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总论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01总论
14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病、证命名问题(补充)
⑶病名范畴的扩大影响辨治的准确性 疾病的概念,应有一定的范畴,紧
扣病机及治法。若范畴太大,无确切的 针对性,容易与其它病和证的混同,并 伴随产生很多相应冶法。适应性越多, 准确性和特异性就会越差,治疗就会陷 入盲目性。
15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⑸证型分级不确导致混乱及重复 疾病范畴较大,采取分级命证,大证
分小证,于辨证当然有利。但证型分级 不确,则会分化出各式各样的小证,以 致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及混乱。
17
第十七页,编辑谓病、证、症
①病:即疾病,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特定致
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正邪相争为基本形式的完整 的病理过程。
金寿山(19211983),绍兴市 人,中医内科专 家。
21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 分。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
辨证的结合中,先采用双重诊断,即明确西医 诊断是什么病,中医辨证是什么证,然后再根 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进行结合
辨病指导辨证
辨证指导辨病
无证从病
无病从证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 命名: ①病因:风温、暑温;
②病机及病理产物:郁证、厥证;
③病位结合病因病机:肺痈、胸痹;
④主要症状:咳嗽、眩晕; ⑤主要体征:黄疸、鼓胀 ;
⑥取类比像:中风、霍乱;
⑦特殊临床表现:消渴、哮证。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点(1)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不是中药西用
中药的运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用西 医观点运用中药会走向“废医存药”的道路。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病、证命名问题(补充)
⑶病名范畴的扩大影响辨治的准确性 疾病的概念,应有一定的范畴,紧
扣病机及治法。若范畴太大,无确切的 针对性,容易与其它病和证的混同,并 伴随产生很多相应冶法。适应性越多, 准确性和特异性就会越差,治疗就会陷 入盲目性。
15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⑸证型分级不确导致混乱及重复 疾病范畴较大,采取分级命证,大证
分小证,于辨证当然有利。但证型分级 不确,则会分化出各式各样的小证,以 致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及混乱。
17
第十七页,编辑谓病、证、症
①病:即疾病,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特定致
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正邪相争为基本形式的完整 的病理过程。
金寿山(19211983),绍兴市 人,中医内科专 家。
21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 分。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
辨证的结合中,先采用双重诊断,即明确西医 诊断是什么病,中医辨证是什么证,然后再根 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进行结合
辨病指导辨证
辨证指导辨病
无证从病
无病从证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 命名: ①病因:风温、暑温;
②病机及病理产物:郁证、厥证;
③病位结合病因病机:肺痈、胸痹;
④主要症状:咳嗽、眩晕; ⑤主要体征:黄疸、鼓胀 ;
⑥取类比像:中风、霍乱;
⑦特殊临床表现:消渴、哮证。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点(1)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不是中药西用
中药的运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用西 医观点运用中药会走向“废医存药”的道路。
中医内科学 总论
《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两部分,共 18卷,各81篇。
基本理论可概括为: ①强调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 境有一定关系。 ②阴阳五行学说: 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 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
③重视脏腑、经络:
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学说:
对人体某一脏腑生理、病理的新的探讨, 对脏腑的代谢产物引起重视等,以及某个内 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而使 中医学及其内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 迅速发展。
明代继承金元学术成就 并有所发展
薛己的《内科摘要》是中国最早用内科命 名的医书。 虞抟的《医学正传》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 的总结。 龚廷贤《寿世保元》先论基础,后涉临床, 有论有方,并附医案,适于内科临床参考的好 书。
李杲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补气升阳,称他为 “补土派”。
朱丹溪 “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 。在治疗上, 滋阴降火之法,称他为“滋阴派”。 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创立外因、 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金元以后,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 创新的风气。
病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肺为通道, 心肾为动力,心肺胃之气已降为顺,肝脾肾 之气以升为健,如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机 升降出入,因此为病。
气 病 证 候 (1)气虚:劳伤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 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小便 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 气虚易下陷,久病阳亦虚,故脱肛及子 宫脱出等,亦属气虚范畴。
附:胆
胆因寄附于肝,禀春生之气,其性 刚直,故在病理情况下,多现阳亢火旺 之证。 火热可灼津成痰,故胆病又多兼痰 证。痰火郁遏,常扰心脾,故辨证施治 时,既要泻胆化痰,又要清心安神。
中医内科学-总论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 辩证论治纲要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 全面分析病情 2. 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 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分析
内伤杂病
• 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胆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外感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Fra bibliotek浅,可急发散祛邪;
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 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上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 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 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至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 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 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表病产生于本病, 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21世纪教材总论
病的防治,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03
慢性病管理
中医内科学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的中医药调理,通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活质量。
05
中医内科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结词
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 的作用。它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膳、养生汤粥、茶饮等,可根 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疗种类。
04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内科学治疗
感冒
中医内科学治疗感冒的方 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 拔罐等,根据不同证型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咳嗽
中医内科学治疗咳嗽的方 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等,针对不同病因和 证型中医内科学概述 •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应用 • 中医内科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病因、病理、病机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研究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科研人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中医理论的内 涵,探索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推动自身科学化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 探索和实践,中医内科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 床实践规范。在现代,中医内科学不断吸收和融合现代医 学的科技成果,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 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为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内科学 总论2
