚柔也是相互渗透的。
练习太极拳强调先去僵求柔,然后再集柔成刚而后始能刚柔相济。
我们初学太极拳的人有的动作比较僵硬呆板,有的动作柔软无力,这两种现象都不能称为太极拳。
真正的太极拳是应该做到“轻而不浮,刚而不僵”。
每招每式都要做到刚柔相济。
拳论讲:“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尤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这就是说不能偏于柔或偏于刚。
练习几年就能懂了。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
同时太极拳的松腰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太极拳说十要》中的第三要和第五要中指出,要“松腰”,要“沉肩坠肘”,本人理解就是“松”及“沉”。
首先是“松”,练拳时全身放松,所有的关节、肌肉均放松。
特别是要松“腰胯”。
因为“腰胯”为一身之主宰,“腰胯”松了,两足才有力,下盘才稳固,腰腿之力才能相连。
杨澄甫宗师常说,“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
”还说,“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处必于腰腿求之。
”本人多年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深有体会,所有动作皆由腰胯带,就是腰胯先动,四肢才动。
如出右拳,不是手先动,而是腰胯先动。
要认识松“腰胯”,首先应懂得什么是放松。
要放松首先从身法上要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做到和畅自然,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不紧张;在动作上自然和谐,不是参差不齐。
能注意这几方面并尽量做到,就初步达到太极拳放松的要求。
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等,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
怎样做才能达到松“腰胯”呢首先要弄清楚太极拳的腰在哪里,才好讨论腰如何来主宰。
太极拳家所说的腰,应该包括人体躯干肋下胯上部位。
具体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应是腰椎至尾椎这个范围,包括腰椎、骶椎、尾骨、双髋关节、骨盆及其附着的肌肉、神经、血管等。
要松腰胯,具体做法是先“顶头悬”,因为腰椎上接胸椎及颈椎,是上下一条线的主要负重部位,能顶头悬,这条线就能放松,上下就能无形中被拉长。
接着配合呼气、沉肩胛、松落胸背肌肉、松腹,使气落丹田、沉于骶髋,再贯于两脚心。
因脊椎拔长,腰部松活,也使周身关节和肌肉放松,腕、肘、臂、胸、腰、胯、膝等也无一处无放松,无一处留有丝毫之拘滞之力。
从而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并产生腰腿之力相连之感。
其次是意念上要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是紧张,初学太极拳时很容易紧张,思想上紧张,动作上就僵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要思想入静。
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便于心静。
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第二、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
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
意是一身的统纲。
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
是体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第三、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
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
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
蓄发互孕,刚柔相济。
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
圆润和谐。
第四、要动作轻灵。
“听之至细,动之至微”。
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
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不“扑腾扑腾”的响。
第五、要“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
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第六、要适量运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效,不要负重锻炼。
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
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攀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