• 1.温燥 • 症状: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 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 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 病机:燥邪袭肺,肺津受伤。 • 治法:清宣凉润。 • 方药:桑杏汤加减。
• 2.凉燥 • 症状: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 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干 苔薄,脉象浮弦。 • 病机:凉燥束表,肺气不利。 • 治法:宣肺达表.化痰润燥。 • 方药:杏苏散加减。
• 火热炽盛 • 症状: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气粗,口渴 饮冷,口臭,便秘,溲赤,或斑疹吐衄,或 神昏谵语,直视,痉厥。舌尖红绛,舌苔黄 腻,或燥黄起刺,脉滑数或滑实。 • 病机:火毒壅盛,充斥三焦。 • 治法:泻火解毒。 •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临证备要]
• 外感风邪的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但由 于风邪往往兼夹其它外邪而致病,故应 针对兼夹的病邪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卫气通于肺,治疗风邪感冒,配合宣肺 达表,可以提高疗效。
四、湿
•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 • 湿为阴邪,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 •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湿邪困遏, 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阳不升, “浊”即秽 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 病证, • 湿性趋下,《素问· 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 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胃,
• 3.风入经络
• 症状: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 项强, 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 反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 • 病机:风邪人络,络脉痹阻。 • 治法:祛风通络。 • 方药: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
• 玉真散:防风、南星、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二、寒
• • • 寒为冬令主气,寒邪为冬令常见病因,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所谓“收引”, 是指寒邪入侵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 伸屈困难
中 医 内 科 学 总 论
五、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学好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思维全程投入 大忌学习时西套中
结语
克怪互制奇术医 痼招补胜出道者 建药西心胆求德 奇皆中亦若歧为 功兵汇琴剑黄本
致谢
及问题解答
承瑻惉洹紛恸佬坚橹拹夾毼一 梄垳埀頊殾鴵韮越条蛾揳显岛 叛珮仍淚舡澶瑄檴黏鞫育攫撓 兵犽晥鶖鳸钶襻鞝蹡錣蝟甹輲 醔鷂拳饣樄仦萨烈飔昿儈鐬幮 骃阡搌汏璑渇茔谫鱣庣艤诳暲 炝痯髮酑隱1懎111璵111噘11蘠弹詮児顿 葌憢庀虩躎覘4浠448爟7看雒看羺犛湔鋪 簔湪欍輏獿蝢袋塨璽陗覲芒皷 槿俈儖賏炝檙緿豉谱膇圴楯鍖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四、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现代医学--西医
中西结合医
世界医学
中西结合
具重要意义 。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宗金鉴》 《临证指南医案》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辨证录》 《医学心悟》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
现代
1.中医内科学 ; 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 3.现代中医内科学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 队伍构成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重脾胃;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四)形成(明清)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外感法仲景 热病用完素 内伤法东垣 杂病用丹溪
中医内科学总论
,预防疾病。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中医内科学总论
辨证 ——
疾病某一阶段的横向认识 特定(个体、条件)主要矛盾 同一疾病求个性(同病异治)
不同疾病求共性(异病同治)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
1。治病宜早 2。标本缓急
① 早期治疗 ② 疾病防变,治未病 ① 急则治其标
② 缓则治其本
③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3。扶正祛邪
4。脏腑补泻
5。异法方宜
三因制宜
总 论
中医内科学辩证论治的程序
辩证
1。四诊 3。辨性 5。求因 2。识病 4。定位 6。明本 8。选方
论治
7。立法
9。遣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中医内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侨崇圣大学
总 论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
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 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络、气 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 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 好的一门专业课。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病”、“证”、 “症”
病 —— 是由一组具有临床特征的症状构成,并各
有不同的演变规律
证 —— 证候,是根据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归
纳而得出的证据
症 —— 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辨病”向认识,
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矛盾) 同一疾病求共性,不同疾病求个性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外感病
内伤病
总 论
伤寒六经病证
外感病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焦病证
中医内科疾病
脏腑经络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辨证 脑系经络病证
中医内科学总论
李东垣:重脾胃,多用补脾升阳法。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医学类-中医内科学总论
01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现代中医内科诊治原则 诊断原则
西医内科疾病诊断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证”的确立 据中医证“分型” 据中医证“分型”
治疗原则
1.治病宜早 1.治病宜早 2.标本缓急 2.标本缓急 3.扶正祛邪 3.扶正祛邪 4.脏腑补泻 4.脏腑补泻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兼治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实则泻其子; 泻表安里、开里通表、 泻表安里、开里通表、 清里润表。 清里润表。
(二)奠基(春秋
秦汉)
《脉法》《五十二病方》 脉法》《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 《治百病方》 治百病方》 《足臂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三)充实(魏晋
、 、
金元)
1.病因学 症状学 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1.病因学 (1)病因学
2.学术理论的创新: 2.学术理论的创新: 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大法;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大法;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下三法; 李东垣重脾胃; 李东垣重脾胃;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5.异法方宜 5.异法方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6.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6.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先中后西
先中后西
是指内科范围内的病,一般首先考 是指内科范围内的病, 虑用中医方法处理为主, 虑用中医方法处理为主,但不排除中医 确实无效后,要改用或加用西药; 确实无效后,要改用或加用西药;或由 于某些急症因中医制剂未跟上, 于某些急症因中医制剂未跟上,临时用 西医方法处理。 西医方法处理。 临床举例:
中西结合
对某些急症或中西医单独处理目 前仍有一定困难的病, 前仍有一定困难的病,可考虑力争 以中西互补为前提, 以中西互补为前提,在相同或不同 阶段发挥中西各自优势。 阶段发挥中西各自优势。 临床举例:
五、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学好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思维全程投入 大忌学习时西套中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2、 审证求机论治原则
就是要从整体和动态去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的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病变的机理。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疾病应遵从审证求机论 治的原则,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要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一 切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 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①“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 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例如,同是头痛病,就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区别。外感头痛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的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别。治疗时应分别予以 辛温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才会有较好的疗效。反之, 若一见头痛,不求其本,不识其“证”,不知究其病机,概施川芎、白芷、吴萸、藁本诸止痛药 物,则难取得满意疗效。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②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 治法。 如癃闭和遗尿虽系两种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的疾病,但皆可因肾阳亏虚引起,故皆可予金匮肾 气丸温肾助阳,癃闭病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膀胱气化功能,遗尿病则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肾气的 固摄作用。可知,异病同治是异中求同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同时,在同病异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同一种病,证虽异但仍有“同”的一面。 在异病同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不同疾病,证虽同但仍有“异”的一面。唯有如此,方不失 中医辨证论治之要求。
性质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 是临床专业课, 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 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 学科的基础。 学科的基础。其水平 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中 医 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范围
温病学》 《伤寒论》 《温病学》
以及后世以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 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 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
能中不西
指 对西医疗效不肯定的病,能用 对西医疗效不肯定的病, 中医处理力争使用中医, 中医处理力争使用中医,但对某些急 病不排除先用西医方法处理, 病不排除先用西医方法处理,若先用 了西医处理而疗效不佳的, 了西医处理而疗效不佳的,可停用西 药改用或加用中医药。 药改用或加用中医药。 临床举例:
景岳全书》 (7)《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 ; 医宗必读》 (8)《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至今仍 具重要意义 。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临证指南医案》 《医宗金鉴》 《临证指南医案》 医宗金鉴》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辨证录》 《医学心悟》 《辨证录》 医学心悟》 血证论》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医林改错》 《 《外感温热篇》 湿热病篇》 外感温热篇》 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中 医 内 科 学 总 论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及范围、演变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 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 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 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 预防、康复、 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 床学科。 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 大方脉” 杂医” 等内容, “大方脉” 、“杂医” 等内容, 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 疗经验, 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 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 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 技术、新进展, 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 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3)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 治疗瘿病。 治疗瘿病。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蜀漆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 》《外台秘要 治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疟疾; 治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疟疾;槟榔治寸 白虫;谷皮治脚气。 白虫;谷皮治脚气。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 药反映了当时的成就。 药反映了当时的成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疗原则
1、 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 四肢百骸而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 因此,立法选方既要注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 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① 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 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 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 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② 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 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 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现代
1.中医内科学 ; 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 3.现代中医内科学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 队伍构成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医为主。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外感
内伤
演变
内科急症、热病、脑病、 内科急症、热病、脑病、 肺病、心病、脾胃病、 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 肾病、老年病、肿瘤等。 、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 寒论 、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 合为中医临床基础。 合为中医临床基础。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一)萌芽 (殷商时代) 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 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 胃肠痛、蛊病。 胃肠痛、蛊病。 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 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 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 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 食医、兽医。 食医、兽医。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 就是说在辨证时,不仅要看到病证,还必须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病人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 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如感冒一病,有风寒证和风热证的不同。 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如水肿、腰痛、癃闭等不同的病证,均可出现“肾阳虚弱”的相同证候。 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 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证在横的方面涉及到许多中医和西医的病,如咳嗽,就是感冒、哮喘、肺痨、肺胀等许多肺系疾 病常见的主证;胃脘痛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的主证。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 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 的根本手段。 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如 肺痨就是一个中医病的概念,虽有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阴耗伤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 痨的根本原则,在补虚杀虫的基础上再辨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才能取 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是认 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